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0-29 12:25:3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美术教案8篇(优秀)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美术教案8篇(优秀)

美术教案 篇1

  课题:

  一、教 材 分 析 (向日葵)

  本单元(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3课 向日葵)选择色彩表现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本质特征、色彩的象征意义和向日葵色彩使人产生的不同情感反应,并运用色彩进行自主表现。 按照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有关要求,向日葵设置欣赏感受和创作表现两个学习活动,旨在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教材侧重让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改变传统教学的色彩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法的传授,努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

  教材以“向日葵”照片导入,一方面从向日葵的生长特性,感悟生命的意义,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促使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形成。另一方面从自然形态感受色彩的基本特征。教材从自然形态过渡到绘画作品欣赏,呈现凡·高的一幅《向日葵》作品,对其色彩进行重点分析,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情感反应,了解色彩和笔触的关系。

  教材从《向日葵》的色彩分析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设置了一系列问题层层展开教学。“活动一”要求学生尝试改变向日葵的色彩、笔触,感受画面效果,这种模仿改造的训练,使学生在欣赏感受的基础上加强情感体验。

  教材还安排了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欣赏,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从色彩情感方面使学生对美术作品作出积极的反应。学生通过对抽象、具象的美术作品的色彩分析,认识色彩依附于线条和形状,运用色彩的对比、协调,达到情感表现的目的,使其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活动二”设置两种方式,其一把对自然景物的感受用色彩表现,其二直接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某种感受,为教学开展提供灵活的选择。

  “评价建议”一栏对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以及学生作业的要求提出评价指标。学生作业侧重色调、笔触、色彩搭配等方面的评价,为教学评价提供参考。

  资料库中对色调、冷暖对比、补色对比有解释,并附色轮和补色关系图片,作为教材知识的补充。本栏还对凡·高作了简要介绍,帮助学生认识画家,从而进一步了解画家作品。

  学习大空间一栏提供色彩的情感特征在生活中运用的图片两幅,并建议学生尝试用色彩改善生活环境,提供学习迁移的途径。

  二、教 学 目 标

  *让学生体验不同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让学生能够尝试运用色彩的情感特性进行大胆表现。

  *让学生发挥个性的表现,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教 学 思 路

  教材提供的向日葵照片紧密结合课题,可以此导入新课,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情感反应。

  教材说明色彩在绘画创作上的独特作用,选择了凡·高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向日葵》,从主题与色彩的情感表现和画家的艺术魅力而言,凡·高的《向日葵》无疑是很有说服力的图例。从色调、对比色彩的运用、用笔特点等方面予以分析,对其细节放大,加强视觉效果。教学可以此为切入口,对作品从色彩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色彩的表现力。

  画家运用色彩特征能增强作品的情感力量,为此教材提供了三幅不同风格的作品,一幅康定斯基的抽象画,以及一幅农民画和一幅油画作品,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自主欣赏,培养其基本的艺术态度。“活动二”学生运用色彩创造表现,教材附两张学生作业图片,一张是表达快乐的情绪,另一张表达对自然风景的感受,可以用来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美术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会用比较完整的语言描述好朋友的外貌特征,了解好朋友的兴趣和爱好,体验与朋友在一起的乐趣。

  2、能用简单线条和色彩画出好朋友的形象。

  3、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感。

  二、活动准备:找朋友的音乐磁带、录音机、画架以及水粉颜料等。

  三、活动过程

  (一)律动“找朋友”进入场地,引入主题:

  1、师:“小朋友,林老师有个好朋友今天来听我们班的小朋友上课,你们知道她是谁吗?”

  2、教师用猜谜的形式描述好朋友的外貌特征,请幼儿猜猜是谁。

  (二)说说我的好朋友,启发式提问:

  1、请个别小朋友来描述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特征,然后大家一起猜。

  2、猜出来以后,两个好朋友互相拥抱。

  (三)幼儿各自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谈谈心,了解各自的`兴趣和爱好是什么。并用手互相感知好朋友的脸部轮廓,加深对好朋友的印象。

  (四)经验拓展:

  引导小朋友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好朋友?从而拓展好朋友的范围,知道凡是帮助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感,如:医生、老师、解放军、服务员等。

  (五)幼儿分组活动,为好朋友画像。

  1、提出作画的注意事项:

  a、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作画;

  b、合理安排好画面。

  2、两个好朋友互相对画。

  (六)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互相参观作品,并向老师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活动自然结束。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准确的审美观.

  2.情感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将教材内容有机地转化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励和相互合作中大胆想象,讲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以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赏析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小学二语文教学论文,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风貌,同时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难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分组合作活动等.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山水画挂图布置教室环境,设计多媒体课件.

  2.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推选出小组长.

  布置预习:

  1.熟悉课文内容.

