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05 10:06:4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目标预设

  1、“我会说”:能正确读出平翘舌音,边鼻音八个声母,并感受它们读法的不同之处,能正确连线。

  2、“读读比比”:能说出每组字的异同处,逐步养成仔细看,认真写,牢固记的良好的习惯。

  3、“我会找”:能找出图中哪些字的'偏旁是三点水,那些是走之底。

  4、“我会读”“读读说说”:能正确读出题中词语,会用“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式说话。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背《画鸡》,试.总结背诵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 出示绕口令

  2、 讲清要领:要想读得快准,就要弄清字的读音

  3、 展示和比赛

  4、 小结过渡

  二、我会连 学字母

  1、 出示卡片,齐读,抽读。

  2、 齐读题中汉字

  3、 教师黑板示范,完成第一组的连线

  4、 学生自连二、三、四组。

  5、 同桌互相纠正

  二、读读比比,写汉字]

  1学生自渎题中汉字

  2讲析“第一组”

  (1) 认读两字

  (2) 比较异同

  (3) 同法比较其他几组。

  三、我会找,学偏旁

  1、 板书三点水,走之底,学生自读两个偏旁。

  2、 创设情景

  3、 出示板贴画。男女比赛找“苹果”。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设情景,激发兴趣

  孩子们,你们喜欢当主持人吗?

  二、我会读,学词语

  1、 学生自由读,教师强调要求

  2、 同桌互读,强调别人读时要认真听

  3、 抽学生读,师生评

  三、读读说说,用词语

  1、 读句子

  2、 说句子

  3、 扩句子。

  四、读读背背,积累词语

  1、教师读《画鸡》,指导学生看图,简介诗意。

  2、学生读诗。尽量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3、 学生背诗。

  4、 请背得又快有准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样背下来的。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车的世界》是一年级下册第9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是一个开放单元,和别的单元不同之处在于:这个单元没有主体课文,只有一幅印刷精美的图:马路上车来车往,交通繁忙。图下面是图内车辆的名称。这无疑给任课教师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教师此时不能局限于只在课堂内讲授,必须开放课堂,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生活,去收集资料,学会在生活中学习。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他们的求知欲非常强烈,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非常专注;个个喜欢动手操作,乐于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及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诉别人;对生活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能自觉、主动地获取信息。课前,我把自己收集的有关车的图片、模型拿给孩子们看。还没等我开口,孩子们已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他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车的图片,他家也有某种车的模型,能不能带到学校来。看到孩子们反响这么强烈,我非常高兴,便鼓励他们去收集车的资料,为上课做好准备,结果有的带来了书籍,有的带来了图片、模型,还有不少同学自己动手画,动笔写,非常认真。

  三、设计理念:

  本节课中,我力图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综合、多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主动、合作、探究中愉快地学习。课前,我让孩子们去观察各种车辆,了解各种车辆的用途,收集有关车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进行交流,介绍自己收集的车的名称、用途,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之后,同桌合作记车名,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快又准。最后小组合作进行贴车名比赛。课后,让孩子们把收集到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展台,每小组出一位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解,满足学生表现欲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车辆名称。

  2.大致了解各种车的用途。

  3.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吗?(车的世界)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知道的车的名称及用途)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观察车辆,了解各种车辆的名称、用途,收集车辆图片、模型,今天同学们都带来了自己收集的资料,你们愿意把介绍给大家吗?

  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收集的车的名称、特点及用途。

  师:(课件:出示课本中的图)今天,我也带来了一些车,你能说出他们的名称吗?

  生:观察图画,说出自己认识的'车辆的名称、特点及用途。(根据学生回答,点击对应车辆图标,出示车辆名称)

  师:你们谁还见过其他什么车?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吗?

