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12 11:55:59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集合(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集合(10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既”“牢”“印”“此”四个生字以及多音字“当”。

  2.掌握“既..又..”的句式,并能口头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4.懂得生活中要善于分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听取别人的意见。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识字,读准多音字“当”。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明白不是谁的意见都得听,别人的意见要通过思考才接受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大家想认识她吗?课件出示鸡妈妈的图片:这是谁呀?大家跟鸡妈妈打招呼。

  2.师:鸡妈妈有许多孩子,为了不让孩子风餐露宿,它建造了一所新房子。我们来参观一下吧!(出示图片)

  师:瞧,这就是鸡妈妈的新房子,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新房子里。(板书课题)谁能来读课题,让我们一听就知道是谁的新房子。(指名读课题)谁再来读课题,让我们一听就知道这是鸡妈妈的什么。(指名读)看来同一个课题,不同的读法,要表达的意思侧重点也不同了,这就是读书的魅力所在。

  3.《鸡妈妈的新房子》是怎样一个故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小朋友把书翻到第173页,仔细地读读这个故事,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评价。

  三、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1段

  1.读得真好,鸡妈妈也来欢迎我们啦!我们再观察一下鸡妈妈的新房子,你感觉怎么样,请你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2.课文中有一句话也描写了鸡妈妈的新房子。课件出示:鸡妈妈的新房子造好了,既漂亮又牢固。

  师:新房子很漂亮,我们刚才用眼睛看到了。那你知道牢固是什么意思吗?

  师:是啊,鸡妈妈的新房子很坚固,很结实,不会受到刮大风下大雨的影响,鸡宝宝们呆在里面安全极了。

  师:谁能用朗读夸夸鸡妈妈的新房子。指名朗读:你读出了新房子的漂亮和牢固,看来你很喜欢鸡妈妈的新房子。

  师:这里用上“既?又?”把新房子的两个不同的特点连起来,你也能用这样“既?又?”来说一句话吗?

  (二)学习2-3段

  1.住在这么漂亮坚固的新房子里,鸡妈妈一家一定幸福极了。可是有小动物却来给鸡妈妈提意见了!谁来提意见了?他们提了什么意见呢?自己读2-6自然段,找一找,用直线把他们的意见划下来。交流反馈:板书鹅大哥狐狸

  2.两个人都建议鸡妈妈开窗,那到底谁的意见该听呢?我们先来看看鹅大哥的意见。指名先读,你们觉得鹅大哥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是怎样的?(有礼貌、热情、好心、诚心诚意)你用这样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指名再读。

  3.听了鹅大哥提的意见,鸡妈妈的态度怎么样?出示:鸡妈妈听了,很不高兴。你们猜她当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呀?

  4.那鹅大哥的意见到底好不好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名说)

  师:你什么时候也有这样又闷又热的感觉呢?(挤的公交车,夏天下雷雨之前,夏天我们坐在教室里,使用多媒体,把窗帘拉上了,又关门、关窗时)

  师:是呀,整天生活在这样又闷又热的环境里,没有新鲜的'空气,怪不得鸡娃娃都生病了。还好,鸡妈妈听了鹅大哥的建议,她赶紧在墙上开了个窗。这样——清新的空气进来了。

  师:小朋友,你觉得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哪里的空气比较清新呢?创设情景:让我们一起来想像一下,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一位老奶奶来到公园里散步,微风吹拂,路边的花儿发出阵阵清香,小鸟在耳边欢唱,我们闻一闻周围的空气,感觉神清气爽,这就是清新。

  5.师:小朋友,学到这里,我们知道鹅大哥让鸡妈妈开窗,是为了让房子空气流通,让清新的空气进来,才使鸡娃娃的病好了。看来,鹅大哥是关心鸡妈妈一家的,是真心为鸡妈妈好的,他的意见是----善意的板书:善意

  6.鸡妈妈听了鹅大哥善意的意见,开了窗,鸡娃娃的病都好了,这个时候你猜猜鸡妈妈会怎么想呢?(要是早一点听鹅大哥的话,我的娃娃就不会生病了,以后一定要多听别人的意见。)嗯,课文里也是这么写的。——出示:以后一定要多听别人的意见。

