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02 09:08:10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锦集10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锦集10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和理解古寺内容,懂得做事要专心。

  2.认读:妈妈、姐姐、哥哥、姑姑、娃娃、老师、专心。

  3.能观察画面,学习复述故事中的片段,乐意在同伴面前讲述。

  活动准备:

  1.挂图7号;《小朋友的书我要上小学了》;磁带及录音机。

  2.字卡:妈妈、姐姐、哥哥、姑姑、娃娃、老师、专心。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图上有谁?它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见天老师带来的`故事就叫《上课》。

  2.放录音磁带,幼儿完整地欣赏一遍故事。

  故事里有谁?

  它们上课表现怎么样?

  3.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遍,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八哥老师在上课前提出了什么要求?

  八哥老师问学生们学会了吗,小动物们怎么说,怎么做的?

  八哥老师分别请小山羊、小喜鹊、小公鸡、小鹁鸪、小乌鸦起来念时,它们是怎么说的?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字卡:妈妈、姐姐、哥哥、姑姑、娃娃。

  小山羊、小喜鹊、小公鸡、小鹁鸪、小乌鸦为什么没有把八哥老师教的五个字都学会呢?

  4.幼儿认字。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字吗?

  教师出示字卡,幼儿学习认读:妈妈、姐姐、哥哥、姑姑、娃娃、老师、专心。

  幼儿懂得上课应认真、专心听讲。

  5.讨论:

  你喜欢故事里的小动物吗?为什么?

  你觉得上课是应该怎么样?为什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体验,理解儿歌内容。

  2、学习仿编儿歌。

  3、学习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坐好,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地方,想知道是什么地方吗?(想)(演示P2动物园)看!这是什么地方?(动物园)没错了,就是动物园。想知道动物园里都有些什么动物吗?(想)那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吧。可是在看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希望小朋友们能边听儿歌边看,不要把小动物们吓跑了,好吗?(好)。

  二、演示动物园里的动物。

  让幼儿边听儿歌《谁的耳朵》边观看画面。

  三、逐一演示画面里出现过的动物,并引导幼儿说出这些动物耳朵的特征。

  1、师:好,小朋友们刚刚都很认真地边听儿歌边看画面,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说说刚刚你看到了什么动物?

  2、(演示驴)请幼儿说出这是什么,让幼儿观察驴的耳朵有什么特征。(长长的)

  3、以同样的方式,逐一演示图片马、象、猴、猫和狗,请幼儿分别观察并说说它们耳朵的特征。马的耳朵(短短的)、象的耳朵(大大的,遮着脸的)、猴的耳朵(圆圆的)、猫的耳朵(尖尖的)、狗的耳朵(耳朵灵,听得远)。

  四、学习儿歌《谁的耳朵》。

  1、师:刚刚你们在观看图片的时候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听到的'儿歌内容。

  2、以教师问幼儿答的形式逐一演示儿歌内容,并教幼儿读一遍。

  3、请幼儿有感情地朗诵一遍儿歌。

  五、学习仿编儿歌。

  1、师:小朋友,刚刚我们学习了儿歌《谁的耳朵》,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想,我们还能从动物的哪个部位的特征来仿编一首儿歌呢?让幼儿思考并回答。

  2、师:好,那我们就以动物尾巴的特征来编一首儿歌吧。演示P7,请幼儿观察并说说画面上的动物的尾巴的特征。

  3、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演示P8与幼儿一同读出仿编后的儿歌《谁的尾巴》。

  六、教师小结并组织幼儿跟动物们说再见,结束课程,离开场地。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铅笔盒上的图画,通过想象,创编一个有情节的故事。

  2、通过讲述活动和做推销员等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及乐于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爱护文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展开想象,组织语言,创编故事。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铅笔盒,布置铅笔盒展销会会场。

  2、幼儿课前设计制作购物券若干。

  3、 投影仪与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入课题。

  投影仪展示铅笔盒画面,教师示范讲述故事。

  二、参观铅笔盒展销会,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带领小朋友到铅笔盒展销会地点准备参观。

  2、交代参观要求,幼儿自由参观,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喜欢的铅笔盒。

  三、幼儿观察、想象,讲述铅笔盒上的故事。

  1.提示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铅笔盒上的`图画展开想象,编讲故事,教师巡回指导。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交流,讲述自编故事。

