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书”》教案

时间:2021-12-15 12:46:04 教案 我要投稿

《最大的“书”》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大的“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大的“书”》教案

《最大的“书”》教案1

  教材分析: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本课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通过叔叔的介绍,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化石和岩石的相关资料、生字卡片、小黑板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大教师手拿书)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书)你见过的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学生说)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

  板书;最大的书。(故意漏写双引号)

  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

  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

  [点评:漏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这一做法得益于靳家彦教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2、学生汇报思考结果

  师:大自然就是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

  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你还有哪些好的识字方法,说一说。

  (3)巩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5、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自然段。

  三、理解词语。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师生释疑。

  对词语的理解作如下设计:

  刨根问底:把课文中川川说的话用课件出示出来,一方面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另一方面从问句中体会川川是个爱问的孩于,总爱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从而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宝藏:让学生说说叔叔要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来理解词语意思。

  地质勘探队员:指导学生说说他们是千什么的。

  【点评:新课程提倡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这个设计也是出于这样的目的。特别是对刨根问底的设计,既理解了词意,又指导了朗读,可谓一箭双雕。】

  四、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底,讲解写字要领:

  底:第三笔是竖撇,第五笔是竖提,上下都有点。

  2、学生描黑,临写。

  3、还有哪些字有竖撇?学生练写册、厚。、质,教师针对写字情况进行指导。

  [点评;二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写字方法,教师把重点放在有相同点的字的指导上,以便学生举一反三,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写字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质疑课题。

  1、复习生字

  2、质疑课题

  师:培根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想从这本最大的书获得哪些知识呢?

  学生质疑,归纳:

  1)、书中有什么内容?

  2)、这本书有什么作用?

  3)、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自己读书、多思考等)

  [点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因疑而产生动力,教师因疑而因材施教。]

  二、细读课文,激发探究意识,

  (一)、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知识。

  2、学生在班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随机进行讲解:

  (1)、岩石书:

  A、(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指名学生读。说说岩石为什么像书?

  指导读第一句话:岩石就是'书'啊:应读出叔叔自豪、高兴的.语气。

  B、书中的字:(课件出示第六段内容》

  说说书中有哪些字(如雨痕、波痕、矿物D

  指导读:你认为叔叔回答川川的问题时是什么态度,并读一读。

  C、书中的画(出示第八自然段内容j

  书中有什么画?(树叶、贝壳、小鱼)。

  (课件出示我知道之一)学生读一读。看始祖鸟的化石。

  指名读。着重读好感叹句的语气(可引导学生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后为什么加叹号?叔叔从岩石上发现小鱼会是什么心情?)

  小结:这神秘的化石犹如一份份珍贵的资料,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变化沧桑。

  D、化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自然段内容)。

  让学生说自己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我知道之二)

  教师补充: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发现了鱼类的化石,便可知这一片曾是大海。

  指名学生读。

  (2)岩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内容)

  说说,A、岩石的作用。

  B、叔叔还能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指名学生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

  补充:南极洲发现有露出地表上千米的煤层,说明南极洲曾是森林茂盛之地。

  3、听了叔叔的介绍,川川会是什么心情、怎么说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凄出高兴的语气。

  [点评: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牵着老师的鼻子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路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师的教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学服务。]

  三、猜一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小结:最大的'书'不仅满足了川川的好奇心,而且从中找到自己的梦想。相信同学们在这本书中获得了自己所需的营养,使自己终身受益。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学生读课文。

  2、说说最大的带中有哪些内容。

  二、分角色读、评课文

  小组内分角色读课文。

  推选代表漆课文其他学生评。着重读好人物的对话。叔叔是自豪,川训是好问。

  点评: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把评的权力下放给学生,更能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三、书写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出示所写生字。

  2、教师范写陆、印。注意,

  陆:双耳在左边,右边竖一笔写成。

  印:右边为双耳。

  3、学生写、评。

  4、学生自己写埋、宝。、趴、刨,教师点评。

  四、课堂交流。

  把你搜集到的有关化石,岩石等资料在班内交流一下。

  【点评:通过这一环节,把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求自然知识的兴趣又向前推了一步,并且也提高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最大的“书”》教案2

  【课前透视】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溢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同学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同学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同学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同学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同学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发生浓厚的兴趣,发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化、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同学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身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和同学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身不懂的词语作一标志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同学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同学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同学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同学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同学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

  如:“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同学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同学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同学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同学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同学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同学欣赏水平的提高。

  三、质疑

  1、快速读文,考虑: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同学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同学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时地了解了同学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和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置,为下节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 勘探 岩石 波痕 煤炭 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 宝藏 足迹 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同学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同学的读文情况。

  二、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

  1、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3、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4、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同学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从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同学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同学个性化行为,引导同学读中考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同学的主体地位。

  三、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

  角色选定。

  熟读对话。

  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一起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测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同学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同学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同学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同学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同学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同学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同学练写,师生评议。

  五、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同学交流展示。

  2、安排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妙”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同学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和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贮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相关链接

  1、中国化石网:

  http://www.chinafossil.net

  2、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是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生活于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将全新世以前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全新世以后的生物称今生物或现生物。大局部古生物已经灭绝,仅有少数古生物仍延续至今,称为活化石。古生物死亡之后由于自然作用保管在地层中的遗体或遗迹称为化石。

  3、化石与地层

  构成地球表层成层的岩石,叫做地层。地层原本是一层一层地沉积而成的,一般来说,先沉积的地层在下面,后沉积的地层在上面,所以下层地层的年代比上层的古老。但是,由于地球外表不时运动,地层也会随着上升、下降、扭曲等,使地层顺序发生某些变化。

  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

  地层一层层地重叠,像书页一样,保管着地球上生命世界的历史记录,化石就像这巨大历史书中的文字。人们根据地层中的岩石,可以分析出地层形成的年代,而其中的化石,就是推断当时生命世界的根据。

《最大的“书”》教案3

  课前准备

  第 一 课 时

  导语激趣,初读感知

  同学们天天在读书,我们的书是什么样的?世界上还有一种书,这种书是没有文字的,而且也是最大的“书”,你们想读这本书吗?(板书课题:最大的“书”)

  我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合作识字,听读课文

  在小组内互教互学生字,也可以向老师请教,老师针对识字难点进行个别指导。

  老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

  地质 勘探队员 岩石 一册书 厚厚的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脚印 雨痕

  去掉拼音读词语。

  认读单个生字,用生字扩词。

  送生字卡游戏。(把生字卡片分发到部分学生手里,老师读出一个生字,让手里拿着这个生字的学生把生字卡贴到黑板上,然后全体学生读一读)

  小组内相互听读课文。

  一人读一段,在读书中巩固生字。

  朗读感悟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老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的录音。

  感知内容。

  课文里说的“最大的书”指什么?

