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件

时间:2022-11-02 10:58:29 课件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美术课件

小学美术课件1

  活动目标:

小学美术课件

  1. 能大胆地用绘画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

  2. 能发现自己的五官特点,喜欢自己。

  活动准备:

  1.能照出幼儿真个面部的镜子。(或者为每个幼儿提供一盆清水)

  2.各种脸型的图画纸。

  3.黑、蓝、绿、红颜料,棉签若干。

  4.《幼儿画册》第三册P5.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观察自己的兴趣。

  (1)提问:知道自己长得什么样子吗?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如果没有镜子照,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提示幼儿可以用手摸的方法)建议幼儿闭上眼睛用手慢慢地从额头往下抚摸自己的面部,按顺序说出自己的五官,以及五官之间什么和什么靠近,什么和什么分开等。

  (2)带领幼儿到镜子前(或水盆前)观察自己。

  问:看到你自己了吗?喜欢你自己的长相吗?

  你的`脸庞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脸上有什么?在脸上什么位置?是什么样子的?

  (3)老师让幼儿做一做各种表情,引导他们感知自己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和舌头在脸上什么位置。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的两只眼睛玩圈一样吗?能让它们变得不一样吗?怎么做?

  对着镜子看一看:开心的时候和不高兴的时候眼睛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嘴是什么样子的?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2.画出自己的五官。

  建议幼儿选择适合自己脸型的图画纸,画出自己五官的特点。

小学美术课件2

  一、教材分析

  本课和《彩墨家园》是四、五年级中国水墨画系列的延续。但是在保持前两个年级主要注重水墨体验和感受传统的前提下,开始接触中国绘画典型的表现技法。但是,千万不能把这两课视为中国画的技法学习课。因为中国绘画的核心是创作者的有感而发。所以在导语中特别介绍了“山水画”的概念,并选择了从较为工整到大胆写意的三幅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欣赏。

  接着是非常详尽的“石的画法”、“皴法”与“水纹”的画法,它们基本上涵盖了山水用笔的基本技法。“学生作品”则选择的是大块墨色渲染与勾染结合方法的两幅作品,它们和艺术家的作品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水墨山水画的'不同表现方法,可以供学生创作时参考。

  二、教学思路

  采用回忆描述—欣赏图片—分析讨论—直观演示—尝试体验—欣赏评述的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和欣赏的美丽风景,抒发内心情感并加深感受。创设情境,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用分析讨论的方式介绍画中的美景,了解由远到近的笔墨变化。教师再直观演示,让学生了解远景和近景的表现形式及方法。

  三、教学建议

  (一) 课堂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曾游览过的美丽景色。播放视频,引导学生饱览祖国的锦绣河山。出示山水作品图片,让学生加深对壮丽山水的感受。

  小结: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画叫什么画吗?在中国绘画中,描绘美丽大自然风光的画叫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山水画凝聚着人类丰富的智慧和情感,体现着东方艺术的审美情趣,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二)讲授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山水画作品,让学生充当导游介绍作品。引导学生由近及远来感受美景。

  2.小组研究讨论:教材中的画家是如何表现近处和远处的景色的。

  小结:近景画得具体,远景简略;近景墨色浓、远景墨色淡。讨论:如何表现画中的浓、淡、湿、干?

  3.教师示范

  教师讲解示范一幅山水画的全过程。先用中锋勾、皴的方法画近处的景色,再用侧锋、淡墨画出远景。

  4.学生尝试

  用浓、淡、干、湿画近、中、远的山。

  5.展示并赏析学生作品

  (三)作业

  尝试用中国画技法画出美丽的山水画,充分表现出远近关系。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针对学生差异进行辅导,及时表扬绘画技法好的同学的作品,以互相学习、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五)作品展评

  引导学生对比其他同学的作品,寻找不足及改进方法。

  四、评价建议

  1. 能否感受到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2.能否学习并适当运用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进行山水画创作。

  3. 能否按自己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和理解创作自己的山水画。

  4.能否对风景画和山水画的异同有自己的见解。

  5.能否通过自己的欣赏和创作体会到山水画的美。

小学美术课件3

  一.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不同的特点和区别。

  三.教学难点:掌握美术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四.教具准备:油画用具(画布、笔、油画颜料),木刻刀,木板,国画用具(宣纸、毛笔、国画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讨论)对比欣赏油画《父亲》与国画《粒粒皆辛苦》,两幅画同样是表现农民形象,但它们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思考:

  (1).所用的材料和表现形式有何不同?