  (三)学习4-6段

  1.我们再来看看狐狸的建议。指名读。

  2.听了狐狸的建议,鸡妈妈是怎么做的?指名说,出示:鸡妈妈听了狐狸的话,就把窗子开得大大的。指导朗读。

  3.通过上次的事情,鸡妈妈明白了要多听别人的意见。可是这次,它听从狐狸的意见,结果怎么样?(少了一只鸡娃娃)鸡娃娃哪去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指名读,出示:忽然,她在窗台上发现了狐狸的脚印。鸡妈妈明白了,自己上了狐狸的当。认识多音字“当”。你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狐狸干坏事的证据。原来狐狸让鸡妈妈把窗开得大大的,为的是??(偷鸡)多狡猾的狐狸呀!指导读狐狸的建议,教师点评(别有用心、不怀好意、诡计多端)

  4.是啊,狐狸给鸡妈妈提建议是为了方便自己偷鸡娃娃,对鸡妈妈来说,这种建议是不怀好意的,是恶意的。板书:恶意。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师:故事学到这里,你一定有很多感受,你想对鸡妈妈说些什么呢?

  2.师:鸡妈妈明白了这个道理了吗?你从哪句话看出来?“从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引导学生理解从此。

  3.课文学完了,我相信学生们的收获一定很大,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个道理,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辨别善意的和恶意的意见。对于善意的意见,我们要多听,对恶意的意见,我们要多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

  板书设计:

  鹅大哥狐狸善意恶意

  要多听别人的意见

  不是谁的意见都得听

语文教案 篇2

  一、复习导入

  1、猜口形游戏(教师或请几名学生作单韵母的口形,学生猜)

  2、过渡:a e u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好朋友i,你们看(出示ai ei ui)和它的好朋友挨得紧紧的,多亲热呀!它们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复韵母,同学们有信心学会吗?

  二、学习复韵母ai ei ui

  1、学习复韵母ai

  (1)、指导看图,根据学生的口语实践抽取挨字。

  (2)、教师范读,学生观察口形。学生试读,同桌互观察口形。

  (3)、指名读,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读。

  (4)、出示ai的四声,小组合作学习。

  (5)、小组竞赛读ai的四声。

  2、学习复韵母ei

  (1)、出示插图及韵母,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想想学习ai的方法,自己读一读,说说在读ei的时候,口形怎么变化?小组开火车读。

  (3)、在语言环境中学习ei的四声,丁丁的滑板车带上ei,你会读吗?自己边做手势边读一读。你知道有哪些字是读过ei的音?

  3、学习复韵母ui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自学ui及四声。

  (2)、检查自学情况小记者行动。由几名同学当小记者手持韵母卡片,分别采访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最后汇报。

  (3)、说说你知道有哪些字有ui的音?

  三、巩固练习,拼读音节

  1、出示来、每、回,学生认读。

  2、师:老师带来了ai ei ui三座小房子,同学们能不能把来、每、回三个字宝宝分别送到它们的家呢?

  (学生小组讨论,每组派一名同学把生字卡片放在相应的房子里。师生共同评议)

  3、师:同学们真棒!帮字宝宝找到了家。如果你们能把字宝宝的拼音读出来呢,字宝宝会奖大家一个苹果。(出示音节)

  (指名拼读,读对的'同学当小老师带读)

  4、游戏:捉小鱼。师:小河里有许多漂亮可爱的鱼儿,同学们想不想捉到呀!鱼儿可调皮了,你们要能够拼出它背上的音节,才能捉到它!各组派两名同学上来捉小鱼,我们比一比看哪一组是捉鱼能手。(让会读的学生带大家读一读)

  四、观察四线格中复韵母的位置及书写

  1、师:ai ei ui三位小朋友已经和小朋友玩了很久了,同学们能不能把它送回家呀?(出示四线格,学生观察复韵母在四线格的位置,说一说。)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五、小结回归,谈谈收获

  师:今天我们在拼音王国里玩得多快乐!能说说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读,读出故事内容

  二、理解重点词语、句子

  三、读出故事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精卫填海”导入

  二、检查预习作业(课件展示,有疑义的地方师生讨论)

  (一)利用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

  万仞(rèn)惩山北之塞(cheng)(se)荷担者(he)箕畚(ji)(ben)河曲智叟亡以应(sou)(wu)一厝朔东(cuo)(shuo)始龀(chen)

  无穷匮也(kui)雍南(yong)曾不能损魁父之丘(zeng)

  (二)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返回)

  2、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4、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

  5、指通豫南(“指”同“直”,一直,直接)

