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3-23 09:43:38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和体验歌曲诙谐、有趣的风格。(重点)

  2、创编小松鼠的模仿动作,能根据教师动作、体态的提示,理解和记忆游戏动作顺序。(难点)

  3、在与同伴交换角色时,乐意接受任何同伴的邀请,共同完成韵律活动。

  活动准备:

  1、在日常活动中,给幼儿听《小松鼠吃松果》这首歌。

  2、小松果若干(也可以用图片、玩具代替)。

  活动过程:

  一、出示松鼠图片,学习“小松鼠爬树”的动作。

  1、教师:小朋友们瞧,这是谁呀?我们和它打个招呼吧!

  你们知道小松鼠住在哪里的呀?(松树上)

  那它是怎么爬树的呢?谁来用动作学一学?

  2、教师反馈并提升幼儿的回答及他们创编的动作,并带幼儿集体练习。

  3、教师:这次我们听着好听的音乐来学学小松鼠爬树吧。

  教师出示图片,你们会了吗?谁能看着图片边唱儿歌边做动作来学小松鼠呢?

  请几个幼儿示范后大家一起表演。

  二、教师带幼儿学习歌曲第一部分。

  1、教师:小松鼠爬上树去干什么呢?谁来猜一猜。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教师播放音乐:刺溜刺溜,我是小松鼠,刺溜刺溜找呀找松果)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关的图片

  2、小松鼠是怎样找松果的呀?谁来学一学小松鼠找松果的样子?

  我们一起来学小松鼠找松果吧

  3、歌里面唱刺溜刺溜是小松鼠发出的什么声音呀?(是小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的声音所以这个小脚印表示这里要跳一下,两个就是代表跳两下)

  4、教师带幼儿看图片学做动作学唱儿歌。这次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来学一学吧。

  谁愿意来跟着小松鼠学一学呀?

  三、教师带幼儿学习歌曲第三部分。

  1、教师:诶,那小朋友小松鼠找到了松果了吗?我们继续来听一听吧!”教师播放第三段音乐。教师提问:小松鼠找到了谁?它是怎么说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教师带幼儿学唱歌曲。

  2、小松鼠会怎么样来问松树爷爷要松果呢?谁来用动作学一学?

  3、带领幼儿一起边做动作边唱儿歌。

  四、完整学唱歌曲。

  1、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新的儿歌叫《小松鼠找松果》我们这次来完整地听一遍吧。

  2、我们看着图片也来完整地表演一次吧。分男女生表演。

  3、这次听着音乐边唱边学小松鼠吧。

  五、玩游戏。

  1、请两个幼儿示范。

  教师:谁愿意到上面来表演小松鼠?谁愿意扮演松树爷爷?

  2、幼儿共同游戏

  教师:小朋友,你们也想来表演吗?请前面这一排的小朋友上来,你们扮演大树,手放在背后,下面的小朋友表演小松鼠,待会儿请你们闭上眼睛把头转过去,不能偷看哦,音乐响起后小松鼠边表演边找一棵松树,唱到“松鼠爷爷请给我一颗小松果”时,小松鼠伸出双手。如果“松树爷爷”手中有松果则把松果交给“松鼠”,看看哪只小松鼠能找到松果。

  3、交换角色游戏。

  4、这个游戏好玩吗?下次我们再来玩吧,小松鼠也累了,我们和它说再见吧。

中班教案 篇2

  游戏辅导意向:

  引导幼儿积极的与同伴游戏,体验到交朋友的乐趣。

  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游戏准备: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若干套贴花,每套数量为5—6种。

  游戏规则:

  1、音乐响起,幼儿出发任意找到一个好朋友跳邀请舞。

  2、在间奏音乐响起时,重新寻找另外的朋友跳舞。

  3、每段音乐交替,寻找到一个新朋友时,互相赠送小贴花。

  舞蹈结束时,数一数手上的贴花数量是多少,和几个朋友一同游戏。

  行为观察:

  1、音乐响起时,是否主动、愉悦的去寻找朋友?

  2、在跳邀请舞时,是否边唱边跳,动作是否放松?

  3、间奏音乐响起时,交换朋友是否迅速、默契?

  4、当自己想找的朋友已和别人结伴时,采取了怎样的策略?

  5、在舞蹈结束时,数数手上的贴花,情绪表现如何?

  澄清讨论:

  1、今天的游戏你玩得快乐吗?为什么?

  2、你找到了哪些朋友?和平时经常在一起的一样吗?

  3、是不是每次你都能快速的找到朋友,你是怎样做的?

