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2-22 08:07:26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针对学前班的孩子,凡事依靠父母,生活不也能自理,也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衔接,

  让孩子们在即将不如小学的学习生活时,让他们学会一些生活的技能,

  真正的在生活上能自理。

  活动目标

  第一:认知方面,让孩子们基本掌握系鞋带的方法和步骤;

  第二:情感方面,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父母分担,在活动中,能互相帮助,领略团队的力量。

  第三:可以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度。

  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孩子掌握系鞋带的具体方法,如何去带动孩子的兴趣,主动去尝试系鞋带,加强孩子们的耐心,克服为难情绪。

  活动准备

  《小白兔采蘑菇》的音乐,小白兔头饰一个,大号的红色鞋子一双,闪光纸制作的鞋子数只,鞋带数根。

  活动过程

  1,播放《小白兔采蘑菇》的音乐。老师扮小白兔,穿着红色的大号鞋子(有一只没系好鞋带),摇摇晃晃的给孩子们打招呼,

  (摇晃的动作是为了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

  2,随着故意的摔倒,音乐停止,老师大哭,再次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红色的'鞋子上,老师提问,让孩子们去发现问题的所在,

  有孩子发现真正的问题时,抓住这个契机,

  3,提问,如果鞋带没系好,会是什么样子,让孩子们自由的表演,互相模拟滑稽可笑的样子。

  4,引发怎样去系鞋带?

  5,通过儿歌和讲故事的形式,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怎样系鞋带?老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系鞋带(两条小虫子,转山洞,变呀变,

  变成两只兔耳朵,折呀折,绕一绕,弯一弯呀,拉亚啦,拉出蝴蝶飞飞飞!)

  6,分发材料,分组练习,让孩子们反复的练习,让他们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发扬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

  7.展示区,比比看,哪一组的鞋带最漂亮

  活动延伸:可以带领孩子们用手指穿着鞋子进行角色游戏的表演;还可以用废报纸来制作鞋带和鞋子。

  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活动中,我有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在选择材料时,不够新颖,应采取和孩子们一起用废旧报纸制作鞋子,这样他们更能提高兴趣;

  第二,教学活动的思维不够巧妙,具体的细节,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乃至整个活动有些按部就班的感觉;

  第三,在情感方面的引导有些欠缺,未能带动孩子和激发孩子去学会生活自理的兴趣。

中班教案 篇2

  游戏辅导意向:

  引导幼儿积极的与同伴游戏,体验到交朋友的乐趣。

  游戏准备: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若干套贴花,每套数量为5-6种。

  游戏规则:

  1、音乐响起,幼儿出发任意找到一个好朋友跳邀请舞。

  2、在间奏音乐响起时,重新寻找另外的朋友跳舞。

  3、每段音乐交替,寻找到一个新朋友时,互相赠送小贴花。

  舞蹈结束时,数一数手上的贴花数量是多少,和几个朋友一同游戏。

  行为观察:

  1、音乐响起时,是否主动、愉悦的去寻找朋友?

  2、在跳邀请舞时,是否边唱边跳,动作是否放松?

  3、间奏音乐响起时,交换朋友是否迅速、默契?

  4、当自己想找的朋友已和别人结伴时,采取了怎样的策略?

  5、在舞蹈结束时,数数手上的`贴花,情绪表现如何?

  澄清讨论:

  1、今天的游戏你玩得快乐吗?为什么?

  2、你找到了哪些朋友?和平时经常在一起的一样吗?

  3、是不是每次你都能快速的找到朋友,你是怎样做的?

  3、当你数数手上的贴花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中班教案 篇3

  游戏目标:

  1.乐意参与故事表演,他演合作表演的乐趣。

  2.能积极合作表演故事。

  3.能用不同的语气大胆表现角色之间的对话。

  重难点分析:

  重点:能积极合作表演故事。

  难点:能用不同的语气大胆表现角色之间的对话。

  游戏准备:

  物质准备:挂图。

  精神准备:熟悉《母鸡和苹果树》故事。

  活动过程:

