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2-03-29 15:56:34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编15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义教材五年制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奇异的植物世界》。课文有生动准确的文字描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奇异的植物世界的神奇图画,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有着奇妙植物、神秘声音、奇异的植物世界中。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具已经具备了初步自主阅读的能力,对各种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在网络世界中寻找更丰富的知识,开拓视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奇异的植物世界,理清写作顺序;理解词语,认识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探索植物世界的奥秘,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本篇课文中,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介绍的种植物的奇异之处。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激发学生的`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因此我把本课的重点放在对“奇异”上,抓住这一重点来统领全文,并引导学生在读中进行理解和体会植物的奇异之处。

  教学方法: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是学生认知课文、体会课文、理解作者写作思维的一条最佳的途径。在读中学生可以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也可以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升华。我还利用多媒的交互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心理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与学习测试,使学生能在自主、宽松的学生环境中获取新的知识。本课主要以“导——扶——放——”为主要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学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者,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为了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与他们自身的潜能,在整个教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探索者;自主、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中所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

  教学过程:

  一、解题入手,激发兴趣

  导入:以旧带新,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通过投影出示图片,使学生感知到植物世界的奇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板书课题:《奇异的植物世界》}在学生读后,抓住“奇异”一词,明确教学的重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次读文,通过带问题读文、指读课文、快速读文,使学生整体感知全文,概括全文,为下一步精读课文打下基础。小结中,仍以“奇异”为主线,再一次强调学生学习的重点;同时也交待了学习的难点,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这6种奇异的植物的。

  三、精读课文,品学体味

  在精读课文,品学体味这过程中,以李叔叔带我们到植物园去参观,课文的2——7自然段具体写了这一游览的过程为重点。首先,在教学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导——扶——放”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第二自然段为导学切入点,以第三自然段为衔接来“扶”学,以四——七自然段为实践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来完成。在导学中,我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和他们一起总结出学法来。出示学法,以便对学生进行“扶”学,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在“导——扶”的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语文基本素质的提高,如对字词的理解、认识打比方句、对重点语句的训练、通过读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等,为学生将来的学生打下一块块坚实的基石。我们知道,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教会学生多少篇课文或学会多少道题,而是教给他们如何去自学的能力和方法。《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指导者、合作者。由于2——7自然段的结构相同,积于以上二个原因,我在后面的学习中,大胆放手给学生。让他们的能力和学生自主性充分得以展示和调动。在汇报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导出学法出示学法,根据投影中的学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汇报,关掉学法让学生自主进行汇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本着以多鼓励少批评为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全文都以“奇异”为线,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最后水到渠成,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啊!回归主题,总结全文。

  四、延伸知识、激发情感

  板书可以说一个微型的教案,它承载着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和写作思路。最后让学生结合板书,来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

  五、总结

  教师简短、恰当的总结,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也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承上启下和画龙点睛的作用。

  板书设计:

  24、奇异的植物世界

  树下 花棚旁 小路旁

  草地上 水草地 荷花池

  哈哈树 带电花 蜡烛树

  醉草 捕蝇草 水笛荷

  出笑声 带微电 能点亮

  含酒精 会吃虫 可发音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2、3、4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背诵第4自然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8、师:“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作业本第5、7、8题。

  拓展阅读:《燕子》原文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向人请教的方法。

  2、运用正确简明的.语句表达自己的问题,渗透礼貌教育。

  教学设计:

  一、审题激趣

  1、板题解题 请教 解题: 求教,请人帮助你解决困难。 告诉你该怎么做?

  2、讨论归纳讲明意义:你遇到什么困难、疑义,你通过请教就可以得到帮助,解决困难。

  二、示例学法

  1、示例:当你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

  2、讨论学法:

  ⑴有礼貌 的发问 对不起,打扰一下!我今天做作业,有一道应用题不会做,你有空帮我讲解一下。

  ⑵具体地说清困难和疑义 这道题中的“其他年级参加的总数比二年级的4倍还多6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⑶得到帮助后,表示感谢! 我懂了,谢谢你的帮助!

  总结:例中的小朋友在向人请教问题时能注意做到:礼貌地发问,具体地提疑,真诚地感谢。大家也学着这个方法来试试看。

  三、自选内容,同桌试讲。

  四、全班交流,评议试讲。

  五、小组交流考核

  六、实践训练:

  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向老师、同学请教,学会请教。

  板书:请教:发问——提疑——感谢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运用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了解几个孩子比了哪些绝招,运用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说说自己最佩服谁的绝招,运用想象的方法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3、在读说中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并产生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学重点:说说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教学难点: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从中体会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还要从“习惯、朗读、知识”三个方面来考查同学们参与学习的情况,你们有信心闯过这三关吗?老师相信你们个个会表现得很棒!

