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3-06-28 16:50:32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中班美术教案汇编七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美术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备】中班美术教案汇编七篇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桥梁,了解桥梁的结构特征。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心中的桥梁。

  3、感受当设计师,设计桥梁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桥梁的图片若干。

  2、白色铅画纸,彩色笔,五角星若干

  活动过程:

  1、欣赏桥的图片,了解不同桥梁的.主要特征。

  ――教师:这是什么?这座桥是什么样子的?你见过哪些桥?它们什么地方不一样?这些桥梁有什么作用?

  ――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几座知名的桥梁,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桥梁的外形构造。

  ――启发幼儿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教师:小朋友都是未来的设计师,现在我们要举办一个“未来桥梁展览会”。设计师们,你想设计一座什么样的桥呢?它有什么特殊的用处?

  ――教师通过隐性示范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如果我是设计师,我要设计一座由机器人管理的大桥,上面有机器人警察维持交通,检查过往的车辆,惩罚不受规则的司机。

  2、幼儿设计桥梁,教师鼓励幼儿设计和别人不一样的桥梁。

  3、展览幼儿作品。

  ――请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桥梁及其独特之处,举办桥梁图片展让幼儿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桥梁,教师在画面上贴上一面小红旗。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国际儿童节的痛苦来历。

  2、提高绘画兴趣,画出世界各国的儿童的主要肤色以及五官特征。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8开铅画纸横放(或16开),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师讲述六一的历史来源,“为什么要把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让幼儿感受儿童节除了欢乐以外的另一面

  2、师生共同讨论各国幼儿发色、肤色、五官特点等

  黑人(非洲)、大眼睛、咖啡色皮肤、厚嘴唇

  欧洲人(印度人):淡粉色皮肤

  亚洲人: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印地安人(红种人)

  3、幼儿作画,画出各洲各国小朋友一起庆六一,注意画出不同的肤色及五官特点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幼儿将画画大。画满

  5、师生欣赏作品,评价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幼儿有序的入座,能清晰的去判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做“会变的轮船”,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感受其中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1、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新精神。

  2、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

  活动准备

  1、轮船模型(或图片)。

  2、 操作材料:白纸、彩笔。

  3、 范例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主题:

  好大一座楼,

  总在水上游;

  风浪都不怕,

  不拉它不走。

  (谜底:轮船)

  教师引导幼儿猜谜底,然后出示模型(或图片),请幼儿描述轮船的外形特征。

  2、教师出示范例,并位伸两端,激发幼儿的'兴趣

  3、 教师示范“会变的轮船”的做法,请幼儿仔细观察

  4、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绘画时注意左右两侧要对齐,不要挪动

  2) 鼓励幼儿为“轮船”设计美丽的装饰图案

  5、讲评幼儿的作品

  教师展示幼儿的作品,请他们互相欣赏、评价,并一起拉伸自己的“轮船”,看谁做的“轮船”更好看。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让我更多的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想象力很丰富,由于准备的教材不充足,铺垫得不够充分,使这节课出现了很多失误,

  如:1、在绘画过程中使用的时间过长;

  2、在展示作品并拉伸时,力度过大,使“轮船”有“漏水”的现象。等等。

中班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用浓重的色彩大胆地画出自己想象的事物。

  (2)会用颜料流淌法画背景。

  (3)感受色彩美,体验玩颜料流淌法过程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浓重的色彩大胆地画出自己想象的事物。

  难点:学习用颜料流淌法画背景,控制画纸的湿度。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有较丰富的表现形象的经验。

  物质准备:教具:演示用ppt。演示涂色用的范画两张。

  学具:16开铅画纸,油画棒、鞋盒盖、海绵等人手一件;清水每桌一盆,稀释的`各色水彩色装在饮料瓶里每组一份,毛巾每桌一条。

  活动过程:

  一、了解课题,产生兴趣。(2)

  1、说说魔术师的手有什么本领。

  2、说说假如自己有一双魔术师的手,要变什么。

  3、边欣赏课件,边仔细倾听老师朗诵画面的意境:假如我有一双魔术师的手,我要变一辆环保车,它会一边清理垃圾,一边植树,美化我们的环境……;。

  二、了解作画步骤和要求,继续学习色彩流淌画法。(3)

