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10-11 09:52:4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5篇(精选)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语言教案5篇(精选)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谈论自己听过的语言,了解语言的种类。

  2、帮助幼儿学会认真听同伴谈话,培养专注倾听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课件:录音(不同的地方方言)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用不同语言给小朋友问好

  1、x教师再说“小朋友好”时,首先用普通话,然后用几种地方方言。

  引起幼儿对语言的兴趣。

  2、x教师:小朋友你听懂老师刚才说的什么了吗?

  谁想来学一学用不同的语言给小朋友问好呀?

  3、x教师用英语或其他外语给小朋友问好

  提问:你们知道我这是说的'哪个国家的语言吗?(英语)

  你还懂得其他国家的语言吗?

  二、引导幼儿围绕“语言”的话题自由交谈。

  1、x说说自己知道的哪个国家使用的语言。

  2、x教师小结幼儿的谈话: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等。

  三、了解各民族、地区的语言。

  1、x教师: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中国也有很多的语言,叫做“方言”

  比如:山东话,广东话、上海话、北京话等等。

  你会说哪的方言?

  2、x播放录音:方言

  让幼儿分别听一听不同地区的方言,感受语言的奥妙。

  3x讨论:你们方言与“普通话”有什么不同?

  四、说好普通话

  1、提问:我们的国家有那么多的方言,为什么要说普通话呢?

  (让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谈一谈自己外出旅游时听不懂方言的经历。)

  2、教师小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通话有利于增进我国各民族的交流与往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如果我们大家都会说普通话,我们走到哪里都不用为听不懂话而发愁了,和那个民族的人都能交流了,这样大家都很高兴了是吗?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内容与要求】

  1、通过观察理解小松鼠用梨子做提琴,拉出美妙音乐给森林带来的变化。

  2、体验音乐给人美好的感受。

  【活动准备】

  PPT,小提琴曲《茉莉花》。

  【设计思路】

  1、对材料选择的思考: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梨对于孩子而言是比较熟悉的水果。而绘本故事《梨子提琴》就是由一只梨所引发的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孩子们对于梨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可以吃的食物上。同时,这个故事短小优美、篇幅清晰,容易记忆。它蕴涵着柔和、安宁的意境,而舒缓优美的音乐也能起到净化心灵的效应。

  2、对幼儿发展的思考:

  孩子们陶醉在小提琴独奏曲柔美、婉约的意境中,鼓励他们想说、敢说、愿意说,乐于将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可以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提高思维力和想象力,在幼儿理解语言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

  3、对活动设计的思考:

  本次活动环节分为:激趣导入—倾听音乐—理解故事内容—故事延伸。理解故事内容,尝试根据小松鼠做提琴的情节进行大胆想象和讲述。感受音乐给森林带来的变化,体验音乐给人美好的感受。

  4、活动重点:通过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小松鼠用梨子做提琴,拉出美妙音乐给森林带来的变化。

  活动难点:体验音乐给人美好的感受。

  【活动流程】

  激趣导入 倾听音乐 理解故事内容 故事延伸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狼追兔子、熊争抢的图片。

  朋友们,看了这两张图片你们猜猜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2、森林里还住着一只小松鼠,秋天到了,它想去找一些过冬的食物。它来到了一片大草地上。瞧,绿绿的大草地上有什么呀?

  3、那小松鼠看到梨会怎么样?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倾听音乐

  1、小松鼠把这只梨怎么了?

  2、原来小松鼠把梨拖回家了,回到家之后,小松鼠迫不及待的吃起了梨来,可是梨太大了,它吃掉了一半。还有一半的梨应该要怎么办呢?你们来帮小松鼠想想办法。

  3、小松鼠呀,非常感谢你们给他想了那么多的金点子,我们给自己鼓鼓掌吧!那么,他到底会用什么好办法呢?

