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3-11-08 07:24:48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材说明

  本单元是在前面“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对实物的估量等。

  本单元分三段编排。第一段主要教学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第二段主要教学周长的含义及计算。第三段主要讲一些物体长度的估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具体安排如下页表。

  在编排上,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目的是加强有关空间观念的内容。

  具体内容及要求:

  主题图

  校园场景图。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感性认识。

  四边形

  从各种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

  平行四边形

  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以与其他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并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周长

  利用实物和一些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发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估计

  通过画一画、剪一剪、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三重难点

  1区分认识四边形,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解决实际问题。

  3能准确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建立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建议

  长期以来,关于“几何”的课程内容和目标,在小学阶段主要侧重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较少涉及三维空间的内容,使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像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标准》将以往的“几何”拓展为“空间与图形”,是对我国传统数学课程内容的一次重大变革,符合数学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为此,小学阶段的教材削弱了单纯的平面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等的计算,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增加了图形变换、位置的确定等内容,加强了几何建模以及探究的过程。这样,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因此,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如上所述,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教材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素材,如把校园体育运动场景作为单元的主题图,用一个小朋友移推拉门的情境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导入材料,等等。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2.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突出几何探究过程。

  空间观念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回忆生活经验、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想像、情境描述等都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也是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的重要手段。因为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讲,都比较抽象。教材在提供大量的、形象的感性材料的'同时,采用了许多活动化的呈现方式,如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教学时,教师就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进而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3.了解教材编排特点,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学生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有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因此,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能力,采用了逐步拓展、螺旋上升的结构,把“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均衡地安排在不同的的学段中,每一学段都有相应的目标。这样,既突出每个年级的学习重点,又注意前后连贯。如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材就分两段编写。本单元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点有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即可。第二次将在第二学段出现,要求学生理解:两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见,同一内容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教学要求。

  另一方面,教材在不同的年段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就拿常见的数学概念来说,在小学阶段,尽管描述式和定义式是最主要的两种表示方式(定义式是用简明而完整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方法,描述式是用一些生动、具体的语言对概念进行描述),但低年级采用描述式较多,中年级逐步采用定义式。在整个小学阶段,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的定义,而是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帮助他们感悟概念的本质属性。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也是如此,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等都没有下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如周长,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的物体或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即可。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材也没有分别概括出相应的计算公式(长+宽)×2和边长×4。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计算的方法有一个独立思考、不断感悟和比较的过程,避免死套公式的现象。

  因此,具体教学时,要认真研读《标准》,仔细分析教材,恰当把握教学要求。防止任意拔高要求,或者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概念、公式等。

  4.本单元可用6课时完成。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P29—30。

  教学目标:

  1.结合“书”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感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淘气他们学校的图书馆又

  来了一批新书,图书管理员准备将这些新书放在新买来的书

  架上,瞧,这就是新买来的书架!(师出示情境图)

  师:你能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师:图上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师板书问题)

  二.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1.列式

  师:小女孩提出的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应该怎样列

  式?(师板书:18×11=)

  2.估算

  师:小男孩也问了我们一个问题:本书放得下吗?

  你能用估算的方法先估一估吗?

  生估算

  反馈:你觉得放得下吗?谁来说说你估算的结果?你是

  怎么估算的?

  方法1:把11看成10,18×10=180

  方法2:把18看成20,20×11=220

  方法3:把18看成20,11看成10,20×10=

  ……

  独立计算

  师:这个书架到底能放得下本书吗?请同学们算一

  算。

  4.交流算法

  师:谁来说说你算出来的.结果?(198)

  大家同意吗?

  师:请在4人小组里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4人小组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师展示学生的算法)

  方法1: 18×10=180, 18×1=18, 180+18=198

  方法2: 11×18

  = 11×9×2

  = 99×2

  = 198

  方法3: 1 8

  ×1 1

  1 8

  18 0

  19 8

  ……

  5.重点介绍列竖式的方法(请列竖式的学生介绍)

  师:18为什么要和11对齐?(数位要对齐)

  接着你怎么想?(生:18先乘11个位上的1,得18,再用18乘11十位上的1,得180,写在18下面一行,最后将18和180相加得198。)

  18乘11十位上的1,为什么得180,而不是18呢?

  (生:11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18乘10得180)

  谁再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多请几名生说说列竖式的步骤,理解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三.练习:

  1.试一试

  第1小题让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第2、3小题让

  生用竖式算法计算,并请几名学生上台板演,师巡视指导。

  2.口算

  比一比,看谁得第一!生完成后可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交流。

  3.计算

  先估算,再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在小组内交流、反馈

  计算的结果。

  4.解决问题

  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提倡算法多样化。)

  5.思考题

  生独立思考,再交流、反馈。(生发现的规律若有价值性,应给予充分的鼓励。)

  四.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喜欢解决哪种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P110—111)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可能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巩固本单元知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哪位同学愿意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呢?(指2—3名同学举例,其他同学评判,教师适时点评。)

  师:我们还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下面就请同学们猜一下三、一班的张晨同学做哪个游戏的可能性比较大?(大屏幕出示:大课间活动,三、一班的40名同学在操场上做游戏,有30人在丢手绢,6人在跳绳,4人在踢毽子。张晨是三、一班的学生,她做哪个游戏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生1:张晨做丢手绢游戏的可能性大,因为……。

  生2:……

  生3:……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关练习。(引出并板书课题:可能性的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一定”“可能”“不可能”等现象的描述和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解答,回忆再现新授课中有关的知识和方法。)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师:首先,看一看同学们能不能做一名合格的小法官。(出示)

  1、基本练习

  (1)我是小法官。(快速抢答,看谁说的又对又快。)

  ①一周有七天。()

  ②人的一生中一定要吃饭。()

  ③小明长大后一定能当飞行员。()

  ④下周一一定是阴天。()

  (2)从放5个红球和1个绿球的口袋中随意摸出一个球,摸出什么球的可能性更大些?(指生回答,重点说原因。)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棒!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2、综合练习

  (1)课本110页第8题。

  师:掷骰子游戏喜欢吗?请同学们拿出写有1—6这几个数字的骰子来,我们一起玩。

  ①让生说一说掷出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哪些?

  ②猜测试验后的结果会有什么特点?

