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05-29 08:30:58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班教案范文锦集九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小班教案范文锦集九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中阿米犯过失后的心里状态,以及妈妈对孩子的宽容和爱心,体验母子间的情深。

  2、观看手偶故事表演,以及参与讨论活动,了解母子间语言交流,讲述故事中阿米和妈妈的对话。

  3、能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小男孩手偶、妈妈手偶、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欣赏手偶表演。

  (1)教师:小朋友,在家里?你打碎过碗吗?后来,你是怎么做的?

  (2)教师分别出示小男孩和妈妈手偶:有个小男孩叫阿米,他也打碎了一只碗,他是怎么做的?

  (3)教师操作小男孩和妈妈的手偶,表演故事《阿米爱妈妈》。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知故事内容。

  (1)为什么阿米要早早地起床,他要做什么?

  (2)后来发生了什么事?阿米对妈妈说了什么?。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妈妈对阿米说了什么?

  (3)阿米打碎妈妈最喜欢的印花碗,后来阿米事怎样做的?妈妈喜欢阿米的做法吗?

  3、引导幼儿看图阅读《幼儿用书》。

  (1)带领幼儿看画面,教师讲述故事。

  (2)鼓励幼儿讲述妈妈重复的语言:我永远爱你。启发幼儿给故事取名字。

  4、引导幼儿讨论。

  (1)教师:阿米爱自己的妈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2)阿米把妈妈最喜欢的印花碗打碎,他是故意的吗?阿米是怎样弥补自己过失的?

  (3)妈妈爱阿米吗?当阿米做错事情,妈妈还会爱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5、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展谈话活动。

  (1)教师:你爱自己的妈妈吗?那你是怎么做、怎么表达的?

  (2)教师:你的妈妈爱你吗?你的妈妈是怎么做、怎么表达的?

  (3)教师:小朋友在家里、在幼儿园里,如果做错了时,应该怎么办?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天热了才能吃雪糕,而且不能多吃。

  2、会正确地吃雪糕。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肚子疼的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一、经验讲述——了解雪糕的特点

  1、小朋友,你们吃过雪糕吗?喜欢吃吗?为什么?

  2、你们都吃过什么样的雪糕?什么味道?

  3、什么季节吃雪糕?为什么要在这个季节吃?吃到嘴里有什么感觉?

  小结:雪糕是冰镇食品,味道很多,吃到嘴里很凉爽,夏天吃可以降温。

  二、结合图片请幼儿了解多吃雪糕的害处——知道不能多吃雪糕。

  1经验讲述:你一次吃几只雪糕?如果吃多了会感觉怎么样?

  2观察图片交流:

  (1)、看图上的小朋友怎么了?

  (2)、猜猜他为什么会这样?

  3、讨论:一次吃几只雪糕比较合适?

  小结:雪糕虽然可以降温,但不能多吃,多吃会伤胃,引起肚子疼。这位小朋友(图片)就是因为一次吃了好几支雪糕,拉肚子,肚子疼的直打滚,住院了,所以小朋友要注意一次最好只吃一支雪糕。

  三、品尝雪糕——学会正确地吃雪糕

  (一)、思考讨论:

  1、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雪糕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怎样吃才会保护牙齿?

  2、雪糕拿出来时间长了会怎么样?吃的'时候应该注什么。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们对吃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好看又好吃的雪糕,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特爱吃的,几乎没有一个孩子能抵抗住它的诱惑。由于雪糕是孩子们喜欢又感兴趣的,从而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活动中幼儿想说、敢说,同伴间有交流、讨论,有的孩子甚至还伸出手,假装去抓雪糕吃。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认真完成所担任角色的任务,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2、继续学做纸工花朵,初步了解花的形状。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理发店,花店,超市、银行、娃娃家等。

  2、各种纸花、塑料花等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组织游戏。

  2、提问引出游戏内容:

  (1)"今天如果你要去好朋友家里做客,可是头发长长的,脏脏的.,怎么办?"

  "小客人到理发店里除了理发吹头发,还可以请服务员给你什么服务?"

  "如果你是客人,在去之前你会带些什么礼物呢?"

  "春天到了,花儿开放了,花店里有很漂亮的花,小客人可以给娃娃家里的好朋友送些花朵。"

  (2)师出示花店的操作材料,以及之前服务员所制作的花朵,提出制作要求。

  (3)交代游戏要求:想一想,你今天想扮演什么角色?这个角色应该怎样玩?游戏结束时请你来告诉大家你今天做了哪些事情?

