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09 10:16:35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精华[5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语文教案精华[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表达情感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2、欣赏本文优美的语言;学习课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b:过程与方法

  1、阅读全文,整体感知,反复诵读,领会主旨。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散文,提高审美情趣。

  c: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文中三代人互敬互爱的深沉的亲情美,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语句。

  教学难点:

  领会表现至善至美的亲情美的主题以及语言文字之美、情感意境之美的欣赏与感悟。

  导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说感受)

  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往往渗透着温馨的爱,像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莫怀戚的《散步》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板书课题、作者)

  二、自习质疑

  1、回顾学过的《错过》,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德高望重,心中装满美好 情愫 的季羡林先生因为燕园中的古藤萝被毁,写下了对灵魂 颟顸 之人强烈不满的《幽径悲剧》。

  宗璞先生没有因为紫藤萝花架的一时被毁而心中 惆怅 ,反而在紫藤萝花瀑前 憬悟 到生命的永恒。诵读、 咀嚼 这些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文字,我们能否感受到存活的 斑斓多味 ?如果想要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我们应该学会观察、思考和 驾驭 生活 ,不 贻误 生活赐给我们的每一次良机。

  2、收集有关作者资料,简介作者。

  点拨:莫怀戚,1951年出生,重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周平安、章大明。曾任教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3、将你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写下来与同学讨论。

  4、课前热身: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亲戚( qī ) 波光粼粼 ( lín ) 分歧 ( qí ) 酷 冬 ( kù )

  霎时( shà ) 熬 过 ( áo ) 桑树( sāng ) 嫩 芽 ( nèn )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a、散步的人有: 母亲、我、妻子、儿子

  b、散步的地点是: 田野

  c、散步的季节是: 初春

  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 分歧 (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e、本文的感情线索是 亲情 ;叙事线索是 散步 。

  四、细读品味,合作探究(再读课文)

  1、合作探究,把握课文中心事件和人物。

  a: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一个平凡的家庭显得那样和美?

  教师点拨:写的是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在田野散步。

  b: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用一个词来概括人物的特点)

  教师点拨:母亲——慈爱;“我”——孝顺;妻子——贤惠;

  儿子——天真可爱。

  2、细读品味,感受亲情之美。

  a: “我的母亲老了,他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a:学法指导:从“强壮”、“高大”分析及表达的感情方面进行品味。

  b: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c:教师点拨:“强壮”是从母亲看儿子的角度说我正值中年;“高大”是从儿子看父亲的角度说我高大形象。这一家四口中,谁的权力最大?谁又有真正的决定权?①“我”听母亲的;②母亲听孙儿的;③妻子听“我”的;④儿子听“我”的;那么,究竟听谁的?——由“爱”决定,这个“爱”,对长辈来说,是“爱幼”;对子女来说,是“尊老”。

  b:1.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2.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3.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4.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5.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a:学法指导:从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两方面去品味。

  b: 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c:教师点拨:

  1、表明我对母亲的孝心,引发出儿子的趣语;

  2、活画出儿子的天真可爱,聪明智慧。

  3、祖孙分歧,都各自成理,符合不同的年龄和生理特点需要一个人来调解。

  4、突出了一家人尊老爱幼的动人情景。

  5、祖孙对举.突出浓浓而和谐的亲情。以上5句文句对称,是文意对举的反映。祖孙对举,表明祖孙之间既有不同的要求,又有共同的特点;夫妻对举,表明双方既各有所为,又共同为家尽心尽力。语句大致对称,以优美整齐的形式强化了亲情,且富有趣味。

  五、通读全文,互动探究,感悟主题。

  1、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哪些道理?

  a: 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b: 教师精讲点拨:①尊老爱幼是人生的一种责任;②中年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③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生命的摇篮;④成熟的生命既要爱护幼小生命,又要善待衰老的生命,是人生的一种责任。⑤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责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你怎样理解“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a: 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b: 教师精讲点拨:“我”和妻子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生活有着高度的使命感。注意,这一句并不是比喻而是表现一种想象。

  3.本文叙述的是初春时节一家三代在田野上散步的事景物描写着墨不多,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

  a: 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b: 教师精讲点拨: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是对生命力的礼赞。第二处描写的是母亲所望得的小路远处景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4、7自然段中)

  4、从文中找出大词小用的语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a: 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b: 教师精讲点拨:①后来发生了“分歧”——表现出老一代和下一代的巨大差距。②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表现出中年人在家庭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

  ③我决定“委屈”儿子——体现出中年人在处理家庭事务时应把握的基本原则。④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表现中年人的责任和使命感。总之,这些大词小用既夸张又幽默,淋漓尽致而又贴切地表达了“寻常事”中的“不寻常”。