  ③实践、记录、统计。(全班一起掷一次,师参与记录各个面出现的次数。)

  ④说说从统计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⑤由于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存在差异,如果得不到预期结果,可以再让学生多掷次,增加实验总次数,尽量使实验结果接近理论概率。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2)课本110页第9题。(出示主题图)

  师:过元旦的时候,

  三、一班用抽签的形式来决定每位同学所要表演的节目。其中讲故事5张,唱歌3张,跳舞1张。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最有可能表演什么节目?

  生:我最有可能表演讲故事。

  师:为什么?

  生:因为讲故事的签比较多。

  师:谁能用“最有可能”和“最不可能”说一说其它两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生:我觉得最有

  可能抽到唱歌,最不可能抽到跳舞。

  (3)课本111页第10题。

  师:我这里有4个盒子,其中一个盒子里放有硬币,猜一猜可能在哪个盒子里?(注意:每个同学只能选择一次,不能重复选。)

  ①生猜。

  ②简单统计猜测情况。

  ③揭示结果。

  ④说一说为什么猜错的比猜对得多。(引导学生发现:硬币只能在4个盒子中的1个,有3个盒子中没有,所以猜错的人数比较多猜错的可能性大。)

  师:同学们真聪明!考虑问题真全面。接下来老师提高一下难度,有没有信心做好?

  3、提高练习

  (1)课本111页第11题。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制的正方体来,在它的6个面上涂上红、蓝两种颜色,要使掷出的红色的可能性比蓝色大,应该怎样凃?

  ①生动手涂色。

  ②小组展示交流,说想法。

  ③集体展示交流凃法。(只要涂色后正方体的红面比蓝面多就行。)

  (2)课本111页第12题。(出示)

  ①生独立思考应怎样填。

  ②小组合作完成。

  ③集体展示交流。(只要写有数字“1”的卡片数量最多,写有数字“5”的卡片数量最少就行。)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合作交流,汇报展示,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一)自主检测

  师;刚才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一组测试题,请同学们赶快大显身手吧!(让生做在测试纸上)

  1、选择题。

  ①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着4个白球和5个黄球,任意从盒子中取出一个,( )的可能性较大。

  A、白球 B、蓝球 C、黄球

  ②把一些白色围棋子放在书包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 )是白棋子。

  A、可能 B、一定 C、不可能

  ③从8个红色的的玻璃球和2个黄色的玻璃球中任意摸出一个,找到( )色的玻璃球可能性更大些。

  A、红色 B、蓝色 C 黄色

  ④从1个蓝色的玻璃球和10个白色的玻璃球中任意摸出一个,摸到( )玻璃球可能性更小一些。

  A、白色 B、蓝色 C、红色

  ⑤把3个白球和5个红球放在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 )是蓝色的。

  A、可能 B、一定 C、不可能

  2、按要求凃一涂

  (1)摸出的一定是

  (2)摸出的不可能是

  (3)摸出的可能是

  (二)、评价完善。

  生汇报答案,其余自我核对,纠正错误。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检测,进一步强化“双基”,找出存在的问题,订正错误,并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1、归纳小结

  师:这节课主要练习了什么内容?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觉得你表现的怎样?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2.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等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练习一的第1~4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将第6~7页的主题图做成动画课件。

  学具:学生准备学具卡片。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1.多媒体出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动画课件。

  [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展开说,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灵活运用画面引出新知问题,自然有度。]

  师:小朋友们爱听故事吗?谁能根据我们看到的动画课件,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呢?(给学生留出3分钟的思考时间。)

  2.讲故事。

  生1:小兔子的房子被大雨冲倒了,要重新盖房子,小猪来帮忙。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他们终于盖好了新房子!

  师: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在盖房子?

  生1:从房子上面的兔子头像知道的。

  生2:小兔还给小猪准备了好吃的呢!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3:水中的小鱼也在为他们加油呢!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小猪、小兔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把观察到的讲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这个动画片你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说一说吗?下面我们可以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合作探究

  [新知过程以学生为主,学生通过观察去感悟多、少、同样多。老师的引导与学生合作恰如其分。新思想新观念有所体现,同时评价有度,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小组合作。

  观察动画片,组内交流。

  2.小组交流。

  生1:我知道有4只兔子,3只小猪。

  生2:有3个苹果,4个萝卜。

  生3:有4个板凳,4根木头。

  生4:我发现1只兔子搬1块砖,没有剩下的砖。

  师:说得很好,兔子和砖都没有多余的,这时我们可以说兔子和砖同样多。你们记住了吗?看看,动画片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生1:1只小猪吃1个苹果,小猪和苹果同样多。

  生2:1只小兔吃1个萝卜,小兔和萝卜同样多。

  生3:老师,我发

  现1只小猪扛1根木头,还剩1根木头。

  师:你发现谁多谁少?

  生3:木头多,小猪少。

  师:很好,还可以怎么说?

  生1:木头比小猪多。

  生2:小猪比木头少。

  师:同学们真聪明,刚才同学们讲的,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板书课题:比多少)

  3.同位互相说。

  动画片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多,什么比什么少。

  生:(略)

  应用拓展

  1.同位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a。一个同学摆,同位摆的和他同样多。

  b。同位合作,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教师巡视,发现多数一个摆在上面,一个摆在下面。)

  [做到了学中有用,用中促学。解法多样化落到了实处,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学生可用不同方法去学习数学的道理,符合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师:同位合作得真好,想一想,怎样摆,老师一眼就看出谁摆得多,谁摆得少,或同样多?