  2.收集一些与山水画有关的诗与画.

  教学过程:

  (一) 教师导入 (3-4分钟)

  1. 由学生背诗,强调中国画常把诗与画相结合,尤其是中国山水画更注重这重情景交融的意竟.

  2. 切入课题《中国古代山水画》(板书课作文教学改革与方法题)

  (二)欣赏 (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 (7-8分钟)

  1. 电脑平台边放音乐边放映欣赏图片,这些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都作了简单介绍,让学生的视听觉充分地感受美,欣赏美

  2. 屏幕显示图片: 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

  ——介绍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已作为人物画的陪衬出现了.

  3. 屏幕显示图片: 隋 展子虔 《游春图》

  ——此画是我国目前发现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轴画,展示早期山水画的基本风貌即青绿法,标志山水画已独立成画科.

  4. 屏幕显示图片 五代 董源《潇湘图》(水墨毕业论文的格式代表作)

  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青绿代表作)

  ——比较俩幅作品在技法上的不同,(实物投影仪演示笔法上的几种皴法)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技法娴熟,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把中国的山水画推向了高峰.

  5. 屏幕显示图片: 明 戴进《风雨归舟图》 清 石涛《淮扬洁秋图》

  ——结合时代背景,介绍这一时期的绘画风格,强调此时山水画已发展成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

  6. 欣赏小结:归纳板书

  1.魏晋时期 萌芽

  2.隋代时期 独立

  3.唐宋时期 高峰

  4.元明清时期 主流

  (三)重点欣赏(北宋,南宋,元代的.山水画作品)(10-15分钟)

  1. 通过 设疑 讨论 解疑(教师课件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来完成

  刚才的浏览欣赏相信同学对我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有了初

  步的了解和感受,从大家的表情我可以感受到此时你们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很想再进一步去理解山水画的内涵.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来欣赏几幅较典型的山水画作品:

  2. 电脑平台显示图片 : 北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

  南宋 马远《寒江独钓图》,

  元代 倪赞《六君子图》.

  3. 抢答题:小组讨论抢答

  1.这三幅画在选材和表现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

  2.这三幅画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提示意境概念)

  3.你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比较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4. 重点欣赏小结:

  刚才的回答都很精彩,大家不但能很仔细的观察画面,而且还能深入画的内涵,讲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主观感受.这段时期的山水画确实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你看从北宋的无我之境到南宋的诗画结合,再到元代的有我之境,意义深远.欣赏这些绘画作品确实让人回味无穷.

  下面就让我们用这种方法来欣赏我们家乡的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局部

  (四)小组比赛 (10-15分钟)

  1.展示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及提示要点.

  2.小组成员根据提示共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同欣赏讨论,小组长执笔记录,教师巡堂组织并指导.

  教师总评

  (五)课后总结与反馈

美术教案 篇4

  教材学段:八年级上册任教班级:八年级(1—14)教师姓名:吕晓玲所属学校:敦煌二中

  八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针对八年级学生已经在学校学习了一年的时间,对学校的情况以及学习环境都已经熟悉了。并对美术这门课程有所了解,对美术的认识有了一定深度,在过去一年的学习中学生的审美意识有所提高。因此在这基础上可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并且有旧知识的支持,可以温故而知新。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差、起步慢,我在课中着重抓基础训练,并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掌握基础的层次不同而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尽能使他们感觉到在快乐的玩耍中掌握技术和技能。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美术教材共有7课,分欣赏·评述、造型·表现、综合·探索、设计·应用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大,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绘画综合能力。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认识和了解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四、教材中重点、难点:

  本教材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难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五、教学的主要措施:

  1、教师方面:做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讨论、去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展示作品。

  2、学生方面: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及所学知识,动脑筋制做作品,学会相互合作,并妥善保存自己的设计作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经验。

  六、教学进度:

美术教案 篇5

  美术教案-课型:综合课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演示和制作相结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懂得贺卡是具有纪念意义的精美艺术品,并学习贺卡制作的方法。

  2、通过贺卡的制作,提高学生装的设计、制作能力,培养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的品德增进师生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剪贴手法设计和制作贺卡。

  难点:1、构图设计

  2、恰当选择材料。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自制各种示范贺卡;示范制作备用的花纹图案资料;8开白纸,废旧彩图纸,浆糊、剪刀、画板、图钉等。

  学具:16开白纸对折,废旧彩图纸、浆糊,彩色笔,剪刀等。

  四、教学过程(3edu.net)

  1.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2. 引导认真听课。 3. 课前谈话导入新课:(约2分钟)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色彩知识和美术字等课,今天让同学们运用这些已学过的知识,自己动手制作贺卡。 (板书课题:贺卡设计与制作)

