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2-03-31 18:19:31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15篇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1

  一、导入:“生活处处皆语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的写作素材很多就是从生活当中来的,因此我们要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二、请同学们阅读《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自读《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一文,勾画要点。

  n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n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n写作材料的来源于整个的生活,写作固然要伏在桌子上,写作材料却不能够单单从伏在桌子上取得。n从生活中获得的写作素材,必须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精心提取。n学会从搜集到的材料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材料,把那些真实新颖、生动典型、有积极意义的材料写入文章。

  三、完成练习题,明确本次写作训练的基本要求。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中指出,学生要学会“关心家庭、朋友、同行、社会、国家、其他物种乃至地球”。

  思路点拨:

  n关心自己:关心自己的健康和发展……n关心他人:关心父母、家人、亲戚;关心周围的同学、朋友、老师;关心邻居、相识的人、路遇者……n关心集体:关心班集体;关心我们的学校;关心我们的柳州市;关心我们广西省;关心我们的国家……n关心社会:人和事……n关心其他:环境、动植物、地球……

  2、知识迁移,训练巩固

  (1)以“快乐”为话题,可选择哪些写作素材

  思路点拨::思考、交流

  (2)以“爱心”为话题,可选择哪些写作素材。……。

  思路点拨::思考、交流

  四、布置题目《和你在一起》

  1、学生:思考、确定写作内容、构思、列提纲、写作。2、巡视,指导3、评议作文,全班交流好作文。

  4、请作者诵读佳作,明确优点。收集问题作文的缺点,并加以总结。5、读范文,学生评价优点和不足之处。

  听,思考和你在一起

  网络啊,你是高科技、现代化的象征,按说,和你在一起,我会收获知识和快乐,可是,你却让我失去了太多太多——

  镜头一

  “爸爸,学校收资料费,要27块钱。”我对爸爸说。爸爸听了后,颇感不满的问我:“上周不是才交了18元资料费吗?”

  我心里害怕起来,生怕爸爸知道我在欺骗他,生怕爸爸知道我是骗钱上网,支支吾吾地不知怎么回答爸爸的问题,但爸爸还是从他的兜里掏出

  了27元钱递给我,说:“到校就交给老师,可不要丢了啊!”……网络啊,请你看看,和你在一起,我失去了比金钱还要宝贵的诚实。

  镜头二

  英语课上了还不到十分钟,我就没有了一点精神。我清楚,这是我与A在网络玩了一整夜游戏的结果。心里面虽然强迫自己

  要拿出点精神,但却管不住自己,慢慢地我就将头靠在课桌上睡着了。当然,英语老师没有忘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我一番,外带罚

  站两节课的时间……网络啊,请你看看,和你在一起,我失去了比金钱还宝贵的人格尊严。

  镜头三

  我的朋友B被外校的C打了一顿,B将这件事情告诉我们,我们都非常气愤,商量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D说:“不如我们学学网络游戏中的办法,一伙人联合起来收拾收拾C。”这个建议获得了我们一致的同意。于是,放学后,我们组织了六个人在路上截住了C,对他进行穷追猛打,直至将C打得头破血流、肋骨折断……网络啊,请你看看,和你在一起,我失去了比金钱还宝贵的善良品格。

  网络啊,虽说你是高科技、现代化的象征,但你让我们失去了太多宝贵的东西!我恳请你想一个良方,让我和你在一起的时候,只收获知识和快乐,不要再失去所剩无几的财富!

  五、回去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2

  一:导入

  屏显“泊”,看到这个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停泊或者水泊,都是和水有关。有一个地方叫罗布泊,它有一个美丽的称号,叫仙湖。可这个仙湖消逝了,不复存在。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问号,你有哪些问题要问?

