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时间:2022-04-25 09:09:5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1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音乐游戏并在集体中大胆表现,感受游戏的快乐。

  2、初步培养幼儿音乐游戏的规则意识。

  3、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喜欢小动物。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游戏的兴趣,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难点:初步培养幼儿音乐游戏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小猫头饰每人一个、创设“猫咪乐园”情景。

  活动过程:

  一、韵律活动

  1、教师变猫,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教师带领幼儿在猫咪乐园中随着音乐做韵律活动,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二、发声练习

  教师引导幼儿用强弱对比的声音演唱《大猫小猫》。

  三、音乐游戏《找小猫》

  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小猫的本领,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小猫的本领。(捉老鼠、会爬树、捕小鱼等)。

  2、教师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交待游戏规则:小猫一定要在音乐开始后才能躲藏,并在猫妈妈出来时全部躲好。

  3、第一遍游戏,教师小结游戏规则情况。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躲藏在哪里?(使用恰当的方位词)

  4、第二遍游戏,教师鼓励幼儿换个地方躲藏,并小结游戏情况。

  四、情景表演《小心大灰狼》。

  “猫妈妈”(教师)带领“猫宝宝”(幼儿)捉老鼠的时候,大灰狼突然出现,小猫迅速躲藏起来。大灰狼找来找去没有看到小猫,灰溜溜地走掉了。猫妈妈召唤小猫,询问躲藏情况,表扬小猫的聪明勇敢,带领小猫一同离开活动场地。情景表演结束。

  活动反思:

  虽然它是一个简单的音乐游戏,但小班的孩子特别喜欢玩,也知道大概的意思。我们先让幼儿表演小猫是怎么走路的,通过游戏幼儿知道了小猫走路是轻轻的。游戏开始时,我们先说清楚游戏规则、游戏范围。如果离开这个范围,猫妈妈就找不到小猫。第一段是小猫的音乐,让孩子模仿小猫的动作,当唱到相应的歌词时,能够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第二段是猫妈妈出场,唱到歌词的最后找出小猫。在这节课上,孩子都能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大部分幼儿能跟着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2

  活动目标:

  1.喜欢和同伴舞蹈,体验洗澡的乐趣。

  2.能按音乐节奏,较熟练的做踵止步等动作。

  3.了解并学跳圆圈舞。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场地

  活动过程:

  1、幼儿随音乐快乐的进场,引起幼儿舞蹈的情绪。

  2、复习舞蹈。

  1)教师随音乐,有感情的示范跳一遍舞蹈。引导幼儿重点观察踵止步等动作。

  2)师幼共同舞蹈。

  注意引导幼儿听音乐,随音乐有节奏的动作;

  指导幼儿舞蹈时要有表情,表现出洗澡的快乐情绪。

  3、学习圆圈舞

  1)幼儿在场地上站好圆圈的队形,教师引导幼儿在圆上进行舞蹈,并指导幼儿跳舞时注意保持原位置。

  2)学习圆上走队形。

  教师示范在圆上边做走步动作,边走队形,并指导幼儿按逆时针方向走队形。

  4、集体表演,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注意位置(用眼睛的余光,看看是否和同伴保持一定的距离)

  5、幼儿集体完整地进行舞蹈,鼓励幼儿有表情的表现。

  6、延伸活动:将音乐投放到音乐区,引导幼儿在音乐区继续表现。

  鼓励幼儿回家为爸爸妈妈表演。

  活动反思:

  幼儿注意力的养成,对其形成具有专注品质的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有集中的`注意力,促其感知更清晰,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在求学做事方面,成功就更有保障。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尝试在幼儿喜爱的音乐教育活动中,从打击乐活动入手,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3

  活动目标:

  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动作、声音、乐器)表现大雨小雨声音的不同,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2、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铃鼓。

  活动过程:

  一、幼儿跟教师随音乐拍手进教室坐好。

  师:你们见过下雨吗?谁能告诉老师下大雨的时候是社么样子的?下小雨的时候又是什么样子的?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下大雨和下小雨的样子吧!

  师:两种声音有什么不一样?是一个声音大,一个声音小。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大雨和小雨的歌,我们 一起来听一听。

  二、幼儿欣赏并表现《大雨和小雨》

  1、幼儿欣赏课件

  师:提问:刚才小朋友听了歌曲,谁来告诉老师大雨的是怎样的唱歌的?小雨是怎样唱歌的?

  2、师生一起用歌声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声音并配上动作。

  师:大雨的声音是哗啦哗啦的,我们用什么动作就像大雨?

  小雨的声音是淅沥淅沥的,我们用什么动作就像小雨?

  3、教师清唱歌曲,幼儿用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的声音。

  师小结:你们做的真好,下大雨的时候动作要大,声音也大,下小雨时声音要小,动作也小。那老师唱歌,你们来做动作好吧。(幼儿表演)

  三、运用身体乐器表现大小雨的不同。

  师:刚才小朋友用动作表现了把大雨和小雨,小朋友想一想还能用什么方法表现大雨和小雨? (拍手、拍腿、跺脚等)

  1、用拍手表现

  师:现在老师要请你们用拍手来表现大雨和小雨,大家想一想大雨怎样拍?

