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案

时间:2023-03-02 17:29:10 教案 我要投稿

司马光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司马光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司马光教案15篇

司马光教案1

  教学要求:

  1.认读生字、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要沉着、冷静,只有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

  2.认读、拼读词语。

  教学过程:

  1.定向。

  (1)读通课文,提出要求。

  (2)思考:谁砸缸救人,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

  2.自学课文。

  要求划下新词,思考问题。(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困难生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3.练习。

  (说话练习)

  (1)读通长句。

  (只听扑通一声,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脚下一滑,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没了头顶。)

  (2)给课文标段号。

  (3)理解谁砸缸救人?介绍司马光。

  (清楚“复姓”两个字)

  (4)说话练习:“司马光是……”。

  4.词语认读。

  砸缸

  伙伴

  捉迷藏

  亭子

  躲在

  扑通

  急中生智

  哗夸

  机智

  勇敢

  5.作业。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完成练习1。

  (3)抄写词语1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填空:(

  )砸缸救人。

  2.介绍司马光。

  3.复习生字、新词。

  二、读讲1—2段。

  1.读读划划: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这是一只(

  )缸。(大、厚、重)

  3.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会来不及?

  4.读1、2段。

  三、读讲3—4段。

  1.自读第三段,圈词: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惊叫,高声喊道,吓傻了,赶紧)

  2.朗读训练,读出孩子们的`惊慌。

  3.思维训练,理解“没有慌神”和“急中生智”这两个词。

  (1)师:没有慌神,说明他怎么样?(很镇定)

  (2)急中生智。“急”,司马光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智”,哪个词突出了智?(砸)

  4.说话训练,说清楚司马光救人的原因。

  5.读读演演第四段。

  6.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使劲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气小)

  四、词语训练。

  1.师:水多吗?哪个词说明水多?(哗哗)

  2.师:大家都夸司马光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机智体现在(想出办法),勇敢体现在(没有慌神)。

  五、说话训练。

  夸夸司马光。(你真是个好孩子!)

  六、小结。

  学了司马光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七、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

  教学过程:

  1.复习词语:

  强调:亭子、捉迷藏、哗、夸,这四个词的读音。

  2.朗读课文。

  3.听写词语。

  强调:稻的第十二笔、藏的第六笔、第十一笔、砸的第七笔、慌字中间没有—点。

司马光教案2

  【学习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想出新办法,发展创新思维。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或多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读课文,标注生字、自然段;收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1、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

  2、认读生字“司”。齐读课题。

  3、简介司马光。

  二、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小黑板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

  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司马光在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事?

  2、指导朗读2、3自然段。

  ⑴引导看图(或用多媒体演示当时的情形)。

  ⑵自由朗读,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⑶指名读第3自然段,感受情况的紧急。

  3、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4、大家试着做做司马光的动作,体会“举”“砸”。

  四、指导朗读

  比较“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边读边体会。

  老师引读:有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别的小伙伴──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

  五、课后思考,拓展思维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第二课时

  一、讨论交流

  司马光沉着机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别的办法救出那个小朋友吗?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最好。

  1、学生自己想办法。

  2、分组交流,推选出好的办法到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办法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与司马光的办法比一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什么办法是最好的)

  4、再次朗读课文,并说说司马光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二、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2、鼓励学生用生字组成词语,(积累词汇,巩固识字)教师给予肯定或指正。

  3、采取小组竞赛、词语接龙等形式,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

  三、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1、自由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2、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教师引导背诵。

  四、指导生字书写

  1、认读“别”“到”等6个字。

  2、引导观察这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口字旁、立刀旁、双耳的书写位置。

  3、学生描红,书写生字。

  4、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议。

司马光教案3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新课《司马光》。(生齐读)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著有《资治通鉴》。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写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小节。

  4.师检查读文情况。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②出示带点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找出规律。

  2.师范写,学生观察,练写。

  3.展示、评议。

  四、积累词汇

  1.再读课文,找出课文表示数量的词。谁再说说几个这样的词语?(自由说)

  2.读读说说,看谁说的多?如:司──司机公司司仪……

  给“慌、假、别、吓、块”组词。分小组讨论、积累,再大组比赛,指定时间内,看哪组组词最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走迷宫:出示课件,学生分组依次认读生字,全部读完方可走出迷宫。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小结: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读第二句,把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读清楚。(学生自由读。)

  (5)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6)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水缸究竟有多大?缸里的水多不多?

  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读出来吗?(生练读、评读)

  3.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什么叫“一不小心”?

  (3)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着急吗?用着急的语气读读。

  (学生练读、评读)

  4.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1)小朋友们都怎样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交流汇报,师板书:小朋友慌了叫喊跑找(分析字形)

  (3)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叫,怎么喊?(学生试着叫、喊)

  (4)读出小朋友慌了的语气。(学生练读,评读)

  5.学习课文第五小节:

  (1)司马光是怎样表现的?(自由读)

  (2)出示句子: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板书:司马光没有慌拿起使劲砸

  (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

  6.学习课文第六小节

  (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

  (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三、读中积累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

  2.背诵课文。

  (1)指名看图叙述故事。

  (2)同桌合作背诵。

  (3)自由背,喜欢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4)指名背诵全文。

  四、总结全文

  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出什么办法救人?

司马光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别、到、那、都、吓、叫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指导看图,从图中质疑。

  1、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看不懂得吗?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问题:

  (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

  (2)是谁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

  二、揭题释题。

  1、板书课题,读题。

  (1)知道司马是复姓。

  (2)识记司,组词。

  2、简介司马光。(学生或教师)

  三、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识记生字。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采用各种形式认读生字,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问题(1)(2)

  4、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四、再读感悟。

  1、学习1~3段,解决问题(1)。

  (1)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这是怎样的.一口缸。

  (2)读文后讨论,理解:不小心。

  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样?