  课文里的叔叔是谁?他是干什么的?(结合理解“地质勘探队员”)

  质疑问难

  让学生再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不懂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调控:有的引导学生在书里找答案;有的请同学帮助释疑;有的做简单的讲解;有的留在第二课时深入阅读中解决。

  指导写字

  让学生从要写的字中找出左右结构的字。

  说说这些字的特点。(如:“趴”“铁”都是左窄右宽;“刨”左宽右窄;“埋”“刨”左短右长)

  老师有重点地指导左右结构的字,学生临摹。

  第 二 课 时

  朗读感悟

  分角色朗读,老师指导学生读好对话。

  读读说说。

  川川向叔叔问了哪些问题?

  叔叔是怎么说的?

  叔叔说的.话你懂吗?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说话训练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师生角色对话。

  师:这岩石怎么会像一本书呢?

  生: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师:这本书上有文字吗?

  生:有……

  师:这本书上有图画吗?

  生:……

  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

  师:读了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生:……

  师:你喜欢读这本书吗?为什么?

  生:……

  总结谈话

  回读全文。

  读课文结句:说一说,川川听了叔叔的话为什么这么高兴?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分组开火车读本课生字。

  让学生观察上节课没写的六个字。说说哪个字难写,要写好这几个字应注意什么。

  老师重点指导、范写“质”“厚”“底”三个字。

  学生临摹,老师注意提示写字姿势。

  学生展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字,师生评议。

  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换、订正。

  书面补充句子:这本书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还能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我知道”中的小知识,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最大的“书”》教案4

  学习目标

  会认读“质”等10个生字,会写“册”等12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化石和矿石标本。

  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

  启发谈话。

  你们听说过世界上最大而且没有文字的书吗?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揭示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

  朗读感悟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读通难读的句子,直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分角色朗读。

  (老师读叙述的语言,男生读“叔叔”的话,女生读“川川”的`话。第二次男女生调换角色再读)

  分组读议

  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

  “叔叔”为什么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

  为什么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和波痕呢?

  你知道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除了书上说的,你还知道别的用处吗?

  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

  汇报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学习结果,老师随机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

  默读“我知道”,读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第 二 课 时

  认读词语卡片

  地质 勘探队员 一册书 厚厚的 岩石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脚印 波痕

  自读课文,相互交流

  边读边思考:从“叔叔”说的话里,你懂得了什么知识?(读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实物。(也可以由老师提供,学生阅读和传看)

  总结谈话

  读课文最后一段。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复习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

  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早已认识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认识的)

  边利用课件演示要求会写的字的笔顺,边指导书写。(注意提示笔画、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写字,老师随机指导,组织评议。

  拓展阅读

  绿色情报员

  植物科学院请小燕子选一批绿色情报员。

  一大早,小燕子刚飞出去,就被小桃树拦住了。

  “你能干什么?”燕子问。

  “我能预报农时。”桃树对小燕子说,“我一开花,农民伯伯就得忙着种谷子。”

  “好,算你一个。”燕子说。

  小燕子飞过一片胡杨树林,胡杨树叫住了她。小燕子问:“你有什么本领?”

  “我能报告地下水。”胡杨树说,“不信,顺着我的身子挖下去,准能找到地下水。”

  这时,山坡上的篦子草又喊住了燕子:“我可以报名当土壤化验员。”

  小燕子有点儿弄不懂,篦子草说:“我们喜欢长在钙质土壤中。”“噢,原来是这样。”小燕子话音刚落,那边的蓝玫瑰又说话了:“我也能做情报员,我的脚下就有铜矿哩!”

  “花朵能报矿?”小燕子掏出小本子记下,“还有什么花有这种本领?”蓝玫瑰花说:“七瓣莲能报锡矿,蝴蝶花能报锌矿。”

  忙了一天的小燕子高兴极了。这一天,她增加了多少知识呀

《最大的“书”》教案5

  教材简说:

  本文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因此,建议把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上。关于本课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不必作过细的讲解,只要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欲望就可以了。如果学生们有兴趣,可以在班级里开展奇石博览会,让他们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最大的书都有哪些?

  但是大自然中还有比它更大的书?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读故事〈最大的书〉

  二、初读识字。

  1.初读预习。

  初读课文,勾画生字、喜欢的词语、不懂的字词。

  2.互相交流。

  (1)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如: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去过重庆的'红岩村,我还知道有部小说叫《红岩》。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

  (2)把自己喜欢的生词读给同伴听,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这样引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促使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如,地质勘探队员--我喜欢书中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因为他懂的东西多。(3)向同桌请教不懂的字词。如,宝藏、矿物。

  (4)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流利。

  3.同桌向集体汇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4.写字指导。

  (1)写正确。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字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记住有土才能埋。

  (2)写美观。本课要求写的字中,出现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的左撇,铁字右边的第二撇,册字的两撇。建议重点指导竖撇的书写。指导应以示范为主,不妨多示范几次,让学生反复观察由竖到撇的变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反复练习,感悟由竖到撇的自然过渡。

  第二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一看这世界上最大的书。板书课题。上节课中,小朋友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书,为什么加引号呢?还记得吗?谁能再说说理由。小朋友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最大的书到底是什么样的?可以做什么?我们这节课呀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朗读感悟

  1.读中学。

  (1)自由读。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的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吗?请赶快读一读。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他和叔叔的对话。

  (2)伙伴对读。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么了什么?

  (3)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演中悟。

  (1)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合作演一演。

  (2)集体评一评。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4.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

  三、积累运用

  词语开花。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学生自主填好后,可以开展组词游戏。如:宝石--石头

  化石--石英高山--山岭

  大山--山川大地--地球

  土地--地图

  四、实践活动

  1、交流自已找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2、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最大的“书”》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 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的变化。

  4. 在对话中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读好人物的对话

  2、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的变化

  3、在对话中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

  2、先回忆上节课所提出的问题:(○1题目中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2为什么“书”要加引号呢?○3这本书记载了什么?……)

  过度:想知道这此问题的答案吗?(想)让我们一起去学习课文吧。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

  (2)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认识图中的人物吗?怎么称呼他们(结合图:川川、爸爸、叔叔)

  过度:这位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呀,看呀,这位叔叔就是地质勘探队员。

  2、学习2—4自然段

  (1)最大的“书”指什么?