  师:对!大雨的声音是大大我们一起来用响响的拍手来表现大雨。

  师:那小雨怎样拍呢?

  师:对!小雨的声音小小的,我们一起用轻轻的拍手来表现小雨。

  2、用拍腿表现

  3、用跺脚表现

  四、教师出示铃鼓,让幼儿回忆并模仿其音色。

  1、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

  2、师:你们知道怎样演奏它,发出的.声音就会像下大雨呢?

  3、师:小朋友想得真好,把铃鼓摇起来,这样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大雨的声音了,哗啦哗啦,是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4、师:小雨的声音是滴滴答答的,请下朋友想一想我们怎样演奏这个铃鼓。让他发出的声音像小雨的声音呢?(对!用手指轻轻的碰铃鼓,这样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小雨了,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吧)!

  小结:哦,原来我们把铃鼓摇起来,这样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大雨的声音了,哗啦哗啦,用手轻轻的碰铃鼓发出的声音就像小雨的声音了淅沥淅沥(教师示范,)

  (带领幼儿一起空手练习摇动铃鼓并教幼儿拿铃鼓的方法。等幼儿会摇铃鼓后,给他们每人发一个铃鼓,并提出要求,不要让它发出声音。)

  五、师幼一起边唱歌曲边用乐器演奏

  1、师:刚才小朋友知道了摇铃鼓的声音就像下大雨,轻轻地碰铃鼓的声音就像下小雨。那当我们在唱到哗啦哗啦哗啦哗啦时,才能动铃鼓

  当我们唱到淅沥淅沥淅沥淅沥的时候就用手轻轻的碰铃鼓。开始和最后是不用演奏的,明白了吗?

  2、师,那我们一起来演奏吧!(播放课件师幼一起演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孩子们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大雨和小雨,如:拍手、跺脚、拍腿、拍肩等,体会到了活动的快乐。有个别幼儿用铃鼓演奏时,只顾拿着铃鼓玩,忘记了演奏,这与孩子平时接触乐器较少有很大关系,这也是我们幼儿园活动的一个欠缺。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4

  活动目标:

  1.分辨音乐角色,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2.乐于参与角色扮演,并尝试合作地表演。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音乐、角色小卡片,表演用的帽子、铃鼓、纱巾、手套以及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着音乐划船进入很活动室。

  二、谈话引题:教师按照音乐的情节讲故事:春天到了,小鸟……,小鱼……,农夫……,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三、欣赏、理解A段主题音乐,并用动作表现。

  1.幼儿听音乐一遍。提问:农夫劳动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吗?(有轻有重)

  2.再次倾听并验证音乐的强与弱。提问:音乐重重时,农夫在干什么?(耕地、挖土,并让幼儿学学耕地的动作,提示要有力)音乐轻轻时,农夫在干什么?(播种,学一学)

  3.跟着音乐师生共同表演。

  四、完整欣赏,了解其中的`音乐形象。

  1、完整欣赏音乐,要求幼儿听到农夫的音乐时就学做农夫的动作。

  教师边听边引导幼儿听听“谁来了”

  2.交流:音乐中除了农夫外还有谁?(小鸟、小鱼、打雷,教师出示小卡片)

  3.农夫出来了几次?再次倾听音乐,师生共同根据音乐逐一出示音乐角色,并排成结构图谱。然后教师指点图谱讲故事。

  五、戏剧表演

  幼儿在规定的场景中分角色进行表演。

  场景:稻田、池塘、大树

  道具:农夫——帽子、铃鼓(铃鼓朝下是锄头,铃鼓朝上是小篮子)

  小鸟——纱巾

  小鱼——手套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对音乐课的教授又有了新的想法,要想让宝宝学会歌曲首先要帮助幼儿很好的记忆歌词。我想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还会继续努力,去探索发现更好的记忆歌词的方法。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5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学会音乐游戏。

  2、学习根据歌词内容做动作,并在最后一句歌声中,把皮球送给同伴。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皮球一只 幼儿围成圆形坐

  活动过程:

  一,出示皮球,引起兴趣。

  师:看看这是什么?今天大皮球要和小朋友来玩游戏。你们喜欢大皮球吗?为什么喜欢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我们一起来念个大皮球的儿歌吧!

