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时间:2022-11-11 08:19:0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5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的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够对这些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

  2、学会运用列表、尝试、操作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推理,发展推理能力。

  3、能够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在经历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树立自信,体会生活中这些现象中蕴含的数学道理。

  教材分析:

  《有趣的推理》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中的内容。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把“对现象的推理”作为教学内容还是第一次出现,本节课也是学生正是接触逻辑推理的开始。教材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发展水平,选取了难度不大,但又相对独立的两个素材,力图让学生亲历有趣的推理活动过程,形成一种明确的推理意识,学会借助表格,运用分类、排除等策略进行推理的方法,发展推理能力,为后续解决复杂的推理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乐于展示与分享,他们对符号、分类和列表也有一定的认识和运用。在生活中积累了合情推理的经验,具备简单的推理能力。但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逻辑表达能力不强。所以,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借助表格有序的进行推理便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重点:

  经历对生活现象进行推理的过程,理清推理顺序,学会表格法、排除法等常用的推理方法。

  教学难点:

  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能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梳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识推理。

  1、和学生一起玩猜一猜的游戏。

  猜兴趣爱好。

  说一说你最喜欢的课外兴趣活动是什么。

  猜一猜老师最喜欢什么。(唱歌,打乒乓球中的一种)

  师:“不喜欢”是否定表述,“喜欢”是肯定表述,这两种说法都能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今天我们就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猜朋友。

  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和大家一起学习,是他们中的一位。

  (出示图片:智慧老人,笑笑,机灵狗,奇思,淘气。)

  师:猜不准吗?需要什么?

  (张福兰)《有趣的推理》教学设计依次出示:女生;我的头发是黑色的;淘气×;奇思√

  2、导入新课。

  师:刚才同学们利用的提示就是尝试猜测时所必须的信息。

  (板书:信息)

  根据信息,利用排除的方法缩小范围,得出结果,这个过程就是推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推理”。

  【设计意图】:

  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由按照个人想法的“盲目猜”到利用信息提示进行“有根据的猜”,凸显推理活动中信息的重要性,并让学生体验生活中信息的'不同表达方式,了解推理的主要方法是排除法。

  二、合作探索,体验推理。

  1、读懂问题,明确要求。

  课件逐一出示信息。

  学校有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淘气、笑笑和奇思根据自己的爱好分别参加了其中一组。他们三人都不在一个组。淘气:我不是电脑小组的;笑笑:我不喜欢踢足球;奇思:我喜欢航模。

  师:你能判断出他们分别在哪个兴趣小组吗?

  2、独立思考,组内交流。

  3、现场收集信息,展示推理过程和结果。

  4、小结回顾,优化方法。

  小结:用文字说的很清楚,只是记录有些麻烦;连线法简单明了,结果一目了然,但是没有展示思考过程,表格法巧妙的运用了数学符号,只用了“√”和“×”就能清楚地记录推理过程和结果。

  对比三种方式,你更喜欢哪一种?(板书:列表法)

  回顾推理过程,先确定谁?由这个“√”可以排除几项?

  看来这个信息很关键。

  (板书:从关键信息入手)

  5、活学活用,小试牛刀。

  出示问题:有语文、数学和美术3本书,他们三人各拿了一本。

  他们分别拿了什么书?

  作业要求:试着利用表格将你的推理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吧!

  【设计意图】:

  挖掘生本内化资源,开放生本创造空间,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利用表格、借助符号、运用排除法进行推理,在获取推理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三、巩固拓展,再探推理。

  师:我们依据关键信息,利用表格进行梳理,得到了结论。当遇到信息更多、难度更大的推理问题时,你还敢接受挑战吗?

  1、获取信息。

  奇思的航模小组有6个飞机模型,现在按要求把它们摆放在展柜里,你能找到正确的位置吗?

  出示:淘气号和乐乐号都放在柜子的左侧,淘气号在乐乐号的上面。

  教练号在最上面一层的左侧。

  妙想号不在最上面,也不在最下面。

  奇思号没有放在教练号的旁边。

  2、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结:针对信息较多的推理,先进行分类,可以简化推理的过程,

  比较容易找到结果。

  【设计意图】:

  通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情景巩固和内化推理知识,引导学生在遇到复杂推理时可借助分类活动化繁为简,转变成简单的三项推理,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课堂小结,运用推理。

  1、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李老师和小军、小明、小林、小兵、小海在操场上做游戏。李老师的两边是小明和小军,小林正好在李老师的对面,小兵在小林的左边,小兵的后面是小明。请在图中标出他们的名字。

  3、宝盒探宝。

  这是一个宝盒,打开盒子需要找到正确的密码。

  ·出示:密码是1、2、3、4、5、6、7、8中的一个;它比4大;它是7的邻居;它不在7的右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P8页例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线路图说出走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的线路。

  教学难点:

  用语言描述行走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坐过公交车吗?有没有独自乘公交车去到动物园玩过?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再次到动物园游玩,那么,我们现在就出发,好吗?

