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教案

时间:2022-03-03 11:28:07 教案 我要投稿

《静夜思》教案六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静夜思》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静夜思》教案六篇

《静夜思》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一)会读本课10个生字。

  (二)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二、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三、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

  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一)生听音乐《思乡曲》,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1、那个人在干什么?或者想什么?(乐曲中描述的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

  2、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美。

  (乐曲停,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简介《思乡曲》,引入课题。

  1、这首曲子,就是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思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2、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李白。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一)初读课文。

  1、读通、读顺全诗;

  2、检查勾生字情况;

  3、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4、解题:

  (1)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

  (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5、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

  (1)读;

  (2)说(词义句意)

  (二)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1、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词。

  2、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

  [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

  3、学习第一行

  (1)读整行诗。

  (2)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3)说第一行诗意。

  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学习第二行

  (1)读整行诗。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

  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3)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4)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行

  (1)读整行诗。

  (2)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4)朗读、引导。

  师激情: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

  (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

  6、学习第四行

  (1)读整行诗。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将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

  (4)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

  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1、以《思乡曲》为背景,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

  2、生在音乐中自己吟诵,划节奏。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四、和乐唱诗,感染熏陶美。

  (一)听《思乡曲》主旋律一遍,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

  (二)以《思乡曲》为主旋律,以《静夜思》为词,师先示范唱诗,师生和唱诗两遍。

  作

  业:

  板书设计:

《静夜思》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身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推荐。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推荐: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四、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依照自身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五、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六、练习写字。

  七、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和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静夜思》教案 篇3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2个偏旁“亠、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二、教材说明

  这是本册教材中第二次出现古诗。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

  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可准备描绘宁静月夜的图画、音乐,也可让学生选一处较为空旷的地方,观察夜空。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10个生字,“静”“床”“光”“望”“乡”是后鼻音,要读准。“静、夜、望、故”笔画较多,字形复杂,让学生多读读,多认认。要结合“夜、故”的认记,认识“亠、攵”这两个偏旁。

  2.写字

  “目、耳、头、米”是要求写的字,要让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是怎样摆放的。“头、米”的最后两笔是“”和“” (或“丶”),写时,要注意这两个笔画的呼应。

  (三)朗读

  要先让学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古诗的朗读,速度要稍慢,要有抑扬顿挫。五言诗,每句都有停顿,可一句句标出并示范朗读。在学生对诗意大概有所了解后,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朗诵,最后达到能够背诵。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四)词句

  诗中的“疑”,可联系诗句理解;“霜”,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初冬时看到的霜;“低头”、“举头”这组反义词,可用动作示意。对于诗句的意思,只要大体了解就行,不必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解。

  (五)实践活动

  课后安排了一项“我会说”的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和说话。学完这首诗,可布置学生留心观察夜晚的天空。观察以后,可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方式把看到的夜空说一说。

  对学生的发言,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相互吸取长处,丰富说话的内容。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释题

  “思”,思念的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

  (二)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三)细读古诗

  1.互相交流,读懂了哪些词句。如,说说自己见过的“霜”,用动作表示“举头”“低头”的意思等。

  2.配乐朗读《静夜思》。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五)认记生字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六)练习写字

  (七)布置作业

  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

  五、参考资料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秦安附近),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全家迁居四川江油,因此他一直把四川当作自己的故乡。李白的一生主要生活在唐朝的鼎盛时期,同时也经历了唐朝由极盛到衰落的转折时期。他的一生中,既亲见了历史上的太平盛世,也遭遇到惨不忍睹的战乱祸端,他的诗歌创作是与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分不开的。李白一生怀着远大志向,但是生活道路坎坷难言,在政治上也未能展翅凌云。一生中写下了上千首诗歌,其诗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静夜思》教案 篇4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日、上、头、乡”这四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辨清字形,并理解诗中的词语

  2、认识“夜、床、前、光、低、故”

  3、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看图,读诗,加深对生字字义的理解

  2、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熟字自己分析记忆字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图文结合,让学生理解一个孤身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的强烈思想感情。

  古诗的教学不同于课文教学,古诗中精炼的`语言,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一步一步解释指导下,理解词意,诗句含义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理解诗句意思。

  2、难点:为什么作者通过一轮明月就会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3、解决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注意诗句之间的停顿,再结合图片,以及背景资料,使学生明白诗句中蕴含的意思。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体现。

  1、教师可通过范读,教给学生朗读古诗的方法,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指导学生分组朗读,交流朗读体会。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对生字的练习要重点指导字形和字义

  (二)整体感知。

  1、教学古诗,要先指导学生理解每个词在句子里的意思,再把词连起来理解每行诗句的意思

  2、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理解全诗的内容和感情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释题、简介作者。

  1、导语。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首古诗《静夜思》静夜思——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对家乡的思念。全诗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夜半梦醒,独对皓月时那种孤苦的思乡之情

  2、简介作者。李白,字太白,唐代著名诗人

  (二)教师范读全诗,试读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根据注音试读诗文。

  (三)借助书上插图。解释诗意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图上都有什么?