  3、当你数数手上的贴花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教学反思:

  活动前,考虑到该歌舞内容简单,而且和舞蹈动作基本符合,所以,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在一个活动中边学唱,边学舞蹈。这个舞蹈因为配有歌词,学起来既简单又有趣,而且一词一音,适合孩子学唱与表演。通过大家互相邀请舞蹈,能培养孩子合作友好、大胆活泼的个性。

  小百科:跳舞通常指伴随音乐按照有节奏的步伐而移动,或者单独一个人,或者带一个舞伴,或者以集体形式,是为了好看或是追求某种涵意。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幼儿的安全工作始终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中,幼儿的人身安全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幼儿期的孩子们好奇心强,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然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经常在生活中会有一些不安全的举动,并不知道那些危险所带来的伤害,因此,我们幼儿园的教育应从多渠道、多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我觉得幼儿园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应该和幼儿的幼儿园生活和学习紧密相连。让幼儿知道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哪些行为是安全的,提高幼儿的自我防范意识是必要的。因此,我开展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对几种常见安全标志的图案、意义有初步的认知,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自己。

  2、引导幼儿辨别哪些行为时危险的,哪些是安全的,并掌握遇到危险时的简单自我保护和求救的方法。

  3、能结合自己经验创造性地设计出与日常生活相匹配的安全标志。

  《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着重于孩子的发展。教育目标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也是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基于此认识,我在每个教学活动中都能把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作为目标制订前提条件。在以上《安全小卫士》教学活动中,我制订的三个具体目标既能围绕教育总目标,又能突出教学内容自身的教育价值,显性之处在于力图通过强调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培养幼儿从小就能读懂标志,按照标志的要求来规范自身行为或影响成人行为,达到人人都为创建“平安社会、平安校园、平安生活”的社会出一份力的教育目的;隐性之处在于能将知、情、意、行诸要素和谐的统一其中,同时指向于幼儿生活质量的提高,即安全与健康。

  活动准备:

  活动的准备在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活动的准备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的活动。因此我做了以下准备:

  材料准备:

  1、安全教育情景录像、安全标志图片

  2、水彩笔、记号笔、白纸等。

  经验准备:

  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危险的事情和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标志。如小心触电、小心滑倒、小心开水烫、注意安全等。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让幼儿从心里明白这么做是危险的。

  2、设计标志。这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但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法、学法:

  整个教学活动中,采取了许多教学法,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演示法

  2、交流讨论法

  3、自主探索法

  4、观察法

  学法:主要采取了体验法,幼儿在活动中体验设计自己的标志图,感受游戏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过程:

  利用身体语言,激发兴趣。——观看、交流讨论、探索。——设计标志。

  (一)利用身体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活动利用肢体语言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标志的.意思。如小心触电的标志:身体表现触电时的状态。

  ——然后请幼儿猜猜教师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教师先不拿出标志,请幼儿大胆猜测是什么标志,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肯定与尊重幼儿的想法,不能因为幼儿说得不对,而批评幼儿。)

  ——把标志拿出来,验证幼儿的想法。并认真仔细观察标记的形状、特征。

  ——第二次的标志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如拿出标志,请幼儿各自利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达标志的意思。(提高幼儿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的能力。)

  衔接语:这些标志在我们的幼儿园都能看到,那在幼儿园我们应注意哪些安全呢?

  (二)关于幼儿园生活安全的情景录像。

  进行生活中的情景录像观看,具有真实性、综合性、寓教育于情境中。八个安全教育小故事选择的都是幼儿园生活安全的故事。让幼儿切身体验幼儿园生活存在的危险。

  ——组织幼儿观看八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朋友们上下楼梯时你推我挤的现象,发生小朋友摔下楼的情景。

  2、小朋友去碰幼儿园或家里的带电的插头。

  3、在玩游戏时(如滑滑梯),不按游戏规则,争先恐后,发生摔跤的情景。

  4、在玩石区,拿石头和沙子你扔过来,我扔过去。

  5、将如珠子、笔帽等小东西,放入嘴巴、耳朵或鼻孔里。

  6、拿铅笔等尖利的东西打架、玩耍。

  7、在教室里到处跑、追追打打。

  8、在幼儿园迷路了怎么办。

  ——组织幼儿自由讨论。上面的行为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该如何改正。

  ——师生谈话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正确有效的方法。(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小结八个安全小故事的正确方法。

  衔接语:在幼儿园有这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还有没有别的危险的事情需要注意的呢?