  4、哇,原来我们的小松鼠这么聪明呀,它把吃剩的梨做了一把小提琴。

  5、快看,小松鼠的梨子提琴做好啦!听,美妙的音乐响起来了!(引导幼儿一起欣赏音乐)

  6、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过渡小结:小松鼠演奏了一首这么好听优美的音乐,传呀传呀,传了森林里,谁会听到这优美的音乐声呢?

  三、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1、(播放录音)呀,什么声音呀?谁在喊救命啊?小兔子为什么要喊救命呢?遇到了什么事情?

  (1)(播放音乐)美妙的音乐传来啦!咦,宝贝们快看,小兔子有没有被狐狸吃掉?大胆想象,播放狐狸录音。

  (2)你们看小兔子还在那里发抖哪,我们一起安慰安慰小兔子吧。

  2、哎呀,图片上两只熊怎么啦?你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你们的小眼睛看得真仔细,原来是两只熊为了争一块饼在吵架。

  (1)(播放音乐)突然,音乐响起来了,狗熊听到了有这么美妙的音乐会怎么做呢?

  (2)看了这几张图片,你们发现了森林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小结:音乐真神奇,不仅让狡猾的`狐狸放过了小白兔,还能让朋友间变得更加友好。

  过渡:梨子提琴好听的声音,飘呀飘,飘呀飘,飘到森林的每一个角落,小动物们都被这美妙的音乐吸引了过来吗,认真的欣赏动听的音乐。

  3、这时从小提琴上掉下来的一个东西,是什么呢?

  4、它又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

  小结:这颗种子埋进了土里,种子发芽慢慢长大,一颗颗种子长成了很多梨子,这个美好的种子呀,再不断地发芽生长,把美好的东西也在不断地传播。

  6、完整欣赏故事。

  四、故事延伸

  1、动物们的梨子提琴做好啦!森林里到处可以听到音乐,到处都有快乐!那小朋友你们听到那么优美的音乐,你会想做些什么事呢?

  总结:原来在这么优美的音乐中我们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可以幸福美好地生活。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一、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透过多种活动帮忙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中班下学期的幼儿探究、分析、观察潜力有了必须的发展,并且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能主动地去探究周围和环境的变化,并且能根据变化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感知到的变化加以表现。所以我想让幼儿在欣赏诗歌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内在规律,进行创造性的仿编,并在活动中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大胆的运用语言潜力进行表达。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启发幼儿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的意韵。

  二、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幼儿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潜力目标:尝试改编诗歌资料,激发幼儿感受散文诗中语言的美。

  3、认知目标:帮忙幼儿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感受春天的生机,明白春雨对万物生长的作用。

  三: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我采用环环相扣来组织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引出春雨——学习诗歌——仿编诗歌

  1、采用提问的形式,直接切入主题。

  春雨落到哪里?幼儿能从生活经验来说。

  2、学习诗歌。

  透过课件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使幼儿对春天、春雨更加了解和熟悉。

  (1)重点学习诗歌中“下吧,下吧,我要、、、、、、”这一句式。

  在学习诗歌前,我没有直接朗诵诗歌的资料,而是逐幅欣赏时透过幼儿猜测,也就是培养幼儿的`拓展性思维。种子会说些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概括出第一句“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在老师的示范下,之后几幅图,让幼儿运用诗中的句式“下吧,下吧,我要开花、、、、、、简单建构诗句。这样的设计自然合理,进而引出整首诗。

  (2)朗诵诗歌

  采用诗歌的配画在幼儿产生视觉形象再随轻柔的音乐朗诵一遍。

  要求幼儿作出相应的表演动作和运用丰富的感情语调来朗诵诗歌。

  目的都是加深幼儿对诗歌的印象。

  3、拓展经验,用替换的方法创编诗歌。

  (1)幼儿学习创编诗歌。

  启发幼儿想一想:春雨还会落到哪里,他们会说什么话?

