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1-12-23 17:39:29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八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八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

  (1)两个质数的和是39,这两个质数的积是( )。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质数的意义及数的奇偶性等知识。

  两个数的和是39,说明这两个数一个数是奇数,一个数是偶数,因为它们都是质数,所以其中的偶数只能是2,则奇数是39-2=37,37×2=74。

  解答 74

  (2)120的因数有( )个。

  分析 求一个较小数的因数的个数一般用列举法,但求较大数的因数的个数时,一般用分解质因数法,即先把120分解质因数:120=2×2×2×3×5,然后借助每个因数的个数来计算。因数2的个数是3个,因数3的个数是1个,因数5的个数也是1个,120的因数的个数为(3+1)×(1+1)×(1+1)=16(个)。

  解答 16

  ⊙探究活动

  1.课件出示题目。

  (1)一个长方体木块,长2.7 m,宽1.8 m,高1.5 m。要把它切成大小相等的正方体木块,不许有剩余,正方体的棱长最大是多少分米?

  (2)学校六年级有若干名同学排队做操,3人一行余2人,7人一行余2人,11人一行也余2人。六年级最少有多少人?

  2.明确探究要求。(小组合作、思考、交流)

  (1)这两道题分别考查什么知识?

  (2)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

  (3)具体的解答过程是怎样的?

  3.汇报。

  (1)先汇报前两个问题。

  预设

  生1:第(1)题考查的是应用因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2:第(2)题考查的是应用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3:根据题意,正方体的最大棱长应该是长方体长、宽、高的最大公因数,所以先把相关长度转换单位,用整数表示,然后求长、宽、高的最大公因数。

  生4:根据题意,六年级人数比3、7、11的最小公倍数多2,所以先求出3、7、11的最小公倍数,再加2就可以了。

  (2)尝试解答。(关注学生求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的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点拨)

  (3)汇报解答过程。(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预设

  生1:2.7 m=27 dm,1.8 m=18 dm,1.5 m=15 dm。因为27、18、15的最大公因数是3,所以正方体的'棱长最大是3 dm。

  生2:因为3、7、11的最小公倍数是3×7×11=231,231+2=233(人),所以六年级最少有233人。

  4.小结。

  解答此类问题,关键要弄清考查的是因数的知识还是倍数的知识,同时要会求两个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及最小公倍数。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了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我们学会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布置作业

  教材75页5、9题。

  板书设计

  因数、倍数、质数、合数

  因数和倍数质数——质因数合数——分解质因数1公因数互质数最大公因数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2

  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第17页圆柱的认识、第18页例1和第19页例2。

  内容简析

  圆柱的认识: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圆柱。

  例1:通过观察圆柱,认识圆柱的侧面、底面和高。

  例2:通过观察图形,掌握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的侧面、底面和高;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2.通过观察、发现、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难点: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建立圆柱的空间观念。

  教法与学法

  1.在教法上,应加强直观演示和操作,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图形,帮助学生建立圆柱的表象,再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并总结出圆柱的特征。

  2.在学法上,学生把观察和动手操作相结合,通过摸一摸、量一量、画一画等实践操作活动认识圆柱的特征。本节课也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加强小组合作与交流。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实物展示法:

  教师拿出一个做好的圆柱模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初步感知圆柱;紧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个圆柱的特征,观察圆柱的组成。(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

  学生1:圆柱由三部分组成:两个圆和一个曲面。

  学生2:两个圆的面积相等。

  学生3:……

  教师表扬并鼓励学生的回答。【品析:用观察实物的方式导入,让学生看到了真实的物体,使学生对圆柱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时用动作摸一摸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件展示法:

  1.课件出示“旋转门”的画面,引导联想: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圆柱的形成)

  我看到了旋转门,想到了它转起来会形成一个圆柱。

  2.课件出示:比萨斜塔、客家围屋、立柱、蜡烛、水杯等。课件抽出圆柱的几何模型。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柱。(板书课题)【品析:课件展示的效果是使图形更加形象具体,学生一目了然,对于图形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准确和深刻,有助于学生对于圆柱的学习和研究。】

