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2-10-12 16:47:26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汇总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汇总7篇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故事情节,学说对话。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头饰。

  2.音乐《幸福拍手歌》。

  3.《幼儿用书》中班下2第20~21页。

  活动过程:

  1.放音乐《幸福拍手歌》,师生在欢快的音乐中边做动作边体验快乐的情绪。

  2.自主阅读故事《快乐是什么》。

  (1)教师:幸福和快乐就像一对双胞胎,非常亲密。小朋友,你们感觉什么是快乐?(吃好东西,接受礼物等)。小兔姐姐托着腮帮子,坐在大树桩上,歪着脑袋,望着天,呆呆地在想快乐是什么呢?

  (2)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让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画面。

  3.讲故事《快乐是什么》。

  (1)老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一边讲,一边跟幼儿对话。

  (2)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什么?(快乐是什么)

  (3)小兔子是怎么想的?(托着腮帮子,坐在大树桩上,歪着脑袋,望着天,呆呆地想。)

  请幼儿模仿小兔子思考问题的样子。

  (4)小鸟的.快乐是什么?(田野里有数不清的谷穗,随时可以吃得饱饱的)

  请幼儿学说对话。

  (5)小蚂蚁的快乐又是什么呢?(晴天,可以不用老搬家)

  请幼儿学说对话。

  (6)后来小兔子又碰到谁呢?(小松鼠)

  (7)小松鼠的快乐又是什么?(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

  请幼儿学说对话。

  (8)小鹿的快乐是什么?(森林里没有猎人,我们很安全。)

  请幼儿学说对话。

  (9)最后小兔子看见谁呢?又是怎么做的呢?(小熊孤单地坐在树桩上,给小熊一个大大的拥抱。快乐就是好朋友一个大大的拥抱。)

  请幼儿学说对话,模仿动作。

  3.师生一起完整讲述一遍故事,幼儿边做动作边讲述。

  4.请幼儿扮演小动物来表演。

  5.在音乐《幸福拍手歌》中结束活动。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意图:我园有多达60%的进城务工子女,这些孩子往往在语言、学习、生活等方面和其他小孩有所不同,这就不免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和阴影,有一部分孩子甚至性格孤僻,不爱讲话。

  行知先生主张尊重每个孩子,给予他们公平的待遇。爱是尊重的基础,如果离开了对孩子的真爱,尊重只能是虚假的形式,唯有发自肺腑的爱,才能产生真正的尊重。本课从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孤独"开始,逐步让幼儿感受到爱,有爱的人不会孤独。爱自己也要爱别人。

  活动目标:知道和朋友在一起不会感到孤独,和朋友在一起就会开心。

  尝试主动交往,感受积极主动交往的意义。

  活动重点:○1让幼儿理解什么是孤独。

  ○2怎么样才能不孤独。

  ○3感受到来自同伴的爱。

  活动难点:幼儿之间主动交往;将爱传播出去,让别人感受到爱,自己也会快乐 。

  活动准备:本课挂图 本课的语音故事、音乐《爱的`抱抱》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出示挂图,根据挂图内容提问:这些图片上都有些呀?(小朋友、老师、滑滑梯)师:大家看看这个戴眼镜的小朋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表情呢?(不高兴……),他为什么不高兴呢?(……)给幼儿讲述这个故事,二、让幼儿理解什么是孤独。

  老师走到幼儿中间。提问:○1什么时候会感觉孤独?(没有小朋友在一起玩、没有人说话)。○2你们喜欢孤独吗?(不喜欢)○3根据幼儿的讨论,教师总结:孤独是没有和朋友在一起,只有自己一个人。孤独就像一只风筝,只有自己空荡荡的飘在天上。

  三、怎样才能不孤独。

  引导幼儿倾听语音故事。

  这个小孩去找小朋友玩了吗?(玩了)。他和这几个小朋友在一起做了什么?(玩、手拉手……)。你会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做些什么事情?(给玩具好朋友玩;看到小朋友在一起玩,就走过去和她们一起玩;……)教师总结:如果你不喜欢孤独,那就去找朋友握握手,抱一抱,友好地和朋友说话,找到朋友你就不会孤独了。

  四、故事延伸------爱的抱抱(放音乐)教师总结:孤独会让人难过,我们要让每一个小朋友都不孤独,不难过。

  师:小朋友都站起来吧,找一个好朋友,跟她们抱抱。(开始放音乐)老师先主动俯下身子跟这个小朋友抱抱、又去跟那个小朋友抱抱。让幼儿感受到来自别人的"爱",自己也将这份"爱"传播出去。

