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案

时间:2022-10-02 14:56:0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水教案范文集合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水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水教案范文集合8篇

水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水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水的宝贵。

  2、积极设想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3、愿意参与保护水资源的行动。

  活动准备:活动PPT包括水的各种用途的图片、水匮乏图片、水污染与节约用水的视频资料等

  水受到污染的图片及人们治理污水的图片

  活动重点:感受水的宝贵,想出更多节水的方法。

  活动难点:幼儿节水习惯的养成。

  活动过程:

  一、听声音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听,这是谁发出的声音?(出示PPT)老师准备了三种不同的水声,你们能听出它是来自哪里的吗?除了这些地方哪里还有水?

  二、利用幼儿已有知识经验,感知水的重要性。

  1、师:水对我们人类有什么用途?除了人类还有谁需要水?你还知道哪里要用水呢?(工厂、建筑工地等)

  2、师: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水。假如世界上没有水会怎么样?

  教师小结:水是生命之源,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三、通过观看图片、视频,了解水资源的匮乏和水资源的污染情况.

  1、观看图片,了解水资源匮乏的情况。

  师:我国是世界上贫水国家之一,中国655个城市中现在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我们看看缺水到什么程度?(观看图片)

  师:没有了水,动物植物还有人类都活不成。水对我们来说真是太宝贵了,我们要节约用水。

  2、观看视频,了解水污染的原因。

  师:我们的水资源这么宝贵,但是仍有一些人破坏水资源,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影响了水资源。(播放水污染视频)

  师:出现了这样的事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生:保护小河不受破环。

  四、激发幼儿积极设想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师:水资源这么缺乏,我们怎么来节约用水呢?有什么好方法!老师找来节约用水的一段录像,请小朋友观看。(出示节水方法的视频)

  师:除了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些,你还有新的节约用水的`办法?(在幼儿园、在家里)

  五、鼓励幼儿从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并积极参加宣传保护水资源的行动

  师:小朋友们知道这么多节约用水的方法,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在生活中做一个节约用水的好宝宝。在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出示国家节水标志)呼吁全球的人们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一起去做个优秀的小小宣传员吧。

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了解家乡有关水的发展变化的历史。

  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搜集关于水的用途的照片或图片。

  1.谈话引题

  “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家乡人的生产和生活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水,人们对水的利用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欣赏教科书P46——47的文字、照片和图片。

  “从家乡水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在饮水、用水方面发生了几个方面的变化,请你们说一说我们家乡人水的变化情况。”

  2.阅读讨论

  请学生阅读和欣赏P48的文字和照片,边看边思考,如何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变得越来越宝贵了”这句话。(工厂多了,需要的水更多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卫生条件好了,洗澡、洗衣都比过去次数多了:人口多了生活用水也多了……)

  3.全班讨论

  “为什么现在总在提倡要节约用水?”

  帮助学生明确,水是生命之源,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水,水的储量是有限的,而人类对于水的需求又是无限的,所以,水是宝贵的资源,应该节约用水。

  教师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运用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4.课堂小结

  从我们了解的关于水的故事中,不难体会到家乡水的变化历史,认识到水对家乡人的重要。现在我们油水不过去方便了许多,饮用水质量比过去大大提高了,但要时时考虑到水是可利用的有限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节约用水对每一个家乡人、对全人类都是十分重要的。

水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了解水的主要特性和用处,在游戏中体验玩水的乐趣。

  2、培养幼儿探索科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节约用水意识。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盛满水的盆或桶

  2、硬币若干枚

  3、空矿泉水瓶若干

  4、纸船、积木、锁、易拉罐等

  5、小颗粒的泥巴

  6、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感知水的特性和用途

  1、水的特性

  (教师出示装满水的盆)

  师: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告诉老师,这干净的水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白色。

  (教师拿出一张白纸,把纸的颜色与水的颜色进行比较)

  师:瞧瞧,水的颜色和纸的一样吗?

  幼儿:不一样。

  师:水是什么颜色?

  幼儿1:白色。

  幼儿2:不是白色。

  师:那你觉得水是什么颜色?

  幼儿2:......。

  师:水不是白色,它是无色。

  评析:在孩子们的眼中,没有无色的概念,他们会把无色说成白色。教师拿无色与白色进行比较,让幼儿认识了无色。

  (教师悄悄地放一个硬币在水中,请幼儿观察)

  师:你们知道老师刚才放什么在水里了?

  幼儿3:是石头吗?