  2、揭示课题:认识路线。

  二、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引入:师出示1路车路线图。

  师:有了这张路线图,你们一定能很快知道各个站点在动物园的哪个方向,谁来说一说?

  师:小朋友观察真仔细,你能在小组内说一说1路车的.行车路线吗?

  从火车站出发向 行驶 先引导学生在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师:谁还能说一说你想从哪个站点出发到哪个站点的路线?

  2、出示动物园的导游图。

  3、师:我们乘坐1路车来到动物园,这里的动物可真不少,谁来说一说有哪些动物?

  4、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它在动物园的什么位置?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猴子在熊猫的什么方向?狮子在大门的什么方向?学生指名回答。接下来由学生提问,学生指名回答。

  5、小朋友真聪明,我这儿还有一个要求:我想从大门出发去看完所有的动物,再从大门出来,我应该先去哪儿,再去哪,请帮我安排一条路线吧。

  a)同桌合作完成路线图。b)指名介绍路线图。c)集体评价。

  三、达标训练

  1、我来当导游:通过下面的路线图说说从甲地到乙地是如何行进的?途中经过哪些地方?

  2、从动物园向( )走到电影院,然后,又向( )走到少年宫。

  3、从火车站向( )走到站前街,又向( )走到商店。

  4、从游泳馆向( )走到图书馆。又向( )走到医院。

  四、作业布置

  教材P10 5-7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3

  学习目标:

  1.掌握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解决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小数的加减法(进位或退位)。

  导学过程:

  一、 课前预习

  列竖式计算

  386+241= 684-189= 48.2+10.4= 19.8-16.2=

  二、 自主学习新知

  1. 妈妈想买一桶油和一袋米,一共要花多少钱?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情境图的条件提出相类似的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课本p8的试一试。

  二、合作交流

  小数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先要把( )对齐。然后按照整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 )。

  三、 自我检测

  1.基础达标

  直接写得数

  2.4+1.7= 3.8+2.9= 5.6-4.2=

  11.6+5.5= 9-5.1= 10.9-8.2=

  7.7+3.4= 7.4+1.6= 7.4-2.1=

  2.巩固提高题

  数学门诊

  7.8 14.5

  +5.4 - 1.3

  ________ ________

  12.2 1.5

  一副乒乓球拍25.5元,一个羽毛球拍18.4元,一个篮球62.3元,一个排球54.6元。

  a) 李老师想买一副乒乓球拍和一副羽毛球拍,一共要用多少元?

  b) 李老师用100元买一个篮球和一个排球,钱够吗?

  三、 拓展训练

  作文书: 12.5元 计算机: 24.3元 台灯: 43.7元

  王叔叔想买其中的任意两种物品,他至少要带多少元?台灯比计算机贵多少元?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4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共有61名学生。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奋斗目标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

  2、奋斗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感兴趣,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五、课时安排

  (一)、位置与方向(5课时)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

  1、口算除法3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三)、统计(4课时)

  1、简单的数据分析2课时左右

  2、平均数2课时左右

  (四)、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1课时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 3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面积(7课时)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解决问题(4课时)

  设计校园1课时

  (九)、数学广角(2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5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

  2.通过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数量关系式的意识;

  3.让学生认识并掌握一个数与11相乘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4×1020×2140×1280×30

  23+4567+9823+5476+80

  96÷3960÷3120÷4180÷3

  小黑板出示。

  二、笔算

  小黑板出示:

  34×5467×1940×87

  集体反馈。

  三、完成复习第6题

  思考:怎么算总千克数?

  集体反馈时,提问:如果这三题,要你要一句话概括一下,你是怎么算的,你会怎么说?

  四、完成复习第7题

  然后指点回答。

  1.用35×90,得电脑的价格。

  2.电脑的价格比计算器的价格多多少元?

  3.电脑的价格与计算器的价格一共多少元?等等。

  五、完成复习第8题

  集体解答。

  六、研究一个数与11相乘的'规律。

  出示:

  24×1135×1157×11

  完成后,让学生思考一个数与11相乘有怎么的规律?

