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1-07 10:13:4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荐】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数学教案【荐】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6的加法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学习6的加法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2、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实物卡、看图列算式卡

  2、学具:看图列算式卡、数字卡、实物卡、记录卡、看图分类计数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1、碰球游戏

  师:我们来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戏,我和你合起来是5,嘿嘿,我的2球碰几?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师:我和你合起来是6,嘿嘿,我的4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实物卡,复习6的组成,引出6的加法

  师:看,这张图片上有几只小猫啊?

  幼:6只

  师:上一次啊我们帮这些小猫分过类了,现在我们来动动脑筋,怎么样用算式表示

  (请3—4位幼儿)

  二、引出新游戏

  出示看图列算式卡,请幼儿操作

  三、分组操作

  (1)看图列算式(实物卡、数字卡)

  (2)6的组成卡

  (3)看图分类计数或用算式记录

  (4)看实物用算式记录

  (5)算式接龙

  四、总结评价

  集体验证部分幼儿的操作卡。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背景与主题】

  一年级的孩子们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的天性,喜欢表达自己的意愿,却不善于倾听别人的想法;孩子们多数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同学沟通和合作。这些问题往往影响课堂的学习效果。课改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有趣的情境能促“学”,那么如何把握情境的特点,又怎样科学的运用情境呢?如何组织一年级的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呢?课堂上如何关注孩子的情感?我从“分类(二)”这一课得到了一点启发。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课改教材中的一节活动课,在这一课之前,学生已通过〈整理房间〉这一活动体验了分类的含义和方法,这一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经历分类的活动,感知分类的多样性,不同的标准,分类的结果也不相同。

  【案例描述】

  课的开始,课件演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诙谐、有趣的片段,并配上这部片子的主题曲。孩子们被这父子俩逗得哈哈大笑,呀呀大叫,兴奋异常,都在情不自禁地跟着哼起这首歌。

  课件刚演示完小头爸爸与大头儿子去挑帽子作礼物,几乎全班的孩子已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帽子的类型只有两种,颜色也只有三种,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分类很简单(在幼儿园已学过简单的分类),学生很快按照颜色、形状、个数分了三种。

  师说:同样的帽子,你们却分出了三种不同的结果,真了不起……

  这时一个怯怯的声音说:“还有。”

  举手的是朱于悦,这个孩子平时较内向,很少举手,我马上让她说。

  她说:“把布做的放一起,毛的放一起”。观察的多仔细啊,学生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我及时给予表扬,教室里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画面一转,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买完帽子回到家,妈妈买来好多的水果,叫大头儿子赶快洗一洗,分一分。

  师说:老师把这些水果的图片带来了,你们会不会分?请每个小组的小组长把水果领回去,小组内先说一说都有些什么,再小组讨论怎样分,按什么标准分的。

  小组的同学讨论非常热烈、认真,不时有孩子说:“老师,我们小组已分出三种了。”“老师,你快过来,我们已分出五种了……”我穿梭于小组之间,倾听他们的意见,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

  小组汇报的时间到了,蝴蝶组第一个汇报,一个同学摆,一个同学说:“我们按颜色分把红的放一起、绿的放一起、黄的放一起,按形状分把圆的放一起,不是圆的放一起,按个数分把一个的放一起、把两个的放一起、把三个的放一起、把很多的放一起,按大小分把大的放一起、小的放一起,按吃法分把要剥皮的放一起、不用剥皮的放一起。”

  其他组有没有补充?

  “还有还有”不少小组都纷纷举起了手。

  草莓组说:“还可以分成地上和树上的。”

  苹果组说:“还可以看他的皮,分成带刺和不带刺的。”

  “还有”,候家骏已迫不及待地边说边从凳子上站了起来。

  他是一个聪明机灵的小家伙,思维特别活跃,但表达能力不是很强,说话也有点结结巴巴的。我想他一定有特别的想法,虽然他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站了起来,但我还是示意让他说。

  他说:“我也是按颜色分的”,我一听,就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回答,说:“好,说过的就不重复了”,并让他坐下。看我已不让他继续说下去,他的脸上写满了茫然和失望,但也无奈地坐下了。

  我继续了下一环节。但当我让孩子们把人物进行分类时,我却注意到其他孩子都在热烈的交流着,只有这个平时最活跃的侯家骏坐在一边不说话。

  难道我没让他说完,他就生气了?有其他原因吗?