  幼儿4:是粉笔吗?

  幼儿5:是杯子吗?

  师:你们过来看看。

  幼儿:硬币。

  师:为什么我们能看到盆底的硬币呢?

  幼儿:......。

  师:脏水能看到盆底的硬币吗?

  幼儿6:不能。哦,我明白了,我们能看到盆底的硬币是因为水很清,干净......

  师:回答的'很好,干净的水是无色的,透明的,所以我们能看到盆底的硬币,......

  评析:通过幼儿的看,闻,摸等方式,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自主探索,全面感知水的无色、透明、无味等特点。教师和蔼的态度、发自内心的肯定,适时的引导,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2.水的用途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水有什么用途吗?

  生6:可以喝。

  生7:可以洗澡。

  ......

  评析:这个过程很短,但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争先恐后地说出了他们在生活中所了解的水的用途。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引导幼儿有效地认识到水的重要性。

  小结:干净的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水是非常重要的,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没有水所有的动植物将无法生存,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二、玩水的乐趣

  1、幼儿分组游戏探索

  第一组:瓶子的怪脾气——教师请幼儿尝试把空的矿泉水瓶垂直插入水中,会发现很费力,引导幼儿感知水的浮力。

  师:哪个小朋友能帮助老师把这空瓶竖的插入水中?

  幼儿们:我!......我!......我!......。

  师:(教师请几个幼儿前来尝试。)有什么感觉?

  幼儿8:老师,好像有人顶住了,很难插进去。

  幼儿9:为什么会这样呢?

  ......

  第二组:空瓶吐泡——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空瓶进水时冒泡的现象,启发幼儿思考冒泡的原因,帮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

  师:(每个幼儿一个空矿泉水瓶)我们来比比,谁先让瓶子喝饱水。

  (众幼儿一起玩灌水的游戏)

  幼儿10:老师,瓶子喝水时为什么要吐泡泡呢?

  幼儿11:老师,好奇怪,瓶子满了,泡泡就没了。

  ......

  评析: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日益丰富,已不满足了解某种现象,他们更对探究事物变化规律的实践过程感兴趣。这一活动利用了幼儿的好奇心,增强了幼儿的探究意识。

  第三组:沉浮之迷

  在游戏前,教师请幼儿进行了猜测,猜猜什么东西会沉下去?什么东西会浮在水面,为什么?最后,孩子们把纸船,积木,铁锁,易拉罐等放入水中,验证和观察沉浮现象。

  评析:鼓励幼儿大胆预测操作结果,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推理判断,然后让幼儿动手操作验证预测结果最后加以分析,归纳,提高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第四组:倒水游戏

  幼儿拿杯子装水,再小心翼翼地倒入其它容器,玩倒水的游戏。

  评析:在这个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幼儿的目测能力,同时幼儿的精细动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

  2、思维拓展:刚才每个小朋友都用水玩了各种好玩的游戏,请小朋友说说还用水玩过什么好玩的游戏?

  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有关水与生命的课件,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了水的作用和水的宝贵,认识到水对人类及各种动植物的重要性,从而巩固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使他们懂得珍惜每一滴水:洗手时不浪费水,看到水龙头开着主动去关好等等。活动在孩子们一张张满足的笑脸中圆满结束!

  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今天在幼儿园玩水的体会和感受

  反思:

  本活动在理念上力求从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出发,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力求体现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利用幼儿熟悉的事物开展活动,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在实施上力求体现动手操作、合作探索等多种方式,并尽量使活动的内容富有趣味性,操作的材料具有直观性,活动的过程体现开放性。使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投入,自主探索。把知识的获取过程,价值观的形成过程,能力的培养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都转化为自主建构的过程,培养了幼儿主动探索的品质。同时,本活动中也还有不少欠缺之处。比如说,在活动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是每个幼儿都能参与每个活动;此外,有部分孩子没有机会表述自己的发现。在活动预设时未能对此有充分地估计,活动中又未能灵活地处理。今后,此类活动课还应从预设和生成这两点上进一步完善。

水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水源自于地下水和天上的雨水,经过工厂的加工、过滤等程序,才能饮用。

  2、了解水中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微生物,知道不能喝生水。

  3、乐意观察生活,观察各种仪器,感受观察带来的快乐。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显微镜若干台。

  2、带领幼儿参观自来水厂,了解水加工、处理的过程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进行谈话活动:水从哪里来。

  我们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幼儿经过谈论后,得知水可以从天上的雨水那里来,也可以从江、河、湖里得来)江河里的水、天上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吗?为什么?