  (3)朗读指导。

  2、学习4~6段,解决问题(2)

  (1)看图读文了解别的孩子的表现,板书:哭喊叫找

  小组讨论这些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

  (2)讨论司马光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是个怎样的人?

  划出司马光的动作。理解:使劲砸。

  (3)质疑释疑。(针对课文内容提问,自由解答,教师引导)

  4、你喜欢司马光吗?用一句话夸夸他吧!

  5、朗读指导。

  五、学会背诵技巧。

  教师引导,让学生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六、指导书写。注意偏旁在左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七、拓展训练。

  如果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

  要求:大胆想象。

  八、作业布置。

  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九、板书设计

  20

  司马光

  都慌了

  掉进缸里

  别的小朋友叫

  喊

  跑

  找

  没慌

  司马光拿砸(几下子)

  得救了

  (遇事不慌机智勇敢)

司马光教案5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实际能力、认知水平,考虑到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生字词的认读,课文的理解,朗读能力的训练是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然而,读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为此,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把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上,使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并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让学生读读,想想,议议,再读读来体会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堂上,教师力求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发表独到的见解。又根据教材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教学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来辅助教学,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完成本课时教学任务。

  【教学方法】

  看图读懂课文法 合作探究法 自主识字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孩子。

  4、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支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孩子。

  〖教学难点

  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

  2、简单介绍:

  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我国此宋时期的历史学家。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二、看图

  1、出示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孩子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个孩子,其他的孩子有的吓哭了,有的喊着,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

  学生2:是谁救的掉进水缸的孩子,他是怎样救的?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要多读几遍。

  2、读准生字及会认字的音。

  ⑴ 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⑵ 同桌小伙伴互读、线纠正。

  ⑶ 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⑷ 做猜字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字音。

  ⑸ 电脑出示词语的演示文稿:

  孩子吓哭没有 假山 慌了 喊叫

  举起砸破救人 古时候 司马光 一块石头

  3、再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

  4、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的字音是否准确。

  四、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段:

  ⑴ 指名读第一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⑵ 电脑出示插图;让学生根据图中人物的穿载来理解:古时候这个词语。

  2、学习第二段:

  ⑴ 指名读第二段:从他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⑵ 教师提问:

  ① 他指的是谁?(他指的是司马光)

  ②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

  ③ 教师鼓励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

  ④ 借助图弄清花园里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样的一口缸。

  ⑶ 指导朗读:

  ① 教师范读第二段,要求学生认真听,听出什么了?(教师在读时注意突出大和满字)

  生:我听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缸,缸里装满了水。

  ②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 指名读这段;读后同学评议。评议时同学们先可以说说他哪儿读得好!然后说说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最后他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④ 由于本段的第二句是个长句,不容易读的教师再范读,让学生注意看清标点,听好停顿的地方。

  ⑤ 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⑥ 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⑦ 指名读,集体纠正。

  3、学习第三段:

  ⑴ 指名读课文,听他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⑵ 提问: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全掉进大水缸里呢?请你们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⑶ 理解:一不小心的意思。(就是没留神掉进大水缸里。)

  ⑷ 应该怎么读呢!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这段。

  ⑸ 指名读,大家评议。

  ⑹ 必要的时候教师范读指导。

  ⑺ 提问: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没留神掉进了大水缸里。启发学生想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呢!通过讨论得出当时情况十分紧急,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如果不急时救上来就会有生命危险。

  ⑻ 过渡语,就在这紧急时刻,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五自然段。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⑴ 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 学生自己轻声读这段,读后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边读边画出表示小朋友动作的词语。

  ② 从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这些词,小组讨论他们这些人当时是怎么想的?

  ③ 小组汇报得出结论:让别人来帮忙,我这么小,没有办法,有的吓哭了,不知道怎么办。

  ④ 为了让学生理解: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场面,教师提问: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随时有生命的危险,如果你也在场,那都慌起来了是什么样子?请同学表演当时的场面。

  ⑤ 教师指导学生有语气地读好这段。

  ⑥ 过渡: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就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⑵ 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 自己读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画出司马光动作的词语。

  ② 请同学看图,并模仿司马光的动作。

  ③ 师: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怎样做才叫使劲砸呢!再请同学们做动作。学生在表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④ 教师指导学生读后四、五段。

  5、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

  ⑴ 与课文中人物的比较:

  提问: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一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⑵ 自己与司马光的比较:

  ① 提问:同学们也动脑筋想一想,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呢?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办法一: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朋友拽上来。

  办法二:找一根长竹竿,让小朋友抓着竿爬上来。

  办法三:去喊大人,让大人把他救上来。

  办法四:可以找来抽水机把水抽出来。

  办法五:可以拿来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

  ② 提问:大家想了不少好办法,现在我们比较一下,司马光的办法和大家的办法有什么不同?

  ③ 教师演示复动投影片:小朋友被大人从缸中拉出来,人离开水。

  教师板书:人──水

  ④ 请大家想一想: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救小伙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⑤ 教师再一次演示人离开水的复动投影片。

  ⑥ 司马光用的办法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演示:水从缸中流出,小伙伴得救。

  过渡:这样水就离开了人,小朋友得救了。

  ⑦ 从这样事情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小组讨论后交流。

  ⑧ 师总结:

  你们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都是让人离开水,但时间又来不及。而民光急中生智砸摃救人,没法让水离开人,这是反向思维。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6、学习第六段:

  ⑴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你们高兴吗?