  (2).谈谈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父亲》是油画,十分逼真,写真,十分细致,细到汗珠和刀刻一般的皱纹,构图饱满;

  《粒粒皆辛苦》是中国画,简洁,以线勾勒人物,构图留有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学生回答。

  2. 介绍《父亲》的作者和背景。

  《父亲》曾获得国内外大奖,曾在卢浮宫春天沙龙中获奖。

  罗中立,是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作品表现了生活在贫困中的老农形象。老农古铜色的脸,刀割般的脸,开裂的嘴唇描绘得十分细致,仿佛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观赏者的面前。而背景上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与老农手中破旧的茶碗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丰收了,但农民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改变。“父亲”不是说罗中立的父亲,而是精神上的父亲,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才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结合学生的父母)

  3. 今天我们就《走进美术》,了解绘画不同种类的特点和区别

  (1).中国画(定义)

  A. 从材料上分可分为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

  B. 出示材料、宣纸、毛笔、中国画颜料,让学生上来体会一下

  C. 认识中国画颜料分为石色——有一定的覆盖能力,水色——透明。

  D. 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写意如《粒粒皆辛苦》和工笔《鸳鸯戏水》。(比较两幅画在艺术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E.从题材上分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

  (2).水彩画:属于西画,国画中的水色和水彩画颜料可以通用。

  虽然都充分使用了水,但中国画主要强调墨色的变化,水彩画强调色彩和光与影的变化。

  示范水彩的色彩之间渗化所产生的效果。

  (3). 油画:具有教强的覆盖能力

  出示材料,让学生有所认识,并欣赏油画作品

  欣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讨论:对比和《父亲》在色彩上有什么不同)

  董希文:绍兴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49年10月1日,董希文在天安门广场亲眼目睹了新中国成立的壮丽场面,萌生了创作的激情。董希文的创作手法十分大胆,将领导人集中放在左侧,中间是毛主席,右侧是宏大的游*队伍。领导人和群众一多一少,一虚一实,更好突出了节日气氛。色彩上十分具有民族特色。

  (4).版画

  欣赏版画作品《鲁迅》,鲁迅是最早将西方的木刻艺术介绍到中国的。鲁迅是用笔杆子代替枪杆子刺向敌人的胸膛,好比一位英勇的战士,作者在创作时,用直线条或尖锐线条来表现鲁迅的战斗性和饱经沧桑之感。

  介绍版画的工具和示范。

  4. 结束语:今天我们了解了绘画的主要几个种类,下节课我们来了解美术除了绘画还有哪些种类。

  资料:

  《开国大典》作者董希文(1914-1973),浙江绍兴人。先后就读于苏州美专、国立杭州艺专等校。1943年任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1946年任教于国立北平艺专。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油画《开国大典》,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他曾亲身参加过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他把自己的切身感受倾注于作品之中。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并不是照相式地复原当时的情景,而是根据自己的深切感受,对真实的情景作了必要的强调和删减,特别是大胆地把国*领导人集中在画面的左侧,同时衬以一排顶天立地的大红柱子。画面的右侧集中表现宏大的游*队伍和辽阔的天空,突出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和宏伟的气势。此外,画家为了适应这一特定题材的需要,借鉴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和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强调色调的单纯与强烈的对比,从而增强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气氛。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红旗与蓝天、绿树相呼应;黄色的菊花与金灿灿的灯穗相呼应,使人感到既富丽堂皇,又热烈亲切。

  什么是绘画

  绘画是运用点、线、色彩、明暗、透视、构图等手段,在平面上创造图像,反映现实和表达审美感受、思想感情的艺术。这是从造型手段、作品形态和创造图像目的三个方面下的定义。其中在平面上创造图像,作品形态是平面的,这是绘画与美术其他门类的根本区别。

  绘画按不同角度分类,可分为很多种类。课本上介绍了两种分类的方法:一是按使用的工具材料和技法的不同分类,除课本上提到的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等主要画种之外,还有丙烯画、镶嵌画、磨漆画、拼贴画等。二是按描绘的对象不同进行分类,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中国画则习惯按传统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

  此外,按照绘画的形式和功用的不同,可分为壁画、单幅画、组画、连环画、年画、漫画、宣传画等。

  以上只是大致的分类,其中许多画种还可以细分。例如中国画,按技法还可分为工笔画、写意画。中国画中的山水画,按技法可分为水墨山水、浅绛山水、青绿山水等。

小学美术课件4

  教学目标:

  1、了解七巧板的发展历史,掌握七巧板每一块的特点,学习七巧板拼图的基本规律,通过简单的讲解和认识能够拼出基本的图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七巧板的兴趣。

  2、利用七巧板与音乐、美术、语文等的结合,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从中自己总结七巧板的拼图规律。