  生1:数一数,标上数。

  生2:对齐摆,长的多,短的少,一样长的同样多。

  师:他们的方法都很好,同学们听到了吗?我们应该在学习上善于观察和动脑,讲究方法。

  2.说出你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生1:我班男生比女生多。

  生2:校园里的杨树比柳树少。

  生3:我的铅笔和同位的铅笔同样多。

  师:同学们说得这么多,这么好,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比比谁聪明。

  a。教师拿出一串红、黄相间的珠子,让学生判断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先让学生在组内说说。

  b。小组交流。

  1组:用数的方法:数出红珠子有几个,黄珠子有几个,再比较。

  2组:这种方法太麻烦,我们组是找朋友:一个红珠子和一个黄珠子是一对朋友,最后剩下哪种颜色的珠子,哪种颜色的珠子就多。

  3组:我们组还有一种方法:如果开始第一个珠子是红色,最后一个也是红色,那就是红珠子多;如果开始第一个珠子是红色,最后一个是黄色,那就是两种珠子同样多。

  师:同学们真聪明,说得妙极了!好了,这节课你们学得很好,数学王国里还有许多奥秘呢!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好好学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设计说明

  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的感性经验。教材又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有趣的情景。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操作、尝试,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学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语言是思维的基础,一年级孩子刚入学,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重要。本节课我重点放在学生说和做,结合孩子的生活经验,培养数学兴趣,为今后学好数学打下良好基础。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113页、第11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此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发展符号感。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难点:

  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和应用规律,注意有一定的顺序,保证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课件出示情景)一天,小猴、小狗、小松鼠到企鹅博士家做客,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咦!锁上还有一张纸条!看看纸条上写着什么呢?(欢迎你们的到来,为了考考你们的智慧,请你们先想办法把这把密码锁打开,锁的密码提示是:请用数字7、3、9摆出所有的三位数,密码就是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的第四个。)他们三个好朋友都犯傻了,怎么办呢?同学们能帮帮他们吗?生:能。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情景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师:这三个数能组成多少个三位数呢?密码到底是什么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先试着写一写,如果你觉得直接写有困难的话可以借

  助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可以一个人思考,也可以和同桌合作。

  学生开始动手操作,边摆数字边记数,有的一个人思考,有的则跟同桌合作,一个操作另一个记数,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刚才都在很认真的思考,你们一共写出了多少个三位数,现在谁愿意说说你的探索结果?

  汇报交流。

  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写了,有的漏写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体验,让学生初步感知排列的方法,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答案,这一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欲望。)

  2、小组合作交流

  (1)师:每个同学写出的个数不同,那么开锁的密码也就不能确定,小猴、小鸭、小鸡可急坏了!怎样才能很快写出所有的用数字7、3、9组成的三位数,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小组长记录下你们组讨论的结果,一会到上面来展示。

  (2)小组内交流(师巡视,随机参与讨论)

  (3)展示交流

  师:你们一共摆了几个三位数?你是怎样摆的?用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

  师:哪个小组愿意先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探究成果?

  生1:我们一共摆了6个三位数,我们的方法是首先确定左边的数字7,然后将后面两个交换位置,在确定中间的数字3,然后交换两边的数字,最后确定右边的数字9,将前面的`两个数字交换位置,分别记录下来。(展示小组的记录)

  师:说的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我们也摆出了6个数,我们的方法是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大到小。当百位上是9时,可以写出973、937;当百位上是7时,可以写出793、739;当百位上是3时,可以写出379、397。我们画了一张表格,把数字分别记录在里面,这样更加清楚。(展示小组的记录)

  师:说的很棒!哪个小组还有其他的方法?

  生3:我们也摆出了6位数,我们的方法是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小到大。当百位上是3时,可以写出379、379;当百位上是7时,可以写出739、793;当百位上是9时,可以写出937、973。我们也制作了一张表格,把数字分别记录在里面。(展示小组记录)。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有序思考,是本节课的重要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讨论解觉这个关键性问题,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通过汇报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此类问题解决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突出排列的有序性,培养了学生推理的能力,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师:(出示课件)这是其中部分同学的摆数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他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摆的的,保证了结果的不重复,不遗漏。(师随机板书: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现在我们继续帮助小动物们找开锁密码吧!(出示课件),这是同学们找出的六个数,现在你们知道开锁密码是什么了吗?

  生:从小到大排列的第四个数,是739。

  师:你们真棒!小动物们可高兴了!他们终于见到了企鹅博士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探究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数学广角的知识。(板书:数学广角)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他们三位好朋友在企鹅博士家做完客后,小猴提议说,在附近有个影视城,我们到那儿去游玩吧。在影视城他们不仅玩的非常愉快,而且还拍下了一些有趣的场景,同学们想看吗?(想)

  2、课件出示场景1:

  ⑴请学生说说,图画里看到了什么?

  (教师随即提出问题:"是啊,他们拍完了《西游记》打算拍照留念,像这样三个徒弟交换位置,共有几种交换方法呢?")

  ⑵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思考,可以用符号代替人物在纸上比划。

  ⑶汇报交流。

  生1:先确定最左边的人,然后右边两个人交换;

  生2:先确定最右边的人,然后左边的两个人交换;

  生3:我认为也可以先确定最中间的人,然后左右两个人交换。

  交流的过程中,把学生刚才用符号代替画下来的展示在黑板上,互相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课件出示场景2

  ⑴教师介绍:这几位小朋友正在影视城玩游戏,尝试当小演员的滋味呢!可是他们好像闹矛盾了,要交换角色了,看看明明说什么?(该让我演大灰狼了吧!)

  ⑵三人小组把自己当成小演员,也来做做这个游戏,要保证把所有情况都罗列出来。

  ①三人小组,开始讨论。

  ②上台演示,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拍照片和角色转换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排列问题。在解决场景1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用符号来代替,一方面是为了验证的方便,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另一方面也拓宽了知识面。提示学生:不但数字有排列问题,人物有排列问题,其实在变化万千的图形世界里也有排列问题。在解决场景2的问题时,采用三人小组身临其境排列法,不但巩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而且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检验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效果。)

  (三)运用排列,制作奖品

  1、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不错,老师要奖励每个学生几朵特别的花儿。这些花儿都已经在你们手中。可是都没涂颜色,需要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出示:

  (提示:每朵花都要不一样,涂出所有情况,看谁涂的方法好)

  2、学生开始动手涂,教师巡回检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有进步的学生。

  3、个别学生汇报展示,下面学生评价,教师奖励。

  (设计意图:学生往往对老师发的奖品很感兴趣,教师课堂上让他们来涂发给自己的奖品,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题目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看上去好像有8朵花要涂,其实所有方法罗列后,只有6朵花被上色了,以此进行思维拓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收获)

  请同学们在课下尝试用辣、不、怕三个字可以组成多少句有意思的话,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设计意图:使学生继续保持探究欲望,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

  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学习目标:

  1、经历4的乘法口诀编制过程,体验运用口诀的优越性;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4的口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问题情景的探索,使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连加算出得数,编制4的乘法口诀;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找规律记忆口诀,使学生会用口诀解决问题。

  3、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4的.乘法口诀的得出与掌握。

  难点:熟练运用口诀完成表内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谈话:小熊家的红果树丰收了,他要做成糖葫芦,一串4个,9串需要多少个红果,小熊怎么也想不出来?谁能帮帮他?