  1、请把你想象的也画出美丽的图画。

  2、要求

  (1)要画得重和满。(线条画得重,颜色涂得满)

  (2)用色彩流淌画法画背景。

  (3)师演示并讲解颜料流淌画法:

  1)图画放进鞋盒盖,鞋盒盖竖起来。

  2)用海绵将画面打湿,让水湿透画纸。

  3)瓶口和画纸贴得近一点,来回画。(把瓶子当成笔一样,对着纸画。)

  4)让多余的颜色流到鞋盒的角落再倒掉。

  5)第一种颜色倒掉了,再换另一种颜色。

  4、限定作画时间:用6分钟画形、15分钟涂色、2分钟画背景。

  5、请说说有什么问题。

  三、大胆想象,专心作画(23)

  1、请安规定时间完成作品。

  2、教师观察幼儿的作画情况,给予适时的提示和指导。

  四、评价(2~5)

  1、先画好的可互相讲讲画里的故事。

  2、说说对画的色彩和线条的感觉。

  3、说说对颜料流淌画法的感觉。

  4、说说完成作品后的心情。

  延伸:可把以上画具投放在美工区里,供幼儿继续探索使用。

中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自制泥板,尝试运用已掌握的按压、拍打、搓、团、捏、盘泥条、镂空等多种技能方法,以及能灵活选择各种辅助工具,创造、表现奇特的脸部。

  2、启发幼儿能大胆想象,大胆尝试,创造、表现出各种奇特、新颖的脸,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与同伴的合作能力。

  3、能积极参与创作活动,体验、感受玩泥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利用网络收集的一些不同的脸的图片资料,并做成幻灯片。

  2、陶泥、各种工具等。

  活动进程:

  一、组织幼儿观看幻灯片,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到一个奇特的世界去看一看,看看在奇特的世界里都有些什么?"

  二、组织幼儿共同讨论、学习制作方法。

  1、组织幼儿共同讨论:

  你们看,都是什么呀?

  都有哪些不同的脸?它是怎么样的?

  那想想看,是怎么样表现出来的呢?怎么样做出来的呢?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用清楚的语言发表自己的想法。)

  2、老师总结,并进行简单讲解,让幼儿能简单熟悉制作步骤。

  是先取一块泥,用手按压或是工具拍打成一块泥板,然后再用各种方法,如;盘泥条、镂空等,表现脸上的五官,并尝试一些创新、装饰。

  三、幼儿动手尝试制作。

  1、老师提出制作要求及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1)在自制泥板时,要注意:不能太薄、也不要太厚,在按压、拍打的过程中,要能及时翻翻泥板,以免泥粘在桌上拿不下来,并且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出不同的形状。然后就可以用所掌握的不同的`技能在泥板上表现五官,创造奇特的脸,注意:五官一定要明显、突出,粘贴时也要注意牢固性和创新度。

  (2)制作时,可以是自己一个人制作,也可以是与同伴一起合作,遇到困难可向同伴或老师提出帮助。

  2、幼儿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帮助,鼓励能力弱的幼儿能积极参与其中,与同伴或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作品。

  重点指导幼儿:

  (1)泥板的制作,不能太薄不能太厚。

  (2)在设计、创造脸部的五官时要能大胆想象,运用不同的技能、方法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作品,表现出不同的脸部表情和装饰。

  四、作品展览,相互欣赏、介绍,感受成功的喜悦。

  反思

  美术活动《奇怪的脸》是通过泥工活动,塑造出奇怪的脸,从而大胆地表达出幼儿内心的情感体验。我本来想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不同表情(大笑、微笑、生气、伤心等)时五官的特点,并大胆在同伴面前表述;2、学习将橡皮泥搓条、挤压、捏制塑形等方法,创造性地制作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头发、牙齿等。在导入环节,我先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说说不同心情时的面部表情,并鼓励幼儿大胆在同伴面前展示。然后出示各种丰富的表情图片,引导幼儿表述图片分别代表的心情、情绪。导入环节幼儿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了,也基本达到了第一个目标。在幼儿活动操作中,我发现很多幼儿为了“省力”,都选择了辅助工具,直接在已经塑造好的脸上画五官。我发现这个现象后多次提醒,但幼儿已经懒得再改回来了,导致很多幼儿塑造出来的表情还不够丰富,有些局限。另一部分幼儿虽然用橡皮泥制作出眼睛、嘴巴等,但也是表情不够丰富,创造性还不够强。