  (2)“书”为什么加引号呢?

  (3)结合图理解句子:“你看,这岩石一层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4)请齐读第1—4自然段,并用不同的语调、语气读出川川和叔叔的对话。

  过度:结合图,这岩石书一层一层的,就像我们日常用的书,一页一页的,我们的书上有字,这岩石书上有字吗?

  3、学习5-6自然段

  (1)岩石上有字。

  1看谁又对又快地在文中找出描写岩石上有字的自然段。(5、6○

  自然段)

  2指名读5、6自然段。 ○

  3岩石上的字指的是什么?用“~” ○

  (雨点——雨痕 波浪——波痕 闪光的、透明的——物质)

  (2)这本岩石“书”真神奇,请带着神奇的语气来读5、6自然段。 过度:岩石“书”上有字,多么神奇啊!岩石“书”上还有别的吗?(有)

  4、学习7、8自然段

  (1)岩石“书”上还有什么?(结合图)“图画”,从图中能找到岩石“书”上的图画吗?有哪些?(树叶、贝壳、鱼)

  (2)齐读第7、8自然段(用不同的语气读出川川和叔叔的对话)。

  5、岩石上的字和图画能说明什么?齐读课文第十自然段。 过度:原来这本“书”是蕴含着这么多的知识,读了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6、学习第11、12段

  (1)哪一段告诉读这本“书”的作用?(11、12段)

  (2)指名读。

  (3)本段“……”(省略号),省略了许多宝藏,你能说出其他的宝藏的名字吗?

  (4)大自然还有很多很多宝藏,等待同学们去发现,研究,只要大家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有信心读懂这本“书”吗?

  (5)川川和大家一样,你能猜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

  (6)勤学好问的川川学到了这么多知识,他高兴吗?你从文中哪段看出来?(13自然段)

  1读一读川川说的话,应该带着什么样的语气读?(高兴) ○

  7、喜欢文中的川川吗?为什么?

  8、你喜欢文中的地质勘探叔叔吗?为什么?

  过度:同学们都喜欢文中的叔叔和川川,让我们分角色读他们的

  对话吧。

  9、分角色朗读课文(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1)通过川川和叔叔的对话,就知道最大的“书”指什么?

  三、总结

  神奇的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需要我们仔细去思考,认真去研究。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希望同学们课后读一读《大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吸取营养,感受大自然那无穷的魅力。

  四、板书设计:

  19、最大的“书”(岩石)

  教学反思

  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科学知识。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课堂教学,以其便捷、直观、丰富等特点开启了课堂教学的新天地,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由于有时在教学中往往出现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的现象,导致这个辅助工具“想说爱你也不容易”。在这节课中,我努力采用后置的方式呈现课件,既不使汉语过于直白,失去了应有的汉语味,变成了课件展示课;又比较准确地解决了常识性知识,使语文教学与科学知识的落实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当然在最后一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究大自然中更广的“书”时,我则采用前置的方式展示课件,利用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

  准确把握“书”的内涵,引领学生走向生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准确把握三个难度的“书”,即平常的书,文中最大的“书”,大自然中更广的“书”。我以平常的书引入,以大自然中更宽泛的“书”结尾,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又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使学生的视

  一层一层 有字:雨痕、波痕、矿物 穷宝藏 有画:树叶、贝壳、小鱼

  野不再被禁固在本教室,使汉语教学不再局限于本课堂。

《最大的“书”》教案7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学习活动】

  一、揭示课题

  1、导语揭题

  同学们天天在读书,我们的书是什么样的?世界上还有一种书,这种书是没有文字的,而且也是最大的“书”,你们想读这本书吗?(板书课题)

  2、设疑:“书”,为什么加上引号呢?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认真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学习生字、词语

  1、自读生字、词语。

  2、互相交流。

  (1)、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

  (2)、把自己喜欢的生词读给同伴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3)、向同桌请教不懂的字词。

  (4)、同桌向集体汇报。

  3、开火车认读生字并扩词。

  4、写字指导。

  (1)、本课要求写的字中,出现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铁、册”,重点指导竖撇的书写。

  示范“质”:指导写好“质”的'前两撇。

  学生书写带有竖撇的字。

  (2)、区别“印”和“陆”:“印”的右边是“”,“陆”的左边是“”。

  学生对照书写。

  (3)、学生自己书写其他的字。

  四、朗读感悟

  1、问中读。

  (1)、“书”,为什么加引号呢?指的是什么?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答案。

  学生回答。

  指导读一至四自然段。特别是问句和感叹句。

  (2)、为什么把岩石称为“书”呢?读课文找根据,看谁找得全。

  学生一边回答一边指导朗读五至十自然段。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3)、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读课文找答案,看谁找得准。

  指导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3、读中学。

  (1)、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他问了些什么?学到了些什么?找出川川的问话和叔叔的回答的句子读一读。

  (2)、分角色朗读。

  在小组中读一读。

  展示读。

  (3)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4、猜中想。

  (1)、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

  (2)、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

  五、积累运用

  1、词语开花。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

  学生填好后,开展组词游戏。

  2、词语积累。

  找出文中喜欢的词语或生字组成的词语写下来。

  3、“我知道”。

  自由读课后的“我知道”,再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最大的“书”》教案8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重难点:

  识字:指导学生利用识字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难记的字:勘、痕、厚。

  写字: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抓关键笔把字书写正确、美观。难点是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质、厚、底”,抓住关键笔“竖撇”写好字。

  初读:把课文朗读正确、通顺、流利。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识字板、字卡;相关课件。

  (2)学生预习:勾画生字;朗读练习;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尽量想办法解决。

  教学过程:

  (课堂一开始就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出示爬山的背景图,让学生感受到欢快的气氛。)

  课前2分钟:

  游戏《一字开花》

  老师:(出示字卡“导”)

  学生:导,指导;

  学生:导,领导;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今天都很有精神,以前学过的生字都掌握得很好真棒!今天老

  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

  出示课件小男孩“川川”:小朋友们好,我叫“川川”,很高兴成为你们的学习伙伴。我正准备跟爸爸去爬山呢,我们一起出发吧!

  播放课件:欣赏山川图片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

  川川:咦!这是谁呀?”

  (学生很快进入“爬山”的情景,看着美丽的山川,忍不住发出赞叹“好美

  啊”,最后目光锁在“地质勘探队员”身上。)

  老师惊奇地说:咦!这是谁呀?

  学生:地质勘探队员(出示词卡“地质勘探队员”)

  老师:谁再来说一遍?

