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08 10:24:06 教案 我要投稿

[优]语文教案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优]语文教案7篇

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感悟帕尔曼顽强的性格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帕尔曼的图像,并播放帕尔曼的小提亲独奏。

  (伊扎克帕尔曼(Itzak Perlman,1945-),以色列著名小提琴家。4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成为终身残废。自幼表现出酷爱音乐的天性,十岁上电台演奏,后进特拉维夫音乐学院学习。1958年曾赴美国参加“埃德.沙利文表演节”演出。移居美国后进朱利亚特音乐学校。1963年首次在卡内基大厅举行独奏音乐会。他很注意音乐处理的逻辑性,控制得当,把浪漫主义的热情和古典主义的匀称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位极有名望小提琴演奏大师。)

  2.观看帕尔曼独奏的视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

  认读生字:帕 曼 袂 怦 拄 磁 魅 搀

  认读词语:本课生词

  2.指名读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记叙了世界杰出的小提琴家帕尔曼在精彩演出后不用搀扶,经历三次失败终于站起来的经过。)

  三、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段落。

  2.齐读这一段,在关键词下面标上着重号。

  3.帕尔曼的人格魅力具体体现在哪件事上?这部分的前后各写了哪些内容?

  4.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帕尔曼是世界杰出的小提琴家,将与世界指挥家和世界顶级乐团联袂演出。

  第二部分(2——3):写帕尔曼艰难二又自信地上台演出,亲生无与伦比。

  第三部分(4——10),写帕尔曼不用搀扶,经历三次失败后终于站起来的经过。)

  第四部分(11——12)指出人们为帕尔曼顽强的人格魅力鼓掌。

  四、小组交流后班级交流。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帕尔曼顽强的人格魅力。

  2.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作者对帕尔曼由衷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作者对帕尔曼由衷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 自主读文,画出描写帕尔曼的句子。

  小组交流:画出的句子中不懂的词语。

  全班交流:先指名读文,说说令自己感动的原因。

  1.“他拄着双拐,艰难而又自信的走上了台。”

  (这个句子写出了帕尔曼登台表演时的独特形象。“艰难”,是指帕尔曼因为双腿瘫痪,上台时十分吃力;“自信”,写出了帕尔曼上台时的神态。帕尔曼“艰难而又自信地走上了台”,让我们初步感悟到他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顽强的人。)

  2.“起来——跌坐在椅子上;

  再起来——又没成功;

  又试了一次——又失败了;”

  A、这个句子写帕尔曼三次试图站起,却都失败的经过。从这三次试图站起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帕尔曼试图站起来的艰难,同时,更能体会到帕尔曼的顽强的人格魅力。

  B、练读。

  3.“帕尔曼笑了笑,平静谦和,甚至带一点儿歉意。”

  这个句子写出了帕尔曼为什么会“带一点儿歉意呢?因为他觉得自己的三次失败有点对不住观众,可见帕尔曼是多么的谦逊。

  指导朗读。

  4.“他又试了第四次,这一次他终于站了起来!”

  帕尔曼面对三次失败,丝毫没有气馁,他试了第四次,可见帕尔曼具有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从“终于”一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帕尔曼不用搀扶而站起来的艰难,饱含着作者对帕尔曼顽强意志的由衷赞叹之情。

  三、 深入体会、感悟情感

  投影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讨论交流,深入体会。

  1.“这位音乐家的杰出之处,动人之处,不仅在他的`琴声里,更在他的人格魅力上。”

  他的人格魅力指的是什么?(帕尔曼惊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

  帕尔曼的杰出之处,动人之处表现在哪里?(他的琴声和人格魅力。)

  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对帕尔曼顽强的人格魅力由衷的赞叹之情。)

  2.“为这个,让我这个不懂音乐的人对音乐大师说:谢谢您!”

  “这个”指什么?(帕尔曼给人们留下了精神财富)

  作者为什么要谢谢音乐大师?(帕尔曼惊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给人们留下了无穷的精神财富,让人们思索,更给了观众深深的启示。)

  四、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观众,看到了帕尔曼艰难站起来的经过,你会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1.艰难自信地登台

  人格魅力 2.三次试图站起来

  (身残志坚) 3.第四次终于站起

  作业布置

语文教案 篇2

  班级情况:

  学生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基本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愿意阅读,喜欢阅读。

  教学内容:

  全文围绕中国结,从中国结的外形写到它渗透的世界意义,层层深入地说明了中国结特别受宠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中国结的喜爱,表达了中华儿女“同根生”与“心连心”凝聚的浓情。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2、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年过年的时候,老师收到了一个很特别礼物,请你来猜一猜。(一缕红丝线,交错结龙凤。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板书课题。你对中国结有那些了解?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品有关中国结的文章。中国结是一种饰物,以它为题,如果你是作者朱杰人,有可能写哪些内容?

