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子列传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5:39:2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魏公子列传 教案教学设计

江苏四中

魏公子列传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史传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语言、行动描写和烘托手法的运用。

2.认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思想作风和侯嬴的超凡出众的智慧。

3. 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首先是传记主人公信陵君形象的分析,其次是烘托手法的分析。这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文中用不少笔墨描写了侯嬴的形象,必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写侯嬴是为了写信陵君--侯嬴在关键时刻独出奇谋并杀身相报,正是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思想作风所结出的硕果。弄清这种烘托手法,才有利于突出传记主人公的形象。

教学方法:

本文可以交叉运用阅读和诵读两种教法。第3、7、8三段写人物语言、行动和神态栩栩如生,内容十分深刻,能背诵下来,可以终生受益,宜用诵读教法,使学生当堂基本成诵,以减轻其负担。其余部分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有关背景常识。

1.本文虽是节选,却占原文三分之二篇幅。被删节的部分有:①信陵君有客能知赵王阴事(中华书局版本第3段);②留赵后,却赵封,与赵处士毛公、薛公游,倾平原君客(同版本第10-11段);③秦日夜伐魏,魏数请信陵君,乃归国(同版本第12段);④将五国兵破秦军于河外,逐秦军至遂谷关(第13段);⑤魏王曰闻毁言,使人代公子将,公子病卒(第14段)。以下略叙魏亡及汉高祖常祠公子。

从传记的大体内容可以看出,信陵君是个悲剧人物。他有极高的军事才能,但并未得到发挥。

课文中说:“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这大约是指前266年以后的事。尽管如此,“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窃符救赵,又是违背魏王意愿的,虽然取得很大胜利,但公子仍不敢回来。留赵十年,秦军“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才迫不得已请他回来,做了上将军;可是击败秦军后又免去他的职务。“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卒后18岁而魏亡。

信陵君的悲剧命运跟魏国的衰亡过程是相始终的。

2.课文中以较大篇幅描写侯嬴,这涉及战国时期的养士制度。士,即知识分子。这些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他们或走公室,或入私门,以自己的才学为各国统治者效劳;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其中一些最杰出的人物能以布衣而取卿相,如苏秦、张仪、蔺相如等。

当时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是所谓四君:“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贾谊语)。司马迁为四君立传,都提到门客的事迹,重视这些人在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如《孟尝君列传》中提到冯,《平原君列传》中提到毛遂,《春申君列传》中提到朱英。但比较起来,信陵君最善于结交士,得到他们的帮助也最大。

读史传要注意传中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窃符救赵推迟了秦灭六国的进程,这是信陵君对六国反秦斗争所作的杰出贡献。这贡献是在侯嬴的帮助下作出的,也是信陵君善于养士的最有力的证明。要充分理解这一点,就必须弄清有关的背景常识。

二、检查预习

1、解释一词多义

   故: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缘故)

   故久立与其客语  (故意)

   今公子故过之  (特意)

   朱亥故不复谢  (有意)

   世莫能知,故隐屠问耳  (所以)

   引:

   公子引车入市  (带领)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延请)

   复引车追问侯生  (退回)

   为公子先引  (引路)

就:

   乃谢客就车  (上,登上)

   赢欲就公子之名  (成就)

   金就砺则利   (接近,靠近《劝学》)

   使归就戮于秦  (接受《殽之战》)

   下:

   礼贤下士  (谦逊地对待)

   旦暮且下  (攻下,打下)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低等的《邹忌讽齐王纳谏》)

   每薄暮,下管键  (使用《狱中杂记》)

   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少于《赤壁之战》)

   辞:

   辞决而行  (辞别)

   无一言半辞送我  (言语)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推辞)

   近日奉辞伐罪  (命令《赤壁之战》)

   臣等不肖,请辞去  (辞退《廉颇蔺相如列传》)

   存:

   公子亲数存之  (问候)

   却秦存赵  (保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2、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类型。

请救于魏  (介宾短语后置)

   何功之有  (“之”字是动宾倒置的标志,等于说“有何功”)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主谓倒置,等于说“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

  (“安在”是动宾倒置,等于说“在安(在哪儿)”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 王异母弟也