  (指名读,全班读)

  老师:“地质勘探队员”是做什么工作的?

  学生:我问爸爸知道“地质勘探队员”是寻找宝藏的,找找哪里有煤炭、哪里有石油。

  学生:我上网知道“地质勘探队员”还进行古生物研究。

  老师:对,地质勘探队员经常到野外实地查看,有的进行古生物研究,有的进行矿产的探测等等。感兴趣的同学回去再去查查有关资料。

  老师:大家听听,川川也有问题了……

  课件播放:

  川川:“叔叔,您在看什么?”

  叔叔:“我在看一本最大的‘书’呢!”

  川川:“最大的‘书’?”(出示课题)

  老师:川川听不明白叔叔的话,聪明的小朋友,通过昨天的预习你知道吗?

  学生:叔叔是在看岩石,最大的“书”指的是岩石。

  老师:真厉害!比川川还聪明,所以大家发现了没有,课题上有一个小秘密——

  学生:“书”字加上了引号,因为它不是真的“书”。

  老师:真聪明!大家把课题齐读一遍。

  齐读:19最大的“书”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老师:为什么岩石就是“书”呢?神奇的自然界就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川川去爬山,探索这个奥秘好吗?(出示幻灯:三座山峰“我会认”“我会写”“我会读”)

  老师:爬山之前,让我们先做好准备,请同学们先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完了以后,再请小组长利用字卡采用自己组喜欢的方式组织学习,目标是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读准生字字音。

  (学生自读课文——小组长利用字卡组织集体认读、开火车读、抢读等,同时指正字音。)

  老师: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你认为哪些字音值得提醒大家注意?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指名汇报,师点击显示字音,汇报者带读:

  学生:我提醒大家:“勘”是前鼻音,“勘”……(全班跟读:“勘”)

  学生:我提醒大家:“册”字是平舌音,“册”……

  老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把这些生字齐读一遍,特别注意读准刚才小朋友提醒的字音。

  (学生齐读)

  老师:小朋友字音都读准了,那么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我们把这些字记得更牢呢?

  学生:识字板。

  老师:对了,拿出自己的识字板和字卡,摆一摆,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学生找规律认记生字,把用相同方法认记的字的字卡挑出来插在“识字板”的同一栏。)

  老师:现在,谁把自己的识字板拿上来,介绍介绍自己怎么记住本课的生字。

  学生:(结合“识字板”介绍)“岩、宝、册”我早就认识的,比如“册”字,就是我们语文书封面“二年级下册”的“册”;“勘、煤、刨、厚”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比如“堪”用“甚至”的“甚”加“力”;“痕、刨、底”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比如“痕”,把“很多”的“很”,双耳旁换成病字框;……

  老师:还有不一样的识记方法吗?

  学生:……;“刨、趴”是形声字;“印、册”我用“想象”的方法记,比如“册”字,横着看,我把它看成一册厚厚的书;……

  老师:其他同学也说说,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你是怎么记的。

  学生:我觉得“厚”最难记,我用想象的方法记,一个孩子盖着厚厚的被子在睡觉。

  学生:我觉得“痕”最难记,我把“狠”的反犬旁换成病字框。

  学生:“痕”还可以用“恨”字来换,把竖心旁换成病字框。

  学生:我觉得“质”不好记,我用笔画加熟字的方法记,横撇、竖撇,加“十”和“贝”。

  老师:由于时间关系,其他同学可以利用下课时间再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接下来我说你找,考考你是不是都会认这些字了。准备——

  (学生把字卡稍作整理):

  老师:“勘探”的“勘”

  学生:勘、勘、勘,“勘探”的“勘”(学生找出相应的字卡,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找对)

  老师:“脚印”的“印”(“刨根问底”的“刨”;“波痕”的“痕”;地质的“质”;一册书的“册”;厚厚的“厚”;岩石的“岩”;“宝藏”的“宝”;海底的“底”。)

  老师:刚才老师说的词语都在“我会认”山上,认认,你能读好吗?看看我们能不能登上这座山。

  出示幻灯:

  勘探、脚印、刨根问底、波痕、地质、一册书、厚厚的、岩石、宝藏、海底

  (课件出示“我会认”山峰,学生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屏幕上,小组领读,全班跟读。)

  三、指导书写“册、岩、宝、质、厚、底”。

  老师:小朋友都把字词读准了,真棒!接下来,让我们学习把这些生字书写正确美观,开始攀登“我会写”这座山,有信心吗?

  出示幻灯片:“册、岩、宝、质、厚、底”

  (继续攀登高山,学生兴趣浓厚)

  老师:有哪些生字呢?大家一起读一遍。

  (学生齐读)

  老师:认真观察,从结构上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发现了“册”是独体字;“岩、宝”是上下结构的字;“质、厚、底”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老师:眼睛真亮!接下来,让我们先来学习写好这三个半包围结构的字。要把它们书写正确美观要注意哪些笔画呢?让我们一起翻开书认真观察,把每个字的关键笔画描出来,等一下再来交流。

  (和平时一样,学生拿起笔,边观察边把每个字的起笔、压线笔、易错笔认认真真地描画出来。)

  老师:谁来汇报,你描了哪些关键笔画?

  学生:“质”起笔是短撇,不能写成横,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厚”起笔是横,和“质”不一样,“子”的横钩压横中线,最后一笔横要长些;“底”起笔“点”在竖中线,这一横(第六笔)压在横中线,底下这一点不能漏掉。

  老师: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好!老师也描了关键笔和小朋友们交流。我觉得要把这三个半包围的字书写漂亮还要特别注意“竖撇”这个关键笔,先竖再撇。(老师在投影仪下边说边描)大家一起书空一遍。

  老师:看看,哪个字不好写,需要老师给大家范写的`。

  学生:“厚”

  学生:“底”

  (老师范写、学生练写两遍)

  老师:“册、岩、宝”三个字,你们觉得要注意哪些关键笔呢?

  学生:“册”也有两个“竖撇”,最后一横要长些,而且压在横中线上。

  学生:“宝”下面是“玉”不是“王”,点不能漏掉。

  老师:这三个字比较简单,请同学们自己写一写。

  (学生书写练习两遍,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老师:写完了,请同学们对照课文里的范字,看看哪些字你最满意,画上红旗。不满意改改!同桌也互相夸夸,送上笑脸。

  (为了得到同桌的笑脸,学生先进行认真地自评,特别看到不满意的字,马上擦掉重新书写,直到满意了才拿到同桌的面前。同桌间的互评真诚、实效,得到笑脸者自是欣喜,但对于同桌指出的不足也能虚心接受,马上订正。学生完全置身于自主的学习氛围中,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了学生一点一点地进步了。)

  老师:哪个小朋友认为自己进步最大,把作业拿上来给大家瞧瞧!