  3、幼儿自选游戏角色进行游戏,老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巡回指导。

  4、游戏结束,讨论,收拾活动材料。

  幼儿交流:今天扮演了什么角色?做了哪些事情?心里觉得怎样?相互同伴的表现。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对红色、黄色、绿色的认知;

  2、根据故事内容让幼儿懂得分享;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小熊卡片食物表格水果图片PPT操作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动物卡片。

  T:这是谁呀?

  T:今天呀!小熊过生日,它邀请了好多动物朋友来陪他一起过生日。来看一下,他都邀请了谁,好不好?

  2、出示老鼠图片。

  T:他邀请了谁呀!小熊还邀请了谁呢?

  3、依次出示小猴、小猪的图片。

  T:小熊邀请了他的好朋友和他一起过生日,他也要为好朋友准备好吃的食物来招待他们,看,小熊都准备了哪些食物?

  4、出示水果图片苹果、香蕉、西瓜。

  T:小老鼠说,我想吃红色的果果。

  小猴说:我想吃黄色的果果。

  小猪说:我想吃绿色的'果果。

  T:小朋友们:小老鼠想吃什么?什么水果是红色的呢?

  小猴想吃什么?什么水果是黄色的呢?小猪又想吃什么呢?什么水果是绿色的呢?

  5、T:小熊在家里好忙呀!所以他请小朋友来帮助他分一分水果,你们愿意吗?出示操作卡片。请小朋友到台上去分一分6、幼儿自己操作进行颜色配对。

  T:宝宝们,今天我们认识了红色、黄色、绿色。谁喜欢吃红色的水果?谁喜欢吃黄色的水果?谁喜欢吃绿色的水果呢?宝宝们真聪明!

  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知道了水果也有好多种不同的颜色,对不对,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水果,他们都长着不一样的颜色,我们也可以认一认哦!今天小熊很感谢宝宝们帮他招待客人,所以小熊也准备了水果和小朋友们分享呢?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听信号进行走、跑交替练习,能遵守游戏规则。

  2.乐意参与活动,学会观察周围,注意跑动时的安全。

  活动重点:游戏中能控制身体动作和情绪,听信号进行走、跑交替动作。

  活动难点:学会观察周围,注意跑到安全。

  活动准备:风婆婆胸饰物、树叶胸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我是树妈妈的好宝宝

  (1)幼儿边哼唱歌曲《秋天》,边围到树叶树妈妈身边,做双手高举摆动和双手在耳边,下蹲睡觉的动作。

  2.风婆婆来了

  (1)创设情境,引发想象。

  (2)风婆婆来了,小树叶都从树上飘落下来了。风婆婆吹起大风的时候,小树叶是怎么飘动的?风婆婆轻轻吹的时候小树叶怎样呢?风停了,小树叶会怎么样?

  (3)幼儿听信号模仿小树叶飘动。

  3.风婆婆和小树叶

  (1)“风停了。“幼儿听信号原地停下来。”

  (2)“起风了,风婆婆轻轻的吹着风。”幼儿听信号由走变成在场地上四散跑。

  (3)“风越来越大,越来越大,风婆婆呼呼地吹起了大风。”

  (4)“风慢慢地小了,小了。”

  (5)“风停了。”幼儿听信号原地不动休息。

  活动反思:

  由于前期有请爸爸妈妈带孩子们去大自然看落叶的生活经验,后有儿歌《落叶》的学习经验,孩子们已经对大风吹树叶飘的情景非常的'熟悉,因此在游戏环节,孩子们的表现都非常的棒,能根据信号做动作。当老师说:“起风了,”孩子们很快的四散的走动,当老师说:“大风来了,”孩子们会快速的跑动起来,当老师说:“风小了时,”孩子们则开始慢慢的慢下来,还会在风停了时,马上停住。但是在活动中孩子们的秩序还是有待加强,个别孩子会在跑动中去撞别的幼儿,甚至会摔跤,导致部分幼儿害怕而不愿意参加,还有一个孩子还会问:“老师还要玩几次,”说明子类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加强提醒幼儿要注意安全,跑动的时候不推,以后再此类游戏活动中一定要明确游戏规则,培养幼儿良好的安全意识。

小班教案 篇6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打电话的简单对话。

  2.能够认真倾听,较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地想法。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准备:故事课件及录音带。

  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副漂亮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谁能举手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提问:

  1.画面上都有什么?

  2.大树是什么样子的?

  3.有几只小鸟?(请幼儿点数)

  4.有几只小老鼠?(请幼儿点数)

  5.小鸟在什么地方?小老鼠在什么地方?

  二、教师结合课件第一遍讲述故事,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

  提问:

  1)小老鼠喊的声音太小了,小鸟听不到怎么办呢?