  3、结合七巧板拼图的特性进行加深,由简单的按样拼图延伸到按图分解,最后达到简单的一图多拼的训练目的。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际的操作,自己摸索掌握七巧板拼图的规律,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2、引导学生能够通过发散思维学会反向拼图和一图多拼。

  教学难点:

  1、通过简单的按样拼图延伸到按图分解,再到一图多拼和反向拼图,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之一。

  2、让学生学会想象拼图是学生学习的另外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热身活动:

  (1)要求每人准备一套七巧板。

  (2)出示简单图形,组织学生进行按样拼图游戏,看谁拼得又快又准确。(适当的加入游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观察七巧板的特点:

  二、新授部分:

  (一)观察了解七巧板的特点,掌握基本的拼图规律。

  1、每人拿出一套七巧板,观察并小组讨论,结合自己对七巧板认识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考考老师。(此处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2、教师提出问题,然学生解答。

  (1)七巧板拼图的要求和规律是什么?

  (2)七巧板是谁发明的?

  (3)为什么叫七巧板?

  (4)七巧板有多少个角?又有多少个尖角?

  3、认识部分七巧板的拼图的规律。

  (1)提出要求,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的两块进行组合,看一看可以组成什么图形,并从中发现了什么?

  (2)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自己选择的两块图形并谈自己的发现。

  (3)限制思维发展练习,规定其中的两块,你可以拼出什么图形?并谈自己的发现。

  (此处的教学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七巧板七块之间的关系,他们是有关联的,并不是随意设计的。)

  (二)拼图练习:

  1、七巧板与人物

  (1)出示人物画,紧跟着出现七巧板的按图分解图片。拼图时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加入游戏,提出要求:音乐起学生开始拼图,谁第一个拼出来就坐在讲台的椅子上,当音乐停止时学生停止拼图。)

  (2)让未拼出图形的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困难,通过学生刚才的拼图,让优胜者进行拼图讲解,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及在拼图时的规律。

  2、七巧板与成语故事结合。(七巧板与动物)

  (1)由歌曲中的动物引出接下来学习的内容,老虎 让学生说说与老虎有关的成语都有哪些?(狼吞虎咽、虎头蛇尾、狐假虎威等)

  (2)由狐假虎威引入,(让学生谈一谈狐假虎威的故事,)引出小狐狸,并出示小狐狸的抽象图片,进行观察,拼小狐狸时应该用七巧板的什么图形来表现,教师给予简单的提示。

  (3)出示狐狸拼图,进行拼图(比赛和拼图的方式同上)。

  (4)学生讲解并解决难题。

  3、七巧板与植物

  (1)出示玫瑰花图片 插入花盆,形成一种直观的图片,展示盆花的图片让学生想象画的基本概念,确定每一个位置应用的七巧板。

  (2)出示七巧板图片,学生进行按样拼图练习(比赛方式同上)。

  (3)由学生进行简单的演示示范,并进行简单的讲解。

  4、巩固练习七巧板与音乐故事结合)

  (1)听音乐故事,了解其中的主人

  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2)出示乌龟、兔子的七巧板拼图,分组进行拼图。(比赛方式进行分组抢坐游戏,可以根据形势进行变化,小组互换,在进行第二组比赛,让学生每一组都进行拼两个图形,发现其中的困难并解决。)

  三、七巧板拼图总结:

  1、将刚才练习的所有拼图出示,学生谈在拼每一个图形式时自己的感受和方法,寻找拼图的规律。

  2、教师总结。

  四、七巧板拼图延伸,“一图多拼”。(此处的教学内容将根据上课的时间和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灵活应用和拓展。)

  1、出示刚才练习的兔子或盆花等让学生小组研究共有几种方法。

  2、学生对自己所研究的方法进行展示。

  3、出示多副创作图片(滑梯),让学生研究共有多少种方法?

  4、此练习可根据时间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

小学美术课件5

  教学目标:

  1、认识科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自己或小组合作用绘画或工艺制作等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科学对我们人类生活的贡献。

  3、并用绘画、工艺制作等多种形式表现科学创造这一学习过程,培养其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探索科学对生活发展的'作用,并以绘画、工艺制作等形式加以展示。

  教学难点:

  思考与体会科学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教学准备:

  绘画材料或制作材料、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古代,去看一看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状态,如建筑、交通、通讯等。

  2、想一想现在人们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

  3、是什么力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学生讨论并回答。

  二、讲授新课:

  1、学生分组,从建筑、交通、通讯、医学、日常用品等方面,将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进行交流,探究科学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变化。