中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绘画小朋友手拉手的动态,表现与好朋友的亲密关系。

  2.能适当添画背景,表现活动的场景。

  活动准备:中班幼儿用书9月分册第5页、油画棒、绘画纸。活动过程:

  一、观察好朋友教师:

  你和好朋友牵过手吗?你们是怎么牵手的?(请幼儿上来做示范)

  二、教师出示图片。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手拉手站立的`两个幼儿与一个站立有什么不一样。

  2.重点观察手臂的姿势及两人各有一只手拉在一起的动态。

  三、我和好朋友手拉手。

  教师请小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每位幼儿和好朋友手拉手,一起走走,然后选一个座位坐在一起。

  教师提问:“和好朋友在一起,你们高兴吗?”

  四、引导幼儿画一画“我和好朋友手拉手”的情景。

  启发幼儿想一想和好朋友手拉手时动作是什么样子的?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在哪里玩?做什么事情呢?然后添画相应背景。

  五、说说我的好朋友(幼儿用书第5页)。

  启发幼儿说一句最想说的话,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将它们记录在图画背面。

中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触摸、欣赏,感知五官及表情变化,重点关注脸部的凸起部分。

  2、学习用泥皮、泥条、泥团捏塑一张较完整的脸。

  3、能大胆想象创作,体验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立体雕塑脸若干。

  2、陶泥及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教师:请你们相互看看对方的头部,头部有什么?(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

  (2)教师:请仔细看,我的五官怎么了?(教师做鬼脸)

  (3)根据幼儿的发言,教师:原来让脸上的五官动一动,会产生各种表情,比如哭脸、笑脸、凶脸、俏皮的脸……有了表情的脸看起来生动有趣!

  教师生动而有趣的变脸,让幼儿感觉到教师的可爱和滑稽——这对幼儿细致地观察以及接下来幼儿的变脸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集体欣赏雕望脸。

  教师:艺术家也做了许多生动有趣的脸。请你挑一个最有趣的脸,说说自己的感受。

  通过欣赏以及教师的激励、引导,幼儿动手一试的欲望更加强烈。

  3、出示泥皮、泥条、泥团,幼儿进行创作活动。

  (1)教师:要想用陶泥成功地创作一张有趣的脸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我们先要认识一下泥的兄弟们。

  (2)教师:泥老大就像我们常用的'饺子皮,名字叫泥皮;泥老二长得像油条,名字叫泥条;泥老三好像我们吃过的麻团,名字叫泥团。

  (3)教师:现在就请你们用“泥家三兄弟”来制作一张生动有趣的脸吧!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展评幼儿作品。

  幼儿相互参观、交流、,选出“谁的表情最有趣”“谁的五官最突出”“谁的装饰最有趣”。

  活动建议:

  ☆区角活动

  ①美术区:鼓励幼儿运用“泥家三兄弟”创作,重点指导幼儿用多种手段表现脸(泥条盘脸,泥球、泥皮做五官;泥球做脸,泥皮、泥条做五官;泥皮做脸,泥条、泥团做五官),充分感受“泥家三兄弟”配合运用产生的不同效果。纸笔,让幼儿画一画有趣的脸。

  ②语言区:各种不同表情的脸谱,玩“看表情、说表情”的游戏。

  ☆家园共育 鼓励幼儿在家用“泥家三兄弟”分开或组合制作,如,用泥皮做饼、饺子等,用泥条做麻花、耳环等,用泥团做馒头、汤圆等,和爸爸妈妈比一比谁想得多、谁做得多。

  评析把泥皮、泥条、泥团生动地比喻为“泥家三兄弟”,对于幼儿来说比较亲切,从而在操作和运用中更加有兴趣。由于每个幼儿的想法不同,运用“泥家三兄弟”的时候也会不同。在讲述过程中,幼儿感受到制作方法的多样性,能为白己的下一次创作积累经验。

【中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12-10

中班美术教案01-02

中班美术《鱼》教案02-14

中班美术花教案03-21

中班美术教案《苹果》04-04

中班美术教案:《蚂蚁》05-07

美术活动中班教案04-11

中班圣诞美术教案11-25

《冬天》中班美术教案02-21

中班美术蝴蝶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