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命教案

时间:2024-03-09 07:06:19 教案 我要投稿

谈生命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谈生命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谈生命教案

谈生命教案1

  【学习目标】

  1、把握行文思路,理解作者对生命过程和本质的认识。

  2、培养在朗读中品味探究散文意蕴的能力。

  3、培养生命意识,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课前导学】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骄奢( ) 清吟( ) 荫庇( ) 枭鸟( )

  芳馨( ) 云翳( ) 巉岩( ) 朔风( )

  2、走近冰心。

  3、认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

  4、请给你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做上标记,并反复朗读,力求声情并茂。

  5、认真体会下列语句的含义:

  ⑴ 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⑵ 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⑶ 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⑷ 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课堂学习】

  一、导入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冰心老人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呢?请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2、作者说生命像“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你认为妙在哪里?请谈谈你的认识。

  三、圈点批注,品味赏析

  1、圈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细细品读,感受冰心老人语言的魅力,并在旁边作好批注。

  2、小组合作:

  组内交流所批注的句子或段落并进行朗读,推荐一名成员展示合作成果。

  四、巩固创新,加深体验

  冰心老人认为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像一棵小树,那么你认为生命像什么呢?请用一个比喻句诠释你对生命的理解。

  五、课后链接,延伸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生命的本质

  ①夜幕降临,对门那人家又传出熟悉的和生疏的音乐,响起时紧时缓的舞蹈脚步。

  ②那是一对才搬来的残疾夫妻,男的一双脚掌向后撇,女的是哑巴。那天初次见到他们时,一股怜悯之情在我心头升起: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家庭,该怎样艰难!这不是我鄙视他们,我认为作为一个正常人,是应该有一点这样的怜悯之心的。

  ③但接下来的事实却让我大吃一惊,这些天来,他们的那些残疾朋友络绎在夜幕之后前来集会,空气里传来他们的音乐、舞蹈和欢笑。我看不到他们的表情,但我可以感觉到他们的舞蹈火一般忘情、热烈。

  ④面对着这样一群人,我感到世上所有的词汇变的苍白、不贴切。说残疾人也爱生活,也需要音乐和舞蹈,这样的解释是那么的物理、词不达意。只有用火的舞蹈,才恰如其分。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的表达。燃体在火的舞蹈中发出毕毕剥剥的吟唱,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也不停。

  ⑤熟悉的和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我透过遥远岁月重又看到生命在另一种形式下的舞蹈:那是在一座简陋的砖瓦窑,我三十年前下放劳动的地方。窑师傅的小女儿才七八岁,就开始帮大人办事了。这个小姑娘一身衣服缀满补丁,正当读书和游戏的年龄,就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艰辛。当时也也以怜悯的目光注视这个小女孩,但艰辛的劳动在小女孩身上却成了舞蹈,她蹦蹦跳跳舞着工具,全无一点悲愁。她一下子就让我陷入对生命的沉思和叩问: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让生命以这样欢乐的形式前行的?

  ⑥用童心无邪、用不谙世事、用乐观主义来解释都是不够的,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这是生命的本质,是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歌唱、都会欢乐的原因。

  ⑦人类的生命史穿越了数千年,其间战争、灾难、病痛、死亡都阻挡不了生命欢乐的舞蹈。废墟上一次又一次出现辉煌的殿字,灾难之后,人类又一代代繁衍生息。没有畏惧,从不悲观,生命就这样一路舞着唱着前行,这一切都是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舞蹈。

  1、读了本文之后,你认为作者所说的“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⑴ 如果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回答,应当是: 。

  ⑵ 如果用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回答,应当是: 。

  ⑶ 如果用你自己的话回答,可以概括为(不超过30字)

  2、仔细阅读第④段,回答问题。

  ⑴ 为什么说“只有用火的舞蹈”来形容这群残疾人的生活才恰如其分?

  ⑵ 画线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3、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仿例造句。(字数不要求与例句相等)

  例句:生命像火焰,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张力的表达。

  造句:生命像 。

  4、第⑥段中说“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

  ⑴ 联系全文,说说两种形式的生命的舞蹈各自具体的内容。

  一种是: 。

  一种是: 。

  ⑵ “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果真是“上苍”“有意安排”的吗?说说你的理解。

  5、下列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在“他们那些残疾人朋友络绎在夜幕之后前来集会”中,作者特意加上“在夜幕之后”这一修饰成分,说明“那些残疾人”身残志坚,渴望像正常人一样,有自己的夜生活。

  B、第⑤段开头“熟悉的和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赞美残疾人的音乐嘹亮、动听。

  C、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说战争、灾难、病痛、死亡不但阻挡不了生命欢乐的舞蹈,并且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行。

  D、对“残疾人”和“小姑娘”,作者开始都生有怜悯之情,后来发现这种怜悯是多余的,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怜悯。

  E、本文作者先写残疾人,再写小姑娘,最后引发对整个人类生命史的思考,由点到面,从而揭示了生命本质的普遍意义。

谈生命教案2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像,感受文中的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哲理。

  3、体会本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感受文中的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哲理。

  2、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生命是什么?我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慨叹。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人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回答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从挚爱文学的冰心老人的《谈生命》中来寻找答案吧。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合集《超人》、《往事》;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小桔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正音,理清行文思路。

  云翳yì 巉岩chán 羞怯qiè 心魂惊骇hài 休憩qì 骄奢shē

  枭鸟xiāo 荫庇(yìn) 芳馨xīn 朔风shuò 丛莽mǎng

  全文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这是全文的领起句,也是思路的起点,提示话题,引起下文,

  第二层:从“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

  第三层:从“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况。

  第四层:从“宇宙是一个大生命”到结尾,总结上文,抒发感想,阐发哲理。

  2、精读课文,把握文意。

  (1)“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根据文意说说你的理解。

  “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而“生命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选择切入的角度,引出下文对生命过程的形象化描绘,便于作者抒发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2) “一江春水”经历了哪些生命过程的体验?(可用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从中你领悟到什么道理?

  “一江春水”经历的生命过程的体验: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使他心魂惊骇,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这些情况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几种状况,显示了人生的丰富多彩:人生总是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而随的。

  (3) 通过“一棵小树”的经历,使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几个连续的`阶段,喻示人的生命历程,生命的规律就是从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最终归于消亡。生命始终向前发展,这是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挡的。

  (4) 作者为什么从“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江春水”侧重于阐明生命的力量(或生命的美好),“一棵小树”则侧重于揭示生命的价值;两个比喻的内涵相互补充,形象而又完整地阐明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

  (5)作者用“一江春水”“一棵小树”来阐述她对生命的体验有什么作用?

  “一江春水”“一棵小树”是比喻性的说法,描述它们的行进和生长现象,其实是生命的历程,生动形象,蕴藉含蓄,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6)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

  最后一层总结全文,点明、深化主题。作者在这一层揭示生命的本质(由卑微、渺小到生长、进化),点明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的基本旋律。这是在前文对生命的现象作比喻性的描写之后得出的结论。

  三、教师总结

  作者将抽象的生命形象化、人格化,将生命的流程物象化,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生动的图画,倾注了自己的满腔深情。让我们在充分感受意境美的同时,领悟、认识生命的本质。

  四、布置作业

  结合课后练习自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二、继续感知

  1、品味关键语句,理解其深层含意。

  (1)她(大海)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句中的“大海”指生命的归宿。“光明”象征生命达到辉煌的顶点,“黑暗”指生命的终结。生命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光明”与“黑暗”相生相随。

  (2)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生命是一种过程,应当从容镇定地面对死亡,显示了作者“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的平常心。

  (3)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作者一方面肯定生命可以再生,一方面又否定生命的“轮回”说,冷静、客观、从容地面对生命,热爱生命,表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人的一生会遇到快乐、悲哀、嘲讽甚至反对,快乐与痛苦相生相随。

  (5)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虽然每一个生命是卑微渺小的,但组成整个人类却可以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前进。表现出作者浩渺的思绪、宽广的胸襟。

  (6)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才,都能为人类作贡献,不努力、不拼搏,人就成了行尸走肉,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7)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阐述生命中快乐与痛苦的辩证法,表明作者对生命规律的判断、认识。