  (三)指出下列加横线词的古今意义

  1、何苦而不平(古义:愁什么,担心什么今义:不值得)2、曾不能(古义:竟,却今义:曾经)3、损魁父之丘(古义:削平今义:损坏)4、年且九十(古义:将近今义:并且)5、惩山北之塞(古义:苦于今义:惩罚)6、聚室而谋曰(古义:家人今义:房屋)7、如太行、王屋何去何?(古义:把。。。。怎么样今义:怎样)8、汝心之固(古义:思想今义:心理)

  (四)指出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及意义

  1、冀州之南(助词,的)2、山北之塞(助词,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3、出入之迂(助词,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4、跳往助之(代词,指愚公家)5、何曲智叟笑而止之(代词,指愚公)

  6、操蛇之神闻之(代词,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五)指出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

  1、面山而居(连词,表承接)2、笑而止之(连词,表修饰)

  3、而山不加增(连词,表转折)4、何苦而不平(连词,表承接)

  (六)指出下列加横线词的活用类型

  1、毕力平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2、面山而居(名词用作动词,面对着)

  3、箕畚运于渤的海之尾(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

  (七)指出下列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

  焉: 始一反焉(句末语气助词) 杂然: 杂然相许(纷纷)

  且焉置土石(哪里) 杂然前陈(零乱的样子)

  固: 汝心之固(顽固) 且: 年且九十(将近)

  吾义固不杀人(本来) 且焉置土石(况且)

  (八)将下列省略句补充完整

  1、一厝朔东(一厝于朔东) 2、帝感其诚(帝感于其诚)

  (九)将下列倒装句改为一般语序

  1、且焉置土石?(且置土石焉)2、告之于帝(于帝告之)

  3、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三、读

  1、自读课文,划分句读,有疑的地方画出,师生讨论

  预设: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2、听范读录音

  3、个别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听评

  4、分角色朗读,读出语气、语调、情感

  5、全班齐读

  6、全班背诵

  四、思考、讨论,完成课堂练习

  1、开头一句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

  其作用:

  衬托愚公形象的高大,山越高大,移山的任务越艰巨,愚公敢于移山的决心和勇气就越突出,其精神就越伟大。

  2、“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本在”的作用:

  “本在”一词为后文山被移走埋下伏笔

  3、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4、表现众人热烈响应愚公的倡议,;突出众人情绪高昂,场面热烈的词语是:“杂然”

  5、对于愚公移山,其妻“献疑”与智叟“笑”“止”所表现的态度是一样的吗?试分析

  预设:

  不一样,其妻“献疑”,是关心、担心,她并不反对愚公移山,她提出的是客观存在的困难,提出困难,是为了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使移山的理想变成现实。

  愚公的“笑”“止”,是轻视、嘲笑,对愚公移山持不屑一顾的轻蔑态度。

  6、你对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有何独特理解?

  预设:

  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年龄又很小,他都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去帮助愚公移山,说明愚公移山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支持与拥护。同时与下文的智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7、愚公与智叟各是用怎样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的',试分析一下。

  预设:

  愚公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有奉献自己造福后人的美好愿望,对移山充满信心。

  智叟从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畏惧困难,怀有私心,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及利益,认为自然是不可改变的,在自然面前表现的是无能为力。

  9、本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预设:

  愚公苦于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阻隔,决心平险,得到众人的支持,而智叟却竭力阻止。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命夸娥氏二子背走了这两座大山。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有了既定的目标,就必须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去奋斗,才能取得胜利。

  五、拓展练习

  (一)故事的结局是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你认为这样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为什么?

  预设:

  1、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这样的结局不仅没有损害愚公的形象,反而使愚公的形象更加丰满高大。正是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命大力神的两个儿子把两座大山背走,这个神话结尾烘托了愚公的形象,说明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感人至深。

  2、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美好愿望。

  3、这种神话结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由于古代生产力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人和自然的矛盾很难克服,只能以幻想的方式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

  (二)有人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路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对此,你怎么看?

  预设:

  1、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出入方便,而是要移走两座山,开出一条路,让山里的人走出去,山外的人走进来,搬家只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行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愚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看出了相对有限的困难和无限的人民力量的关系,他目光远大,认为移山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搬家只是静止地看问题,目光短浅。

  (三)对于“愚公”“智叟”这两个人的名字你是怎样理解的?