  二:仙湖寻踪

  大家的提问,也正是我们想知道的。松滋实验初中网站社会万象栏目特派我们八八班全体同学深入调查此事。

  首先我们罗布泊的过去有个初步的了解。

  罗布泊: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其水源是塔里木河,或因塔里木河流量减少,周围沙漠化严重,到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在20世纪中后期迅速退化,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完全干涸。

  说实在话说我搜遍网络也没有找到罗布泊过去水波盈盈的图片,但两位名人却实实在在告诉我们罗布泊曾经的辉煌。读7、8自然段

  1、从他们提供的资料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罗布泊?

  2、文章没有具体描绘罗布泊的热闹与繁华,引用史书和资料有何用意?

  3、美丽的罗布泊在20世纪初的时候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松滋市1433平方公里,相当于我们整个松滋市,这么大的'水域却消逝了?为什么是消逝不是消失呢?

  三:现场连线

  这么大的水域永远消失,很是让我们痛心,实验初中特派的65名记者已到达了罗布泊现场做实地考察,站在罗布泊裸露的胸膛上,你们看到了一些什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描写现在的罗布泊的段落,边读边圈点勾画,边概括边整理。

  好,我们现在开始连线前方记者。现场连线

  A,不死的胡杨死了,拟人手法,读出痛惜之情。你读的很动人作者写得也很动人,文章动人的原因在哪里?

  B,大地裸露着,分析拟人手法,读出痛苦无奈。

  C,气温高达70度,不见一只飞鸟,没有任何飞禽敢穿越。读出荒凉之感

  师生齐读24自然段。

  四:深度调查

  听完你们的汇报,格外沉痛乃至窒息。短短30年,罗布泊由仙湖变荒漠,由生命绿洲变死亡之海,由天堂变地狱。变化如此之快,如此之大,原因何在?请65位记者进一步做深度调查。

  1.四盲。盲目什么意识?具体数据?盲目四个盲目叠加有什么作用?

  2.罗布泊永远的消失了,制造这一悲剧的是谁?(人)。这时你们能归结出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吗?

  3.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小结调查结果:此时我们明白了是人的盲目发展人的急功近利人的目光短浅自以为人的贪婪造成了这一悲剧。

  4.一个“又”字说明什么?二生读。

  五:警钟长鸣

  罗布泊在哭泣,可悲剧还在继续上演,青海湖月牙泉在慢慢消逝,这两个地方或许离我们有些遥远。我们身边的悲剧也在不断上演。

  在本文中,作者以强烈的呼吁结束课文,相信这呼吁也是所有有责任感有良知心中的呼吁!请看大屏幕,在横线处填写恰当内容。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救救

  齐读二遍

  结语: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给自然带来伤害,只是希望人类在在发展的同时能少一些盲目,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是完美相融,而不是彼此伤害。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3、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重点、难点:

  1、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语言美。

  2、难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1分钟)同时播放《给母亲的信》乐曲(幻灯1)

  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

  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

  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

  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

  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二、出示课题幻灯2

  二、听配乐朗读,(注意感情基调、语速节奏)整体感知(幻灯3)(4分钟)

  1、思考:(1)课文中写了哪几个人物?中心人物是谁?

  (2)用自己的话简要的复述故事内容。

  注意点根据图画复述故事讲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幻灯4)

  2、(2分钟)反馈、点评、

  3、师小结:

  (1)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我一家口人或者祖孙三代

  (2)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后发生分歧,结果我的母亲顺从我的儿子走小路,体现一家人的和睦互敬互爱以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师:过渡语这样的画面美不美?让我们也融进这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去感受它美,好不好?

  三、品读课文美点寻踪(10=5+5)

  师:请大家再读课文,前后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每组推荐组长记录,待会交流

  1、展示:(幻灯片5)

  (1)《散步》,美在,为什么?友情提示:美在语言、景物、行动、亲情......

  2、说明

  美在对春景的生动的描写

  美在文章对称句式的反复运用

  美在小家伙的话

  美在用生活的细节表达出一定的道理

  美在于生活的细节中表达出深爱的感情

  美在结尾段表现出家庭的幸福、温馨

  美在结尾的一句话......