  2)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怎样和小鸟说?我们一起说说看。

  2、教师讲述故事第二节。

  提问:不能和小鸟说话,小老鼠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小老鼠很伤心,很难过,它还很着急呢!小朋友们,谁有别的好办法,可以帮助小老鼠,让小鸟听到他们的话?

  3、教师讲述故事第三节。

  提问:

  1.小老鼠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2.小老鼠终于可以和小鸟说话了,他们的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三、播放录音,结合课件第二遍讲述故事。

  提问:

  1.小老鼠和小鸟都说了些什么?(请幼儿模仿小动物对话)

  2.打电话时,应该怎样说,才更有礼貌?

  3.如果你是小老鼠,你还会和小鸟说些什么话?

  四、游戏:打电话

  1.幼儿自由游戏。要求:有礼貌的,尽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演示打电话,教师做简单评价。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学会了用语言来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对白;从情感体验的角度来看,孩子获得了与同伴、老师亲密交流的体验;从社会性的角度来看,孩子们获得了与同伴游戏的经验。

  小百科:喇叭花花色艳丽,适应性强,栽培容易,在我国南北都有种植, 是城乡庭院最常见观赏植物之一,常用于阳台、窗台、棚架、篱笆绿化。

小班教案 篇7

  一、教材内容分析:

  下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时下正是春雨绵绵的季节,而孩子们也异常喜爱雨天,他们常常兴奋地谈论着,小班教育活动-雨中乐。我们不妨抓住这一季节特征,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引导孩子有意识地去观察、感受、了解雨。

  二、幼儿情况分析:

  小班孩子年龄小,他们必须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下雨天,他们常常爱往雨中跑:接着雨滴、踩着水坑等等。对雨是兴趣昂然、情有独钟。我们便可利用孩子这个兴趣点,又发生在孩子周边的生活经验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从而真正体现《纲要》中提出的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

  三、活动目标设计:

  1、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受雨声、下雨时的景象,能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培养幼儿对雨的喜爱之情及对自然现象的关注。

  四、设计思路:

  《纲要》在教育与发展之间坚持了“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观点,幼教之友《小班教育活动-雨中乐》。所以设计整个活动时,我注重强调将教师作为幼儿发展的'引导者,支持幼儿的自主发展,在支持中进行有效引导。活动中,我通过几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孩子利用各种感官,去看雨、听雨、接雨、踩雨,启发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去充分感受、表达,实现师幼互动。

  五、活动准备:

  1、选择一个雨天开展活动。(但雨不能太大)因为在真实的情境和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孩子更能真切和更无拘无束地去观察、感受、表达。

  2、 一些接雨的器具:如盆、碗等(可以是不同材质做的)。

  3、 每个孩子准备一套雨具:一双雨鞋、伞或雨披。

  六、活动过程:

  1、看雨。首先,我让孩子站在走廊上,直接导入课题:“看,外面下着什么?”“雨落来时象什么?”这时,孩子可利用眼睛观察到的及平时积累的下雨经验展开想象,如:象线、象珠子等等。

  2、听雨。“雨落下时有什么声音呢?让我们仔细听一听!”孩子对声音是比较敏感的,根据已有经验,他们会很快作出回答“滴答、滴答”教师这时便可启发孩子仔细倾听分辨下大雨和小雨时有不同的声音,雨落在不同的地方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如:大雨是哗啦拉、下小雨是淅沥里;雨落在窗户上是叮叮当当、落在树叶上是沙沙沙沙的等等。这样就从不同的角度让孩子有意识地去倾听,发展了孩子的听觉,也不致于使答案是唯一的,而是丰富多彩的、形象生动的。

  3、接雨。“让我们用手去接一下雨,会有什么感觉?”幼儿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湿湿的、凉凉的”。同时,教师可质疑:“雨接在手里会很快掉到地上,谁有好办法不让雨跑掉吗?”这时,孩子就会去找各种接雨的器具尝试,在肯定孩子成功的同时又可结合着让孩子倾听雨落在不同材质的器具上又有不同的声音。

  4、踩雨。最后一个环节我会让孩子撑起雨伞(披上雨衣),穿上雨鞋去充分感受雨、拥抱雨。他们一定会兴奋地去踩水坑、抛接雨,从而进一步满足孩子对雨的好奇、好动,将活动推向高潮,让情感得到升华。

小班教案 篇8

  目标:

  1.大胆地撕。

  2.能坚持做完自己的“工作”。

  准备:纸、油画棒。

  过程:

  一.故事导入:“呜呜呜,呜呜呜,听,是谁在哭呀?”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在哭,并能说出它的名称。