  ⑵ 请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6段。

  五、创造性的思维训练

  师: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这时候,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们会说些什么呀!请学生分角色演一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巧记本课6个生字的字形,了解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3、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的字形及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教学难点

  1、巧记本课生字的字形。

  2、正确地书写那、都、到这几个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司马光这篇课文,司马光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呢?

  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1、巩固生字、词的读音:

  ⑴ 自己认读生字。

  ⑵ 同桌互读生字、词。

  ⑶ 抢读生字词卡片。

  2、巧记字形、理解字义:

  ⑴ 让学生自己动脑、选择自己认为最巧妙的记忆法记忆。

  ⑵ 同桌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⑶ 请小组汇报或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例如:

  吓:学生用形声字的方法记吓字。为什么是口字旁呢?可让学生做出受惊吓的表情,体会人受惊呀时往往会不由得张大嘴,所以是口字旁。组词:惊吓,吓一跳。

  ⑷ 指名抽读生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三、书写生字词

  1、先自己观察每个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表义。

  2、在书上独立书写6个生字,提出难写的字。

  3、同桌同学相互评改!

  4、学生提出比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到、那、都这3个字。

  5、学生在书上的第二个田格中练习书写生字。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6、学生写完后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大家相互评改!

  四、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书写生字和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五、教师小结,朗读全文

司马光教案6

  小学语文《司马光》的教案

  《司马光》这一课,讲述了司马光和小朋友在花园里玩的时候,有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沉着冷静,用水缸旁边的大石头砸破了缸,救出了落水的孩子。

  【教学方法】

  看图读懂课文法 合作探究法 自主识字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小朋友。

  4、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支脑筋发明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同学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小朋友。

  〖教学难点

  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

  2、简单介绍:

  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我国此宋时期的历史学家。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二、看图

  1、出示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同学能从图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小朋友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小朋友正伸手去扶那个小朋友,其他的小朋友有的吓哭了,有的喊着,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同学1:爬出来的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

  同学2:是谁救的掉进水缸的小朋友,他是怎样救的?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要多读几遍。

  2、读准生字和会认字的音。

  ⑴ 自身借助拼音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⑵ 同桌小伙伴互读、线纠正。

  ⑶ 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⑷ 做猜字游戏,激发同学学习兴趣,巩固字音。

  ⑸ 电脑出示词语的演示文稿:

  小朋友吓哭没有 假山 慌了 喊叫

  举起砸破救人 古时候 司马光 一块石头

  3、再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

  4、同学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的字音是否准确。

  四、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段:

  ⑴ 指名读第一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⑵ 电脑出示插图;让同学根据图中人物的穿载来理解:“古时候”这个词语。

  2、学习第二段:

  ⑴ 指名读第二段:从他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⑵ 教师提问:

  ① 他指的是谁?(他指的是司马光)

  ②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

  ③ 教师鼓励同学能够联系上下文考虑问题。

  ④ 借助图弄清花园里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和是怎样的一口缸。

  ⑶ 指导朗读:

  ① 教师范读第二段,要求同学认真听,听出什么了?(教师在读时注意突出“大”和“满”字)

  生:我听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缸,缸里装满了水。

  ② 同学自由练习朗读。

  ③ 指名读这段;读后同学评议。评议时同学们先可以说说他哪儿读得好!然后说说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最后他自身的体会读出来。

  ④ 由于本段的第二句是个长句,不容易读的教师再范读,让同学注意看清标点,听好停顿的地方。

  ⑤ 同学自身练习朗读。

  ⑥ 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⑦ 指名读,集体纠正。

  3、学习第三段:

  ⑴ 指名读课文,听他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⑵ 提问: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全掉进大水缸里呢?请你们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⑶ 理解:“一不小心”的意思。(就是没留神掉进大水缸里。)

  ⑷ 应该怎么读呢!同学们自身练习朗读这段。

  ⑸ 指名读,大家评议。

  ⑹ 必要的时候教师范读指导。

  ⑺ 提问: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没留神掉进了大水缸里。启发同学想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呢!通过讨论得出当时情况十分紧急,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假如不急时救上来就会有生命危险。

  ⑻ 过渡语,就在这紧急时刻,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五自然段。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⑴ 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 同学自身轻声读这段,读后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边读边画出表示小朋友动作的词语。

  ② 从“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这些词,小组讨论他们这些人当时是怎么想的?

  ③ 小组汇报得出结论:让他人来帮助,我这么小,没有方法,有的吓哭了,不知道怎么办。

  ④ 为了让同学理解:“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局面,教师提问: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随时有生命的危险,假如你也在场,那都慌起来了是什么样子?请同学扮演当时的局面。

  ⑤ 教师指导同学有语气地读好这段。

  ⑥ 过渡: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就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⑵ 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 自身读读第五自然段,考虑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画出司马光动作的词语。

  ② 请同学看图,并模仿司马光的动作。

  ③ 师: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怎样做才叫“使劲”砸呢!再请同学们做动作。同学在扮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④ 教师指导同学读后四、五段。

  5、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

  ⑴ 与课文中人物的比较:

  提问: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一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示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示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小朋友?组织同学讨论交流。

  ⑵ 自身与司马光的'比较:

  ① 提问:同学们也动脑筋想一想,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呢?同学讨论后全班交流。

  方法一: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朋友拽上来。

  方法二:找一根长竹竿,让小朋友抓着竿爬上来。

  方法三:去喊大人,让大人把他救上来。

  方法四:可以找来抽水机把水抽出来。

  方法五:可以拿来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

  ② 提问:大家想了不少好方法,现在我们比较一下,司马光的方法和大家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③ 教师演示复动投影片:小朋友被大人从缸中拉出来,人离开水。

  教师板书:人──水

  ④ 请大家想一想: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救小伙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⑤ 教师再一次演示“人离开水”的复动投影片。

  ⑥ 司马光用的方法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演示:水从缸中流出,小伙伴得救。

  过渡:这样水就离开了人,小朋友得救了。

  ⑦ 从这样事情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小朋友?小组讨论后交流。

  ⑧ 师总结:

  你们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都是让人离开水,但时间又来不和。而民光急中生智砸摃救人,没法让水离开人,这是反向思维。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6、学习第六段:

  ⑴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你们高兴吗?