  我走了过去,摸了摸他的头,还未等我开口,他却急在我之前,满脸不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我还有要说的,你却不让我说”。

  师说:“我不是让你说了吗?可你在重复别人的分法,没有创意”。

  他说:“不是的,我是按冷暖色分的,跟他们分的不一样,把红的、橙的'、黄的、紫的放一起,这几种色属于暖色,把绿的放一起,它属于冷色调”。

  我的心咯噔地往下沉,笑容凝固在我的脸上,这么富有创意的想法却让我的武断给扼杀了,我感到非常地惭愧和内疚,我该如何补救我的失误?跟全班同学说,我刚才打断侯家骏的话是错的,其实他还有更有创意的方法,大家想听吗?然后让侯家骏把他的分法说给大家听。我如何在孩子们面前下这个台?况且这还是一节公开课,听课的老师又会如何看待我?安慰他几句?就让它过去?我能这样做吗?“课改”就是“改”在一切的教学活动要“以生巍【”,教学过程要特别重视孩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做,也许以后他都不会喜欢数学了。我这样做还是一个教师吗?

  我应该选择前者。

  于是,我不动声色继续让孩子们把图片上的人物进行分类。由于前面的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得好,学生对分类的多样性掌握得很好,再加上有趣的情境,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学生分了好多好多种,就连我备课时认为学生不一定能把人物按是否是一家人进行分类,结果好多学生都能把“大头儿子”一家放一起,其余人放一起,达到了我的设计意图。

  等孩子们基本上发表完意见,我毅然地向全班同学表达了我的遗憾……,我注意到发言后的侯家骏,带着他那两个可爱的小酒窝欢欣的坐下了。

  【反思与问题】

  1、记得一位中国的数学家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对刚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学习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对于熟悉的情境,他们的知觉活动便能较自觉、顺利的开展,因此给学生创设一个接近生活的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验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而且学生在观察思考中,思维得到发展。这节课我创设了以《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故事这一情境贯穿整节课,学生熟悉的人物,精美的动画,让孩子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充分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孩子们所熟悉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诙谐的故事,把孩子很快进入到情景中,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记忆、情感同时参与教学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节课是一节实践活动课,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给孩子们充分的活动时间,是较符合课改精神的。但如何组织一年级的孩子进行合作学习?我认为我在“分水果”这一环节处理得比较好,我要求孩子先说一说有些什么,然后再说分类的标准,最后动手分。这样孩子们讨论的目的很明确,而不是为讨论而讨论,以至陷入讨论的误区。

  孩子真的是我所尊称的学习的主人吗?——这是这节课后值得我深思的问题。虽然我学了很多的“课改”理念,也在课堂上放开让孩子探索、研究、提问……,可在我的脑子里,我真敢放开吗?我为了完成自己既定的教学任务,竟粗鲁地打断了孩子的发言。放开了怎么收?如何满足孩子的表达欲望又能不浪费时间呢?如何培养孩子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小姑娘的不同特点将4位小姑娘分为两组。

  2、知道4能够分成1和3、2和2、3和1。

  3、尝试发现数字排列的规律,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理解了3的分解组成

  物质准备:

  活动课件、小姑娘照片及幼儿记录表

  活动重点

  能够发现小姑娘的不同之处并按照多种方式进行分组。

  活动难点

  在分类时能够分出数量不等的两组。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分别出示4位小姑娘的照片,请幼儿观察每一位小姑娘的外形特点。