  动手操作法:

  让学生拿出所带的硬纸板、直尺、剪刀、圆规等学具,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动手制作圆柱的模型。

  小组展示制作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品析:亲自动手操作制作圆柱模型不仅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圆柱,而且让学生有一种喜悦的成就感。同时,对下面观察总结圆柱的组成和特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教学例1

  (1)整体感知圆柱

  ①谈谈圆柱,大家知道什么是圆柱吗?请同学说说你理解的圆柱。

  ②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状的物体。

  引导学生阅读观察教材第17页几个圆柱物体的图形,认识圆柱。

  (2)教学例1:

  出示教材第18页例1:观察一个圆柱形的物体,看一看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有什么特征。

  ①认识圆柱的面。

  师: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看书,再次观察例1中的图形,引导归纳。(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②认识圆柱的高

  引导学生观察例1中的圆柱,根据图形上的提示认识圆柱的高,再根据例1中的高找到自己手中圆柱的高。结合教材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

  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总结: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作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

  【品析:此教学环节先运用提问交流的方式引出认识圆柱,再联系生活实物模型,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自己所制作的圆柱模型来认识圆柱的组成和特征,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教学例2:圆柱的侧面展开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2)操作探究: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归纳: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4)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观察教材第19页例2。

  总结: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品析:此环节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机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与思考,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推导出圆柱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通过这样的活动体验,让学生经历学习数学的过程。】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认识了圆柱,学习完例1、例2的基础上,让学生及时消化吸收,教师提出质疑,师生共同系统整理。

  质疑一:圆柱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圆柱有什么特征?

  师生共同总结: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作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

  质疑二: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圆柱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圆柱,学习了圆柱的基本特征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找两个学生畅谈本课时的`收获,教师对其进行补充完成课堂的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

  1.圆柱的组成及特点:圆柱是由3个面组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面除外)叫作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2.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衔接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给大家留一个思考的话题:

  什么叫作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几个面?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两次质疑的讨论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次内化把圆柱的基本特征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有关知识真正掌握了。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在教学中,应多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思考的同时,教师应进行相应的提问,这样学生学习的印象才能更深刻,学习的知识才会更扎实。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除可以表示整数外,还可以表示分数和小数。请学生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第二课教学反思:

  许多教师认为“负数”这个单元的内容很简单,不需要花过多精力学生就能基本能掌握。可如果深入钻研教材,其实会发现还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内容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

  例3——两个不同层面的拓展:

  1、在数轴上表示数要求的拓展。

  数轴除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和分数。教材例3只表示出正、负整数,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学生表示出—1.5。建议此处教师补充要求学生表示出“+1.5”的位置,因为这样便于对比发现两个数离原点的距离相等,只不过分别在0的左右两端,渗透+1.5和—1.5绝对值相等。

  同时,还应补充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如—1/3、—3/2等,提升学生数形结合能力,为例4的教学打下夯实的基础。

  2、渗透负数加减法

  教材中所呈现的数轴可以充分加以应用,如可补充提问:在“—2”位置的同学如果接着向西走1米,将会到达数轴什么位置?如果是向东走1米呢?如果他从“—2”的位置要走到“—4”,应该如何运动?如果他想从“—2”的位置到达“+3”,又该如何运动?其实,这些问题就是解决—2—1;2+1;—4—(—2);3—(—2)等于几,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初中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是极为有利的。

  例4——薄书读厚、厚书读薄。

  薄书读厚——负数大小比较的三种类型(正数和负数、0和负数、负数和负数)

  例4教材只提出一个大的问题“比较它们的大小”,这些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分为几类?每类比较又有什么方法,教材则没有明确标明。所以教学中,当学生明确数轴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基础上,我还挖掘三种不同类型,一一请学生介绍比较方法,将薄书读厚。

  将厚书读薄——无论哪种类型,比较方法万变不离其宗。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4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人去找工作时,他一般最关注什么?