  师:提要求

  前后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把讨论结果写下来,每组推荐组长发言、点评)

  2、(5分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点评讨论情况。

  3、明确:亲情美如:和睦温馨美

  如: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整个世界。(幻灯6)

  ①齐读体会一下句子的含义

  (从字面上看他们走得很小心,很仔细,害怕母亲摔跌,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中年人既要善待衰老的生命,又要爱护幼小的生命这样承前启后的责任。也表现我国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整个世界”是否大词小用?表现我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幻灯7)

  ②还有补充的吗?

  景物美如第四段齐读体会指导朗读(幻灯8)

  ③为什么美在写景?与前文写母亲有没有关系?

  生:有,因为母亲战胜了寒冬,战胜了疾病,我希望母亲也像这春天的万物一样充满生命的活力,,作者触景生情,联想到生命,感悟到生命

  那我们该怎么做?

  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要珍爱生命

  ④还有吗菜花桑树鱼塘(第七段热爱生活)指导读

  小结:

  所以作者选择初春有生命力的季节去散步,可见文中的景物描写也不单是为写景而写景,也包含我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一片孝心

  师:还有吗?

  生:语言美如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师:展示“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猜猜老师喜欢它原因?(幻灯片8)

  讨论(3分钟)反馈、

  作用:语句的形式显得整齐匀称,读起来连贯流畅,富有形式美,

  增强了表达效果(幻灯9)

  (如果我们在写作中恰当运用,会为我们的文章增添亮色)

  师像这样的句子文中有很多,找找看(幻灯片10)

  生讨论反馈

  小结

  《散步》这篇散文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所写的是散步,这样一件小事,作者却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浓浓的`亲情。

  师:我们现在在校学习与父母相处交流的机会很少,有的在外闯荡,那我们面对亲情该如何去做呢?

  四、体验亲情(幻灯11)

  设想一下,晚饭后,如果你们一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想看戏曲,爸爸想看足球,妈妈想看健身操,你想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手中,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又该怎么说?

  指导学生如何说话我应该我对说

  师过渡语:

  同学们很有孝心,也懂得如何尊敬老人,我为大家有这样的认识而高兴。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也就是让大家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你的家庭稳定、幸福。

  (幻灯12)备用

  所以说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真切感人的关爱。它不仅在莫怀戚的家中,它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说说你学完这篇课文,你觉得今后应该怎么做?

  小结点评

  师:因为亲情的存在,我们幸福,我们快乐,当我们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时候,让我们把对亲情的理解,化解在歌词里,用歌声来感受这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六、听歌曲感悟亲情(幻灯13)

  《常回家看看》学生跟着一起唱

  此时借这个机会你最想对父母亲说一句话是什么

  师:我为大家有这样的懂事而高兴,希望你们将自己对亲情的理解付诸于行动。

  七、课后作业:(真行实感)(幻灯13)

  1、真行: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

  2、实感:将这一过程及真实感受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

  八、教师心语结束语(幻灯14)

  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

  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

  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4

  教学设计理念:

  《水调歌头》作为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这首词,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其意,懂其理,诵其情”,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按照《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的理论指导,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对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等要求,在教学中设计多种情境,让学生读、思、品、说,理解诗情、诗理和诗味。并且在能力发展的同时,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乐趣。在教学流程方面,整体上按照我校市级立项课题《“构建7——9年级语文和谐课堂”教学实验》中所倡导的“唤起体验——整体感知——重点探究——拓展迁移”四个步骤进行设计,以构建语文和谐课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

  1、学会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阅读自己需要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分析。

  2、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方面:

  1.学习欣赏古词的方法。

  2.初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2、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本词情景交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理解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初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课外查找资料,自主探究,拓展迁移等。

  2)诵读品味法:在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后,通过反复朗读,读出词的韵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联想想象法: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2、教具准备:笔记本电脑、PPT课件、配乐FLASH动画等。

  3、教时安排:1教时。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美、情美,背读课文。

  2.理解融情入景、“卒章显志”的手法。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难点: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课时安排:

  (1)《醉翁亭记》的第二课时。

  (2)课型:赏析课。

  教学步骤:

  一.问题的提出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

  板书课题、作者。(醉翁亭记,欧阳修)问: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何取号为醉翁?