  2、请幼儿观察4位小姑娘并进行横向比较,发现其共同点与不同点。

  二、理解4的`分解组成

  1、请幼儿观察4位教师并按照共同点将4位教师分在两个家中。

  预想策略:教师准备大小相同和大小不同的两组房子,请幼儿对教师进行分组。

  2、教师将幼儿的不同分法记录在纸上。

  3、幼儿操作材料,对4位小姑娘进行分类并记录分解方法。

  4、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分成了几和几。

  5、教师请幼儿观察数字排列的顺序并尝试发现其中的规律。

  6、请幼儿出4可以分成1和3、2和2、3和1。

  7、引导幼儿发现1和3、2和2、3和1合起来都是4。

  三、游戏

  1、教师请4位听课教师参与活动,请幼儿对4位教师按照共同点进行分组,并说一说4分成了几和几。

  四、延伸

  请幼儿自由结伴,尝试多种方法的分类并能说出4分成了几和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利用橡皮筋在钉板上拉出各种有趣的图案这一做法,既可以加深幼儿对形状的认识,又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当然,如果该活动仅仅让幼儿学会用橡皮筋来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便成了单纯的智力游戏。因此,该活动还有一个要求,即让幼儿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造型作品中蕴含的形状及其数量,帮助幼儿掌握有关数学概念。

  目的:

  1.能用橡皮筋在钉板上拉出各种几何图形或表现某些物体的主要特征。

  2.学会用比较确切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及其数量。

  准备:

  1.每个幼儿一块钉板,颜色不同的橡皮筋若干。

  2.在数学角里放置钉板、彩色橡皮筋,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直线、斜线和各种形状的造型练习,并让幼儿相互观摩、讨论。

  3.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主要特征。

  过程:

  一、复习巩固几何图形的主要特征

  教师出示各种几何图形,让幼儿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及主要特征。

  二、用橡皮筋造型

  1.鼓励每个幼儿自由造型,或几个幼儿合作,共同拉出想象中的物体的图形。

  2.教师重点指导那些有丰富的想象力但在造型上有困难的幼儿,帮助他们回忆、分析物体的主要特征,指导他们运用点、线、面互相重叠的'表现方法来进行造型。

  3.提醒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注意造型物体中蕴含的形状及其数量,各种颜色橡皮筋的使用数量,从而为描述自己的作品作好准备。

  三、描述作品

  1.启发幼儿说说自己作品中使用了几种颜色的橡皮筋,数数共用了多少根橡皮筋,有多少种图形,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2.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清晰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如:“我用红色、黄色和绿色的橡皮筋在钉板上拉出了热带鱼和水草,共用了20根橡皮筋。”对描述得好的幼儿,教师予以表扬,以增强幼儿讲述的信心和兴趣。

  3.让每组幼儿互相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1.将幼儿作品摆放在数学角展览,激发幼儿继续创造的欲望。

  2.在数学角活动中,教师可用命题方式鼓励幼儿进行造型活动,例如要求幼儿用10~20根橡皮筋拉出某一物体,或用1~2种颜色的橡皮筋拉出某一物体,看谁拉得好,并用竞赛形式让幼儿讲述作品中包含的形状及其数量,看谁说得又快又准确。[NextPage]

  大班数学活动——奇妙的回形针图案

  目的:

  能用回形针摆放出各种有趣的图案,学习用比较确切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准备:

  1.幼儿每人一块钉板,若干枚彩色回形针,少许木珠。

  2.幼儿已用橡皮筋、木珠等材料进行过拼搭活动,有一定的拼搭经验。

  过程:

  一、引起兴趣

  老师准备了许多颜色鲜艳的回形针,你们能用它拼出有趣的图案来吗?

  二、操作联想

  1.引导幼儿用1枚回形针通过改变其原状,使之变成另一种物体的形状,如钩子、衣架、拐杖等,启发幼儿互相讨论。

  2.教师表扬富有创造力的幼儿,并请他们介绍自己创造的物体图案,如“我把1枚黄色的回形针变成了数字3”,“我把1枚绿色的回形针变成了一棵小草”,以引发全班幼儿的兴趣。

  3.你们只用1枚回形针就变出了那么多有趣的东西,那么几枚、几十枚回形针放在一起,不是能变出更加有趣的东西了吗?现在请你们用许多彩色回形针来拼搭。

  三、创造拼搭

  1.每个幼儿自由拼搭,也可以自由结伴,将几块钉板联结起来共同拼搭较为复杂的图案。

  2.教师重点指导结伴拼搭的幼儿,启发他们选用颜色鲜艳的回形针,使画面更加美丽。

  3.提醒幼儿在拼搭时,注意自己使用了几种颜色的回形针,每种颜色的回形针各有几枚,从而为描述自己的作品作好准备。

  四、描述作品

  1.请幼儿展示作品,要求幼儿讲出自己用了几种颜色的回形针拼成了什么,其中什么颜色的回形针用得最多,什么颜色的用得最少。如“我用6种颜色的回形针拼出了一只小兔,其中黄色回形针用得最多,绿色回形针用得最少”。