  要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饮用?(引导幼儿结合经验水加工、处理的过程)2、教师小结:我们饮用的水是江河里的'水,自来水厂的叔叔阿姨用一些特殊的设备把这些江河里的水经过加工、过滤使水边得干净、再传输到地下水管中,水龙头和这些水管连接着,通过水龙头我们就能用到这些干净的水了。

  3、了解水中的物质成分。

  教师:虽然这些水变干净了,但是是否可以直接饮用了呢?为什么?

  分组请幼儿在显微镜下观察水,知道水中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对我们人体有益处,而有些微生物对我们身体是不利的。

  我们要怎样处理才能饮用这些水呢?

  教师小结:

  自来水虽然经过了加工处理,但里面有些微生物对我们身体是有害的因此要将自来水再进行高温消毒杀死一些微生物,这样的水饮用起来就很安全了。

水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 五水共治 的具体内容。

  2.能对 五水共治 的具体方面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3.让 节约用水 的观念深入内心,渗透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理解 五水共治 ;节约用水。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猜谜语:太阳一晒我就变 ,火上一烧我也变 ,向上升起像轻烟 ,遇冷结成小冰点 。

  2.你觉得水是怎么样的?你会用什么词语形容它?

  3.师: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了水就没有生命。一旦地球的水枯竭了,那么整个世界一片死沉沉,冷清清。(呈现图片)

  4.说一说:水在生活中有哪些用处?(小组讨论)

  5.集体讨论。预设:喝水、洗衣服、洗澡、游泳、灌溉、水力发电 (适当预设后,图片与文字一同出现)

  设疑激趣、发散思维

  1.师:小朋友们,既然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用处,假如有一天世界上没有水了,会变成什么样呢?(小组讨论:假如世界没有水,会变成怎样呢? )

  2.(呈现图片,教师配文字解说)地面因为没有水,干得裂开了;所有植物都会因为没有水灌溉,枯萎而死;所有动物都会因为没有水喝,渴死

  3.深度探讨:如果没有了水,人类还能生存吗?

  引入 五水共治 ,深化理解

  1.: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2.我国的水资源情况: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教学反思。 其中比较严重缺水城市有110个。

  3.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身边的水资源

  1.反 思:我们身边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

  (1)沐浴洗头抹肥皂时,不关水。

  (2)刷牙时不关水。

  (3)浇花不用水桶装水。

  (4)洗车时让水随便流。

  (5)洗米洗菜用太多水。

  (6)桑拿、洗澡 消耗大量水;不用水时,也开着水。

  (7)学校寝室水房用水不节俭 比如拖布放到水槽里长时间用水冲;停水后水龙头不关,再来水时用无人问津;4、园林工作者的疏忽 常见到不少园林处。

  (8)还有一些小朋友喜欢玩打水枪的游戏,也浪费水。

  (9)用流动的水洗东西。

  (10)桶状纯净水没喝完就倒掉。

  2.方法:你有什么节约用水的好办法吗?

  a.洗澡节水

  b,厕所节水

  c.一水多用

  (1)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

  (2)家中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它完全可以保证冲厕所需要的水量。

  (3)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去油又节水.

  (4)养鱼的水浇花,能促进花木生长。

  3.世界水日的简介: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4.共同宣誓: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水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重点、难点)

  2、说出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及其原因。(重点、难点)

  3、举例说明植物生长需要的主要无机盐及其作用。(难点)

  课前准备

  1、学习准备

  (1)预习本课实验操作内容,提前一段时间做课本第65页的实验《含氮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

  (2)课前3~4周,每组分别在甲、乙、丙、丁四个瓶内用小石子培育幼苗(各组采用不同的材料,如玉米、小麦、蚕豆等),供给甲瓶不缺肥料的营养液,乙瓶缺氮的营养液,丙瓶缺磷的营养液,丁瓶缺钾的营养液,让学生每天进行观察,做好记录,包括:测量幼苗的高度,记录幼苗的高度,记录幼苗的颜色、茎叶的生长情况等。

  (3)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方面的资料。

  2、教师准备

  (1)根据课本准备实验《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的材料用具。

  (2)准备进一步探究的实验:两个新鲜萝卜,中央挖两个同样大小的洞,分别加入盐水、清水。

  (3)制作“根毛细胞从土壤溶液中吸水”的剪贴图。

  (4)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一些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方面的知识。

  教学过程(2课时)

  一、导入新课

  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请同学们分析这句话的意义,得出水和无机盐(即盐)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再提问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器官是什么,导人新课,接着复习根的结构,引导学生回忆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及原因。

  二、探究过程

  (一)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

  学生4人一组。

  1、把提前准备的幼苗放人盐水中,置于光下,观察其现象。(出现萎蔫现象)

  2、将幼苗迅速放人自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其现象。(茎和叶重新伸展开来,幼苗恢复正常)

  教师:巡回指导,组织讨论:

  ①描述现象。

  ②幼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③盐水和蒸馏水相比有什么区别?