  ⑵ 请同学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6段。

  五、发明性的思维训练

  师: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这时候,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们会说些什么呀!请同学分角色演一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巧记本课6个生字的字形,了解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3、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的字形和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教学难点

  1、巧记本课生字的字形。

  2、正确地书写“那、都、到”这几个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司马光这篇课文,司马光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呢?

  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1、巩固生字、词的读音:

  ⑴ 自身认读生字。

  ⑵ 同桌互读生字、词。

  ⑶ 抢读生字词卡片。

  2、巧记字形、理解字义:

  ⑴ 让同学自身动脑、选择自身认为最巧妙的记忆法记忆。

  ⑵ 同桌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⑶ 请小组汇报或让同学当小老师讲解。例如:

  吓:同学用形声字的方法记“吓”字。为什么是口字旁呢?可让同学做出受惊吓的表情,体会人受惊呀时往往会不由得张大嘴,所以是“口字旁”。组词:惊吓,吓一跳。

  ⑷ 指名抽读生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三、书写生字词

  1、先自身观察每个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表义。

  2、在书上独立书写6个生字,提出难写的字。

  3、同桌同学相互评改!

  4、同学提出比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到、那、都”这3个字。

  5、同学在书上的第二个田格中练习书写生字。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同学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6、同学写完后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同学作业,大家相互评改!

  四、巩固练习

  1、同学独立书写生字和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五、教师小结,朗读全文

司马光教案7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座都城都在山西境内。尧都平阳、舜都蒲板、禹都安邑。其中禹都安邑,西环涑水、东踞中条、南临盐海、北依鸣条。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以后安邑改名为夏县。夏县,到宋代的时候出了一位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博学多才的大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

  河东历史上有四大望族:闻喜裴氏、龙门薛氏、解州柳氏、龙门王氏。四大家族济世英才之盛、德业文章之隆、皇家思宠之重、百姓推崇之情,其他家族望尘莫及。但是到了宋代的时候,夏县涑水河边的司马家族,后来居上,锋头更健,一下子涌现出了一大群名士乡贤:造福乡梓的河中知府司马池、才华横溢的太中大夫司马旦、治学严谨声名卓著的司马光,以及谏议大夫司马康、驾部员外郎司马宣、(鹿阝)州通判司马里、潞州通判司马京……司马家族在宋代的屡屡崛起,尤其是宋神宗以后的历代帝王,每每追念先贤的时候,就能想到司马家族,这都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一位声名直追孔子的先贤,带动了一个家族的兴旺。他就是宋代的温国公、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太原道注:有关司马光参见本站山西名人栏目)。

  夏县,是司马光的故里。城西水头镇的小晁村现存司马光及父兄亲属墓冢13座。东侧有司马温公祠,主殿五间,旁边还有规模宏大的佘庆禅院,内有宋元时期精致价昂的众多彩塑。

  我在中旅当导游的时候,经常去东南亚,发现很多外国朋友喜欢中华文化,他们对中国的历史掌故和社会风情也有相当的了解。唯一不明白的是:中国历史上发生了那么多次朝代更迭,不管是谁当家,也不管是汉人还是少数民族皇帝,治国的策略和治国的方式都有惊人的相以。再者从地域来讲,无论是在天子驻扎的北京,还是在繁华的省城,甚至偏远的山区县城,统治者的施政措施和施政办法都有惊人的相似。这种大一统的政治和文化格局,是如何冲破层层障碍,紧紧地粘连在一起的.?其实,道理很简单;历代统治者,不管是皇帝,还是县令,虽然他们出身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知识水平不同,种族习惯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以史为鉴,修身治国。他们都注重从历史中学习前代的得失之迹、存亡之道、兴衰之本,从而制定出自己的治国之策。所以古代有:“一部论语治天下、两册史书安民生”的说法。《论语》即孔子的儒家方略。而两册史书,即《史记》和《资治通鉴》。宋英宗评价《史记》和《资治通鉴》“尽古今之统,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是为典型之总会,册牍之渊林矣。”从这个意义上讲,《史记》和《资治通鉴》是其他史书所不能比的。两司马的两部巨著,不仅是两部史书,更重要的在于他们的思路,启蒙了历代皇帝,最后导致了文化一体、政治一统、古今一致。

  司马光曾经做过宋代的宰相,对其品格德行、修学治史,古今评价一致,隆誉甚高。但对其政绩评价,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在保守派主政的时候,对其政绩大加褒扬,宋哲宗还敕令保守派的翰林学士苏东坡撰写神道碑文,并御书“忠清粹德之碑”六字碑额立在夏县司马光墓前。苏学士洋洋洒洒2266字的碑文中极尽溢美之辞。后世的史书基本上持这种态度。