  2、板书课题。

  二、问题探究。

  1、一串需要4个红果,两串需要多少个?3串、4串……呢?

  学生一边数数一边填表。

  2、能列出乘法算式并编制出口诀吗?

  3、组织学生独立列式、编制口诀、全班汇报学生独立列式,编制口诀。教师板书

  4、谈论总结熟记口诀方法。

  三、实践应用。

  “说一说”“连一连”

  学生组内练习。

  独立完成连线任务。

  板书设计:

  小熊请客

  红果有几串 123 456789

  红果有几个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并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2、正确认识和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3、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4、会直观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

  难点:知道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会直观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准备同样大小的圆形纸、长方形纸,绳子,水彩笔。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情景导入

  二、研究二分之一

  三、导入其它的几分之一

  四、练习

  五、比较大小

  六、拓展

  1、(课件动画展示)星期天,小红和小明去郊外野餐,看看他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课件出示4个苹果、2瓶矿泉水、1个蛋糕)如果你是他俩,你打算怎么分这些食品呢?(结合学生口答,老师出示:2个苹果

  1瓶矿泉水

  半个蛋糕)

  这三个结果中哪个结果比较特别?

  “半个”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像这样的数,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分数。(板书:分数)

  1、那么什么是分数呢?

  (边说边课件动画演示切蛋糕)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这一份就是它的(老师指着左半个蛋糕,在蛋糕上出示分数)。老师指着另一半蛋糕问:那这一份呢?(学生回答后,动画出示分数)也就是每份是它的。就是分数。

  说说是怎么得来的?(指名说,老师小结,并课件出示文字,再互相说说,并结合口答板书)

  2、在我们桌上有一些纸片和绳子,你能找到它们的吗?

  你是怎么得到的?

  归纳:不管怎样,只要把一样物体平均分成2份分,每份就是它的'。

  3、刚才小朋友们找到了,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来表示。

  最后一个图形的涂色部分你觉得是几分之一?你怎么想的?

  你觉得还可有哪些分数?(指名学生口答并板书出分数)

  今天所学的分数有共同的地方,谁发现了?小组里讨论。(指名说)

  1表示什么?横线下的数又表示什么呢?

  像、、......这些分数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请大家自学P100。

  交流,结合回答板书:......分子

  ......分数线

  ......分母

  我们认识了分数,那下面的图形你能用分数表示吗?(书本P101第1题)

  最后一幅变为

  同样涂色部分,为什么分数变了?

  1、刚才我们折出了圆的,你还能折出圆形纸的几分之一?

  和你的同桌折的要不一样,并把一份涂上颜色,说说你是是折的。

  2、同桌比较涂色部分谁大谁小?分数谁大谁小?

  (师选二分之一和十六分之一比)

  3、看这张圆形纸(师出示八分之一),你认为贴在哪里好?为什么?

  4、(师选四分之一,不给学生看到)四分之一你认为放在哪里好?为什么?

  拿出圆形纸,验证。

  (课件)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吃吃西瓜的故事,思考:四分之一与六分之一到底谁吃的更多?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

  一、乘除法

  一、教学内容:P2~P14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2、 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3、 使学生能够应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4、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

  1、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3、 能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1、 口算乘法中的进位口算

  2、 口算除法中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

  3、 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五、课时安排:7课时

  六、教学进度:第1~2周

  小树有多少棵

  教学内容:P2~P3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 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喜欢)要有美丽的环境,就需要花草树木。

  二、 探索新知: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

  引出:20×3=

  4、讨论算法。

  20+20+20=60 2×3=6,20×3=60

  5、将学生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说20×3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学生互相交流20×3的计算方法:2×3=6所以20×3=60

  6、教师再提哦出问题: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自己完成,最后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

  三、 拓展应用:

  1、 3×2 5 × 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做完后在全班交流自己发现的计算规律,说法可以不一致,只要意思正确,教师都给予肯定。

  2、完成P2第3题,做完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一练第1~3题

  (1) 1~2 学生独立完成。

  第一题先认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再解答。

  第二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第三题前两问可让学生先讨论怎样算,然后再做。最后一问有开放性,学生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解答。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游戏的规则,并演示几次,让学生明白玩法后,再互相进行游戏。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学得怎样?

  需要多少钱

  教学内容:P4~P5

  知识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具准备:挂图、幻灯、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 情境导入:

  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

  出示挂图:同学门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二、 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

  本单元共安排了5个例题。主题图、例1、例2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例3、例4、例5及相关内容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对于纷繁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如果从结果能否预知的角度出发去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现象的结果总是确定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所出现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这类现象称为确定现象。例如,抛一个石块,可预知它必然要下落;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可预知冰不可能融化。另一类现象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哪种结果是无法事先确定的,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或不确定现象。例如,掷一枚硬币,我们无法事先确定它将出现正面,还是出现反面。

  教科书通过主题图及例1、例2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1)主题图的教学。

  教科书第104页呈现了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场景,引入本单元的学习。目的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意,描述图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抽签表演节目”时的实际感受。使学生在观察、描述和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在用抽签来决定表演的节目的活动中,“表演某种节目”这样的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性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周围熟悉的情境,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只要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用“可能”等词语来描述就可以了,如“我可能要表演唱歌”。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说出“我表演唱歌这件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例1的教学。

  教科书呈现了学生摸棋子的试验,使学生在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教科书中给出了两个盒子装有不同情况的棋子,是想通过两个简单试验的对比,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教师可以依照教科书中的图示分别在两个盒子里放进各种颜色的棋子(也可选用乒乓球等),注意这些棋子除了颜色外应完全相同,并将放棋子的过程完整地展现给学生,而且在每次摸棋子之前都应将盒中的棋子摇匀。