  1.播放故事录音,边听边学说母鸡和大灰狼的对话 。

  2.协商分配母鸡、大灰狼、旁白等角色,合作进行角色装扮,做好表演准备。

  3.合作表演故事,教师以观众的身份观看幼儿的表演,并以较好的方式鼓励幼儿的`大胆表现。

  4.表演结束后,指导幼儿说说表演的成功与不足之处,重点指导角色之间的对话语气和动作,鼓励幼儿提出合理的表演建议。

  5.交换角色进行重复表演。

中班教案 篇4

  有益的学习经验:

  1、 学习朗诵儿歌,能较好地表现诗句的重音与停顿。

  2、 知道对人谦让是很好的。

  活动准备:

  木偶哥哥和弟弟。准备一个大梨一个小梨。

  活动与指导:

  1、 出示木偶哥哥、弟弟、出示大梨和小梨。

  让幼儿进行设想:这是哥哥这是弟弟,一天妈妈买回两个梨,一个大一个小,哥哥和弟弟会怎么分这两个梨呢?让幼儿进行设想,表现各自的态度。

  2、 引起学儿歌的兴趣:哥哥弟弟到底是怎么做的呢,听听儿歌“两个梨”。

  教师操纵木偶朗诵儿歌,教师大声朗诵幼儿小声跟着,反复学习。

  3、 幼儿可以自由结合,你朗诵给我听我朗诵给你听。

  附儿歌:

  两个梨

  妈妈下班来,带回两个梨,

  大的'给哥哥,小的给弟弟,

  哥哥说:“弟弟比我小,大梨给弟弟。”

  弟弟说:“我是小弟弟,应该吃小梨。”

  妈妈点点头,脸上笑眯眯。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掌握情节,学习动物对话。

  2、丰富词汇:苦恼、耕田、传播、报时。

  3、体验为别人做好事,别人喜欢,自己也快乐的感受。

  4、能结合生活经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快乐的小公鸡》。

  2、老牛在田地耕种、青蛙在池塘边捉虫、蜜蜂在花丛中采花蜜传花粉的图片

  3、老牛、青蛙、蜜蜂、小公鸡、公鸡爸爸头饰。

  4、布置田野、池塘、花丛的背景。

  活动过程:

 一、边看角色演示边讨论,幼儿初步体验情感。

  1、出示老牛(头饰)——“我快乐的是老牛,小朋友好”。

  教师以角色口吻引导幼儿讨论: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快乐吗?

  2、演示青蛙(头饰)、蜜蜂(头饰),鼓励幼儿猜想它们快乐的原因。

  师:小青蛙和蜜蜂都说自己快乐, 请你们猜一猜它们为什么快乐呢?

  3、出示小公鸡(头饰),引出故事《快乐的小公鸡》

  师: “我是一只小公鸡,我也想找快乐。”

  讨论:小公鸡怎么样才能找到快乐?

  二、教师有感情讲述故事,提问幼儿。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故事<<快乐的小公鸡>>。

  1.故事里有哪些动物?

  2、小公鸡整天没事干,它心情怎样?(丰富词汇:苦恼)

  3、故事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4、小公鸡找到谁,它们怎样说?

 三、观看课件,欣赏故事,让幼儿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师;现在,我们一起观看小电影《快乐的小公鸡》。

  1、小公鸡跑到田野问谁?

  2、小公鸡怎样问老牛呢?(学习句子:爷爷,怎样才能快乐呢?)

  3、出示图一:老牛爷爷怎样回答?(学习对话:帮助人们耕种田地,就会快乐了。丰富词汇:耕种)

  4、小公鸡跑的那里问青蛙?

  5、出示图二:青蛙哥哥怎样回答呢?(学习对话:为庄稼,捉害虫就会快乐。)

  6、它跑到花丛问谁?

  7、出示图三:蜜蜂姐姐又是怎样说的?(学习对话:飞来飞去给花儿传播花粉,就会快乐了。丰富词汇:传播)

  8、老牛爷爷、青蛙哥哥、蜜蜂姐姐说的'不一样,小公鸡怎样办呢?

  9、公鸡爸爸怎样回答小公鸡?(学习句子:帮助别人,你就会得到快乐。)

  四、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小公鸡怎样找到快乐。

  师:小公鸡是怎样找到快乐的?