  二,念儿歌,传皮球。

  师带领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传皮球。

  师:小朋友念得真好听,我们先来玩个传皮球的游戏,小朋友来传皮球,一个一个传过去。

  三,听音乐传皮球

  师:想不想再来玩一次,这回我们要听着音乐来传皮球,皮球在哪个宝宝手里,哪个宝宝就要上来,对皮球说一句好听的话:皮球皮球我爱你。

  四,做动作,学唱歌,在最后一句中传皮球。

  师示范边唱边表演。

  带领幼儿一起学,听歌曲集体做动作。

  选3—4个幼儿拿皮球表演,传给别的小朋友。游戏2—3遍。

  五,结束,今天皮球和小朋友玩的真开心,抱起大皮球,我们回教室,传给其他好朋友吧!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歌唱活动应该是生活化、游戏化的歌唱活动,是集多种领域相互渗透式的歌唱活动。在了解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使幼儿边玩边唱,轻松主动地学会了歌曲,使歌唱活动显得如此自然和顺理成章。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6

  活动目标:

  1、 认识图谱,能根据音乐的节奏用身体动作表示,模仿洗手帕时发出的声音创编语音节奏谱。

  2、 认识一些简单的乐器,知道他们发出的声音,选择相应的乐器表现乐器的强弱。

  3、 在愉快的情绪中进行演奏。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铃鼓、小铃、大鼓。

  活动过程:

  一、语言导入:

  1、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我们以前学习了洗手帕的动作,我们听着音乐来洗手帕吧。

  2、还有这里没有洗干净呢,我们再来洗一洗。

  3、听着音乐幼儿模仿洗手帕时的动作。

  二、探索过程:

  1、“小朋友表演得真棒。我们是怎样洗手帕的呢?手帕真脏呀,我们要用力洗。用力洗会发出什么声音呢?我们来用力洗一洗。手帕还没洗干净呢,我们要轻轻搓。轻轻搓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2、老师呀把小朋友洗手帕的动作画在了纸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语音节奏图)我们看着图来洗手帕吧。

  3、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用拍手、跺脚呀来表示洗手帕的动作。那么,请你们来说一说,‘嗨嗨’用什么动作来表示?(跺脚)‘用力搓’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拍手)‘嚓嚓嚓嚓轻轻搓’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拍肩、拍腿)”

  4、“那我们一起边听音乐边用身体动作来表示洗手帕吧!”

  5、老师要和你们来玩个洗手帕的游戏:老师的手指向这边,这边的小朋友洗手帕。老师的手指向那边,那边的小朋友就洗手帕。

  6、“看,老师把乐器宝宝都请来了。这里请的.是哪个乐器宝宝啊?(鼓)大鼓怎么敲?”幼儿试敲。“这里请的是哪个乐器宝宝啊?”(铃鼓、小铃)“小铃鼓怎么敲的呢?”幼儿试敲。

  7、大鼓说,我呀最有力,我要来为你们加油。(大鼓图片贴在节奏图)铃鼓会发出什么声音呢?我们把铃鼓放在什么地方呢?小铃呢?(完成节奏图)

  三、利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1、“乐器宝宝看了小朋友的表演,心里也痒痒的,也想来表演呢!我们一起把乐器宝宝请出来吧。”看着图谱演奏听着音乐演奏。

  2、“小朋友们演奏得真好听,再来演奏一次吧。”这次要看着老师的指挥来演奏。

  3、“老师敲鼓敲累了,想请小朋友们来帮老师敲一下,谁愿意来试一试?”

  4、(指明一名幼儿敲鼓,其余幼儿拍铃鼓敲小令)。“我再请一名小朋友来敲鼓。”

  5、交换小乐器演奏。

  四、活动结束。

  演奏给客人老师听,把小乐器送回家。

  活动反思:

  小班的《洗手帕》是一个非常生动有趣的一个韵律活动,通过幼儿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手帕,加上搓、洗、漂等动作和音乐的结合来表现。根据小班幼儿好动、好玩,好模仿,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7

  教学目标:

  1、学习礼貌用语:“你好”、“再见”,并在教师的叮嘱下会准确使用。

  2、熟识乐曲,初步培育孩子节拍感,学习按节拍拍手。

  3、依照乐曲内容勇敢开展表演。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在教学室一角安排一個熊猫的家,并请1名教师戴上熊猫头部装饰饰演熊猫。

  教学过程:

  1、幼儿教师通过述说小故事《彬彬有礼的.白兔》,引导孩子学习小故事内的“你好”、“再见”等礼貌用语,激起孩子喜好。

  师:“刚刚教师讲的小故事名叫啥?”“你们为何喜爱白兔呀?”“由于白兔彬彬有礼,因此大伙儿都喜爱它!”

  2、熟识乐曲《礼貌歌》,并懂得按节拍拍手,初步培育孩子对Music的体会能力。

  师:“教师把刚刚的小故事编成了1首乐曲,我们一块儿来听一听看,请孩子跟着Music来拍手。”

  3、依照乐曲内容配上简单表演动作,让孩子熟识歌词内容。

  唱“你好,伙伴,我们一块儿,愉快非常”时,左右边这只手握拳在胸口,拇指相向,按节拍2个拇指相互点一点。

  唱“拜拜,再见,伙伴,我们将再见”时,左右边这只手握拳在胸口相对,2个拇指相互弯曲,作点头状。

  4、通过游戏,让孩子掌握“你好”、“再见”礼貌用语的准确用法。

  师:“我们去熊猫家玩吧!”“到了熊猫家我们怎样讲?”“我们一块儿来表演《礼貌歌》给熊猫看吧!”“我们应该回家啦,跟熊猫讲啥?”