  最后通过竖式引导得出:一个数与11相乘,只要将这个数两边位,中间加,还要注意进位就可以了。

  然后用比赛的形式完成思考后面的填空题。

  七、补充作业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6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练习四第2~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竖式的写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爱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怎样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笔算除法要注意什么?

  二、指导练习:

  1、第21页练习四第1题

  (1)看作业比较上下两行的异同。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2、练习四第2题

  (1)读题。

  (2)小组合作练习。说说错在哪里?分头进行改正。

  (3)全班订正。

  (4)作补充练习。

  3、练习四第3题

  (1)看图说清题目意思。

  (2)说一说还能想到的问题。

  (3)画出要摆的形状,再说说解答这类问题要用什么方法。

  (4)解答后集体订正。

  4、练习四第4题

  (1)读题,审题。

  (2)找问题、条件、解答问题,评讲。

  三、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7

  复习内容:

  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数,小数的读写、简单的加、减法。(课本第113页的第5、第115页的第9、10题,练习二十五的第5、10~12题。)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

  2、使学生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

  3、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4、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统计知识点

  1、出示:某地区1994~20xx年沙尘天气情况统计表。

  2、学生取出方格纸,按照统计表数据制作统计图。

  (1)教师出示图例,引导学生制作。

  某地区1994~20xx年抄尘天气情况如下图,读懂统计图。

  横轴上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使学生明白横轴上表示年份,纵轴表示沙尘的天数)

  (3)指导画图。

  ①纵轴上每格表示多少天?1996年的13天应该怎么表示?(使学生懂得这里每格表示2天。但是这不是确定的',也可以改成每格表示1天)

  ②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辅导。

  3、回答问题。

  (1)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表中得到的信息。如近十年,每年都有沙尘暴)

  20xx年沙尘暴天气最多达20天,近几年沙尘暴天气逐步增加。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算出这个地区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尘天数。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答案,说出想法。

  二、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的读法

  教师:你们都认识这些数吗?是什么数?

  2.54 0.09 4006.57 5.6 7.089 123.59 800.9 22.709

  (1)请学生读出这些小数。

  (2)你还知道哪些小数?说一说,让同学写一写。

  2、小数大小比较。

  (1)出示两组小数让学生比较大小。

  ①1.02〇0.98元 0.69元〇0.7元 4分米〇3.8分米 l.2米〇 0.12米

  ②四名同学身高统计表(单位:米)

  姓名王凤李娟刘丽李芳

  身高146150135148

  (2)让学生说一说想法和比较后的体会。

  虽然学生根据小数的含义进行,但是也可以让学生明白一些简便的比较方法,比如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小的,这个小数就小。

  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5+4.3= 1.8+0.4= 1.1一0.4=

  先计算,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课堂活动

  1、练一练:课本第115页的第9、10题。

  2、课内外作业:课本第117页的第5、10、11、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进一步知道了什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8

  学习目标:

  1. 结合“买文具”具体情境,体会小数的含义与特征。

  2. 能认、读、写小数。

  学习重点:

  简单小数的读写

  学习难点:

  1. 小数意义的理解。

  2. 小数的写法。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说说你对元、角、分有哪些认识?

  2.你会读出下列小数吗?

  例: 每支铅笔0.50元(读作:零点五零元)

  每支钢笔 8.00元 每把尺子1.06元

  每个笔记本3.50元 每盒水彩笔 16.85元

  3. 你能用小数表示下列的数吗?

  5元4角=﹙ ﹚元 15元9角=﹙ ﹚元

  二、自主学习新知

  1.认识小数

  ﹙1﹚教师出示“买文具”具体情境图,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多少。

  ﹙2﹚学生独立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

  每个笔记本﹙﹚元﹙﹚角 每把尺子﹙﹚元﹙﹚分

  每支钢笔﹙﹚元 每支铅笔﹙﹚角

  每盒水彩笔﹙﹚元﹙﹚角﹙﹚分

  ﹙3﹚学生自主认识这些小数

  ﹙4﹚师随机说明:像3.50,0.50,8.00,1.06,16.85……这样的数都叫做小数。

  ﹙5﹚同桌合作交流:观察小数,你能发现小数有什么特点?