  明确: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其特点是易醉。那么,醉翁的“醉”由何而生?仅仅是酒醉吗?

  出示两个问题:1.太守为什么而醉?

  2.我们为什么而醉?

  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一:太守为什么而醉?领悟其思想内容。

  (一)依据自己预习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

  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概括: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板书:

  (二)那课文中那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1)指名朗读描绘的句子,想象画面。

  (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顺序怎样?指名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

  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观点

  2、品味形象含蓄的语言

  3、学习面对错过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形象含蓄语句的理解

  一、导入

  1、当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泰戈尔

  2、文体:文艺性政论文,也称杂文,一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感知

  1、指名朗读,根据思路梳理文章内容,可用原文的话概括

  2、提出问题(1-2):大小错过真不少

  分析问题:(3—6)人生为什么充满了许多错过:人生常态

  解决问题:(7-15)怎样看待错过:习惯、品味

  三、品读感悟

  1、提出错过,文章举了生活中的哪两件事?

  2、模仿“从……到……”句式说说你生活中的错过

  3、对于这一人生常态,作者用一句耐人寻味的句子总结,品味:

  “没错过……”理解“经纬线”“斑斓多味”

  4、错过是一种失去,如果你很好地对待,那么这个失会转化为得,怎样看待错过会使失化为得呢?

  5、面对错过,人们也会有消极的反应,你认为生活中哪些思想言行是面对错过的消极反应,作者怎么认为:、没有意识到错过——灵魂颟顸,、意识到了没有行动——错过即过错

  采用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6、是否可以坦然面对所有的错过,错过的都不要紧?

  最关键最美好的不能错过

  7、体味: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比喻:美景奇景比喻人生过程中的许许多多机遇,预定的车站比喻关键的机会,关键的转折点

  三、总结

  1、用简要的话补全下列文字

  大小错过真不少,不要为此空烦恼。

  因为得失本一家,错过就是真生活。

  有的机遇会再现,要化错过为掌握。

  (有的错过不再来,要细咀嚼这苦果。)

  人生错过无限多,要能习惯与品味。

  小的错过不要紧(只要大站不错过)

  2、论证方法:讲道理,对比论证

  四、拓展延伸

  1、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但本文却是雄辩胜于事实。我们就来“让事实说话。根据文章内容的理解,阐述你的看法

  补充:

  (1)苏轼的一生都充满着传奇的色彩。在他人生最得意之时,一不小心,他就错过了最美好的仕途生活,走进了人生的低谷,然而,他却没有选择放弃,放弃心中的信念,在一块巴掌大的天地中人生点滴况味,终于在山与水之间发现,原来平淡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味道。他看淡了,看开了,悟出了“归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更高的人生境界。

  (2)徐本禹,这个让所有国人湿润眼睛的年轻人,毅然离开繁华的城市,只身来到贫困的农村做义教,用自己娇嫩的肩膀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顶住了贫穷。用他的行动灼痛了我们的眼睛,他错过了繁华的.都市,错过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然而,他没有错过心中那种神圣的季节,没有错过孩子的眼光。虽错过城市的风景,他却给山区带去了希望、光明。

  2、仿写

  梅花错过了与春天的温馨约会后,毅然选择在凛冽的寒风中开放,于是就有了在冰天雪地里一株灿然开放的梅花的孤高身影。导航灯错过了与白天的相聚时光,依然选择在黑夜中释放它的光芒,于是就有了在狂风暴雨的黑夜里蓦然出现的一方光亮。