  预设:

  具有长远眼光而命名为“愚”,只有鼠目寸光而命名为“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色调,而且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六、附板书

  其妻-献疑(关心、担心)

  愚公(轻视、嘲笑)智叟-笑而止之

  子孙-杂然相许

  (支持、参与)

  遗男-跳往助之

  课后反思或意见: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明确写作目的;

  2、体会诗歌在表达上的方法;

  3、朗读全诗,进行语言积累;

  4、培养与人真诚交流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活动,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真诚。真诚的感谢,真诚的帮助,真诚的.劝告,真诚的交流。怎样才能表达出自己与别人交流时的诚意时,请听著名作家金波的一首抒情诗——《用目光倾听》。

  二、学习

  1、课题质疑;

  2、从第一小节中寻求答案——“用目光倾听”就是与别人交流时,要望着对方,

  3、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充分朗读全诗,寻找韵脚。

  4、介绍作者金波和诗体(十四行诗)。

  5、分小节朗读诗文,说说你对诗节的感受,老师适时补充。

  6、进一步熟悉诗体,体会诗歌在表述上的方法。

  7、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抄写、背诵。

  三、延伸:

  在与人交往、交流中,注重眼睛的对视、目光的倾听,真正做到以诚待人。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及写作年代,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体会本文清新淡雅的意境和严整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掌握白描写作的手法。

  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导入新课:

  冬季最令人高兴的莫过于下雪了,那飘扬着的.雪花,凝聚着对大地的热爱,从无垠的天幕洒落,在我们头顶飞舞,抚摸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下雪啦,多好!

  雪带给我们的感受?--静穆、纯洁、纯净、阔大而辽远--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咏雪》,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咏雪的佳句,谢道韫因此被誉为"咏絮之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yuan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3页)。文体:《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理清文章线索:

  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记叙文的要素--看雪的时间、目的地、人物、事件?

  明确: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目的地--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及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合作探究:

  (一)既然题目是《看雪》,现在我们就共同来品味张岱眼中的雪世界。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通过听觉写景,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寒噤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一个"绝"字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唐人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视觉)二者虽写法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移步换景,变换角度,作者又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表现了随着小舟的缓缓行进,湖中景物依稀可辨的景象,同时它们的排列由大至小,突出"小"字。

  本段文字写景所用手法为白描,你能否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举出一两个例子并加以分析。

  品味白描手法的妙处: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本文写景有两句,先从大处下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描写雪后西湖全景,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接着,作者落笔眼前,写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莽苍的大自然进行对比,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的一种人生情绪。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远近、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本段文字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苍海一粟"的深沉感慨。有孤独、落寞之感慨;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此正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学生再朗读体味)

  你能在文中再找出一些能表现作者此种情怀的词或句子吗?并分析。(独、痴)

  (二)难道真的无人拥有如此情趣吗?看来不是,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还有谁有这样的闲情雅致。(湖心亭对座饮酒观雪的两个金陵人)

  作者在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惊喜、愉悦(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但作者并不说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悦、惊喜,反写二客,此正正所谓"文如看山不喜平",足见作者用笔之巧。(强饮三大白)自己本不善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而且连饮三大杯,由此我们可以想象"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名句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达到熟读,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

  2、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了解特殊的语法现象。

  3、结合时代背景,体味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法与学法]

  采用以诵读为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诵读课文,归纳重点字词句,以达到熟读全文、背诵部分段落的目的。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背景提示:(可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

  吴越是春秋后期兴起的两个大国。两国经常攻战不休。公元前496年,吴攻越,吴师败绩,吴王阖闾受伤死去。儿子夫差继位。公元前494年夫差为报父仇攻越,败越于春椒(今江苏苏州),又乘胜攻入越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后讨伐吴国,在五湖大败,率五千甲退守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求和。本文就从这里开始

  二、教师范读或听录音

  三、讲读文章第一段

  1.学生齐读

  2.学生质疑,教师答疑,扫清字词

  注意:实词------栖、退、进、资、行、成

  虚词------乃、则、夫、虽、之、然

  固定短语------无乃……乎?

  特殊句式------何后之有?

  古今异义------行成

  3.思考:

  ⑴.开篇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为何用一“栖”字,而不用“退”“守”“军”等字?

  探究学习:《史记》中称:“犹鸟栖于木以避害也。”这就形象地写出了勾践兵败退守会稽山的窘迫、凄惶。

  ⑵.勾践事急而求贤,越国大夫种对勾践“求谋臣”所持的观点是什么? 文种用了一段精彩的语言阐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道理,这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探究学习:凡事应该早做准备。比喻说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⑶.本段大意:勾践求贤,文种定计,向吴求和。

  四、讲解文章第二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

  2、利用注解,学生自我疏通字词

  3、教师点拨:

  实词------说、暴露、更、致、誓、帅、蕃、取、免、饩、释、洁、礼

  虚词------于、以、而

  通假字------帅、取、免、政、摩厉、

  难句翻译------4.思考:

  ⑴、勾践对内对外“请更”,有哪些具体措施?