  生:工资。

  生:工作环境和待遇。

  师:找工作时工资的多少往往是人们最关心的,李叔叔看到一份超市招聘公告上写着:本超市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1000元,现招收员工若干。李叔叔一看条件不错,就应聘做了超市的一名工作人员。可第一个月他只拿到工资500元,第二个月也只有600元,问了一些同事大部分都是600元,少数超过600元。他找到了超市副经理说:你们欺骗了我,我已经问过其他工人没有一个工人的工资超过1000元,平均工资怎么可能是每月1000元呢?超市副经理拿出了超市工作人员的工资表:

  某超市工作人员月工资如下表单位:元经理副经理员工A员工B员工C员工D员工E员工F员工G员工H员工I

  月工资30002000900800700700600600600600500

  问题1请大家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副经理说月平均工资1000元是否欺骗了李叔叔?

  (2)你有什么想法?

  生:刚才我算了一下,这11个数的平均数是1000,所以月平均工资1000元没有欺骗。

  师:对,我们学过平均数的知识,平均数是1000元是没有错。

  那为什么李叔叔只能拿到600元。大家可以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生:因为两位经理的工资很高,带动了员工的平均公资。

  师:,看来这组数据中,由于出现了两个特别的数据,所以平均数1000不能真实反映大多数员工的工资水平,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数反映这个超市的工资水平比较合理呢?请大家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然后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痛过李叔叔在找工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数学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帮助李叔叔的过程中感受到在这里平均数和中位数不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工资水平,初步感受众数产生的必要性。】

  学生小组讨论:

  生1: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用600元是比较好的,因为这里600元的人是最多的,有4个人。

  生2:我认为700元比较合理,因为它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师:大家分析的不错,很有自己的想法。平均数会受一些特别偏大或偏小的数据的影响。那么李叔叔最有可能挣到多少钱?

  生:600元

  师:600在这里出现次数最多,它代表的是多数人的工资水平,所以600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二、探究新知。

  板书:众数。

  【设计意图;本环节提出这样的问题,主要想通过工资表中出现次数最多的600理解众的含义,进而理解众数的意义。】

  师:请大家试着说一说众数的意义;然后教师小结出示概念。齐读概念。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三个统计量,那么,面对具体的问题,我们应该选择哪个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呢、下面请看这个问题。

  五(2)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下面是15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米)

  1.41,1.41,1.41,1.44,1.45,1.4,1.48,1.49

  1.51,1.51,1.51,1.51,1.52,1.54,1.54

  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小结。从审美角度以及队伍整齐观点来看应以众数1.51为标准选择队员身高会比较均匀。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思考,探究,讨论。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实际问题中体会三个统计量的区别和他们各自的适用限度,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感受和体会数学中美的因素】。

  三、分析数据,尝试统计决策。

  师:同学们,全世界都关注的奥运会就要在北京召开了,我国的体育健儿正在紧张的训练,准备迎战奥运会。国家队的教练想在两名优秀的射击运动员中选择一名去参加比赛:(出示两名运动员成绩)

  甲:9.5109.49.59.79.59.49.39.49.3

  乙:109108.39.89.5109.88.79.9

  看到两名运动员的成绩,大家能否猜想一下,教练会选择谁去呢?

  生1:我认为会选甲,甲的成绩很高。

  生2:我想会选乙,乙打中10环的多。

  生3:我想应该看看他们的平均分。

  师:大家说的很好,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让我们用掌声来鼓励他们。那我们就先从平均数入手,大家动手做一做,看看他们的平均数是多少?(可以同桌合作)

  生:老师,平均数一样,都是9.5。

  师;平均数一样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1:看众数。甲的众数是9.5。

  生2:9.4也出现三次,9.4也是众数。那两个都是众数吗?