  2.让幼儿互相观摩作品,并自由讲述作品中蕴含的形状及其数量。

  活动延伸:

  在以后的数学角活动中,可以放置钉板和彩色回形针,让幼儿自由操作练习,还可以用竞赛形式要求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拼出某一物体,看谁拼得又快又好,以增强幼儿的拼搭兴趣。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对数学符号感兴趣,积极参与数学游戏。

  2.认识“=”、“〈”、“〉”,初步学会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

  3.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符号卡片若干(“=”、“〈”、“〉”“”“-”等)

  2.自制数学图标一张

  3.数学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数字卡及数学符号卡,谈话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今天我请来了许多朋友,请你们仔细看哪些是我们已经认识的?把它们找出来。

  小结:小朋友们认识的朋友可真多,现在屏幕上还有三个新朋友,我们还不熟悉,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2.认识数学符号:等于号、于号、小于号。

  (1)出示图片,认识符号。

  ①出示等于号的图片,提问:

  这个新朋友,刚才有小朋友已经说出了他的名字,你们认识它吗?它叫什么名字?长得什么样?什么时候,我们需要用等于号呢?

  教师小结:等于号是由两条一样长的平行线组成的,它表示两边的物品或数字是一样多的、一样的。

  ②同时出示于号和小于号的图片。

  师:接下来,我们要认识一对双胞胎符号,请你们仔细看一看,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俩长得什么样,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于号和小于号都是一头尖,一头张开口,像一只鳄鱼张开嘴巴。不一样的是,前面开口,后面尖尖的是于号,它表示前面的物品或数字比后面的要多、要;前面尖尖,后面开口的是小于号,它表示前面的物品或数字比后面的要少,要小。

  (2)尝试用手臂探索表示各种数学符号。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刚才我们认识的等于号、于号、小于号都是数学符号,而且它们都是由两条直线组成的。动动脑筋,,你们能用我们两只平平的,像直线一样的手臂表示这几个符号吗?

  (3)游戏:符号蹲。

  玩法:教师和幼儿统一等于号、小于号和于号的动作,幼儿根据教师的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家一起检验。

  3.学习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

  师:刚才我们玩了好玩的符号蹲游戏,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我这儿有一几张数学图表,上面丢失了一些数学符号和数字,请你们我在下面的'答案栏中找出来。(引导幼儿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4.分组游戏

  师:你们做得可真棒,真让我感到高兴。现在,我想请你们玩一个分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你们三个人一组合作玩。请你们自己选择,和自己的好朋友三个人一组,组合好的站到后面的点子上。

  介绍游戏玩法:都组合好了吗?现在和你们组的成员拉拉手。小朋友们请看,这边的桌子上是刚才我们学的数学符号卡片,这边的桌子上是1-10的数字卡片。等一会,老师说开始后,我们每组的三个小朋友先到时这边的桌子上取找你们喜欢的两张数字卡片,分别挂在两个人的胸前,再一起到这边的桌子上取相应的符号卡片,挂在第三个人胸前。然后赶快调整位置,组合成正确的数学式。

  5.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整理材料,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和数字卡片及数学符号等于号、于号、小于号玩得真开心。你们好朋友之间合作的也非常好。现在,我们一起把卡片朋友们送回家休息休息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玩牌能激发幼儿对数字、符号的兴趣,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锻炼幼儿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常用的是扑克牌,教师也可利用各种材料自制,如数字牌,自制牌的材料最常用的是硬纸板,或者利用计算活动中的数字卡代替。以下介绍几种幼儿牌类游戏。

  一、比大小

  目的':对13以内的数字能够熟练地比出大小。

  玩法:将一副扑克牌放在桌子中间,参加游戏的幼儿各摸一张牌,然后比一比谁的牌面大,小牌归大牌所有,遇到大小相同的牌为公有,即不归个人所有。反复进行,直至扑克牌全部摸完,最后比较谁得到的牌多,多者为胜。

