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1-16 07:59:11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合集(3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合集(3篇)

中班教案 篇1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看谁喷得远

  中班科学活动:

  看谁喷得远

  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并了解水位高度与水柱喷射距离间的关系。

  2.启发幼儿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

  3.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准备:

  1.可乐瓶若干,根据需要在每只瓶子上钻洞并用胶布封住,然后装上水。

  2.小红旗和小黄旗每人各一面,蓝、红三角形若干。

  3.用于加水的桶和杯子各一只,胶布若干。

  4.用来测量水位高度的绳若干。

  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都喜欢玩水。今天我准备了一些瓶子,我们一起来玩喷水的游戏,好吗?

  二、动手操作,交流经验

  (一)进行第一个实验。

  1、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两个瓶子,这两个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2、我听到大家都说得很好,现在请你们用胶布把洞口封住,然后加水到黑色的线上。

  3、果同时撕去洞上的胶布,你们猜一猜是黄色的水喷得远,还是蓝色的水

  喷得远呢?在你认为喷得远的瓶子后面插上小黄旗,如果你认为它们喷得一样远,就在两只瓶子中间插上小黄旗。

  4、(都做完了)现在请两位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胶布撕开,然后把两个瓶子放在一起,仔细观察,在喷得远的瓶子后插上小红旗表示实验结果,观察自己的猜测与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5、提问:怎么样?猜想结果与实验结果一样吗?那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喷出的水会一样远呢?

  6、师操作,验证结果。

  7、请幼儿用绳测量喷水的洞口离水面的高度。

  8、发现了什么?

  9、师再次操作,验证结果。

  10、出示总表,小结:水位一样高,洞口一样高,一样大,它所受的压力就一样,所以,喷出的水就一样远。

  (二)(出示有两个洞的瓶子)进行第二个实验。

  1、师:看,这个瓶子有两个洞,如果同时撕去洞上的胶布,你们猜一猜哪个洞的水喷得远呢?在你认为喷得远的洞旁边贴上蓝色的三角形,如果你认为它们喷得一样远,就在两个洞中间贴上蓝色的三角形。

  2、都做完了)现在请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胶布撕开,仔

  细观察,在喷得远的瓶子旁贴上红色的三角形表示实验结果,观察自己的猜测与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3、提问:怎么样?猜想结果与实验结果一样吗?那你们发现了什么?

  4、师操作,验证结果。

  5、为什么下面的洞水喷得远?

  6、小结:虽然,洞口一样大,但下面的洞比上面的洞低,下面的水就多,

  压力就大,所以,下面的水就会喷得远。

  (三)观看录象,拓展经验。

  1、出示洞口一样高,一样大,但水位高度不一样的瓶子进行比较。

  2、出示水位、洞口一样高,但大小不一样大的瓶子比较。

  延伸:

  出示洞口一样高一样大,但水位不同,并盖紧盖子的两只瓶子,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实验,看哪只瓶子喷得水远?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8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感知等量物体不同空间的排列形式。

  教学准备:

  范作、白卡片(许多)、铅笔、水笔、蜡笔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8以内数的实际意义,感知等量物体不同空间的排列形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索操作法;实物材料辅助教学。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出活动要求。

  1、出示范作“纸牌”。

  师: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2、提出活动内容。

  师:这是我做的纸牌,今天我们来开个纸牌加工厂,请小朋友自己来做纸牌。

  3、引导幼儿了解做纸牌的方法。

  (1)每人做4张同一数字的纸牌。

  (2)先在纸牌的一角写上同一个数字,然后再在中间点出相应的点数。

  (3)4张卡的点子排列要不一样。

  (4)4张卡片上的点子用不同的颜色来制作。(红、黄、蓝、绿)

  4、老师进行示范制作。

  观看纸牌。

  以快乐心情接受任务。

  学习制作纸牌的方法。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对做纸牌的兴趣,在老师的范作以及示范下,了解如何制作纸牌的方法,为后面的制作活动作好铺垫。二、引导幼儿做纸牌。

  1、提出要求。

  师:每人做4张牌,做好后愿意多做的可再做一些。

  2、指导幼儿制作纸牌。

  提醒幼儿每张卡上点子的排列要不一样,要注意用4种不同的颜色制作。

  3、检查幼儿做的纸牌。

  老师做质量检验员,检查幼儿有没有按纸牌上的'数来点相应数量的点子。

  听清制作纸牌时的要求。

  制作纸牌,每人都能按要求正确做一个数字的纸牌(4张)。

  有做错的进行纠正、重做。通过做纸牌,来引导幼儿学会等量物体不同空间的排列形式,理解8以内的实际意义,感知等量物体不同空间的排列形式。三、组织幼儿玩纸牌。

  1、请幼儿自由结伴,把纸牌合起来,然后再分一分,合作玩纸牌排数序、纸牌配对、纸牌比大小等游戏。

  2、老师带幼儿玩一次纸牌,帮助他们理解简单牌游戏的规则。

  3、组织幼儿继续玩纸牌,关注幼儿在游戏中对数的概念的掌握情况,表扬能分享材料、合作游戏的幼儿。

  先完成的一起自由结伴玩牌。

  看老师跟小伙伴是怎样玩纸牌的。

  再次自由结伴玩纸牌。通过玩牌,复习巩固比较数量的大小,排序、配对,让幼儿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3

  内容与要求:

  1.懂得小兔子不借玉米棒给别人的用意,知道保留种子才能种出粮食。

  2.能完整、有表情地讲述故事《金色的玉米棒》。

  活动准备:

  课件《金色的玉米棒》。

  指导要点:

  一.看一看:

  1.教师点击播放课件【玉米图片】和【玉米视频】请幼儿欣赏。

  2.教师:你吃过玉米吗?玉米是什么颜色的?

  二.欣赏故事:

  《金色的玉米棒》

  1.教师点击【故事欣赏】,幼儿欣赏故事。

  2.教师: 故事中小兔子对来借玉米棒子的小松鼠、小松鸡和小刺猬分别说了什么?小兔子没有借给

  小松鼠、小松鸡和小刺猬玉米棒,却送给了它们什么东西?

  三.讨论:

  1.教师可分段播放故事,请幼儿再次欣赏故事《金色的玉米棒》。

  2.教师:想一想,小兔子为什么不肯借玉米棒?

  3.教师:玉米棒收获之后,小松鼠、小松鸡和小刺猬为什么也挑选了三棵最大的玉米棒藏了起来?

  我们还可以收藏和播种哪些农作物的'种子呢?

  4.教师小结:保留种子是很重要的。春天种下种子,秋天才会有收获。

  四.【资料包】: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纸偶打印。

  延伸活动:

  指偶表演《金色的玉米棒》。将幼儿分小组,自由结伴,戴上手指偶分角色表演故事《金色的玉米棒》。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回声_中班艺术教案07-05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精选]10-06

[经典]中班教案07-25

(经典)中班教案07-26

【精选】中班教案07-26

中班教案07-20

(精选)中班教案07-30

(经典)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经典]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