  2、学生可对现在的科学发明或生活进行幻想。

  3、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学生作品,了解体现学科功能的表现方法。

  4、欣赏一些运用科学技术设计的生活用品。

  三、作业要求:

  用绘画或制作的方法,表现一副体现科学性并具有一定功能的主题作品。

  四、展示作品:科技产品发布会,设计师展示自己小组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

  五、小结。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科学的重要作用,培养了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小学美术课件6

  教学重点:

  学生可以用写实或幻想的手法完成一件美丽的天空剪贴画或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

  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自由、大胆地把所感所想表现出来。

  教育理念:

  强调了让学生逐步体验美术学习的特征,了解在创作中的多种手法:可以写实,可以幻想,了解作品的多种形式。

  教学内容与目标:

  A.教学内容:用写实或想象的方法完成一幅美丽的天空的绘画或剪贴画作品。

  B.显性目标:学习剪贴画和绘画技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C.隐性目标:尝试用纸、剪子、胶水、吹塑板、水粉色等多种工具和材料,通过想想、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自由、大胆地把所感所想表现出来,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色。

  教学过程:

  一、 探索天空的奥妙

  1、 唱《闪闪的星星》

  2、 天空不仅有美丽的星星,随着季节和早晚的变化,天空会出现多种美丽的色彩。

  3、 老师这里有很多的你觉得哪你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学生选一种颜色的`彩色纸作为天空。

  4、 想一想你的天空上有什么?

  二、 欣赏

  1、 欣赏作家们的作品。

  2、 欣赏优秀的学生作品。

  3、 说一说你看了这些作品你觉得那些给你的印象最深。

  三、 探索不同的表现方法

  1、 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绘画的方法画出天空中会出现的景象。(可以用彩色纸、水彩笔、蜡笔等多种绘画工具来表现)

  2、 可以用不同的材料通过剪、撕、贴的方法来表现天空中的景象。

  四、 尝试用多种表现方法表现天空

  小组合作表现天空。

  五、 作业展评

  1、 学生自评:讲讲画面上画了什么?觉得表现的最好的地方是什么?哪里还需要改进?

  2、 大家评

  (1) 评出小小画家。

  (2) 评出小小设计师。

  六、 课堂小结

  我们的世界很美,面对这样美丽的天空你想到了什么?你想对大家说一句什么话?

小学美术课件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画面的色彩,学会简单的色彩搭配,能够完成一幅贴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教师示范以及亲手尝试制作,掌握绒线贴画步骤,用线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作画工具的多样性,提升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绒线贴画的.步骤,用线方法。

  教学难点:绒线贴画的用线方法,即单线法、环绕法、排列法。

  三、教学过程

  (一)俄罗斯动画毛线球球导入

  1.视频中的人物是用什么制作的?

  2.如果用毛线来作画那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新课讲授

  1.欣赏毛线贴画作品

  2.分析花卉贴画作品技法。让学生从画面的颜色,线的排列方面展开讨论。 。

  --------总结出用线方法 (单线法、环绕法、排列法)

  --------画面的颜色搭配。如三原色、对比色、互补色等

  3.示范一幅简单的花卉贴画,师生共同完成。

  4.引导学生总结作画步骤。

  (1)构思画线稿;

  (2)选毛线;

  (3)涂胶水黏贴毛线。

  (三)巩固提高,展示评价

  1.作业。四人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幅贴画作品。

  2.展示。作品以小组展示,以超市购买法进行点评。

  (四)小结拓展

  1.小结—知识竞赛方式

  2.课后作业-听歌曲观看其他材料做的贴画作品,课后尝试用综合材料作画。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课件8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能画出一组邻居的形象,学习选材和搭配色彩的知识;尝试运用卡纸,粘贴和添画的形式建造"高楼”,并能把邻居”安排”进去.学习界纸刀的安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观察,课堂中能讲述邻里之间的故事;在欣赏与评述过程中能发挥想象与创造的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了邻居之间,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能与同学交流,通过评价和游戏体验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使用不同的材料画出一组邻居的形象

  教学难点

  选择适当的材料制作立体的”高楼”.在创造中有目的地运用色彩知识.