  六、迁移应用

  请以“亲情”为主题,写两句温馨的话。

  a:学生写话,交流展示。

  b:师生评价,教师点拨举例。

  1、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亲情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

  2、亲情是一泓清澈泉水,纯洁明净;亲情是一首动听乐曲,婉转悠扬。

  c:学生再依据老师的例句仿句,师生评价。

  七、达标检测(矫正反馈)

  1、学生完成本课《巩固案》。

  2、教师检查完成情况,适当点拨,巩固当堂教学效果。

  八、小结本课内容。

语文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本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把读书的时间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读书活动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带着课后问题默读课文,体会小豌豆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操;

  2. 展开想象,编故事讲给大家听;

  3. 本课要求的会认字有:豌、懒、瘦、移、楚、扶。

  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到助人为快乐之本。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豌豆是什么样子的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课件一:展现豌豆的成熟过程)我们今天见到的这颗小豌豆它有个美好的愿望(出示课件四),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这个愿望实现了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20课。(板书题目:一颗小豌豆)

  二、 试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默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 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默读是本课读文的主要方式。要让学生按照默读的要求,在反复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把课文读通顺,读懂课文内容。

  三、 读中感悟,自主发现

  1. 读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 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交流。

  四、 从学生的质疑中,筛选典型问题

  1. 小豌豆说了那些话?找出来读一读,从它的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 小姑娘原来病得怎样?随着小豌豆的一天天长大,小姑娘有了什么变化?你从那些词句可以看出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你感悟到什么?(小姑娘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3. 故事中的这颗小豌豆你喜欢吗?为什么?(小豌豆无私奉献、助人为乐)

  五、 感悟朗读

  课文要学完了,在这篇课文中,你最想读哪几个自然段,请大胆地站起来读出来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兴趣朗读,品悟小豌豆和小姑娘的情感,升华对课文的理解。

  六、 总结课文

  师:小豌豆的愿望就是能为大家做点好事,能把爱心奉献给别人,它以绿色的叶,粉红色的花陪伴着小姑娘,看着她一天天好起来,说明的愿望已经实现,因为它得到小女孩的感谢。

  七、 作业

  想像一下其它四颗小豌豆又会发生什么故事?选择其中一颗豌豆的故事说一说。

  板书设计:

  20.一颗小豌豆

  无私奉献、助人为乐

  瘦瘦的 黄黄的

  笑吟吟

  坐起来

  站起来

  心底感谢

  小女孩

  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1长江之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歌。(板书:长江之歌)

  简介长江:在《长江之歌》的乐曲中,介绍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自读生字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出示词语: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春潮

  2、指名读(指导学生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音,一字多音)

  3、同桌相互读。齐读。

  4、理解自学要求中提出的词语。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磅礴:气势盛大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教师适当指点。

  6、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稍作交流。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1、默读课文:写出各自然段的意思。

  2、指导学生交流。(段意略)

  3、指导感情朗读,初步感受长江的气势磅礴。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1)描红、临写生字词,教师适当指导。

  (2)抄写生字两遍。

  (3)完成《补》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搜集一些描写长江的成语和古诗,教案《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1长江之歌》。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语言、感受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吟诵诗句,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认识了怎样的长江,能送它一些成语或古诗吗?(指名学生答)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长江之歌》,老师相信大家积极思考,刻苦钻研,一定能达到目标。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思考:

  (1)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划出文中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称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的句。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讨论第1题

  (1)指名回答。

  (2)出示句子: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2.讨论第2题:划出文中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称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的句子。(指名回答)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学习第1部分:

  1、哪些句子表现了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出示句子:你从…走来…你向…奔去。

  体会长江的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2、哪些句子表现了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指名回答:你用甘甜的乳汁…挽起高山大海

  哪些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b.同桌交流,相互朗诵两句话。

  c.分别指导朗读第1节,第2节的第1句话。

  (2)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a.指名回答。

  b.同桌交流,相互朗诵两句话。

  c.分别指导朗读第1节,第2节的第2句话。

  3.听录音,指导朗读全诗。

  (3).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4).文中两次出现此句,有什么作用?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完成《补》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明白:

  语文学习关键在课外自己很乐意的参与,课堂学习是进行学习的交流和完善。

  学习目标:学会择文朗读,并对选文进行质疑、设计问题;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情况。

  学习重点:散文的朗读,把握朗读要点。

  学习难点:学生自己对选文的质疑、设问。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手段: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课题导入。文体、作者。(图一)

  二、说

  你对老舍和其作品了解多少?