  贺卡是在重大节日、纪念日、生日互相赠送的具在纪念意义的精美艺术品,它能显示爱心,表达美好的祝愿,给我们增添欢乐,友谊和节日气氛,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自己动手制作,那么,不但能够节约,而且会使人更感亲切,更有意义。

  (板书:爱心与祝愿)

  3、贺卡欣赏:(出示贺卡范图、边欣赏边讲解边板书)

  贺卡的内容广泛:包括贺年卡,对话圣诞卡,尊师卡、生日卡等。贺年的形式很多:单页卡折页卡;有平面的、立体有声的;横式的`,竖式的;心形的、树叶形的及不规则形的。

  制作贺卡的方法有:摄影的,色彩绘声绘的,镂印喷刷的以及剪贴的。剪贺卡包括利用多种材料拼贴和利用废旧彩图纸剪贴制作的等。贺卡的制作要求:构思巧妙,形式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精致。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利用废旧彩图纸剪贴制作贺卡的方法。

  4、剪贴贺卡的制作步骤:(边演示制作步骤边讲解、边板书)(约分钟)

  (1)构思、设计

  我们要制作一张贺卡,首先应该有一个好的构思,准备制作一个内容,什么形式的贺卡,然后,可按自己的构思画出铅笔设计稿。

  在设计时我们应该考虑赠送的对象,因人而异,如老年人喜欢爱欢乐、新颖的格调;儿童则喜爱灿烂绚丽的色彩我们只有掌握了不同对象的心理和爱好来进行设计制作的贺卡就一定会受到珍视和喜爱的。

  (2)准备一张较厚的纸,按所需形状剪裁。

  (3)选材、配色:废旧的画报和图片本身就有一定的图形和色彩,我们就是要利用它选取我们所需要的部分图形。要注意色彩配置鲜艳、明快。

  (4)剪贴; 剪取合适的图形,按设计稿依层次贴到纸上合适的位置。

  (5)书写或剪贴赠言: 如:新年好、老师您好、生日快乐等祝愿的字句。

  (6)整理画面: 看看什么地方需调整,什么地方空了需添画。

  5、学生课堂作业

  (1)请位同学到讲台前各拼贴一张贺卡。

  (2)其它同学在座位上开始设计制作剪贴形式的贺卡。

  (《新年快乐》、《友谊地久天长》、《老师,您好!》播放轻音乐。)

  教师巡视辅导,交待注意事项:

  构图时要注意疏密、虚实关系;配色要鲜艳、明快图案和文字要眉目清楚剪贴花纹线条要流畅不要把连接处剪断了。

  6、课堂小结(约分钟)

  (1)与学生一起分析、讲评作业,并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

  (2)学生互相交换贺卡。

  (3)总结课堂教学情况。

  五、作业要求

  利用废旧图片或画报剪贴制作一张贺卡,要求构思巧妙,形式新颖,工艺精致。

美术教案 篇6

  【课标要求】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过程与方法: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同学们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形状,以合理的搭配去美化生活。

  【教学重点】

  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以古老的文字演变形状。

  【教学准备】

  教科书、课件、绘画工具。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圆圆的脸上露出甜甜的微笑,给老师笑一下。咦!你们桌子上都摆积木了,喜欢玩吗?能说说你手中的积木是什么形状吗?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师:(出示三棱柱)这个物体有点特别,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生:三棱柱。

  师:这些都是立体图形。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探究新知

  1、师: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几位新朋友,(当当当??),他们就在这个机器人的身上,请大家来找一找,分分类,看看有几种图形。拆分机器人,(贴一个,板书一个名称)

  (板书:有趣的图形)

  2、师:我们每天放学回到家中,依偎在爸爸妈妈的怀抱,享受家的温暖,这些

  新朋友的'家住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到哪儿去找它们呢?

  师:(手拿长方体,用手摸着它的面),请看这个长方体,这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师:摸一摸你刚才找到的几个面,说说摸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生:平平的、滑滑的。

  3、师:这些图形有点着急了,我们赶快从立体图形中把他们请出来吧!自己选一个积木画一画,(注意:左手按紧积木不动,右手来画。)

  师:好多同学的笔上功夫还要加油。

  4、师:请同学们放亮眼睛,记住新朋友的样子。

  师:请闭上眼睛,老师说四种图形的名字,你用手比划它的样子。师:你能很快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试试看)

  生:长方体、

  正方体(同学们兴趣盎然)。

  活动二、寻找生活中的图形

  1、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图形呢?(可以离开座位)

  生:①桌子的面是长方形②黑板的面是长方形③电灯开关盒的面是正方形④钟表的面是圆形⑤红领巾是三角形

  师:生活真奇妙,这么多的地方用了不同的图形,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2、请你仔细观察,说出交通标志牌的形状。认识吗?说说看。

  师: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对吗?