  我们很快乐,有朋友就不会孤独。

  五、活动完毕

  师:下午爸爸妈妈来接我们的时候,我们主动跟他们抱抱,回家的路上碰到小朋友,也主动跟他们抱抱,好吗?来排好队。我们都不做孤独的孩子。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理解每个人都不一样。

  2、初步理解不同人有不同人的想法,学习尊重别人。

  活动重点:

  通过故事理解每个人都不一样。

  活动难点:

  初步理解不同人有不同人的想法,学习尊重别人。

  活动准备:

  1、 挂图5号

  2、 《小朋友的书.我升中班了》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理解故事

  (一) 讲述故事前半段。

  1、 出示鹅和猫的演示教具,边演示边讲述故事的前半段。

  2、 讨论:故事中的维利对什么事情感到惊奇?为什么会感到惊奇?它心理是怎么想的?它又会怎么说,小猫又会怎么说?

  (二) 讲述故事后半段。

  1、提问:维利又遇到了哪些动物?它们都是怎么叫的?它们和维利的叫声一样吗?维利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

  (三) 完整讲述故事。

  1、引导幼儿体会维利的`心情。

  2、维利以为别人和它一样也是“嘎嘎嘎”的叫声,可是事实上每个小动物的叫声都不一样。启发幼儿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像维利一样的经历,并具体说说当时的情景。

  二、教师总结,产生想法。

  每个小动物的叫声都不一样。我们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不同的想法。

  三、表演故事,加深理解。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童话故事中的语言美。

  2、理解故事中小熊经过冬眠、小母鸡长大的情节,丰富词语“冬眠”、“季节”。

  3、能专心倾听故事,大胆地描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小母鸡回来了》

  2、故事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公鸡和母鸡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第一幅图中有谁?小熊和小母鸡是一对好朋友,小母鸡长大的样子小熊可没见过。他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呢?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教师引出故事《小母鸡回来了》。

  3、集体欣赏故事录音,熟悉故事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讲述小母鸡、小熊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教师:小熊是什么时候认识小母鸡的?小熊又是什么时候和小母鸡分开的?当小熊再次见到小母鸡时,小母鸡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小结。

  4、利用教学挂图再次欣赏故事,了解花和季节的关系。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大胆地说出花和小熊、小母鸡之间的关系。

  教师:桃花开的时候是什么季节?那时候小母鸡会说话吗?蔷薇花开又是什么季节?这时候小母鸡是什么样子的?桂花开是什么季节?小熊要送给小母鸡什么礼物?为什么要送“满满一瓶桂花酱”?

  (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继续引导孩子回忆故事内容。

  教师:所有的花都谢了,小熊就怎样了?什么是冬眠?等小熊醒来时,什么花开了?他看到了小母鸡了吗?最后他找到小母鸡了吗?

  5、师友共同讨论小母鸡的变化。

  (1)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小母鸡变成大母鸡后的变化。

  教师:小母鸡再和小熊见面时,和原来一样吗?为什么小母鸡和原来不一样呢?

  (2)教师小结。

  6、请幼儿结合自身谈谈长大的变化。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故事复述和表演;师幼还可以根据故事内容,一起制作图画书。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围绕故事内容展开积极的想象与讨论。

  2、对天空中白云变化的现象产生好奇心。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神奇的天空》、录音故事。

  活动过程:

  1、谜语激趣。

  教师:一朵花,在天上;像绵羊,像白兔;风来了,它走了。

  ——天空中的云儿还会变成什么?让我们来听故事。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里讲到了什么?

  3、分解故事

  (1)、教师边操作教具边分段讲述故事。

  ——“故事中的小妹妹在干什么?她看到了些什么?”

  “白兔、绵羊、白马、白熊是怎么变成白胡子老公公的?

  “白胡子老公公又变成了什么?

  “最后,小妹妹看到了什么?说什么?

  4、完整听赏故事,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你看到天空中的云儿像什么?

  “为什么说是神奇的天空?

  “为什么白云会变来变去”?

  5、活动延伸

  绘画:神奇的天空

  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很多小朋友都在自己玩自己的,还有的根本不听,老师提醒了也没有用。导致在提问的时候没有几个小朋友举手回答问题,情况不是很好,要加强学习常规习惯的培养。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两个好朋友在一起打电话,说悄悄话的快乐。

  2、激发幼儿积极表达的乐趣。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图片、音乐(找朋友、悄悄话)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找朋友跳舞找自己的好朋友,和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一起。

  二:师:你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可是还有人没有好朋友。(出示图片树下小田鼠和树上的小鸟)

  师:其实小田鼠和小鸟早就想成为好朋友,可是他们为什么没有成为好朋友呢?(幼儿猜测)

  小田鼠和小鸟究竟为什么没成为好朋友呢?(教师念散文的第一段一棵很高很高的树上,住着三只很小很小的小鸟,树下住着三只小田鼠.