  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外界溶液浓度大小直接影响根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由③得出溶液的含义,接着指出水中溶解的盐的多少,可以用浓度的高低来表示。

  ④自来水是溶液吗?(教师指出清水中溶有极少的无机盐,所以是溶液。)

  教师补充:在此实验中,清水和盐水存在于植物细胞的周围,所以称为“外界溶液”,盐水和清水哪一种浓度高?然后出示成熟的植物细胞结构图,引导学生从切西瓜流出西瓜汁的现象,回忆液泡及细胞液的知识。

  提问:细胞液是溶液吗?为什么?请学生做出肯定的回答。

  (二)根吸水、失水的原理

  学生4人一组,取两个新鲜萝卜,中央挖两个同样大小的洞,分别注入清水和盐水,并使液面等高,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清水、盐水液面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

  ①液面是否有变化?怎么变的?

  ②为什么会出现此现象?

  经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用学生拔河的活动来说明在盐水中植物细胞失水的道理,用学生的人数多少表示溶液浓度的高低,让学生说出盐水和细胞液浓度的高低,用几个学生表示,让学生进行拔河比赛,绳子会向哪侧移动,学生很容易答出:向盐水方面移动。

  这时教师马上指出:绳子移动的方向就代表了水移动的方向,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出水流动的方向,是从浓度低向浓度高,结果水分从细胞内流向细胞外,细胞就失水。使学生理解细胞失水的原因是:细胞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让学生自己概括出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拓展学生知识面。联系实际使学生明白细胞吸水和失水现象在生活中很容易看到,也是可以用其原理来理解的。

  讨论回答:

  ①糖拌西红柿后,盘中有何现象,为什么?

  ②家中腌咸菜的缸内,过一段时间后,缸内的水面有何变化?

  ③为什么发蔫的青菜放在清水中会硬挺起来?

  (三)根毛吸水的道理

  学生4人一组。

  ①出示“根毛细胞从土壤溶液中吸水”剪贴图;

  ②根据剪贴图和课本54页第一段文字,总结出根毛吸水的道理。

  教师补充:提出问题:

  ①一般情况下,根毛吸水还是失水?

  ②吸水的条件是什么?

  ③水分如何进入液泡中?

  设疑:什么情况下根会失水?烧苗的原因如何补救?盐碱地为何长不好庄稼?

  (四)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植物的根不仅能吸收水,还能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农田里的.庄稼和其他植物为什么需要无机盐?又需要哪些无机盐?

  学生4人一组。

  1、观察课前培养的两株植物,对其生长趋势进行比较。

  2、浇自来水和既浇水又浇含氮无机盐的植物长势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组织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再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吸收什么形式的无机盐?明确根吸收溶于水中的无机盐,并提出:植物除了需要含氮的无机盐,还需要含什么的无机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有何作用?如果缺少有何症状?

  (五)关于氮、磷、钾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学生4人一组。

  1、每组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幼苗,并出示实验记录;

  2、根据实验记录以甲瓶为对照,比较甲、乙、丙、丁瓶内的幼苗的生长情况,有何异常?

  从而逆向推理出氮、磷、钾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再根据其作用引导学生考虑在种植哪些植物时需要多施含此种无机盐的肥料。

  接着,教师介绍这种无机盐含量较多的肥料名称。

  最后,教师将各组缺少某一种无机盐的幼苗掺混后,随机抽出几棵幼苗,让学生用刚学到的知识给幼苗诊断,鉴别幼苗的原因。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根毛吸水的道理——合理灌溉。

  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合理施肥。

  四、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查找资料,了解根毛吸水、失水的道理。谈一谈合理灌溉,合理施肥在农业中的作用。

水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知道海绵比其他物品更能吸水。

  2、积累初步的测量和比较的经验。

  二、活动准备

  1、相同大小的积木、布片、纸片、海绵若干块,相同大小的塑料盆或水桶(装上水)。

  2、计时器或闹钟一个、量筒、不干胶若干。

  3、数量相等的红黄蓝绿贴卡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什么东西最吸水?

