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9-08 10:43:4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精品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数学教案[精品9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有很多爸爸妈妈课余的知识指导,简单的数字1和2幼儿基本认识,但是幼儿很难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很多幼儿似懂非懂,我选择了学习“1”和“2”这个活动。对于刚入园三个月的幼儿,我从他们感兴趣的水果入手,在这个教学活动中,为了引起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创设了“摸一摸”的游戏、分组自选活动,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会手口一致点数2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2、认读数字“1”“2”,初步理解数字的意义。

  3、能根据实物范例、圆点卡片、数字卡片等取出相同数量的物体。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1)数字“1”“2”卡片。(2)糖果罐(罐子上贴一个或两个糖果标记)、小篮子(篮子上贴一个或两个圆点标记)、瓶子(瓶身贴一个或两个圆点标记,瓶盖上贴着1或2的数字标记),珠子和自制的糖果若干。

  2、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认识*“1”和“2”》.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中的苹果和梨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引导语:老师带来了水果,看看都有什么水果?

  2、出示水果图片,学习“1”、“2”。

  学习“1”。

  拿出一个苹果卡片贴在黑板上,提问:“黑板上有几个苹果?”(引导幼儿共同说出:1个苹果。)

  学习“2”。

  (1)拿出一个梨卡片贴在苹果下方,提示:“黑板上有几个梨?”(引导幼儿共同说出:1个梨。)

  (2)比较苹果和梨的数量,引导幼儿说出:“一样多”。

  (3)再拿出一个梨贴在第一个梨的旁边,引导幼儿直观感知1个梨添上1个梨是2个梨。

  (4)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现在有几个梨?让我们一起数一数。

  3、认读数字“1”和“2”,初步了解数字的意义。

  认读数字“1”。

  (1)出示数字卡片1,引导幼儿认读,说说1像什么。

  (2)将数字贴在苹果旁边,让幼儿知道1个苹果可以用数字1表示。

  认读数字“2”,引导幼儿认读,说说“2”像什么。

  将数字2贴在梨旁边,让幼儿知道2个梨可以用数字2表示。

  4、游戏:摸一摸,这是多少?事先把积木放在盒子里,教师出示“1、2”数字卡片,让幼儿不用眼睛看,从里面摸出相应数量的东西。

  5、分组自选活动。

  第一组:装糖果。投放贴有糖果标志的罐子,让幼儿根据罐子上的糖果数量,装入相应数量的糖果。

  第二组:装珠子。投放贴有圆点标记的小篮子,让幼儿根据圆点数量取出相应数量的珠子放入篮子中。

  第三组:盖瓶盖。投放画有一个或两个圆点,大小相同的瓶子两个,让幼儿根据瓶子上的圆点,匹配贴有相应数字的瓶盖。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1、将“装饼干”的材料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操作练习。

  2、将“装糖果”“装珠子”“盖瓶盖”等活动材料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继续操作。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课件、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上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组成,知道5分成两份有4种分法。

  2、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分解画面,感知同一事物中不同的数量关系及规律。

  3、培养幼儿的.多项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

  2、游乐场,设置4个游戏室,每个游戏室提供涂色、划短线、盖点子、看图分合、分实物等不同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运用“找朋友”游戏复习4的组成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去游乐场玩,但有要求,请你们听音乐迅速找到和自己胸前数字合起来是4的朋友。

  1、幼儿口述:为什么找他做朋友。

  2、检查对后进入游乐场。

  二、学习5的组成

  1、出示课件,幼儿观看、操作,初步感知5的组成。

  2、幼儿在主动操作游戏中探索5的4种分合方法。

  (1)请幼儿进入游戏室活动,教师简单介绍游戏材料及操作要求。

  A、出示大材料,教师逐一介绍盖电子、划短线、涂色、看图分合等游戏材料的玩法。

  师:这些材料都要我们小朋友自己来操作游戏,来玩一玩,分一分,并把你完的不同方法记录下来,等会儿游戏结束,请你向大家介绍。

  B、幼儿进行操作活动,老师巡回指导,观察了解幼儿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互相介绍操作情况。