  生:向大家介绍图上没有的车的名称及其特点。(有图片、模型的可展示给大家看)

  师:真是一个车的世界!你想知道最早的汽车是什么样吗?(课件:讲述汽车的故事)

  (三)巩固练习(加深对文字的印象)

  师:同学们知道的车可真多呀!你们认识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十种车的名称)

  生:读出车辆名称。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贴车名的游戏,比一比,看哪组贴的又快又准。

  小组活动:贴车名。

  (四)总结全课(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师:街上的车那么多,我们在街上行走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红灯停,绿灯行。不在马路上玩耍、打闹。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儿歌)

  生:拍手读儿歌:安全第一我知道:“嘀嘀嘀,汽车叫,汽车来了我让道。过马路,东西瞧,走路要走人行道。玩耍不上马路跑,安全第一我知道。”

  六、自我点评:

  本节课,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满意:

  1.对教材的合理开发、运用。这是一个开放单元,为了体现开放性,我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课前让孩子们去收集车的资料,在收集资料时,使他们广学生字;上课时,大家在一起进行资料交流,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发言积极,这正是口语训练的良好机会。另外,我把“汽车的故事”做成课件,做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体现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时,我始终告诫自己,要摆正教师和学生的位置,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讨论、去交流,在互相交流中学习知识,练习语言。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蘑、菇、猬、耽、歉”五个生字,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积累耽误、抱歉、犹豫等词语。指导学生书写“灰、晨”等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简单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心情。

  教学难点:

  懂得讲信用的重要,自觉做到“说话算数”。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 动物贴图 课件 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字词,随文理解犹豫、抱歉的意思。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人物对话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表达的语气。

  3、通过理解课文,对小山羊和小灰兔做简单评价,激发守信意识。

  4、练习续编故事,懂得在生活中做一个守信的人。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表达的语气。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续编故事,懂得在生活中做一个守信的人。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生字卡片

  一、复习词语,复述课文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相约时的高兴

  1、体会小灰兔邀请时的语气。

  2、体会小山羊的高兴

  范读 : 小山羊高兴地说:“好啊,快走吧!”

  我这只小山羊怎么样?(高兴,快乐。板书)

  抽读,读出小山羊的快乐。

  全班一起来当一当这只高兴的小山羊。

  3、小灰兔是怎么说的',翻开书42页,一起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4、师:你们的朗读热情把老师也吸引了。分角色朗读第一段。男生当小山羊,女生当小灰兔,老师读剩下的部分。

  (二)、学习二---三段

  1、变序提问,掌握心情变化

  小山羊高兴地答应了小灰兔的邀请,可是最后它的心里变得-----板书犹豫

  鼓励孩子质疑。

  自由读课文2---3段,思考:这中间都发生了什么事?

  2、汇报: 小山羊一共等了小灰兔几次?

  3、重点突破学习二自然段

  ①那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次等的情景。找出小山羊怎么做的语句,用“——”画出来。找出小灰兔怎么说、怎么做的语句,用“﹏﹏”画出来。再读一读。

  ②检查反馈:出示小山羊表现的句子。指导朗读

  ③检查反馈:出示小灰兔表现的句子。

  从他怎么说、怎么做中,你觉得他对朋友怎么样?同桌讨论读出不同的感受。体会小灰兔的不守时,不尊重朋友,为自己的错找藉口。

  4、简略学习三自然段

  第一次小山羊从早晨一直等到中午,小灰兔却失约了。那第二次小山羊又是怎么做的?引读第三段小山羊的做法。

  小灰兔呢?它又找了什么藉口呢?引读小灰兔的做法。

  理解态度的变化:这次小山羊还像第一次一样满不在乎吗?你从哪里看出的?(抱歉)出示词语卡片,随文理解抱歉。

  他完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再次引读。是啊,他又让小山羊等了半天。全班一起再读第三段。

  (三)、学习第四段

  ①连连失约的小灰兔,当它再次邀请小山羊时,小山羊犹豫了。齐读第四段。

  ②想象说话,理解犹豫。谁来帮老师填一填

  小山羊想,我很愿意去 ,但是,如果 ,怎么办呢?

  是啊,小山羊又想去踩蘑菇,又担心小灰兔不来,矛盾极了。文中用了一个词,是----犹豫。出示卡片。现在你们明白犹豫的意思了吗?

  两次的说话不算话,造成了朋友的不信任,带着矛盾的心情读。

  三、思维训练,突破难点

  1、第二天早晨,小山羊会不会等小灰兔呢?你是小山羊,你会等吗?

