省识非曾识--谈人教必修三错误之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时间:2022-04-13 19:54:1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省识非曾识--谈人教必修三错误之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王万祥

省识非曾识--谈人教必修三错误之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错误出处: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三38页,杜甫诗《咏怀古迹(其三)》

错误内容:“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中的“省”,课下注释为“曾经”。

    

我认为把“省”解释为“曾经”是错误的。如果解释成“曾经”那么主语无论是汉元帝还是画工都讲不通。

要准确理解“省识”的含义,必须对整首诗的内容进行准确地把握。诗歌的首联是睹物思人,说在这群山万壑奔赴的荆门,江山灵秀,出了个美人王昭君,如今,她出生的村庄已经因她而名著青史。颔联回顾历史,主角是王昭君痛苦地离别汉宫,来到塞北,一去无还,写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

最关键的是如何理解颈联。如果按教材和教参的解释就是:“仅凭画图哪里能识得佳人的美貌呢?纵然杀尽画工,也是追悔莫及。也许在夜月里,依稀仿佛,或可听到环佩作响,那是昭君的魂魄归来了吧!”但是这句解释与教材中的注释显然是矛盾的。教材的注释中,“省”为“曾经”,而教参中的解释是“哪里识得”。

要准确理解“省”的含义,必须明确这一联所写的主角是谁。我认为颈联的主角应该是汉元帝。因为据《后汉书》中记载:“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另外《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中写到:“汉元帝宫人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货赂。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后匈奴来和,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

从这两段文字来看,汉元帝看到王昭君本人后,被其美貌打动,想反悔,但是迫于形势,只好忍痛割爱。而在王昭君走了一年之后汉元帝驾崩。杜甫肯定对这一历史掌故了然在胸,所以我认为这一句是杜甫想象着汉元帝在昭君走后,夜晚独自对着昭君的画像仔细观看,久久凝视,仿佛听到昭君环珮叮咚地向自己走来,但定睛一看原是梦境。这与上一联作者对昭君离别汉宫时的不舍,在胡地的青灯孤影,直到老死蛮荒对应起来。在这一句的主角上,教材和教参以及《唐诗鉴赏词典》也都倾向于汉元帝,但两者对“省”的解释都讲不通。

同时,根据“省”这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意义来讲,首先是“察看、考察、审察”之意。传说中在昭君走后,汉元帝杀死了画工,那么前提是他得找出那张画,发现了画工做了手脚,才会杀他。但是从“帝大惊,意欲留之”这句话来讲,他很可能把王昭君的画像仔细地保留下来。

所以,我认为这里的“省”应译成“仔细地观看”,汉元帝对着画像,久久凝视,越来越觉得昭君是绝代佳人。这样,“画图”才与“环珮”对应起来。“画图”应指王昭君的画像,而不是画工,也不是画工做假那件事。这样也和最后一句“分明怨恨曲中论”中的“怨”和“恨”对应,昭君的一生幽怨,元帝的终生遗憾,都在这一曲琵琶里啊。

所以,这里的“省识”,不能译成“曾经识得”,而应译成“仔细地观察和回想,从而明白”。

                               北京百川菁华科技有限公司

                                高中语文编审  王万祥

                                   18753416068

 

王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