  ﹙6﹚交流反馈小数特点。

  2.小数读法 ﹙1﹚ 自己试读小数16.85。

  ﹙2﹚ 学生合作互读小数:3.50,0.50,8.00,1.06

  ﹙3﹚ 学生自主归纳小数读法的要求。

  ﹙4﹚ 自我检测:读小数。

  0.02读作: 20.00读作:

  3、小数的写法。

  ﹙1﹚师随机提出问题。

  ﹙2﹚学生互相探讨小数的写法。

  ﹙3﹚反馈小结小数的写法。

  ﹙4﹚学生互读互写。

  三、老师根据学生互动结果进行课堂总结。

  四、检测达标

  1.基础达标题。

  找小数。﹙在小数下面画横线﹚

  2 3.2 0.02 1.00 50 10.00

  读小数。

  0.7 读作: 0.09读作: 10.02读作: 10.00读作:

  2.巩固提高题

  2元1角=﹙ ﹚元 7.52元=﹙ ﹚元﹙﹚角﹙﹚分

  50.50元=﹙ ﹚元﹙﹚角﹙﹚分 8分=﹙ ﹚元

  10元2分=﹙ ﹚元 1角5分=﹙ ﹚元

  五、拓展迁移

  小熊的妈妈带小熊到超市购物,他们买一支牙刷1.23元,一盒牙膏3.46元,聪明的你能否用你所学的知识算出小熊的妈妈一共花了几元几角几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9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64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

  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18×30 24×50 19×70 53×2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快乐尝试,探索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62页的例题1。

  (1)出示主体图,根据画面内容,口头编一道题例题1:妈妈到书店买了一套书,共12本,每本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该怎样列式?

  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教师:24乘2,我们已经回算,23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用两位数乘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2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汇报:一种可以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的就是妈妈要付的钱。

  教师:刚才我们求妈妈买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4)讲解24乘12竖式

  刚才的一不我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教师讲评时用纸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那计算2乘2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2乘4表示8个一,再算2乘2表示4个十,合起来是48,在48的旁边注明24×2的积。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1”的纸,并问:

  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用10乘24,得240,在240的旁边注明24×10的积)

  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24就是用10乘24,先用10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0去乘2,得20,但这个2表示2个十,10乘2得到的`20应该表示20个十,20个十就是200,所以这个2必须写在百位上,因此,要在240的旁边主抿4×10的积。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48和240加起来,得288。)

  说明: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零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掉。

  请一个同学复述一遍竖式计算的过程。

  (5)提问:这个竖式同前面的三个竖式有没有联系?哪种方法更简便?

  2、议一议: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3、引导小结,归纳笔算方法。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做一做。

  (1)先看23×12,提问,两个因数分别是多少?

  69是用哪位数与第一个因数相撤的积,下一步应该用哪位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出的积是多少?

  23乘13得多少?

  (2)其余的题目独立完成,要求列竖式,最后教师讲评。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五第1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0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2及练习一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并集体交流,使学生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情境

  复习四个方向,请学生介绍学校四个方向的建筑物。

  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学校,可以使用校园示意图。

  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出示第4页彩图。

  1.这些小朋友正在绘制示意图,看过他们的情况你能说出绘制校园示意图时要画上哪些内容吗?

  2.生绘制校园示意图。

  3.小组交流展示。

  4.看第4页彩图,说说怎样画更简便、更清楚?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6页第2题彩图。

  这是小明的房间,你能帮他介绍一下四面的.摆设吗?

  2.一人说房间的陈设,一人绘制出平面示意图。要求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

  3.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有关方向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会了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课后请大家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一张标准的校园示意图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看看,向他们介绍我们的校园。

  板书设计:

  绘制平面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活动,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提高掌握水平。

  2、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实际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对分数含义的理解和分数大小比较的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计算下面各题:2/5+1/5=3/8+5/8=7/9-4/9=1-1/3=4/6+5/6=

  7/8-7/8=10-4/4=14/30+5/30=12/28+16/28=

  二、新授

  1、涂色部分是几分之几?

  2、涂一涂,比一比。

  3、爸爸吃了六分之二,妈妈吃了六分之一。

  (1)他们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2)还剩下几分之几?

  4、分数计算

  5、一个月饼平均分成8块,两个共吃了这个饼的几分之几?

  6、有三个苹果四个梨

  苹果占全部水果的几分之几?

  梨占全部水果的`几分之几?

  苹果占的分数比梨少几分之几?

  7、阴影部分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8、(1)参加跳绳活动的共有几人?