  二、抽“乌龟”

  目的:能够给数字熟练地配对。

  玩法:两人以上参加玩牌游戏。先将扑克牌随意抽取一张盖住当“乌龟”,并把牌逐一分给参与者;然后各人整理好自己手上的牌,两张大小相同的对子,抽出放在一边;再朝顺时针方向轮流将邻座中的牌抽取一张,若这张牌能与自己手中的牌结合对子,就放在一边,不能成对则插入自己的牌中;直至剩下最后一张牌,将“乌龟”亮出,与“乌龟”成对的,即是输者。

  三、“吃”牌:

  目的:复习10以内的加减。

  玩法;两人参加游戏,先协商决定玩加法还是减法,然后各摸相等数量的牌进行游戏。游戏时两人同时各出一张牌,谁先算对两对牌相加或相减后的得数,谁就将对方的牌“吃掉”;若两人都算不出来或同时算对,就一起将牌放在一边。手中的牌全部算完后,比比谁“吃”的牌多,谁就为胜。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名称:

  文具小超市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4,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大班数学教案找规律

  目标:1.能自主找出图中的排列规律。

  2.锻炼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重点:能按规律正确完成练习。

  难点:练习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找出规律。

  准备:PPT课件、幼儿画册三P57、记录笔

  过程:一、开始部分

  1.

  2.看数卡听指令拍手。听师指令,幼儿练习顺数和倒数。

  二、新授部分:引导幼儿看PPT学习自主找出图中的排列规律,并讲述图意。

  1.情境创设:PPT画面(一)森林联欢会即将举行

  提问:小朋友们看,这是在哪里?告诉你们,图上有什么?漂亮吗?森林里将要举行什么活动

  (2)师:有的小朋友猜对了,森林里就要举行联欢会,小动物齐动手用彩旗、花朵将森林里装扮的非常美丽。咦,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彩旗、花朵还是小兔子,它们的排列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什么秘密了吗?

  (2)幼儿讲述。

  (3)师:你们说得对,它们的排列都有一定规律。先来看看小兔子是怎样排队的。

  2.PPT画面(二),师边操作PPT边提上述问题。

  (1)指名幼儿讲述

  (2)师小结小兔排列规律:小灰兔和小白兔是一个间隔一个排的,那这个小白兔后面应该排谁呢?

  幼儿讲,师肯定:是的,就是小灰兔。(同时点击

  出小灰兔)

  3.师逐个点击出画面(三)小花和画面(四)彩旗,用同样方法引导幼儿讲述出其规律。

  4.师继续谈话:除了小兔们来参加联欢会,你们想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们也来了呢?一起来看看。

  (1)师点击PPT画面(四):小老鼠和小狗,幼儿说出小动物名称。

  (2)师:原来是小老鼠和小狗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场了,谁能发现他们的队伍排列有什么规律呢?和你的同伴讲一讲。

  (3)幼儿互讲后,师指名幼儿讲,师小结:小狗和小老鼠是两个一间隔排队的。

  (4)提问:现在你们知道后面的这两只小狗身后会有谁呢?有几只?

  三、巩固练习:考考你

  1.师继续操作PPT,问:他是谁?原来是喜羊羊,他可是羊村里最聪明和智慧的羊。喜羊羊出了几道题想考考小朋友,看谁的眼睛亮,小脑袋转得快。

  2.师操作PPT,提问:图上有什么?(绿色和紫色方块)在问号中间还缺了一点,这缺了的一块应该选择下面的`哪个颜色的方块?为什么?