  请一幼儿上台选图编,也就是为下面幼儿作选图创编如何操作作示范。

  (2)幼儿自由选图编。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通过情景演示、分角色表演感受坏习惯带来的恶果,培养幼儿正确的卫生观,学会刷牙,体验游戏的乐趣。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掌握正确刷牙的方法,明白不刷牙的害处,要从小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老虎、狐狸、小猴子、小兔子、狮子的头饰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 :展示多媒体课件,有一只老虎又瘦又没牙,一点也不历害,老师用肢体语言表现老虎瘪嘴的.样子,它这是怎么了?引出故事。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老虎的牙齿很历害,小兔子、小猴是怎么说的?请幼儿表演。

  教师表演狐狸:你们都怕大老虎,但我不怕,我还要把它的牙齿拔下来呢。出示课件。

  (1)狐狸想到了什么办法? (请个别幼儿说,集体模仿狐狸的样子:啊!尊敬的大王,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糖)

  (2)老虎是怎么做的?

  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连睡觉的时候,嘴里还含着糖呢。

  (3)谁又去劝的?

  请一名幼儿扮演老虎,其余幼儿模仿狮子:哎呦呦,糖吃得太多,又不刷牙,牙齿会烂掉的。狐狸最狡猾,你可别上他的当呀。

  (4)狐狸是怎样骗老虎的?

  集体模仿狐狸:啊,你把牙齿上的糖全刷掉了,多可惜呀;别人的牙怕糖,你大老虎的牙齿这么厉害,铁条都能咬断,还会怕糖!

  (5)讨论:大老虎的牙齿是不是真的不怕糖呢?

  (6)老虎牙疼的时候找过谁?它们是怎么做的?最后谁来了(狐狸),狐狸是怎么做的?(拔牙)

  最后老虎一颗牙也没了,很多东西都吃不了,变成了一只瘪嘴的瘦老虎。

  3、教师总结:不刷牙,牙齿就会得龋齿,会烂掉。教小朋友正确刷牙,还要坚持天天刷。检查幼儿看谁的牙长了龋齿,谁的牙又白又亮,请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爱护牙齿的。做得好的要坚持,做得不好的要改正。

  教学反思

  活动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刷牙为线索,围绕老虎不刷牙带来的后果告诉幼儿要坚持天天刷牙,在游戏活动中得出结论,活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但在活动中老师说得太多了,还可以更开放些,让幼儿自己探索,师幼互动更强。

  小百科:虎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间游荡寻食。能游泳,不会爬树。由于林区开发、人口激增,过去偏远地区都已发展为村镇,虎亦常到林区居民点附近觅食。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学习层次清楚,有始有终地叙述事情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带领学生进行一次秋游

  教学过程:

  师:昨天老师带小朋友到滨河公园玩了玩,你们还记得么,玩的开心吗?

  生:开心

  师:你们还记得咱们是怎么去的么,和谁一起去的呀,谁来告诉老师

  生:排队和老师一起去的

  师:咱们去了看见什么了,做什么游戏了,举手

  生:看见飞机,船,还有喜羊羊的城堡

  师:咱们在那里做了什么游戏啊

  生:丢手绢,洗衣机

  师:咱们在回来的路上,还和外面的叔叔阿姨问好,他们说咱们真有礼貌,回来后园长也表扬了咱们,最后高高兴兴的回了教室。来把这次秋游介绍一下,先说谁带你们去了哪里,到了那儿干了些什么,回来的`路上谁表扬了你们,这次秋游很快乐。

  师:这次秋游小朋友们都表现的很乖很懂事,下次如果还能表现好的话,咱们还一起去。回家的作业,把这次秋游画在书的第十四页。

  板书设计:

  谁去什么地方看见什么玩了什么游戏感受

  小朋友滨河公园飞机…丢手绢…很快乐

  教学反思:

  1.在叙述整个秋游的过程中,锻炼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古诗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教案:拼小人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野猫的城市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吹泡泡_大班语言教案07-05

花的语言大班语言教案04-03

大班语言教案:神奇的小火车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不怕冷的大衣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06-17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