  (指名上台展示自己的作业。)

  老师:自己评完自己的作业,也得到同桌夸奖的还有谁?(学生举手)

  老师:真棒!这么多同学这么快就把生字写完而且得到同桌的夸奖。接下来我们要爬这座最高的山,(出示幻灯“我会读”山峰)你们怕不怕?

  学生:不怕!

  老师:许老师对你们也非常有信心。

  (在老师的激励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注意力集中到了“我会读”的要求上。)

  四、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整体感知全文。

  老师:请小组合作把课文读一读,要求把课文朗读通顺、流利。

  (学生先自读,再转身四人小组合作读——齐读或分段合作读)

  老师:这三句可是这篇课文中最难读的句子,老师听听你们能不能读好它们?

  出示难句检查:

  ①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②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

  ③岩石这本书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zàng)!

  老师:第一句谁想读?

  (课堂上马上活跃起来,学生都想显示自己能读好这难句。——指名读)

  老师:谁还想读?(再指名读)

  老师:想读的一起读。

  老师:第三句谁想读?(指名读,点拨:“藏”字多音字。)

  老师:第二句我们全班一起来。

  老师:难句会读了,老师想,把课文读通顺一定也难不倒大家。下面让我们男女同学合作朗读整篇课文好吗?把你们好听的声音展示出来!

  (男女合作分段朗读整篇课文)

  老师:读得真好,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学到这,你能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学生:这篇课文写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告诉川川为什么岩石就是“书”。因为岩石上面有字、有图画。

  学生:叔叔还告诉川川,读了这本岩石书可以找到更多的宝藏。

  (学生不能完整概括,但或多或少都说出了自己初步感知的内容。在几个同学的互相补充下,学生基本上了解了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师小结布置课外作业:

  老师:看来,小朋友的收获可真不少!今天我们还成功地登了三座高山,说说你还收获了什么?

  (话音刚落,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小手)

  学生:我认识了许多生字词朋友,还学会了六个字的书写。

  学生:我能把课文读通顺了。

  学生:我知道了为什么岩石就是“一本书”。

  老师:那么,你们下节课还想收获什么?

  学生:我想学习把课文读好听。

  学生:我想知道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学生:我还想学写新的生字。

  学生:我想知道陆地为什么会变成大海,会变成高山?

  老师:好!下节课老师再安排三座大山让小朋友来攀登。今天回去后,还请同学们完成两个作业:

  (1)认真完成语文书P86课后“我会填”,组词开花,先找规律再填;

  (2)和同桌一起把我们今天学习的六个生字再认认真真的书写两遍!比一比,谁写得好!大家能做好吗?/好了,川川要和我们说再见了。

  (播放“川川的话”:同学们,咱们下节课再见!)

《最大的“书”》教案9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揭题提问,解决最大的“书”指什么?书中有什么内容?

  3、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叔叔对岩石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设疑:

  1、(教师手拿书)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书)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本最大的书。板书:最大的书。(故意漏写双引号)

  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最大的“书”指什么?

  书里有什么内容?

  书有什么作用?

  其余随文解答。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认识或学过忘了的`字打,问同桌。

  不理解的地方打?

  (2)、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抽生说

  出示: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结合书本插图,齐读

  3、学习生字

  (1)请出我们的生字宝宝,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准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

  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说一说。

  (3)巩固生字。开火车读

  (4)你喜欢哪个词语,就读读它吧!

  出示:地质勘探队员岩石一册厚书

  刨根问底印痕煤炭宝藏

  抽生读,词语释疑,齐读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解答简提出的小问题。

  5、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探究内容

  岩石这本书里有什么内容呢?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提到了呢?请你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吧!

  抽生答,随机出示文字:

  1、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浪;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啊!

  回答时叔叔会怎么说?请你试着读一读,抽生读,评议,齐读

  2、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读好感叹号的语气: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叔叔从岩石上发现小鱼是什么心情?

  抽生读,评议,齐读

  3、分角色朗读

  小结:这神秘的化石就象一份份珍贵的资料,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变化沧桑。那么书有什么作用?下节课再来研究。

  四、指导书写。

  1、教带有竖撇的五个生字

  2、比较:厚和底

  3、教师范写“底”,讲解写字要领:

  底:第三笔是竖撇,第五笔是“竖提”,上下都有点。

  4、还有哪些字有“竖撇”?学生练写“册”、“厚、”质“、”铁“,教师针对写字情况进行指导。

《最大的“书”》教案10

  【课前透视】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学生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

  如:“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三、质疑

  1、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了解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理,为下节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二、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

  1、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3、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4、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从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

  角色选定。

  熟读对话。

  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学生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五、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相关链接

  1、中国化石网:

  2、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是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生活于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将全新世以前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全新世以后的生物称今生物或现生物。大部分古生物已经灭绝,仅有少数古生物仍延续至今,称为活化石。古生物死亡之后由于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遗体或遗迹称为化石。

  3、化石与地层

  构成地球表层成层的岩石,叫做地层。地层本来是一层一层地沉积而成的,一般来说,先沉积的地层在下面,后沉积的地层在上面,所以下层地层的年代比上层的古老。但是,由于地球表面不断运动,地层也会随着上升、下降、扭曲等,使地层顺序发生某些变化。

  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

  地层一层层地重叠,像书页一样,保存着地球上生命世界的历史记录,化石就像这巨大历史书中的文字。人们根据地层中的岩石,可以分析出地层形成的年代,而其中的化石,就是推断当时生命世界的根据。

《最大的“书”》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认识“勘、岩”等10个生字。

  认识“岩石”,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变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对话中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岩石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课文,要想学好这篇课文,先得学会这课的生字,你们有信心吗?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要求: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再把生字从课文中找出来,连成词多读几遍。

  待会儿请同学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看谁的小老师当得最出色。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1)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你喜欢的词?(出示加拼音的生字词。)

  (2)去拼音随机抽读。(“我指你读”)

  3、同桌向集体汇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4、由题质疑,自主研读,理解“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过渡:同学们生字认得真不错,今天咱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叫——最大的“书”(板书)

  师生再次齐读。

  (1)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发现吗?(“书”为什么要加上“”号)

  (2)请你们带着这个疑问默读课文,看谁最先知道“书”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

  (3)学生默读汇报:

  出示: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谁来读读这句话?(三人)齐声再读这句。

  (4)读后质疑: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读了这本书,我们会知道什么?