  五、观看课件故事结束部分,理解小公鸡快乐的原因。

  师:小公鸡怎样找到快乐呢?(幼儿讨论后,提问个别幼儿)

  师:原来小公鸡每天早早起床,为人们报时,它成为一只快乐的小公鸡!(丰富词汇:报时)

  六、引导幼儿思考其它动物快乐的原因。

  师:老牛爷、青蛙、蜜蜂它们用自己的本领去帮助别人,所以它们快乐,请小朋友想一想,还有那些动物?它们有什么本领去帮助别人,让自己快乐呢?

  七、教育幼儿,懂得帮助别人是快乐的事。

  师:在生活中,你们怎样让自己成为快乐的小朋友呢?(幼儿自由讨论,提问幼儿)

  小结:原来我们经常帮助别人,爱劳动,做一位勤劳有爱心的小朋友,就会赢得大家的喜爱,自己也快乐了!

  八、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边听故事,边故事表演。

  师:等会,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进行故事表演。记住在表演中一定要说出你所扮演角色的对话啊!现在请大家故事表演!

  九、让幼儿在故事表演中,愉快结束游戏。

  故事:快乐的小公鸡

  整天没事情做,心里很苦恼,它想:怎样才能快乐呢?它跑到田野里问老牛:“爷爷,怎样才能快乐呢?”老牛说:“帮助人们耕种田地就快乐了。”它跑到池塘边问青蛙:“小哥哥,怎样才能快乐呢?”青蛙说:“为庄稼,捉害虫就快乐了。”它跑到花丛中问蜜蜂:“小姐姐,怎样才能快乐呢?”蜜蜂说:“飞来飞去给花儿传播花粉,就快乐了。”小公鸡回到家里问爸爸:“爸爸做什么事最快乐呢?为什么老牛爷爷,青蛙哥哥,蜜蜂姐姐说的不一样的呢?”爸爸笑着说:“帮助别人你就会得到快乐!”从此,小公鸡每天早早起床,和爸爸一起为人们报时,它成为一只快乐的小公鸡。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操作实物的基础上,理解5的分合。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2、尝试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一个信封、5个小星星,每个幼儿一份。

  2.操作卡片1张、水彩笔、圆形宝宝、方形宝宝,每个幼儿一份

  【活动过程】

  一、 准备环节:

  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老师问幼儿:“请你跟我这样做?(老师拍五下)”

  幼儿回答:“我就跟你这样做,(幼儿跟着拍五下)”

  老师拍手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小手收藏起来)

  幼儿拍手回答:“我就跟你这样做,”(把小手藏起来)

  二、点数

  师:快要过新年了,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礼物,我们拿出来看看。是什么呀?(小星星)

  老师给了小朋友几个小星星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幼儿在小桌子上进行点数。

  老师请个别幼儿点数。

  三、幼儿自己探索。

  1.师:5个小星星我要送给方形宝宝和圆形宝宝,该怎样分呢?我们小朋友拿着星星去试试,好不好。

  2.幼儿进行操作。

  (1)师:“你是怎样分的?”

  老师请个别幼儿说。(方形宝宝分2个,圆形宝宝分3个)。

  (2)“和她分的一样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你们真棒”。

  (3)师:还有谁跟他们分的不一样。

  老师请个别幼儿说。方形宝宝分1个,圆形宝宝分4个,(分的一样的幼儿举起手)

  (4)“老师将小朋友分的整理了一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所有的分合式,幼儿集体读一遍。

  三、根据顺序进一步理解5的分成。

  师:老师也想来分一分,如果我方宝宝分一个,圆宝宝该分几个呢?(出示相应的图片)

  师:方宝宝分2个,圆宝宝几个?(3个);方宝宝分3个,圆宝宝几个?(2个);方宝宝分4个,圆宝宝几个?(1个);让幼儿仔细观察: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前面多了一个,后面就要少一个,后面的跑到前面来了,这是递增、递减的关系)。

  幼儿集体读分合式。

  四、幼儿动手操作。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分成,老师要来考考你们。

  出示幼儿玩套圈的游戏图片,你们看这个表示圈怎么样了,(套住了3个,掉下2个)

