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8-02 10:40:52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音乐教案[汇总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音乐教案[汇总7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能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声音,感受声音的多样性,萌发探索声音的兴趣。

  2. 能与同伴一起玩玩具,探究声响玩具的小秘密,讲述声响玩具的小故事。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 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材料准备:

  幼儿自带各种会发生的玩具,如玩具车、玩具动物、玩具娃娃等。

  活动过程:

  1.分享交流,激发兴趣。

  创设玩具展览会情境,请个别幼儿在集体前展示、介绍自己的`玩具。

  我们的小小玩具展览会开展啦,大家赶紧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玩具吧!

  提问:玩具的名称是什么?它可以发出怎么样的声音?它是如何发出的?

  2.自由玩玩具,感受声音的多样性。

  这么多玩具,我们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吧。

  ● 幼儿自由结伴、交换玩具满教室引导幼儿倾听声音的不同。

  ● 交流在玩玩具过程中听到的声音。

  提问:你玩了什么玩具?发出了什么声音?你能学一学这个声音么?

  3. 分组听声音编故事。

  幼儿分组选择玩具玩一玩,听一听,编一编。用玩具发出的声音编一个有趣的故事。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是谁发出的声音?可能发生了什么事?你能用它编一个好听的事故么?

  4. 集体交流:每一组轮流讲述自己编的故事。

  请各组把自己编的好听的故事说给大家听。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带来自己所感兴趣的会发声玩具,并且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用较为完整的语句来展示、介绍,锻炼了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的胆量。通过几个简单的提问,让大家都知道玩具的名称,知道玩具的声音是如何发出来的,也请大家一起学一学玩具的声音。这些都是幼儿十分感兴趣的,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后面编故事的部分,幼儿也根据不同玩具的声音开展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编出各种有趣的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

  小百科:玩具,泛指可用来玩的物品,玩玩具在人类社会中常常被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1、小鱼游啊游,总算躲过了大鳄鱼。小鱼们游得没劲了,它们要去玩一样好玩的东西,听听音乐,猜一猜小鱼们正在玩什么呢?(播放音乐:滑滑梯)

  小结:音乐就像一格一格的.往上爬楼梯,然后“嗖”地一下滑下来,就像我们爱玩的滑滑梯一样。

  2、小鱼宝宝们,我们听着音乐也来玩玩滑滑梯吧。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发展幼儿正确用嗓唱歌的能力。

  引导幼儿初步学唱歌曲,知道歌曲的名称和内容。

  活动准备

  音 乐 课 件

  活动过程

  1、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伴随节奏边表演手腕转动的动作边进教室。

  2、复习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歌,叫什么名字?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3、教师范唱歌曲。

  师:小朋友来到幼儿园该对老师说什么?这首歌曲叫什么?歌里面唱了些什么?

  4、幼儿按节奏朗诵歌词。

  师: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轻轻地念这首歌的歌词。

  5、幼儿学唱歌曲。

  师:注意不要抢,跟着节奏唱。

  6、在演唱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简单的、富有表现力的动作。

  7、活动小结。

  活动延伸

  继续引导幼儿了解幼儿园的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喜爱老师。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动物宝宝和妈妈之间的亲情。

  2.发展幼儿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动物世界中妈妈爱宝宝的趣闻轶事,培养幼儿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4.了解儿歌的含义。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重难点分析:

  重点:使幼儿感受动物宝宝和妈妈之间的亲情。

  难点:引导幼儿将日常生活经验与爱的主题结合,并能口齿清晰地讲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袋鼠妈妈和小袋鼠;老虎妈妈和小老虎;青蛙妈妈和小蝌蚪。)

  2.动物宝宝和妈妈的趣闻轶事录像。

  活动过程:

  (一)导入:(4分钟)

  谈话:妈妈爱宝宝引出课题。

  提问:妈妈爱你吗?妈妈是怎样爱你的?(自由表达)

  小结:动物妈妈们也非常爱自己的宝宝,那他们又是怎样爱自己宝宝的.呢?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展开:(18分钟)

  1.观看课件感知动物妈妈对宝宝的爱,播放课件幼儿欣赏并讲述。(5分钟)

  提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动物?他们在和自己的小宝宝们做什么?

  小结:原来啊,动物妈妈跟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一样,愿意陪着自己的宝宝做游戏,很爱自己的宝宝。

  2.配上儿歌再次播放课件,引导幼儿理解动物妈妈对宝宝的爱。(7分钟)

  提问:袋鼠妈妈是怎样爱自己宝宝的?老虎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宝宝的 妈妈为什么要使劲摔宝宝?青蛙妈妈是怎样对待小蝌蚪的?小蝌蚪为什么不要妈妈照顾?(引导幼儿跟随课件学习儿歌)

  小结:袋鼠妈妈爱宝宝,将小宝宝放到袋子里;老虎妈妈爱宝宝,为了让自己的宝宝更快的成长,使劲将宝宝往地上摔;青蛙妈妈爱小蝌蚪,给小蝌蚪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这些动物妈妈都有不同的爱宝宝的方式。

  3.拓展经验仿编儿歌。 (6分钟)

  提问:你还知道其他的动物妈妈抚养宝宝的故事吗?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可结合录像上其他有关内容进行讲述。幼儿将自己仿编的儿歌说给大家听。