  (8)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这一句话与孟子的“生于忧患”表意相同,我们要学会享受痛苦、感谢痛苦。

  (9)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希望你的一生有丰富多样的经历,你才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或者说人生应该经历幸福和痛苦、快乐和悲哀,只有某种单一的经历是不够的。这里的“云翳”喻指丰富多样的经历、体验;“美丽的黄昏”喻指人活到一定的年龄,或者说到了老年。

  (10)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暴风雨”喻重大的挫折和磨难。整句话所蕴含的道理是:能经受住重大的挫折和磨难的生命更加坚强。

  2、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

  本文用充满哲理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生命需要流动和生长,我们要享受快乐,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艰难。我们要感谢生命,不仅感谢快乐,也要感谢痛苦。我们要尊重生命,就得探寻生命“生长”的闪光点,向生命的顽强不屈敬礼。我们要珍惜生命,就得向生命的高贵顶礼膜拜,为生命全过程的每一刻喝彩。

  3、全文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本文表达的感情是丰富多样的。细说起来,随文章的.展开,感情呈起伏变化状。文章描写一江春水时充满激情,从“愤激”“怒吼”“奔腾”等词可以读出这种感情来;继而面对种种境遇,心情是快乐的.平静的;最后描写春水到了大海,表达的心情更是平静的,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描写一棵小树则略有不同,一开始充分喜悦,充满希望,继而是“宁静和怡悦”,最后冬天来临,叶落归根,则怀有超乎寻常的平静,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

  尽管全文的感情有起伏变化,但总的说来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的,作者借此文宣示一种健康.进取的人生观。

  4、仿句练习

  仿照“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另写两个句子。

  示例:愿你生命中有丰富的色彩,来描绘一幅壮丽的画卷。

  愿你生命中有动人的音符,来谱写一支雄壮的歌曲。

  愿你生命中有清冽的甘泉,来酿造一杯醉人的香茗。

  三、课堂小结

  本文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为喻,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文章情景相融、情理相生,给我们至美的艺术享受。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预习《那树》。

谈生命教案3

  一、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1.认读基本的字词。

  2.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3.体会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的哲理性思考,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提炼概括的能力。

  4.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

  B.[过程与方法]

  本文以典范优美的现代白话写成,充盈了情感,写出了气势,很适合朗读。此外,结合朗读和揣摩文意来学习语言。本文语言既有形象的描写,又有哲理的陈述,句式变化多样,可以让学生熟读和背诵一些精彩句段。在朗读和背诵的同时,对文中一些语句进行仿写。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加强生命体验,丰富人文素养。课文描述了生命的现象和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思考,并感受和借鉴这种人生态度,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二、课堂实录

  题目切入、激发联想

  师:(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谈生命”这一课题)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景物以及我们熟悉的作品?

  生1:我想到的是死亡,正因为有了生命,才会有死亡,正像有了开始,才会有结束一样。

  生2:我想到的是春天的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们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生3:我想到的是一个关于藏北的藏羚羊的故事,就在猎人的枪口对准它时,那只肥胖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着猎人,然后冲着猎人前行两步,两条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长泪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这只藏羚羊是为了保护它腹中的胎儿,让人感慨生命的伟大。

  生4: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曾经播过一期感人肺腑的节目《感受坚强》,向我们讲述的是患癌症少女张默然的故事。张默然年轻的生命被癌症折磨得痛苦不堪,但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却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坚强地搏斗着。她的事迹,感动了医生,感动了亲友,感动了所有的人,尽管大家并没有挽留住张默然的生命,但她勇敢地面对死亡、热爱生命的事迹,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坚强。

  生5:我想到的是置身荒岛,与孤独和灾害顽强抗争的鲁滨逊。

  生6:我还想到了病魔缠身而却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保尔。

  师:是的,生命是一个司空见惯但又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历代文人墨客都已谈到生命这个话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世纪老人冰心的《谈生命》,看看她对这个概念作了怎样的诠释。现在请大家朗读课文,大声地读起来。如果遇到不懂的生字、词,请你画下来,稍后我们一同解决。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读完课文后,先来解决生字、词)

  理清思路、读出层次。

  师: 《谈生命》全文只有一段,但行文思路清晰,结构层次分明。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划分层次结构,将全文的一个段落变换成几个自然段来读,并想想这样划分的理由。

  (学生进入自由朗读状态,或举笔勾勒,或托腮沉思,或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师:谁来谈谈划分方法?

  (生1回答,多数同学点头表示同意)

  师:那好,下面让我们按着划分出的层次朗读课文,把冰心先生对生命的感悟也读出层次性来,

  老师来读第一层,男生读第二层,女生读第三层,咱们再齐读第四层,好吗?

  (师生同读,渐入佳境)

  美文美赏、读出情感

  师:在作者笔下,生命既像“一江春水”又像"一棵小树”,这两大比喻就像是两段短小隽永的.散文诗,你能把两个比喻的主干挑出来读一读吗?你认为这两个比喻有道理吗?你更赞同那一个说法,说说自己的认识。

  (学生自主读书,挑出主要句式,圈点勾画)

  生1:我找到的句式是:

  ①“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②“生命又像一棵小树……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师:找的不错,谁能说说自己更赞同哪一种说法?

  生1:我觉得“一江春水”好,四个“有时候”,体现了流程的丰富多彩。春水奔向海洋的过程曲曲折折正好像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

  生2:我觉得“一棵小树”更好一些,小树成长壮大的过程历经风风雨雨,要经历种种磨难,其间有痛苦,也有幸福,正像生命的过程就是进取、斗争的过程。

  生3:我认为两个都好,难分高下,“一江春水”侧重阐明生命的力量,“一棵小树”侧重揭示生命的价值。两个比喻的内涵相互补充,形象完整地阐明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

  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谁能把这种感悟融入自己的朗读中,试着把这两个比喻句有感情的读出来。

  (部分学生举手,教师指名一名男生朗读,)

  师:谁来点评一下

  生1:我觉得他读的挺平淡,“他聚集起许多细流…一泻千里”,这些句子都非常连贯顺畅,应该读得有气势,有力度,另外,有几个重要的词语,“快乐勇敢”“享乐”“愤激”“怒吼”等,都是表示情绪色彩的,也应该重读。

  师:那你愿意依据你的理解读一下吗?

  (生读,其他同学鼓掌)

  师:谁还能选取你最喜欢的句子,熟读成诵

  生1:我最喜欢“不是每条一条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句话,因为这句话揭示出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体现。

  生2:我也最喜欢这句话,我理解的含义是: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或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常青。

  师:你说的真好,相信你一定会努力使你的人生富有活力

  生1:我最喜欢“愿你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因为它包含了丰富的哲理.意思是说:希望你的一生有丰富多样的经历,你才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或者说人生应该经历幸福和痛苦,快乐和悲哀,只有某种单一的经历是不够的。

  师:这篇文章所以如此震撼我们,是因为文章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以第二段为例,请寻找课文中用得非常好的词语,用圆圈标出来,想一想为什么用得好?

  (生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回答。)

  师:请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把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找出来品析。

  生1:我认为:聚集、奔注、冲倒、挟卷、奔腾、回旋等词体现了高昂激越的气势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生2:我认为:快乐勇敢、享受、愤激、心平气和、快乐又羞怯、心魂惊骇、憩息睡眠等词刻画了“春水”的性格、情怀。

  生3:“冲破”“不屈”体现生命的顽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正是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句使文章显得更为生动,那么我们应怎样朗读才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呢?

  生1:我们学过要注意把握语速、语调、停顿、重音。

  师: 说得不错,谁还有补充?