  (2)男同学占总人数几分之几,女同学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9、数学故事

  10、实践活动:制作七巧板。

  这是个具有实践性和挑战性的活动。“想一想”中要用到分数的知识。七巧板又变成了研究分数加减法的学具了。

  一定要鼓励学生亲手制作七巧板,这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更能使他们借助操作完成“想一想”中的问题。

  11、做一做

  (1)拿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并剪下来。

  (2)用剪下的正方形纸,按下面的顺序制作七巧板,并涂上不同的颜色。

  11、想一想

  (1)1号图形是原正方形的几分之几?2号呢?它们共占原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2)3号、4号、5号、6号、7号图形分别占原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3)用七巧板中的图形拼出长方形或正方形,估一估,量一量,算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大约是多少?

  三、小结

  课后反思:通过练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实际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2

  课题:认识平年和闰年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四年一闰”的道理。

  2、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解决一些有关的生活问题。

  3、能积极参与寻找、发现平年与闰年的关系,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小华每次过生日都要种一棵“生日树”,她在12岁生日那天种下了第3棵“生日树”。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教师不做评价。

  2、揭题: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你就会明白原因了。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课件分别出示xxxx~xxxx年的年历,将每年的2月份用不同的色块提炼并排列起来。

  引导:这是xxxx~xxxx年2月的天数,依次观察,每年的2月有多少天?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年份(年)xxxx……xxxxxxxxxxxx

  2月的天数(天)

  (2)组织交流。

  ①反馈填写结果。(学生说,教师板书)

  年份(年)xxxx……xxxxxxxxxxxx

  2月的天数(天)28……282829

  ②引导观察: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20xx、20xx、xxxx年的2月有29天,其他年份的2月有28天)

  ③揭示平年和闰年的含义:根据2月天数的不同,我们把年份分为两种,2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板书)

  (3)探究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提问:仔细观察表格,平年和闰年的出现是随意的,还是有一定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规律?

  指名回答并引导学生共同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再让大家将表格中的闰年圈出来。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例如,20xx年是闰年,而2100年是平年。

  (4)提问:现在大家知道小华的.生日是在哪一天了吗?

  学生根据平年和闰年的知识回答:2月29日。

  2、数学文化。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四年一闰”的规律吗?这里面包含很多的天文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第48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指名阅读短文,并让学生解释“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意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并板书:公历年份数是整百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如20xx年、1600年是闰年,2100年、1800年、1700年是平年。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8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再指名回答,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8页“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季度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一年有4个季度,把12个月平均分成4份,每3个月是一个季度。

  师出示表格并追问:你能算出今年每个季度的天数吗?

  学生计算,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追问: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3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69页例及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进行回顾和整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教科书第68页

  出示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让学生读一读故事内容,再请学生说一说这一篇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问:这篇文章大约有多少字?你想用什么办法解决?(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

  汇报:(1)一个字一个字地数,就能数出这篇文章一共有多少个字,但如果文章长的`话,就不太适用。

  (2)先数每行有多少个字,一共有几行,就可以。

  教师:两种方法第二种比较适用,现在我们就采用第二种方法,算一算文章大约有多少个字?

  学生动手操作:

  (1)每行最多有22个字,但有许多行的字数都比22少,估算每行大约20个字左右,本篇文章共有13行,所以列式为20×13=260,这篇文章大约用260个字。

  提问:20×13你是怎样口算的?

  (2)每行最多有22个字,一共13行,列式:22×13。

  提问:两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怎样算?

  二、完成教科书第69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

  学生口算后教师讲评。

  提问:整十整百数乘数十数应该怎样算呢?

  三、完成教科书第69页练习十七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提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笔算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3、4题。

  通过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分析,列式解答,对于学生的列式,要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4

  教学内容:课本P2—P3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3、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准备:

  教具:挂图、“附页1”图1。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笑笑要到文具店去买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标价牌上的标价是笑笑第一次看到的,她不会读了,想请同学们帮帮忙。

  二、玩中学

  1、创设情境,激活先前的生活经验,感受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1)出示文具标价牌,学生仔细观察,并将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

  铅笔0。50元尺子1。06元笔记本3。50元

  书包45元水彩笔16。85元钢笔8。00元文具盒12元

  (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数那一类中每一种文具的单价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同桌互相检查核对。

  2、观察对比,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并进行比较,说说这组数有什么特点。

  (2)说明像3。50,1。06,16。8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认识小数点。

  (3)简单介绍小数的`来历。了解小数的读法,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4)用小数的形式写一写文具的单价,再读一读。(可以写书上的,也可以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单价。)