  3.幼儿讲述操作理由。

  4.师用相同方法引导幼儿找出下一张PPT上所有图案的排列规律,完成问号部分的练习。(幼儿讲,师操作)

  5师:你们今天的表现不错,喜羊羊送个掌声给你们。

  四、经验拓展:通过观察PPT引导幼儿感知和讲述生活中事物的排列规律,感知规律的美。

  1.师:小朋友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规律的影子,今天老师就给你们看看几张生活中的照片,看看是什么?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2.师边操作PPT边引导幼儿说。

  3.师适当小结

  五、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画册三P57“找规律”练习。

  1.师在视频台上稍作讲解操作要求。

  2.幼儿练习,师巡回观察并个别指导。

  3.展示部分幼儿练习,集体点评。

  4.幼儿收拾整理材料。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一、数学活动:

  蚕豆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

  2、能根据蚕豆的不同特征学习5的组成,并作特征标记。

  3、在活动中能积极参与,细心作业。

  三、活动准备:

  1、课件:蚕豆;

  2、排序卡5份;

  3、蚕豆5篮;

  4、作业卡5种;

  5、点、数牌每人一张;

  6、音乐:“挪威舞曲”“找朋友”。

  四、活动程序:

  (一)蚕豆一生——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

  过渡语:软软的泥土里睡着一粒种子宝宝,你认识它吗?

  1、看课件提问:小蚕豆是怎样长大的?

  2、小组合作进行蚕豆生长过程的排序。

  3、看课件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

  4、用动作随音乐表现蚕豆的生长过程。

  5、用歌曲演唱蚕豆的一生。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课件、身体动作、图片排序、歌词演唱等多种形式使幼儿

  清晰地掌握了蚕豆的生长过程。

  (二)蚕豆分家——学习5的分成。

  过渡语:小蚕豆长大后变老了,变成了蚕豆的种子,农民伯伯就把它们采下来,剥出来。

  1、比较观察:蚕豆种子有什么不一样吗?

  2、分类记录:帮助蚕豆宝宝来分家。

  (1)请幼儿介绍和猜测作业纸的做法。

  (2)幼儿自选作业:

  难度一:看图分类并记录和作标记。

  难度二:根据特征标记把蚕豆宝宝送回家。

  难度三:分类盒分类记数。

  难度四:分类粘贴记数。

  难度五:分类记数并做标记。

  3、讲评作业。

  评析:各种难度和做法给了各种层次和能力的幼儿以选择的机会,他们还根据蚕豆的许多不同进行分类,无形中又学习了5的组成,又学习了制作特征标记,幼儿的收获很多。

  (三)蚕豆游戏——复习5的'组成。

  过渡语:我们帮助了蚕豆分了家,它要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呢?

  1、游戏玩法:每人先把卡片贴在胸前,随音乐找朋友,要找和自己相应的卡片合起来是5,然后一起玩炒蚕豆的娱乐游戏。

  2、交换牌子再进行游戏。

  3、老师出示炒熟的蚕豆:蚕豆炒熟了,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吃好吃的蚕豆吧!

  总评:首先整个活动围绕蚕豆,把科学和数学巧妙结合在一起,实现了领域内的有机整合;其次整个活动体现了幼儿自主性、主动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另外,活动还体现了趣味性、游戏化的教学风格,使幼儿学习得自然、轻松。

  五、活动延伸:

  1、根据作业情况进行纠正或交换作业卡进行活动。

  2、在自然角继续观察蚕豆的生长过程,并学习照顾蚕豆。

  大班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练习视觉辨认的能力。

  2、能注意周围环境中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帽子图片,衣服图片,小熊,小猪形象卡片,投影仪,《我的数学》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一、出示小猪、小熊图片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了两位动物朋友,你看是谁啊?

  二、创设第一个情景:四件衣服

  1、引导幼儿找出图片中四件衣服中的两件一模一样的衣服

  师:小猪和小熊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它们喜欢一模一样的东西。有一天,他们来到商店,看到很多漂亮的衣服,但是他们只想买一件一模一样的衣服。

  师:谁愿意帮助它们?哪两件衣服是一模一样的`呢?

  2、一一验证:其他衣服哪里不同

  、创设第二个情景:五顶帽子

  1、引导幼儿找出图片中五顶帽子中的两顶一模一样的帽子

  师:小猪和小熊有一顶一模一样的帽子,他们很喜欢,可是不小心给混在一起了。谁愿意帮助他们找到这两顶帽子?

