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2-12 07:22:40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理论依据】

  皮亚杰认为“智慧自动作发端”,儿童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实现认知的发展。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来说,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不要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幼儿,而应创设丰富刺激的环境,提供可操作性、挑战性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学习。

  【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从幼儿实际出发,设计了小猴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来自主探索4的形成。

  2、玩中学。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从“游戏动作”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

  3、做中学。提供可操作性的材料,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主动获取知识。

  4、循序渐进。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层层递进,逐步提升幼儿能力。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4的形成。

  2、感受招待客人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猴手偶4个、课件(餐桌)、果盘人手一个、仿真水果若干、沙包若干。

  【活动过程】

  1、随音乐《玩具进行曲》入活动室。

  2、游戏《抱一抱》复习3以内的数,为学习4的形成做好知识铺垫。

  3、以小猴子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4的形成。感知招待客人的礼仪。

  (1)利用手偶依次出示小猴子一家,引导幼儿点数4,感知3添1是4,4去1是3。

  (2)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怎样招待客人。

  师:“小猴子一家来我们幼儿园做客,该怎样招待他们呢?”

  4、(出示餐桌课件)准备餐具,强化4的形成3添1是4。

  师:“餐桌上有些餐具准备的不够,宝宝们帮老师找找是那些餐具呢?”(引导幼儿把不够4个的餐具添1变成4个)

  5、操作游戏分水果,进一步感知4的多种形成。

  (1)盘子里的水果有1个的、2个的、3个的,要求幼儿把每个盘子里的水果都变成4个。(幼儿分组操作)

  (2)师检查是否每个盘子都是4个。

  (3)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把水果变成4个的。

  6、游戏《猫捉老鼠》巩固提升幼儿对4的形成的感知。

  游戏:准备4个洞,每个洞里最多住4只小老鼠,大花猫来的时候小老鼠们赶紧到洞里躲起来。大花猫打破一个洞,洞内的小老鼠马上分散到另外3个洞,最多住4只小老鼠。幼儿集体出洞,每人取4个沙包,把大花猫打跑。

  7、结束。

  欢送小猴子一家。

  小百科:4,数字,是3与5之间的自然数,也是正整数、偶数、有理数、实数。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初步观察感知小鸡、小鸭不同的外部特征;2、初步了解小鸡、小鸭的生活习性;3、萌发对小鸡、小鸭这对好朋友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小鸡和小鸭》PPT 2、小鸡、小鸭大图片 3、小鸡、小鸭胸牌若干 4、救生圈若干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师:今天邱老师请来了两个小宝宝,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

  1、出示PPT1:鸡蛋和鸭蛋——幼儿讲述师:我们来看看小朋友说对了吗?

  ——教师小结:大的白色的.是鸭蛋宝宝,小的黄色的(有颜色的)是鸡蛋宝宝。

  2、故事情景师:原来呀,鸭妈妈不会孵蛋,它请鸡妈妈帮忙。

  ——出示PPT2:蛋壳裂开了,钻出了一只小鸡;蛋壳又裂开了,钻出了一只小鸭。

  3、观察认识小鸡、小鸭不同外部特征、师:啊呀,这两只小宝宝躲起来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出示PPT3——幼儿讲述,区分小鸡、小鸭不同外部特征——教师小结:小鸡的嘴尖尖的、小鸭的嘴扁扁的;小鸡的脚是细细的爪子,小鸭的脚叫大大的脚蹼。

  二、游戏认知环节1、小鸡、小鸭分角色师:小鸡、小鸭带来了可以和它们一起玩的邀请卡,老师分给小朋友吧!(拿到的小朋友看看自己是小鸡还是小鸭呢?)——幼儿辨别角色师:拿到小鸡的请到鸡妈妈这边,拿到小鸭的请到鸭妈妈那边!

  2、情景游戏师:好,大家真棒!那现在我们来看看它们都喜欢去哪玩?猜猜它们喜欢做什么呢?

  ①PPT4:草地——幼儿猜想它们在草地上喜欢做什么?( 幼儿个别表演或集体个别表演)——师:我们看看它们来到草地上它们喜欢做什么:小鸭散步,小鸡也去散步!

  ②PPT5: 泥土地——幼儿猜想它们在泥土地上喜欢做什么?(幼儿个别表演或集体个别表演)——师:我们来看看它们来到泥土地喜欢做什么:小鸭挖土,小鸡也去!小鸭找到一条蚯蚓,小鸡也找到一条蚯蚓!

  ③PPT6: 河水旁——幼儿猜想它们在河水旁喜欢做什么?(幼儿个别表演或集体个别表演)——师:我们来看看来到河水旁它们喜欢做什么:小鸭喝水,小鸡也喝水!

