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五年级语文教案《冀中的地道战》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语文教案《冀中的地道战》,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语文教案《冀中的地道战》1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进而体会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二)介绍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地道的结构特点。
(三)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二)介绍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地道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难点
介绍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地道的结构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找四个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看老师演示表现课文内容的投影片。
(二)学习第一段。
这一段交待了地道战产生的时间和背景。哪位同学知道为什么要开展地道战呢?
(因为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冀中平原上修筑封锁沟、封锁墙,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在这种情况下,冀中人民创造了“地道战”,坚持敌后游击战争。)
说得好。日本侵略军修筑封锁沟、封锁墙,就是要使冀中平原上的人民相互之间不能来往,不能联合起来打击敌人。于是冀中人民就创造了“地道战”,打击敌人。这就是“地道战”产生的原因。
(板书:封锁沟封锁墙地道战)
这一新的斗争方式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好处呢?
(第3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地道战”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保护自己;二是能够更好地打击敌人。)
(板书:保护自己打击敌人)
在第3自然段中哪句话、哪个词最能总结“地道战”的情况?
(第一句话中的“奇迹”一词。)
“奇迹”是什么意思?
(“奇迹”是想象不到的很不平常的事。)
“地道战”的确是个奇迹。课文又从三个方面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学习第二段,这一段是以任丘的地道为例,介绍了地道的样式和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还可以分为几层,怎样分?
(这一段还可以分为地道的内部和地道的出口两层。)
地道的内部构造分为哪几部分?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默读课文后按顺序回答,老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板书。
(板书:地道内部高、深、天洞、小洞、气孔)
教师一边板书一边重复地道内部构造的特点,并在同学分析的基础上,再次提出问题,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地纺线呢。”说明了什么?
这句话进一步说明地道里既不气闷也不黑暗,非常安全。冀中人民在这里边战斗边生产,充满生活气息。
课文是怎样介绍地道出口的呢?地道出口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默读后回答问题,教师板书重要词语。
(板书:地道出口
口外:荆棘陷坑
口内:坚固的洞迷惑洞
死道:地雷
活道:口)
教师解释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是李白诗里的一句话。讲的是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夫,古代成年男子的通称。关,关口。莫,不能的意思。
教师结合板书小结这一段。
这一段对地道的构造及特点介绍得比较清楚,使我们学习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只是一百多种地道中的一种。地道的特点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既可以保存自己,又能够打击敌人。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地道战”的确是——
学生齐答:奇迹。
(四)学习第三段。
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打击敌人同样说明这是“奇迹”。冀中人民是怎样利用“地道”打击敌人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段。
(敌人想方设法破坏,冀中人民发挥聪明才智,想出许多妙计来防备。)
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板书。
(板书:破坏防备)
(用“土”和“沙”灭火;吊板用来挡住毒气;利用枯井暗沟防备水攻。任凭敌人想出什么毒计,冀中人民也有妙计来对抗。另外,因为地道都是通着的,还可以转移到别的村子去。)
(板书:火攻毒攻水攻土沙吊板枯井暗沟)
教师用箭头将上下板书连接起来并小结,使学生能够更清楚地理解这些内容。
冀中人民还有更先进的'方法保护自己,打击敌人,因为他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发明了“无线电”“有线电”。我可要提醒同学们,这可不是现在的“手机”“呼机”,它是什么呢?请一位同学读一遍下面这段话大家就会清楚了。
学生读收,教师板书。
(板书:无线电——吆喝有线电——拉铃)
组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在书上及电影、电视节目中获得的知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讨论:
“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的含义。
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第一课时后指导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用泥巴等材料做一个任丘的地道模型,也可以鼓励学生画一张冀中地道示意图。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中感受冀中人民的智慧和抗敌妙计,激发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最后使学生明白这句话是对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打击敌人的种种妙计的总结,同时赞扬了冀中人民对敌人斗争的智慧和才能,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五)学习第四段。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教师提出问题。
地道战在抗日战争史上有怎样的地位呢?
(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尾?
(总结性的结尾,写清了地道战的结果和作用。)
请同学把开头段和结尾段连起来朗读,让学生体会前后互应的作用。教师板书。
(板书:
为了粉碎“扫荡”——“扫荡”被粉碎了
简直是个“奇迹”——留下惊人的“奇迹”)
(六)总结
板书,进一步理解课文。
课文从“奇迹”一词开始,到“奇迹”一词结束。全篇课文通过对地道的构造、特点和冀中人民利用地道巧妙地打击敌人,以及地道在战斗中所起的作用几个方面的描写,具体阐明了地道战是个惊人的“奇迹”。从而说明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人民战争具有巨大的威力。
(七)请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八)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年级语文教案《冀中的地道战》2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冀中地道的构造特点。学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地道战的发生及作用。
2、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进程:
一、理解单元要求。
二、导入新课文,提示课题。
“冀中”什么意思?你是怎样了解“地道战”的?
三、课堂预习。
1、默读课文。
2、各自小声朗诵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思考预习题。
4、提出不了解的内容。
四、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诵课文。
2、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3、全文可分几段?
(1—3)(4—7)(8)
五、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2、讨论交流。
(1)为什么称“扫荡”?
(2)敌人为什么修封锁沟、封锁墙?
3、总结第一段段意。
(讲了地道发生的时间、原因及作用)
六、作业:
1、朗诵课文。
2、思考文后1、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地道的构造特点和地道战的历史位置。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进程:
一、温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读词。
2、有感情朗诵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读后讨论。
(1)地道的式样和特点是在第几自然段讲的?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每层说了什么?
(2)地道的出口是怎样的,有几种情况?“孑口”有什么作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想方设法”是什么意思?
冀中人民是怎样凑合敌人的进攻的?
(4)人们在地道里怎样进行通讯联络?
“无线电”和“有线电”为什么加引号?
“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
3、总结段意。
(这段主要讲地道战的`特点。)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句读第三段。
2、这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了什么?第二句讲了什么?
3、这段话主要意思是什么?
四、自由朗诵全文。
五、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依据课文第二段的内容,画一张地道示意图。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概括本文中心思想。
2、理解记叙办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进程:
一、温习引入。
交流地道示意图?!
二、概括中心。
1、冀中人民怎样利用地道打击敌人的?
2、举例说“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3、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中心?
(这篇课文通过讲冀中地道战的发生、作用,以及地道的构造特点,表现了冀中人民在对敌斗争中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三、理解记叙办法。
1、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将中心表达出来的?
2、讨论。
3、小结:学习课文有条理地记叙。
四、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厕”“虚”半解围。
2、默记本课生字,然后写在练习本上。
3、指名读本课呈现的生字新词。
4、用“如果……就……”“不但……还……”造句。
(指导结合句式理解词语用法。)
五、作业:
预习《赤壁之战》。
【五年级语文教案《冀中的地道战》】相关文章:
冀中的地道战教学反思04-21
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教学反思02-20
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12-30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2-09
五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01-15
五年级语文鲸教案04-23
五年级语文教案01-07
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教案03-15
五年级语文教案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