  生2:还要理解内容,有表情地加以朗读。

  师:下面同学们就依据这些方面自由朗读课文,着重体会朗读时对重音的把握;

  (此时学习气氛活跃,朗读形式多样,学生在此情景氛围中,体会了文本的语言美、情感美,获得了美好的享受)

  师:接下来让我们全班分工合作,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男生读“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所遭遇的一切”,女生接读“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在烈日下挺立抬头”;

  然后男生每读一句“有时候”,女生顺次跟读一句“四季句”;

  然后老师单声朗读“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然后男、女生依次分读“也许有一天……”的句子;

  最后老师满怀深情的读“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师生共读)

  品味感悟、读出主旨

  师:下面, 我们先把表达作者对生命感悟的主旨句读出来,文章最后一段文字语句精警,妙言迭出,具有诗歌的意韵。请同学们将文句转换成现代诗行的形式,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两句可只选用带引号的警句)

  (教师示范改写并朗读)

  (配乐)不是每条一条江流都能入海,

  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

  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

  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

  也不是永远痛苦,

  快乐和痛苦相生相成。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

  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愿你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

  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在班级进行演读。)

  师:作者用一江春水东流入海、一棵小树长大叶落归根来比喻一个人生命的全过程,并对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进行了形象的解说。请同学们按照原文的思路,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个快乐而痛苦的人生过程。

  师:(示例)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

  生1:生命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痛苦、顺境与逆境相伴相随。

  生2: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其间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是一种幸福。

  生3:生命存在于运动之中,生命的过程是进取、斗争的过程。

  生4:个体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个体最终要回归宇宙大生命的母体之中。

  拓展延伸、自拟睿语

  师:同学们,无论怎样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作者从小小的自然现象悟出大道理是很能启发人的,你能用“生命像……”或“生命像……愿你的生命……”的句式说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吗?

  生1:生命像小说,不在于长而在于精。

  生2:生命像品茶,品味时,有时有淡淡的苦味, 有时有淡淡的清香。

  生3:生命像大海,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

  生4:生命像道路,有时平坦,有时崎岖。

  (其他学生发言略)

  教师总结、提出期望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步入课文为我们呈现的画面,体味冰心老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请看多媒体播放的视频(伴舒缓乐曲)

  [视频内容说明:

  高山之巅,冰雪渐渐消融,汇集成涓涓细流,于山间低凹处聚成小溪,途经山谷、森林、田野,进入江河湖泊,最终流入浩瀚的大海;一棵小树从土地里生长出来,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随即它承受了暴风雨的洗礼,狂风撕扯着它,暴雨浇着它,雷电击打着它,霜雪欺凌着它……但它终于以挺拔伟岸的身躯矗立于蓝天之下,与白云为伴,接受小鸟的礼赞。]

  (教师结束语)我们要享受快乐,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艰难;我们应感谢生命,不仅感谢快乐,也要感谢痛苦;我们要尊重生命,就得探寻生命“生长”的闪光点,向生命的顽强不屈敬礼;我们要珍惜生命,就得向生命的高贵顶礼膜拜,为生命全过程的每一刻喝彩。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珍惜生活,感谢生命,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自信。

谈生命教案4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就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设计的。通过感知结构、探究内容、品味语言三个板块,巧妙地引导学生深入作品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悟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使学生受到思想、精神上的陶冶,从而获得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把握其感情基调。

  3、体味作品蕴涵的哲理,树立对生命的正确认识。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2、揣摩重要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

  【教学难点】

  感悟作品的情感基调,领悟作品的哲理意蕴。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点拨、品味。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是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生命,犹如一只万花筒,它的形态和色彩变幻多端,瑰丽多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曲韵律悠远的生命咏叹调吧!

  大家已经初步预习了课文,大家能否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你觉得本文是什么体裁的文章?(议论性的散文。争论“谈”。这种文章我们并不陌生,比如“敬畏生命”就是。虽有理性化的总结,但以感性化的描写为主。)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你觉得学习这类文章我们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结构、内容、语言及情感、哲理等等)

  好!这节课我们就择要分析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结构

  你已浏览了全文,你看本文在形式上和其他散文有什么不同?(通篇只有一大段,点拨:或许这也是作文形式创新的技巧之一吧)尽管只有一段,但它的内在结构思路却是相当清晰的,能否找到一些相关的语言标志词予以说明。

  说明:正是这些句子,把散的内容编织在了一起,成为有机的整体。由此我们可以把文章划分为一篇三段式的散文诗。下面我们就来品味这首散文诗。

  三、小组合作,探究内容

  1、作者开篇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作者认为生命像什么呢?(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勾画这两个比喻句)。下面,我们分两组来研读“水和树”这两部分。(各自小组完成,同桌学习)

  展示要求:

  ⑴ 一江春水:

  ① 作者为什么把生命比做“春水”?与一江春水有哪些相似?

  ② 勾画出表现春水力量的动词,表现春水性格情趣的形容词,反复朗读品味其“流动”。

  ③ 四个“有时候”说明了什么?象征了什么?四个“再”塑造了春水怎样的形象?

  ④ 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个过程。

  ⑵ 一棵小树:

  ① 作者为什么把生命比做“小树”?与小树的生长又有哪些相似?

  ② 勾画出体现小树生命力量的冲动与奋进的动词,体现小树勃发的生机,恬淡从容的形容词,反复朗读品味其“生长”:小树在生长中有哪些方面的“快乐”?

  ③ 按什么顺序展开的记叙描写,象征了什么?

  ④ 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小树的生命历程。

  2、教师提问:

  这两节的末尾都重复了这样两个句子:“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仅仅是机械的重复(反复)吗?该怎样理解?(这是一种特殊的感受,常人或许认为死亡是痛苦和悲哀的,但作者超越了这些,是一种异乎寻常的境界和高度;强调今生今世要奋斗,要前进,要成长。)

  小结:至此,作者虽然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其实,作者在文已经做了回答,那就是:生命是:诞生于自然,最后又回归自然,是战胜自然,享受欢乐,不停地前进。在这两个部分,作者是按照事物自身的规律来展开对水和树的具体描写的:

  生命像(朗读这两部分)

  3、作者将生命形象化为“水和树”这两种具体的形象,通过他的描绘启示了什么道理?(意在表明什么?)

  点拨:

  形象 “形散”

  喻 (不管是快乐,还是痛苦)

  “神聚”:享受生命

  道理: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快乐和痛苦相生相伴──感谢痛苦、感谢云翳──积极的人生观。

  既然这样,作者是怎样认识自己的生命呢?

  4、朗读第4层,看看作者对生命有怎样的认识,勾画其中你认为重要的句子,初步体会其含义。(同桌互查)点拨:作者有哪些重要的认识?(相机板书:快乐和痛苦相生相伴──感谢痛苦、感谢云翳──表达了积极的人生观)、(小结板书:形散、神聚等内容)

  四、美点寻踪,品味语言

  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涉及到,在这里就仅以B中勾画的句子作为重点。(小组解决,还是教师引导解决?)

  在这里,教师以书后练习三中的两个句子为例,作简要分析。

  1、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揭示了作者对生命本质怎样的认识和体验?)

  (浅析:生命中快乐和痛苦是辨证统一的,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中的两种基本旋律。)

  2、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能否改一个字,使表意更准确?)

  (浅析:快乐固然要感谢生命,但痛苦未尝不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因为生命让我们承受了人生特有的愉悦和美丽。能否举例加以说明;“也”改为“更”似乎更好。)

  五、总结

  由此可见,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决不是一般的认识,你怎样理解题目中的“谈”?

  浅析:作者是在经历了百年的沧桑(1900~1999),备尝生命的.酸甜苦辣以后的“体验”,它不是一般的漫谈,而是作者的严肃思考和认识。最后,我想用普希金的一首小诗来结束我今天的讲课: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最后,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冰心奶奶的祝愿一样:应该有一个多姿多采的人生!

  六、作业布置

  1、收集有关“生命”或“人生”的古诗词、名言警句五条。

  2、仿写:“生命像……,愿你的生命……”的句式写一句哲理性的话。

  3、比较阅读第4层与《敬畏生命》(8~10段),加深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充分挖掘了课文内涵,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采用了散文诗式的教学处理,使上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分组合作学习则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增大了课堂的容量。

谈生命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命的本质,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2、品析、探究含蓄深沉的语言

  一.导入课文

  生命,作为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之一,中外文学史中,许多大师都曾为探索它的真谛历尽艰辛。为捕捉生命的踪迹,屈原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悲壮誓言;为实现生命的价值,李清照唱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浩歌;为了描摹生命的姿容,泰戈尔勾勒了一幅“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旷世佳境。而挚爱文学的冰心老人告诉我们,生命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谈生命》。

  二.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本文围绕生命谈了些什么内容?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阅读后的认识与体会,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这篇文章用“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形象地描述了生命的历程,揭示了生命的本质,表达了珍爱生命思想感情和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研读探究

  1.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分别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个历程有什么特点?