  请幼儿将相同大小的'积木、布片、纸片、海绵分别放入装有水的盆中,自由探索,看看什么东西最吸水。

  (二)玩玩海绵

  1、捏一捏海绵,有什么感觉?把海绵放进水里,再拿起来,你发现了什么?(海绵会吸水)

  2、挤一挤,又发现了什么?(水被挤出来了)

  3、引导幼儿探索用海绵吸水、挤水的过程。

  (三)运水接力赛

  1、教师示范讲述游戏规则:和你的朋友一起用海绵将水盆中的水运到场地另一端的盆子里,当计时器响起时,大家停止运水,比比哪一组运的水最多。游戏中幼儿无需刻意排队运水,游戏开始前强调安全规则,要求幼儿按规定方向行进运水。

  2、运水游戏: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红、黄、蓝、绿组),手臂上分别戴上颜色标识,教师将计时器定时三至五分钟。游戏开始,幼儿用海绵运水,计时器响起时,游戏停止。

  (四)量一量,哪一组运水量最多?

  1、引导幼儿认识量筒,知道刻度的大小代表水的数量的多少。

  2、教师将幼儿运过来的水倒入不同标记的量筒中,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看看哪个组运的水最多。

  游戏重复两次。

  活动延伸:找一找,海绵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水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水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懂得人人都应该为保护水资源作出努力。

  2、能大胆流利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资料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让幼儿阐述自己的观点。

  (1)师:小朋友,在我们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水,那么,这么多人都要用水,我们地球上的水会用完吗?(幼儿有的说用的完,有的说用不完)

  (2)师出示红绿两块不同颜色的牌子。

  地球上的水到底用的完还是用不完呢?大家的观点有的不一样,那我们就按自己的观点分成小组,一起来说说各自的理由,看看哪一组观点最有道理。(认为水用的完的小朋友坐在红牌周围,认为水用不完的小朋友坐到绿牌周围)

  (3)幼儿按各自得观点分成两队。

  (4)师:今天我们来开个辩论会,辩论的题目是:水用的完吗?现在我们红队的小朋友认为是用的完的,绿队的小朋友认为是水用不完的,一会儿我们各自得小朋友要发表自己的观点。

  2、辩论:地球上的.水用得完吗?

  (1)师:现在由红绿队各方阐述自己的观点。

  红:水用得完的,因为我们天天在用水,地球上的水会越来越少,总有一天会用完的。

  绿:水是用不完的,只要天下雨,河里湖里又有水了,水是用不完的。

  红:可是很多地方河里都没水了,要是不下雨黄河长江都会没水的。

  绿: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还是下雨了呀,黄河长江里不是又有水了吗?太阳再蒸发水蒸气,这样就又要下雨,河里不是有水了吗?

  红:有的沙漠现在已经没水了,沙漠现在越来越大,这样不就没水了吗?

  绿:不会的,只要我们人类在,我们就会想办法的。

  幼儿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时有一位幼儿走到两队的中间,老师问:你为什么站到中间去呢?幼:我觉得水既用的完又用不完,所以我站到两队的中间。(这时有几位幼儿也可能同意他的观点)老师就把他们分为黄队。

  3、继续辩论。

  绿:虽然地球上有很多脏水布能用,但我们科学技术发达了,还能把海水变成淡水,这样水就用不完了。

  黄:水既用的完又用不完,因为我们如果保护水资源,那水就用不完,如果我们人类一直在破坏水资源,那水就用的完。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水资源。

  4、讨论:怎样保护水资源。

  (1)有很多小朋友开始同意黄队的观点了,那我们怎样来保护地球上的水资源呢?(不浪费水,洗手时随手关好水龙头,把洗澡的水去拖地或冲厕所,不往河里扔垃圾,不弄脏水,不把粪便往河里冲,多种点树,不让沙漠变大。

  教师对幼儿的观点想法给予赞许肯定,并鼓励幼儿保护水资源要从自己做起。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真不错,但保护水资源要从自己做起,同时也要监督身边的人。

【水教案】相关文章:

水的特性教案09-29

《水的脾气》教案08-30

奇妙的水教案09-24

《认识水》教案10-09

《水的溶解》教案10-28

好玩的水教案10-21

关于水的教案06-15

关于水教案06-16

认识水教案07-12

水的秘密大班教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