  ④ PPT7:扑通,小鸭跳进河里去游泳;扑通,小鸡也跳进河里去游泳!可是小鸡不会游泳“救命啊!”它在水里挣扎,小鸭听见了叫声,赶快救起了小鸡。

  师:发生什么事了?——幼儿讲述三、结束环节游戏1、小鸡、小鸭生活习性小结——教师小结:小鸡和小鸭这对好朋友,在一起散步、挖土、找蚯蚓、喝水,却不能一起游泳,因为小鸭会游泳,小鸡不会游泳。

  2、延伸问题讨论师:那小鸡很想跟着小鸭一起游泳,怎么办呢?

  ——幼儿讲述(引出“救生圈”)3、游戏结束师:那我们请小鸡带上救生圈和小鸭一起去游泳吧!

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组织

  欧明权 杜雪梅陈娟冶炼 许娟 张 燕

  二、活动主题

  严肃 活波 开拓 进取

  三、活动内容

  1.拔 河 :组队:临床:1队(外科队伍:包括外一科 外二科 妇产科 手术室 口腔科 供应室);2队(内科队伍:包括内一科 内二科 内三科 急诊科 针灸康复科)3队(窗口服务队伍:包括门诊、体检中心、检验、放射、CT、功能科、中西药房、煎药室):4队(包括:行政、后勤、收费室、医保办)。人数:每支队伍参加人员15人。

  2.跳 绳: 各队出2人。(1队2人,2队2人,3对2人,4队2人),跳绳队伍人员原则上与其他项目人员不交叉。

  3.羽毛球:各队出2人(1队2人,2队2人,3队2人,4队2人)

  四、活动议程

  1.活动致辞(女工委:杜雪梅)

  2.跳绳比赛:规则:计时1分钟,1分钟内个数最多的获胜。参赛人员在裁判口令指挥下统一起跳,口令结束停止。

  3.羽毛球:实行单人对打,不循环,不交叉,一局15分,三打二胜;随机选择对手,同队不比赛。例如:外科队(1)→内科队(1);支持队(1)→保障队(1);外科队(2)→内科队(2);支持队(2)→保障队(2)。

  4.拔河比赛:不以时间计算,以是否过界作为判定输赢的.标志,比赛出场顺序:随机抽取对手,胜者进入决赛争夺冠亚军,败者争夺第三名。

  5.颁发纪念品

  五、活动时间及地点

  3月7日下午(星期一下午14:30分)

  地点:联系后通知各部门

  六.活动评委

  拔河:欧明权 侯映伦

  跳 绳:冶 炼许 娟

  羽毛球:侯映伦 张 燕

  七、安全保卫及物质后勤保障工作

  场地布置:伏增岁负责

  宣传标语:院办陈娟负责

  安全保卫人员: 杨伟 秦云负责

  八、活动聚餐

  活动当天或前后由各科主任(护士长)组织聚餐;活动费用统一由科室负责人员领取。

  九、放假情况

  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规定,3月8日妇女同志放假半天。

  阆中市中医医院妇工委

  20xx年2月25日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文学作品的趣味性。

  2、理解:摘、拉、推动词3、学习用"红红的**,黄黄的**,紫紫**"等来描述自己看到的水果。

  活动准备:

  PPT、各种水果图片、房子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直接导入。

  1、(ppt)这是谁?它们怎么了?听完了故事《美丽的水果屋》你们就知道了。(给幼儿在听故事前设下悬念)

  二、分段欣赏(出示PPT)

  片段一:秋天的果园师:熊妈妈的果园里结满了哪些水果?谁能用好听的话说说?

  小结:秋天到了,熊妈妈的果园里到处都是水果,绿绿的西瓜,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紫紫的葡萄,真是好看极了。

  片段二:熊妈妈和小熊摘果子运果子熊妈妈和熊宝宝在干什么?(摘水果)我们一起跟熊妈妈和熊宝宝来摘水果。(做摘的动作,边摘边说:摘一个放一个,摘一个放一个)师:熊妈妈和熊宝宝摘一个放一个,装了满满一车,熊妈妈在干什么?(拉车,做拉车的动作)熊宝宝在干什么?(推车,做推车的动作。)

  小结:熊妈妈和熊宝宝高兴的把一车车的水果运回了家

  片段三:晚上,熊妈妈和熊宝宝睡在外面,冷得发抖师:看,水果把屋子怎么样了?(塞的满满的)熊妈妈和熊宝宝没地方住,只好睡在外面了。天好黑,好冷!熊妈妈和熊宝宝冻的睡不着觉,怎么办呢?

  片段四:美丽的水果屋师:熊妈妈和熊宝宝想出了什么好办法?(用水果盖间大房子)师出示水果屋:熊妈妈和熊宝宝的水果屋是怎么做的呀?(用红红的苹果做屋顶,用绿绿的西瓜做墙,用黄黄的梨做门,用紫紫的葡萄做窗,盖了一间美丽的水果屋)

  小结: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用红红的苹果做屋顶、用碧绿的西瓜做墙、用黄黄的梨做门、用粉红的.桃子做窗……盖了一间美丽的水果屋。熊猫妈妈还把许多水果分给了邻居们,熊猫宝宝又请来了小兔子、小猪到家里来做客,他们围着香甜的水果屋吃着水果、跳着舞,高兴极了。好东西要大家分享。

  三、师幼共同讲述故事。

  师:这个故事好听吗?小朋友想不想也来讲一讲这个好听的故事呢?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来讲一讲这个好听的故事吧!