  C、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

  D、幼儿讲述有以下几种结果:

  a分合正确,但没有顺序,没有规律。

  b互补规律。

  c交换规律。

  (2)引导幼儿通过分析,比较探索5的最佳分合方法。

  三、领奖游戏,巩固5以内数的组成规律,并能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活动延伸:

  在角色游戏中开设银行、菜场、超市,把所学的组成经验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那天不轻易地发现有个小朋友手中拿着撕成两半的五角面值的人民币,我问他去哪得,他说某某小朋友说不要了,撕了扔地上,他捡来玩的,大班的小朋友,难道对钱没有概念吗?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人民币面值及特征。

  2、知道人民币的用途及一些意义。

  3、了解简单的钱币兑换关系,并学习简单的粘补技巧。

  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面值,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活动准备

  1、各种面值人民币。

  2、一些日常用品及价格单。

  活动过程

  一、了解人民币

  1、出示人民币,教师:这个是什么?有什么用呢 ?

  2、教师:对,是钱,钱是一种拿来交易的东西,比如用来买玩具啊,买生日蛋糕啊,或者请别人干活要给钱给别人啊。我们中国制造出来的钱叫人民币。

  二、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在黑板上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给幼儿观看,请幼儿仔细观察有何不同。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纠正、肯定幼儿的说法。

  4、简单告知幼儿人民币的基本货币单位是圆角分。

  三、人民币的兑换

  1、出示2角的人民币,请幼儿说说可以兑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

  2、出示5角的人民币,请幼儿想想看可以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几张1角和2角的人民币?

  3、……

  延伸活动

  1、粘补残缺的“人民币”。

  2、角色游戏:购物。

  教学反思

  1、教学活动准备充分,所用的`真币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对幼儿很有吸引力。他们兴趣高,都乐于表现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比如告诉幼儿人民币不能撕毁,这是犯法的,幼儿都很认真的和老师一起把撕烂的钱币粘补好。通过给幼儿自己认真观察,给他们了解可以通过颜色、数字的不同,认识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大班幼儿对数字有一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展开“兑换”这一环节,我从简单的2角兑换1角到5角兑换2角和1角,一步步引导幼儿掌握了简单的兑换关系

  3、老师适时把自己当成幼儿,既是活动的主导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和老师打成一片。

  4、本次活动整个过程幼儿很活跃,超乎我本人想象中,以为会是枯燥的一节课,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了解教材,更加要去了解幼儿。

  5、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在此基础上,加入故事情节,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故事让幼儿更深地了解人民币,并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怀。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一、活动名称:学说反义词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反义词的意思,学习几组常见的反义词:多—少、快—慢、大—小、哭—笑、高—矮、粗—细、胖—瘦、冷—热等。

  2、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三、活动准备:几组动物的头饰,花姐姐头饰,大小不同的花朵,小皮球,音乐磁带等。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扮演花姐姐):小朋友们好!我是从大森林里来的花姐姐,今天花姐姐要带你们到森林里去玩一玩好吗?到森林里去,我们就要先变成可爱的小动物啦!

  首先按动物角色分两队,介绍各队成员。

  二、基本部分:

  2、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哪个队的队员多,哪个少。让我们一起数一数。分出多和少。

  3、像“多”和“少”这样意思相反的词,我们叫它反义词。

  4、我们两队进行一场比赛,看看哪队最棒好不好?

  游戏一:跳跳跳比赛

  规则:每队选出一个小朋友,比谁跳的快,快的得到一朵大花,慢的得一朵小花。小结:快和慢,意思相反就是一组反义词。大和小的意思也是相反的所以也是反义词。

  游戏二:投皮球比赛

  规则:从起点算看谁投的远,每组分别选一个小朋友进行!