  结语:错过,一切是过去,卢梭的《忏悔录》记录着一切错过,已记录着他迷惘中的醒悟。错过,一切是过去,顾炎武的《日知录》记录着一切的过错,已记录着他心灵的光彩。我们或许错过了流星划过时的许愿,或许错过了浪花打在礁石时的祝福,或许错过了聆听只说一遍的故事,但是一个人生只走一回,我们错过的一切是过去,这世上有无数流星。无数浪花,只要我们细细咀嚼错过,我们错过的不会是每一个。“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有思,善莫大焉。、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品味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学习重点)。

  3.了解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4.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学习难点)。

  教学方法:

  读议展点练

  一.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要求:记住作者。

  (2)掌握下列字词。要求:读准、会写、会用。

  争妍斗艳奇崛枯瘠陆离犀利玛瑙

  忍俊不禁丰腴唾津潜溢罍盎然匀称

  (3)搜集与石榴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对石榴的认识

  二.赏析王安石《梅花》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工作。

  诗歌《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描写对象)凌寒独自开。(特定环境)

  遥知不是雪,(精神品质)为有暗香来。(精神品质)

  注:凌寒:冒着严寒。遥:远远的。为: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三.自学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思考:文中说“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你认为石榴树可爱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2.思考:作者是怎样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来的`?

  四.精读:品味语言体会思想

  1.思考:文章第二部分怎样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课文描写石榴特征,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凝练,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说一下自己的理由。

  2.思考:写物是为了言志,作者托什么物言什么志?(选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一句话,读一读,议一议。)

  五.质疑

  (1.小组交流:质疑解疑2.全班交流:解决组内存在的问题)

  思考:作者说石榴花是“夏天的心脏”为什么?(解决本文的难点问题)。

  六.仿写: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认识鲁迅笔下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整体感悟能力和词句分析能力。积累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阅读第一法——质疑法(提问法)

  教学难点:

  片段精读

  教学步骤和内容:

  第一课时

  课前组织教学:

  猜谜(二选其一):1,山东快书(打一名人,谜底:鲁迅)

  2,眨眼之间,就到了峨眉山的东边(打一名人,谜底:鲁迅)

  导入(1分钟):

  你读过鲁迅那些文章?(鲁迅的文章是有质量保证的。“鲁郭茅,巴老曹”,在现代文学大家排名中,鲁迅位列第一,当之无愧,也无争议。中国至今仍无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我所知道的,有两位作家被提名,一个是王蒙,一个是鲁迅)。语文第2册选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单元第1课,选自朝花夕拾)和社戏(第四单元第16课,选自鲁迅全集第1卷)。

  破题(4分钟)。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看到“社戏”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或者说,你发现题目“社戏”中包含了哪些问题?问题有:什么是社戏?为什么要去看社戏?哪些人去看社戏?什么时候去看的?在哪里看?看的结果怎样?这个题目如果自己来写,会怎么写?题目为什么不用“看戏”?本文是重在说明什么是社戏,还是记叙看戏的经过?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默读(15分钟)

  带着诸多疑问默读。浏览,规定时间。勾划批注。

  练习(15分钟)(板书):

  1,本文在体裁上属于( B )

  A,散文B,小说C,诗歌D,戏剧

  2,什么是社戏?(看P111注释)

  3,本文写了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文中的“我”是作者本人吗?

  5,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一,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本文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我”看不成戏,“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看戏时桂生殷勤地为“我”买豆浆舀水;回家的路上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这些都是他们纯真童心的突出表现。双喜是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好象小伙伴的小领袖一般,他的性格也表现得最为突出。

  二,景物描写生动传神。

  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声响如航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宛转,悠扬”。

  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手法,化动为静,如表现船行之快,“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蹿”。

  发作业本。当堂完成,当堂评讲,学生自己打等级。规范作业格式(把题目写起,要抄题,不空行)。强调书写。

  小结(4分钟)

  布置课外作业(1分钟):去找鲁迅的朝花夕拾、呐喊、彷徨来读。写点读后感。

  第二课时

  课前组织教学:

  板书:鲁迅,原名,人,中国现代伟大的家,家,家。代表作有。(周树人,浙江绍兴,文学,思想,革命,朝花夕拾、呐喊、彷徨)。

  导入(5分钟)。把你喜欢的词语圈出来(圈在下面),把你喜欢的句子勾出来(用“~~~~~”)。

  听写(30分钟)。

  带上书笔,草稿本,找一个合作伙伴,结成对子,听写。本着对自己,对他人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听写的方式,用自己所圈的词语,所勾的句子来考对方的积累和听力。

  如:我念“八癞子”(这是我喜欢的词语),考对方写得起不,他写不起,我就教他,他写错了,就叫他改——罚他抄十遍。对方也可以反问:“八癞子”什么意思?或,你写得起“大拇指”不嘛?或,你能不能用“八癞子”造个句子嘛?

  又如:我念“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只念两遍,考对方能否一字不漏地记下来,且标点无误。对方也可以请他谈谈喜欢的理由,或,也念一个句子。

  争取听写20个词语,5个句子。在合学过程中遇到困难,讨论解决。可以举手求助老师。不认识的字就。听写完后,交换检查,打上等级。必要时加以小结。

  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给全班或个别对子念些词语或句子。

  如:极偏僻,很悠扬,最惹眼,太怠慢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语的偏正短语),写包票,中状元,吃炒米,掘蚯蚓(动宾短语),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复句)

  方位还原。

  小结(4分钟)

  布置课外作业(1分钟):回去把课文朗读一遍,家长签字。

  第三课时

  课前组织教学:

  对对联:老旦出台,扫兴(小丑登场,开心)或,在文中找几个与“极偏僻”“写包票”结构相同的短语

  导入(1分钟)

  给你一篇短文或一段文字,你觉得有那些阅读步骤?

  请学生把自己宝贵的阅读经验介绍。然后引出老师的经验之谈,隆重推出阅读第一法——质疑法(提问法)

  学法指导(30分钟)

  问题包含在一篇文章的哪些地方呢?

  一,题目

  如“社戏”,从识字角度,可问:你能给这个词语注音吗?“社”字什么结构?共几画?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同样,“戏”字也可以这样问。从语法角度,可问:“社戏”这个词语什么结构?“看戏”什么结构?“戏曲”什么结构?从文学角度,可问:由“社戏”,你能想到哪些诗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萧鼓追随春社近”)从写作角度,可问:这个题目如果我来写,会怎么写?这个问题必不可少。把自己的思考和作者的思考进行比较,能有效地提高你的作文水平。从说明的角度,可问:什么是社戏?从记叙的角度,可问:哪些人去看社戏?好久去看的?在哪儿看?看的经过和结果怎样?

  学会提问,首先要选好提问的角度。还要注意提问的表述方式。

  二,作者

  如鲁迅,原名什么?哪里人?我们对他是怎么评价的?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你读过鲁迅的哪些文章?你能不能讲一则鲁迅的故事?

  鲁迅是文学家,那么科学家、政治家呢?

  三,喜欢或重要词句(喜欢的句子用“~~~~~~”重要的句子用“————”)

  如“淡黑的起伏的连山”,这个词语写什么?山。什么山?“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淡黑的”写山的什么?(色彩。“起伏的”写山的形状;“连”写数量。)为什么看见的不是青山,而是淡黑的山?(暗示时间是晚上。)如果把“起伏的”删去,表达效果会受到什么影响?若把“起伏的”提到“淡黑的”前面,可以吗?(不可以,不符合我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填空:的峨眉山

  如“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在文中找到勾出,读一遍,背一遍。男生读一遍。

  你能用四个字来概括这个句子的主要内容吗?(山跑船慢。)什么山?怎么跑?山真的在跑吗?(山是静止的,不动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化静为动,更形象生动。)船真的慢吗?(NO,船慢是我的感受。)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受呢?(看戏心情迫切。船已经开得很快了。作者没有直接写船行之快,而是通过写山跑来衬托。)

