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高中物理《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

时间:2023-10-16 06:54:59 资格考试公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资格高中物理《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资格高中物理《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资格高中物理《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清楚示重和实重的区别,知道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质。

  2.通过理论推导明确现象实质,提高逻辑推导的能力及洞察现象本质的能力。

  3.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质。

  【难点】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情境导入:将班级分成4个大组,每个大组派出1个代表,轮番在事先准备好的体重计上向下蹲,提问:在下蹲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体重计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当人静止后,保持某一数值不变。

  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体重计测量的“体重”一直发生变化,难道真的是我们的重量在变化吗?真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引入新课《超重和失重》。

  (二)新课讲授

  1.重力的测量

  提问:重力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学生回答:G=mg。

  讲解:一种测量重力的方法是,先测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再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m,最后代入公式计算。

  提问:还有别的方法吗?想一想我们初中学过的直接测量重力的工具。

  学生回答:将待测物体悬挂或放置在测力计上,使它处于静止状态,测力计的示数反映了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教师讲解:物体实际所受重力是实重,用弹簧测力计或台秤来测量物体重力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叫做视重,只有当平衡状态时,视重=实重。

  2.超重和失重

  动画展示:选取人为研究对象,人体受到重力mg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FN,设竖直向下方向为坐标轴正方向,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使人在下蹲的过程中,先后经历加速、减速和静止三个阶段。

  教师讲解:人加速下蹲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N=ma,所以FN=m(g-a)

  小组讨论(3分钟,同桌两人):体重计的示数所反映的视重(力)大于人所受的重力,这种现象叫超重现象,类比失重,写出超重现象的原理方程。

  学生回答:FN-mg=ma,所以FN=m(g+a)>mg。

  提问:失重和超重现象加速度的方向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失重现象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超重现象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教师补充:失重现象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速度方向可向下也可向上,故其运动状态可以是加速下降也可以是减速上升;同样,超重现象的运动状态可以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提问:当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加速度方向向哪?大小呢?

  学生回答: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g。

  教师讲解:如果物体加速度竖直向下,且a=g,那么,体重计的示数为0,这时物体对支持物(或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这种现象被叫作完全失重状态。

  (三)巩固提高

  小活动:选一名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完成下蹲动作。观察计算机采集的图线。

  学生回答:图象呈现的是下蹲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很明显,图线直观地描绘了人在下蹲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最后保持某一数值不变的全过程。

  (四)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总结。

  2.作业:寻找生活中的超重、失重现象。

  四、板书设计

【教师资格高中物理《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和反思12-16

《在烈日和暴雨下》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5

《鲸》的教学设计和反思04-14

朗读教学的作用和设计04-14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03-30

《忆读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03-03

《祖国》和《黑人谈河流》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树林和草原》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