  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你们都是勤学好问的孩子,课文中的小朋友川川和你们一样,也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想弄个明白,这就叫——刨根问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一看这世界上最大的书。板书课题。上节课中,小朋友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书",为什么加引号呢?还记得吗?谁能再说说理由。小朋友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最大的书到底是什么样的?可以做什么?我们这节课呀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细读课文5-12自然段,合作探究。

  爱刨根问底的'你们就发挥团结合作的精神,选择你们喜欢的读书方式,选择你的学习伙伴,读一读课文的第5-12自然段,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

  1、合作研读,小组内交流;

  2、汇报解决:

  (1)书里有什么?(文字和图画)

  ① 指名从文中找出书里的文字和图画。(雨痕、波痕、矿物、树叶、贝壳、小鱼)

  ② 分别指名读。各一个,愿意读的一起读。

  ③ 教师点拨:

  平常我们在读书时,都是通过书里的文字和图画获得了知识,今天我们读了岩石这本书中的文字和图画,也一定会有收获。

  请同学们不出声地再读一读这部分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了这本岩石书中的文字和图画,你知道了什么?

  ④ 默读课文,深入思考。

  ⑤ 交流:

  适时出示:“它告诉我们……这座山。”(配音乐,展示这一变化过程)

  ⑥ 看到地球亿万年间的变化你想说些什么?

  ⑦ 有感情地读这段话,读出自己的感受。

  瞧咱们的地球爷爷真像个魔术师,在亿万年间竞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⑧ 你们也很了不起啊!既能不懂就问,又能合作解决自己的疑问,老师看到你们的脸上已经露出了解决问题的兴奋的笑容。能将你们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选择读书伙伴分角色读5-10段(出示)

  a、学生分角色读(请2-3组)

  b、师生合作读:

  老师被你们的朗读深深感染了,我可以和大家合作吗?

  c、学生集体分角色读。

  (2)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课内外结合。

  三、拓展实践,课外延伸: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终于和川川一起读懂了这本最大的“书”。想一想川川现在心里会想些什么?

  ①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②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2、爱动脑筋,勤学好问的你们还想说些什么呢?

  孩子们,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其实就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神奇奥妙的知识,你们愿意在今后的学习中走进大自然,一起去探寻大自然的奥秘吗?

  板书设计:略

《最大的“书”》教案12

  教学目标:

  1、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读通课文。

  2、学习课文10个生字,学写2个生字。

  3、激起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预热。引“书”。

  孩子们,今天是4月12日,一个对于我来讲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因为今天我和咱们在坐的小朋友相识。再过11天,便是4月23日(屏幕出示4月23日)这一天对于全世界的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知道这一天吗?老师告诉大家,这一天是“世界读书日”,也叫世界书香日。让我们每个人都爱读书,让整个世界都充满书香味便是这世界读书日的意义所在。小朋友平常喜欢读书吗?你都读过哪些书?

  二、揭题读题。导“书”。

  看大家这么喜欢书,老师这次可就真来对了。实话告诉大家,老师这节课是专门到咱们中间来向大家推荐一部特别的书。(补充课题:最大的“书”)

  看看这题目,这书特别在哪里?

  读题:谁来读读

  三、初读识字,读“书”

  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让我们打开课本83页,一起走进这本最大的书。

  第一次读这本“书”,老师只有一个要求,把这书里每一个字都读准确,要是碰到不认识的字,咱们可以拼拼拼音。

  反馈学习词语:

  你把这书里的字都读准了吗?老师可要检查检查了。

  (课件出示词语)

  脚印 雨痕 波痕

  煤炭 宝藏 岩石 铁矿

  刨根问底 地质勘探队员 一册厚厚的书

  这三组词语难度可不一样,级别也不同,你想挑战哪一个星级呢?

  1、读词语时,得有一定的节奏,一个词语读完了稍作停顿。

  2、强调读好:地质勘探队员

  3、孩子们,这些词宝宝中藏着一个多音字,你发现了吗?

  藏除了读“藏”还有一个双胞胎兄弟,读“cáng”,藏着铁矿中的藏就是它的双胞胎兄弟。(出示:藏着铁矿宝藏)

  四、再读解词,问“书”。

  第一次读这本最大的“书”,我们就收获了这些词宝宝。看,这些词宝宝都满意而归了。哟,还有一个词宝宝不肯走?原来是“刨根问底”,它想问问咱们小朋友,它是什么意思?课文中谁“刨根问底”了?川川问了哪些问题?

  请小朋友找一找川川的'问题,用“——”划出来,找到了的小朋友,先自己轻轻地读一读。

  川川刨根问底,都问了些什么?

  交流朗读:

  1、叔叔,您在看什么?

  2、哪里有书啊?

  3、这上面有字吗?

  4、这上面有图画吗?

  5、这能说明什么?

  6、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1)这列火车读读这些问题。读的时候,小朋友可要注意把这一只只的小耳朵读好?

  (2)指名读读川川的问题:哪个小朋友也来学学川川问一问,一个问题问好稍稍停一停。

  (3)像这样一个接着一个地问问题,就是刨根问底。我们集体来刨根问底一回。

  五、又读训练,识“书”。

  川川刨根问底,一连问了这些问题,叔叔呢则耐心热情地解答了川川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现在我们同桌合作,一个学川川的刨根问底,一个读叔叔的热情解答,把川川和叔叔的对话合作读通了。合作时,你对哪一组对话特感兴趣,多练练。一会儿展示给大家听听。

  交流:

  1、哪里有书啊?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指导读通:谁也想读读这组对话。

  (2)导读:指着屏幕上的岩石,问学生?哪里有书呀!

  2、这上面有字吗?

  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

  (1)谁也想来读读这书上的文字?

  (2)导读:这雨点留下的脚印叫;这波浪的足迹,叫;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他们都是字呀!

  (3)拓展说“痕”,泪水在脸上留下的足迹叫()

  3、这上面有图画吗?

  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1)到现在还没发过言的同学,请举手,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个发言的机会,你自己找个好朋友与你合作读这组对话行吗(请3位)

  4、读懂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男女生合作读.

  六、合作再读,理“书”。

  现在老师也来学学川川的样“刨根问底”一回,小朋友们能对我的问题作出一一的回答,行吗?