  附小故事:

  一日,白兔到熊猫家去玩,白兔讲:“你好”熊猫请白兔吃胡萝卜,白兔讲:“感谢!”因此,白兔与熊猫在一块儿开心奋兴地搭积木,做游戏。白兔要回家啦,熊猫拉拉白兔的手讲:“我喜爱与你作伙伴!”白兔向小狗熊猫招招手讲:“拜拜!”就回家啦!

  教学反思:

  整节活动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较高,声音都很宏亮。通过这节活动幼儿不仅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同时幼儿也学会了相互之间的宽容,才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8

  活动目标:

  1、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扭动字体,练习|XXX|XXX|的节奏型,感受洗澡后的快乐。

  2、初步学习洗澡的正确方法,产生喜欢洗澡的情绪。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毛巾每人一条;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伴奏部分),自由洗澡。

  师:孩子们,真能干!天气这么热,干活这么累,现在我们一起洗个澡凉爽、干净、舒适一下吧!音乐起,幼儿随音乐自由洗澡,老师在这里参与幼儿洗澡的引导活动,如:可以说某某小朋友在洗头;某某小朋友在搓背;某某小朋友在搓胳膊……让幼儿在引导中初步了解洗澡的过程。

  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洗的真细致,有的洗头了,有的搓胳膊了,有的搓后背了,还有的搓腿了……现在,我来检查一下,那个小朋友洗的最干净!逐一检查,并说:"这个小朋友没有洗头;某某小朋友没有搓胳膊;某某小朋友没有搓后背……

  二、幼儿随音乐和老师一起徒手洗澡(有歌词音乐)师:洗澡要从头到脚都要洗,让全身都干干净净,洗澡还要抹什么东西,让身体香香的?香皂。现在,咱们一起先洗澡,再抹上香皂洗澡好吗!

  音乐起,老师和孩子随音乐一起洗澡,前奏可以加上开水龙头,第二遍前奏加上摸香皂的动作。

  三、和孩子一起讨论洗澡的相关问题。

  师:孩子们,这次和老师一起洗的真干净,用手摸一摸,滑滑的,小鼻子闻一闻,哦香香的,洗完澡,一定要休息好,请小朋友们找小椅子休息吧!待孩子们坐好后,提出问题。

  A、洗澡需要什么东西?

  B、妈妈给小朋友洗澡时,先洗哪,再洗哪?老师,根据孩子的回答,利用嚓嚓 嚓的节奏逐一练习动作。

  如:|嚓嚓嚓洗洗头,|嚓嚓嚓搓胳膊,嚓嚓嚓搓搓背,C、洗澡后,你的感觉会是怎样的?

  四、老师和孩子随着儿歌,一起洗澡。

  师:孩子们,现在,老师来做妈妈,你们做宝宝,我们一起来随着儿歌洗澡吧!

  嚓嚓嚓,嚓嚓嚓,搓搓脖子,搓搓背,滑溜溜的泡泡的满身跑;嚓嚓嚓,嚓嚓嚓,搓搓胳膊,搓搓脚,亮晶晶的泡泡满屋飞,扑腾 腾,扑腾 腾。

  孩子们,取毛巾做洗澡工具,进行洗澡,激起孩子更高的洗澡的热情,伴随音乐。

  师:孩子们,现在都会洗澡,现在我们一起到浴池去洗澡吧!(孩子再次拿起毛巾,随音乐自由舞动洗澡。)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语言区:很凉快活动经验能根据图片内容说一句完整的`短句。

  活动材料风扇、空调、扇子、裙子、短衫等夏天的物品;哇洗澡、游泳、夏日服装图图片;小布袋一个、小玲一个。

  区域规模设2个区,每个区4--6名幼儿。

  活动指导1、引导幼儿看一看布袋的卡片,完整练习"夏天干什么很凉快"的句式。

  2、交代游戏玩法:

  3、教师敲铃,幼儿传布袋,内有各种卡片。铃声停止时,布袋传到谁手里,水边摸一张卡片,并根据卡片内容说一句话。如:卡片上面是电扇,便可以说"夏天开电扇很凉快";卡片上面是西瓜,可以说"夏天吃西瓜和凉快"等。

  教学反思:

  活动开始环节,通过运动让幼儿感受热,从而产生想洗澡的欲望,之后播放了孩子们比较喜欢看的巧虎洗澡的动画片,激发了他们想洗澡的兴趣,并认识了常用的洗浴用品,并让孩子们体验了集体沐浴的快乐,洗澡中增加了泡泡引起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效果不错,小朋友们与老师互动的也很好,只是在道具准备方面不够充分以后需要注意。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9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尝试用问答、自念的方法来演唱。

  2.学会看标记结伴游戏,感受与同伴结伴表演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花灯、蜡烛等。

  活动过程:

  1.欣赏歌表演,体验歌曲的情绪。

  (1)欣赏教师的歌表演《玩灯喽》。

  (2)了解歌曲名称,交流欣赏后的感受。

  (3)尝试用手轻轻地随乐拍打节奏。

  2.学习歌曲,尝试用问答、自念的.方法来演唱。

  (1)复习儿歌《玩灯喽》。

  (2)词曲匹配,学唱歌曲。

  (3)尝试用和歌曲情绪匹配的动作和表情表现歌曲。

  指导语:听了这首歌,你们想做什么?你想用哪些动作和表情来表现这首好听的歌呢?