  喜欢这个句子的,举手。谈谈理由。(用了比喻,拟人,衬托等多种修辞手法,把“连山”比做“兽脊”,把山当成人来写,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看戏的迫切心情。)

  四,开头

  朗读〈〈社戏〉〉开头第一段。

  有无悬念?“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我在这里得到了什么优待?“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是什么当中的句子?什么意思?不看注释你知道吗?难懂,费解。而旧时孩子总是念〈〈诗经〉〉之类难懂的书。

  还记得鲁迅小时侯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情景吗?P9朗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拗过去,拗过去。”

  注意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文体对开头,结尾的影响。

  五,结尾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是否照应开头?我吃了六一公公送的豆,为什么觉得没有昨夜偷的豆那么好?偷的豆好在哪里?(豆是一样的,只是偷豆这件事让我难忘。结尾照应了开头,双喜等许多小朋友陪我去看社戏,在看戏回来的路上还发生了偷豆这样有趣的事情,这不是我得到的优待吗?免念枯燥的书本,那我干了什么呢?不正是看戏和偷豆吗?)

  六,过渡段

  怎么从这段过渡到下段?起到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七,精彩段落

  朗读〈〈社戏〉〉P120“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练习:略

  八,全文

  问主要内容,问中心思想,问写作特色。

  小结(8分钟)

  学会提问,以提问方式可以深入文章内部,加深对词句,段落,篇章的理解,理解了的朗读背诵和未理解的朗读背诵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一个词语,句子,段落上多花一点时间,就会有多一点的收获。

  布置课外作业(1分钟):比较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

  教学后记: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以课文为例子,首先要把语文当工具来教。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 掌握课文结构

  2、 理清作者思路

  3、 掌握一些生字词

  教学重点、难点

  

  一、 导入

  自古至今,爱莲的人很多,高唱低吟莲的赞歌的,为数也不少。这里选录的三篇散文,选材和写作的角度不一样,主题也各不相同。我们可以运用“求同”“辨异”的方法进行比较阅读。

  “求同”既可以从选材的角度,看三篇文章是选取哪几个方面的材料来写的.;又可以从表达的中心的角度,看它们通过描写对象赞颂了什么

  “辨异”,不仅要研究三篇文章的选材和描述的重点有什么不同,更要揣摩作者托物言志的“志”的侧重点在哪里。

  二、 自读课文

  1、 读准以下生字词。

  坚韧() 泥淖() 甙() 心旷神怡()

  矜持() 奇葩() 含辛茹苦()

  2、 注意一些生字词的解释

  委身:把自己的身体、心力投到某一方面(多指不得已的情况下)

  泥淖:烂泥;泥坑。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矜持:拘谨;拘束。

  奇葩:奇特而美丽的花。葩,花。

  无可厚非:没有可以过分指责、批评的地方。厚,过分。

  一尘不染:一点灰尘也不沾染,这里有清洁纯洁的意思。

  含辛茹苦:形容忍受辛苦。辛,辣。茹,吃。

  留连忘返

  3、 掌握一些常用句子

  君爱莲有花,我爱莲有实。(《住耶溪南》)

  莫嫌一点苦,便拟弃莲心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朝白居易《长恨歌》)

  三、 正课

  1、 读《我爱莲有实》,理清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2段),简介莲子,表达对莲子的衷心爱慕。

  第二部分(3段),赞美莲子无比坚韧的品行和惊人的生命力。

  第三部分(4段),说明莲子的“苦心”的功用及对人们的启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10

  时间的脚步没有停歇,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总结过去是为了积累更多的经验;计划将来是为了更好地工作。现将本学期担任八年级(1)班的语文课教学工作计划总结如下:

  一、教材教本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12-01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09-10

语文初二下册教案15篇12-01

菩萨兵语文初二下册教案09-22

语文下册的教案06-03

语文下册教案12-10

语文下册教案12-14

初二物理下册教案12-13

初二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