  小组讨论

  2、反馈讨论结果

  3、拿出手中的笔,你们也来当一当小作家。续写故事。

  4、反馈读。

  四、总结

  如果你不守信用,朋友会不不相信你。老师有句话要送给你们。

  言必信,行必果。指导孩子们读。

  师解释意思: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善始善终。

  (板书讲信用)希望你们在生活中都做一个讲信用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讲信用

  小山羊和小灰兔

  高兴

  犹豫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6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恰当的运用工具书。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孔雀开屏图,揭示课题

  1.点击课件:孔雀图。

  2.说一说在哪儿见过?

  3.孔雀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

  4.今天我们学习与孔雀有关的课文——《骄傲的孔雀》。板书课题。

  (二)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点击课本,一幅一幅地看图。

  2.学生自己先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3.小组内同学们互说图意。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l.借助拼音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2.发给各小组生字词卡片,组内互相认读。

  3.指名分别读课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要读准整体认读音节“影”;后鼻音“孔、挺、停、睁、胸”。

  (四)教学生字

  1.学生当老师讲怎样记住生字。

  用学过的熟字和偏旁组字或拆字的方法识记本课的“骄、傲、睁、孔、迈”等字,培养自学能力。

  挺:左右结构,右边是半包围结构,左下是建之儿,不是走之儿。

  胸: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的笔顺。

  昂:上下结构。

  2.练习书写。

  “骄、孔、胸、睁、停、抓”这几个左窄右宽的字可归类指导。

  “展、扇、迈”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要将外面偏旁写得舒展一些,将里面的部件包住。

  “傲、挺”:笔画较多,要把部件写得紧凑一些,字体不能太宽。

  “影”:右边的偏旁叫“三撇”,起笔要角度一致,三个笔画间隔要均匀。

  “丑”:最后一笔的`横要写长一些。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请大家按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

  (二)看图,讲故事

  1.将四幅图—一出示,学生看图自由讲故事。

  要求:用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小组内互讲,并选出一人参加全班的比赛。

  3.全班举行讲故事比赛。

  (要加上动作,用上文中的精彩语句,看谁讲得生动。)

  4.教师相机点拨。

  5.其他同学当评委,并向讲故事的同学随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设疑问难

  1.孔雀为什么看到自己的影子,非常生气?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和有关文字来谈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上下文理解。

  3.理解花喜鹊的话是什么意思?

  (1)小组内讨论。

  (2)全班交流。

  4.想象:孔雀听了

  花喜鹊的话会怎么想,怎么做?

  (批评了孔雀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借助书上的彩图和教师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

  2.体会孔雀在与自己的影子比美过程中,不同的心情。

  3.同桌互谈,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读出孔雀爱攀比的心理。

  (五)扩展练习

  收集有关于谦虚的名言、谚语、歇后语等,办一期专题板报。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作者没有写出孔雀听了花喜鹊批评以后会怎么样,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书中的其它几幅图,根据图意,加以想像,动笔画出故事的结果,动口讲一讲,使这个故事延续下去,做到思维与想像的有机结合。

  2、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了:做任何事要谦虚,不要骄傲自大。学习完毕,教师可以和学生找一找有关谦虚的格言警句,及时记录在摘记本上,做好日常的积累工作。

  3、介绍学生读一读《美丽的公鸡》,然后把两篇文章对照,开展小型的讨论会:讨论题:公鸡和孔雀相比,谁美丽?教师先询问学生们的观点,然后根据学生的结论,可以把学生分成两部分,每个小队都有一个名字,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结果可以不求相同,只要学生说出可行的道理就可以。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

  3.能正确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第二自然段。

  4.能观察实物说、写一段话。

  5.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能观察实物说、写一段话。

  教学用具:

  大字课文、挂图、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6课时(包括说、写训练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给下列汉字注上拼音。

  2.举例说明什么是拟人手法?

  二、新授:

  1.齐读课文,说说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

  a.指生读课文。

  b.说说“小花鹿”是什么 ?

  (“小花鹿”是一个泥制的储蓄罐。)

  c.谁来说一说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

  (讲了“小花鹿”储蓄罐的来历。)

  3.学习第二自然段。

  a.快速默读课文。

  b.这一自然段是围绕着哪一句话来写的?

  (“小花鹿”真讨人喜爱。)

  c.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小花鹿”的?

  d.它是分几个部分来写的?

  (写了“小花鹿”的耳朵、眼睛、嘴、身体、尾巴这几部分。)

  e.作者是怎 样来介绍这几部分的呢?