  提示一江春水的东流历程

  聚集力量——快乐勇敢地流走——愤怒地奔腾和怒吼——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一声不响地流入、消融、归化

  特点:向前、曲折、复杂、多变

  一棵小树的成长历程

  勇敢快乐地破壳——雨中吟唱风中跳舞——挣脱、挺立——宁静和怡悦——消融、归化、无乐无哀

  特点:发荣、滋长、繁盛、凋零

  小结: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他们都经历了渺小微弱到强健壮大再到消亡的过程,其间顺利与曲折,快乐与痛苦相伴相随。

  2.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的历程暗示了什么样的人生历程呢?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其间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是一种幸福;生命存在于运动之中,生命的`过程就是奋斗不息的过程;生命存在欲生长之中,生命的过程就是蓬勃生长的过程;个体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个体生命最终要回归到宇宙大生命的母体之中。

  既然如此,我们应怎样对待我们的生命呢?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集体朗读文章第四小节

  3.讨论:既把生命比做一江春水,为什么又把它比做一棵小树?是不是简单的重复?

  四.品味语言

  优美的语言犹如一颗颗绚丽的珍珠,它使文章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1.示范:我最欣赏的是这句话“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这段文字运用了一系列准确而又生动的词语:聚集、奔注、穿过、冲倒、挟卷、快乐、勇敢、享受,形象地描绘了一江春水的历程,有力地突出了一江春水历程的复杂,曲折,多变.

  2.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在书上做批注

  3.全班交流

  五.小结

  冰心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语言,将生命过程比喻为一江春水的奔流历程、一棵小树的生长经历,用春水、小树来象征生命。你能不能模仿她的写法,结合自己十几年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

谈生命教案6

  《谈生命》PPT课件

  作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代表作:诗集有《繁星》《春水》《冰心诗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开始出版5卷本《冰心文集》,收入1919至1982年创作的绝大部分作品。

  掌握下列生字词:

  云翳(yì) f岩(chán)

  羞怯(qiè) 心魂惊骇(hài) 休憩(qì)

  骄奢(shē) 枭鸟(xiāo) 荫庇(yìn)

  芳馨(xīn) 丛莽(mǎng)

  结构分析

  1、(“我不敢说……像什么”)揭示话题。

  2、(“生命像……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

  3、(“生命又像……不敢信来生”)写“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

  4、(“宇宙是……结尾”)总结全文,揭示生命的本质。

  分析第一层

  思考:为什么作者用了“像”字,而不使用“是”字?

  “是什么”是下定义;“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具有形象性、审美性和隐喻性的特点。 表现作者自谦,写自己的感悟。

  分析“一江春水”部分:

  1. 默读课文并思考:“一江春水”经历了哪些生命过程的体验?(可用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

  2. 这些体验有无先后顺序?从中你领悟到什么道理?

  答:所描写的几个“有时候”的情况,从事物性质和发生的状态来看,不分先后阶段,即不与人的生命历程的阶段一一对应。这些情况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几种状况,显示了人生的丰富多彩:人生总是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而随的。

  ... ... ...

  作为一篇散文,本文所涉及的是一个很抽象的话题,那么作者是如何将它生动化、形象化的?

  答:1. 选择合适的载体: 描述“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的行进和生长现象,生动形象,蕴藉含蓄,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2.语言明朗、灵动、蕴藉,有韵味:描绘了两幅跨越时空的滚动条画,贯穿两幅画面始终的是作者对生命深刻的感悟和由衷的礼赞。

  3. 本文在章法上颇具匠心,使用间隔反复的手法:

  让“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一语构成明线,两幅画后面,作者都用了“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整齐的形式。稍有变化的语句,既归结了每段内容,又共同强调了生命最终回归大自然怀抱和新陈代谢的必然规律,使两幅画在内容上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想象和联想

  1、作者把生命比做水和树,你呢?

  2、是否能联想到某些名句 来加深感悟吗?

  3.请用下列格式说话:“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而美丽”。

  体验和反思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道的困难,如:父母突然下岗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已经尽全力了,可学习成绩仍无明显改善;你想和同学搞好关系可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的情绪、思想状态是怎样的?

  2、我们应当怎样去生活?为什么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关键词:谈生命课件PPT,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下载,九年级语文幻灯片课件下载,谈生命PPT课件下载,.PPT格式

  《谈生命》PPT课件

  作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代表作:诗集有《繁星》《春水》《冰心诗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开始出版5卷本《冰心文集》,收入1919至1982年创作的绝大部分作品。

  掌握下列生字词:

  云翳(yì) f岩(chán)

  羞怯(qiè) 心魂惊骇(hài) 休憩(qì)

  骄奢(shē) 枭鸟(xiāo) 荫庇(yìn)

  芳馨(xīn) 丛莽(mǎng)

  结构分析

  1、(“我不敢说……像什么”)揭示话题。

  2、(“生命像……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

  3、(“生命又像……不敢信来生”)写“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

  4、(“宇宙是……结尾”)总结全文,揭示生命的本质。

  分析第一层

  思考:为什么作者用了“像”字,而不使用“是”字?

  “是什么”是下定义;“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具有形象性、审美性和隐喻性的特点。 表现作者自谦,写自己的感悟。

  分析“一江春水”部分:

  1. 默读课文并思考:“一江春水”经历了哪些生命过程的体验?(可用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

  2. 这些体验有无先后顺序?从中你领悟到什么道理?

  答:所描写的几个“有时候”的情况,从事物性质和发生的状态来看,不分先后阶段,即不与人的生命历程的阶段一一对应。这些情况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几种状况,显示了人生的丰富多彩:人生总是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而随的。

  ... ... ...

  作为一篇散文,本文所涉及的是一个很抽象的话题,那么作者是如何将它生动化、形象化的?

  答:1. 选择合适的载体: 描述“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的行进和生长现象,生动形象,蕴藉含蓄,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2.语言明朗、灵动、蕴藉,有韵味:描绘了两幅跨越时空的滚动条画,贯穿两幅画面始终的是作者对生命深刻的感悟和由衷的礼赞。

  3. 本文在章法上颇具匠心,使用间隔反复的手法:

  让“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一语构成明线,两幅画后面,作者都用了“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整齐的形式。稍有变化的语句,既归结了每段内容,又共同强调了生命最终回归大自然怀抱和新陈代谢的必然规律,使两幅画在内容上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想象和联想

  1、作者把生命比做水和树,你呢?

  2、是否能联想到某些名句 来加深感悟吗?

  3.请用下列格式说话:“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而美丽”。

  体验和反思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道的困难,如:父母突然下岗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已经尽全力了,可学习成绩仍无明显改善;你想和同学搞好关系可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的情绪、思想状态是怎样的?

  2、我们应当怎样去生活?为什么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关键词:谈生命课件PPT,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下载,九年级语文幻灯片课件下载,谈生命PPT课件下载,.PPT格式

谈生命教案7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2、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3、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2、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

  教学难点:

  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生命,犹如一只万花筒,它的形态和色彩变幻多端,面对这一瑰丽的世界,作为生命高级形式的“人”,我们必然会有说不尽、道不完的“生命话题”,观不尽、赏不完的“生命花朵”,弹不尽、唱不完的“生命曲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曲韵律悠远的生命咏叹调吧。

  二、新授。

  1、简介作者、作品

  冰心(1900—1999)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其父谢葆璋是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爱国海军军官,在海浪、舰甲、军营中冰心度过了着男装、骑马、射击的少年生活。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更激发了她的爱国之情。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等。 1923年赴美留学,专事文学研究。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举世为之瞩目,至今仍然声誉不衰。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2、欣赏图片,感受生命的悸动。

  3、疏通课文。

  (1)、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找出最能表达课文主题的语句。

  (2)、掌握下列词语

  清吟骄奢荫庇

  芳馨丛莽云翳

  4、文章结构。

  第一层:揭示话题。文章题目是“谈生命”,开篇即起波澜。

  第二层: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写出了生命里程的丰富多彩。第三层:描写“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四层:总结全文,点明、深化主题。揭示生命的本质。

  点明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歌的基本规律。

  5、研读课文。

  (1)、作者用什么来比喻人的一生?春水和小树分别经历了哪几个生命历程或哪几种生

  命状态?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

  (2)、在这几种生命历程中,春水和小树表现了怎样的心理和情绪状态?