  3.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自编故事,教师进行简单小结。

  四、推销铅笔盒。

  给幼儿发放购物券,角色扮演,邀请客人参观并向他们推销铅笔盒。提示可从画面的故事、用途、使用方法等进行。

  五、结束活动。

  庆贺推销活动可成功,提醒幼儿爱护自己心爱的铅笔盒。播放欢快音乐,结束活动。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一、说教材

  《小螃蟹找工作》选材自《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大班上册,是一节语言活动。孩子与动物有着天然之缘,他们喜欢与动物为伍。他们聆听动物故事,怀抱毛茸茸的动物玩具,翻看各种动物卡片和图书触目所见,随处有动物。孩子们对动物世界充满着兴趣和好奇,动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亲密伙伴。然而,现实的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又离孩子很远。孩子并不能时时接触,充分了解,真正走进现实的动物世界。而小螃蟹这一动物形象是幼儿所熟悉喜爱的,而且有着鲜明的外形特征,较易引发幼儿的多种联想。纲要中指出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大班语言活动《小螃蟹找工作》恰恰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生活,让幼儿在讲述中懂得每个人各有优点,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因此,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

  在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一学习脉络中,我们选择小螃蟹这一容易获得的资源,让小螃蟹以找工作的方式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主动学习的情境,成为他们观察的对象,游戏、表达、表现的主角。孩子不但熟悉小螃蟹,亲近小螃蟹,而且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了解小螃蟹,走进小螃蟹的生活世界。

  二、说目标

  《幼儿园教育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小螃蟹找工作》的目标是:

  1、理解故事,引导幼儿根据螃蟹的形体和生活习性为其选择适合的`工作。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我运用了猜谜语的游戏导入,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对螃蟹有了直观地了解,同时也为故事里的小螃蟹适合找什么样的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我们确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纲要》的基本点是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现代幼儿教育理念,使幼儿乐意参与活动,并能根据小螃蟹的特征大胆思考和想象,帮助小螃蟹找工作。作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一、活动背景: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到处一片美丽的景象。我们利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着小朋友一起到东门去春游了。在春游的过程中,小朋友们亲眼目睹桃花开了、柳枝绿了、小草发芽了。还通过老师的讲解知道了护城河、城墙的作用,认识了荆州的标志性建筑,和小伙伴们一起做了许多有趣的游戏,小朋友兴致昂然。回幼儿园后,很长一段时间小朋友都还在回味春游的`乐趣,相互说着春游的事情。

  我想:春游是小朋友亲身体验和感知过的,我何不组织一个活动,让小朋友痛痛快快的说说春游。于是我组织了此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讲述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幼儿自信心及合作意识。

  2、引导幼儿感知春天的主要特征,能够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3、发展幼儿乐意在集体中大胆的用连贯性语言描述春游的过程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快乐的春游》课件;事先带小朋友去春游;彩笔、糨糊、白纸。

  2、幼儿准备:请小朋友把和家人一起去春游的照片带入幼儿园。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念着《春游》的儿歌走进教室,参观小朋友做春游准备工作时的照片,请小朋友讲一讲自己春游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心情怎么样?引出主题。

  (二)、基本部分:

  1、看课件,引起小朋友对春游过程的回忆。

  2、请小朋友讲一讲春游时有趣的事情,让大家一起分享其中的乐趣。

  3、接着看课件,请小朋友讲一讲春游时看见的春天的主要特征。

  4、看用小朋友同家人一起春游时的照片制作的电子像册。

  5、请小朋友讲一讲自己和家人一起春游时的情景。

  6、观看课件,引导幼儿总结春天的主要特征。(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在屋檐下做了一个窝。大树发芽了,桃花开了。河里,小鱼在快活的游来游去。春天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散文诗的基础上,体会散文诗中水果娃娃的高兴心情,学习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

  2、学习仿编散文诗,初步掌握仿编散文诗的技巧。

  [活动准备]

  1、与散文内容相匹配的课件。

  2、仿编散文表格若干份。

  [活动过程]

  (一)利用课件,出示水果娃娃的画面

  师:秋爷爷来了,他带来了许多好礼物,地里的庄稼丰收了、花园里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儿,他还带来了一群娃娃,瞧,他们都是谁啊?(出示五种水果的画面)(幼儿集体回答水果的名称)

  师:水果娃娃们听说秋爷爷来了,可高兴了,它们笑呀唱呀,欢迎秋爷爷。

  (二)利用课件,欣赏散文:

  “看,他们来了!”