  教科书中一共提出了三个问题,提示教学的过程、反映不同方面的要求。

  ①教学第一个问题“哪个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棋子”。教师可以先提问“左边的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棋子吗?”让学生进行猜测,再让学生实际摸摸看。通过试验,验证自己的猜测,认识到在左边的盒子里装的都是红棋子,所以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在左边的盒子里摸出红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教师再提问“在右边的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棋子吗?”让学生进行猜测,再让学生实际摸摸看。通过试验,使学生发现在右边的盒子里有红棋子,所以可能摸出红棋子,但不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在右边的盒子摸出红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②②第二个问题“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和第三个问题“哪个盒子里可能摸出绿棋子”可一同教学。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猜测“左边的盒子里可能摸出绿棋子吗?”“右边的盒子里可能摸出绿棋子吗?肯定能摸出绿棋子吗?”,同样再让学生讨论交流,并通过试验,验证自己的猜测,认识到因为左边的盒子里没有绿棋子,所以不可能摸出绿棋子,“在左边的盒子里不能摸出绿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在右边的盒子里有绿棋子,可能摸出绿棋子,但不一定能摸出绿棋子,“在右边的盒子里摸出绿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③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为学生提供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机会,有条件的地方宜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可以依照教

  科书中的图示,事先为每个小组准备两个盒子和两袋棋子,为了交流方便,可以给盒子标上序号1和2。在教学时,先指导学生分别将两袋棋子放入两个盒子,然后逐一提出教科书中的问题。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在每次摸棋子前应将盒中的棋子摇匀。提出一个问题后,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试验,然后再全班交流。使学生充分经历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活动过程,丰富学生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

  ④另外,在汇报时只要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用“在左边的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在右边的盒子里可能摸出红棋子”等描述进行表达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说出“在左边的.盒子里摸出红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在右边的盒子摸出红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⑤(3)例2的教学。

  ⑥教科书呈现了六幅与现实世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紧密相关的画面,通过生活实例丰富学生对确定和不确定事件的认识,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学会判断哪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哪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⑦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意,独立思考,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出判断,再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确定和不确定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在让学生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时,只要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表述就可以了,如“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三天后可能下雨”“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等。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说出“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这件事的发生是确定的”“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这件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每天都有人出生这件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

  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周围熟悉的情境,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什么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另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寻找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事件让学生来判断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如“明天的拔河比赛我们班会赢”。让学生认识到对于某一客观事件来说,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与个人的愿望无关。

  ⑨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⑩随机现象虽然对于个别试验来说无法预知其结果,但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大量重复试验时,却又呈现出一种规律性,我们称它为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概率论正是揭示这种规律性的一个数学分支。

  为了叙述的方便,把条件每实现一次,叫做进行一次试验。例如对“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这个事件来说,做一次试验就是将硬币抛掷一次。如果一个试验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而每次试验的可能结果多于一个,在一次试验中结果无法事先确定,这种试验就叫做随机试验。把随机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情,称为随机事件。

  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对单次试验来说),又存在着统计规律性(对大量重复试验来说)。随机事件的统计规律性表现在:随机事件的频率──即此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具有稳定性,即总是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我们给这个常数取一个名字,叫做这个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可以看作频率在理论上的期望值,它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上述关于概率的定义,通常称为概率的统计定义。

  由于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他们一般只能在感性的层面理解概率的知识。因此,教科书通过例3、例4和例5的教学,使学生在试验活动中,认识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

  (一)单元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单元内容结构如下:

  具体内容安排:

  例1

  结果不是整厘米时引入毫米,发现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与1毫米厚度的实物作比照,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例2 m

  课桌的长度时引入分米,发现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例3

  在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例4

  际测量、走一走等活动感受1千米的长度,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例5

  单位换算。

  例6

  否同时过桥的问题,认识质量单位吨,同时明确吨与千克的关系。通过讨论1吨有多重,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例7 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三)单元课时安排

  7课时

  第一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2-5例1、2及相应的"做一做"中的练习一的第1、2题。

  三维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让学生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3.初步渗透辨证思维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难点: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

  师:一把米尺、直尺和一根带子。

  生:一把小尺子、一根带子、一枚一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米、厘米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1米、1厘米大约有多长?

  2、复习量法:

  (1)量物体的长度一定要注意把物体的一端对着尺

  子的什么刻度线?

  (2)认整厘米

  A.判断:这种量铅笔的方法对不对?

  B.错在哪里?

  C.订正: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把铅笔的一端对着尺子的"0"刻度线。

  D.认整厘米,再看铅笔的另一端,你能看出铅笔是几厘米?8厘米是整厘米数吗?

  E.小结:象8厘米这样的结果是整厘米。

  二、引入新课:

  这张纸条还是整厘米吗?不是整厘米量出来的数精确吗?如果要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该怎么办?

  小结:

  这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就是毫米。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毫米的认识

  1、出示米尺放大图

  提问:米尺放大图上有一些什么样的格子?每一大格表示多少?每一大格里又有多少小格?

  2、认识1毫米

  (1)从观察中你知道一毫米是怎么得到的?

  (2)这个放大图上的每一毫米都是放大的。

  (3)实际的1毫米有多长?请拿出尺子来随便找1小格看看。

  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用1分硬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拿出1分硬币,说出厚度在哪里。并和一小格比一比--1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

  师:我们看见食指和拇指之间留下了一条缝,这条小缝的宽大约是多少?

  举例:你还见过什么东西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用厘米作对比出示1厘米长的纸条,量出长度。

  4、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1)出示米尺放大图: 看看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师领着学生数毫米

  (3)1大格有几毫米?1大格还可以说是几厘米?

  小结:所以1厘米等于几毫米?

  5、用毫米量。

  师: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与用米、厘米量物体的长度量法相同。

  (二)分米的认识。

  1量纸条。

  量教师发的10厘米长的纸条。

  师:10厘米就是1分米。

  2、用手势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用食指和拇指在纸条上比量出1分米的长度,移出手势说:"1分米大约这么长。

  3、厘米、分米的关系。

  师:这么长是几厘米?这么长还可以说是几分米?

  所以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4、分米和米的关系。

  画出1米长的线段。

  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100厘米里有几个10厘米?

  1个10厘米是几分米?2个呢?10个呢?

  这条线段的长是几分米?还可以说是几米?

  小结:10分米和1米怎么样?(板书:1米=10分米)

  三、巩固练习:

  1、P3、4"做一做"

  2、P5页 1、2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1厘米是多少毫米?10厘米是多少分米?1米是多少分米?