  课前准备

  1.卡纸 瓦楞纸 图画纸

  2.直尺 界纸刀 胶水 订书机

  3.色笔 颜料

  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课前提示学生本节课的题材并告知学生需准备的材料和用具。建议学习使用以下工具和材料:瓦楞纸(也可以用一些废旧纸箱的纸板)、卡纸、图画纸;竹条、木条;直尺、界纸

  刀、透明胶、胶水、小铁丝、订书机;水彩笔、毛笔、颜料。

  上课时检查工具与材料情况,对有充份准备有学生加以鼓励。

  2. 创设情境,导人课题

  就本课的主题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并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

  问题举例:想一想,你有哪些邻居?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个邻居,说一说难忘的故事,或者把一些难忘的故事写出来(与语文学科综合)。

  3. 组织学习,展开活动

  按区或街道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共同商量确定一个小主题(主题可以是街道称、小区名称或者村庄的名称)。小组成员自由选择表达的对象,构思描绘自己的邻居。

  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品、图片等资料,小组成员先共同构思,设计一座立体的、能够“站立”的“楼房”,然后以硬纸为材料,共同制作。

  问题举例:思考讨论房子的特点,一共要安排多少户邻居人住?楼房的窗口、阳台有什么特点,怎样表现?“建造”楼房时所用的主要材料是什么?辅助材料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处理材料?用剪贴、撕贴还是其它办法?怎样设计才能使楼房“站立”得更加稳?如何把楼房装饰得更加漂亮?

  4. 制作和装饰

  小组成员分配工作,合作完成一座立体的纸“楼房”,并把画好的邻居作品粘贴进去。

  5. 欣赏与整理

  方案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分享活动

  在课堂教学结束前的十分钟左右,布置学生将小组完成的作品放置在讲台上,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欣赏活动,建议采取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同时结合小组互评与教师总评的评价方式。

  方案二:游戏活动

  可以参照教材提供的游戏活动情景进行游玩,如果教师实施课程的班级较大,可采取在各个小组选择部分学生在讲台上活动。

  注意:在课堂结束前,必须组织学生对教室进行整理,收拾零乱的.纸碎和其他工具材料

  作业要求

  1. 基本要求:能画出邻居的形象;通过小组合作,能拼贴出一组邻居的形象;并能合作添画上楼房做背景.

  2. 较高要求;能选择适当的材料设计制作,描绘立体的”高楼”,并能把制作的邻居”安排”进去.

  3. 个性探究:表现的邻居生活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小结

  学习使用各种工具,设计、制作和体验纸材的立体造型效果。学生在设计“楼房”时,简易的制作,可直接利用媒材,一边构思,一边制作。而对于复杂的制作则应注意引导设计的构思,既要考虑作品的细部结构,也要考虑作品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小学美术课件9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玩色,感知红、黄、蓝三原色混合所产生的色彩变化。(难点)

  2、学习用棉签棒蘸颜料作画。(重点)

  3、大胆地动手操作,喜欢用棉签棒作画。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红、黄、蓝颜料;白纸(画有毛毛虫的轮廓).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好饿的毛毛虫》,感知色彩混合后发生的.变化。

  提问:

  1、这只毛毛虫一开始是什么颜色的?

  2、毛毛虫吃了红颜色的果子,身上变出了什么颜色?

  3、接着它吃了什么颜色的果子,身上变长出了什么颜色?

  4、它又吃了什么颜色的果子?身上变出了什么颜色。那现在它身上有哪些漂亮的颜色呀?

  二、幼儿操作。

  1、师:我这也养了些毛毛虫,我想请小朋友们也来试一试它们吃了红黄蓝色会变成彩色的吗?

  2、教师交代玩色要求。

  3、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玩一玩。

  三、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一同欣赏。

  1、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的毛毛虫都变成了哪些颜色?

  小结:原来呀,几种颜色混在一起会变出各种各样的颜色来。

  2、关于毛毛虫还有很多好听的故事呢,带上我们的作品一起去教室听吧。

  四、活动延伸:

  可以让幼儿观看视频或听故事,让幼儿知道毛毛虫长大后就变成美丽的蝴蝶。

小学美术课件10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二课《农家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农村场景,相对而言农村孩子对自然景观较为熟悉,本课的学习是绘画,剪贴,制作与活动的综合体验,通过不本课,即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又展现了他们对未来的愿望和憧憬,并体验到活动的愉悦感。

  学情分析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并在一定程度上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为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从而使学生形成最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农村的美景,引起学生对农村环境的关注。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创造出农民劳动的情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生活和艺术互动中,体验画画过程的乐趣。

  难点:尝试让学生独立构图,注意色彩搭配合理。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

  播放歌曲,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这首歌好听吗?

  生:听过,好听。

  板书课题。

  师:你们喜欢农村吗?现在老师这里有几张美丽的图片,同学们想看吗?