      赢闻如姬你为人所杀

本文的结构思路如何?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和“仁而下士”的品德。

第二部分(3~4),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动。

其一为信陵君与侯赢的交往过程。

其二为信陵君与朱亥的交往过程。

第三部分(5~12段),具体叙写“窃符救赵”的故事。

故事发生(5~6段)秦兵围邯郸,魏王畏秦不敢求赵。赵请救于魏,公子欲助而不能。

故事发展(7~8段)信陵君四见侯生 。

①信陵君私约车骑,欲死秦军,行过夷门,见侯生。

②信陵君见侯见生无一言半辞送他,心中疑惑,退回复见侯生。

③信陵君得虎符后,出发之前再见侯生。

④侯生推荐朱亥随信陵君同行,信陵君再次出发,过谢侯生。

故事高潮(9段)破秦救赵

故事结局(10~11段)信陵君得胜归来,侯生北乡自刭。

故事尾声(12段)信陵君留赵不归。

教师小结。

《信陵君列传》主要通过两件大事来表现信陵君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一是这次却秦救赵之段(前257年);二是十年后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直抵函谷关。前者得侯生之助,后者归功于毛公、薛公之劝;前者是抗魏王之命而行,后者不过受任一时,他的军事才能并末得到充分发挥--这正是信陵君的悲剧。司马迁是怀着深刻同情来写这个人物的,读本文时应注意这一点。

四、课后作业。

1.熟读第3、7、8三段。

2思考以下问题:

①侯生对救赵之策是早已想好了的,为什么待“公子之还”才说?

②信陵君说“我岂有所失哉”,他究竟“失”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第3段。

2.复述窃符救赵始末。

二、【内容探究】

1.侯嬴为什么不在信陵君辞决时献上计策,而一定要让信陵君去而复返才献计?是否当时侯嬴并未想好计策?

明确:信陵君以大队人马过夷门,顺便辞决侯生,并无问计之意,作为门客不能主动干预;此时耳目众多,不便说出;此计关乎多人性命,干系重大,故不可轻易说出;若轻易说出恐不能引起信陵君的重视;侯嬴料定信陵君心中有憾,必定去而复返。

侯嬴早已想好此计,这可以从以下四点来说明:早已打听出魏王藏符地点;想定窃符之人;考虑到晋鄙的态度;计划好用朱亥去对付晋鄙等。

2.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信陵君能够完成退秦存赵历史使命的原因。

明确: 可归结为三方面原因:一是信陵君善于用兵,这从他接管晋鄙军后的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出;二是凭借侯嬴的妙计和朱亥的神勇,而二人之所以肯替信陵君出力,又源于信陵君的仁而下士,谦而礼交的品格;三是得到如姬的帮助。偷得虎符,而这又是信陵君急人之困、有义有勇带来的结果。

3.侯嬴为什么要“北乡自刭”?信陵君又为何不加劝阻?

明确:侯嬴是一个头脑冷静却又热血满腔的人,他在信陵君辞行赴军时提出将以自刭送公子,不是毫无意义的一时“侠义”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抉择。这主要是激励朱亥,同时也是为了坚定信陵君夺晋鄙军以抗秦救赵的决心--且告信陵君他是不会泄秘的。

显然,他的这一决定,是基于对晋鄙、魏公子、朱亥的为人有所认识,对夺晋鄙军的危险性也作了深刻的分析而作出的。此外,在侯嬴看来,他已为信陵君建立“五霸之伐”奠定了基础,可以死而无憾。

侯嬴以死相报,信陵君为何不加劝阻呢?这就要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尚、道德观念来分析。在当时,尽管社会处在大变动中,但是守信用、践诺言还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士为知己者死,以死报知遇之恩是他们坚守不渝的信条。如果对以死相报知己的行动加以劝阻,就会被认为是不以知己相待的表现,是对人格的蔑视,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作为“仁而下士”,有三千余宾客的信陵君,对“士”的这些特点是一清二楚的,所以他不能劝阻侯嬴轻生死,重信诺的行动。相反,他认为侯嬴的以死相报将会激励自己在夺军救赵的斗争中必须成功、不能失败的决心,也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侯嬴。显然,这样的处理完全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4.该如何评价信陵君“窃符救赵”一事?