  三、基本练习

  师:这些图形宝宝今天和大家交朋友了,特开心,他们尽情地玩,连自己的家都找不到了,我们帮忙找找吧!打开练习纸。(生答完后)

  师:你们很会思考。

  对了的给自己画上一个喜欢的图形宝宝。

  四、拓展练习

  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图形的装扮,用这些图形,可以拼成漂亮的图画,请看:(出示图片)

  老师把这间房子的窗户放大了些,看看,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长方形?师:你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回家后,把你的收获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板书设计】

  第七课有趣的图形

  交通图形图形的装扮

  【教学反思】

美术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大胆地为蛋宝宝画眼睛、鼻子、嘴巴并进行装饰。

  2、积极参与活动,感受与蛋宝宝一起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重点:

  能够大胆装饰,大胆想象。

  三、活动准备:

  蛋“照片”人手一张,蜡笔。

  四、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今天一位蛋公主的生日,蛋公主举行了一个聚会,邀请了很多蛋宝宝去参加她的聚会。你们瞧,这些蛋公主都把自己装扮的这么漂亮!参加聚会的蛋宝宝也都穿的'这么漂亮。这些蛋宝宝也收到了邀请,可是她们一点也不漂亮,他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帮忙,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帮助它?

  (二)蛋宝宝的七彩衣

  我已经给几个蛋宝宝装扮了一番,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请幼儿说说最喜欢哪一那个,你最喜欢这个蛋宝宝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2、教师重点示范操作过程:给他画上眼睛,我们可以画怎么样的眼睛啊?对眼睛有圆溜溜的,笑**的,弯弯的。蛋宝宝醒了,我们在给他们画上高高的鼻子,鼻子画好了再画什么呢?画上甜甜的嘴巴。现在我们来给他穿上衣服。

  3、鼓励幼儿大胆选用各种颜色给蛋宝宝设计与众不同的衣服。

  4、作画过程中注意提醒幼儿涂色。

  (三)蛋宝宝的舞会

  1、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2、播放音乐,请幼儿托着自己的蛋宝宝,一起跳个轻快的舞蹈。

  五、活动延伸:、互相欣赏交流:你最喜欢哪个蛋宝宝的衣服?为什么?他看起来怎么样?你最喜欢它的什么地方?

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 强调眼、手、脑的结合,尝试用拓印、磨印等不同方法把各种凹凸不平材料的肌理效果表现出来,力求完成一件有趣的作品。

  2、 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兴趣,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从观察、触摸到动手表现,充分感受不同质地材料的肌理美。

  2、 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美,更能创造漂亮的肌理美。

  教具准备

  1、搜集各类凹凸不平的、不同质地的材料

  2、制作好的磨印、拓印画面

  3、用于表现肌理的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2、 导入新课:

  A、触摸实物

  (有几件东西在没有让它们亮相之前,我想让几位小朋友来用手触摸一下,你有什么感觉呢?)这几件实物分别是:海螺、贝壳、麻袋、树叶、陶瓷等。

  B、说说触摸的感觉,导出肌理概念

  (这些物体中,有的表面是光滑的,有的是凹凸不平的。)

  (这些凹凸不平的物体中,物体本身就有一种漂亮的纹理,出示海螺,看!上面漂亮的圈圈螺旋纹,这就叫做肌理。)

  C、出示课题

  3、 讲授新课:

  A、出示树叶,感受它的肌理。

  指导学生观察树叶的纹理,用手触摸它的叶脉。(树叶上细细密密的叶脉就象张蜘蛛网一样,有意思!)提问学生:漂亮的事物把它表现在画面上才好,怎么表现呢?

  B、讨论拓印、磨印的方法。

  (可以照着画下来,那就是写生。)再进一步提问:如果要把纹理一模一样地表现出来呢?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结合磨印、拓印的画面,使学生开始对肌理的表现有种认识,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说说磨印、拓印的方法。(磨印是把纸覆盖于物体表面,用硬质的绘画工具在上面来回磨出来的效果。拓印是把物体的表面涂上颜料,然后盖印在纸上的'效果)

  C、说说特别的肌理。

  (大自然孕育了这么多奇妙的万物供我们欣赏。)观察桌上的实物,再通过触摸,把你觉得好看的描述一番。(小组交流,个别提问。)

  D、学生作业。

  用颜料拓印,用彩色铅笔、蜡笔磨印或选择自己的方法,选择一些物体把它们的肌理表现出来。(全体尝试)

  E、把自己的满意之作展示一下。说说通过什么方法能让你的作品看上去更有意思呢?引导学生对自己表现的肌理进行联想。<比如肌理的象形性和完整性等。>

  归纳出用剪、贴、添画的方法完成更有意思的画面。

  F、第二次作业

  在完成的肌理画面上再做尝试。

  4、巡回指导

  5、进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