  1、第四单元,我们学习了哪方面的课文?(有关童年生活的课文)

  2、记得《争吵》这一课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我和克莱谛因为把本子弄脏的事而发生了争吵,他感到不安、后悔,可又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结果克莱谛先提出和好,两个又重归于好的事。)

  3、这是发生在两个小伙伴之间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几个小伙伴之间的故事。

  4、齐读课题:

  从课题中,我们能知道这是一篇什么课文?(略读课文)

  5、以往我们都是怎么学习略读课文的?(弄清导读问题)

  二、明确问题,学法迁移:

  1、明确问题:今天我们还要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16课。

  ①自读导读:画出要解决的问题

  ②汇报板书:我们要思考什么问题?

  几个小伙伴都比了哪些绝招

  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小柱子怎样练绝招

  ③学习一篇课文,我们通常都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什么?(主要内容)

  2、回顾学法:

  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①主要内容——(起因经过结果)

  ②几个小伙伴比了哪些绝招——(圈一圈、画一画)

  ③最佩服谁的绝招——(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

  ④小柱子怎样练绝招——(想象)

  三、自学合作,开放拓展:

  1、自学:

  ①问题清楚了吗?方法明白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闯关吧!

  ②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测试卷

  自学测试:

  1、下面几句话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表述,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5分),说出理由(+5分)。

  A、课文主要写:发生在几个小伙伴之间的事。

  B、课文主要写:几个小伙伴比绝招的事。

  C、课文主要写:小柱子在和小伙伴比绝招时没能取得好成绩,觉得很丢人,就暗暗练起绝招,结果在又一次比绝招时受到小伙伴称赞的事。

  2、几个小伙伴比了哪些绝招(每答出一处+5分)

  3、你最佩服谁的绝招(+10分),可参照“温馨提示”来回答。

  温馨提示:(1)我最佩服()的绝招。我是从第()自然段()句话体会出来的',我抓住了(),这个词(句)的意思是(),从中可以看出(),所以我最佩服他的绝招。

  4、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10分)

  ③开始自学

  2、小组交流:

  师:还有两分钟时间,第3题在小组内交流,1号组长领着打分。

  3、全体反馈:

  (1)检查朗读:(正确、流利+10分,有感情+10分)

  a指4人:你给自己打多少分?大家同意吗?

  b就像这样,在小组内接读全文,2号组长打分。

  总结:得10分举手,恭喜,闯过朗读关。得20分的同学可以当小老师了,下课后教教你的同伴,让大家共同进步。接下来我们来闯知识关!

  (2)汇报试卷:

  A、主要内容:c,原因(起因—经过—结果)

  B、三胖:憋气

  二福:空翻、不靠树倒立、单臂倒立

  小柱子:靠树倒立、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

  C、最佩服谁的绝招:学生参照“温馨提示”汇报

  D、想象小柱子怎样练绝招

  (3)开放:

  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拿出什么绝招?(你想练什么绝招)

  四、质疑总结,布置任务: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累计分数(个人、大组)

  这节课有不少同学得了满分,说明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你们

  掌握了相关的学习方法,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可能对这些学习方法还没能完全掌握,希望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努力,争取在下次略读课测试中取得好成绩。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1.搜集各种反映世界奇妙的文字、图片和实物,交流同学们所了解的世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自由写一篇习作,培养习作兴趣。

  3.积累词语、诗句,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4.感受语文的趣味,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二、小组交流

  1.交代讲述、倾听要求。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内容。3.组内成员以“新闻发言人”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信息,教师巡视。

  三、全班交流

  四、激发兴趣,拓展练习

  1.世界真奇妙,不说不知道!这节课同学们交流了大量自己搜集的资料。你们每个人介绍的内容,就像打开大千世界的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我们了解到的是色彩缤纷的世界。这么多的信息,你们是从哪里搜集到的,请同学们谈谈。2.学生交流。3.同学们这么喜欢交流信息,那我们办一个“世界真奇妙”小小电台,利用课前时间发布信息。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

  习作

  一、谈话激趣

  二、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写最想写的,内容要具体,把句子写通顺。

  三、开启思路

  四、再读习作提示中的要求

  1.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最想写什么?初步打算怎样写?如何把它写具体?互相帮助提提建议。2.全班交流,说说写什么,打算怎样写,互相启发,鼓励其他同学,想他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的内容。

  五、试写初稿学生试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六、评议初稿,修改习作

  我的发现

  一、读一读

  1.请同学们各自轻读词语,读不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向同桌请教。

  2.开火车轮读词语。

  二、想一想读了这些词语之后,你有什么发现?