  1、出示课件,欣赏散文诗第一遍

  提问:噢,原来水果娃娃们用一首好听的散文诗来欢迎秋爷爷的,你听到散文诗的名字叫什么吗?水果娃娃们看到秋爷爷来了,心情怎么样啊?他们是怎样欢迎秋爷爷的呀?(请幼儿自由说听到的散文诗内容)

  2、分段欣赏

  根据幼儿讲述的情况,有选择的点击山楂、柿子等画面,欣赏散文,并适时指导幼儿用语言或动作表达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可以提问:为什么说苹果笑红了脸,石榴笑得露出像珍珠一样的.牙齿……,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中拟人的手法,熟悉散文诗的结构句式)

  3、连续播放课件,完整欣赏散文。

  师:“秋爷爷不仅带来了丰收,也带来了快乐,让我们一起再来完整地欣赏这首快乐的散文诗,和水果娃娃们一起快乐地欢迎秋爷爷吧,你还可以用动作、表情、语调来表现你的高兴,让徐老师也来感受你的快乐,好吗?

  (三)仿编散文,出示表格

  师:除了这些水果,还有谁也会来欢迎秋爷爷?他们都会怎么做呢?可以先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来讨论一下。

  1、互相交流。

  2、幼儿自己创编散文,将创编内容填进表格。

  师:徐老师看到这么多小朋友都想好了,那你们也和我一样,把你们想到的记录在表格上吧。在记录的时候要先想好谁来欢迎秋爷爷,他是怎么做的,把谁来了画在前面一格,把他是怎么做的画在后面一格。

  3、介绍自己创编的诗句,教师根据情况进行适当地点评。

  (四)结束部分:小朋友编的散文诗真好听,秋爷爷听了也一定会笑得胡子都飘起来的,我们一起去念给秋爷爷听好吗!

  附:散文诗《欢迎秋爷爷》

  “秋爷爷要来了!”

  水果娃娃们听了这个好消息,可高兴了!

  苹果娃娃们笑呀笑,笑红了圆圆的脸蛋。

  石榴娃娃们笑呀笑,咧开嘴巴,露出像珍珠一样的牙齿。

  香蕉娃娃们笑呀笑,把腰都笑弯了,像一个弯弯的小月亮。

  山楂娃娃们笑呀笑,一齐点亮了小红灯,好像一树红色的星星……

  柿子娃娃见了,也悄悄挂起一树黄黄的大灯笼。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喜欢欣赏漫画,生动地描述图片的内容。

  2、学习词语:难解难分、满头大汗。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两猫相争》。

  2、学习包《语言讲述活动两猫相争》

  活动过程:

  一、设疑导入:今天森林里开运动会,所有的小动物们都来到草地上集合,可是左等右等都不见猫兄弟俩。猫兄弟俩去哪里了?

  二、引导幼儿逐幅观察图片,感知理解图片内容并讲述。

  1、感知讲述对象并自由讲述。

  2、丰富词汇:难解难分、满头大汗。

  3、集体讲述。

  4、幼儿个别讲述。

  三、完整讲述图片内容并结合图片取名。

  四、小结活动情况,提升主题并进行行为教育。

  五、延伸活动:引导幼儿续编图片的故事。

  回家后请小朋友也给爸爸妈妈讲讲这个故事,想想故事的结尾还可以怎么样?明天来可以告诉老师,看谁的故事更有趣。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过于具体,让幼儿少了想像的'空间,这样就缺少锻炼幼儿的想像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给幼儿提开放性的问题,问题更加简练。活动中,教师引导恰当,让幼儿联系实际生活,迁移经验。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秋天到了,树叶一片片的从树上飘落了下来,孩子们外出游玩总能捡到漂亮的树叶,每片树叶的不同使他们体验了快乐,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孩子们多“叶子”这一主题很感兴趣,在主题中通过对叶子的种类、形状、颜色的观察,通过各种丰富的叶子游戏,也通过对叶子的联想,我们使孩子在秋天落叶的情境下自然放松的收获学习着。为了更好的挖掘这一主题下的教育资源,我收集了许多与叶子有关的故事、诗歌、游戏,力求丰满该主题。因此我选择了散文诗《小树叶》这样一个活动。在这首优美的散文诗中包含了很深厚的教育因素:既可以让孩子感受诗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又可以使孩子体验散文诗中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情感。在这个活动中我的重点放在对散文诗语言美和意境美的感受上,能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并有感情的进行朗诵;难点则在于对诗中角色情感的体验上。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体验作品中的情感。

  2、能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

  3、理解并掌握散文诗的内容。

  活动准备:

  1、与散文诗内容相关的背景图片一张(画有山、水、花、树、风).

