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11-01 09:40:10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10篇(优选)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10篇(优选)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石头的特征,知道石头是多种多样的。

  2、通过观察、讨论,发现石的用途以及它们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初步了解石头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课件:有用的石头。

  2、课-照片:岩石。

  3、幼儿用水彩笔。

  4、幼儿搜集的小石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图片欣赏:漂亮的岩石。

  教师提出疑问:漂亮的岩石是怎样形成的呢?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展开。

  1、教师讲解岩石的形成。

  岩石是经过风吹日晒,又经过雨水、空气等外力的作用,沉积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教师:你们出去旅游的时候看见过岩石吗?想一想在哪里见过岩石?(提示:海边,山林等)

  2、实验。

  出示:一团捏在一起的湿沙。

  你们看这是什么?现在,我们用吹风机吹一吹,看看有什么变化?

  小结:小球上的沙,由于湿度的变化和挤压,可变成岩石。

  老师告诉小朋友,岩石经过风吹、日晒或水浪的冲击可变成大石头呢。

  3、了解岩石的沙化特征。

  课件演示:岩石和沙子。

  教师:看看照片上是什么?,你们知道沙子是怎样形成的吗?

  小结:岩石被风化成为小块后,还必须经水流的'不断冲涮,才能形成沙子,粗沙进一步又可变成细沙。所以,可以说沙是石头变的,石头也是由沙变的。

  4、引导幼儿在探索中认识石头。

  (1)让幼儿自己玩自己的石头(每人一块,颜色、大小、形状不一)

  (2)启发提问:

  石头是什么样的?(硬硬的)

  摸上去有什么感觉?(粗糙、光滑)

  你手里的石头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说出:石头是多种多样的,颜色有……,形状有……)

  5、讨论:石头有什么用?

  课件演示:《有用的石头》

  铺路、铺地、筑防洪堤、做假山、石桥和石凳、石栏杆。

  结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石头。

  三、结束。

  引导幼儿在小石头上作画。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回家后继续收集不同的石头,了解不同石头的作用,然后讲给大家听。

  小百科:石头,一般指由大岩体遇外力而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多依附于大岩体表面,一般成块状或椭圆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质地坚固、脆硬。可用来制造石器,采集石矿。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是用石头来生火。石头一般由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组成。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萝卜是我们冬季的主要蔬菜之一,其品种多样、营养丰富。可小班的孩子大多数挑食,不喜欢吃萝卜做的各种菜,常常故意吐出来或者剩菜,甚至偷偷倒掉,造成很大的浪费。针对这些现象,我们组织了本次活动。

  活动一:形形色色的萝卜

  活动目标:

  1、知道萝卜是冬季的主要蔬菜之一。

  2、能说出萝卜的主要特征。学习词:脆。

  活动准备:

  1、布置萝卜超市空货架;每人椅子下面放一个具有典型特征的萝卜。(胡萝卜、绿皮萝卜、红皮萝卜、白皮萝卜等)

  2、切好的萝卜条两盘。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萝卜,让幼儿观察萝卜的外形特征。

  2、幼儿取出椅子下面的萝卜,说出手中萝卜的颜色和形状。

  3、切开胡萝卜、心里美和白萝卜,观察里边的颜色。

  4、按照老师的标记将萝卜归类,放到超市空货架上。

  5、品尝萝卜条,感受萝卜的辣和脆。学习词:脆。

  活动二:有营养的萝卜菜(二课时)

  一品尝各种萝卜菜

  活动目标:

  1、了解萝卜的各种吃法。

  2、知道萝卜有营养,教育幼儿不挑食

  活动准备:

  1、教师扮成厨师熊大婶,布置好萝卜餐馆;碟子和勺若干。

  2、准备各种萝卜做的凉菜(凉拌萝卜丝、糖醋萝卜丝)和热菜(炒萝卜丝、萝卜炖肉、小虾萝卜汤)以及萝卜馅包子、饺子等。

  活动过程:

  1、餐馆开业,熊大婶在餐馆门口将客人迎进门,介绍餐馆的特色菜——各种萝卜菜。

  2、品尝凉菜,讨论:菜是怎么做的?什么味道?有何特点?

  3、品尝热菜,讨论:如何做的?

  4、幼儿自由讨论:萝卜还可以怎样吃?