  三、比一比

  1.根据这些词语的规律,你还能想出这样的词语吗?现在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请学生写在黑板上。2.比赛速记:一分钟时间读记,看你能记住多少词语。

  四、说一说任意说一句话或一段话,用上一个或几个词语。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轻声读每组词语,要求读正确。2.投影打出词语,请学生轮读。

  3.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4.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条中的12个生字。

  5.朗读巩固。6.说一说你还有哪些学习汉字的方法。

  二、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古诗,很多古诗的内容是反映纯真的友情、浓浓的乡情和永恒的亲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各自轻声读书上提供的诗句,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小组齐读──大声自由读。

  4.品味这些诗句的意思,并且试着读出感情。

  5.指名再读诗句,师生评议。

  6.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7.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诗句。如,收集描写春天的诗句,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句,反映送别的诗句等。

  趣味语文

  一、故事引入

  二、趣说“言”

  1.猜一猜:表示吉祥的话叫──“吉言”名人说过的话叫──?

  精炼著名的话叫──?宣誓所说的话叫──?

  临走写下的话叫──?

  2.读一读。a.自主轻声读课本中的内容。b.指名读。

  3.想一想。类似的话,你还能说出一些来吗?如毕业之际,送给同学的话叫“赠言”。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理解“燕子专列”的意义。

  3.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勾画感受深刻的句子。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板书:燕子。你对燕子有哪些了解?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燕子专列)齐读课题。自读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要问的吗?

  (注:学生想问的问题可能主要有这些:什么叫专列?专列是怎么样的?燕子为什么要乘专列(会乘专列)?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自语,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

  2.认读生字。

  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

  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

  3.交流思考的问题。

  ①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

  提示:可从两方面想:A.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呈人们、燕子专列)B.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②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和“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

  人→燕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帮助、喜欢、爱、救助”等词。)

  三、朗读感悟,品读第二段。

  1.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成千上万只燕子高高兴兴地从南方飞往北方。然而,它们在瑞士境内却遇到了麻烦。究竟是什么麻烦呢?请同学们在课文第2自然段中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集体交流:

  (1)燕子在瑞士遭遇了几方面的麻烦?教师板书。(板书: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冻死、饥寒交迫等)读一读这些词语,提醒学生积累。

  (2)理解“饥寒交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用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3)燕子遇到的仅仅是饥寒交迫的麻烦吗?还遇到了什么麻烦?

  长途跋涉是什么意思? 你们知道燕子一路上要飞过哪些地方吗?这一路,燕子们多辛苦呀?谁能读出燕子的疲劳。(指名读)

  (4)燕子们饥寒交迫,再加上长途跋涉所带来的疲劳,所以课文说它们正——濒临死亡,濒临死亡是什么意思?

  3.根据课文情景想象燕子的处境,结合自己的心情,进行朗读指导。

  四、指导写字

  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抄写生字和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研读重点,感悟人文情怀

  过渡:燕子饥寒交迫,濒临死亡,面临危险,非常幸运的是它们逃脱了这场灾难,谁知道这些可怜的燕子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

  指名说,师板书:政府居民贝蒂

  1.请同学们自由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把这些地方用——划出。思考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感悟居民奉献的爱心

  (l) 出示句子:听到消息以后,居民们走出家门,冒着的春寒,顶着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寻找冻僵的燕子。

  (2) 按照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3) 想想从横线上的词语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透过“纷纷”“满天飞舞”“四处”等词语,体会人们得知燕子的危险情况后的焦急心情,体会人们不畏严寒、不辞辛苦拯救燕子的博大产爱心。

  (4)读句子,想象成百上千的居民丢焦急而又耐心地四处寻找燕子的感人三场面。

  (5)感情朗读。

  3.感悟贝蒂付出的真情

  引导学生观看课文中的插图

  (l)想象她一整天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2)小贝蒂不在乎的是什么?她在乎的又是什么?

  ⑶朗读第4自然段,从“冻得通红”“冻得僵硬”“不在乎”等词语感受小贝蒂对待燕子的忘我真情。

  三、续读课文,深化理解

  1.体会送别的感人场面

  这些冰天雪地中饥寒交迫的燕子,等待它们的似乎只有死亡,但因为政府的伟大决策,居民的爱心奉献,贝蒂的真情付出,它们却走进了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并即将启程返回自己眷恋的家园。列车缓缓启动,在人们送别与祝福的目光中,车厢里的燕子对着人们卿卿喳喳地叫个不停,它们在说些什么呢?—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车厢中的一只曾经被居民或贝蒂救护的燕子,在你即将告别他们的时候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想好了,请写下来。

  学生独立写话――准备发言――真情诵读。

  2.与贝蒂关切交流

  列车在人们的视线中渐渐远去,大家陆续离开站台,然而贝蒂却依然眺望着列车远去的力一向,挥动着冻得僵硬的小手,为车厢中的燕子们祝福……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此时此刻的贝蒂内心深处的语言,也一定有很多的心里话想对贝蒂说。请同桌的同学相互说说。

  四、布置作业,拓展深化

  1抄写本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2搜集有关保护动物的资料,做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燕子专列