  (指学生读出描写“耳朵、眼睛、嘴、身体、尾巴”的句子。)

  4.学习第三自然段。

  a.指名读课文,并划出课文中讲“小花鹿”用处的句子。

  (我不随便买零食吃,把省下的.钱买许多我喜欢的书。)

  b.思考下列句子:

  ①我有了“小花鹿”以后,那些话梅啦、山楂啦、橄榄啦,不像过去那么吸引我了。

  “吸引”是什么意思?哪些东西不吸引我了?为什么?

  ②“小花鹿”变得沉甸甸的了。

  “沉甸甸”是什么意思?“小花鹿”怎么变得沉甸甸的了?

  ③你的功劳真不小啊!

  “你”指谁?它有哪些“功劳”?

  c.你读了这一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指生说。

  三、总结:

  同学们,以后也要把买零食的钱积攒下来,用来买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题。

  板书设计:

  3.我的“小花鹿”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读中感悟,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本内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父母亲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学习其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课前谈话】

  讲美军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录找阵亡士兵遗骸的故事,展现人们对人遗体的尊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有一个词语大家肯定非常熟悉!(母亲)

  2。母亲是生我们,养我们的人,母亲就是我们温暖的家。可是,不幸的女孩──琳达,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母亲。

  3。出示课题及作者(18、《永生的眼睛》),再范读:那会儿,我的内心一直笼罩着巨大的悲哀与苦痛。一想到从此以后我再也得不到妈妈的呵护了,泪水便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我无法面对没有妈妈的孤零零的生活。(就在母亲去世的当天下午),一位警官来到我们家,对父亲说:“先生,您同意医院取用尊夫人的眼睛角膜吗?”

  4。面对这个近乎没有任何人情味可言的要求,我的父亲,会作何反应?痛失慈母的我,又会作何反应?

  设计意图:配乐范读,展现琳达痛失慈母后的悲痛情绪,从而调动学生情感,促使其“移情”考虑问题。逝者已去,作为女儿此时最应做的莫过于让母亲静静离去,而一位警官的突然造访,却使得事情的发展显得扑朔迷离。故事讲到这儿,嘎然而止,要求学生去读文本,有效地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也为“父亲同意角膜捐赠,我反对角膜捐赠”的冲突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体会“我”对角膜捐赠的反对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86页,借助屏幕上的温情提示,自由地读读课文,(点击出示温情提示)。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遇到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好,开始吧!(温情提示内容:“角膜”、“角膜移植”、“器官移植”相关知识)

  2。学生借助温情提示,自由读文。

  3。反馈学习生字词情况:

  读完了课文,谁来跟这几个朋友打个招呼?盲童、屡屡、搂住、遵从

  4。交流读文体会:

  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到了?

  ⑴课件出示句子一:“当然可以。”爸爸痛快地回答。

  ⑵课件出示句子二:

  “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开。”(抓住“当然”、“痛快”体会父亲对角膜捐赠的支持;抓住“怎么能、、冲、哭喊、应该”等处体会我的反对;同时进行感情朗读)

  ⑶是什么让我如此反对呢?(预设:对母亲的尊敬和爱)

  ⑷反复引读:

  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开。

  师:“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深爱着母亲的我无法接受捐赠母亲角膜的决定,使我忍不住冲着父亲哭喊……

  师:使我忍不住深深地责怪父亲……

  师:使我忍不住痛哭失声……

  设计意图:采用一个“欲擒故纵”的教学策略,在此处将父亲对器官捐赠的态度与我的态度进行对比,突出了我对捐赠事件的强烈反对,从而预设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为本课的后续教学设作好铺垫。

  三、快读课文,感受“我”态度的转变

  1。同学们,一个对捐赠母亲角膜如此强烈反对的“我”最终会不会同意器官捐赠呢?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读课文,找一找能够体现我同意“角膜捐赠”的语句?(学生读文)

  2。交流,引导质疑:课件出示:

  父亲与世长辞后,我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角膜。

  师:请同学们也来读读这句话,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根据学生提问,梳理出主问题“我为什么同意了器官捐赠?是什么让我接受了器官捐赠?”)