  例:燕子妈妈爱乖乖怎么爱?飞来飞去找呀找衔来食物喂乖乖。

  企鹅妈妈爱乖乖怎么爱?小脚放到大脚上来天气寒冷冻不坏。

  松鼠妈妈爱乖乖怎么爱?辛苦把它喂养大离家再也不回来。

  小结:其实,很多动物妈妈都是爱自己的宝宝的。有的严厉、有的呵护,不同的动物妈妈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于小宝宝的关心和爱护。就像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一样,都是世界上最关心你们的人。

  (三)结束:(3分钟)

  活动小结:

  动物妈妈们为了保护好小动物付出了很多艰辛的劳动,在动物世界里,还有许多有关动物妈妈爱宝宝的故事,你们可以从书本上、互联网上、书店里找到,你可以把你找到的最有趣的动物妈妈爱宝宝的故事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小百科:

  “爱”在汉语中是一个多义的字。它包含了爱情、母爱、父爱、友情、亲情、博爱以及人对所有事物的根本情感。爱在艺术、哲学、美学等科学文化领域,是一个普遍的主题,也是一个永久的主题。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初步感受和表现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2.借助游戏中的动作,进一步加深对身体各部分的认识,并能理解和记忆歌词顺序。

  3.玩"藏起来"游戏时,努力使自己的动作与集体保持一致。

  教学准备:

  幼儿会玩"指鼻子"的游戏。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游戏《指鼻子》

  教师任意地说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幼儿在自己的身上及时指出。

  二、倾听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教师以较慢的速度范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2~3遍,同时示意幼儿指出身体的相应部位。鼓励反应迅速的幼儿,并请他们说说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师以常速范唱歌曲,让幼儿迅速指出自己身体的相应部位。此时教师应重点关注反应慢的幼儿,鼓励他们使用其他幼儿的学习方法,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三、幼儿学习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幼儿随伴奏学唱歌曲,必要时,教师通过指自己身体相应部位的方式给幼儿相应的歌词提示。

  四、幼儿玩游戏《头发、肩膀、膝盖、脚》

  教师以较慢的'速度边唱《头发、肩膀、膝盖、脚》,边示范游戏的玩法(见"教学材料"),请幼儿观察并说出怎么玩。

  教师带着幼儿边唱歌边玩游戏"藏起来"。

  五、复习歌曲《小脚》

  效果反馈让幼儿边演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边指身体部位的动作。同时,故意不"头发"或其他身体部分的歌词,而只是指身体部位的动作。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感知春天的主要特征,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幼儿热爱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2、 引导幼儿用语言等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和认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户外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4、 让幼儿在学习中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有感情的朗诵。

  难点:尝试让幼儿看图片,自由表达所想、所感。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带幼儿在自然中找春天,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

  2、春天的图片及课件;

  3、《春天来了》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手指律动操: 《小手小手变魔术》

  二、谈话导入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春天的景象。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请小朋友们回忆一下你印象当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三、新授教学

  1、出示春天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讲述春天里有些什么?(启发幼儿用好听的词语来描述春天里的变化?)

  2、放幻灯,教师讲述、幼儿欣赏初识散文诗《春天来了》

  3、围绕图片提出问题,帮助幼儿理解课文内容

  雪发生了什么样的变换?小鸭跳进了什么里面,在做什么?青蛙从什么里面钻了出来?柳树发生了什么变化?蜜蜂、蝴蝶、燕子在做什么?

  4、请幼儿看图片说说“春天”的景象。

  5、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有感情地朗诵。

  6、看图说话

  教师: “小朋友你看到了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做的对吗?为什么?”

  四、结束部分

  伴随音乐背景,师幼走出教室,去校园里《找春天》。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情境游戏中学习儿歌。

  2、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和大家一起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鱼小鱼头饰、欢乐的音乐、节奏超强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境感知

  1、师:(播放静止图片)这是什么地方,蓝蓝的海水中游来了谁?(教师做鱼儿游的动作)

  2、感知理解第一、二句。

  (1)那么多小鱼儿在一起游泳,心情怎么样呢?(高兴,开心)

  (2)出示大鱼图片。

  (3)谁来了,大鱼会吃小鱼,怎么办呢?(幼儿讨论呢)

  (4)请幼儿想办法。(团结起来,吓跑大鱼;抱在一起,不害怕;跑)

  3、理解感知第三、四句。

  (1)小鱼们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散开一溜)

  (2)小鱼们高兴吗?说了一句什么话?(看你怎么捉)小鱼是用什么动作表示高兴的.?(幼儿创编动作)教师。

  二、欣赏学习师;我们来完整地听一遍儿歌。

  师逐句示范,幼儿跟着老师朗诵儿歌。

  三、游戏巩固

  (1)播放欢快的音乐,幼儿戴上头饰在一起快乐地跳舞。稍后播放节奏快的音乐,老师戴上大鱼头饰,做抓小鱼的动作,小鱼看见后,立即散开。音乐完,游戏结束。

  (2)师幼共同念儿歌,学习小鱼游、跳舞等动作。当念到大鱼来了时,大鱼出场;念到散开一溜,小鱼散开。大鱼开始捉小鱼。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1-04

中班音乐教案03-04

音乐中班教案04-01

中班音乐教案06-15

中班音乐教案:回声_中班艺术教案07-05

中班音乐教案(通用)08-01

[热门]中班音乐教案07-31

(荐)中班音乐教案07-31

中班音乐教案:划船11-11

【精】中班音乐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