  麻烦 救护

  饥寒交迫 政府

  濒临死亡 居民

  贝蒂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理解内容,明白高斯的算法。

  3、通过学习本课,懂得要用科学的头脑解决问题,从小养成遇事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高斯的算法,思考他为什么算得这么快。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搜集的有关高斯的资料。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高斯有关,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题,整体感知

  请大家自由出声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学生字,汇报交流

  1、分小组带问题自学课文,认识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2、请学生逐段读课文,师生正音。

  四、学习生字新词

  德国惊讶按照鼓励继续努力次序

  五、巩固练习

  读一读,写一写

  六、作业设计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自然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聪明的小高斯》,板书课题。

  二、指名读文,简述大意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呢?老师指名逐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思考。

  三、细读对话,指导朗读

  1、文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物的`几次对话?学生默读课文。

  2、品读第一次对话。

  (1)通过读第一次对话,你知道了什么?

  (2)老师是怎么说的?小高斯又是怎么回答的?

  (3)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3、听到这样的回答,老师有什么反应?

  4、找出老师和高斯的第二次对话。

  (1)指名读第二次对话。

  (2)通过读第二次对话,你读懂了什么?

  (3)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

  (4)学生练读。

  四、深化拓展

  为什么小高斯长大后成了的科学家?

  五、作业设计搜集科学家的故事。

  几分钟

  聪明的小高斯 8岁 老师连连夸奖

  计算准确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三月份反思

  上了三年级下学期,我们就会发现每个《语文园地》中都有许多不同又有相似的语言知识点,除此,在课文的课后练习中也出现了不少需要学生识记的内容。这些零散的知识点,如果不加以巩固与归类,学生很快就会遗忘与混淆。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学会“温故而知新”的道理。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巩固这些知识点的:

  一、落实背诵与熟读环节,及时跟踪。对于课文中一些要求熟读的知识,如《园地》中的“我的发现”,我除了要求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讨论其中的特点,做好笔记,还要求学生举出相关例子。因为只有举出例子才能到达学以致用,巩固理解的效果。除此,在平时的早午读、家庭作业中也必须反复朗读,并且熟记它们的特点、例子,这样才不会一知半解、记不牢。而对于日积月累中的知识点则必须要求学生背诵,当然背诵时不能只背书上已有的内容,更要背诵这些内容的特点。如《语文园地四》中的“读读背背”,在背诵中我们必须记住“关于读书、治学的成语有”这句话。而“我会填”中关于助词“的、地、得”的运用,在背诵时候要求学生说出每个短语中用的助词是哪个,并说出为什么这样使用。当然,在上课讲解时候,我还特意出了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去巩固。为了更好地落实背诵的环节,我特意制作了一个表格,上面有所要背诵的页码。说过关了就在上面画上“√”,逾期没有背完要受到老师的批评、扣分与小惩罚。

  二、即使默写与听写。对于课后练习中的识记内容、《园地》中要背诵或灵活运用的知识点,我会在平时的听写、默写中落实到位。如助词的运用检查,我会先出好题目,让学生根据题目内容进行填空,而非只背诵课文里的内容。

  三、及时对知识点进行归类、比较。在不少的《语文园地》中都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四字词语,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必需让学生把它们重新找出来并进行比较,再记忆。如本学期《园地》中提到的四字词语有如下形式:aabb、aabc、abac,含有数字的,含有一对反义词的,关于读书、治学的,描写大自然景物和现象的这几种类型。而对于一些识记句子则有如下分类: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表现思想方法的谚语、归类识字类型的诗歌、与气象有关的农谚、歇后语、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这几种类型。这些知识点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必需重新拾起,务必做到在老师提示类别时候学生能够稍经思考后说出具体内容。

  四、如果学生能够在习作或平时的作业中灵活运用以上的知识,老师则给予加分和奖励。

  四月份反思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的提出了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也就是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兴趣成为他们写作的动力。所以在课堂伊始,我设计了“猜猜他是谁?”的游戏,从课堂效果看,孩子们的写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一、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

  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系主任,吴忠豪教授在评析薛法根老师《贴近事物本来的样子》素描作文课时说到:“作文教学要从基础抓起,作文教学重在方法的指导。”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其实都是起步作文教学,而三年级更是作文教学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我的教学重点就是教给学生写作的技能。

  第一、教给学生列提纲的方法。如果单纯让学生把想写的内容用简洁的话写一个提纲,学生会不知道怎么动笔,但我用树的形状让孩子们一目了然。树干是文章的题目,树枝是文章每一层次的内容,而树叶则细化到每一层次的具体方面。这样又使学生明确了文章的条理,又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第二、教给学生“抓住特点写外貌、通过写具体事表现人物性格和爱好”的方法。从学生介绍自己的外貌、说自己经历的事和最后的“猜猜他是谁”等环节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已经领悟了这类写人的文章的基本写法。我想这种习得对学生的今后的写作是很有好处的。

  整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我的预想效果,但由于个人的能力有限,所以在有些方面还有不足:

  1、有些总结性的语言说得不够明确和及时。比如在开始时做完“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后,我可以追问一句,你们怎么一下子就猜出我说的是谁?(因为老师是抓住学生的特点描述的),这样一来学生就知道了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才能把自己介绍清楚。

  2、用树的形状教给学生列提纲的方法中,如果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图片,让学生亲自动手在树枝和树叶上写内容,我想效果会更好。

  3、有学生在介绍自己的性格和爱好时,我的点评和指导还不够及时和恰当。

  还有很多不当之处,请大家直言不讳。

  另外,我还有个疑惑,那就是对于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是该注重指导还是注重讲评,我也一直很困惑,也想跟大家共同研究。

  五月份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我努力将以上思想运用教学实践中。如,教学《七颗钻石》一文时,我深有体会:

  1、读书指导具有层次性。教学中我利用自读,读通难读的长句子,感情朗读来推进教学。而且每次读的要求不一样,层次也不一样。

  2、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感情朗读,教于读书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我让学生再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默读,画出学生最感动的语句,并思考是什么让你一次又一次的感动。然后让学生再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我根据学生的立足之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并让学生在各种读的方式下,总结出如何将课文读得又感情,如何去体会课文所蕴涵得情感。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得同时习得读书得方法。

  这一节课结束了,可是留给我得是深深的反思。现在回过头来细细反思课堂,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做的不完善,今后应该改正:

  1、时间分配有点不合理,造成前松后紧的课堂节奏。

  2、读书指导上有点不到位,过渡型语言不简洁明了,有些不准确。我会用汲取本节课总结的经验和教训,用于以后的课改之路上。

  六月份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说声谢谢》教学反思在师生互道感谢中,结束了《说声谢谢》一课的学习。回顾整个教学活动,我感受最深的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动情,从而以情导行。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倍受宠爱,对他们来说承受太多的爱,容易导致他们的心灵产生爱的麻痹。他们往往认为所有人对自己的关心、帮助、服务都是理所应当的,习以为常,不以为意。对父母都难

  说一声“谢谢”,更难对其他给予自己帮助(或服务)的人真心诚意地表达感谢。本课重在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了解社会各行各业中为社会和他人服务而辛勤工作的人,在发现、体验中有所感悟,激发他们尊重并感谢劳动者(包括身边的人)的情感。学习参与社会,做有爱心、有感恩之心、有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人,并以良好的文明行为回报他人。为了打开孩子的情感之门,课前我鼓励他们走出校门,走上社会,从身边的人开始观察,发现哪些人关心帮助自己,为自己服务,他是怎样服务的,做好调查记录;课上,我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说起,说说在日常生活中都对谁说过谢谢。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收到了很好的实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在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同时,表达了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本文语言浅显、生动,学生初读课文,大致理解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翠鸟的特点、怎样将 其表达清楚的。这一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首先是翠鸟外形上的特点。

  第二,翠鸟动作上的特点。

  翠鸟在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关系密切,正是由于翠鸟在外形上具有上述的.特点,它在抓鱼时才会如此的敏捷、迅速。这一点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格外注意。作者之所以将翠鸟的特点写得如此细致,是与其日常的认真观察分不开的,进而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作者在仔细认真的观察基础之上,运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描写翠鸟的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在正确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感情,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准备:相关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板书设计:

  翠鸟 爪子----------小、红

  头-------橄榄色、翠绿色

  翠鸟羽毛背-------浅绿色颜色鲜艳

  腹-------赤褐色小巧玲珑

  眼睛-------------透亮灵活

  嘴巴-------------尖、长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学会本科生字、新词,运用图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教具学具:教学挂图、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默读“导读”部分,了解本组教材的内容和要求。

  二、指导学生看图

  1、出示“燕子”图让学生说说燕子的形状。

  2、出示插图,看图并引导叙述图意。

  ①按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春天的景色。

  ②观察近处空中的.燕子。

  ③观察远处落在电线上的燕子。

  四、检查预习:

  1、默读课文,说说燕子是什么样子的,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五、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理解第一自然段

  (1)、默读思考:用不同符号分别划出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和燕子的性情特点的句子。

  (2)、讨论解答。

  (3)、练习背诵。

  2、理解第二自然段

  (1)看图说说春天的特征

  春天的柳树有什么特点

  理解“聚拢”、“像赶集似的”,体会写法。

  想想“光彩夺目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理解“生机”和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感情朗读,想象画面。

  练习背诵

  3、图文对照理解3-4自然段

  出示画面

  ①、理解第3自然段

  观察飞行中的燕子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想象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

  看图说说燕子飞行时的特点。

  ②、理解第4自然段

  观察落在电线上的燕子,读读第自然段。

  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五线谱”、“音符”各指什么?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指名读比喻句,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③、练习背诵

  六、作业: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后记:

  1、学生对燕子外形描写接受较快。

  2、对课文学习感情浓厚,掌握了描写燕子外形的词语。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读课文,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恐龙》第一课时。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清文章层次,学习第一自然段。

  4.初步学会在网络上查找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3.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

  4.质疑,交流。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问题:

  (1)恐龙有哪些种类?它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

  (2)恐龙以吃什么为生?