  5、教师小结萝卜的吃法及其营养价值,教育幼儿喜欢吃萝卜。

  二自己动手做凉菜

  活动目标:

  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拌凉菜、品尝菜,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白手绢做的厨师帽和围裙若干件。

  2、切好的各种萝卜丝、各种调味品若干。

  3、拌菜用的小盆、筷子若干。

  活动过程:

  1、熊大婶邀请幼儿做厨师,幼儿穿戴整齐,洗干净手。

  2、介绍凉拌萝卜丝和糖醋萝卜的做法。

  3、依次介绍调味品和各种萝卜丝,请幼儿动手拌凉菜。

  4、互相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说出所拌凉菜的材料和味道。

  活动三:漂亮的萝卜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用不同颜色的胶泥捏出不同特征的萝卜。

  2、通过用胶泥捏萝卜,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具有典型特征的各种实物萝卜;各种颜色的胶泥若干。

  活动过程:

  1、复习萝卜的主要特征和吃法。

  2、幼儿自己探索,捏出不同特征的萝卜。

  3、幼儿相互欣赏自己的作品。

  4、将做好的萝卜送到萝卜超市(布置展示台)。

  活动反思:

  本次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开始认识各种萝卜的时候,面对形形色色的萝卜,孩子们发出惊叹:“有这么多种的萝卜啊!”通过认识,孩子们很容易就掌握了萝卜的基本特征,并非常准确地按照萝卜的颜色、形状以及大小来进行分类。在品尝各种萝卜菜的活动中,孩子们很快被熊大婶的.表演所吸引,并且情绪也受到了感染,争相品尝讨论各种萝卜菜,一改以往见到萝卜菜就躲的局面。有的孩子吃完一种一个劲地还要尝;有的被生萝卜丝辣得直咧嘴;就连以前见到炖萝卜就吐的丛昊文竟然也吃得津津有味——————孩子们在品尝的过程中都美滋滋地说:“真好吃!真好吃!”在自己动手拌凉菜的过程中,孩子们更是参与兴趣浓厚,兴致很高。可能是有了玩区域活动“小小自助厅”的经验,每个孩子都象模象样地、非常投入地做着自己的凉菜。可爱的梁家奇一边加盐一边搅拌,然后又尝尝,再加点辣椒面,真象那么回事。有的孩子什么调料都往里面放,整个成了个大杂烩。孩子们陶醉在自我动手的过程中,在相互品尝的过程中,又尽情地体验着成功的快乐。在动手捏萝卜的时候,孩子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捏出了各种各样的萝卜。在一系列的活动之后,孩子们对萝卜菜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都认识到:萝卜的营养丰富,多吃萝卜有利于身体健康。

  延伸活动:

  让家长配合,在家中做萝卜菜时尽量让幼儿参与,并鼓励幼儿多吃萝卜做的各种菜。

  环境布置:

  1、将各种实物萝卜摆放到科学角中的认识角。

  2、科学角中用浅盘盛水生萝卜花。

小班教案 篇3

  动作建议:

  [1]—[8]小节,两手前伸,两脚并拢向前有节奏地跳;

  [9]—[16]小节,拉住同伴的手有节奏的摇晃。

  目标:

  1、 积极投入的扮演袋鼠的角色,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歌表演;

  2、 学习袋鼠的跳法,能随着音乐的旋律有节奏的跳;

  3、 能初步的与同伴一起用相同的节奏跳,体验活动的快乐。

  准备:《袋鼠妈妈》节奏谱;《袋鼠妈妈》的旋律;袋鼠的图片;

  活动前了解袋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过程:

  1、发声练习:《我爱我的小动物》

  2、结合图片,说说袋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熟悉歌词。

  “袋鼠妈妈前面有个什么?”——“袋鼠妈妈有个袋袋!”

  “袋袋里面有个什么?”——“袋袋里面有个乖乖!”

  “袋鼠乖乖为什么在袋鼠妈妈的口袋里?”——“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

  “什么是‘相亲相爱’?”——请幼儿自己说说对相亲相爱的理解。

  小结:“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有个乖乖,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相亲相爱!”

  3、学习模仿袋鼠跳的动作,边说边有节奏的做;

  “袋鼠怎样走路?”“谁能来学一学?”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袋鼠跳的时候是有节奏的,看看袋鼠是怎样一下一下的跳的?”

  (教师模仿袋鼠有节奏的边说边跳)

  4、欣赏歌表演《袋鼠妈妈》

  “这是一首好听的歌《袋鼠妈妈》,现在老师来当袋鼠妈妈,小朋友听一听这首好听的歌!”

  5、老师带领幼儿表演唱《袋鼠妈妈》。

  “小袋鼠找到妈妈的时候,怎样表示和妈妈相亲相爱?”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和妈妈相亲相爱的样子。

  重点:指导幼儿找到一个同伴,一起拉手表现相亲相爱的样子。

  6、全体幼儿扮演小袋鼠,一起随着音乐表演。

  “现在请小女孩来当袋鼠妈妈,小男孩当袋鼠乖乖,我们一起再来表演一遍,好吗?”