  小结:远和近也是一组反义词。

  5、两项比赛结束了,我想问问小朋友,刚才得第一的小朋友高不高兴?高兴的时候我们就怎样?(笑!),那么伤心的'时候呢?(哭!)所以我们知道了:笑的反义词应该是:哭!(笑—哭)

  6、小结: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意思相反的词(拓展学习),如:胖—瘦、粗—细、冷—热、快—慢等等。小朋友今后只要留心观察,多动脑筋就能找出很多很反义词,学习到很多知识。就能成为聪明的好孩子!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听听音乐跳跳舞活动活动吧。同时,请小朋友们找找歌词里面有没有反义词呢?

  五、活动提升: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父母共同寻找生活中的反义词

  今天,小朋友们跟随花姐姐学习的反义词都记住了吗?那么请小朋友们回家后看看在你的家里能不能找到这些反义词呢?下次我们就来比比看谁找到的反义词最多!谁最棒!最聪明!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产生背景:

  游戏,是幼儿最爱的活动;动手操作,是幼儿最愿意干得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游戏、动手操作的恰当运用,将会收到不同凡响的效果。我班幼儿对于自己身边的事物特别关注,总愿意把自己觉得新奇的事物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生活中的夹子,也是孩子们关注的物体,在收集的过程中,孩子们把自己收集的夹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了我们身边的夹子千姿百态、各有所用。在整个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游戏、动手操作的方法,配上色彩绚丽的.花儿图卡、形象地故事情节,让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来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使整个过程紧紧相扣、环环相连。

  目标:

  ⒈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复习9以内的加减。

  ⒉探索有规律地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⒊通过“玩夹子”游戏,激发幼儿对感知、分类、排序活动的兴趣,使幼儿能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感受其中的奥秘。

  准备:

  各种夹子若干、花蕊图卡若干、动物卡人手一份(动物卡上面分别贴有9以内的加减算式),规律图表卡、数字卡一套。

  过程:

  一、观察夹子,说说夹子的不同特征。

  二、玩夹子游戏,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游戏:花儿变变变。(看算式,算得数,夹夹子。)教师任意出示一个10以内的加减,幼儿按得数在花蕊图卡上夹相同数量的夹子宝宝。

  三、给夹子排队,探索有规律地排序。

  ⒈幼儿自由给夹子宝宝排队,感受探索的乐趣。

  ⒉请幼儿按要求给夹子宝宝有规律的排队,并说一说是按什么规律给夹子宝宝排序的。

  四、幼儿游戏,复习9以内的加减,练习分类、按数排序。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在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尝试把一些实物分成一样大的两份。

  2、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探索二等份的多种方法。

  3、在活动中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活动的有趣。

  活动准备:

  1、圆形纸、剪刀人手一份。

  2、实物:丝带、彩色水(杯子)、长方形饼干、火腿肠(线)、糖、豆子(杯子)。

  3、投影仪。

  活动难点:火腿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操作兴趣。

  师:还记得昨天听过的故事《两只笨狗熊》吗?两只笨狗熊为什么只吃到一丁点的面包?

  幼儿:……(请2—3个幼儿回答)

  师:如果请你来分,你会怎么分?

  幼儿:……(分得一样大)

  师:现在,大黑和小黑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它们分蛋糕你们愿意吗?

  幼儿:……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尝试把圆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

  1、师提供人手一张圆形纸,剪刀,要求要而大胆尝试将圆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

  (师:现在,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蛋糕,一把剪刀,请你们试着把蛋糕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分两份的方法,并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是否一样大。(请个别幼儿上来介绍,如果验证下来不一样,及时指出来。)

  4、教师进行小结:我们把一样东西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而且二等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与原来大的蛋糕进行比较。)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尝试将不同的实物进行二等分。

  1、请幼儿说说: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请幼儿列举一些实物)

  2、师:大黑、小黑家里也有一些东西想请我们小朋友来进行二等分。

  2、利用投影仪展示操作材料(丝带、长方形饼干、糖、米、饮料、火腿肠等东西。)(师一样一样出示)

  3、介绍操作材料后,师重点指导分火腿肠。

  4、请幼儿想办法把这些东西进行二等分。

  5、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重点指导二等分水、火腿肠。)