  (3)恐龙是怎样生育后代的'?

  (4)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了?

  二、初读指导

  1.检查预习。

  2.出示生字词:

  漫游轻型神秘锋利消失

  庞然大物望而生畏展翅高飞

  3.指名读,竞赛读,学生教读,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恐龙》第一课时》。

  4.联系上下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些词语。

  5.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

  6.出示生字,指名读,说说就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写错。

  7.师标示出易错处,重点指导“恐、漫、梁、戚”等字。

  8.用钢笔描红。

  9.齐读生字词。

  10.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三、理清层次

  1.快速浏览,说说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

  2.交流,师总结:

  (1)恐龙生活的年代及数量。

  (2)介绍恐龙的种类及形态。

  (3)介绍恐龙的亲戚。

  (4)介绍恐龙吃什么。

  (5)介绍恐龙如何生育后代。

  (6)讲恐龙神秘消失为人类留下了一个谜。

  3.试着分段。

  4.交流:(1)、(2-5)、(6)

  四、上网查找资料。

  1.在标题栏里输入“恐龙”,再敲“回车”。

  2.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浏览内容。

  3.查找“恐龙生存的环境”。

  4.交流。

  5.看看文中怎么为我们介绍的。

  五、教学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说一说,你从这一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抓住“两亿年”、“大片大片”、“密密”、“到处漫游”、“遍及整个世界”等词语来感悟恐龙生活年代之久远,生活条件之优越,活动范围之广及数量之多。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齐读。

  六、作业巩固

  1.抄写生字词。

  2.进一步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6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参照“我的词语库”和课后习题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通过识字、读书活动,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识字;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写字;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课件;有关蝈蝈的知识;课外读物《金色的草地》。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播放蝈蝈发出的声音,猜一猜这是那种昆虫发出的声音?

  2、介绍蝈蝈的有关知识,如果让你给蝈蝈的歌曲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会去什么样的'名字?

  3、板书课题《绿色的歌》,为什么歌是绿色的? 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感悟,自主识字

  1、初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和自然段的序号。

  2、小组合作识字,学文。

  3、检查识字情况。

  4、巩固月字旁的字,找出“真挚”的近义词,“朴素”的反义词。

  三、朗读评比

  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做好竞赛的准备。

  2、学生汇报朗读课文,全体参与评价。

  3、老师评价朗读情况,重点指导第2自然段的朗读。

  四、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仔细观察。

  2、自由发言: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为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

  4、独立练习,揣摩,老师巡视,指导。

  5、书写评价。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想想你还听过哪些小动物的歌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清香、挨挨挤挤、碧绿、莲蓬、破裂、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课文重点:2—4段

  感情朗读训练点:2—4段

  读说结合训练点: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

  教学准备:

  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预习提纲:

  导语:夏日炎炎,荷花盛开。从古至今,描写荷花的诗词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就是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想看看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世界吧。

  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2、把词语表中的词语写在下列横线上,比一比谁写得漂亮,记得牢固!

  3、给多音字注音组词。(整理在书本上)挨、佛。

  4、解释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饱胀:挨挨挤挤:翩翩起舞:

  5、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夏日公园里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的感受。赞美了荷花的,表达了作者。

  6、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白荷花在这些大玉盘之间冒出来”一句中的“冒”字还可以换成哪几个字?结合前后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用“冒”字?

  (2)默读课文第三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就是一大幅“活的画”?

  7、课文的语言真美,我要把课文背下来,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8、我也搜集了许多描写荷花的优美诗句、图片,咱们上课时再来交流吧!

  教学过程:

  一、预习成果展示

  1、出示生字词

  荷花、清香、碧绿、莲蓬、破裂、挨挨挤挤

  仿佛、衣裳、舞蹈、蜻蜓、饱胀、翩翩起舞

  指名读,开火车读。

  2、认读词语,强调多音字的读音

  挨打、挨揍、挨挨挤挤、挨着

  仿佛、佛像、佛珠、佛主

  3、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荷花的什么?

  二、精读感悟

  1、出示句子“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1)说说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2)从“赶紧”一词看出“我”想看荷花怎样的心情?(急切)

  (3)带着急切的感情读

  2、学习第二、三节。

  (1)生自读二三节。说说描写了荷花的什么?从哪句话读出来的?引导学生体会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以及荷花荷叶的颜色。

  (2)勾画你难以理解的句子。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冒”字可以换成什么字?(露、伸……)

  为什么用“冒”字?(冒:形象写出了荷花突现出来,格外引人注目。)

  (3)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想象他们都会有怎样的姿势?