  (5)小讨论:小数点重要吗?(小明把笔记本的单价3。50元写成0。35元,会造成什么后果?让学生议一议,交流后汇报。)

  3、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小数,如有的学生说不出来,可留作业,让学生去生活中找一找,下次课前再交流。

  4、试一试。

  独立完成“试一试”中的习题,同桌互相反馈。

  三、学中做

  1、写一写,读一读。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自己理解题意,独立完成。注意指导“一张20元的人民币与一枚5分硬币一共是多少钱”这一小题的写法、读法。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四、做中得

  数学游戏。完成“练一练”第3题。

  五、 总结。

  货比三家

  教学内容:课本P4—P5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3、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新学期开始了,丽丽要为自己买一个新的铅笔盒,请同学们帮助她选一选,哪家文具店的最便宜。

  二、玩中学。

  1、设立情境,复习旧知作铺垫。

  出示主题图,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读一读各种文具标价牌上的文具价格。

  2、借助问题探究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的方法,发展数感。

  (1)思考“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2)自主探究比较4。9元与5。1元大小的方法。(学生借助以往的知识,独立思考比较方法。)

  可能出现的比较方法:

  a、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

  b、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

  c、以小数点为中心,4。9元小数点前是4,5。1元小数点前是5……

  (3)组内交流比较方法后推选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3、提出新问题,延长知识点。

  (1)根据主题情境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根据学生提的问题,选择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大家试着解决。

  4、试一试。

  完成“试一试”的两道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再与同伴检查完成情况,每人选一题说说比较的方法和过程。

  三、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反馈评价时说说如何比较0。05元与0。50元、6。00元与6。0元的方法,说说有什么发现。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四、做中得。

  完成“练一练”第3题。

  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进一步明晰比较三个数大小的策略与相应的步骤,并能对策略与结果的合理性作出判断。

  五、总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5

  设计说明

  本节课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重点解决“不够商1时商0”的问题。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这部分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色:

  1.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在教学中,当学生计算到被除数的十位发现不够商1时,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并加以恰当地引导,从分物的角度和除法本身的计算规则分别进行理解,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节 约(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

  师:我们国家现在提倡勤俭节约,谁能说说哪些做法是节约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见闻进行列举。

  2.导入:有3个班的同学用实际行动来倡导节约,他们积攒了许多旧报纸和矿泉水瓶,送到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我们来看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是否能帮助他们解决。

  设计意图:在学习新课之前与学生进行谈话,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探究新知

  1.了解情境图。

  课件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找到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并完整表达。

  (3个班积攒的报纸和矿泉水瓶一共卖了912元)

  2.尝试计算。

  (1)请学生根据上面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问题:平均每个班卖了多少元?算式:912÷3)

  (2)请学生口算出结果并写出口算过程。

  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学生能写出算式:900÷3=300,12÷3=4,300+4=304。

  (3)请学生尝试进行竖式计算。

  3.解决“不够商1时商0”的问题。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师:你们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问题?除到十位不够商1时怎么办?(同时出示不完整的竖式如下)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口算过程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不够商1时商0”的道理,并板书完整的.竖式计算过程。

  ①从分物的角度理解:先分走900元,912─900=12,余下的不够30元,每个班分不到10元,所以在十位商0占位。

  ②从除法本身计算的规则去理解:用被除数十位上的1除以3时,不够商1,需要将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用12再除以3,结果等于4,在个位上商4。

  (2)结合口算,说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师:现在我们完整地写出了912÷3的竖式计算过程,请大家结合口算的过程,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如下: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环节,学生能够透彻地了解为什么要在十位上商0,并牢固地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竖式计算过程,对学生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有很大的帮助。

  4.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

  (1)出示教材10页的第三个例题,提问: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读题,根据题意列出算式:522÷4。

  (2)引导学生独立进行竖式计算。

  (3)组织交流。

  师:这个算式是在哪一位上不够商1?应该怎样处理,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明确:在竖式计算中,当除到个位不够商1时,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余数是2。

  5.总结算法。

  师:在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引导学生总结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的一般步骤: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除到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商,遇到不够商1的情况要商0占位。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11页1题。

  理解题意,在图中圈出答案后进行竖式计算。

  2.完成教材12页4题。

  先说一说竖式计算的步骤,再观察题目中的计算过程,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改正。

  ⊙课堂总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计算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布置作业

  教材11页2、3题

  板书设计

  节 约(一)

  912÷3=304(元) 522÷4=130(支)……2(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