  师:当然,众数可以不止一个。也可以没有,比如说我们班前五名同学的成绩就没有重复的,那自然就没有众数了。

  生:乙的'众数是10,所以乙获胜的机会大一些。

  师:在平均数相同时,我们应该看众数。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练习,使学生能灵活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些数据的特点,并从数据的波动大小中,体现概率的可能性。让学生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四、学生畅谈收获。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众数这一统计量,并且通过练习理解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联系与区别,根据我们分析数据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案例反思:

  1、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开始,我提出的是一个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让学生在参与中引发他们的理性认识,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引起了学生对月工资水平的认知冲突,发现单靠平均数来描述数据特征有时是不合适的。让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在分析讨论中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众数的概念,我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建构的,这样做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这三个统计量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描述的角度并不相同,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同时也渗透出了他们的优越性与局限性。可以比较全面、正确地理解所学知识。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思考总结,如射击队员的选择,数据越多,频率越稳定。如能经过更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根据方差的特点由数据的稳定性及波动大小再考虑一下其他因素,可能结果会不一样。对不完善的地方再加以补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作为参与者,主动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对学生的认识起到帮助和促进的作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5

  一、游戏导入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

  说明什么是相反意义的量(意义正好相反)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氏度吗? (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氏度。(教师结合课件,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4℃”和“—4℃”的意义相同吗?有什么不同?(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 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负号能不能省略不写?为什么?

  ② 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师把有关网页带来了。(课件出现网页,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课件动态地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动态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2)小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成数(课本第9页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认识成数,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2、对成数问题有好奇心,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成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解决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①四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②六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③七五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2、商店里花了56元钱买了一条牛仔裤,因为那儿的牛仔裤正在打七折销售,这条牛仔裤原价多少元?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听农民们说:今年我家的稻谷比去年增产二成,我家的桂皮晒干后只有五成等吗?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商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是折扣,而农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就是成数。渗透环保教育

  三、探究体验

  (一)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

  1、让学生尝试把二成及三成五改写成百分数。

  2、让学生说说除了农业上使用成数,还有哪些行业是使用了成数的知识。

  3、练习:将下列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二成=( )%; 四成五=( )%; 七成二=( )%。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题,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让学生读题,分析题意,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3、学生尝试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巡堂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理解节电二成五就是比去年节省了百分之二十五的意思。从而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解法列出算式和解答。

  350(1-25%)=262.5(万千瓦时)

  或者引导学生列出

  350-35025%=262.5(万千瓦时)

  四、巩固练习

  1、三成=( )%; 五成六=( )%; 八成三=( )%;

  2、第9页做一做

  3、解决问题

  (1)某乡去年的水稻产量是1500吨,今年因为受到天气灾害的影响水稻产量只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产量是多少吨?

  (2)鼎湖山20xx年累计旅游人次是18万人次,20xx年累计旅游人次比20xx年增加一成五,20xx年累计旅游人次是多少?(出外玩要做好垃圾分类)

  (3)我校20xx年的在校生人数有820人,比20xx年在校生人数减少了二成,我校20xx年的在校生人数是多少?

  (4)某鞋厂20xx年的年产量为30万双,20xx年年产量比20xx年增加了一成六,20xx年年产量又比20xx年增加一成,这个鞋厂20xx年的年产量是多少万双?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单元知识进行概括,建立知识结构;

  2、会解决实际问题;

  3、归纳整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积极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获得收获的成功感。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归纳整理,形成知识脉络。

  教学方法:引发矛盾,引入课题小组合作,归纳整理多元评价,建构知识应用实际,解决问题强化总结,拓展迁移。

  教学过程:

  一、引发矛盾,引入课题

  猜一猜:老师今年多少岁了?

  [投影]老师年龄数的十位上是最小的奇数型质数,个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你们说老师今年多少岁了?

  猜这个谜语,我们需要哪些数学知识呢?

  说得有理,我们学过有关数的知识很多,就像刚才我们在猜谜时就用到了数的整除中的一些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复习数的整除,板书:数的'整除复习

  齐读课题,你想到什么?