  2、读全诗,品味诗意。

  3、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指名说一说诗的大意

  4、品词析句,领悟诗意。

  (1)第一句,解释“床前,明月,光”的意思

  (2)第二句,理解“疑”,诗人把什么当成了“霜”?理解前两句意思

  (3)第三句,理解“举”与现在所说的举的区别,理解后两句意思

  5、总结全诗意思。

  讨论:

  ①诗人望着明月,怎么就思念起故乡来了呢?

  ②第三句与第四句在内容上有联系吗?

  交流。

  (四)布置作业。

  感情朗读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朗读全诗。

  (二)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三)教师指导写字。

  “头”笔顺是一“乡”新部首“”

  (四)朗读背诵,体会意境。

  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停顿与节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自由朗读。

  3、指导背诵。

  (1)回忆全诗意思,反复诵读。

  (2)参照插图试背。

  (3)指名背诵。

《静夜思》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静夜思教案教学设计好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article/(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三、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四、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五、练习写字。

  六、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静夜思》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理解诗中的词语。

  2、理解诗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大意说出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吟诵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字理识记 5 个生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具】多媒体电脑

  【教学方法】字理识字(析词)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学过哪些诗?(指名答,齐背《锄禾》)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许多诗人留下了优美的诗句。其中唐朝有一个著名的大诗人叫李白,他的诗以精巧的语言、独特的感受成为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请看有关李白的动画。

  (CAI演示,师口述:冬天,李白和他的亲人们在自家庭院里喝洒吟诗。春去秋来,李白告别亲人,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外地去。秋意越来越浓,李白望着风雪,望着那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思念起家乡的亲人,写下了这首诗。

  (CAI 出示不带课题的全诗,师念诗)

  二、分析字理,指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1、读一读,找节奏,初步感知 。

  ⑴ 自读诗文,要求: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

  ⑵ 师范读,生注意听,找出节奏。(指名答,CAI 用“ / ”画出各句节奏,如“床前/明月/光”)

  ⑶ 生按节奏练习读,要求读出抑扬顿挫及节奏。

  2、字理识字,赏析词句。

  同学们掌握了读好诗文的方法,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⑴ 教学第一行诗。

  ① 教学“床”字。

  (CAI出示第一行诗)这行诗里有个生字。

  (CAI 出示田字格内的“床”字及读音)齐读正音,怎样记“床”字?(提示:“床”是什么结构?偏旁是什么?)

  (CAI演示“床”字各部分的分解与组合,师提示字理:古时候,用广字头表示房子,广字头下面是个“木”字,表何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床不完全用木头做,还可以用各种金属和材料制成,方便又舒适。)

  用“床”扩词(提示:“床”还可用做量词,如一床被子)

  ② 师示范解释诗意:床指木床,前指前面,明指明亮,月是月亮,光指光芒。把这几个词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这行诗的意思。

  谁来说说这行诗的意思?(提示:诗人在什么地方看见什么样的月光?)明月发出的光是怎样的?(银白色)

  小结:翻译古诗时,把大概意思说出来就可以了,这行诗可以翻译成“诗人在床前看见一片银白色的月光。(CAI 出示诗意,齐读)

  ⑵ 教学第二行诗:诗人把月光当成了什么?(CAI 出示第二行诗,齐读)

  ① 教学“疑”字

  (CAI 出示田字格内的“疑”字及其读音)齐读正音,它是什么音节?什么结构?“疑”字笔划较多,怎样记住它?可把它分成四部分( CAI 演示分解的四部分及其象形)左上方是匕首,左下方是一支箭,右上方是长予,右下方是一名士兵。为了书写方便,右边实际取的是“矛”字的上半部分和“走”字的下半部分。(板书 矛 走)