  板书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

  1毫米 1分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米和米以内长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内容:练习一的第3-7题。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加深对毫米、分米的认识。

  2.能力目标: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计算。

  3.思教目标: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间十进关系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难点:不同单位的数相加、减。单位不相邻的两个数的换算。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请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排列。

  2、填空

  1米=( )分米=( )厘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你们是怎么想的?

  二、导学阶段:

  1、教师发7厘米的纸条。注意提醒学生量的方法。这张纸条长多少?如果改用毫米做单位,该怎样表示呢?

  先讨论,再各抒己见。

  学生想的方法可能不同,有的用进率推算出来,有的用数的方法,只要是正确的,教师都要予以肯定,但要让学生明白:用进率推算比较简便。应该这样想:

  1厘米=10毫米,7厘米就是7个10毫米,所以

  7厘米=70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2、量一量课桌高度。

  提问:

  这个课桌的高度是多少厘米?谁能说一说用分米作单位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用迁移类推的方式就可推出80厘米=8分米。

  自己做,订正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教师说明:

  长度间的十进关系正、反两方面都可以用。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的第3、4 题。

  (1)第3题

  (2)第4题

  重点观察第1小题:

  1米-2分米=( )分米

  师:长度单位不同,不能直接计算,要把1米变换成10分米再计算。

  2、小测试:

  5分米=( )厘米

  43毫米+17毫米=( )毫米

  4分米=( )厘米=( )毫米

  60米=( )厘米

  22分米+8分米=( )分米=( )米

  30厘米=( )毫米

  90毫米=( )厘米

  45分米-36分米=( )分米=( )厘米

  86厘米-46厘米=( )厘米=( )分米

  3、第5-7题练习。

  四、小结。

  板书设计:

  米和米以内长度单位的换算

  7厘米=(70)毫米

  80厘米=(8)分米

  1米-2分米=10分米-2分米=8分米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7千米的认识及"做一做",练习二的第1-2题。

  三维目标:

  1.使学生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中的应用,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

  2.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千米在实际中的应用,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

  2.难点: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卷尺。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师: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具体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长度。

  二、导学阶段:

  师: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比较大的是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比米大的长度单位,那就是"千米",千米也叫公里。比如,我们说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

  从某地到某地的路程是100千米等等,这些都是用千米做单位的。

  1、 出示P7第一幅图

  说明:公路上路牌上的"21千米"指的是从这里到叶镇的路程是21千米。“23千米”指的是从这里到灵山还有23千米。

  2、出示第二幅图。

  教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体育吗?谁知道通常体育场的跑道1圈是多少米吗?2圈呢?

  那2圈半是多少米呢?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板书:1000米=1千米)

  那么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教师带学生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

  分组以人或树为起点量出100的距离,并仔细观察一下。

  按一般的步行速度走一走,并计时。

  想象一下10个100米有多远。

  告诉学生10个这样的长度就是1千米,一般步行12

  分左右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

  3、教科书P8"做一做"

  组织学生尽量实际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练习二的第1-2题

  第1题连线。

  说说这些交通工具每小时大约行多少千米。

  第2题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千米又叫1公里

  1千米=1000米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千米和米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8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中的第3-6题。

  三维目标:

  1.使学生加深对千米的认识,知道长度单位在实际中的应用。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2.难点:长度单位间简单的计算。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知识准备:

  1、填空

  1千米=( )米

  1000米=( )千米

  4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6厘米=( )毫米

  500毫米=( )分米

  二、导学阶段;

  1、教学例5:

  出示例5:

  3千米=( )米

  出示问题:

  1千米是多少米?

  3千米是几个1000米?

  谁知道例5的空格里应填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出示: 5000米=( )千米

  问:多少米是1千米?5000米是几个1000米?空格里填几?

  做"做一做"中的题目。

  师:题里给出的两个条件单位名称一样吗?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练习

  练习二中的第3-6`题。

  1、第3题 独立完成。

  2、第4题

  独立完成。指名说说推理过程。

  3、第5题

  说说图意再独立做。

  5、第6题小组讨论,全班反馈。

  板书设计:

  千米和米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3千米=3000米

  5000米=5千米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的内容

  三维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

  将书上大米袋示意图制成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我们都学过哪些重量单位?

  让学生描述一下1克和1千克具体有多重。

  2.5000米=( )千米 4千米=( )米

  1000克=( )千克 8千克=( )克

  二、新课

  1.教学吨的认识。

  教师:我们以前学过克和千克这两个重量单位。比如,一袋糖重500克,一袋盐重1千克。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个比千克还要大的重量单位(引出新课)。

  出示书上第一个直观图。引导学生说一说图意,然后教师指出: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教师:谁能说一说还有什么物品用吨作计量单位?1 吨到底有多重呢?

  教师直接引出:1000千克就是1吨。

  板书:1吨=1000千克

  教师: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是几吨?

  教师:你还能说出哪些东西大约重1吨?

  2. 教学千克和吨的换算。

  4吨=( )千克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算,不用写出推理过程,启发学生想出:1吨是1000千克,5吨是5个1000千克,5个1000千克是5000千克。所以5吨是5000千克。

  3.做“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完成,给有困难的学生一定提示。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推理过程。

  三、小结

  四、课堂作业

  教师还可以再给出几个例子让学生说出合适的单位名称。

  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有关重量单位的混合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三的第1-4题

  三维目标:

  1.加深对吨的认识。

  2.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重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重量单位间的进率。

  2.难点: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000千克=( )吨

  1吨=( )千克

  4000克=( )千克

  5000克=( )吨

  8吨=( )千克

  6千克=( )克

  二、练习:

  练习三的第1-4题。

  1、第1题连线。说说为什么。

  2、第2题 补充

  4吨=( )千克

  20xx千克=( )吨

  1吨-30千克=( )千克

  8000千克-7000千克=( )吨

  独立做,并说出推理过程。

  3、4米 Ο 1500毫米

  3吨 О 4050千克

  提示:

  单位不同的两个数能直接比较大小吗?怎么办?

  4、第3题

  教师解释"载重2吨"是什么意思。说说题意,小组讨论,口答。

  三、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1吨是多少千克?1000千克是几吨?