  设计意图:找到恰当的教学切入口是组织好通篇教学的关节点,更是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索引和文眼”。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紧抓“我”对“捐赠器官”一事的态度为线索,前一环节充分渲染“我”的反对态度,本环节展现“我遵从父亲遗愿”捐赠角膜,这样就制造出最大的心理冲突,此时将我的态度作一前后比较,引导学生质疑,“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梳理出本课研究的主问题“是什么让我接受了器官捐赠?”这样学生的探究就展开了。

  四、课堂小结:

  五、教学反思:

  生命因短暂和仅有一次而显得极为宝贵。然而,遗体捐献志愿者战胜了短暂,生命的价值得以升华,获得了永恒。相关资料的链接,让每个学生懂得作者一家以及更多的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努力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意识和热心帮助他人延续生命的态度。结尾的疑问旨在唤醒学生的一种意识,树立起对生命的热爱,具有为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努力的愿望和热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文中进一步感悟生命的美好,体会人性的真善美,树立对器官捐献的正确观念。

  2。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

  读的能力;

  3。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触动心灵,升华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教学难点:

  抓住父亲的语言来理解一家人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看法的转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探究“我态度转变”的原因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至9自然段,用笔划出有关的语句,并反复地读一读,想想从中读懂了什么?(学生默读课文,四人小组交流)

  2。交流学生学习体会:句子一:课件出示:“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⑴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

  ⑵再读这句话,思考“在父亲的眼里,怎么样的死是有意义的?”(预设: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⑶引用资料,比较理解:

  课件出示: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角膜捐赠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①数百万的患者渴望得到的是什么?我们能给予他们什么?而父亲呢?

  ②反复引读(个体读──集体读):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师:因为在很久以前,我的父亲就认为……

  师:了却自己的心愿,拯救他人的幸福,这是一位博爱的父亲……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一位崇高的父亲……

  句子二:课件出示:“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父亲接着说:“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⑴初读,指名说“你读懂了什么?”(抓住“美妙、自豪”等词语体会父亲博大胸怀。)

  ⑵引导联想:(个体想──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也来读读这句话,想一想透过父亲的话,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⑶结合想像,感情朗读。

  ⑷再度想像,回归课题:

  师:是啊,我们会为这位父亲骄傲,透过盲童那双重见光明的眼睛,仿佛还看到了什么?那是一双“永生的眼睛”(回归课题,点击出示)

  句子三:课件出示:孩子热泪盈眶,她跑到外公的身边,紧紧地拥抱他。

  ⑴初读,指名说“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 (抓住“热泪盈眶、跑、紧紧、拥抱”体会温迪的感动,感受父亲对“我”的影响)

  ⑵感情朗读。

  ⑶拓展想像:温迪会对外公说些什么呢?仿佛在对我们说些什么呢?(预设:“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让我们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等)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进入了探究与体验相结合的阶段。在“心理冲突”的推动之下,学生要在本环节中完成对“是什么让我接受了器官捐赠”这个问题的探究,但本文是一篇人文性比较强的文章,仅采用“探究的方式”来解读显然是不够的,应当在探究的过程中展开体验式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成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深层解读和对人文思想的深度领悟。新课程关注的不只是学习结果,更关注的是学习过程,也就是说一定要探究学生是怎么学习的,学习的过程中,表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本环节,或许让学生找到体现“我态度转变原因”的语句并不难,但他们在寻找过程中所经历的“思维、感悟”过程,却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也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教师必须引领学生“钻到文本里面去”,也必须引领学生将“所得”倾吐于自己的表达之中。教师紧抓“是什么让我接受了‘器官捐赠rsquo;”这个主问题,学生就会顺着问题追究下去。学生寻找理由,教师从旁引导,以移情体验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到新鲜,同时也很乐意参与。通过读句子、说体验等活动,促使学生能多元化地理解文本、进行想像和表达,体悟文本的人文内涵。

  二、回归课题,升华情感

  1。引读(课件出示):是啊,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2。解读句子:自由地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读懂了什么?(父亲还留下了什么?)从哪里读懂的?(抓住“真正”,“远非”来理解)

  3。回读父亲的话:

  师:父亲还为我们留下了“激动”,留下了“幸福”,留下了“一双永远闪亮的眼睛”。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再来听听父亲说过的话(课件播放《爱的奉献》并出示父亲的话)

  师:父亲曾平静地对我说──“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师: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师:父亲愉快地说──“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

  师:父亲骄傲地说──“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4。回归课题,升华理解:

  师:是啊,同学们,父亲的眼睛真是一双“永生的眼睛”(课件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读一读课题,你读懂了什么?