  生:喜欢,想看。

  播放(课件):欣赏美景

  展示农村美景的图片。

  1.教师介绍这四幅图片,重点从图片中的造型,颜色以及自己的美的感受来介

  绍。为学生分组评述作品时提供一个范例。

  2.学生进行欣赏和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景物以及喜欢他的原因。

  3.学习后的汇报和工作。要多鼓励和表扬发言的同学。

  二、巧设活动,快乐学习

  活动一,画出自己心中的农村

  活动二,举办以美丽的农村为主题的小画展

  三、拓展教学内容,畅谈学习收获

  引导学生从农村的自然景物中感受美,农民画家以真诚,朴实的情感,描绘出一幅幅反映劳动,生活的作品。他们的`画构图饱满,形象夸张,色彩强烈,画面热闹,他们用画笔表现出我们的新时代,新生活,真了不起。

  小结:许多同学刚才都能用线和形表达自己一定的思想情感,希望你们平时多留意观察身边的景物,画出一些更好看的美术作品。

  教学反思

  一、在教学中让学生分组练习并自主讨论、互评、互帮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样学生就体验成功的乐趣,满足好奇好学的心理需要。

  二、让学生自己更能体验运乐趣,还能使学生身心玩中乐、乐中玩而达到放松的目的。

小学美术课件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我国的石窟艺术,感受飞天的艺术特点,感悟传统造型艺术的魅力,并临摹一幅飞天作品。

  2.过程与方法:运用观察体验,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探究意识和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情感与态度: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增强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飞天的表现手法,感受传统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用线条表现飞天的形象。

  教师教具:白板课件、范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添画的游戏,请每组用30秒时间,动笔让屏幕画中的人物飞起来。

  学生在白板课件上分组完成添画。

  2.展示小组添画作品。出事教师添画作品。

  师:请大家看看我添加了什么让人物飞了起来。像这样伴着飘带,曼妙飞舞的人物,被人们誉为世界古典文化的瑰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飞天-揭示课题。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师:飞天是如何飞舞的?让我们通过一段影片来仔细观察欣赏。

  观看视频

  师:添画的时候许多同学都和这张作品一样,用翅膀来表现飞翔。比较下它与飞天的飞舞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与西方天使比较,让学生感受飞天是凭空而飞,借助飘带来体现更虚幻,更充满想象力。了解飘带与人物飞舞方向相反,流云飞花的衬托装饰作用。

  教师随视频介绍飞天。

  2.深入感知

  师:飞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小结:动势、造型、线条、色彩

  (1) 赏析飞天作品的动势

  01师:这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一个石窟,请大家找找飞天在哪里?飞天和佛像给人什么不同的感受?

  65 师:飞天为什么给人动态感?

  归纳特点:灵活轻盈、洒脱各异

  (2) 赏析飞天作品的造型

  01 师:刚才我们感受了整体的人物动势,接下来让我们来局部欣赏。这是飞天早期作品,比较下,看看人物造型有什么不同?

  65 师:仔细看看这张壁画作品复原图,其中的人物神态,外形有什么特点?

  06 师:看看其他飞天照片里面头部造型,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人们常说“画人难画手”,看到飞天作品中的手的造型,你想说说什么?

  归纳特点:清秀圆润、端庄华丽

  3.分析飞天作品的线条

  (1) 师:下面我想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来欣赏飞天的线条,并填写学习卡-白板展示学习卡,学生观察讨论,完成学习卡并汇报结果

  (2) 和《朝元图》感受比较线条的变化

  师:我要考考大家,这两幅壁画作品中相同的地方与不同之处。

  归纳特点:流畅有力,富有韵律感

  4.分析飞天作品的色彩

  师:飞天穿越千年的沧桑,如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并不是他最初的模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后世的画家们还原的飞天作品的色彩有着怎样的特点?

  归纳特点:艳丽丰富

  三、作业

  师:接下来我也想请大家来体验下飞天壁画的创作历程,用临摹的方式画一幅飞天的线描作品。

  1.小组临摹

  2.展示学生作品,学生点评

  3.将学生作品合成为壁画效果来展示

  四、教师总结

小学美术课件12

  《处处有鲜花》

  一、教学目标

  1.尽可能地认识各种各样的鲜花,明白鲜花对美化生活的作用。

  2.初步学习花的简单画法,能运用不同色彩来描绘自己喜爱的花。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2.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喜爱的花,抒发对鲜花的赞美之情。

  难点:启发学生灵活运用表现技法和创造各种方法来大胆表现鲜花的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三、教学设计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花的构造、形态和色泽,收集自己喜爱的花的图片资料,带齐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收集与教材有关的花的图片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准备一些塑料花、绢花、纸花或盆花,准备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安定情绪。

  (2)讲评上节课的学生优秀作品,鼓励学生画出有自己特色的画,激起学生的作画兴趣。

  (3)“有鲜花的装扮,春天多美呀!有鲜花的装扮,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鲜花不仅春天有,其他季节照样有。不仅花圃里有,公园里有,大自然里也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鲜花。”——揭题:《处处有鲜花》。

  2.欣赏与感悟。

  (1)播放课件,显示画面——优雅的客厅,窗明几净。

  继续播放课件,显示画面——在前一画面的基础上,在茶几上多了一盆花。

  提问:看懂了吗?哪一个画面更温馨?为什么?