  四、第4题

  回家与爸爸妈妈合作完成。

  板书设计:

  有关重量单位的混合练习

  1000千克=`1吨 1吨=1000千克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内容: 教材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三维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4、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

  教学环节:

  1.情景引入:观察一个立体图形的各个角度,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不同。

  2.例题讲解:观察汽车全景照片后,对不同位置看到不同形状讲解。解决书上的相应练习加上茶壶的上、侧、正的观察。

  3.情景练习:针对空间中3个不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来体会不同角度观察的不同。(选不同位置的照片)

  4.扩展练习:欣赏风景在空间中的视角变化引起的物体形状变化。

  本次教学我认为采用计算机网络自主教学和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形式结合,能够在实物观察、空间抽象、转变视角的3个层次上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

  1.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图形、同一个实物,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够根据提供的不同位置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进行综合,找到物体完整的'表象。

  3.初步了解到空间中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多个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4.建立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立体的长方体纸箱一个(每一个面粘贴不同的学生熟悉的卡通动物形象),遮盖布一块,实物图片若干,屏风一个,桌子上有的茶叶筒等3种物体,网络课件,计算机10台。

  分组:4个学生一组(选出组长、信息员)。分配一台计算机。

  学具准备:白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观察长方体物体,初步感知不同位置看到物体不同

  (场地布置:凳子在6个不同的地点,看到一个面的3个,两个面的3个,看见3个面的一个人)

  1.情景设置:今天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请大家研究。这放置了一个长方体物体在各小组派来的代表中间,请从一号开始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请你们自由交换位置,再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请回到自己的小组)

  2.同时点击对应的课件,出示1~6号角度看到的物体。

  3.提问:为什么你们都观察的是同一个长方体,每个人两次看到的却不一样呢?

  4.小结: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只能看到物体的一部分。

  二、观察实物,综合表象找实物。

  1.提问:那么你们能判断站在一个物体的不同位置,看到的是什么吗?

  2.出示:小明、小红、小东在商店买鞋,他们在不同位置看到了同一只鞋。他们站在鞋的什么位置?(填空)你能把他们看到的鞋和他们对应用连线表示吗?(连线)

  3.小结:你们真厉害呀!能根据他们站在鞋的正面、侧面、后面的位置想象出看到鞋的形状。

  三、综合表象,找寻实物

  1.我这里还有一个更加困难的问题。你有信心解决吗?

  2.提出问题:我弟弟家要购买一辆新车,他有这辆车的正面、侧面、后面的图片资料,可是他不知道这辆车是什么牌子和型号。请你们利用网络上的汽车资料和图片帮助他找到这辆车。

  3.出示汽车的不同位置图,提供网络资料。

  4.学生自主活动。

  5.判断和小结:要了解一个物体必须从它的每一个部分入手,综合考虑它的全局。

  四、判断空间中多个物体之间的关系

  1.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美术的素描课上有这样的3样物体(出示)这是还有一张从空中俯视的平面图。以及4台摄像机在不同位置拍到照片。

  2.可是粗心的摄像师助理在连接数据线时出现了错误。那么在A、B、C、D这四个点的摄像机分别拍到的画面是怎样的呢?请你连接上摄像机的线。

  3.提供帮助:在屏风后边有这三样物体的实际情况和4个对应的点。你们可以自由进去观察找到帮助。

  4.学生自由活动。集体订正。

  5.提问:为什么4张图片中茶叶盒一会在杯子的左边,一会又在右边呢?这说明了什么?

  6.小结: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不同位置观察空间中的物体不仅是形状不同,而且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也不同。

  五、欣赏空间中角度变换的风景

  1.同学们在这节课上学的非常的好。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我想请你们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2.自由欣赏,配背景音乐。

  3.提问:在欣赏中你感觉到什么?

  4.总结:在实际生活中,除了改变位置观察同一物体,还有一种在定点变化视角的观察,这就象我们刚才看到风景是从一个点观察周围。希望以后同学们能利用这两种观察方法观察你看到的周围。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

  2.基本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导入 :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这些都是什么图形?(板书:平面图形)

  教师:平面图形我们已经认识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立体图形.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

  1.出示墨水盒、粉笔盒等实物.

  教师提问:谁说说这些物体与平面图形比较有什么不同?(占有一定的空间)

  2.教师明确: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它们的形状叫做立体图形.

  (板书立体图形)

  3.在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立体图形?

  4.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立体图形中的长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教学例1.

  1.面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 长方体有6个面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面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棱

  学生实际操作:

  ①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

  (教师明确: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的棱)

  ②数一数,长方体有几条棱?(12条棱)

  ③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相对的棱的长度是相等的)

  3.顶点

  教师:请同学们拿起长方体的盒子或实物,用手摸一模三条棱相交的地方.

  教师明确:3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提问:一个长方体一共有多少个顶点?(8个)

  4.特征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可能其中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5.画法

  把一个长方体放在桌面上观察一下,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三个面)

  那么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呢?(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例2.

  1.出示长方体框架,提问:

  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按照相对的棱进行分组)

  分成几组?(3组)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不等)

  2.教师小结:在一个长方体中,有3组棱,每组棱互相平行,并且长度相等.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实际测量:分不同角度测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

  (测量数据应该不同)

  教师强调: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情况下把底面中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

  三、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长方体有什么特征?什么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随堂练习.

  1.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2.填表.

  3.判断对错,并说明为什么.

  (1)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形状都是长方体.

  (2)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3)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4)长方体相对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五、布置作业 .

  1.看图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说出下图表示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并且说明:

  (1)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2)它的右侧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3)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4)它的下面和后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略)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在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乘法这一单元里,我们已经学习了

  (1)口算。哪类题目可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2)笔算。哪类题目要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这里的两位数我们指的是一般的情况,不包括整十数

  (3)估算。估算的时候我们一般把两位数看成是很接近它的整十数来估算的。估算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

  2、关于乘法,我们这一课要学什么,有谁知道吗?

  板书课题:末尾有0的乘法

  二、学习探究:

  1、其实末尾有0的乘法也就是我们前面口算中出现的那类题,所不同的是,以前是口算,今天要笔算。

  (1)、谈话:今天我们仍然到奶牛场去参观,看看奶牛场一天能生产多少牛奶。(出示主题图)

  (2)、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3)、在交流中提出问题:今天挤的牛奶有多少千克?

