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24 07:41:25 教案 我要投稿

(优)大班教案4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大班教案4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做做的过程中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2、在尝试一刀剪的过程中感受图形变化的神奇和乐趣。

  3、喜欢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纸、绘本图书《螳螂太太的新家》、自制昆虫PPT、白纸条若干、铅笔。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今天我要介绍一位动物朋友给你们认识,它是螳螂青青。”引出主题。

  2、引导幼儿阅读绘本,认识两种图形组合及变化

  (1)“青青它有一双能干的手,会用图形宝宝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

  重点提问:你们看它都做了些什么?这些东西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小结:原来图形宝宝待在一起能变成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2)同时出示图片:房子和电视机。

  重点提问:再看看这两个是用什么图形变出来的?(三角形和长方形)咦,它们都用了三角形和长方形,怎么变出来的东西不一样的?

  小结:原来图形宝宝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位置不一样,变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

  3、引导幼儿阅读绘本,认识两种图形的多个组合

  (1)青青不但会做这么多东西,而且它还想到了要给好朋友们做东西。它给瓢虫做了一张椅子,谁能告诉大家都有哪些图形躲在这张椅子上?

  (2)青青还给小蝈蝈儿做了一辆滑板车,这辆滑板车是用哪些图形变出来的?用完整的话来告诉大家。

  (3)小结:圆形有大大的圆、小小的圆,长方形有胖胖的长方形和瘦瘦的长方形、高高的长方形和矮矮的长方形,这些不同的圆形和长方形拼在一起可以变成许多许多的东西。

  4、组织幼儿操作探索,拓展经验

  提问:青青妈妈的生日快到了,青青决定送给妈妈一幢新房子。

  螳螂太太想请你们去她的新家做客,你能用图形给螳螂太太做一样礼物吗?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讲评,表扬认真操作的幼儿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运用对比的方式发现桃花的不同形态,并用简单的形态进行表现。

  2、大胆添画桃花,丰富画面,能画一整片桃树,感受绘画作品的美。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欣赏过桃花树。

  2、物质准备: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是什么图片?(桃树)

  小结:这是我们之前去参观过的桃树的照片,今天我们来画一画上次我们看到过的桃树。

  二、局部观察感知,讨论画法

  1、这棵桃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树枝,树杆,树叶,花)

  2、他的树枝是什么形状的.?

  3、树叶和花的比例是什么样的?桃花的花瓣是几片的?

  4、你想怎样来画这棵桃树?

  小结:先画树杆,再画树枝,接着画桃花和树叶,桃树上桃花比较多,树叶比较少,看起来一整片都是粉红的。

  三、幼儿尝试写生画,教师巡视并指导:

  1、引导幼儿大胆作画,要求画出桃树的主要结构。

  2、鼓励幼儿画一整片桃树,画面干净整洁。

  四、讲评:展示作品,互相欣赏。

  师: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教学反思:

  桃花色彩鲜艳,盛开时景色怡人。孩子们对桃花都非常感兴趣也很喜欢,从这个兴趣点出发,引导幼儿去画一画桃花,但如果单画一棵桃树或一簇桃花显得略微单薄,为了给孩子们充分发挥了发表想法和心声的空间。前期组织幼儿去观察了桃树,请孩子观察桃树的构成,桃花的构成,你最想画哪一个部分。孩子们都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想法。让孩子在观察的前提下再进行作画,从而提高孩子的兴趣。

  接下来是让孩子现场作画,这时出现了困惑,孩子们根本无从下笔,桃花虽然单朵画不是很难,但整体表现出一片桃树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不知该先画树还是先画花,花的构图,以及树和树的叠加关系又成了一个难点。我通过言语提示,鼓励幼儿大胆的作画,有了前期观察的辅助,孩子们都大胆的进行了尝试。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过多的提示孩子桃花的花瓣的形状,很多孩子都画了四片花瓣。但最后成品图还是很不错的。

  通过这次作画活动,让我想到了在组织活动时还要多注意细节的内容,多鼓励幼儿大胆作画,用递进的方式去完成目标。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学习用连续的、跳跃的歌唱方式表现。

  2、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与同伴进行表演唱。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⒈相互看看,看到了什么

  ⑴请幼儿与邻座的同伴结对互相看对方的眼睛

  师:从好朋友的眼睛里你看到了什么?

  ⑵小结:你的眼睛里有个我,我的眼睛里有个我。

  ⑶师:这真是件有趣的事。这里有一首歌就叫“你的眼睛里有个我”,一起来听听吧。

  ⒉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⑴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师:歌曲快乐吗?哪些地方听出了快乐?

  *小结:音乐一跳一跳的(幼儿教育m.smtxjs.com),唱的“笑哈哈”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快乐。

  ⑵听老师清唱歌曲,学习歌词

  *师:歌里唱了什么?仔细听。

  *幼儿说说歌词内容,师逐句演唱,并出示图谱。

  *师:还有一句没听清怎么办?(再听一遍)那我们这次要听仔细咯。(幼儿回答,出示第三句图谱)

  *师:有哪句你不太会的?(引导幼儿一起念一念)

  ⒊学唱歌曲

  ⑴师弹琴,带幼儿一起唱。

  师:你觉得哪个地方唱起来有困难?(观察图谱上的线条,用连贯的声音唱“里”的`连音,唱满时值)

  ⑵第三句附点的唱准

  *师:有的地方是连起来唱的,有的地方是一跳一跳的。听听,哪些地方?(师在图谱上做一些跳跃的标记,带幼儿单句练习)

  *师:一起来学一学。

  ⑶表演唱

  *师:我们一起唱的方式叫什么?(合唱)那除了合唱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演唱歌曲?(独唱、轮唱)

  *师:那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幼儿唱)你觉得有什么地方可以做的更好些?(声音要再开心点,唱的整齐)

  活动反思:

  沙老师给了我很多的启发,音乐活动也是艺术领域的一部分,也是要注重“美”的感受,当老师在前面示范唱时,要把情绪带给孩子们,让孩子们感受到歌曲的快乐,并且,图谱虽然是用来帮助学歌曲的,但也是要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做的再美一点、生动一点。音乐活动不是简单地教会幼儿一首歌,而是要把学唱歌的方法带给幼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幼儿掌握了学唱歌的方法,他们的音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旋律是学会一首歌的基础,当旋律深深印在脑海中的时候,再去学歌词,那么就能更容易的唱出来,而不是一味的去学念、说歌词。不止是音乐活动,每个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是有目的的,有目标的,作为新教师的我,应该时刻去思考,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能不能这么做?多问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地改正中成长。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产生玩呼啦圈的兴趣,热爱运动。

  2.锻炼幼儿的腰部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

  3.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呼啦圈人手一个,音响等。

  活动过程

  1.跟随音乐,做热身运动。

  在教师的带领下,跟随音乐活动四肢和腰部。

  2.幼儿自由探索呼啦圈的转法。

  幼儿自己活动,探索转呼啦圈的方法。

  3.教师总结,交代方法和要领。

  教师巡回指导,最后总结方法和技巧。

  4.根据幼儿情况适当增加难度,如在平衡木上转圈,s路转圈等。

  5.跟随音乐做放松运动。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其他教案:梦_大班其他教案07-05

大班教案03-27

[经典]大班教案08-02

(精选)大班教案08-02

大班教案(精选)08-04

大班教案[精选]08-04

大班教案[经典]08-11

(经典)大班教案09-16

大班教案【经典】09-17

[精选]大班教案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