  (三)组织幼儿讨论幼儿园还有哪些危险的事情不能做,并请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些安全标志,再讨论哪些标志适合放在教室里使用。(幼儿对于自己设计的标志放在教室里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延伸:

  激励幼儿在平日生活中多注意观察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在自主寻求自护办法后,与大人共同商讨自护的办法。如歹徒来了怎么办、着火了怎么办、地震来了怎么办、迷路了怎么办等等。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认识粗细,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长度相同,直径明显不同的木棒3根,每根棒的两端尽量一样粗.

  2、黑板上高度相同,直径明显不同的圆柱体两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同时出示两根木棒,把木棒两端对齐拿手里或立在讲台上,让幼儿观察木棒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引出粗细的概念。

  2、把3根木棒两两经较,用目测找出最粗和最细的木棒,特别强调中等粗的比最粗的细节,比最细粗些。从而使幼儿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3、让幼儿观察黑板上的图形。师生小结粗细的`特征,让幼儿说出,粗些、细些、最粗、最细等词。

  4、按由细到粗把3根要棒排序。

  5、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8、9页的练习: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目测比较物体或者物体某部分的粗细,分别把最粗,细些,最细的物体某部分的涂色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中班教案 篇5

  针对年级:托中班

  主题归类:《冬天》

  课程种类:综合活动

  课程时间:10分钟

  活动背景:

  冬天来临,幼儿会自然而然地感受气候的变冷,发现人们的生活起居、穿戴打扮有了变化。人们都穿上了厚衣服,包括幼儿自己,因此幼儿需要了解衣物的转换是为了保暖,抵御冬天的寒冷。同时,在活动中,可以锻炼幼儿区分大小的能力,通过粘贴来锻炼手部肌肉的发展。

  活动目标:

  1、了解冬天寒冷的天气需要要穿冬衣保暖。

  2、锻炼区分大小的能力,练习粘贴的技能。

  3、学会对他人的关心。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两张光着身子的娃娃一大一小的图片,两套大、小冬衣图片

  2、白胶

  过程与指导:

  一、教师创设活动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1、从幼儿自身穿的衣服出发,了解冬天的.穿着。

  ——宝宝们,来摸一下我们身上都穿了什么衣服?

  ——我们为什么穿上这样的衣服?

  2、出示两张光着身子的娃娃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两个客人,你们来看看,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没穿衣服会怎么样呢?

  ——我们来帮帮他们吧。

  二、教师示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为两个娃娃选择合适的冬衣。

  1、教师提示幼儿比较两个娃娃的不同。

  ——我们给他们穿衣服,但衣服他们要穿着舒服才行,我们来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宝宝们真聪明!这两个娃娃一个大,一个小,一个是大哥哥,一个是小弟弟。

  2、教师出示冬衣——棉袄和棉裤,由幼儿分配。

  ——老师给他们准备了两件棉袄有什么不同?再来看看这两件大棉裤又有什么不同呢?

  ——大哥哥应该穿哪个?小弟弟呢?为什么?

  ——:大哥哥大,要穿大一点的冬衣;小弟弟小,要穿小一点的冬衣。

  三、教师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升关于粘贴的经验。

  1、教师示范粘贴冬衣,重点展示粘贴的过程。

  ——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帮他们穿上冬衣?用什么可以粘上呢?

  ——将白胶拧开一点,然后挤一些在图片的反面(提示幼儿正反面),最后刷一刷。

  2、教师提问衣服穿着的部位。

  ——我们要把棉袄和裤子贴在在哪里呢?

  ——棉袄要穿在脖子下面,棉裤要穿在棉袄下面。

  四、幼儿粘贴冬衣,教师指导。

  1、教师分发材料,并且提醒幼儿操作的注意事项。

  ——这里还有许多娃娃没穿衣服,我们去帮他们穿上暖和的冬衣吧。

  ——请宝宝们先看一看,想一想,这两个宝宝应该穿哪一件衣服,然后再用白胶粘在他们身上。

  2、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在粘贴的过程中能否正确地区分大小,白胶抹的地方是否正确,粘贴的位置是正确。有没有比较有特点和创意的作品。

  3、幼儿完成后,教师把作品展示出来,提醒幼儿收拾材料。

  ——我们帮娃娃们穿好衣服后,把他们放到黑板上。

  ——记得要把桌子弄干净。

  五、交流分享:

  1、教师表扬幼儿的作品,并将每一个作品都介绍给孩子们。

  2、教师让幼儿体会关注、帮助他人的快乐

  ——这些娃娃穿上冬衣可高兴了,宝宝们高兴吗?他们说谢谢你们,你们应该怎么说呢?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选】08-04

中班教案(精选)08-02

(经典)中班教案07-26

[经典]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精选]10-06

中班教案(经典)09-03

[精选]中班教案09-04

中班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