明确:关于信陵君的为人(主要从“窃符救赵”一事中来分析)可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信陵君“急”的是“姊之困”,而不是“魏之困”,这称不上“义”,他置魏国面临被秦军“移兵而击之”的危难于不顾,先“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后又私盗兵符,矫杀晋鄙,这算不上“勇”。但如果把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来分析,我们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过秦论》中明确指出,六国对付秦国的基本策略是“约从离衡”,赵国“请救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实际上都是“约从离衡”,维护了六国的根本利益。六国唇齿相依,一荣皆荣,一损俱损,虽然信陵君窃符救赵,从主观动机上说,为的是怜“姊”,但是,在客观效果上却“却秦存赵”,遏制了秦并吞六国的野心,信陵君窃符救赵而存魏乃至六国,这应当是“义勇”的表现。相反地,如果六国的国君都像魏王那样,在强秦面前“恐”而“持两端以观望”甚至于“赂秦”,那么“从散约离”,丧权辱国,那才叫不仁不义。

5.在这篇课文里突出表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意识,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明确:对“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意识的评价,可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①这是司马迁的一种理想道德。他歌颂那些忠于知己、能为知己者奋勇牺牲的人,而憎恨那些朝秦暮楚,不念旧交,甚至落井下石,卖友求荣的败类。在此,他所正面歌颂的人物大都具有忠于知己,为知己尽心效力,甚至在紧要关头能为知己奋勇献身的特点。

②同是“士为知己者死”,但在性质上也有差别,象程婴、专诸等人,仅为了某一个主子的私人利益去拼命,所反映的只是个人恩怨,是一种收买与被收卖、豢养与被豢养的关系。而侯嬴、朱亥与信陵君虽然也有报知遇之恩的思想,但他们之间是平等的朋友关系,不是主奴关系,并且是在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共同为保卫国家而效力的。因此,较战国时期其他人物高出一筹。

③在封建社会里,士能如此,不失为一种美德,是值得称颂的。但是,这一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信条,是一种建立在封建制度基础上的处世哲学,尽管侯嬴、朱亥与信陵君之间的关系相对平等,但本质上他们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种主子与奴才、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因为封建社会是“家天下”,所以统治者与士的关系只能是“知”与“被知”、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某些士人得到封建统治者的赏识之后便踌躇满志,把统治者视为知己,表示要为知己者用,甚至为知己者死,无非是要报知遇之恩,尽力效忠个人而已。这与我们所提倡的为中华民族利益而献身,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思想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6、烘托是史传文学的最常用的手法,本文是怎样成功地运用了烘托的手法的?

明确:烘手手法一般有三种,以人物烘托人物,以事件烘托事件,以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前者的例子有:以侯生的故作傲慢来烘托信陵君谦恭;以魏王的持两端以观望来烘托信陵君的急人之困。次者的例子有:以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的紧张气氛来烘托信陵君不能说服魏王的焦虑;以赵王与平原君亲迎公子的隆重场面来烘托信陵君的盖世之功。后者的例子有:以信陵君对侯嬴的态度和宾客的反应来烘托侯嬴的不同寻常;以平原君的急切、魏王的惧秦观望、信陵君欲赴秦军死来烘托侯生巧设奇谋。

7、.以本文为主,兼及司马迁的其他作品,概括史传作品的主要特点。

明确:史传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提示如下:

(1)善于选择典型材料。

(2)通过对比互衬,明暗交错的手法刻画人物。

(3)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富有个性。

(4)情节曲折生动,细节细腻逼真。

(5)结构上前后照应,详略得当。

1、 本文塑造了哪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各有什么性格?

明确:信陵君:求贤若渴,尊贤重士,知人善任,虚心谦恭,善纳人言,大勇大义,急人所难,抑强扶弱,具有一定的爱国精神,但有时也显得优柔寡断,束手无策。

侯嬴:冷静沉着,料事如神,多谋善断,知恩图报,一诺千金,忠心耿耿,是一个超凡出众的人才。

2、烘托手法的运用

可以先将烘托手法分为两种:一是以人物烘托人物,二是以事件烘托人物。然后让学生举例,只要求举出最主要的。

前者的例子有:以侯生之故作傲慢烘托信陵君的谦恭;以侯生北乡自刭、朱亥效命烘托信陵君之“能得士”;以魏王“持两端以观望”烘托信陵君“急人之用”。

后者的例子有:以信陵君虚左自迎生和“宾客皆惊”烘托侯生的不同寻常;以平原君之急切望救、魏王之观望、信陵君之欲赴秦军死烘托侯生巧设奇谋。

三、布置作业

翻译下列句子

1、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2、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3、 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4、 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向刭,以送公子。

【魏公子列传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魏公子列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04-14

屈原列传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屈原列传(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管仲列传》教学设计03-04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廉颇蔺相如列传(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