  七、提升主题,指导写字。

  川川刨根问底,问了这些问题,是他的这些问题带我们走进了这本最大的“书”。此时,你心里一定也有一些问题想问,你也来学学川川刨根问底,和大家说说你心中的问题。

  咱们提的这些题很有意思。课后,我们将带着我们自己的问题,收集相关的资料,下节课,让我们带着我们的问题,更进一步地走进这本“最大的书。”

  最后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个“刨根问底”,好好写一写这个词。

  指导书写“刨、底

《最大的“书”》教案13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1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设置悬念

  1、读课题,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文,勾画生字及喜欢的生词。

  2、和同桌交流认识了哪个字,是怎么认识的。

  3、把自己喜欢的生词说给桌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4、全班交流,把学习的字词的好办法介绍给大家

  5、同桌间用生字卡片互相抽查。

  6、找合作伙伴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7、回报自读,分段轮读,互相纠正。

  三、朗读感悟,体会角色

  1、自由读:

  叔叔为什么把岩石称作书,这本书有什么用呢?请赶快读一读吧!

  2、伙伴对读:

  和伙伴合作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再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3、读中悟:

  ⑴ 出示文中的问句和感叹句,指导读好这些句子。

  ⑵ 进入角色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提示读好人物的对话。

  ⑶ 表演读,进行评议。

  ⑷ 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提示:

  ① 熟练对话,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② 爸爸在文中一句话也没说,可以给他设计动作。

  ⑸ 评一评:

  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四、总结延伸,启发感悟

  1、你能猜出川川长大后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

  2、你认为这本最大的'书有趣吗?怎样才能和叔叔一样,读懂这本书呢?

  五、指导写字

  六、巩固练习

  我会填。(引导发现规律,适当扩展)

  七、实践活动

  1、收集当地的一些岩石标本。

  2、读《自然百科全书》,把读后的体会说给家长或同学听。

《最大的“书”》教案14

  《最大的“书”》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9课,课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进行交流,了解到了神奇的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的故事。本篇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将地质知识融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着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课文的学习以此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文中有10个会认字,12个会写字,以及一些比较陌生的词语,笔者就本课的词语以及会认字的教学有一点偶得,与大家交流:

  一、“以词解词”内部链接

  一提到“以词解词”,大家一定会持反对意见,这不是我们一直所摒弃的吗?但是,依据课文的特点,对于《最大的“书”》一课却是实用而且巧妙的。课文《最大的“书”》中有一个词语肯定是孩子们所陌生的,那就是——地质勘探队员。学生对这一职业是干什么的?一定会有疑惑。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就不能置之不理。可是如果生硬地将词典里的解释告诉学生,对学生更是晦涩难懂。(地质是地壳的成分和结构,勘探是对已发现的矿床进行勘察探测,以查明矿藏。)这样对学生而言,不啻是“雾里看花”。

  经过细读,我发现在课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为孩子理解地质勘探奠基。如“煤炭 岩石 矿物 宝藏”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课文中的原汁原味的`语境进行教学。于是,可以这样设计:

  ●先认读词语:地质勘探队员

  ●再认读词语:岩石 煤炭 矿物 宝藏

  ●教师讲解:地质勘探队员就是通过对地质的勘探和研究,就能知道哪里有煤炭,哪里有宝藏,哪些是有价值的矿物……他们能读懂不会说话的关于地质这本大书。科学家可以推测地球发展的年代,地壳的运动情况,各种生物的变化情况。

  ●读句子: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细细地琢磨这个环节,不难发现教者遵循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同时更巧妙的是——以词解词。将课文中的词语组块进行教学,这样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词语教学的价值。因为用课文中的词语营造了一个思维的训练场。学生可以将这几个零散的、看似不相干的词语,通过“地质勘探队员”这一个词,串联了起来。在这样原汁原味的语境中既反复地认读了生词,又有利于孩子在课文内部找到联系,渗透一种思维——联系着理解,联系着思考,这种思维对学习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学习的好方法。经常这样的训练,这样的渗透会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思维基础。

  二、“刨根问底”显见过程

  在课文中有这样一个词语——刨根问底,怎样引领孩子理解这个词语呢?我们不妨让孩子画一画川川问了叔叔几个问题?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教师可以引导:像川川这样一个接一个地提问,想要把问题都弄懂,有点“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感觉,用书中的一个词就叫“刨根问底”。你看,“刨”字是“立刀旁”,真有一种一问到底的决心啊!

  这样教学,让孩子在划一划,想一想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联前想后的能力,让这一个小小的词语更加有张力!

  三、“说文解字”彰显文化

  除了这几个词语中的生字之外,课文中还有要求会认的字,“一册、脚印、雨痕、厚厚的书”。其中“册”、“印”的造字很有意思,如果教学时有意识地渗透汉字的字理,在近似“说文解字”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地对汉字有感性的认知,从而对汉字文化的历久弥香产生兴趣甚至热爱,长此以往,会为孩子的人生启蒙打下精神的底色。

  “册”字,我们可以边画字边介绍:在古代,还没有发明纸,所以古人就把字写在了一条一条的竹简上,然后用线穿起来,你看,“册”这个字多象呀!要不然人家会说,每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呢!

  “印”字就更形象了:你看,“印”字的左边就像手印,右边像脚印,手和脚留下的痕迹合起来表示“印”。我们可以组词:手印、脚印……

《最大的“书”》教案1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见面问候。

  二(1)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大家喜欢唱歌吗?(生:喜欢)张老师可喜欢唱歌呢!我最爱唱《找朋友》,会唱的可以和我一起唱。“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师边唱边找到一位同学,敬礼握手。)师:“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生:“我叫XXX。”师:“XXX,我们就是好朋友了。朋友们,我们准备上课吧!”(师生问好。)

  二、提示课题,据题质疑。

  1、师:小朋友们,你们爱读书吗?(爱)能说说你读过的书是什么样的吗?

  生1:书本是长方形的。(师:书的形状。)

  生2:书里面有许多字还有许多画。(师:书的内容。)

  生3:书的每一页还有页码。(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4:书里面有很多知识,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师:说得多好啊!)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最大的“书”。(师指导读出最大。)

  3、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书?

  生2: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子的?

  生3:我想知道最大的“书”里面有什么知识?

  生4:我想知道“书”字为什么会加引号呢?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过渡:想和最大的“书”见面吗?快读读课文吧!提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次,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小朋友和张老师。孩子们,开始吧!

  1、师:刚才二(1)班的小朋友读书可认真啦!这些小汽球是奖给你们的,只要读对了汽球里的生字娃娃,这小汽球就是你的了!谁来读?