  但是,改革派当政的时候,司马光不仅没有政绩可言,而且被列入奸相之列。这主要是因为他反对同列宰辅的王安石变法。宋代绍圣年间,御史周轶首论“温公诬谤先帝,尽废其法,当以罪及。”不仅夺去了所有的封号,而且还把其墓前所立的巨碑推倒。王安石的学生章淳、蔡京主政时,为报复司马光等人尽废新法的做法,将司马光等309名朝臣列入“元佑奸党”,并要在朝堂和各州郡都立“奸党碑”。司马光首当其冲。但是在立碑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石匠安民对蔡京说:“小民是愚人,不知道立碑的意图。但司马相公海内称其正直,现在却要列入奸党,小人不忍心做。”蔡京一怒便要收拾他,吓得安民哭诉道:“大人的命令我不敢不听。小人只有一个要求:碑上署刻石人名字的时候,千万不要署上小人安民,以免骂名千载。”蔡京仔细一想,司马光虽然有错,但毕竟为人正直,享有威望。于是改变了主意,将司马光以下的奸人全部列碑,司马光除外。 由此可见,司马光虽然在政治上有失误,但其人格力量,不仅为百姓称道,也仅对手折服。在封建年代,司马光是孔门的第三个圣人,位列孔子、孟子之下,同样在孔庙享配。

  今天的司马温公墓前,涑水清流,绿树成行。历史纷争和毁誉成败也都化作了黄土,陪伴这位长眠地下的圣人。只不过人们在那条叫“涑水”的小河边驻足的时候,就会想到历史上曾有一位号为“涑水先生”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大历史学家。他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司马光教案8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11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识写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20.司马光

  没有慌 —→ 搬石砸缸 —→ 缸破人出

  遇事不慌 —→ 积极动脑 —→ 决问题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填空、看拼音写汉字、组词、练习说话。

  课外: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司马光

  2. 告诉学生“司马”是复姓,“光”是名。司马光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大文学家,大史学家。本课介绍的是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二. 范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1. 范读课文。

  2. 思考:本课写的是司马光小时侯的什么事?

  三.看图答问,出示生字新词

  1. 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时候)

  2.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出示:有座、一口、水缸)

  3. 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4. 那个小孩掉进缸里,其他的孩子和司马光各有什么表现?(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哭、喊、使劲、救)

  四. 教学生字词

  1. 自学生字词。要求看板书,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2. 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a. 指名读,读后讨论:哪些字音容易读错。

  b. 去拼音读。

  c. 开火车读卡片上的生字。

  (2)检查字形。

  a. 指名说说哪些字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b. 指名说说哪些字可以用熟部件的方法记忆。

  c. 师生共同分析“候、都”的字形。

  (3)要求学生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读,想想词义。

  五. 作业

  1. 抄写生字。

  2. 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试读课文

  1. 指名分段读课文。

  2.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二. 讲读课文

  1. 讲读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指名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关人物。

  (4)指名看图说说水缸,假山的'位置。

  (5)再指名说说水缸的样子。

  (6)指名朗读。叙述的语气。

  2. 讲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那个小朋友怎么会掉进缸里的?他会遇到哪些危险?为什么?

  (3)看图说说“别的小朋友”指的是哪些小朋友。从哪里看出他们慌了,他们可能会喊什么?

  (4)指导朗读。

  要用紧张的语气读、指名读、齐读。

  3. 讲读第三段。

  (1)看图。

  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非常危险,其他的孩子都慌了,司马光这时候会怎么想?(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2)指名读课文。

  (3)用“——”把写司马光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

  (4)从哪些地方看出司马光没有慌?

  (5)比较句子。

  a. 他搬起一块大石头。

  b. 他搬起一块石头。

  指名读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司马光为什么要搬“大”石头?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司马光怎么样?

  a. 司马光杂那口缸。

  b. 司马光使劲砸那口缸。

  指名读句子。你觉得哪句话好?“使劲”写出了什么?表现了司马光怎么样?

  (6)司马光的方法行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7)指导朗读。

  速度稍慢,第一句要有力,第二句要放松。

  三. 总结课文

  1.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说说司马光是个怎么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四. 作业

  填空:

  别的( )( )( )都慌了,( )( )哭,( )( )喊,( )( )( )跑去( )( )( )。( )( )( )没有慌,他搬起一块( )( )( )使劲砸( )( )( )。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抽读生字。

  2. 在正确的读音下画“——”。

  时(si shi)找(zhao zao)座(zhuo zuo)砸(za zha)

  二. 练词说话

  1. 看图复述故事。

  同桌练说,小组练说,各组选一个代表到前面来说。

  2. 用词练习说话。

  (1)不小心

  (2)有的……有的……有的……

  三. 课堂练习

  1. 看拼音写词语。

  gu shi hou yi hou jin dou lai le zhao da ren

  2.组词区别。

  古( )时( )候( )

  石( )村( )后( )

  那( )缸( )找( )

  都( )红( )我( )

司马光教案9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认识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司马是个复姓,光是名。

  简介司马光。

  二、 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

  2、思考讨论:主要写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三、 看图回答,出示生字词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时候)

  2、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的?(出示:一口水缸)

  3、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

  四、 教学生字词

  1、自学生字词。要求:看出示的词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2、检查乍学情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析:字音是否主导准,句子是否读通。

  五、指导写字

  1、巩固字音。

  2、你用哪些方法记住了这些生字?

  3、指导书写。

  4、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

  找()候()司()园()

  划()后()丝()圆()

  掉()流()使()爬()

  桌()留()是()爪()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

  1、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来到了什么地方?干什么?

  2、自读第1节。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关键人物。

  3、再指名说说假山、水缸的位置。

  4、指导朗读。

  二、学习2~3自然段

  1、这时发生了什么事?自读第2节。

  2、出示句子。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1)这时情况怎么样?谁来读?