  (4)师出示“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为什么把一大池的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生活中荷花的样子,再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想象,感受荷花、荷叶的各种美妙的姿态,体会一大池荷花的动态美,从而理解这是活的'画。)

  (3)让生看图,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一池荷花的。

  你喜欢哪句?为什么?3、交流:

  荷叶:像大圆盘(比喻)

  师引读:“有的……有的……有的……”

  想象荷花的姿势。

  4、你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荷花吗?(生各抒已见。)

  5、朗读第二节,再读第三节。

  (1)谈自己的理解。

  (荷叶、荷花有各种美妙的姿态,而且,它们在微风的吹拂下,更有一番别样的风韵。)

  (2)生想象动态荷花图。

  教学反思: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风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它的语言文字美,描写的景物美,产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感情朗读以及对语言文字的体悟,激发学生喜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文中有二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洁白素雅的本色。尤其是那幅特写图,准确生动地展现了荷花初放、盛开、花骨朵儿的三种形态。在教学第2—3自然段时,我充分利用这两幅图,让学生图文对照通过观察图画,品读课文,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花。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还结合第二自然段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图文对照,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词汇的积累,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第4、5自然段作者的想象部分时,我采用师配乐范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意境中感受到荷花的美,并把自己当成一朵荷花把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作者的感情。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恰当地进行词语搭配。

  3、能针对“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看法。

  4、默读课文。能说出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5、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它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产生喜爱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它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产生喜爱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重点理解第2自然段,体会翠鸟的行动十分敏捷。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默读课文。能说出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自然段的教学,体会“总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能说出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自然段的教学,体会“总分”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个外表非常漂亮的鸟,它动作敏捷,身影灵巧,大家想走进它的世界吗?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

  2、指名读,纠正字音。

  3、小组互相检查,做到正确、流利。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翠鸟的哪些方面[Y1]?

  5、汇报:

  1)介绍了翠鸟美丽的外形;

  2)它的动作十分敏捷;

  3)喜欢生活的地方。

  6、那么你找一找课文是怎样描写翠鸟的外形的?然后给大家读一读。

  7、指名读第一自然段,那么第一自然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谁愿意说一说[Y2]。

  8、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小动物写它的外形,你最想突出它的什么特点?又用什么来体现它特点呢[Y3]?

  (二)学习生字。

  1、指名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语。

  1)读一读,指名读。

  2)重点指点读音:腹刹

  3)重点指点字形:腹 蹬 浅 疾 脱 隐

  2、指名再读,读正确。

  3、把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

  (三)听写本课生字。加强生字的掌握。

  (四)练习朗读课文。多种形式读:小组读,评出好的读,自选段落读……

  三、作业:

  1、必做: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本课的生字。

  2、选作: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外形,注意写作的层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恰当地进行词语搭配。

  2、能针对“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看法。

  3、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它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产生喜爱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它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产生喜爱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语言训练,能针对“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让我继续了解翠鸟这个可爱而漂亮的小动物,看看它还有哪些特别之处。

  二、新授

  1、自由读课文,读出自己的语气。

  2、指名读,互相评议。

  3、默读课文,你从哪儿看出翠鸟不仅漂亮,而且是捕鱼高手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相关词语。

  4、汇报交流。

  5、教师指导体会:刹那间,它叼起一条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那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Y4]。

  6、那么带着你的体会,在读一读。

  7、“我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Y5]?

  三、完成课后习题。(词语搭配)

  1、自由发言,交流。

  2、独立完成,集思广益。

  四、课堂小结:作者观察的多仔细啊,他把翠鸟的外形和动作写的非常的准确,希望大家能够学习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

  五、作业:语文一日一练。

  板书:14、翠鸟

  漂亮小巧玲珑行动敏捷

  [Y1]默读后,和小组同学讨论。

  [Y2]培养学生概括,语言组织的能力。

  [Y3]结合身边的小动物,说一说,体会课文中“总分”的写法。

  [Y4]使学生充分体会翠鸟动作的敏捷。

  [Y5]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发展学生的语言。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4.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

  1.感悟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2.借助示意图,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复述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故事说明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进行想象。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难点】

  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写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思路,粗知课文大意。

  3.品读课文第一部分,弄清故事的起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

  2.你从图画中看到了什么?(一个老公公和一个老婆婆正在屋里说话,一头小驴待在驴圈里。这幅图描绘的是一个民间故事,故事非常有意思,你想读这篇故事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利用多媒体课件揭示题目,围绕题目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自主识字。

  1.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在小组内汇报交流预习情况。

  3.课件出示会认字。

  (1)读音难点:“贼、纵”是平舌音,“颠、旋”是前鼻音。

  (2)学生读生字,说说自己记生字的方法。

  (3)提示:“脊背”的“脊”应读三声,“颠”的读音要注意,是diān,不要读错。

  4.课件出示“积累词语”。

  (1)“窟窿”的“窿”读轻声。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词语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翻山越岭”“走南闯北”。