  总结:这双眼睛里留下了捐赠者宝贵的角膜,留下了父亲的谆谆教导,留下了为别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更留下了生命的崇高价值。这真是一双永远闪亮的永生的眼睛。

  设计意图:

  此环节,本课教学的点题、升华部分。将父亲的话在此作一汇总,并作配乐朗读,用意在于加深对“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人文把握,体悟“父亲”的崇高人格,为最后的点题做好引子,使课题及其内涵的揭示成“水到渠成”之势。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写一封号召人们支持器官捐赠的倡议书。

  五、教学反思:

  生命因短暂和仅有一次而显得极为宝贵。然而,遗体捐献志愿者战胜了短暂,生命的价值得以升华,获得了永恒。相关资料的链接,让每个学生懂得作者一家以及更多的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努力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意识和热心帮助他人延续生命的态度。结尾的疑问旨在唤醒学生的一种意识,树立起对生命的热爱,具有为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努力的愿望和热情。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融化、伐木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流利,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童话故事,明白童话中所阐明的道理。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去年的树》,看看我们又会有什么收获。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把生字词读准确了。

  2、说一说通过预习你对课文有哪些了解。

  三、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四、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作业

  查一查有关环保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小鸟为大树唱歌的动画,教师配音。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面:一棵大树和一只小鸟是很要好的朋友,听,这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正动情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画面呀。同学们,你们说,是吗?

  (是)

  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通读全文。你可以一个人读,可以找同桌读,要求边读边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完成屏幕出示的练习题。(课件出示)(教师巡视,学生读书3分钟)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她着急地找呀找,问过了()、()和(),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过渡: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已经能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你们真了不起,那么这篇童话故事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呢?(小鸟、大树、树根、门、小姑娘)她们进行了几次对话呢?(4次)请你们用波浪线划出小鸟说的话,用直线划出大树、树根、门、小姑娘说的话。

  三、研读对话,训练朗读

  1、指导学习第1组对话。

  (1)我们先来看第一组对话。第一次是谁和谁的对话呢?(小鸟和大树。同时板书小鸟——大树好朋友)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地惜别。大树说……小鸟说……(学生串读对话。)(幻灯片出示对话)

  (2)你们想,这对好朋友在分别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对话的?请你也就近找一下你的同桌来练一下这组对话,好吗?(生就近找一位好朋友读,师指导)

  (3)请一对同桌读对话.(老师评价:老师发现这只小鸟说:“我明年一定回来”时,语气特别坚定,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读吗?)

  (4)再请一对同桌读。

  过渡: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感觉到这对好朋友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啊,让我们的男孩子来读大树,像刚才那位男同学这样读出自己的个性,女孩子读小鸟。咱们一起来对对话看,好吗?(男女生分角色读)

  你们这是在向朋友保证啊,坚定些,再来一次,好吗?(女生读)

  2、自学三组对话。

  过渡:他们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第二年的春天,小鸟满怀深情地跑回来找它的好朋友大树。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伙伴却不见了。她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下面的三组对话,老师想先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面合作来练读,好吗?你们可以自己选定一个角色练一练。(生自由练习)

  (1)、指定一个小组读,问:同学们,他们这一组读得怎么样?(学生评价)

  A、小鸟应该读得更焦急些。我觉得这样子还不够焦急。

  B、我觉得小鸟应该读得再活泼一点。

  C、我觉得树根应该读得悲伤一点。因为树根和树它们两个是命运相连的。就等于是好朋友一样。如果哪一方不见了,或者死去了,他们应该是很悲痛的。

  从同学们的评价中,我们感觉到了,大家都觉得作为主角的小鸟的话非常重要,应该好好地体会把握。那么就这样,让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小鸟说的三句话。

  幻灯片出示小鸟说的三句话。

  (2)再指定一个小组朗读。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知道大树哪儿去了吗?(板书:火柴、灯火)

  四、角色扮演,体验感知。

  是啊!小鸟焦急地寻找着她的好朋友大树,那么我们谁愿意来做一回小鸟?把这令人感动的场面表演出来呢?就在教室里,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着,你在谁的身边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读。明白吗?你们可以用自己的话,

  小鸟,找到朋友大树了吗?(没有)

  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怎么想?你的心情怎样?你说

  你们是不是在心里呼唤着自己的朋友大树。你们怎么呼唤的?