  小鸟想找小田鼠玩,可是,他们还没有长好羽毛,不会飞.小田鼠想找小鸟玩,可是,他们不会爬树.)

  师:有什么办法让小田鼠和小鸟成为好朋友呢?(幼儿相互讨论)

  看看小田鼠用了什么办法?(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讲述)

  出示图片,种子长大变成了什么?(喇叭花)

  师:小田鼠种喇叭花有什么用?(幼儿相互讨论)

  看看谁猜对了。(出示图片,喇叭花爬呀爬,爬到小鸟家.喇叭花开了,又圆又大,变成了小电话.)

  师:猜猜小田鼠和小鸟会说什么悄悄话?(幼儿相互讨论)

  三:老师扮小田鼠,幼儿扮小鸟,打电话。(例:师:喂,是小鸟吗?我是你的`好朋友小田鼠……)

  四:两个好朋友一个扮田鼠,一个扮小鸟,相互打电话。

  五:播放音乐,唱唱跳跳《悄悄话》。

  活动延伸:

  制作喇叭花电话

  附:喇叭花电话

  一棵很高很高的树上,住着三只很小很小的小鸟,树下住着三只小田鼠.

  小鸟想找小田鼠玩,可是,他们还没有长好羽毛,不会飞.小田鼠想找小鸟玩,可是,他们不会爬树.

  一只小田鼠在树下种了棵喇叭花.

  喇叭花爬呀爬,爬到小鸟家.喇叭花开了,又圆又大,变成了小电话.

  小田鼠在树下问:“喂是小鸟家吗?”小鸟在树上答:喂是小田鼠家吗?

  小鸟为小田鼠唱歌:嘀嗒嘀嗒嘀嗒。小田鼠为小鸟念儿歌:大尾巴长大尾巴大

  一棵喇叭花,连着两个家,小鸟和田鼠,天天说着悄悄话。

  活动反思:

  《喇叭花电话》是一篇充满了童趣,充满了爱与关怀的童话,它将喇叭花想象成电话,是小鸟和小田鼠能够彼此交流、关心。活动的重点在于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小田鼠和小鸟打电话的过程,难点在于在打电话的情景中体验同伴之间互相关心的美好感情。在本次活动中,采用了幼儿观察画面猜测讲述的形式,让孩子大胆猜测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小鸟和小田鼠成为好朋友,并且猜猜两个好朋友在电话里说了些什么悄悄话,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但是还是需要老师的引导来讲述出自己的想法,在情境表演中感受小动物之间的美好感情。最后将情感迁移到生活中,让孩子知道好朋友之间不仅可以分享快乐,有难过的事情或者是困难都可以告诉好朋友幼儿教育,好朋友会为你分担、安慰你,体验同伴之间互相关心的美好感情。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句子完整、连贯地表述事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学念儿歌,引导幼儿了解家乡瑞金的小吃,并说出自己知道的小吃名称。

  3、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述。

  活动重点:

  学习用简单的句子完整、连贯地表述事物的主要特征。

  活动难点:

  通过学念儿歌,引导幼儿了解家乡瑞金的小吃,并说出自己知道的小吃名称。

  活动准备:

  活动前请家长丰富孩子关于瑞金小吃的知识,并收集相关图片 带来幼儿园。

  活动过程:

  一、我们的家乡

  1、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是哪个国家的人吗?

  2、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叫上面名字?瑞金就是上面的家乡,我们的家乡

  有很多好吃的东西,你们知道都有些上面吗?

  二、家乡的小吃

  1、幼儿自由介绍自己知道的小吃,然后教师小结。

  2、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我们瑞金的小吃,请小朋友们看看都是些什么小吃。

  4、有的小朋友说图上的是某某小吃,有的.小朋友说是某某小吃。到底这些是什么小吃呢,一首儿歌里说到了这些小吃,儿歌的名字叫《美味的小吃》,让我们来一起听一听。

  三、欣赏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说到了哪些美味的小吃?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儿歌,按顺序出示小吃图片引导幼儿把小吃名称和图片对应起来,巩固幼儿对这几种小吃的认识。

  四、朗诵儿歌

  1、完整教念儿歌。

  2、幼儿朗诵儿歌。

  五、仿编儿歌

  1、你们还吃过哪些美味的小吃,味道怎么样?(根据幼儿讲述出示相关图片)

  2、小结幼儿讲述内容:我们家乡的小吃还有很多,有……而且这些小吃味道都很美,我们一起把这些美味的小吃都编到儿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