  1、老舍曾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被授予“”称号。

  2、下列作品是老舍创作的是()

  A《家》B《子夜》C《四世同堂》D《雷雨》

  3、“虎妞”是老舍作品《》中的一个主要

  人物。

  三、比(图二)

  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学中的收获,好吗?

  要求:1、小组交流

  2、选出代表

  3、综合意见

  4、发表看法

  四、听

  倾听课文录音,在听的过程中用你喜欢的符号、线条划出值得你关注的`词或句子,确定自己喜欢的段落。

  ~~~~-------****……

  五、试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练习,自己邀请同学进行点评。

  点评角度:语速语气

  普通话停顿

  重音

  六、问(图三)

  就你喜欢的段落质疑或设计问题考考别人,赶快行动!谈(图四)

  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好吗?

  七、做(图五)

  你愿意围绕所学内容给同学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吗?注意:作业可不能太多呀!

  所需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9个字。

  2、能用“敏捷”、“小心翼翼”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带着问题我读课文,感受摘柿子时的欢乐,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5、学习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能够说出第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柿子的可爱之处和感受摘柿子时的欢乐,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继续学习带着问题我读课文,感受摘柿子时的欢乐,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学习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能够说出第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柿子的可爱之处和感受摘柿子时的欢乐,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课文题目“我爱家乡的柿子树”猜一猜,可文会写哪些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同桌互读,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朗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一方面些柿子树开花、坐果、丰收的景象,字字句句含着喜爱之情;另一方面,孩子们摘柿子吃柿子乐趣无限

  3、默读课文,想一想。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喜爱家乡的大柿子?然后学生汇报

  第2自然段,写柿子花,非常美,小巧精致,犹如童话王国中的金色皇冠。写出了对柿子的喜爱。

  第3自然段,写柿子树坐果,把青里透亮的小石子看作是一个又一个的“小生命”

  第4自然段,写柿子树的丰收。指导朗读,“火红”、“闪闪发亮”、“垂涎欲滴”,读出了柿子的美丽与可爱。

  第5自然段,写孩子们摘柿子时欢乐的情景。

  第6自然段,孩子们吃柿子,写出了对家乡柿子的喜爱。

  那一段你最喜欢?(孩子们摘柿子的欢乐情景)

  认真的读读,说说你最喜欢哪?概括出语言、动作、神态,将采摘的过程生动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采摘的过程写的条理清楚,先写“做好准备”,再写“分工合作”——有树上,有树下。

  有语气的读一读,看谁读的最生动。

  四、快速默读课文

  说一说课文可以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1、体会写法。

  2、师总结:在写作者爱家乡柿子树开花、坐果、丰收的景象时,爱摘柿子的乐趣、欢乐的吃柿子,写出了作者对柿子的喜爱之情,同时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爱。

  3、你们最爱家乡的什么?

  仿照这种写法,写出你对他的喜爱,对家乡的热爱。

  4、作业:习作:我爱家乡的________

  教学反思: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把家乡的特产栗子,学着课文的写法,把自己的作文写出来,一部分同学还加上了好词好句。

  板书设计:

  2、我爱家乡的柿子

  开花、坐果、丰收的景象

  柿子 爱柿子,爱家乡

  摘柿子、吃柿子的无限乐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9个字。能用“敏捷”、“小心翼翼”造句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11个生字。

  教学难点:

  用带词造句,把句子说完整,并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正确有语气的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注意11个生字的读音。

  二、出示是个生字

  1、偏 辟 涎 扛 侦 敏 捷 战 熟 唇

  涩 缀 兜 攀 截 舔

  给这些生字注音,熟,有两个音,shu和shou

  2、用多种方法记住10个字,边说边组词。

  熟字加偏旁,两部分合起来,按笔划记,结合字义。

  3、用“敏捷”说一句话。

  一只可爱的小松鼠( )的爬上一棵大松树。

  同桌说一个句子。

  你能用“小心翼翼”说一个句子吗?

  吃完晚饭,刘燕小心翼翼的帮妈妈把碗端到厨房。这是老师想到的,你能说一个句子吗?

  4、检查,师说字,生书空写。

  5、重点指导书写。

  僻 涎 熟 馋 唇 捷

  三、认真书写字词,并造句

  作业:给11个字组词,看谁组的多。

  教学反思:学生对于生字掌握比较好,但“涎”的第七笔,唇字多写一撇。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4-04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2-20

语文《画风》教案05-06

语文乐园教案04-04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教案07-20

语文《石榴》教案04-21

语文阅读教案03-03

语文优秀教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