  (4)用问答、自念的方法演唱歌曲。

  3.看标记结伴游戏,感受与同伴结伴表演的快乐。

  (1)听音乐,自由结伴,有表情地表演。

  (2)根据花灯与蜡烛的颜色结伴表演。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10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2、知道饭前,便后、手脏时要洗手。

  3、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洗手步骤图。

  活动过程:

  一、看看自己的小手。

  1、老师的手干净吗?(不干净,手上有粉笔灰。)手脏了怎么办?(应洗手。)

  2、小朋友动动小脑筋,怎样才能把脏手洗干净?启发幼儿说说洗手的顺序、方法。

  二、出示挂图,介绍洗手的顺序。

  先把小袖子卷起来,打开水笼头淋湿小手;然后抹上肥皂,搓一搓手,再把手上肥皂冲干净,关上水笼头,用毛巾把手擦干,放下衣袖。

  三、教师示范讲解洗手的'正确方法。

  1、卷袖子。袖口一层一层向上卷或把袖子向上拉。边示范边问幼儿,为什么要卷袖子呢?

  2、抹肥皂,搓手。卷好袖子后,将手浸在水中,然后再抹上肥皂,两只手心相对搓,手背搓,五指分开叉搓,然后把手上肥皂洗干净,一、二、三、轻轻甩三下,最后用毛巾擦干手,放下袖子,手就洗干净了。

  3、提问:我们在一天中,还有什么时候要洗手呢?启发幼儿说出饭前,便后要洗手,手脏时要洗手。教育幼儿不要用衣服擦手,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四、洗一洗。

  1、请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带领幼儿学念儿歌《洗手》。

  教学反思:

  洗手是幼儿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活动中,我先让幼儿来示范如何正确洗手,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做到先卷起袖子,然后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并告诉老师不能玩水。结合动作,幼儿较容易地学会了儿歌,而且能边唱念边表演,效果很不错。但在之后的实践环节中,有的幼儿没有老师的提醒就又开始了玩水,可见,不玩水的行为个别幼儿还是不能控制好自己,需要老师的随时提醒。当然,在一次活动中就想改变幼儿玩水的坏习惯,确实不可能,这需要老师在平时对引导多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使幼儿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11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与同伴交流情感,彼此建立起信任、了解和友谊。因此在组织小班音乐游戏活动《小兔和狼》前,我认真揣摩教材,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活动前先丰富幼儿的经验,并为活动做了教具以及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一节活动进行下来,感觉基本达到我想要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说说我这节活动的收获和感受:

  一、激发幼儿的表现欲

  为了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活动一开始,我就以兔妈妈的身份带幼儿到森林里玩,自然地进入教室,通过音乐律动作为本次活动的开场导入,幼儿在《兔子舞》的音乐中模仿小兔子跳到草地上,这个环节在无形中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模仿小兔子和大灰狼打下了基础。

  二、音乐活动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

  小班的幼儿比较喜欢模仿,本次音乐游戏正好适合幼儿。另外,幼儿在小班的时候动作发展水平不是很高,所以这里我没有苛求幼儿一定要有多优美的动作来表现小兔子和大灰狼,而是将重点放在音乐上。首先欣赏a段音乐,分辨出音乐中的动物客人是小兔子,然后进行简单模仿;再欣赏b段音乐,发现跟第一段音乐不一样,b段音乐是大灰狼,然后才进行完整游戏。我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能保持幼儿主动参与的热度,幼儿不会以太简单而感到枯燥乏味,也不会以太复杂而感到缩手缩脚,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感到亲切,易学、易掌握,有了成功感,他们以后进行活动时,也会情绪欢乐,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厚。

  三、利用多种形式为音乐游戏做铺垫

  要上好一节好的音乐游戏课,还需要很多的准备工作做铺垫。比如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游戏环境,布置了草地、房子、大树等等,使得幼儿很容易就进入了角色,在完整游戏时,孩子们完全沉浸在情境中,乐于听音乐玩游戏,在大灰狼音乐出来时,很快的找地方藏了起来。

  四、及时表扬、重点指导、鼓励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表扬是激发幼儿表现自己的良药。表扬还能保护幼儿刚刚萌芽的自尊心,让幼儿体会到活动的乐趣。在第一次播放a段音乐时,很多孩子还不一下子都听出音乐中藏着的动物客人是小兔子,许多小朋友都回答了“小猫、小鸡、小鸭”等等,甚至还有幼儿回答了“狮子、老虎”,,在这里,我采用了鼓励的方式,请幼儿“在想一些、“仔细的听一听”,揭晓答案后再用表扬的方式鼓励幼儿“猜一猜小兔子在干什么”。