  (师幼看图一起讲故事。)

  四、装扮:美丽的水果屋今天王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屋子和水果,我请大家分成5组来装扮一下屋子。请先商量一下用哪个水果做屋顶?哪个水果做墙?哪个水果做门?哪个水果做窗?装扮好了请大家来说说自己的水果屋。

  五、结束部分今天我们听了《美丽的水果屋》的故事,而且还自己动手装扮了一间水果屋,你们真棒!回去以后把这个好听的故事讲给家里的其他人听一听。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准备:

  关于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从受精到逐渐长大)的图片若干、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流程:看看讲讲 —— 大胆提问 —— 创编歌曲

  活动过程:

  (一)看看讲讲:在妈妈肚子里

  老师:“我们的区域活动中有很多关于“在妈妈肚子里”的图片,我知道小朋友都很想了解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一天天长大的。现在,张老师在墙壁上贴了很多图片,有的是小宝宝刚刚到妈妈肚子里时的图片,有的是小宝宝逐渐长大的图片,有的是小宝宝刚刚出生时的图片,你们去看一看,和好朋友说说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一天天长大的。”

  1、幼儿自由结伴去找图讲述,并相互交流。

  2、除了图片上的,你还知道些什么,也可以和好朋友说说。

  (二)大胆提问:在妈妈肚子里

  1、你们已经知道了很多关于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秘密,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大胆的提问,你们的问题越多,知道的秘密就越多。

  2、幼儿质疑(老师根据幼儿的问题随机做好直接回答或把问题反抛给幼儿进行讨论)。

  3、教师结合图片进行小结:爸爸和妈妈结婚后,觉得很孤单,他们想如果家里有个小宝宝那该多好啊!于是爸爸把许多叫“精子”的小种子放在妈妈的肚子里,精子在去妈妈肚子的途中遇到许多“卵子”,如果他们成为好朋友,拥抱在一起就会变成小宝宝。妈妈肚子里有一个器官叫子宫,小宝宝就住在里面。子宫壁上有一层膜,那就是胎盘。胎盘上有一根脐带,连着小宝宝的'肚脐,帮助小宝宝吸收营养和排出身体里的废料。就这样小宝宝一天天的长大了,当他大得在子宫里呆不下时,小宝宝就出生了。

  (三)创编歌曲:在妈妈肚子里

  1、“你们知道小宝宝要在妈妈肚子里呆多长时间吗?这么长的时间,小宝宝在妈妈肚里干什么,让我们用好听的歌声来告诉大家。”

  (复习歌表演:在妈妈肚子里)

  2、“小宝宝除了会在妈妈肚子里洗澡,睡觉外,还会干些什么?”(老师就幼儿回答的内容引导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3、幼儿分小组创编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4、请幼儿以小组的形式表演他们编得歌曲。

  5、小宝宝要在妈妈肚子里呆十个月,又是踢又是跳的,妈妈累不累呀?妈妈这么辛苦才生下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对妈妈?(激发幼儿爱妈妈情感)

  附:歌曲《在妈妈肚子里》

  1=C 4/4

  5 3 6 5 3 1 | 2 2 4 4 3 3 5 | 5 3 6 5 3 1 |

  小 宝宝,小 宝宝,躲在 妈妈 肚子 里,又 是哭,又 是笑,

  小 宝宝,小 宝宝,躲在 妈妈 肚子 里,洗 洗澡,睡 睡觉,

  2 4 3 2 1 ||

  顽 皮 又可 爱。

  聪 明 又健 康。

  设计思路:

  我班AA小朋友的妈妈怀孕了,随着妈妈的肚子逐渐隆起,小朋友的好奇也日渐升温。他们常常会驻足在她身旁,一会儿听听,一会儿摸摸,还问些奇奇怪怪的问题。于是,我们根据小朋友们的兴趣需要开展了主题活动:“我的故事”,活动“妈妈肚子里的我”就是在主题背景下的一次学习活动。本次活动有机综合了社会常识、语言、音乐等内容,意在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鼓励他们积极探索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了解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从而进一步激发小朋友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唱唱、跳跳等不同表现形式,引导幼儿想象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体验生长的快乐。

  2、鼓励幼儿改编歌词并用动作表现出在妈妈肚子里干什么,提高幼儿想象力。

  3、了解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重难点:

  重点:通过看看、讲讲、唱唱、跳跳等不同表现形式体验在妈妈肚子里生长的快乐,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难点:鼓励幼儿合作仿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