  (师随机“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读音情况。)

  2、师:去掉拼音还认识生字娃娃吗?请帮老师推荐一位小老师领大家读。

  (巩固生字读音。)

  3、师:生字宝宝真淘气,它又和大家捉迷藏躲进句子里去了,能把这些句子也读好吗?(自由练读,分组读,练读难读的句子,降低读文的难度。)

  四、再读课文,解决质疑。

  过渡:句子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读得很棒。谁愿意和老师合作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请两生合作、分工)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这本最大的“书”究竟是什么?(读书,生答:最大的“书”是岩石。)

  1、你从哪儿知道是岩石书的?(指名说,出示课件。)

  2、练习朗读句子:岩石就是书啊!

  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师:岩石书,多奇特呀!这句话是谁说的?(叔叔)

  (2)师:叔叔怎么说这两句话的,自己练习读读。(生自由读)

  (3)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评1:读得不太像叔叔。师:你来试试。

  评2:读得很好,特别像叔叔的感觉。师:我们大家像他一样读读。

  3、师:现在,你知道“书”为什么加引号了吗?

  五、自主研读,理解课文。

  过渡:对于奇特的岩石书,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川川有一连串的问题不明白,大声读读课文5——12自然段,找找川川提出哪些问题,把它们划出来。

  1、学生读、划,教师巡视了解。

  2、指名说说划出的问题。

  师:划好问题的小朋友坐直小腰老师就知道了!

  生汇报四个问题:这上面有字吗?

  这上面有图画吗?

  它能说明什么呢?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3、学习伙伴川川的问题,你们愿意帮他解决吗?

  那我们四人小组合作,看能帮川川解决哪些问题?

  4、四人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师了解情况。

  5、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四个问题随机解决)

  这上面有字吗?

  (1)指名生说或读。(师: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吧!生读)

  (2)师:那岩石书上的`字到底是什么呀?(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3)读出趣味。(师:岩石书上的字真有趣,我们再来读读。)

  这上面有图画吗?

  师:岩石书上有字,那还有图画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谁来告诉川川?

  (1)指名生说或读。

  (2)师:岩石书上都画了什么呀?(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它能说明什么呢?

  师:一块岩石上,又有树叶,又有贝壳,说明什么呢?哪个小组来帮川川解决第三个问题?

  (1)指名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第10自然段: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2)师:原来这些画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瞧!原来这儿是一块陆地,上面长满了树木,树叶落在了地上;后来陆地下沉,周围的海水进入这里,这儿变成了大海,海里当然有贝壳、小鱼了;又过了很多很多年,海底慢慢上升,成为这座山,我们就在山上看到又有树叶,又有贝壳的岩石了!

  (师板演)

  (3)理解读。

  师:地球真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咱们边读边加动作把地球了不起的变化读出来。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师:前面的问题我们都帮川川解决了,第四个问题一定难不倒二(1)班聪明的孩子,哪个小组来帮川川?

  (1)指名读。

  (2)出示句子,拓展思维训练。

  师:岩石书的作用真大!我也想读读(师边出示句子边读)

  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可能还告诉我们什么呢?

  课件接着出示句式练习:哪里藏着,哪里,……(指名说)

  (3)齐读。(师:岩石书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读读它的作用吧!)

  6、师:聪明的我们帮川川了解了这本岩石书,川川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带着高兴的表情和语气读读最后一段。(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1)齐读。

  (2)师:猜猜川川长大后做什么?你怎么知道?

  六、回顾课文,拓展延伸。

  1、小结:这节课大家学得真主动,老师想把一段话送给大家,一起来读读吧!(同学们,神奇的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岩石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的奥秘,正等着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走进大自然,一起去探索,一起去发现呢!)

  2、老师向大家推荐两个网站: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识,可以上这两个网站进行搜索,也可以注意观看中央电视台《神奇的地球》节目。

  3、数不清”,读准字音。

  (1)找出相关的句子读出来,指导学生读出“数不清”的感觉。

  A

  指名读。B

  齐读。

  (2)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什么数不清。

  4、学生认识词语“云彩”。

  5、认识“飘落”,读准字音。

  (1)谁能做做动作表示“飘落”?请学生说说还有什么可以飘落下来。

  (2)板画“飘落”,理解意思。

  A请大家认真看老师在黑板上写:“飘落”这两个字,你看雨点儿从天空上飘落下来,斜斜的。

  看看“飘”字的右边是什么字?(风)对,“飘”的右边是“风”字,那么雨点儿的飘落跟什么有关?

  (3)齐读第一句。师:看,风吹起来了,我们伴着风再读读这句话。“数不清的——”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认读“半”、“空”。(自由质疑,说说读这个两个字要注意什么。)

  2、认读“问”、“回答”。同桌找出来,互相读一读。师画大、小雨点图。

  (1)师:谁在问?(大雨点)谁来做我们的朋友大雨点来问一问?指名读大雨点,男孩子齐读。

  (2)小雨点怎么回答?指名读小雨点,女孩子齐读。

  (注意指导读出问号。)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显示:你要到哪里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学会“方”在“地方”中读轻声。)

  (三)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师:雨点儿从云彩里落下来,雨后的大地有什么变化呢?看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

  指导读“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2、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

  A演示动画。B

  学生说说大地的变化。

  3、师:看,老师这里有花也有草,谁来把它们种到大地上?

  (师生一起在黑板上贴花草。)

  4、师:(指黑板)看,花是不是更红了?草是不是更绿了?

  5、师:(指黑板空白处)那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怎么办呢?生自由说。

  师: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你看(画草),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花,长出了草。快来帮忙画花呀!

  6、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刚才花和草在地下干什么呀?生自由说。

  7、师生合作读一、五自然段。

  七、拓展训练。

  1、师:花开了,草绿了,现在老师带你们到田野上,去看看雨点儿的功劳,好不好?

  观看课件。

  2、师:花那么红,草那么绿,老师教给你们一个词“花红草绿”,记住它,读一读。(齐读)

  3、师:花那么红,草那么绿,是谁的功劳?(雨点儿)

  4、师:我们再亲切地叫她一次。

  5、师:雨点儿,老师喜欢你,小朋友们喜欢你,小草小花也喜欢你。雨点儿要去浇花浇草啦,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欢送它。

  6、齐读课文。

【《最大的“书”》教案】相关文章:

《最大的书》教案08-25

《最大的“书”》教案03-05

《最大的麦穗》教案09-10

最大的书优秀教案设计范文08-24

最大的“书”说课稿07-02

最大的书说课稿11-09

《最大的书》教学反思04-12

最大的书教学反思04-08

《最大的“书”》教学反思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