  你们从小鸟的一声声呼唤中体会到了什么呢?(小鸟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最珍贵的友情。)(板书:珍惜友情)那么让我们再来观看小鸟寻找大树的全过程,体会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五、观看动画,融入情境。

  1、播放全部动画,教师配上音。

  过渡:同学们,小鸟为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我们的眼前似乎又出现了去年小鸟为大树唱歌的情景,(板书:唱歌)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三段。

  小鸟看了灯火几次,她会怎么想,有什么话想对大树说吗?你们现在就是这只小鸟,请你们静静地凝视着灯火,把想对大树说的话写下来。(学生写后汇报)

  同学们,你们都是守信多情的孩子啊。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们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板书:信守诺言)。

  六、拓展延伸,交流升华

  同学们,作为这一篇美丽的童话的读者,你还有什么话想说,你想对谁说?比如说对伐木人……想对谁说,就对谁说。

  (1)对小鸟

  (2)对伐木工人

  (3)对环保问题的思考,出示查找到的资料以警告人们爱护鸟儿、爱护树木。

  七、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个美丽而又令人深思的童话故事,一起为小鸟和大树的深厚情谊而感动,一起为大树的离去而伤心,那么让我们站起来一起共同祝愿:愿我们的世界---诚信之花遍地开放;友谊之树万年永存;环保之河绵延不绝!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大致理解“辐射、温室效应、臭氧层、酸雨、飓风、糟蹋”等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这篇想象日记的主要内容。

  3?了解作者所想象的30年后地球环境污染的情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了解本课的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周围环境状况,查找环境污染的资料。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看看有关环境污染或各级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治理污染的新闻报道,收集一些反映环境污染的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或录像)导入。

  1.出示挂图(环境污染图)或播放关于环境保护的公益广告。

  2.看到这些画面(情景)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只要意识到环境日益受到污染、破坏,我们要

  保护环境即可。)

  二、读通课文。

  1.先请一位同学读读“阅读提示”。

  2.自由读课文,遇到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生交流,读懂课文。

  1.这篇文章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呢?(20xx年5月10日这一天人们生活的情形。)

  2.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在这一天的各个时间段里,“我做了些什么事?”请大家用笔在书上画出来。

  3.日记中讲到哪些环境恶化的情况?

  (1)空气污染严重,出门要穿抗辐射服。

  (2)为了免受温室效应的煎熬,要坐上宇宙飞船到太空上的特殊学校去。

  (3)水污染严重,水中很难找到鱼,还要躲避酸雨袭击。

  四、阅读、理解课文。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为什么小作者的生活方式与我们不同呢?

  3.大家从这一自然段中感受到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过渡:看来空气受到污染是人们遇到的一个问题。作者还遇到哪些问题呢?

  4.继续学文,请大家边读,边找,边画。

  5.师生、生生合作交流探究。

  (1)把找到的'问题带到四人小组中进行讨论,并结合课前预习中找到的有关资料谈谈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2)小组讨论。

  (3)交流,每个小组在介绍时,其他小组可提出疑问。(弄清为什么要到太空上的特殊学校,原来叫鱼和油煎土豆片的食品店为什么改名了等问题。)

  五、课文中哪个词语说明这篇日记是想像的。

  (公元20xx年5月10日)作者写这篇日记,想告诉我们什么?

  六、作者在文章最后提出一个问题,大家能回答吗?