  让学生说出算式后板书:2530=

  2、学生用已有的笔算知识列出竖式计算

  交流:板书: 3 0 或 2 5

  观察两个竖式,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3、注意看老师的竖式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板书:

  问:这个竖式和刚才的竖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0没有和什么数位对齐)

  猜: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在算的时候先不要考虑它)

  遮去0,现在的竖式变成几乘几?(25乘3)

  一起来算一算:75。

  好了吗?(没有,还要添上0,得数是750)

  把这个竖式和刚才的竖式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个竖式?为什么?

  说说这种简便竖式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指出:它其实和口算差不多,先不看0,最后添0。

  4、即时训练。

  想想做做1。

  独立计算,指名板演,学生计算时,注意提醒学生积的末尾0的处理。

  说说做这样的两位数乘整十数怎样算简便?

  5、学这个简便写法有什么用呢?

  大家来看这道题:3804500

  这是一道三位数乘四位数,你能不能用新学的办法来计算?

  随学生回答并板书,结合板书指出:先不看0,所以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

  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这样就会了,不过最后还要加上3个0。

  看来学了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我们可以用它来解决一些更难的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3

  问:题目要的是什么?你怎样比较第一组中的两道题?你能想到什么?

  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比较第二组、第三组的两道题。

  2、想想做做4

  看图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说说是怎样列式的,又该怎样进行估算。提

  醒学生用约等号连接估算结果。

  3、想想做做5

  出示场景图,让学生说说收集到哪些信息,独立计算后,再指名说说算

  式,如果学生独立计算有困难,教师重点提问:20人正好租4条船能推

  算出什么?

  4、想想做做6

  学生独立阅读题目后,先观察平面图,找到方向标,确定图中的方向,再

  明确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五、作业:想想做做2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笔算方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以及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教学的.

  例题先让学生按照竖式的一般算法以及口算方法算出结果,然后介绍简便的笔算方法,这样安排可以减少计算的错误,并使学生产生学习笔算简便方法的需求.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6~117页例1及第118页课堂活动,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

  1苯岷暇咛宓那榫常体会认识24时计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计时法。

  2苯岷仙活实例,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相应时刻,并感受不同计时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蓖ü24时计时法的认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相应时刻。

  教学难点

  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相互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钟面。

  学具:每小组准备一个钟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备惺苋鲜24时计时法的必要性

  出示:教科书118页的情境图。

  (1)引导学生了解情境图:你从图中了解到小王和小李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思考:小王为什么出错了?那怎样来避免这样的错误发生?

  (3)指名交流后教师:除了同学们说的方法外,还有一种更加简明的并被广泛应用的方法——24时计时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

  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二、合作探究

  1苯樯24时计时法

  2碧骄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那么,怎样具体使用24时计时法来计时呢?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仔细观察下表找到规律后填写完整。你一定会有所发现(表略)。

  (2)小组合作完成此表格,说一说发现的规律。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想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3)独立完成教科书119页的`“议一议”。

  三、拓展应用

  教学例1:

  (1)用24时计时法说说:下午什么时候上第一节课?什么时候放学?晚上什么时候睡觉?

  (2)再用24时计时法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周末主要活动的时间,并用钟面拨出来,全班交流。

  (3)比一比谁快:用钟面拨出15时、21时、20时40分、23时17分。

  四、课堂活动

  (1)教科书121页练习二十二第2题:找朋友。

  (2)教科书120页课堂活动。

  对口令:一个学生说上午或下午的时刻,另一个学生用24时计时法把它表示出来。

  五、课堂

  说说今天学习的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关于24时计时法的知识还有哪些?

  六、布置作业

  教科书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和第3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 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以及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3、 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与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P98--100

  教学目标:

  1、 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 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 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同学们每两个人分成一组来分食品。小强和小红他们俩准备了哪些食品?这么多好吃的食品怎样分才能让他们俩都满意呢?(板书:平均分),什么叫平均分?

  2、问:你愿意帮他们分一分吗?

  3、指名分食品,并贴出相应图画。

  4、分蛋糕: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能分到几个?

  5、师:要表示"半个",就要学习新的数,就是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探究

  1、认识二分之一

  ⑴谈话:我们先来看看半个蛋糕师什么羊的?(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现在我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半个,这半个用分数表示就是二分之一。(板书:二分之一),二分之一怎么写呢?看老师写出这个分数,先写中间的横线,再在横线的下面写2,表示把这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最后在横线的`上面写1,表示半个是其中的一份。这个数就是分数。

  问:你能完整地说说老师是怎么写出分数二分之一的吗?

  ⑵你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把数学书打开到P98,自己找一找,读一读,认一认。

  学生自学课本。

  问:中间的横线叫什么?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什么?分子和分母谁在上,谁在下?

  ⑶谈话:你会读出这个分数吗?先读什么?再读什么?

  ⑷问:这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1/2,那么另外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呢?

  ⑸谈话:认识了1/2,你想不想拿一张纸折一折,把它的1/2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呢?

  学生折纸、涂色。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

  班级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可以涂哪部分?还可以涂哪部分?

  还有谁的折法跟他不一样?

  2、想想做做1

  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

  出示第1题,学生齐读题目。

  教师指导填写第1幅图下面的分数。谈话:这幅图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在这幅图下面的括号里写出一个分数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后几题。

  3、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么选的?为什么?

  小结:只有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自主探究,比较大小

  1、谈话:我们来做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给你的三张圆纸片,比较一下,这三张的大小怎样?

  请你折出一张纸的1/2,涂上颜色;再折出另一张纸的1/4,涂上颜色。比较这两张纸中涂色部分的大小。这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各用什么分数来表示?你能比较出折两个分数的大小吗?

  折出第三张的1/8,涂上颜色,你想用1/8与前面的哪个分数比较大小?跟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1/2>1/8 1/4>1/8

  2、想想做做3

  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

  问: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用"1"表示,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会表示吗?

  指名说出填写的分数,教师板书。

  问:谁能根据这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大小?

  指名回答。

  3、想想做做5

  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要求。

  学生动手涂一涂并比较大小。

  小组内交流。

  四、延伸拓展,总结评价

  1、谈话:我们再做一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给你的那张长方形纸,与同组小伙伴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折出你最喜欢的几分之一后,涂上颜色,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比较它们的大小。最后每组选出最优秀的两幅作品贴到黑板上。

  2、想想做做6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3、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4-11

数学上册教案12-25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1-26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30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案02-28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12-15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30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5篇)01-30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5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