  小结:鲜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

  (2)提问:你见到过鲜花吗?在哪儿见到的?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小组探讨、思考。播放课件,展示各个时节、不同地方的各种各样的鲜花图片。

  小结:鲜花给大自然带来了神奇的变化——不同季节的鲜花给大地穿上了五彩缤纷的衣裳。

  3.思考与表现。

  (1)观察鲜花。

  教师把一朵花慢慢地作上下左右、四面八方自由翻动,使它“活”起来,让学生仔细观察正、侧、背面的花。

  提问:与你记忆中的花是否一样?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花的构造、叶的.形态。

  (2)尝试表现。

  依据自己的观察画出鲜花。

  (3)归纳画法。

  先画花蕊,再画花瓣,从中心入手,向外展开,有中心依托,就容易把花形画得准确,接下去画枝添叶,最后涂色。

  (4)课件播放。

  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书上或课外收集的),分析其工具、材料与表现方法的不同,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如水彩表现的花淋漓、透明、艳丽;摄影图片中的花真实、鲜艳;彩笔线描的花优雅;“没骨”法表现的花雍容华美等等。

  4.作业与辅导。

  (1)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鲜花。

  (2)教师提示学生表现花的时候,不要过分追求逼真,应发挥想象力,大胆动笔画。要抓住花的特征,注意区分不同类型花卉的外形、色泽和叶子的不同形态。巡视中多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评价与拓展。

  (1)把学生作业展示在黑板上,组合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并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扮演花匠评选出最美的花。老师给入选作品的作者颁奖——每人一朵鲜花。

  (2)鼓励学生课后自己栽种一盆花,观察、记录花的生长过程。

小学美术课件13

  1.小学生美术课件

  【教学目标】

  1、掌握瓶子对称特点的折剪方法,能较顺利地剪出一个大小合适、造型好看的瓶子,并能进行美化与装饰。

  2、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

  3、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感受瓶子艺术魅力,掌握瓶子对称造型的剪法。

  【教学难点】

  剪对称瓶子时,如何使瓶子的大小及外形美观。

  【教学准备】

  教师:40张小白纸、课件、剪刀、图画纸。花瓶。

  学生:剪刀、水彩笔,彩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纪律,检查用具。笔袋、彩笔、绘画本、美术书、彩纸摆放整齐。

  二、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走进这整洁漂亮的美术教室上课来了,看,今天老师讲台上多了一样什么呢?(花瓶)漂亮的花瓶可以用来装饰我们的环境。

  2、师:这是一楼陶艺教室的陶泥花瓶,上面还画着漂亮的荷花纹样。那你见过哪些漂亮的花瓶呢?

  指名说说。

  3、师:从古至今呀,世界各地的人们就喜欢制作各种各样的瓶子。它们不仅实用,而且非常精美,有的甚至还成了世界艺术珍品。如今,瓶子不光可以用来陈放物品,还用来欣赏。

  欣赏:各种造型的花瓶。

  长颈瓶、圆桶形、宽肩花瓶、瘦长形、葫芦形、矮胖形、带柄花瓶。

  4、说说你最喜欢的花瓶。找找花瓶的共同点:对称形。出示虚线。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对称形。蝴蝶、动物、图形、树叶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说花瓶的造型特点及制作过程,对称图形的特点,引发学生说说生活中对称图形的运用。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生活积累。)

  三、学习制作。

  1、师:今天我们就要用彩纸来制作一个花瓶。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剪出一个左右对称的花瓶呢?

  2、指名学生讲讲、画画。师投影仪上示范画一画,剪一剪,指导绘画时要画的大些。画两种。再展示其它造型的花瓶。指导:如果要制作一个矮胖形的花瓶,我们可以怎么做:将纸横着对折。

  3、指导添加花纹。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来装饰。

  (设计意图:在欣赏中逐步认识花瓶的造型特点,感受不同的造型带来的不同的外形美,并且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提高审美能力。)

  4、看书: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制作的花瓶造型。可以创作一个特殊造型的花瓶。

  5、出示要求:剪一个有创意的花瓶外形,画一画贴一贴。

  6、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作业(机动)

  1、比一比谁设计的瓶子最美、最新奇、富有创意。

  2、请学生将作业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自评互评:A、造型美的瓶子B、有创意的瓶子。