  四、交流介绍自己的方法,鼓励幼儿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1、请幼儿说说把什么东西分成了一样大小的两份,是怎么分的?并请幼儿到视频仪上展示操作过程。

  (重点请分火腿肠、水的幼儿上来分。)

  2、如果到前面来操作错误,再请个别幼儿上来,教师进行指导帮助。

  3、个别幼儿到前面来介绍后,小组自查。

  五、延伸活动。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帮大黑、小黑分了这么多东西,现在大黑和小黑家里来了两个客人,想请我们小朋友把这些东西分成一样大小的四份,进行四等分,你们愿意吗?等会下课的时候可以来试一试。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和“<”,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锻炼思维的可逆性和灵活性。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增进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转盘;海洋球两袋

  操作题板每组一份;1~10数卡每组一份;>或<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和“<”,比较两组实物和图像的多少。

  1、出示“>”和“<”,感知符号的形状,区别开口方向。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两个符号,你看看像什么?这个符号的大嘴巴朝哪里?那这个呢?

  2、出示两袋数量悬殊的海洋球,探究发现大嘴巴朝量多的物体。

  师:先出示大于号,你们看这个符号大嘴巴朝哪里?那再看看老师手里的两袋海洋球,哪袋多,哪袋少?那朝大嘴巴的这边应该放哪一袋?为什么?

  师:原来呀,大嘴巴喜欢数量多的东西,那这个大嘴巴朝左边的符号我们把它叫做大于号。

  师:刚才那个是大于号,那这个叫什么了?(小于号)这个符号的嘴巴朝哪里啊?现在你们想想老师手里这袋多的海洋球应该放哪里了?为什么?(因为大嘴巴喜欢数量多的东西)我们把这个大嘴巴朝右的符号叫做小于号。

  3、多媒体出示两组数量悬殊的图像,尝试用“>”或“<”表示。

  师:这里有两盘苹果,这盘数量怎么样?(多)那这盘呢?(少)他们中间应该放哪一个符号啊?(大于)哪一个是大于?(红色的)我们请它下来看看,对啦,大嘴巴朝左的叫什么啊?大嘴巴朝的这边数量要怎么样?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盘犁,你觉得它们中间应该放一个什么符号啊?(小于)哪个是小于?(黑色的)我们请它下来看看,对啦,原来啊,大嘴巴始终喜欢数量多的这边,我们把这种大嘴巴朝右的叫什么符号啊?大嘴巴喜欢数量怎么样的东西啊?(多的)

  4、尝试用身体姿势来表示“>”和“<”。

  师:现在呀老师想请小朋友用身体的姿势来表演大于和小于号,来,立正,我们先来做大于号,它的大嘴巴朝哪里啊?(左边)做的真不错,那现在来学做小于号,大家学得可真像。

  二、比较两数大小,理解“>”和“<”的含义。

  1、游戏:进入《小熊10元超市》,引出1~10的整数。

  师,小熊开了一个10元超市,我们去看看吧,超市里都有哪些数字?12345678910

  2、比较第一个货柜上的两样商品的价格大小,学习正确使用“>”或“<”。

  走进超市,原来有这么多货物,我们来看第一个货架,饮料几元?巧克力几元?你觉得应该用什么符号?为什么?

  师:闹钟和帽子中间应该用个什么符号?以此类推。

  3、通过比较,发现“>”和“<”的共同点,开口始终朝大数。

  最后小结,你们看,大于符号和小于符号的大嘴巴始终朝着怎么样的数字啊?