  过渡:同学们想到的内容可真不少,现在老师就请你们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说说课文中安排了哪些内容?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1、第二、六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中国结特别受宠?(如果中国结挂在外国朋友的家中,有什么寓意?)

  2、第三自然段:

  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中国结市民间艺术的杰作?(巧夺天工、变化无穷、叹为观止)理解词语的意思。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结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寄予其中。引读:他们或象征幸福……

  中国结不仅外形变化无常,而且寓意极其丰富。现在在很多的家庭中都挂着中国结,这有什么寓意?你还看见哪挂着中国结?他有什么不同的寓意?

  3、第四、五自然段: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指导学生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

  小结:这个“头”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因此,中国节又被称为“同心结”。

  课堂练习:

  文章中,作者用排比句向我们反复强调中国结的寓意丰富,你能仿照着写一句话吗?

  作业设计:

  1、摘录优美的词语、句子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课后反思:

  学生对中国结这种饰物很喜欢,但对于它们所包含的深刻寓意却不理解,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中国结的寓意,体会其中包含的中国情、中国心无疑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从而与作者的情感达成共鸣。

语文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认识10个生字。

  课时安排四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1、激趣: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2、介绍活动内容: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

  3、分组: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每组7-8人,选出小组负责人。

  4、制定计划:

  例:“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活动时间:x月x日

  活动地点:xx家

  活动内容:

  (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

  (3)了解汉字的起源

  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分工:

  组长:xx搜集资料:xx编辑:xx抄写:xx

  插图:xx日期:x月x日

  5、交流:各小组交流计划,并张贴在教室里。

  反思:

  搜集和调查资料(两课时)通过上网查询,阅读书籍、采访、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相关资源介绍。

  第二课时猜字谜

  一、激趣: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二、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5、这里是两幅画: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钟指向了十二点

  6、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三、小组同学间相互猜字谜。

  四、公布答案:(1)日(2)香(3)立(4)曼(5)休(6)林杜刘孟

  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4是文字谜,5-6是图画谜,第7题是动作谜语。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制了许多字谜,哪一组给大家猜?

  教学后记: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学会9个生字。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爷爷说他好像只看到一个儿子的原因。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会到怎样做才是妈妈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儿子们》(板书课题)。大家看到这个课题也许有问题要问,别着急,先用心听老师读课文,看能不能在听读的过程中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说说自己的问题和已经找到的答案,还可以提出未能解决的问题,如果学生的问题是“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好像只看到了一个儿子”等,可考虑将问题保留,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逐渐解决。

  【欲扬先抑。安排短暂的等待是为了学生学习在倾听中增长见识,在沉默中学习思考。】

  三、自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1.请学生自己把课文读一读,争取读通,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用铅笔把它划出来,在想办法认读。(老师巡视,注意提醒学生对不认识的字,一定要先划出来,再想办法认识。)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共16个生字,出示15张卡片,其中“沉甸甸”以词语形式出现),请学生开火车认读,并希望学生能在读字后,再用它组一个词,对“沉甸甸”一词可放在最后出示,不仅要求学生能读准字音,还要学生了解该词的意思(这里如果学生体会不到位,老师可顺手拿起身边的一本书问学生:“这本书是轻轻的还是沉甸甸的?”再接着搬动一下桌子或讲台问学生:“老师要搬动的这张桌子是轻轻的还是沉甸甸的?”通过对比,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

  (2)同桌合作,互相听一听对方读课文,看看是否还有不认识的字。

  四、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l.谈话:同学们,听着大家朗朗的读书声,我知道,许多同学都能流利地读课文了。下面,我要请两名同学为大家朗读这篇课文,不过有一个小小的要求,第一个同学读的内容只能是讲在井边发生的事,第二个同学读的内容只能是讲在路上发生的事。

  2.指名朗读课文。(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3.提问:谁能说说文章先写了什么,然后又写了什么?

  【课文内容明显分为“妈妈夸孩子"和“孩子们在妈妈面前的表现”两部分,把判断内容起止的权力交给学生是对他们的尊重。但是,让二年级的孩子们直接说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如果将文章内容分为两部分,不仅渗透了“文章是分层次写的”这一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很快让自己的注意力有效,找到研究的'目标,也便于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这样的处理方式我认为就是老师对学生的主动帮助。】

  4.学生的回答,分别学习文章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

  学习前半部分:

  (1)请学生拿起笔,在“妈妈们夸儿子”这一部分找一找,划一划,看妈妈是怎样夸儿子的?

  【老师巡视,一定要引导学生动笔去找,别看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但教师正是要借助这一点,去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习惯】

  (2)比一比:请学生试着用妈妈们的语气把划出来的句子读一读,看谁读得像。

  【比一比的目的的是让学生在体验妈妈们语气的过程中体会妈妈们对孩子的爱。这里要特别关注学生对第三个妈妈的话的反应。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允许学生保留意见,随着课堂进程的深入,学生会有新的认识的。】

  学习后半部分。

  谈话:同学们,听了这些妈妈们的话,谁能说说自己最喜欢那个妈妈,为什么?