  (学生可畅所欲言,还可以联系自己身边与环保有关的内容来谈。)

  七、总结延伸。

  1.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根据自己家附近的环境污染情况,说说你有什么打算?(进行环保宣传,写倡议书,从我做起,保护环境。)

  板书设计:

  18* 20xx年的一天

  无新鲜空气

  温室效应 山清水秀

  臭氧层破坏 可怕————可爱 鸟语花香

  无鱼 风景优美

  酸雨

  课后小记: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认识“楼、依”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等10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诗人写的,都是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不由自主就抒发的赞美之情。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自由读诗

  自主识字

  认读。

  读准“瀑、布”,韵母都是“u”,声母分别是“p”和“b”。

  “尽”是前鼻音,“层”是后鼻音。

  识记。

  “川”是象形字,出示甲骨文字形让学生对照识字。

  “楼、依、遥”都是形声字,根据熟悉的构字部件来识记,也可以采用换偏旁的方式联系熟字来识记。

  “欲”组词“欲望、食欲”识记字义。

  “层”,看看插图,这鹳雀楼一层叠着一层,数数有几层。

  “炉”,从“火”从“户”,表示家里盛火的器具,联系生活想一想见过哪些炉子——煤炉、微波炉。可将“炉”与“庐山”的“庐”作比较巩固字形。

  指导写字

  “楼、依、炉、烟、挂”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楼、依、炉、挂”要特别注意笔画的穿插。“炉、烟”左侧“火”的捺应改成点。

  三、朗读感悟《登鹳雀楼》

  板书题目,并解题

  [登鹳雀楼]题意是登上鹳雀楼。

  师:简介鹳雀楼,简介作者

  理解诗句之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诗句之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想要。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更:再。诗句之意:要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楼层。

  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四行诗各写什么?(《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行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理于诗,写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诗句解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登楼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黄河入海流”写近景,意思是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写出了水的气势磅礴,景象壮观。两行诗对仗工整,“白日”对“黄河”,景物相对,色彩也相对;“依山尽”对“入海流”,动词相对,厚重有力,既构成形式上的完美,也表达了充沛的气势。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诗是诗人登楼所思。意思是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表达了诗人不凡的胸襟与抱负。诗中的“千里、一层”都是虚数,可理解为更远、更高之意,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看图想象,有感情朗读。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登鹳雀楼》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雄伟壮观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诵读背诵。

  四、作业布置

  朗读背诵《登鹳雀楼》。

  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登鹳雀楼》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背诵《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感悟《望庐山瀑布》

  板书题目,并解题

  [望庐山瀑布]望:远看。题意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师:简介庐山(见附录)

  简介作者:(见附录)

  理解诗句之意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日照:阳光照射。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山峰尖圆,烟云聚散犹如香炉那样,因此而得名。)生:发生,产生。(指山间云烟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紫烟:紫色的云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遥:远。前:山前。川:河流。诗句之意: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汽透过阳光,呈现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烟,缭绕着香炉峰。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挂于山川之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飞奔的流水。直下:笔直地流下。三千尺:是虚指。形容瀑布的高和长。疑:怀疑,以为。银河:指晴天晚上空中出现的明亮光带(天河)。落:泻落下来。九天:指天的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所以称九天。)诗句之意: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四行诗各写什么?(第一行写背景;第二行写静态;第三行写动态;第四行写联想。)具体写瀑布的诗句是哪几句?(二、三句)

  诗句解析

  前两句:写诗人远望庐山瀑布的雄奇之景。“一个“生”字把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观。

  后两句:“飞流”二字表现出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是虚数,极尽夸张地写出了山的高峻和瀑布飞流的壮观。一个“疑”字率直道破这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作者在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夸张)

  师:一、二、三句是比喻:描写背景时,“生”字形象写出了山间烟云犹如从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的一团白烟,飘渺与青山蓝天之间。二句:瀑布像……。四句,用贴切的比喻,表现了自己奇特的想象,从而使整个形象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第三句是夸张。不是实指,而是形容其长、其高。

  那些字用得好?(生、挂、飞、直下、疑、落。)

  师:“生”(上有)。“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遥看时的形象,点名“远看”题意。“飞”把瀑布喷涌而下的景象描绘地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高峻,又显出水流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这些眼前。“疑”是大胆、奇特的想象。

  你读后有什么感受?(瀑布气势磅礴,景色壮美。)

  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诵读背诵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导诵读:一、二缓、舒;三、四快、高。

  三、作业布置

  读下面两首古诗,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读背《望庐山瀑布》,并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

  白日……

  所见 远望——照 生

  黄河…… 遥看——看 挂

  欲穷…… 近观——飞 下

  所思 联想——疑 落

  更上……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06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5-06

小学语文教案11-16

小学语文《鲸》教案12-27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01-18

小学语文《麻雀》教案07-24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29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26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5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