  5.课件出示一类字和会写词语。

  (1)学生读生字,组词,说句子。

  (2)教师提示书写“喂”“贼”“狼”“抱”。提示“漏、喂、贼、狼、抱、胶、偏”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胖、驴、粘”也是左右结构的字,但这几个字左右相当;“莫”是上中下结构;“架”是上下结构,下面的横要写得长一些,能够托住上面的部分;“厉”是半包围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里面是“万”,不是“力”。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

  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为阅读课文做好准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课后示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第1、2自然段),经过(第3~18自然段),结果(第19、20自然段)。

  4.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设计意图:

  用示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的叙述顺序,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提高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四、读懂起因,感受有趣。

  1.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画出描写小胖驴、老虎和贼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3.课件出示小胖驴的图片和相关句子。

  (1)一个老公公,一个老婆婆,还喂着一头黑脊背、白胸脯的小胖驴。(小胖驴非常诱人)

  (2)老虎嘴馋,一心想着吃这头小胖驴;贼手痒,一心想着偷这头小胖驴。(老虎和贼都惦记着小胖驴)

  设计意图:

  欣赏图片,朗读句子,感受小胖驴的诱人,弄清老虎和贼的特点,体会故事的有趣。

  五、课堂小结。

  小胖驴有黑黑的脊背,白白的胸脯,多么诱人啊,老虎想小胖驴的肉肯定很好吃,贼想小胖驴肯定能卖个好价钱。那么,老虎和贼是怎么做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故事说明的道理。

  2.借助示意图,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复述故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进行想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2.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进行评价。

  3.回忆故事的起因。

  板书:小胖驴老虎贼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忆故事的.起因,弄清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为理清故事的经过和结果做准备。

  二、细读经过,感受有趣。

  1.默读课文第3~18自然段。

  2.想一想故事里的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意思。画出有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3.交流汇报体会,学生读勾画出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1)写老虎和贼来偷小胖驴的句子最有意思,一个“抓”字和一个“挖”字写出了老虎和贼的急切心情。

  (2)老公公和老婆婆说话的时机真巧,正当老虎钻进驴圈,贼也正想往下跳的时候,他们说话了,阻止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3)老婆婆说的话真有意思,先说什么都不怕,再说就怕漏,让老虎和贼摸不着头脑,都以为“漏”比自己厉害,所以害怕起来。

  (4)描写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真形象。出示句子,学生读句子,然后把这两句话改为陈述句,理解“莫非”的意思,体会老虎和贼的心情。

  ①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②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5)描写贼从屋顶跌下来摔到虎背上的句子很有意思,真是不巧不成书。

  板书:骑虎

  (6)描写老虎往外跑的句子真形象,有心理描写还有动作描写。

  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

  (7)老虎驮着贼跑得真快呀,“筋都快断了”“贼骨头架都快散了”,真是速度惊人,使尽了平生的气力。板书:驮贼

  (8)描写老虎和贼逃跑时的心理活动的句子真有意思。

  ①贼栽得晕头转向,一摸是个毛乎乎的东西,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

  ②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想:“‘漏’真厉害,像胶一样,粘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③贼也想:“‘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这几句话写出了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谁都以为对方就是“漏”,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二者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生动形象。

  (9)描写老虎和贼把对方甩掉的句子真具体。出示歪脖老树图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贼一边往上爬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

  (10)读了老虎和贼在歪脖老树跟前相遇的情景,如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读课文第16自然段。

  (11)老虎和贼都被吓得滚下了山坡,撞在了一块儿,吓昏了过去,真可笑啊!

  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学生读课文第18自然段。板书:滚下山坡昏了过去

  4.自由读课文第3~18自然段,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5.小结:一个“漏”字,把走南闯北的贼吓得腿脚发软,把翻山越岭的老虎吓得浑身发抖。他们使尽平生气力逃跑,想方设法甩掉“漏”,最后竟然让“漏”吓得昏了过去,这“漏”的本领真大啊!

  设计意图:

  通过感受故事里最有意思的内容和多种形式的阅读,体会老婆婆这句话的重要性及老虎和贼的反应,想象在老虎和贼眼中“漏”的可怕,感悟故事说明的道理。

  三、品读结果,感受有趣。

  1.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结果。

  3.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老婆婆说的“漏”是漏雨了,老虎和贼以为“漏”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东西)

  4.读完这篇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场景?和同学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感受老虎和贼的狼狈、小胖驴的悠闲,理解“漏”的真正含义,感受老虎和贼的可笑。

  四、回顾总结,感受有趣。

  1.借助课后第三题,学生练习复述课文。

  2.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道听途说,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应该盲目采取行动)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下册的教案06-03

语文下册教案12-10

语文下册教案12-14

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教案10-26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04-29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2-10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08-29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2-18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2-27

语文下册《望月》教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