  本次活动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幼儿欣赏a段音乐后,我没有请幼儿尝试自己模仿小兔子,而是在老师带领下模仿,这就局限了幼儿的思维,没有给幼儿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并且在第一次游戏时,有的小兔子因为没有藏好或是动了而被大灰狼抓住,我没有跟幼儿强调这一后果,所以小朋友们在第二次玩游戏时,没有重视会被大灰狼抓住;另外,第二次游戏时,我只请了一个幼儿来做大灰狼,幼儿的参与性不足,应该要多请几个小朋友来做大灰狼,使幼儿充分体验到两段音乐的不同。总体来说,活动目标达成还是较好。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12

  设计意图:

  小班刚入园的幼儿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老师、同伴,一时难以适应,为了让他们轻松愉快地记住同伴姓名,减少心理恐惧,尽快适应新环境,特设计此活动“谁在敲门”,这一歌曲简短有趣,我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并利用新颖的游戏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对唱歌曲,在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让幼儿初步学会有礼貌地交往。

  活动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对唱歌曲,并愉快地参与游戏。

  2、熟悉同伴名字,初步学习有礼貌地交往。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愉快参与游戏,并学会歌曲的对唱形式。

  活动难点:让幼儿集中注意力记住同伴姓名。

  活动准备:

  小猴及小熊的贴绒、布偶、头饰若干,节奏卡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导入活动(1分钟)

  请幼儿听老师拍节奏,猜猜是什么小动物来了。

  (小猴出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基本部分:(通过欣赏、表演、游戏等形式,掌握乐曲基本旋律,并初步学习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从中感受参与游戏的愉悦)(18分钟)

  (一)引导幼儿掌握节奏(××1×××—1)(4分钟)、

  1、出示贴绒小猴及节奏卡(××1×××—1)。小猴是按这个节奏跳出来的:“小猴,跳跳跳。”

  2、出示贴绒小熊,引导幼儿按节奏说“小熊,走走走”。

  (这个环节重点练习节奏。贴绒小猴、小熊随着节奏在节奏卡上跳跃,能使幼儿获得直观印象,自觉把歌词与节奏联系起来,为后面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二)欣赏歌曲(通过欣赏歌曲,理解如何对唱歌曲)(3分钟)

  1、咦!小猴、小熊怎么竖起了耳朵?它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

  2、两位教师分别扮小猴、小熊对唱,幼儿完整欣赏。

  3、这首歌几个人唱?和其他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神秘的表情和口吻很快把幼儿的兴趣调动了起来。两位教师的表演使幼儿很好地理解了什么是对唱。)

  (三)学唱歌曲(幼儿学唱歌曲,并掌握基本旋律,通过替换幼儿名字,使幼儿体验活动的乐趣)(3分钟)

  1、幼儿分句学唱一遍,重点练习“你是×××”这一句。(为使幼儿准确地掌握旋律,教师教唱时采用单手旋律伴奏。)

  2、幼儿整首跟唱两遍。教师提示幼儿最后一句要唱得轻巧、活跃,表达高兴的心情。整首跟唱时每次都替换填入幼儿的'名字,能保持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良好的情绪体验。

  (让幼儿轻松掌握基本旋律,使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联系生活经验,扩展幼儿交往的能力)

  (四)游戏:神秘的客人(通过角色表演对唱乐曲,进一步掌握歌曲旋律,同时初步学习有礼貌地接待客人)(4分钟)

  1、教师扮客人敲门,幼儿扮主人,师幼对唱。

  2、请几名声音较响亮的幼儿扮客人,与全班幼儿对唱。教师伴奏,并用眼神、手势提示。(表演时,客人与主人不同的空间位置较易使幼儿分清角色,多样的对唱方式,再加上教师眼神、手势的提示,能使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本环节注重变换演唱形式,使幼儿在体验歌曲旋律的过程中更感受到了活动的乐趣所在)

  (五)表演布偶(通过欣赏布偶表演,又与一这下的生活经验联系,使幼儿在音乐中进一步学习有礼貌的交往方式)(4分钟)

  1、小猴和小熊听了这么久,也学会了,我们来看他们表演好吗?(当幼儿感到疲劳时,布偶表演能再次引起幼儿的注意,并使他们在欣赏中得到休息。)

  2、小熊请小猴进屋后还可以怎样招待客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即兴用布偶表演。)

  (本环节设计提问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即兴表演,既给了幼儿联系生活经验、积极思维的机会,又丰富、扩展了幼儿的交往经验。)

  3、集体表演

  (一半幼儿扮小猴,一半幼儿扮小熊边对唱边表演,两个教师也各扮一种角色,与幼儿一同游戏。) (活动结束)

  活动评价:

  此环节属于本次活动的结束部分,把幼儿从活动室带入实际生活,使幼儿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学会了基本的交往方式,本环节又体现了艺术领域与社会领域的整合。

  活动延伸:(2分钟)