  2、一一验证:其他帽子哪里不同

  、创设第三个情景:五辆车子

  1、引导幼儿观察书中的五辆车子

  师:小猪和小熊还有一辆漂亮的车子呢,可是在停车场里有许多车子,到底哪两辆车子会是他们的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2、一一验证:其他车子哪里不同

  五、幼儿操作

  幼儿将一模一样的车子圈出来

  大班数学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学习“对称”这一数学知识点,大志了解“对称”这一含义。

  2、操作体验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裁剪简单的对称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难点

  侠义理解“对称”的含义,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运用其知识点,把学以至用放在幼儿的.教学课堂。

  活动重点

  广义理解“对称”,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其学习的乐趣。

  活动流程

  一、“玩”对称,体验特征

  1、没人一张白纸,把纸对折,然后从折痕处开始撕,撕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2、展示部分幼儿的作品,看一看这些图形,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共同的地方?

  (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小结出这些图形的特点:对折左右两边都相同,把它叠在一起,会重合)

  教师提出概念:像这种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叫它对称图形、

  二、“剪”对称,操作体验

  1、说一说

  定义:什么叫对称?(指图形或物体两对的两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看一看

  A、出示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幼儿想象结合另一半,会是什么图形

  B、教师用对称的方法对两幅图进行裁剪(示范)

  3、剪一剪

  C、幼儿自己动手裁剪老师已经勾画出来的对称图形

  D、幼儿自己想象裁剪对称图形

  三、“找”对称,提高认识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也是对称的

  大班数学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位的第四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主要内容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等。

  教学内容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教学对象分析: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三角形,在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和利用他们已掌握的学习方法,教师把课堂教学组织生动、活泼,突出知识性、趣味性和生活性,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量、剪、拼、摆等操作学具活动,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主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亲自动手和归纳中,感受到理性的美。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

  验证所有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都是180°。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等。

  学具准备:

  三角形、剪刀、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复习旧知

  1、认识三角形的内角。

  (1)复习三角形的概念。

  (2)介绍三角形的“内角”。

  2、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

  【设计理念】通过复习三角形的概念的过程,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旧知识而且可以为新知识教学提供知识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通过预习,认识结论,提出疑问

  2、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

  (1)用“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进行验证

  ①汇报测量结果

  ②产生疑问:为什么结果不统一?

  ③解决疑问:因为存在测量误差。

  (2)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进行验证

  ①指导剪法。

  ①分别拼: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③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用“折一折”的方法进行验证

  ①指导折法。

  ①分别折: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③再次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看书质疑

  【设计理念】此过程采用直观教学手段。通过让学生动手量、拼等直观演示操作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从而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1、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3=25°,求∠2的度数。

  2、求出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图略)

  3、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4、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你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图略)

  5、数学游戏。

  【设计理念】练习设计的优化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方向,所以在新授后的巩固练习中注意设计层层递进,既有坡度、又注意变式,更有一练一得之妙,从而使学生牢固掌握新知。

  四、总结全课、延伸知识:

  1、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是怎样获取这些知识的?你感觉学得怎样?

  2、知识延伸:给学生介绍一种更科学的验证方法——转化。

  【设计理念】课堂总结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更要关注用什么方法学,要有意识的促进学生反思。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方法:

  ①量一量 拼角(略)

  ②拼一拼

  ③折一折

  大班数学教案 篇13

  1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引导幼儿明白日历等是查看时间(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他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本事,发展幼儿的交往本事。

  2准备工作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同前)和数字卡(12、30、31、28、365)人手1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等布置的展览区。

  3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兴趣。

  导入语:今日教师带来了一些趣味的数字和小朋友一齐做游戏,高兴吗那我们先一齐来认一认、读一读。看到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学号、年龄、时间等)

  二、出示房子,讲述故事。帮忙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出示房子图,小朋友瞧,那里还有许多趣味的数字呢!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秘密,真了不起!咦,这些数字里还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想不想听

  教师利用大字卡讲述故事。

  2)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卡回答问题。

  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它有多少个日娃娃呀它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

  大月房有哪几个月小月房有哪几个月

  大月有几日小月有几日

  顶小的月是几月有多少日

  三、学习查看挂历的方法,练习找日期。

  1)此刻教师指日期,请小朋友说出是几月几日

  教师说日期,请小朋友把它找出来。

  师:那今日是几月几日你们怎样明白的

  教师总结:对了,象日历、挂历、台历等能够查看日期。

  2)前几天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些挂历、台历,今日我们就来开个展览会,看看找找说说日期(如:生日、节日等),并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和后面的教师听。

  大班数学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学习不受物体颜色、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8以内的数量,初步理解守恒概念。

  2、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森林舞会

  出示ppt,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小动物们要开森林舞会啦!会有谁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表演呢?