  (师讲字理:古代打仗面对强敌时,是用“匕首”短兵相接,还是用“箭”远射?是举着长矛向前冲杀,还是干脆一走了之?真让人疑惑不解。所以“疑”的本义是指怀疑)( CAI演示兵往右走,四部分再合成一个疑字)在这首诗里是好比、好像的意思。

  (齐书写“疑”,师范写,生跟写一个)

  ② 学“霜”字

  “霜”也是比较难记的字(CAI出示田字格内的“霜”字及其读者音)齐读正音。谁能用记形声字的方法记“霜”字?(师提示:声旁“相”的读音和“霜”的读音是不一样的,雨字头表示霜从天上洒落下来,凡是以雨字头作偏旁的字一般都表示一种自然现象。我们还学过哪些雨字头的字?(板书 雷)什么是霜呢?在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靠近地面的空气中含的水汽在小草、树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师范写“霜”字)写“霜”字时,雨了头要写得扁一点,宽一点,下面相字不要写得太长,注意把字写得紧凑些(生跟写一个)“霜”还可以用来比喻白色,如有的老人头上长满了白发,我们说他是一头白霜。诗人在这里把什么当成了霜?为什么会把月光当成了霜?(提示:它们什么地方相同?)

  谁能把两行诗连起来说一说?(提示:诗人看见什么,觉得怎么样?)

  ③ 小结:这两行诗写在安静的夜里诗人所看到的景象,用霜比作月光,渲染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清幽境界,表达了诗人独在他乡的`孤独心情。

  (板书 看 疑霜)

  ⑶ 教学第三行诗:(CAI出示第三行诗)师读。

  ① 举头是什么意思?(抬头)诗人抬头干什么?(看月亮)

  (CAI出示 举头望明月 比较 :这两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用“望”举头看明月)不用“看”?(因为“望”字上面有个月亮,月亮高高挂在天上,要看离我们很远很远的东西方,用“望”字比较好)

  ② 这行诗是什么意思?(板书 明月)(指名答)

  ⑷ 教学第四行诗:这时诗人想到了什么?(CAI出示第四行诗)齐读。

  ① 教学“思”字

  “思”是本课生字。

  (CAI出示田字格内的“思”字及读音)齐读正音。它是什么结构的?为什么是心字底?“心”上面是个田字?(师:古代农民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心里想着怎样把田种好,田放在心上就是“思”。)“思”是何意?(想,思念)用“思念”说话。

  ② “故乡”指什么?(家乡)“思故乡”是什么意思?(思念家乡)谁来说说这行诗的意思?

  ③ 除了思念家乡,还会思念什么?(亲人)亲人包括哪些人?谁能把诗人思乡的感情吟诵出来?(自练,集体点评:语调要低一些,慢一些)

  ④ (CAI出示后行诗)

  小结:这两行诗写诗人触景生情,由望月想到月下的故乡,从举头到低头,触动了思乡的情怀,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板书 望 思乡)

  ⑸ 这首诗的意思大家都懂了,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3、识内化,给诗取名

  ⑴ 写诗人在安静的夜里思念家乡,根据诗意,谁能给这首诗取名?(板书:6静夜思)这就是第6课,齐读。

  ⑵ 教学“静”字

  (CAI出示田字格内的“静”字及读音)它是什么结构?合起来是什么意思?(没有声音)不争吵,就安静、清静了。(扩词)师范写:“静”第五笔是竖,不要写成撇。(生跟写)

  ⑶ 扩展想象

  (CAI回到原图,包括题目)诗人看着这个又大又圆的月亮,这可能是什么节日?(中秋)小朋友们可能在与父母干什么?(吃月饼,看月亮)但诗人却一个人在外地,此时此刻,如果你是李白,一个人在外地,你会做什么?想什么?

  ⑷ 感情配乐读文

  4、课堂练习(随机)

  ⑴ 填写诗句,说出带点字的意思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⑵ 根据意思,很快说出诗句

  ① 诗人看见床前地上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

  ② 好像地上结了霜。( )

  ③ 抬头望高高挂在天空中的月亮。( )

  ④ 低下头思念起家乡。( )

  ⑶ 齐背这首诗

  【板书设计】

  6、静夜思

  (看)月光──凝霜

【《静夜思》教案】相关文章:

《静夜思》教案11-29

静夜思教案02-28

《静夜思》教案03-03

静夜思的古诗教案08-25

《静夜思》备课教案08-25

《静夜思》优秀教案07-30

《静夜思》教案15篇03-04

《静夜思》教案(精选15篇)08-05

《静夜思》教案9篇03-27

《静夜思》语文教案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