  (2)语汇议:是否读出了危险的`语气。

  (3)指导诗词:一不小心。

  (4)指读,个别读,章读。

  3、在这危险紧急关头,小朋友和司马光他们的表现和做法一样吗?用画出有关句子。自读2~3节。

  4、反馈、交流、讨论。

  (1)出示句子: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①理解都慌了,指导读词。

  ②引读,别的小朋友都慌了,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③谁来学他们喊一喊?怎么喊?喊些什么?

  ④表演读这句话。

  ⑤且扩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话吗?

  (2)谁画了司马光怎么做的句子?

  ① 指导读词:没有慌、使劲。指导读句子,表演朗读。

  ② 司马光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③ 结果呢?小孩得救了,大家高兴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④ 如果这时大人赶来了,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5、小结。

  6、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表演课文:

  板书设计: 21·司马光

  没有慌 使劲砸缸

  遇事沉着 有主张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i jian shi hou men kou shi jin

  ( ) ( ) ( ) ( )

  hua yuan diao xia pa shan liu shui

  ( ) ( ) ( ) ( )

  二、搭配词语。

  一座 水缸 找 石头

  一口 石头 砸 大人

  一块 假山 搬 水缸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二,司马光,希望对你有帮助!

司马光教案10

  《司马光》是一篇文言文,通过讲述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友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文言文离我们生活的年代较远,三年级的学生从未接触过文言文,学起课文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个故事他们都听说过,有助于他们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课文简短,一旦读熟,理解、背诵起来就很容易了。

  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古人有“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熟读成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因此本课教学以朗读为主。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小组赛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熟读背诵。

  【知识与技能】

  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能自己讲一讲这个故事。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等多种途径来理解词句的意思,生生、师生互动交流,理解课文,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古代传统文化形式的精美和内容的丰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重点

  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字。

  2.学会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全文。

  难点

  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文言文的有关知识,预习课文。

  1课时

  一、图片导入

  1.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师:看到大屏幕上的这幅图,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学生交流)

  师:这个故事最早以文言文的形式被记录在我国元代的一本历史书——《宋史》里面。

  2.板书:司马光。

  师:请大家齐读课题。(教师相机提示学生,司马是姓,光是名)

  师:同学们在课前进行了预习,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到了不少资料吧!那么你们了解到了我们即将学习的这篇课文的哪些知识?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介绍文言文的相关知识。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的预习完成得非常棒。现在,请打开课本,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教师先用较慢的速度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教师再用正常的速度范读课文,读出停顿,学生跟读,读流利。

  3.看大屏幕,把本课生字读一读,每个生字读两遍。

  4.生字解决了,谁能把这篇古文给大家读一读?(抽读)

  师:请其他同学注意听,如果他有什么地方读得不够好,等会儿提提意见。(学生点评)

  5.现在读的感觉和刚开始读的感觉不一样了吧,古文就是要慢慢读,反复读,才能读出味道来!再试试……(齐读)

  三、理解课文

  1.学习“群儿戏于庭”。

  (课件出示:群儿戏于庭)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司马光小时候)大家是怎么知道的?(“儿”是“小孩子”的意思)

  (2)这句话还告诉了我们什么?(教师引导翻译词句,并点击出示单字解释)

  生:事情发生的地点(院子里)。

  师: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庭)大家找到这个字了吗?我们把它勾出来,还可以做上笔记,我们再来写一写这个字。(教师范写“庭“字。)

  师:这群孩子在做什么?哪个字能说明?(戏)“戏于庭”就是……(抽学生翻译)“于”是“在”的意思。

  (3)谁能把我们刚才理解到的信息连起来,给大家说一说。(翻译全句)

  (4)齐读这一句。

  2.学习“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师: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

  (课件出示: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1)指名读。

  师:老师注意到,有的'同学在阅读本句时停顿还掌握得不是特别好。(指导:范读、齐读)

  (2)认识“瓮”。

  师:最开始,我们看了一张图片,里面有个大家伙,那是什么?(瓮)“瓮”是什么意思呢?(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大家是从哪里了解到这个字的意思的?(文下的注释)

  师:没错,借助注释理解相关内容,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3)那在本句中,还有哪些字是你们在阅读中没弄明白的?

  生:“足”“跌”“没”……

  (4)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字并指导书写生字:登、跌。

  (5)现在谁能够看着大屏幕,把事情的起因给同学们说一说?(翻译本句)

  (6)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这一句。

  3.学习“众皆弃去”。

  师:在这危急的关头,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

  (课件出示:众皆弃去)

  (1)抽读。

  (2)师范读。

  (3)自读。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方法再读读,多读几遍,而义自见,试一试。

  (4)通过阅读,大家了解了哪些字的意思?(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5)指导书写:众、弃。

  (6)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众皆弃去”,想象一下孩子们当时的表情、心理、动作,进一步理解体会。

  翻译:其他的孩子都放弃而离开。

  4.学习“光持石击瓮破之”。

  (课件出示:光持石击瓮破之)

  师:在这危急关头,只有司马光没有离开,在想办法救人。

  板书:光持石击瓮

  (1)指导书写“持”,理解“持、击、破”的意思。

  (2)抽生完整翻译全句。

  (3)司马光与其他孩子一比较,就让人觉得司马光真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他……(评价,谈品质)

  5.学习“水迸,儿得活”。

  (课件出示:水迸,儿得活)

  (1)齐读。

  (2)“水迸”是什么意思?(水向外溅出或喷射)

  (3)结果怎样?(儿得活)

  (4)板书:儿得活

  师:孩子得救了,真是让人松了一口气,让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令人欣慰的结局吧!(齐读)

  6.比较异同,复述全文。

  师:《司马光》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你发现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的不同了吗?