  出示影子,猜猜它们是谁?

  (小兔、小鱼、小鸟)

  二、水上芭蕾

  首先,出场的是一群鱼宝宝们,它们给大家带来了《水上芭蕾》,

  在欣赏舞蹈的同时请大家观看它们什么地方不一样?(大小不一样)什么地方一样?(数量)

  请幼儿对大小鱼儿分别点数。并出示相应的数字。

  同时分别用和大小鱼儿数量一样的掌声送给它们。

  总结:大鱼宝宝和小鱼宝宝,虽然大小不一样,但是数量是怎样的?(一样多)所以数量的'多少和它的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三、兔子舞

  出示兔宝宝,兔宝宝们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排列的紧密程度不一样、颜色不一样、)什么是一样的?(数量)

  请幼儿分别点数它们的数量,并出示对应的数字。

  总结:兔宝宝们,虽然什么不一样(颜色、排列的紧密程度),但是数量是怎样的?(一样多)所以数量的多少和它的颜色和排列的紧密程度是没有关系的。

  三、恰恰舞

  出示声音,请幼儿听听,是谁在叫个不停?(小鸟)

  出示不同排列形式的小鸟,请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排成了什么队形?(半圆形、正方形、三竖排)

  请幼儿依次来点数每一种队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来点数的?

  半圆形:从左到右按着顺序一个一个数。

  三竖排:从上到下一竖排一竖排的数。

  正方形:选好一个记在心里,按着一定的顺序一个一个进行点数,数过的就不要在数了。

  总结:不管鸟宝宝队形怎么变,8只小鸟还是8只小鸟。所以鸟宝宝的数量与鸟宝宝的排列形式是没有关系的。

  四、我们的快乐之舞

  请一个小朋友做领头人,由领头人上来再请7位小朋友上来站成一排,看看是共有几位小朋友,请小朋友在音乐点数中自由变换队形,看看数量有什么变化?

  请两组小朋友游戏,请大家看看两队的小朋友有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姓名、性别、身高、胖瘦、外形不一样),但我们两队的什么是一样的?(数量),所以人数的多少与姓名、性别、身高、胖瘦、外形都没有关系。

  五、我是舞蹈设计师

  出示操作卡,请幼儿帮助动物寻找数量相等的舞伴,以及道具。

  幼儿操作。

  集体验证。

  队形、舞伴都找到了,让我们期待他们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表演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复习6—10各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分合方法,并将重复的记录去掉。

  2、会看一组分和记录读出两组分合记录。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主动地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6-10的组成

  2、物质准备:记录纸和笔、操作用书

  活动过程

  一、复习10以内各数的组成

  1、师:我们已经学会那些数字的组成?它们各有几种分法?是哪集种呢?

  2、请2-3名幼儿自主选择一个总数,介绍它的.分合方法,教师进行记录,师幼共同检查。引导幼儿说说这些分合记录是有序还是无序的?按什么顺序记录的?

  二、找相同

  1、师:看看谁的眼睛象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发现9的分法中有相同的吗?

  引导幼儿找出相同的分法,如9和 9

  ∧ ∧

  4 5 5 4

  2、师:9有8种分法,其中许多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些相同的分法去掉一个

  3、引导幼儿去掉相同的方法,然后观察发现记录结果少了,更方便看了。

  4、引导幼儿看一种记录读出两种分合方法,使幼儿感受到,虽然记录少了,但分法没少,可以看一种记录就想到两种分法。

  5、再出示一组幼儿的组成记录单,请幼儿比赛找到相同的,并去掉相同的。

  三、幼儿操作活动

  1、找相同

  观察数字组成记录单,圈出相同的分合式,读一读其他分合式的两种分法。

  2、组成填空

  请幼儿先读一读总数,在看一边的部分数是几,想一想缺少的部分是几,在方格上填上该数字。

  四、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找相同”记录单,请大家看一组记录说出两种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