  师:5个圈分成了几和几,它们合起来是几?写出分合式

  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五、我和数字“找朋友”

  请胸卡是“5”的小朋友到前边来,其余胸卡合起来是“5”的两个小朋友,手拉手到“5”的小朋友跟前,看那一组先找到朋友,哪一组得胜。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灵活地在画有脚印的地垫上跳跃,发展弹跳能力。

  2.通过自由组合脚印地垫创造出不同的跳跃动作。

  3.能与同伴合作布置场地。

  4.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5.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画有单双脚印的`泡沫地垫。

  活动过程:

  一、队列练习。

  二路纵队——四路纵队——交换走——走圆圈——二路纵队走

  二、垫子游戏。

  1.老师带来了地垫,请你们去玩一玩,看谁玩得花样多,玩得有趣。

  2.幼儿分散活动进行一物多玩活动。

  三、利用脚印地垫,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在脚印地垫上跳跃的方法。

  1.教师:看看,地垫上有什么?哪个右脚?哪个左脚?

  2.我要请你们将这些画有不同脚印的地垫进行拼搭,然后跳一跳,看谁跳的方法多?

  3.幼儿练习

  4.请你来说说你是怎么跳的?我们一起练习。

  四、游戏:时空之旅

  1.一起布置场地 阳光道(5块)——魔垫道(6块单5块双)——跳过月亮山(6块)——时光隧道(8块)——时光草坪道(8块),循环进行/

  2.幼儿集体进行游戏,可重复数次。

  五、放松运动敲敲腿。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利用垫子这一材料让幼儿能够一物多玩,玩出各种花样来,最后,利用垫子上的脚印进行拼搭跳跃,重点练习跳,发展幼儿跳的能力。但是,整个活动下来,我发现幼儿利用在拼搭方面的时间比较长,而相对练习跳跃的机会少。幼儿的分工不明确,所以导致时间延长了。

中班教案 篇8

  一.活动由来:目前,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了更好的落实昌平区教委关于安全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真正做到安全教育融入幼儿日常教育活动中。

  二.活动目标:

  1、丰富幼儿安全常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2、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知道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3、鼓励幼儿完整语句讲述。

  三.活动准备:

  1、指导幼儿简单时装表演,不要让幼儿知道

  2、各种标志图

  四.活动过程:

  1、时装表演,吸引幼儿注意力。

  师:“今天,咱们班的四位小朋友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节目。”

  2、巩固认知图形,鼓励幼儿大胆完整的讲述。

  师:“表演结束了,我的问题也来了——你认为小演员表演的怎么样?哪儿比较好(衣着,动作),还有一个非常特别之处你们发现了吗?(衣服上帖了标志图)

  师:“那现在咱们将这些标志介绍一下好吗?(这是什么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3、认识新标志

  师:“告诉我,这上面画着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设立这些标志?标志有什么作用?”

  4、小结:标志可以告诉人们在这里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人人都应该遵守标志的要求。

  5、延伸:(1)你还在哪儿见过什么样的标志?它表示什么意思?

  (2)你认为咱们班那些地方需要设立什么样的标志?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以时装表演的形式引出主题,很新颖,很好的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最初认识标志,待幼儿能力稍强时可以启发鼓励幼儿自己制作标志,帖在班内,幼儿园内,不仅能丰富幼儿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真正使安全教育溶入日常教育活动中。

中班教案 篇9

  目标:

  感受弹簧的弹性,并探索弹性大小与受力的关系。

  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准备:

  乐百氏奶瓶、小纸杯、弹簧、毛根、各种装饰材料。

  做法:

  1.将弹簧固定在乐百氏奶瓶的'下端。

  2.用小纸杯做出头部(装饰上五官及头发),用毛根缠绕在瓶身上做手。

  3.将头部粘在瓶身上,在弹簧偶身上做些装饰。

  玩法1:人手一个弹簧玩偶,向下挤压弹簧,听口令一起松手,看看谁的小玩偶弹得最高。

  玩法2:可设障碍,看看谁的小玩偶能跳过障碍,试一试怎样才能跳过障碍。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既要让他们记住活动内容又要保证安全还要活动的井井有条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始终都以语言来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12-14

中班教案12-15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