  教师问:“小猴子,小花猫……你们为什么哭呀?”“我们肚子饿,我们想吃东西。”

  二.教师示范:

  “让我来为小动物‘做’点吃的吧!”教师边撕边讲“先做一根油条,再做一只馒头……做好了让我来喂你们吧!”教师将撕完的纸塞进动物嘴里 ——做好的.大嘴巴动物。

  三.操作:

  “小猴子,小花猫……你们吃饱了吗?”“没有,没有,我们想吃东西,你们做的东西可要小小的噢!太大了我们吃不下,谢谢你们。”

  幼儿操作:撕。喂(塞进动物嘴里)。

  四.小结

  “小动物们吃饱了,要回家休息了。”“谢谢宝宝,我们吃得真饱,回家喽!”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同伴间相互谦让的美德。

  2、发展幼儿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记忆重点情节。

  活动准备:课件《小熊的客人》、小老鼠、大象图片各一。

  活动分析:

  这篇故事通过描述小老鼠和大象到小熊家做客时发生的事情,刻画了一个凡事总爱抢"大的"的小老鼠形象和处处谦让的大象形象。通过两个形象的鲜明对比,使幼儿初步懂得同伴间要相互谦让、团结友爱的道理。这是活动的'难点,采用对比法、引导法、提问法突破。重点是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记忆重点情节。采用提问法、引导法解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三只熊》,引起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hai 小朋友们好,我是小熊。今天我请来了两位客人,它们是谁呢?"出示小老鼠和大象图片,引出活动内容.

  二、展开

  1、老师通过提问:"如果有一大一小两个凳子请他们坐,谁坐大的、谁坐小的?"设置情景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节。"咱们小朋友真棒!知道小老鼠要坐小的,大象要坐大的。那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的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小老鼠和大象去小熊家做客的事。咱们来看一看,事情是不是像小朋友讲的那样呢?小熊为他们准备了好多东西呢,它们又是怎么分的呢?"

  2、放课件,讲述故事《小熊的客人》。

  3、(1)出示挂图,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今天,我还请来了我的好朋友一起来做客。"喵,喵,喵,"小猫说:"小熊你好!"小熊说:"小猫,请你吃鱼!""汪,汪,汪,"小狗说:"小熊你好!"小熊说:"小狗,请你吃肉骨头!""笃,笃,笃,"小兔说:"小熊你好!"小熊说:"小兔你好,请你吃萝卜!"小猫、小狗、小兔对一齐对小熊说:"谢谢你,小熊!"

  4、小熊请来了那些客人呀?(幼儿回答)

  5、你觉得客人们和小熊有礼貌吗? 你从哪里看出有礼貌的呀?(幼儿回答)那我们要不要向他们学习啊?

  6、继续欣赏故事。

  7、提问:"故事中是不是小老鼠坐了小板凳,大象坐了大板凳?"

  8、"小熊还为他们准备了什么?这些东西他俩是怎么分的?"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记忆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可以边提问边放课件中相关的情节)解决活动的重点。

  9、提问幼儿"你喜欢哪个动物,不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通过引导使幼儿懂得同伴间要相互谦让,团结友爱的道理。解决活动的难点。

  10、"咱们小朋友是不是都愿意做一个谦让好宝宝呀?""那咱们平时吃饭的时候,放在盘子里的包子、油饼能不能挨个摸呀?请小朋友拿勺子的时候能不能挨个挑呀?玩玩具的时候能不能抢呀?"让幼儿明白这些都是不谦让的行为。

  三、完整的欣赏故事。给故事起个名字。

  四、结束 "小朋友以后能不能做到不挑、不捡、不争、不抢呢?""咱们就来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得到,看谁做得好。以后咱们每周评一个谦让小明星,给他贴一朵小红花,小朋友愿不愿意争取?"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小班语言故事《小熊请客》是优质课评比时选的内容,通过第一轮教学,发现孩子兴趣还是挺高的虽然这个教材很老了,在活动中,我先让孩子们讨论会请谁?通过食物大部分幼儿都能猜出。然后让幼儿学习故事,知道有礼貌的重要性。表演游戏时大家很兴奋。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支撑下,我对这一课的教学也做了一些尝试,发现效果还可以。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网鱼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艺术教案:等汽车 _小班艺术教案07-15

小班教案:怪汽车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教案 | 小班英语教案:Thislittlepigwenttothemar03-20

小班的教案11-06

小班教案03-23

小班教案_课件教案04-09

小班教案 | 小班特色《桥》03-20

小班教案 | 小班音乐《春天》03-20

小班教案:能干的小企鹅_小班其他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