  (3)、作者对生命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什么?最能表达主题的句子是哪几句?宣示怎样的人生观?

  课文分析:

  一江春水:东流历程——向前、曲折、复杂、多变。

  一棵小树:春秋四季——发荣、滋长、繁盛、凋零。

  以春水和小树为喻揭示了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积极、奉献、坚强、自信、庄严、乐观。

  最能表达课文主题的思想的是哪一句或哪几句?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你从课文中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规律又是什么?

  生命的本质—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

  生命的规律—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相随。

  (4)、本文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起点明、深化主题的作用,在感性化描写之后,作了理性化的归纳总结。

  (5)、全文的感情基调怎样?

  全文高亢、激昂、达观,这种基调在结尾部分更加显著。

  三、小结。

  四、作业。

  熟读课文,理解作者9、《谈生命》教案1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谈生命教案8

  【教学背景】

  利用学生画美术作品,调节课堂紧张气氛,同时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教授新课。

  【教学设计】

  1、利用画《风》等图画,调和气氛,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2、通过文章结构的划分方法,让学生掌握文章的框架结构。

  3、利用一组图画,展示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理解课文内容。

  4、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

  5、揭示生命的本质和规律。

  【教学目标】

  1、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文中一系列形象的含义。

  2、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上课前,老师问一下,咱们班有没有擅长美术的?

  老师想请三位同学来完成三幅美术作品──《人》、《风》和《生命》。

  为什么《生命》这幅画,同学们画不出来呢?因为,生命是如此的抽象。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生命话题的散文。

  二、板题

  《谈生命》

  冰 心

  三、出示目标

  既然生命是如此的抽象,那么在学习本文时,就需要同学们运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来理解文中的形象描写,这也是我们本课的学习目标之一。

  1、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文中一系列形象的含义。

  2、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四、分析课文结构

  现在,同学们先把课文读一遍,看一下本文的层次结构如何划分,有几种划分方法。

  五、分析文章内容

  1、既然文章把生命比作了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那么,谁来把描写一江春水的段落读一下?

  2、简评,指导朗读。

  3、老师这里有一组图画,同学们来看一下,能否看出描绘的是什么?(展示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

  4、现在,我让一位同学,用课文原话给每幅图画配上解说词。谁来试一下?

  5、那么,我们能不能给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也配上一组图画?同桌讨论一下。(不必画出来,只要简单描绘一下画面内容即可)

  6、一江春水,从涓涓细流,到波涛滚滚,到平静入海;一棵小树,从破壳而出,到参天大树,到黄叶干枝,落在大地的怀抱,消融了,归化了。

  7、顺便问一下,消融了,归化了,顺序能否颠倒?

  8、根据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你能否总结一下生命的规律是什么?

  开始渺小、微弱→强健、壮大→消亡

  9、我们来看一下,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一江春水穿过了悬崖削壁,经历了山岩的阻挡,经过了细细的平沙,遇到过暴风骤雨,也遇到了新月晚霞,而一棵小树呢?他经历了破壳而出,破土而出,有过承受阳光的温暖,在雨中吟唱,也有过受大树的覆压,还经过常变的四时。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生的历程,就是一个艰难奋进的历程。

  10、在这段人生历程中──幸福与苦难相随,顺利与曲折相伴。

  11、因此,我们说,生命的本质,就是──蓬勃成长、奋勇前进。

  12、既然我们了解了生命的规律和本质,那么,你将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要相信:阴郁的日子就要过去,快乐的日子就要到来。

  要相信:总有云开日出时候,既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要善于在困境中看到希望,要坚持,要努力,要奋斗,那么,最后,一定会成功。

  13、可是,如果在困难挫折面前消沉下去呢?那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谁能用课文原话来回答我?

  14、正是因为世间包罗了种种人,种种情况,所以作者才说: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都能成树。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该好好想想,你,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

  也许,你会说,生活困难太多了,痛苦太多了。可是作者是如何对待这种情况的呢?谁能从课文中找一下答案?

  15、在快乐中,我们会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结束语:生命本身就是困难与苦难相随,顺利与曲折相伴的过程,痛苦能磨练我们的意志,让我们直面痛苦,让痛苦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吧。

  六、推荐作业

  思考一下,在生活中,生命还象什么?仿照文中的语言,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江水 规律:渺小,微弱,强健,壮大,消亡

  生命

  小树 本质:蓬勃成长,奋勇前进

  【教后记】

  1、本堂课气氛活跃,学生们能够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力,对文章结构把握较准,能够参透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并对生命有了独到的认识。

  2、在利用想象,描述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中,学生的理解出了偏差,没有考虑到生命中曲折的一面。

谈生命教案9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情感,理解文章的思路章法。

  2、学习文章比喻的手法。

  3、引导学生形成健康,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形象思维训练,思考生命现象和规律。

  【教学难点】

  生命现象和规律。

  【教具】

  配乐朗读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地球养育着无数的生命,置于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里,你常感觉不到它的不平凡,更感受不到生命这朴实的形式下面蕴藏着多么丰富的哲理,冰心女作家却以散文的'形式揭示了人生哲理,让我们一同去感受她启示我们的生命内涵。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重点体会文章主旨。)

  二、探究新知

  1、读:

  ⑴听配乐朗读,了解文章内容,分析其情感。

  ⑵自读课文,模仿配乐朗读的语气,语调,情感。

  ⑶检查朗读课文,同学评价。

  (设计意图: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2、悟:

  ⑴谈一谈,你在阅读过程中获取的信息?(指导学生从思想内容,思路章法写作手段等多方面,获取信息。)

  明确:

  ①作者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揭示生命由生长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相福相生相伴的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②开篇:不说“生命是什么”而说“生命像什么”决定了全文的形象性,审美性隐喻性特点,提示话题。

  正文:“一江春水”的全总生命历程喻示人生命历程中的几种状况,时而充满激情,时而快乐平静,时而愤激怒吼……

  “一棵小树”情调寓意与上层一致,时而充满喜悦,希望、宁静、时而聚集、破壳、挣脱的力量……

  结尾:总结全文,点明、深化主题,生命的本质由卑微、渺小到生长、进化、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主旋律。

  ③反复、比喻修辞:

  ⑵课文以“春水”“小树”比喻人生,它们与人生有什么相似之处?

  明确:春水奔向海洋的过程曲曲折折,小树成长壮大的过程历经风风雨雨,正好像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其间有痛苦,也有幸福,生命存在于运动之中,生命的过程是进取、斗争的过程。

  (设计意图:探究“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的前进,生长过程与人生命相似之处,进一步把握主旨,思考生命现象和规律。)

  ⑶作者对人生感悟:借“一江春水来提示其哲理,你认为人生还可以以什么为喻?

  (设计意图:加强生命体验,丰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描述的生命现象,规律以表现出的进取态度,形象思维、联想、想像的能力,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3、赏:浏览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说说其中蕴含的深意。

  (设计意图:揣摩品味,训练学生理性思维,提炼、概括的能力,品味语言的能力。)

  三、质疑

  本课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还有没有没解决的问题?

  四、反馈

  1、你从课文中悟出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规律是怎样的?

  2、“行程的终结,喻示生命的终结,此时“春水”的心态是怎样的?

  3、最能表达主题思想的句子是什么?

  4、综观全文,作者在宣示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观?