  (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

  文言文不同于课文,它篇幅极短,语言简练,需要借助注释理解意思。

  (3)师:现在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讲。

  四、指导背诵

  1.教师领读。

  师:“好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成诵有收获。”这节课我们通过反复朗读,初步领略到了文言文的魅力。现在,就请大家熟读成诵,把它放进自己的知识宝库里吧!

  2.指导背诵方法。

  师:老师刚才看了一下,同学们都背得很认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掌握到了合适的方法。老师背类似的古文,一般会先想想故事内容,再背,想一句,背一句,就容易许多。不信,我们来试试。

  3.教师说句意,学生背对应句子。

  4.同桌互背。

  5.教师抽背。

  五、布置作业

  1.推荐读《掩耳盗铃》。

  2.书写本课生字。

  司马光

  这篇文言文的内容和道理比较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选编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时,我把“读通”文章作为一大任务,先范读,然后让学生自读,互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及韵律,再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句的大概意思,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学到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司马光教案11

  【教学目的】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的能力。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课前准备】

  1、学生:

  ⑴ 搜集有关司马光的资料。

  ⑵ 认读字卡片。

  2、教师:

  ⑴ 吹塑纸剪成假山、水缸。

  ⑵ 课文插图,第4、5自然段的文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司马光的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位古时候的人,他的名字叫司马光。他是一位有名的人。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就是他小时侯的事。

  (板书课题 20、司马光)

  (从图入手,引出课题,激起学生对司马光了解的愿望。)

  二、自主识字,初读感知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字,读通课文:

  ⑴ 借助拼音。

  ⑵ 问别人。

  ⑶ 联系上下文猜字。

  ⑷ 听别人读。

  2、同桌互读正音:

  3、指名读课文。其他小朋友认真听,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学生评价订正读音,教师随机利用卡片指导学生巩固认读字。)

  4、运用游戏,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师:现在我们要把生字朋友从课文中请到我的生字卡片上,看大家还认不认识?

  出示生字卡片,用摘字的游戏识字。

  (方法:把字贴在黑板上认识哪个字就摘哪个字来读,其他学生跟读。)

  让学生在小组里摘字,说说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字的。

  师:谁来说一说哪几个生字用换偏旁的方法来记住的?

  叫──收 球──救

  师用开火车的游戏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5、把生字朋友送回课文的家中,全班齐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司马光干什么?用简短的话说一说。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出示了四种识字方法,这样既复习巩固了原有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同时为了让学生识起字来饶有兴趣,在教学中引入游戏。这样能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字效果。)

  6、四人一小组读课文,可以齐读、分段读、表演读。讲讲自己读懂了什么?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习惯,以自主阅读为主,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7、小组汇报交流。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学习到、别两个生字:

  1、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找一找两个字的相同点。

  (学生知道这两个字是同部首的字 ,学习立刀旁)

  2、教师范写,生描写

  3、请写的好的学生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好。

  4、生练写,同桌互评。写的满意的画一个。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 ,复习识字

  师:我们继续学习《司马光》。这节课我要先考考同学们,看看谁这些字都认识了。

  师:(出示一幅花园的图)将认读字藏在花芯中,找一组学生摘花,读字,同桌组词。

  二、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1、看插图,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的图上的内容。(第3、4、5、6自然段)

  出示这几段读一读,说一说发生什么事了?

  (一个小孩掉到水缸里了。)

  2、读一读,让学生想一想假如自己在场会是什么心情?读出紧张的语气。

  3、别的小朋友都怎样做的?看插图,说一说。

  (发挥插图的用处,理解课文)

  4、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读课文第5段,自己演一演。

  5、议一议他是怎么想的?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四、背诵课文,掌握方法

  1、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

  师小结:事情的发展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起因、经过、结果。

  2、试着按照这种方法,背诵课文。

  (生背课文。)

  3、指名背诵,怎样才能背下来?

  五、扩展沿伸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板书 机智勇敢 )

  出示:遇到困难怎么办?动动脑筋,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

  师:请同学们也向司马光来学,帮助这位同学。

  (小红的沙包挂在了树杈上,怎么办呢?)

  或介绍司马光的资料。

  六、书写生字

  1、出示吓、叫、那、都。

  2、说一说你的发现

  (可以说识字方法、也可以说两组同部首的字)

  3、重点指导那,其他字自学。

  4、生描写,同桌互评。

司马光教案12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课文中的两个故事。

  4.能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的体会。

  教学准备

  1.教师: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司马光的资料。

  教材简析

  本课安排了两篇浅显的文言文:一篇是《司马光救友》,另一篇是《矛盾》,都是孩子们很熟悉的故事。

  《司马光救友》通过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矛盾》通过一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自相矛盾的语言,讽刺了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告诫人们说话做事不要前后矛盾。这两则文言文,篇幅短小精悍,内容浅显易懂,叙述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因为学生是初次接触文言文,教学前,应让孩子们知道: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悠久的民族文化,有传统的民族美德,有浩如烟海的文化艺术瑰宝。古代的很多东西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学习一点浅显的文言文,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学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先认认真真读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再对照注解,试着读懂每一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最后说说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

  建议本课教学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一、司马光救友

  1.词语解释。

  戏:游戏。于:在。瓮:一种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这里指陶制大水缸。没():淹没,沉下去。皆:都。弃:放弃,扔掉。持:拿。击:打,敲打。迸:向外溅出或喷射。

  2.重点内容提示。

  “与群儿戏于庭”中的“戏于庭”与现在的表述方式有明显的区别,要引导学生体会;“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通过其他小孩和司马光行为的对比,突出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3.全文大意。

  司马光七岁时,与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游戏,一个孩子爬到水缸上去玩,一不小心失足掉进缸中淹着了,其他的小孩子都吓得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把水缸砸破,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司马光教案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2、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指导学习两 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听说过司马光的故事吗?司马光小时候很聪明,有一次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读准"司、光"。

  二、整体感知

  1、 放课文录音。学生看课文中的字。

  2、 自由练习读,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3、 学生质疑。

  4、 初识生字。

  三、再读课文。

  1、 自由练读,比一比哪些同学能把课文通顺,读流利。

  2、 指名读,评议中多功能指出学生的优点。,再评不足。

  3、 全班齐读。

  四、认记生字

  1、 抽生字卡开火车认读。

  2、 交流。

  五、学习第1自然段。

  1、 出示多媒体课件:小朋友掉进水缸前的情景。

  2、 观察画面,想一想:花园里除了几个小朋友在玩,还有些什么?

