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障碍儿童学前教育初探(教学论文)

时间:2022-04-14 17:16:0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视力障碍儿童学前教育初探(教学论文)

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 张佳

视力障碍儿童学前教育初探(教学论文)

  学前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前教育对视障儿童的终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视障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视障儿童学前教育应有的内容。

关键词:

视障儿童     学前教育     重要性      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通过追踪研究,发现人的智力发展的50%是在4岁前完成的;30%是在4-8岁完成的;另20%则是在8-17岁完成的。雷内尔认为,0-6、7岁是个体神经系统结构发展、心理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生理、动作等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全社会都在轰轰烈烈的进行学前教育、胎教,而我国的视力障碍儿童的早期教育却是极度落后的。2000年底,在对我国内地24个大中城市的盲校或盲聋合校视力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情况进行调查:附设在上海盲校每年招收3-5人的学前班是内地最早开展视障儿童早期教育的机构。此外,青岛、广州、成都等地盲校附设有学前班,4地招生人数不足50名。对视障儿童学前教育研究也很落后,90年代关于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研究文献数量仅占这一时期特殊教育论文总数的1。22%,有关视障儿童早期教育的研究论文不超过五篇,译著一本。可见,目前内地约7万左右0-6岁视力残疾幼儿教育才刚刚起步,而且发展缓慢。

一、 视障儿童需要学前教育

目前我国没有经过良好学前教育的视障儿童的身心发展普遍低于正常儿童。第三次全教会上明确指出:“发展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对于残疾人的终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的重要突破口。” 

(一) 视障儿童在家没有接受过教育。

当每一个正常的孩子出生的那天起,家长们总是寄予了很多每好的愿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视障儿童的家长却不太一样,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于这样一个孩子没有任何的期望。只要他们能够活着,就以足够。所以多数的视障儿童在上学前没有经过任何的教育。有很多儿童到了适学年龄,仍得不到教育的机会,而是在家。

(二) 视障儿童在家一直是封闭式,对环境适应能力差。

当一个盲婴降生在一个家庭的时候,这个家庭的每个成员都会感到震惊,首先是父母,他们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种不幸为什么偏偏会落到我们头上?”“我做错了什么事?”很多人迟迟无法面对现实,甚至会把孩子藏起来不让邻居知道。而有些人又会觉得孩子可怜,过份溺爱,这样很多视障儿童在家一直是封闭式的,不做家务,对于刀、火柴等这些稍危险的东西只听过,没碰过,他们也当然也没有自理能力。当他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他们的适应能力极差。

(三) 视障儿童在家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缺陷补偿差。

人的80%以上的信息来自于视觉,失明使视障儿童的信息或刺激来源大减少了,这时需要其他的感觉器官进行代偿。有人以为盲童失明后,其它感觉自然而然就会京戏得十分灵敏,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前苏联心理学工作者曾对25名盲童和25名正常儿童(8~16)岁进行比较性测听检查,结果发现盲童与正常儿童纯音听觉感受性并没有明显差异,触觉也一样。人的各种感官及机能的感觉补偿都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通过生理的代偿与主观努力而逐步实现的。而视障儿童的家长多数都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无法对视障儿童进行各种补偿训练,所视障儿童的缺陷补偿差。产生各种盲态,及各种不良心理。

(四) 儿童已经达到的心理水平与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入学学习的要求之间的矛盾。

社会和教育对儿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进入学校从事正规学习,亦即要求儿童系统地掌握人类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经验,自觉地服从和执行集体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儿童所达到的心理发展却又不能完全适合于这些新的要求,无论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注意、识记能力,或者抽象逻辑思维和意志行为的能力都还很差。这们一来,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入学学习的要求所引起的种种需要和儿童已经达到的心理水平之间产生了矛盾。

总之,我国现阶段大部分视障儿童的早期教育在入学的第一年完成。而一年级的课业量较大。学生要有学习常规的训练,还要对知识进行从无到有的学习。视障儿童还要进行行走、自理能力、缺陷补偿等多方面的学习与训练。使得视障儿童一年级的教育任务过重。且多数视障儿童一年级时年龄偏大,已错过了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所以视障儿童需要学前教育。

二、视障儿童学前教育应包括的内容。

(一) 熟悉校园。

多数视障儿童的家里都有这样一个习惯,那就是家中物品的摆放是很固定的,很少改变位置。这样视障儿童在家行走、生活都很适应。但陌生的环境中生活却有很多的困难。多数视障儿童的适应能力差,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无法适应,恐惧。盲校又多为寄宿制,学校将是他们未来几年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尽快的熟悉校园便成为了学前教育的首要内容。

(二) 智力训练

儿童这时期的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不隋意性,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只是刚刚开始发展。他们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能力与经验又不能满足这种渴望。这时的智能训练,可抓住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限,进行语言训练。同时可进行一点盲文点字的技能训练。数的学习由0抽象为1,并进行简单数的认识。通过游戏,培养儿童对学习的兴趣。

(三) 缺陷补偿训练。

感觉的补偿作用对视障儿童的生活、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触觉训练。

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把触觉称为是与视觉“相对应”的感觉,他认为手可以起到眼睛的一部分作用,触觉可以感知除了颜色、亮度和双手能及范围之外的一切东西。视障儿童学习盲文、观察事物、自理生活主要依赖于触觉,故触觉的训练应及早进行。触觉训练可分为五上阶段:辨别材料的质地、密度、软硬、光滑与粗糙等;辨别基本结构、形状、轮廓、大小、重量;通过拆开与拼装的操作,认识事物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促进形成空间概念;从辨别立体几何模型过渡到平面几何学图形;能够辨别盲文的字母、单词、句子。这是触觉发展的较高水平。

    2 听觉训练。

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后感官”盲童失去视觉以后,自然而然地更多依赖听觉,对于学习活动来说,听觉比视觉更重要。所以要十分重视盲童听觉能力的培养。听觉训练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游戏、教学、生活、认识事物的活动中,都可以有目的地开展听觉训练。如听声音捉迷藏,分组秘密传出口令等。

(四) 低视力学生视觉训练。

低视力学生的残存视力能否被最大限度的使用,一直是低视力教学的重点。学前教育也应分类教学。对于低视力学生的视觉训练也占有相当的比重。

(五) 全盲生定向行走训练。

安全行走,是进行社会生活的首要问题。学前阶段的定向行走训练主要教授一些简单的技能。

(六) 住校生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视障儿童离开父母,基本生活内容上的自我料理也应是这一时期的教学内容。

视障儿童的学前教育还有待于大家的努力。可以预见,视障儿童学前教育将在未来的几年得到飞速发展。 

【视力障碍儿童学前教育初探(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障碍跑》教学反思11-16

障碍跑教学反思04-06

做人作文教学模式初探04-14

五步教学法初探04-14

一座沟通真善美的桥--《再别康桥》教法初探(教学论文)04-14

查视力日记05-29

课堂教学个性化初探04-14

语言教学模式初探(网友来稿)04-14

多媒体网络作文教学初探04-14

学前教育教学总结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