  (设计意图:加深学习印象,了解学习效果。)

  五、小结

  讨论本节收获,代表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完成课堂小结,培训概括提升能力。)

谈生命教案10

  学习目标:

  1. 理解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认识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2. 反复朗读,提高诵读水平,感受文章的优美语言。

  3. 欣赏散文,品味其中的情思和意蕴。

  学习重点:

  1.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理性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 在反复朗读中品味散文的特点。

  学习时间: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组织自学

  解释词义:一泻千里 啼血 清冷 清吟

  二、分A、B组完成

  A组以《生命像一江春水流动着》为题,B组以《生命像一棵小树生长着》为题,将课文改编成朗诵材料,进行诵读练习。

  三、诵读表演

  教师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感情朗读

  四、诵读评议

  1. 评议朗诵效果。(语气、语调、语音、语速、情感、节奏等)

  2. 评议改编的材料(有无肢解层次内容,有无突出重点等)

  五、梳理结构

  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本文只有一段。现在我们就文章的内容划分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层次大意。(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后拓展学习

  1. 网络学习:阅读“生命之光”一类纪念冰心老人的文章。

  2. 搜集关于“生命”的格言、警句。

  提供网址

  第二课时

  课内学习

  一、格言导入课文

  1. 同学们展示搜集的格言、警句。

  2. 老师出示一条格言,组织讨论。

  “以特写的角度看生命,它是一个悲剧,以长镜头的角度看生命,则是一场喜剧。”

  ──查尔斯·加普林〈Charles Chaplin〉)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教师点题:对于生命的含义,同学们似乎明白了一点。但是,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要想真正明白它的真谛,不妨借助前辈们对生命的感受和思考来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思想。

  二、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1. 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2. 组织讨论,理解生命的含义。

  A.“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因为缺少了奋斗与成长,生命变成了“死湖”,变成了“空壳”,而现实中确实有缺少进取精神的人,所以作者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反复强调作用:强调今生今世要奋斗,要前进,要成长。

  B.“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这句话十分形象地表现了历经奋斗者的心境,用你的语言表达你的理解。

  经过奋斗的人,在回顾生命历程时,虽然没有遗憾,心境平和宁静,但却有几分怅惘和虚无。

  C.“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作者为什么说在快乐和痛苦中我们都要感谢生命?

  因为生命让我们承受了人生特有的愉悦和美丽。

  D.虽然作者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但是,纵观全文,事实上已经作了回答。那么,生命到底是什么?

  生命诞生于自然,最终又归于自然;生命是战胜困难、享受欢乐、不断前进的过程。

  三、诵读课文,体会议论散文的特点,了解作者的人生观

  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鉴赏议论性散文,要注重从情中悟理,在理中染情,仔细体会情理交融的艺术特点。

  请大家细细品读,说说本文是如何让“生命”这个理性的事物形象起来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通过两个比喻,让生命充满盎然的活力和勃勃的生机,形象地表达了生命历程里的欢乐(一江春水经过细细平沙,看见夹岸桃花;一小树种籽破壳出来;小树开出满树繁花,蜂蝶围绕,小鸟歌唱,小树荫庇花草;小树结出累累果实等。)和痛苦(遇到暴风雨,使他心魂惊骇;冬天的朔风,使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等。)

  最后,用富有哲理的语句(“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这些话道出了生命的真谛,表达了积极的人生观。这完全是作者自身生活态度的.写照。

  有人说,冰心的生命,像诗一样优美、清新,像玫瑰一样芬芳、艳丽。长长的一个世纪,从起始到终点,以笔和生命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对此,不知同学们有什么感触?(结合课外阅读谈谈感想)

  冰心一生,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敢于揭露黑暗和腐朽,无私无畏。

  冰心平易慈爱,在她眼里,没有平民百姓和“达官贵人”之分。

  巴金说:“冰心大姊的存在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她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她比我更乐观。灯亮着,我放心地大步向前。灯亮着,我不会感到孤独。”

  梁启超1924年赠送冰心一副对联“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这正映照着冰心的人格、境界。这就是冰清玉洁的一颗心。

  ……

  四、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的人生色彩

  五、课后拓展学习

  1. 仿句练习

  A.用“不是……也不是……而是……”句式写话。

  B.写一组排比句。

  2. 以“生命,苦耶?乐耶?”为题,写一段话。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要把自己的生命变得有意义,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对生命的认识,请同学们谈一谈对生命历程的看法。(学生畅谈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教师在学生畅谈过程中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指导。

谈生命教案11

  【教学设想】

  虽然,初三学生读后感写得比较多,但真正要写好一片读后感却不容易。大多数学生在写的时候,或只注重读,感的内容很少;或写了自己读后的感受,但感受却不深;或读和感都有,但缺少联系实际今天,主要想通过这一堂课的练习,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对生命的真谛的看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有关散文的读后感的写作水平。

  【教学实录】

  一、导课

  同学们,人的一生就像一条长河,有时会有漩涡,有时会曲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那么,怎样看待生命呢?下面我们先来听一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放录音)

  二、展示个人搜集的有关名人对生命的真谛看法的材料

  1、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材料。每个小组成员交流自己在网上搜集的材料。小组长作记录,将较好的记录下来。

  2、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代表在班级中交流材料。

  三、探究人生真谛

  个人思考,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四、探究《谈生命》的内容

  1、读《谈生命》,思考:

  ⑴ 世纪老人冰心是怎样解释生命的真谛的?

  ⑵ 你读后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2、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3、教师归结: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回顾一生的沧桑经历,用象征的手法、用形象的比喻,揭示生命不会永远快乐,也不会永远痛苦。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所以,我们要想充实的度过人生,关键在自己。在人生旅途中上,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遇到困难和挫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不是自信,哪怕只是一小步一小步的坚持前行,也会成功的。下面,同学们把自己通过网上搜集的有关面对人生的坎坷自强不息的名人事迹交流一下。

  4、学生交流材料。

  5、教师归结:

  根据刚才的思考讨论,同学们已对生命的真谛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我们写一篇有关散文的读后感。

  五、写《谈生命》读后感

  教师点拨散文读后感的写法:初学写散文读后感的同学,宜从掌握读后感的基本结构模式述、议、联、结入手。

  1、述:

  就是以简洁的语言叙述出材料的中心意思活干点,作为全文的引子,并提出中心论点或论题。

  2、议:

  即在述出所给材料的中心意思或感点之后,围绕它,对材料进行简明的阐述,让人初步分清材料的实质,揭示论点(感点)与材料的逻辑关系,并完成由读到感的过渡。

  3、联:

  即联系社会生活或自身的生活经历,展开充分的阐述。这是读后感的写作目的和重点所在。

  4、结:

  即读后感最后的归纳主旨和点题。一是要水到渠成的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二是要紧扣材料照应开头,揭示材料给人的启示。下面同学们写一篇《谈生命》的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

  六、学生写作文

  七、交流,评论

  八、誊抄在作文本上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学生活动较好,课前已布置上网搜集材料,学生准备较充分,因此,课堂上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通过练习,学生对生命的真谛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对散文的读后感的写法有了更高的认识。这节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后感的写作水平。

谈生命教案12

  [教材及学情分析]

  (一)课文解读

  《谈生命》是世纪老人在仙逝前不久发表的一篇谈生命本质和生命意义的美文,道出了她历经百年沧桑、备尝酸甜苦辣的生命体验。全文仅有一长段,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文字精炼,哲思深邃,形象表达尤其精彩。开篇用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引出话题,接下来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作比喻描写生命历程,最后直抒胸臆,升华哲理,揭示了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本文是九年级下册的一篇优美散文,注入了感情写出了气势,而本堂课学习对象是刚进入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有七八年级学生一定的语言积累,但是又没有九下的学生语言积累的丰富、厚实,并且作为刚进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生命的认识比较浅层,达不到冰心老人用一生的经历谱写出对生命本质的感悟,基于此,我在这堂课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悟,让学生走进文本,能对生命本质有一定的感悟,能欣赏文章的各种美,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的教育。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

  1、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2、通过对精彩语句的品析,让学生学会品析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2、通过多角度赏析,感受文章语言美、哲理美、情感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豁达乐观的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乐和痛苦。

  (一)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二)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优美形象的语言,感悟语言中蕴含的哲理。

  [教法及学法]