  (1)请学生动笔划出“孩子们在妈妈面前的表现”,并与周围的同学交流讨论:你喜欢哪个孩子的表现,为什么?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此时,如果学生的汇报只注重结果,可引导学生注意一些句子,如“—桶水可重啦!三个妈妈走走停停,手都痛了,腰也累得直不起来……”“沉甸甸”等,使学生在有意与无意间去深入阅读课文。最终意识到:好孩子,不光是让妈妈高兴,更重要的是在妈妈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尽自己的力去帮助她。)

  四、总结课文,质疑。

  讨论:“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好像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请学生谈一谈,读了这个故事,自己还有哪些问题?

  五、指导写字。

  1.请学生指着课后生字读一读,看一看,说说自己能把哪个字写得漂亮、美观?

  2.学生先练一练,然后指名个别学生到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田字格里写一写,提醒其余的学生注意观察,最后评一评。

  3.请学生在作业本上,将每个生字抄写三到四遍,会组词的还可以写一个词语。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①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出示5岁时的“科利亚”人物像。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苏联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亚。课文讲了科利亚的什么事情呢?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③朗读展示: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④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学生边听边思考揭题时的两个问题。

  ⑤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⑥学生简单谈谈自己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⑦引导学生质疑。

  精读感悟,明白道理

  ①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

  ②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后来是怎么找到木匣的.?

  ③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

  a.指名读这一段;分男生、女生读这一段。

  b.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c.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上的事、社会上的事,也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到的来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

  作业

  抄写课文最后一段

语文教案 篇6

  1、什么鸟飞得最高

  不同的鸟飞的高度不一样。啄木鸟飞的高度一般不超过大树的高度;麻雀一般不超过10米;老鹰可在100米高空翱翔盘旋;候鸟大多飞翔在500米左右的高空;而飞得最高的鸟,恐怕要算大型水禽疣鼻天鹅和斑头雁了。它们能飞越世界屋脊喜玛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高达9000米。

  2、什么鸟最凶悍

  鸟类中最凶悍的动物是猛禽。它们以哺乳动物、鱼、昆虫、蛇和其他鸟类为食。猛禽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猫头鹰,它们在夜间独自出来觅食;另一类是鹰隼,它们在白天打猎。当然,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它们都各有各的绝招。

  3、什么鸟的眼力最好

  鸟类中眼力最好的也是猛禽,其中的冠军当属金鹰。金鹰的`眼睛和我们人类差不多大小,但它的视力是我们的8倍,如果背景反差明显的话,它可以看清3200米远处的一只野兔。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各种奇妙的桥的特点和作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把你最感兴趣的桥的特点和样子介绍给大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字

  2、听写词语

  3、过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发言。

  4、这篇课文介绍了哪些奇妙的桥?(玻璃桥,纸桥,盐桥)

  5、课文可以分为几段,各段的段意是什么?1,大家知道造桥的材料很多:木头、石头、钢铁等。2-5写了玻璃桥,纸桥,盐桥的特点和样子。6,写了这些用特殊材料作成的桥可真奇妙啊。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读第一段,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本段。

  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

  5、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本段的质疑问难,教师先让各个学习小组进行互相帮助,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

  6、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材料可以造桥呢?(根据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发言)是呀,多么神气呀!玻璃、纸张、盐都可以造桥,用这些特殊的材料造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知道吗?想看看吗?

  7、出示各种用特殊材料造成的桥的图片和资料,共同欣赏,并谈感受。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2-5)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本段。

  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

  4、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本段的质疑问难,教师先让各个学习小组进行互相帮助,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

  5、小组讨论,看到这些奇妙的桥,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6、用横线画出课文中各种奇妙的桥的特点和样子的句子。

  7、找出你最感兴趣的段落,谈谈你的体会。(小组内先谈,推荐代表发言)

  8、学了这段文章,你有什么要说的吗?我们人类真是伟大,可以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进行加工,让人想不到的事情总是发生了。玻璃可以造桥,纸可以造桥,连盐也可以造桥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全班齐读本段。

  你是怎么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说说这些桥的奇妙之处。

  五、总结

  这篇课介绍了哪些奇妙的桥?玻璃可以造桥,纸可以造桥,连盐也可以造桥。

  读了这篇课,你有什么感受?围绕科学的神气和学生热爱科学这些主题进行发言。

  六、作业

  1、回答问题;为什么说这些桥是奇妙的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3、收集一些用特殊材料造成的桥的资料或图片。

  七、板书设计

  18

  奇妙的桥

  玻璃桥

  晶莹透亮

  纸桥

  强度很高

  奇妙

  盐桥

  万丈长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教案01-19

语文教案01-20

语文教案01-22

语文教案01-22

语文教案01-24

语文教案01-24

语文教案01-24

语文教案01-25

语文教案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