  对内: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对外: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⑵、勾践这一系列的.“更”,其目的是什么?

  卧薪尝胆,准备复国

  ⑶.为复国勾践采取了那些一系列具体措施?

  鼓励生育,减免赋税,广招贤才,休养生息。

  ⑷.按说,富民强邦,重点应是发展生产,但文中勾践制订的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围绕繁衍人口这个中心,特别是生女孩给予更多的奖赏,这是为什么?

  探究学习:此即《左传》所称的“十年生聚”。需知在生产力普遍低下的上古时期,一个国家要强盛,要发展生产,首先需要的是劳动力;同时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是兵员的多寡。勾践要复兴越国,首先重视发展人口,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而生女孩给予更多的奖赏,不过是为了赢得更多的生育者。同时勾践给予“达士”优厚待遇,礼贤下士,广揽人才,说明他在重视人口数量的同时,更注重人口质量。

  五、作业:背诵全文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会字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一些蔬菜,了解一些它们的特点。

  4.拓展延伸,学会创造,说说自己了解的其它蔬菜,并给它们编儿歌。

  重点难点

  1.会写本课生字词。

  2.了解部分蔬菜的特点。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

  重点难点

  1.会认11个生字。

  2.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

  教具准备

  菜园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菜地挂图:

  2.菜地里都有一些什么蔬菜呢?

  3.现在的菜园里可热闹了,成熟了的蔬菜都想上市场看看,到小朋友们的家里做客。(教师出示课题)

  4.指名读课题。

  5.全班齐读课题。

  二、摘蔬菜,认读生字

  1.指名拿着篮子上来摘蔬菜。

  2.展示学生采摘蔬菜的情况,认识蔬菜及蔬菜的名称。

  3.认读相关的生字。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什么蔬菜呀?

  (2)指导认读蔬菜后面的生字。

  (3)指名认读,并教小朋友们读。

  (4)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5)开火车,巩固生字的`认读。

  三、图文结合,了解各种蔬菜的特点

  1.教师展示文中介绍的相关蔬菜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这些蔬菜长什么样?

  2.指名反馈,教师结合实物引导感知。

  3.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的练习:照样子填一填,涂一涂,读一读。

  4.反馈。

  5.全班读一读,巩固对茄子等蔬菜的特点的认识。

  四、诵读儿歌

  1.教师导入:小朋友们,这些蔬菜各有各的样,各有各的特点,多可爱呀!有人把它们编成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请大家快打开课本读一读。

  2.学生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再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3.同桌互相读,互相帮助,把儿歌读得更好。

  4.指名反馈读,学生语文。

  5.集体一起读一读。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拓展延伸,学会创造,说说自己了解的其它蔬菜,并给它们编儿歌。

  教学重点

  学会7个生字。

  教具准备

  有关蔬菜的资料、实物,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检查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2.指名认读。

  3.开火车认读,再次巩固。

  4.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5.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适当各种识记生字的办法,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多采用形象识记。

  二、朗读儿歌,熟读成诵

  1.学生自由朗读,读通句子。

  2.小组交流读的情况,建议学生读的时候适当地,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表演读。

  3.检查:教师出示蔬菜的图片,学生口头表达他们的特点。

  4.教师肯定,鼓励背诵课文。

  5.指名交流背诵的方法,教师、指导。

  6.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儿歌。

  7.指名背诵儿歌。

  8.全班齐背诵。

  三、拓展延伸

  1.让学生拿己带来的蔬菜并进行介绍。要求说出蔬菜的主要特点。

  2.教师,全班小朋友把带来的蔬菜放到周围供学生参观。

  3.创作儿歌

  (1)鼓励学生给自己带来的蔬菜编儿歌。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编儿歌。

  (3)反馈,诵读学生自编的儿歌。

  四、指导写字

  1.出示今天的写字内容,并让学生认读、组词。

  2.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字在书写上应该注意什么?

  3.引导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集体反馈,教师强调。

  5.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辅导,提醒学生注意双姿。

  6.作业点评。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

  教后感

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积累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过程】

  一、创境揭题,诱发情感

  出示两幅画面:笋芽儿、竹子。

  (画外音: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生长后的竹子浑身都是宝,给人们带来无数的好处。想知道笋芽儿是怎么一天天长大的吗?)