  4、多媒体出示题板,幼儿通过举符号牌的方式操作练习。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1和4中间的这个?里应该放什么符号?(小于)1小于4这个等式成立吗?那老师现在要考考你们了,8和2中间应该放什么符号?请你轻轻的从你的口袋里拿出一个符号来表示,你们举得是什么符号啊?来,看一下对了吗?那3和7呢?应该用什么符号?符号宝宝们看到小朋友都给他们找到了位子高兴的跳起了舞蹈,

  5、调换符号开口方向,探究如何使不等式成立。

  按B,呀,这会儿符号宝宝发生什么变化了?(掉头了)那我们来看看这个等式还成立吗?1大于4对吗?不对,那应该怎么办?后面的以此类推。

  小结:当符号发生变化时,两边的数字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现在请小朋友把符号宝宝放到口袋里。

  三、猜猜商品价格,感知10以内数的集合。

  1、小组讨论第二个货柜上的商品价格。

  “3>?”、“5>?”、“7>?”(弄一块黑板,写一下等式)

  小熊忘记铅笔的价格了,你们猜猜这个?里面会是几元呢?1元为什么呢?除了1元还有几元?(幼儿边说老师边写)

  现在老师要考考你,椅子后面有块题板,请你拿出来,然后请你在橘黄色的椭圆形里贴上相应的数。做好以后给你的爸爸妈妈检查一下,音乐一停就都要回来了。

  验证:看下对吗?不对马上改过来

  2、观察三组数的集合,寻找数字大小与小于其的数字多少的规律。

  小结:数字越大,比她小的数字也就越多。

  四、游戏:《礼物大放送》,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使用大转盘转出一个数,小于8者胜出,得礼物一份。

  2、可以使用大转盘转出多个数,得数相加小于8者胜出,可得相对应的多份礼物。

  活动反思:

  认识“大于”、“小于”,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认识并理解“>”“<”,学习用“>”“<”表示两个的数量关系;能用语言表述操作结果。本次数学活动适合大班上学期进行,引导幼儿集体认识大于、小于、符号,接着是出示图卡进行集体练习,此环节进行时间较长;第一个环节是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并出示卡片加以练习。

  第二个环节是幼儿分组活动,教师出示“看图片填数字”的游戏卡,请幼儿完成,集体检查。第三个环节是抽卡片做图形的游戏。请2个幼儿上来抽取卡片各一张。然后在请个幼儿根据两边的数字做出相应的符号,用身体来演示。这节数学活动目标基本上达成了,在活动中出现了一点问题分别为:“为什么用小于号呢?”可以改成为“为什么是小于号?”教师的指导应该使符号存在于教学之中,不可脱离,应该先强调数学关系后再学习用符号表示数字之间的关系。我通过这节活动想到了自己的常规数学课中也存在一些困惑:

  1、幼儿由于个体差导,出现个别幼儿孤立活动,不愿与同伴交流,任我如何鼓励也无济于事,该如何处理?如何激发这些孩子们对数学课的兴趣?

  2、幼儿园数学课的教师用语在课前非常值得揣摩,怎么提问、怎样总结与评价都值得推敲;

  3、在活动中是应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学习数学概念,还是让他们在自己尝试中发现问题?如果他们不能从中自己发现问题,我们该如何办?

  4、操作材料的准备需要教师做深入思考,是分组还是整体,怎样记录幼儿的操作结果?等等。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意图:

  本活动旨在让幼儿理解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习运用换算的方法计算物体的重量。由于初次接触换算类数学内容,考虑到幼儿现有的经验水平有限,我们选择了数量较少的“西瓜、菠萝、苹果”这套教具。在学具的使用上,幼儿活动材料与教师教具基本一致,不建议使用。“积木”教具虽然难度较大,但对幼儿思维的提升是有益的。

  活动目标:

  1、理解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2、初步学习运用换算的方法计算物体的重量。

  活动准备:

  1、羊猫鸡图各一张;动物图片、水果图片各一套。

  2、印有大、中、小积木的幼儿操作图人手一份。

  3、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7页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图片演示,理解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图片羊、猫和鸡,请幼儿比一比它们谁轻谁重?

  2、让幼儿按轻重给它们排排队(从重到轻、从轻到重)。

  3、演示动物图片,学习运用换算的方法比较轻重。

  ⑴教师将图一:

  一只羊等于三只猫

  提问:一只羊和几只猫一样重?

  ⑵出示图二:

  一只猫等于三只鸡。

  提问:一只猫和几只鸡一样重?