  “你喜欢这首歌吗?回到家里你可以把这首歌教给妈妈,让妈妈和一起来表演!”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各种车辆,知道常见车辆的名称。

  2、让幼儿初步了解汽车的外性特征,知道他们的基本构造和一些车的用途。

  3、通过游戏培养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及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画有自行车,卡车,客车,小汽车,摩托车的车子大图片各一张(供小动物们开车用)。

  2、小动物头饰5个,白纸条,用纸做的立体小树若干。

  3、玩具车幼儿人手一份,各种车辆图片若干。

  4、音乐磁带,汽车城牌子1个。

  5、教室布置成森林和汽车城。

  6、幼儿已经知道常见车的叫声。

  7、交警帽子,红绿灯牌一个。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我带你们一起去郊游,好吗?

  咱们一起出发吧!(听音乐进教室)

  (二)认识几种常见车辆,巩固幼儿的知识。

  师:森林到了,这儿空气多好,我们一起呼吸新鲜空气。瞧!这儿还有漂亮的鲜花,真香啊!蝴蝶飞来了,蜜蜂也过来采蜜了。(师一边说一边用肢体语言提示)快看,小动物们也来了。(五位幼儿分别扮演小动物开车过来)

  师:我们一起向小动物问好!看,小动物是怎么来的?(开车)他们开的什么车?

  请幼儿用完整的话说出:a.小猫开着大客车来的;b.小兔开着摩托车来的;

  c.小松鼠开着大卡车来的;d.山羊开着小汽车来的;e.小狗骑着自行车来的。

  五位小动物齐说:“小朋友讲得真好,乘上我们车,一起去汽车城玩吧!”

  师:“真是太好了,但是这么多的'人,只有五辆车。自行车能坐几人?(谁来做)摩托车呢?(谁来坐?)小汽车能坐几人?大客车和大卡车能做许多人,其他小朋友想坐什么车就坐什么车吧!(幼儿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车坐。)

  师:我们出发吧!

  师:汽车城到了,我们要按一下小喇叭才能进去。

  (三)幼儿唱歌《小汽车》复习各种车子的叫声。

  摩托 车突突 突 突突突突 突。

  小汽 车笛笛 笛 笛笛笛笛 笛。

  大客 车嘟嘟 嘟 嘟嘟嘟嘟 嘟。

  大卡 车叭叭 叭 叭叭叭叭 叭。

  自行 车叮铃 铃 叮铃丁铃铃。

  (四)观摩车子展览会,拓宽幼儿眼界。

  师:汽车城里好漂亮,汽车可真多,我们一起下来参观吧!请小动物把车开到停车场,也来看看吧!

  师:汽车城里都有哪些车?你看到什么车?你们和身边的小伙伴一起讲讲吧!(幼儿自由讨论)

  师:看,展览厅里还有好多好多汽车模型呢!想玩吧?那你们挑一辆最喜欢的车到模型马路上玩吧!

  (五)通过玩玩具汽车,了解汽车外型特征和基本构造,用途。

  师:小朋友一边玩一边说说你玩的是什么车?这辆车是什么颜色的?车子上有什么?(幼儿自由边玩边讲。)

  师:谁来告诉我,你玩的是什么车?是什么颜色的?车身上有什么?这辆车可干什么?

  (六)开拓眼界,扩展思维。

  师:咦!这是什么车?认识吗?是干什么用的?(老师向幼儿介绍几种特殊车辆。)

  小结:科学家制造了各种

  各样不同用途的车子,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美化了我们的城市。我们小朋友从现在起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设计出更多更漂亮更有用的车子。现在你们的车子一定也累了,我们一起把他们送到展览厅吧!注意把这些车子放整齐。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故事化的情节中,认识汉字“大”“小”,并能够按物对应地配送汉字。

  2、让幼儿知道看书时要一页一页地翻书,并能将“大”“小”汉字对应地运用到故事中。

  3、初步引导幼儿理解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联系。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了歌唱“大猫和小猫”。

  2、幼儿每人一本图书“大猫和小猫”,及教师示范的范本一套。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大猫和小猫,导入活动。

  2、出示图片“大猫和小猫”,引导幼儿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结合起来。

  内容:我是一只大猫,大猫爱吃大鱼。我是一只小猫,小猫爱吃小鱼。大猫和小猫是好朋友。

  3、引导幼儿初步认读“大”“小”。

  4、迁移话题,进一步认识“大”“小”的特征,并让幼儿学习配对。

  让幼儿将“大”送给大猫玩的大积木,将“小”送给小猫读的'小书。

  5、幼儿分组活动,在阅读的过程中,将“大”“小”汉字粘贴到相应的位置。

  引导幼儿能一页一页地翻书,并能初步读懂句子的意思。

小班教案 篇6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大家知道相关的猫和老鼠教案内容吗?一起来了解一下!

小班户外猫和老鼠教案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网鱼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教案 | 小班英语教案:Thislittlepigwenttothemar03-20

小班艺术教案:等汽车 _小班艺术教案07-15

小班教案:怪汽车_小班其他教案07-05

[经典]小班教案10-11

小班教案(精选)10-12

小班教案(精选)10-21

【经典】小班教案09-26

【精选】小班教案09-10

(经典)小班教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