  小结:今天小朋友不但表演了歌曲,咱们也学会了这方面的本领,还记住了许多小朋友的名字,也学会了要有礼貌地招待客人,小朋友回家后,也自己当一回小主人,招待一下家里的客人吧!(幼儿随音乐,开动小火车,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歌曲《是谁在敲门》简短有趣,表现了主客两人对话的情景。特别是“你是×××”这句可任意替换幼儿或小动物的名字,是幼儿学习的兴奋点,能使幼儿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同时,和游戏相结合的对唱形式较新颖,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为幼儿所喜爱。另外,曲子为D调,四拍子,基本上是一字一音,音域、速度、结构均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但是也有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就是备课过程中忽略了备幼儿这一环节,应该在课前深入了解本班幼儿,由于幼儿智商、情商等因素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每位幼儿都有其自身优势,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想看待孩子,研究幼儿的心理特点,探索不同层次的潜质。教师要做到尊重差异和承认差异,幼儿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备课。备课中要利用多种反馈渠道,积极创设师幼之间、幼幼之间交流的条件和情境,尽可能为每一名幼儿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应注重在教学中进行分层指导、因材施教。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13

  一、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音乐有反复地开始和突然停止的特点。

  2、喜欢参加游戏,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3、幼儿尝试使用多种形式表现开始和停止这一音乐的特点。

  二、活动准备:

  《开始和停止》《汽车开来了》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入场:听《汽车开来了》的音乐入场。

  2、导入:小朋友,刚才我们听了《汽车开来了》的音乐,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基本部分

  1、欣赏音乐《开始和停止》

  教师:这首音乐好玩吗?你们觉得什么地方好玩?

  教师:小朋友说的真棒,这段音乐一会开始,一会停止,让我们拍手玩玩这段音乐吧。

  2、表现与创造音乐

  (1)拍手:教师带领小朋友拍手

  教师:好玩吗?小朋友想不想在玩一玩,那除了拍手还可做什么动作呢?

  教师:哇,小朋友想的动作真有趣,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游戏呢?

  (2)音乐游戏《小白兔跳跳跳》

  规则:当音乐开始的时候,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蹦蹦跳跳,当音乐停止的时候,小朋友要回到自己的座位。

  教师带领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三)结束部分

  教师:今天我们听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这首音乐有反复的开始和突然停止,小朋友今天表现非常棒,可以根据音乐做游戏,小朋友也累了。我们休息一会吧。

  四、反思:

  我认为“个别示范在前”非常适宜,如先请几个小朋友或是女孩子先示范探索,不仅可以为其他小朋友起到直接或间接的提醒或暗示,尤其是一些容易兴奋又缺少自控能力的幼儿,还可以提高大家对“任务目标”的重视程度,更加明确“怎么做”。这样,秩序的混乱就完全可能避免。

  于是在第二节活动中,个别幼儿“又开始制造混乱”。当我出示小象和小兔子,请孩子们跟他们一起唱歌时,有一幼儿说:“我要做小象,小象是这样走的。”马上许多的小朋友都跟着叫起来,我要做.....,要要做.....。显然他们的兴趣已经不在唱歌上,而是想去扮演了。由于有了第一节课的经验,我不再强迫孩子跟我走,而是停下来逐个提问:“把你想做的动物跟大家分享,你想做什么?怎么做?但有个要求,一次只能一个小朋友来表演,其他小朋友要认真看,做得好的要鼓掌。”很奇怪,给了孩子们表达的空间后,他们不闹了。然后,我及时地用“乐器宝宝”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又专注于活动中来。

  通过这一节活动,我总结了一下经验:不要跟“捣乱”的孩子纠缠,尊重他们的兴趣或想法,同时用夸张的语言、体态或者教具等吸引其无意注意,帮助孩子回到课堂中来。另外,通过这一活动,我所收获的是:除了课后反思,备课也非常重要,课前不仅要思考教法、学法,还要预想到突发状况和细节处理,如出现混乱怎么办、孩子对活动缺乏兴趣怎么办等等?做好一切准备,我们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一次活动。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14

  设计意图:

  《大猫小猫》这首歌曲鲜明的形象,结构简单,节奏工整,非常适合小班孩子演唱。而小班的孩子对音乐倾听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感受音乐,特别是表现音乐才刚刚起步,其经验是缺乏的,音乐节奏的敏感性也不强。为此,在活动过程中,我采用游戏的方式,利用歌曲本身的特质运用对比听辨的方式引领小班孩子在听辨音乐过程中尝试控制自己的音量来表现歌曲。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乐意进行简单的歌曲仿编。

  2.尝试用声音的轻重表现音的强弱,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大小猫的图片、大小狗的图片、大小鼓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理解动物形象的大小与演唱力度有关

  1.出示大猫小猫图片:看今天老师请来了谁和我们一起玩?这两只猫有什么不一样?

  2.猫是怎么叫的?请你们听一听这两只猫的叫声有什么不一样?

  3.学一学大猫和小猫的叫声。

  (二)完整学唱

  1.师:两只猫要和大家做朋友,他们要用歌声介绍自己,仔细听一听!它们是怎么自我介绍的?

  2.教师唱歌曲两遍:他们怎么自我介绍的?

  3.幼儿分组学唱歌曲。

  4.游戏:找小猫

  (三)创编歌曲

  1.出示图大狗小狗:看还有谁来和我们做朋友了?他们的叫声怎么样,会怎么介绍自己?