  2、与内容有关的活动的角色图片(小树叶、小蜜蜂、风)

  活动过程:

  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

  (1)、教师以神秘礼物的形式展现小树叶,设置悬念:小树叶会说话吗?

  (2)、教师第一遍朗诵散文诗,初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教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树叶说了什么?

  (3)、教师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教师:诗里说了件什么事情?小树叶听到风说的事情后是怎么做的?

  2、操作教具欣赏,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1)、幼儿人手一片小树叶,伴随教师操作教具再次欣赏。

  教师:现在我们都把小树叶放在耳朵边,安静认真地欣赏散文诗,一起来看看小树叶的家是什么样的?

  (2)、教师操作教具,幼儿欣赏。

  (3)、情感体验:听了这首优美的散文诗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体验小树叶帮助朋友的自豪的心情)

  3、创设情境,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散文诗。

  (1)、教师创设情境,幼儿扮演小树叶,听配乐诗进行表现。(鼓励孩子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

  (2)、分角色进行表演,有感情朗诵。(要求孩子注意朗诵的技巧,体现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4、情感升华,结束活动。

  教师:你喜欢诗中的哪几句?为什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复习一至五单元部分字词。

  2、熟悉反义词。

  3、通过游戏,熟悉所学过的儿歌。

  活动准备:

  1、一至五单元部分字、词。

  2、十九组花形反义词。

  3、歌曲《小熊过桥》的歌词句条。

  4、小动物头饰若干。

  5、剪辑录制进出场及活动中的音乐。

  活动过程:

  游戏一:把字宝宝朋友介绍给小朋友

  全体幼儿戴上小动物头饰在老师的带领下听音乐用跑跳步上场,由老师扮演大象老师。

  1、大象老师:“小动物 们,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小朋友们和他们的字宝宝朋友玩得多开心呀,我们在大森林里也认识了好多字宝宝朋友,现在,我们就把我们的字宝宝朋友介绍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好吗”。

  2、由大象老师手拿字卡,小动物们用自己最好听的.声音大声读出来。

  游戏二:找相反字宝宝

  1、将幼儿分成A、B两组,A组幼儿拿的字与B组幼儿拿的字意思相反。

  2、大象老师:“其实我们的动物不但认识这么多字宝宝,我们还知道好多字宝宝的相反字呢。”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借助故事中情节的发生发展,掌握故事的情感线索。

  2、意识到其实做自己是最好的,最幸福的,最快乐的。

  3、大胆积极地参与讨论活动,体验做别人的感觉。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插图

  2、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教师:小朋友,如果你有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本领,你想变成什么? 老师带来一个好玩、有趣的故事叫《想当太阳的.小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初步感知,了解故事内容

  (二)、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提问:(1)、故事里的小狗想当什么?(太阳)太阳答应了吗?(答应了)

  (2)、小狗当了太阳后,为什么他又变成了乌云?

  (3)、后来小狗还变成了什么?为什么?

  (4)最后小狗怎么又变回了自己了?为什么?

  (三)、进一步感知小狗(格林尼)的形象。再次提问: 故事中的格林尼为什么想当太阳?格林尼一共经历了那些变化?最后他决定变成什么?格林尼认为当什么最好?

  教师小结:故事中的格林尼是一只爱幻想的小狗,他想做太阳,做了太阳又想做乌云、风、小土堆、水牛、绳子,什么事物最强大他都想做,可最后还是变回了小狗。

  (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狗格林尼,你想变成什么呢?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的经验,通过交流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

  (五)、延伸活动: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讲述《想当太阳的小狗》的故事。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3-31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1-16

大班语言游戏活动教案05-03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种子04-10

大班语言活动名片教案04-07

大班语言活动礼物教案04-06

大班语言活动照片教案03-14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热】03-09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精】03-05

【精】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