  ⑶出示图三:

  一只羊等于?

  提问:那么一只羊和几只鸡一样重?(根据孩子的回答把9只鸡摆放在天枰的另一端。

  4、演示水果图片,继续学习运用换算的方法比较轻重。

  ⑴直接出示三张图片:

  请幼儿观察讨论。

  师:请你们先观察一下,然后说说一只西瓜和几只菠萝一样重?

  ⑵出示第四张图片:

  那么两只菠萝呢?

  二、结合操作活动,初步探索运用换算的方法计算物体的重量。

  1、第一次操作探索活动。

  ⑴教师演示材料,介绍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块大积木和两块中积木一样大,一块中积木和三块小积木一样大,想想一块大积木应该和多少块小积木一样大?

  ⑵提出要求:

  请小朋友也来试一试、摆一摆、贴一贴。

  ⑶孩子摆弄材料:

  在操作纸上排出等值关系1块大积木=6块小积木。

  ⑷个别幼儿介绍操作过程。

  2、第二次操作探索活动。

  ⑴教师演示积木教具:

  一块搭积木和两块中等积木一样大,一块中等积木和四块三角形积木一样大,想一想一块搭积木和多少快三角形积木一样?

  ⑵幼儿操作材料:

  排出等值关系1块大积木=8块三角形积木。

  三、算算画画,巩固所学经验。

  1、出示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7页,引导幼儿按画页提示要求完成操作材料。

  2、加强个别指导。

  3、讲评活动。

  课后反思

  本活动旨在让幼儿理解三种物体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习运用换算的方法计算物体的重量。由于初次接触换算类数学内容,考虑到幼儿现有经验水平,我将活动内容进行如下调整:先出示水果的1=2=4的换算内容,再出示动物的1=3=9的例子,从易到难幼儿好理解。再通过教具的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换算关系,谁和谁换,怎么换。最后运用积木学具摆摆放放加深理解。如果给幼儿也画两个天平,让他们在天平上摆放我想会更直观。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调查统计的方法,了解班级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并在表格中记录。

  2、初步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

  3、能积极参与调查统计方法的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男生和女生人数统计表(一)、(二)。

  2、幼儿人手一份统计表,铅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统计单(一),请幼儿进行观察、讨论,并明确记录单的要求。

  师:这是一张统计记录单,这张记录单上有什么?

  师:我们可以用这张记录单做什么事情呢?

  师:怎么样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张记录单统计的是第几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呢?

  二、师幼讨论记录的.策略。

  师:男生和女生的人数记录在小表的什么位置?

  师:如果第一组男生有3小朋友,在表格中怎么记录呢?(男生标记下的空格里)女生呢?

  三、完成小组调查统计表。

  师:现在就请你们用这样的方法,将你们一组上的男生、女生人数统计到记录单上。

  1、幼儿操作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并做必要的提醒。

  2、同组幼儿相互交流统计结果。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统计结果,然后再集体检查验证统计人数是否正确。

  师:谁来像我介绍一下你的统计结果。

  四、学习将小组统计的结果汇总到班级的大统计表中。

  1、教师事先出示好画好的表(二)。

  2、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师:这种统计表上有什么?横排的标记表示什么意思,竖行的呢?我们可以用这种表做什么呢?

  讨论:怎么样在这张统计表中记录每组男生、女生的人数?

  师:第一组的统计结果记录在表格的什么位置?

  五、师幼共读表,了解统计图的意义。

  1、每组选派一名幼儿在表格中记录本组幼儿的统计结果。

  2、这张表格填完了吗?还有哪些空格需要我们完成的?(合计人数)

  3、每横排合计人数表示什么意思?竖排呢?

  4、这张统计表告诉我们什么事?

  :统计表能够比较快而清楚的告诉我们一些事情,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做起事情来比较方便、简洁。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数的守恒_大班数学教案07-05

大班数学教案03-04

有关大班的数学教案11-29

大班数学教案12-30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30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2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2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31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7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