  3、 课文是怎么写的呢?画的旁边出示名子: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有一只 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4、 自由读读这一句,试试能不能背下来。

  5、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6、 学生评读。

  六、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写,教师巡回检查,纠正写字姿势。

  七、教学后记:学生会将园和圆混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第2、3自然段。

  2、 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党性朗读第1自然段。

  2、 过渡:正当这些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得高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出示课件:小朋友掉进水缸的`情景。

  2、 说一说:这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掉进大水缸会发生什么情况?

  3、 在情况危急时,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各是怎么做的?自由读第2、3自然 段。

  4、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5、 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6、 评读。

  7、 讨论:司马光用砸缸的办法救出了小朋友。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救小 朋友吗?

  三、指导写字。

  四、教学后记:学生发挥想像到的办法去救小朋友。

司马光教案14

  =

  教材简析: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导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生字。

  2、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能力素养点:

  1、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

  导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会观察书中插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

  导学设计理念:

  本文的学习重点是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并且学会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教案时,在关注到这方面。指导学生识字时,让学生边读文,一边记认生字,通过给黑板上的生字着色,加强色彩化,让学生整体感知生字,再让学生自主识字,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找到汉字规律,然后采用问答和对唱的方式巩固生字,效果会更好。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先示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试着朗读,再在小组间进行评价,抓住司马光不同表现的词语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引导学生收集关于司马光的故事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也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

  1、导言: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一位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这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事。

  2、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请你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本课的'生、新词。

  2、出示本课的生字卡片,请同学们认读。

  红色卡片:(会认的字)

  黄色卡片:(会写的字)

  3、指导学生看图。

  (1)通过初读课文,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图上有个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

  (2)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文,说说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读了这段,你读懂了什么?

  (2)“古时候”是指什么时候?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深入地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再次看图,假山和水缸在什么位置?请你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结合书上的内容和图上的画面,请你说说:这是一口什么样的水缸?

  (4)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4、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这段,思考:正当孩子们玩得高兴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不小心”是什么意思?

  (2)展开想像:这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小伙伴们的心情怎样?情你细想想,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3)为什么着急呢?掉进缸里的小孩子面临着什么危险呢?

  (4)用着急的心情练读。

  (5)小组内练读后,全班交流。

  (6)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小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请你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5、学习课文第上自然段。

  (1)思考: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惊慌?

  (2)练习朗读,读出惊慌,害怕的语气。

  (3)小组内练读。

  (4)个别学生展示读。其他们学进行评价。

  (5)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一个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来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吗?小组讨论。

  (6)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6、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的表现与其他人一们吗?为什么?

  (2)试着做司光砸自由缸的动作。说说:谁表演得好?为什么好?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讨论司马光的做法好在哪。

  (4)小组讨论: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5)再读这一段,思考“花园里为什么要一口大缸呢?有什么用?]

  (6)这口缸有它的自身价值,可是却被司马光砸碎了,耸不怕大人批评他吗?

  (7)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这一段。

  7、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自己读读这段。思考: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四、发散思维训练。

  还有别的方法救出小孩吗?

  五、总结全文。

  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如何去做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

  1、练习背诵课文。

  2、同学们相互评议。

  ---------------------------

  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书写。

  1、学习生字“我会认”

  2、合作学习:讨论如何记住本课的生字、新词?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3、学生交流学习。

  4、汇报学习体会。

  5、学生反复认读生字。做游戏。

  3、学习“我会写”,指导书写本课的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习“我会认”

  (2)仔细观察本课在写的生字,说出规律:均为左右结构的字。

  (3)指导书写“别、到”两个字,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4)学生仿写、描红,教师相机指导。

  (5)教师进行评价,并及时鼓励。

  三、课堂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救()劲()司()

  球()径()同()

  2、扩词。

  司()()假()()

  使()()别()()

  四、课堂总结。

司马光教案15

  一、指名背《司马光救友》

  二、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引入新课的学习

  先认认真真读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再对照注释,试着读懂每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最后说说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

  三、读通课文

  先自己读,再同桌互读互评,再在全班交流。

  四、精读课文1. 结合插图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看课后注释,把课文读懂,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组内不能解答的问题由小组长记下来,等会儿在全班交流。

  (教师先列举一句作示范,让学生明白怎样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3. 组织交流。先由小组长交流本组不懂的问题,再抽几位学生说说整篇文章的大意。

  五、自由交谈

  启发学生谈谈自己读了课文后,从文中悟出的道理。

  如:说话做事前后要一致,不能夸夸其谈,不能自吹自擂,要实事求是……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把你读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

  3.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或朋友听。

【司马光教案】相关文章:

《司马光》教案02-20

司马光教案03-30

《司马光》教案09-18

《司马光救友》教案03-08

《司马光》教案(15篇)03-08

司马光教案(15篇)03-04

《司马光》教案15篇02-20

司马光砸缸教案06-10

司马光砸缸的教案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