  2.幼儿尝试仿编

  3.听音乐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由于《大猫小猫》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因此,我在活动中非常注重幼儿自身的学习和体验,让幼儿通过说说、看看、听听、学学、唱唱、编编等多形式的感官活动,努力营造“爱学、乐学、会学”的教学氛围。从整个活动情况看幼儿活动的兴趣很浓孩子基本能够控制自己的音量来表现歌曲。在课后评课的过程中,各位工作室的老师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老师们的宝贵意见我又对这一活动进行了思考与梳理

  一、歌曲介入思考

  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分段欣赏的方式让孩子理解大猫小猫的形态大小与演唱力度之间的关系。利用叫声前置的来突破孩子控制自己的音乐来表现歌曲这一难点。虽然达成的效果较好,但在研讨中工作室老师认为这这一歌曲结构简单,歌曲短小完全可以采用完整欣赏的方式。为此,回到幼儿园又进行了一次实践,采用了工作室林静老师的策略(完整欣赏加辅助提问)在过程中发现孩子也能够很好的掌握歌曲的强弱变化。而且整个活动安排更加的流畅而不显突兀,从中让我感受到对于歌曲结构简单,曲式短小的小班歌曲来说完全可以采用完整感受的方式,让孩子在完整欣赏过程中体验美感受美。

  二、过程的'推进思考

  1.变“难点前置”为完整感受。

  “难点前置”这一教学策略常会运用到幼儿不宜掌握的歌词中。本活动我将大猫、小猫的叫声作为难点进行前置,割裂歌曲的完整性。如果采用循序渐进的完整感受会使整个环节的推进更加细腻流畅。

  2.游戏化是否需要成人理解中“热闹”。

  本次活动在执行过程中我采用了小班幼儿比较喜欢也非常乐意参与的躲藏游戏“找小猫”。意在让孩子在参与过程中会唱、乐唱。在实践过程中孩子的参与兴趣很高,但在研讨中很多教师认为这一游戏趣味性不高,是否可以增加情节,让游戏更加趣味,当时感觉同仁们的意见非常合理,但是静下心来思考感觉教学游戏趣味与否,是取决孩子对游戏的兴趣与游戏目的的达成,过于花哨的情节安排给予孩子的可能只是兴奋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兴趣。因此个人感觉这一游戏的安排是适合小班孩子的认知水平的,只是在落实过程中师幼互动可以更加细腻。

  3.图谱设计贵在孩子提供理解和记忆歌曲的支架。

  本次活动的难点主要是让孩子理解大猫小猫的形象大小与演唱力度的关系。因此我图谱设计就采用了同一形象改变大小的方式呈现,让孩子清晰感受到物体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由于图谱设计没有追求花哨在实践中孩子的观察也一下在进入主题,很好的为孩子的学唱提供了支架。

  感悟:兴趣是孩子学习歌曲的首要前提,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歌曲学唱中实现教学目标是我应该努力的方向。只有让幼儿在充满童趣的、平等和谐自由的进行歌曲学唱才能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中的美,激发起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乐意展示自己,从中体会到快乐和幸福。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15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中反复的开始和突然停止的特点,并能随音乐表现小汽车的开始和停止。

  2、体验音乐游戏和合作游戏的快乐。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开始和停止》,纸箱小汽车若干,软飞盘若干、PPT、红灯和绿灯指示牌。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

  1、 律动进场,师:“春游去喽!”幼儿自由地开小汽车,教师随机的出示红灯和绿灯。

  2、师:“休息站到了,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给汽车加点油吧!”

  二、活动过程

  1、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

  (1)询问游戏中看到红灯停下来的幼儿,师:“刚刚你为什么会停下来,看到了什么?”

  (2)师:“我为大家请了一位小导游,我们来看看是谁?和她找个招呼吧!”

  (3)小导游朵拉,为我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红绿灯就藏在这一段音乐中,我们一起听一听,找一找把!(完整欣赏,幼儿自由回答)

  2、分段欣赏音乐,感知音乐中反复的开始和突然的停止

  (1)师:“哪里表示红灯,哪里表示绿灯?”

  (2)幼儿上前示范,其余幼儿跟着音乐变换动作。

  3、尝试用开汽车的动作来表现音乐中反复的开始和突然停止。

  师:“欢乐城堡可好玩了!咱们跟着朵拉一起出发吧!”

  三、游戏《开汽车》

  1、到达城堡,小导游朵拉:车太多了,开不进开了城堡,怎么办?(换成大巴车)

  2、大巴车来啦!幼儿有序上车,出发游览欢乐城。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生动、有趣的开汽车情景串联而成。随音乐大胆创编肢体动作以表现开汽车的乐趣,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重难点。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自主创编等一系列动作,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提炼、整理,形成完整的律动。

【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夏教案及反思08-11

小班音乐哈罗教案及反思08-11

我的小班音乐教案及反思08-01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理发》08-23

小班音乐玩报纸教案及反思08-11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朋友》08-23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拔萝卜》08-23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蜜蜂做工》08-23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捕鱼》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