  (一)教法:朗读法、激趣法、延伸拓展法

  (二)学法:圈点批注法、合作探究、研读法、积累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看一看,了解生命的历程:

  让学生欣赏一组画面,即一个人从婴儿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的成长历程,让学生对生命有一种感知。

  (教师解说)

  (设计意图:视听入境,创设氛围,借助多媒体展示画面,辅助学生对文字的感知、理解,符合学生对生命直观形象敏感的学情。)

  二、听一听,聆听生命的足音:

  教师配乐朗读全文,学生听读感受。

  三、读一读,感受生命的律动: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

  (1)作者把生命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呢?(此问题是理解全文的基础)

  (作者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

  (2)作者为什么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

  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进一步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

  (此处指导学生朗读)

  (3)作者为什么把生命比作一棵小树?(借用文中语句)

  (教师做以小结)

  2、找出文中揭示生命本质的句子。(如果个人找不到,可同桌之间议一议。)全班齐读揭示生命本质的句子。

  (设计意图:在此阅读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从感性到理性,同时此环节中注重圈点批注法,依据新课标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要求,渗透学法指导;另外,此文是很好的朗读材料,文章的美及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感情,不读是无法品味的。训练朗读能力,进一步培养审美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品一品,感悟生命的真谛:

  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赏析喜欢的句子,教师作以小结。

  (设计意图:在这堂课上,品析美文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独特的生命感悟,进行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并最终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体验性、创造性阅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法指导上,注重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其能力)

  五、写一写,升华生命的意蕴:

  让学生根据一江春水表现生命曲折、丰富多彩的形式或一棵小树表现生命过程的形式仿写:生命像

  提示:生命像一杯咖啡

  生命像一支蜡烛

  生命像蛹的破茧成蝶

  生命像一个人的学习过程

  生命像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发挥语文的情感优势,以知识去激活知识,以情感去感化情感,以心灵去振奋心灵,以生命去激扬生命,此环节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转化成学生的自身体验,让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六、结课:

  学生齐读冰心的哲理小诗: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教师作结束语)

  [板书设计]

  谈生命

  冰心

  (快乐)历程

  生命(痛苦)

谈生命教案13

  【说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谈生命》是一篇清新优美的当代散文。作者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启发我们认识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阅读全文,能把握作者思路、认识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对生命的现象和规律进行思考,并感受和借鉴这种人生态度;学习本文用形象的比喻表达对生命感悟的写法,体会文中一系列形象所蕴含的意义。

  二、具体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初三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的规律,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 掌握文中生字、生词的写法和基本含义,这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⑵ 正确理解文字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品位文中含哲理意义的语句。

  ⑶ 继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散文是学习语言的典范文体诵读是对课文语言以及课文内容的最直接最真切的感知,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

  本文以典范优美的现代白话文写成,注入了感情,写出了气势,很适合朗读,应结合朗读揣摩文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和学生读书时背景音乐的播放创设情境,学生在教师积极有效的帮助和点拨下,以读为主线,开展研究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⑵ 学习文章运用比喻的方法说明抽象事物的写法:

  课文以“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比喻人生,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描述春水和小树的行动和生长的现象,生动形象,给人以审美享受,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比喻方法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勇于战胜困难,热爱生命,积极投入生活。

  培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象。

  【说教学内容】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冰心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文质兼美,意境美、哲理美和语言美兼具,景、情、理和谐相融,是一篇很好的学习材料。从语言上看,字、词、句、段都耐咀嚼,“形象表达”尤其精彩,如果导引得当,学生必然学有所得。从思想内容上看,文章谈的是“生命”话题,处在人生重要关口的初三学生,应该有体验、有兴趣,能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思想碰撞,或许能够受到启迪,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达到课程标准所提到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重、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1、教学重点: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确立的原因是本文以典范优美的现代白话写成,注入了感情,写出了气势。学生可以揣摩来学习如何运用一定的修辞表达主题。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一系列具体形象所运含的深刻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观点。

  确立的原因是课文以“春水”和“小树”比喻人生,具有很强的隐喻性。需要训练学生形象思维,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这对于初三学生来说,便有些难度,要综合运用他们理性思维和概括能力。因此确立以上为教学难点。

  【说教学方法】

  一、总体教学构思及依据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按照学的规律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等,是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理念,也是我这堂课的设计理念。

  本文是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要通过朗读、精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品味优美的语言文字,从而达到领会文章的主旨的目的。另外,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深远,设计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引导,有助于学生自觉、自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落实教师“平等中的首席”的地位。

  二、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与依据

  为学生营造阳光明媚、温馨舒适、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追求教师和学生对作品的平等对话,进而让读者与作者实现心与心的交流,这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我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活动为基本方式,通过朗读领悟、合作讨论、质疑创造、拓展运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质疑中学会创新,在比较阅读中训练思维,在老师诱导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所以我设计了三大环节:一、情境导入、二、走进文本:以读为本,品读结合,这一环节中设计了对文章不同角度的品读:阅读一:咬文嚼字,读懂文章;阅读二:寻章摘句,读出自己;阅读三:联想想象,由读到写;阅读四:质疑问难,读出问题;阅读五:背诵警句,积累巩固。第三环节:走进生活:比较阅读,延伸课堂。

  三、学情分析及对策和依据

  我所任教的班级,城区学生居多,他们思维活跃、知识面广,语文基础较好。另外初三学生,生活的体验、语言的积累较之低年级学生有较大的优势,在形象思维丰富的同时,抽象思维也有了发展,对于本文的学习,对于“生命”的认知,应该更具有“可生成性”。并且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寓抽象的概念为具体的物象,学生一定喜欢。但文章中有不少语句含义很深,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相当大的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让学生结合体会自由谈,教师适当点拨,不硬性强求。

  四、困难对策及依据

  由于初三学生的经历及认识有限,文中一系列具体形象所运含的深刻意义及作者的思想观点,学生可能理解不透彻。老师应恰当加以点拨,方可深入体会。另外针对一部分学生上课有畏难情绪,老师要构建开放课堂,师生双方在相互交流中沟通,在相互启发下补充,共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的共同发展。要尊重个性体验。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重要特性──人文性。

  【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为激发学生对生命本质和规律的探究兴趣。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生命”是一个寻常的话题,也是人类恒久的话题。试想一下,当你只身一人站立在广袤无边的大沙漠中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在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深入: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短短的几十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犹如一颗流星,转瞬即逝。人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内涵,它是贝多芬在琴键上迸发出的铿锵的音符,它是凡高笔下绚烂的色彩,它是绿荫场上运动健儿分秒的搏击,它是孤灯下莘莘学子熬更守夜的苦读……尽管这些生命的形式各不相同,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都是相同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文坛老祖母冰心笔下的《谈生命》,倾听她对生命的诠释。

  (这样的导入,联系生活拉进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激发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探究兴趣。)

  导入之后,和学生一起讨论学习的和目标,定向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二、走进文本:以读为本,品读结合

  著名教育家于永正老师说过,“知识要靠自己在读中获得,情感要靠自己在读体验,理念要靠自己在读中感悟,方法要靠自己在读中掌握。”在这一板块中,我采用“朗读”策略,教给学生品读的方法,“还课堂琅琅的书声”,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验,在读中创造!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所以这一环节设计了对文章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解读。

  1、阅读一──咬文嚼字,读懂文章:

  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依靠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决生字词问题。

  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阅读二──寻章摘句,读出自己:

  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品味欣赏,与大家交流。

  一要说明喜欢的理由。二要说出自己的'体验。三要读出正确的情感。

  这一步是学生个性化品读文本。这样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来品味语句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教师适时以身说法,以期师生共鸣。让学生进入个性阅读的空间,在阅读中既审视作者、文本,又观照自己,因文悟道,披情入文。

  3、阅读三──联想想象,由读到写:

  让学生仿照文章“形象”的文句,通过联想、想象,以“生命像……”开始,写几句形象的话,表达自己对生命的认识。然后在课堂交流、共享。

  这样设计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关心社会,并指导他们表达丰富的情感体验。

  4、阅读四──质疑问难,读出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更重要。《语文课标》中也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我注重引导学生第三次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大胆质疑。学生对文章当中自己不明白的内容进行质疑,小组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解决。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交流与合作,探求解决问题方法。除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再设置两个问题:

  ⑴ 作者把“生命”形象化地说成是小树,生命与小树有哪些相同之处?