  那好吧,我们就开始复习。

  二、梳理知识,形成脉络

  1、 集中呈现

  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按照你们的想法,把学过的数

  的整除这部分知识整理在下发的纸上。(请大家认真讨论商量,并由组长记录)待会儿我们要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整理的既完整,又科学合理。巡视

  2、 逐个梳理

  1)小组活动:请大家在小组中,每人挑1至2个名词说说意思。

  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提示随意在黑板上贴出各个名词)

  3)整理完善知识结构

  在数的整除这部分首先学习的是整除,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讨论一下,再推荐代表发言。(巡视,参与学生讨论。)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讨论。

  提示:整除是基础,整除前提下产生了约数与倍数,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逐步引出公倍数、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互质数、合数、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奇数、偶数等。)

  说得真好!这些知识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对于今天整理出来的数的整除脉络图,大家有什么想法?

  通过整理,可以使这部分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

  3、 自学课本,看一看还有什么不清楚的问题?

  三、应用、解决问题

  1、填空题

  在1----20的自然数中,有( )个奇数,有( )个偶数,有( )个质数,有( )个合数,奇数中的( )是合数,偶数中的( )是质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数是( )。

  2、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 ),最大三位数是( )。

  3、选择题

  (1)一个合数的约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如果a 和 b 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a B) b C) a b D) 1

  4、判断题

  (1)整除一定是除尽,除尽不一定整除。 ( )

  (2)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互质。 ( )

  (3)所有偶数都是合数。 ( )

  (4)24分解质因数 24 = 22231 。 ( )

  (5)一个自然数的最大约数一定等于它的最小公倍数。 ( )

  5、把下面的数按照不同的标准分成两类,你能想到几种?

  2 15 8 17 20

  四、强化总结,拓展迁移

  今天我们共同上了一节数的整除的整理与复习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大家特别聪明、好学,老师很高兴与大家共同渡过了这美好的40分钟,而且我们已经是 多次合作,所以我想与大家做好朋友,你们愿意吗?

  老师想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大家,大家以后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和我联系,好吗?

  老师的手机号码是11位数字,每一位数字依次是:

  1)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最小奇数与最小质数的和;

  3)最小的自然数;

  4)质数中最小的两个数的和;

  5)既是质数,又是偶数;

  6)最小质数与最小合数的积;

  7)有约数2 和3 的一位数;

  8)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

  9)最大约数与最小倍数都是 7 的数;

  10)所有自然数的约数;

  11)最大的一位数 。

  同学们以后有事需要老师帮忙,随时call我。

  这节课上到这里可以吗?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的例4和第16页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解圆柱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进一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的进程,掌握圆柱体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渗透、体验知识间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资源:

  PPT课件 圆柱等分模型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呈现例4中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

  2.提问:这几种立体的体积你都会求吗?你会求其中哪些立体的体积?

  启发:大家想不想知道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猜想一下:圆柱体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怎么算?

  3.引入: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教学例4

  1.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观察例4的三个立体,提问

  ⑴这三个立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定相等吗?为什么?

  ⑶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能相等吗?为什么?

  2.实验操作

  ⑴谈话:大家都认为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能是相等的,而且都等于底面积乘高。那用什么办法验证呢?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醒:圆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我们能不能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呢?

  ⑵提出要求:你能想办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吗?各小组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条件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操作一下。

  ⑶讨论交流: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能否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操作教具,让学生观察。

  引导想像:如果把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结果会怎么样?

  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等份、128等份)课件演示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拼成的立体会越来越接近长方体。

  3.推出公式

  ⑴提问: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

  指出: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相等;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⑵想一想:怎样求圆柱的体积?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并板书圆柱的体积公式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⑶引导用字母公式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V=sh

  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高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高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V= sh

  三、分层练习,发散思维,教学试一试

  ⑴让学生列式解答后交流算法。

  ⑵讨论:知道什么条件就一定能算出圆柱的体积了?分别怎么算?

  (s和h,r和h,d和h,c和h)

  四、巩固拓展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⑴说一说:这两个圆柱中都是已知什么?能算出圆柱的体积吗?

  ⑵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

  ⑶对照板演,说说计算过程。

  2.做练一练第2题。

  已知底面周长和高,该怎么求它的体积呢?引导学生根据底面周长求出底面积。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六、作业

  练习三第1~3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11-13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6-17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数学教案12-10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31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6篇11-13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6篇)11-13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06-17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06-08

【精选】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四篇04-25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