  揭示课题:4 笋芽儿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三、读读画画,了解笋芽的生长经历

  愿意当可爱的笋芽吗?

  咱们通过读读书、画一画,把你们的生长过程记录下来吧:

  1、同学自由读书,勾画有关笋芽生长的词句反复练读。

  2、试着画出笋芽生长为竹子的过程,同位交流“笋芽生长录”:

  全班评画,老师板画。

  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四、朗读感悟,体会笋芽的成因

  1、小笋芽们,现在你们终于长成了一株株健壮的竹子,你们可以自豪地说:俺长大啦!再读读课文,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话?

  2、指导朗读春雨、雷公公呼唤的句子以及妈妈关爱、太阳公公温暖的句子:

  引导同学找出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指导朗读。

  3、分角色有感情练读课文,补充“笋芽生长录” 的画:

  展示读书,老师板画。

  五、总结全文

  笋芽儿们,在温柔的`春雨姑娘滋润,雷公公的呼唤,妈妈的关爱,太阳公公的温暖下,你们自豪地长大了。把你们最想说的话写在“笋芽生长录”上。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用自己的方式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3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三个偏旁。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利用生活经验、图片、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竹排、树木密、禾苗、江南、鱼米乡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能喜爱江南,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

  【教学难点】

  1、理解“江南鱼米香”、“画中游”。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之美,文字之美,江南水乡之美。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美景,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完了所有的拼音,老师知道小朋友们拼音学得可好了,是吗?那,老师来考考你们。

  师:读得真好,奖励你们认识它们的汉字朋友。(出示:竹排)看着字儿你们再来读读。

  师:小朋友看见过竹排吗?猜一猜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出示竹排的图片瞧,这就是竹排,把一根根的竹子排好队,捆扎起来,就成了“竹排”。看,一条条竹排就像一只只小船,载着人们飘荡在平静的河面上。今天咱们要学的课文就跟这竹排有关,题目是《小小竹排画中游》。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师可以结合PPT资源,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初步感知与思考。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三、学习生字,了解词语

  1、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呈现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生字。

  2、学生自学。

  (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放声朗读,要求想办法把音读准。

  (2)自学检查。

  师:抽4位小朋友每人读一段。其他小朋友来当小医生,拿起铅笔,把他们读错的字圈出来。

  师:4个小朋友读完了,你们有没有发现毛病呀?谁来说一说。

  师:这个字你会读吗?你来读。请读错的人再来读。一起读。

  (3)纠音后再次朗读,教师和学生一起认读生字“口-日-中”,认识笔画横折和横折钩并书写。

  (4)课件出示写在田字格中的字,引导观察要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5)读一读: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

  (6)描红、书写,教师给予指导,并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一定形式的奖励。

  四、扩展运用

  在生字卡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词说一句话或几句话。想想江南还有那些美丽的景色,自己画一画。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巩固强调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方法。

  2、熟读课文,了解本课的大概意思,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的顺序。

  3、体会父亲和儿子不同的心理变化,感受孩子们的天真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掌握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概括。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切过苹果吗,这节课我们学习《切错的苹果》。

  二、初读课文,领略大意

  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边读边画,学习生字

  错:交错错落有致错综复杂

  屉:屉帽一屉馒头抽屉

  惯:惯例惯性娇生惯养

  拦:拦击拦路拦腰

  核:杏核核武器核查核对核心

  彻:彻夜彻骨彻底彻头彻尾彻悟

  印:印象印花印泥

  三、指导书写

  请学生先观察,再示范,后书写。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切过苹果吗?在小组内切切看,看你们一共有多少种切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深入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这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读课文,找找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的是“儿子为什么要切苹果”这个内容的?

  3、谁愿意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说儿子为什么要切苹果?

  4、“显示显示”一词能不能换个词来说?

  5、从这个词可以看出儿子怎么样?

  6、找出儿子说得话并用浪线画出来,然后再练习读一读。

  你从爸爸的话中读懂了什么?

  7、同桌之间练读儿子和爸爸的对话。

  8、这时,爸爸看到儿子说的那颗星星了吗?同学们自由读第5自然段。

  9、练习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三、

  说一说,你有没有这样类似的经历。

  四、作业设计写词语。

  爸爸习惯

  切错的苹果

  儿子创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2-20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4-04

语文《画风》教案05-06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氓》教案02-23

语文教案(经典)09-12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经典】09-06

(经典)语文教案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