  ⑵ 通过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表明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发现教育法认为:“当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后,就可以提出有一定深度、较为典型的问题,而学生对于自己的问题总是有更大的兴趣,又将主动回到文章中去探究答案”。这样看来质疑是创新的中国,是思维的火花,是进步的阶梯,更是成功的关键!

  5、阅读五──背诵警句,积累巩固:

  丰富语言积累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所以让学生品读文中警句,争取当堂成诵。这样既是语言的积累,又是思想的升华。

  在第二大环节中,学生了解了文章的读法,从咬文嚼字到寻章摘句,从理解性阅读到创造性阅读,从品味赏析到阅读积累,拓展了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

  三、走进生活

  设计这样的问题:“冰心用散文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梵高用画来表达,大家愿不愿意寻找一种恰当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由课内而课外,由书本而人生,拓展学生的阅读,让学生的阅读与思考定向驰骋。

  (这样设计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感受,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思维,充分发展学生个性,采用各种形式表现自己对生命内涵的感悟,同时进行德育渗透。学生自行准备,如果需要还可以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学生可利用绘画、演讲、诗歌、快板等形式来表现。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延伸到课后完成。)

  附时间安排:情境导入:3分钟;咬文嚼字,读懂文章:2分钟;寻章摘句,读出自己6分钟;联想想象,由读到写8分钟;质疑问难,读出问题10分钟;背诵警句,积累巩固8分钟;走进生活5分钟。另外还有3分钟作为弹性时间,视学情而定。

  以上是教学的主要过程,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说,是本节课设计的出发点;“注重兴趣与感悟、注重朗读与积累、注重个性与反思”,是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是我的教学理念,也是本节课的设计原则;感受语文的魅力,让课堂鲜活起来,让学生爱学会学,是我课堂教学的追求!以上说课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谈生命教案14

  教学目标

  (1)分析文章的层次,了解文章的主体思想,体会文中优美形象的语言。

  (2)联想、想像的运用。课文以“春水”和“小树”比喻人生,具有很强的隐喻性,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像,感受文中的鲜活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哲理。

  学情分析

  本文是九年级下册的一篇优美散文,注入了感情,写出了气势,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但对生命的认识比较浅层,达不到冰心老人用一生的`经历谱写出对生命本质的感悟,基于此,我在这堂课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悟,让学生走进文本,能对生命本质有一定的感悟,能欣赏文章的各种美,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的层次,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难点

  (1)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2)理解课文中联想和想像的运用,体会这种表现手法在文中起到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词义并且学会运用。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体悟,并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

  能力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的主旨。

  (2)感受文章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的哲理思考,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提炼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生命的客观规律,豁达乐观的对待生命中的快乐和痛苦。

  学时重点

  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学时难点

  品味文中优美形象的语言,感悟语言中蕴含的哲理。

谈生命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本课的生字词语

  能力目标:理性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对生命状态和规律,进行思考,从而理解文中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德育目标:美育目标:通过课外相关知识的延伸,让学生感受和借鉴文中所提倡的正确的人生态度,从而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生命状态和规律进行思考,从而理解文中所揭示的人生哲理。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和借鉴文中所提倡的正确的人生态度,从而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

  教学设想及方法

  力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要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学,学会与同学合作,学会与老师沟通。

  1、知识目标(生字、词语)由学生借助工具书课下预习完成,课堂进行检测,不作为重点。实现“自主”学习。

  2、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就课文中重点内容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阅读,讨论完成。教师只做点拨、归纳。体现“合作”的学习方式。

  3、德育、美育目标:放开手让学生大胆尝试“探究”学习的方法,课下广泛收集材料,拓展延伸。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能得到德育、美育的熏陶。

  教学手段

  常规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程序及内容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导语:今天我们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谈生命》。生命是什么?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世纪老人冰心对此有独到的见解,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本,去听听冰心对生命的诠释和感悟吧。

  二、展示本课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生字、词语。

  能力目标:对生命状态和规律进行思考,理解文中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美育目标延伸课外知识,感受和借鉴文中所提倡的正确的人生态度,明确

  德育目标人生的意义价值所在。

  三、投影打出本课生字词语,请同学正音。

  巉chán岩清吟yín骄奢shē挟xié卷

  羞怯qiè休憩qì荫yìn庇bì

  芳馨xīn怡yí悦丛莽mǎng云翳yì

  消融rng悬岩削xuē壁

  朔shu风枭xiāo鸟

  四、整体感知课文

  感知(一)

  学生朗读课文,投影打出思考问题:文章的题目是《谈生命》,为什么全文描写的却是“春水”、“小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借“春水”、“小树”这两个具体事物来谈“生命” 。

  比喻的写法——“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

  比喻的写法使抽象的生命概念具体化了;使无形的生命概念形象化了;使深奥的生命哲理浅显易懂了。

  抽象—————具体

  比喻无形—————形象

  深奥—————浅显明了

  感知(二)

  这是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也是我们最值得借鉴的写作手法。

  思考问题:

  1、作者以“春水”为例,为我们揭示了哪几种生命状态?

  2、冰心老人告诉我们,应以怎样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生命中的痛苦、逆境?

  感知(三)

  思考问题:

  1、冰心老人以“小树”为例,为我们揭示了怎样的生命历程(生命规律)?

  2、冰心老人告诉我们应以怎样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生命中的生、老、病、死?

  请学生回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有关成功、成才必先经受痛苦磨难的论述。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早已断言:痛苦、逆境能增长我们的才干,磨练我们的意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是营养。因此,无论快乐,无论痛苦都要感谢生命。

  下面投影打出我送给同学们一段话:学生齐读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智慧;

  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

  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之人。

  五、向课外拓展延伸

  1、小结课文内容向学生提问:冰心老人在这篇文章中围绕“生命”实际只说了四个字:顺、逆、生、死,请问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经历这样一个由生到死的生命历程吗?

  明确:人活着应该有意义应该有价值应该给人类留下点什么学生回答的内容,只要是从这几方面说,都应给予肯定。

  2、那么,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当代著名女作家毕淑敏是怎样说的。投影打出毕淑敏的话

  毕淑敏:生命无任何意义,但是,我们可以给他加一个意义,这个意义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3、为什么要给生命加一个人生的奋斗目标呢?下面请看一则材料。投影打出以下文字:

  某年,哈佛的学生毕业前夕,学校对他们做了一个有关人生目标的调查:27%的人没有人生目标;60%的人生目标模糊;10%的人有近期目标;3%的人有清晰长远的目标。

  25年过去了,那3%的人不懈的朝着一个目标坚韧努力,成了社会的精英,而其余的人,成就要相差很多。

  由上面的材料可以看出:有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并能终生为之努力,我们就可以使原本无意义的生命变成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4、电视专题片——《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的事迹让中国十三亿人口为之感动;十大杰出人物的成就让中国十三亿人口为之喝彩。他们的人生可谓精彩,可谓有意义,可谓有价值

  请同学读课下搜集的“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的事迹”接下来一起观看《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之徐本禹录象资料。让学生在之中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六、结束语:上面的例子已经告诉我们:同是生命,可能燃烧发光,可能精彩无比,也可能暗淡凋萎。一个生命只有用理想和知识充实自己,才会有壮丽的人生。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顽强拼搏、锐意进取,象徐本禹等人那样,让生命之光在彪炳千秋的伟业中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板书设计

  谈生命

  冰心

  顺境

  像“春水”——人生状态

  逆境坦然面对生命

  生感谢生命

  像“小树”——生命规律

  死人生有意义,有价值

【谈生命教案】相关文章:

谈生命说课稿01-09

《谈生命》优秀教案(通用11篇)06-05

《谈生命》导学案04-14

《谈生命》教学反思05-02

《谈生命》教学反思01-10

谈生命教学反思10-04

谈生命说课稿9篇01-12

《谈生命》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04-14

《谈生命》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谈生命》教学反思(精选15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