  3、欣赏现代的漂亮花瓶。

  2.小学生美术课件

  一、本课冷色与暖色是在学生对三原色认识的基础上对色彩分类的了解。按人们视觉对自然的经验感受,色彩分为冷与暖两大调子,冷色与暖色色彩中的冷暖关系是相对的比较关系,而在两大类的内部也有冷暖对比的因素。冷色与暖色不同的色彩给你不同的心理作用,引导学生观察一些色彩对比比较强烈的图片,感受冷色和暖色的区别。并要求他们在绘画中运用色彩的明度变化对比和调子的表情特征绘画出能表达自己情绪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够区分冷色与暖色.

  2、情感目标:能够说出冷色和暖色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3、实践目标:用绘画的或拼贴的方式创作表现一幅温暖或寒冷的作品.

  三、教学重点:

  学会区分冷色和暖色.了解艺术语言.

  四、教学难点:

  创作表现一幅温暖或寒冷的作品.

  五、课时:

  一课时

  六、教师准备:

  色轮、色纸、以及有明显冷、暖倾向的图片

  七、学生准备:

  自备绘画工具冷色与暖色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老师:同学们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了三原色,还记得是哪三原色吗?学生:红、黄、蓝

  老师:非常好,我们的同学学的非常认真。如同我们同学的个性一样,每位同学的性格脾气都是不一样的,色彩呢他也有自己的个性。

  红色她的个性火辣、奔放、热烈、温暖,让人联想到火焰、太阳。蓝色他的个性宁静、和谐,稳重、寒冷会使人联想到天空、大海、冰雪。四季给我们冷和暖的感觉,颜色也可以给我们冷暖的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色彩的冷与暖》

  板书:色彩的冷与暖

  (二)、教授过程

  1、老师:那么同学们你们觉得,冷色与暖色还有那些颜色给你这样的感觉呢?并说说这些颜色能使你联想到哪些物体。也可以在我们的教室中寻找。(如:红色,火焰山、酷暑)

  学生:蓝色、白色、紫色是冷色。白色的雪,深蓝的夜空。大红、橙色是暖色。大红的喜字很喜庆。

  (很多学生觉得黄色颜色很淡,应该是冷色,其实黄色是暖色,在荷兰画家凡.高的夜间露天咖啡座中画家就运用黄色来表现温暖的灯光.)

  2、欣赏作品

  学生欣赏老师带来的图片,

  老师:同学们请你们说说这些图片给人带来的整体感觉,再距离一下作品分别使用了哪些颜色。

  学生:

  老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说的非常好,现在思考一下:在表现寒冷的作品中,我们能够使用暖色吗?我们应该用哪些色彩?怎样运用?使用暖色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学生;在表现寒冷的画面的时候,我们可以大面积的运用白色、蓝色,绿色等,我想也可以适当的画一点暖色来衬托冷色,比如在冰天雪地中画一个小小的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可以给人更冷的感觉。

  老师:说的太好了,太棒了,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另为老师还要告诉,同一颜色他的深浅不同也就是他的明度不同给你感觉也是有变化的。

  (三)、学生作业

  老师:同学们现在对色彩的冷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老师要求选择一幅冷色系或是暖色系的作品把他表现出来。

  作业要求:1、可以选择绘画或色纸拼贴的方式表现。

  2、作业的造型不要太复杂。

  3、作品可以是具体也可以是抽象的。

  4、可以把你的作品用色卡纸衬托强调其冷暖效果。

  (四)、作业评讲:

  3.小学生美术课件

  一、活动名称:美术:小蜗牛找朋友(小班)

  二、活动目标:学习绘画小蜗牛

  三、活动准备:春天的大背景图一张,水彩笔、油画棒、黑板、粉笔。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背景图,老师讲述画面内容。

  师:春天来了,红红的太阳照着大地,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着,小燕子自由自在地飞着,地上的小草变绿了,五颜六色的花都开了。

  (二)、老师在大背景图上范画(边讲故事边画)

  师:睡了一冬的小蜗牛也想出来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它从自己的房子里先伸出圆圆的小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将身体慢悠悠地爬出来,它坐在那,张着小嘴,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小蜗牛觉得一个人太孤单了,它想:要是能跟我的好朋友在一起,那该多好啊!我的好朋友在哪呢?小朋友,你们愿意帮我找到我的好朋友吗?

  (三)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师:小蜗牛的朋友长得什么样呢?它和小蜗牛长得差不多,咱们来看看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师:它身上背着重重的房子,圆圆的头,一对短触角,一对长触角,一张小嘴,还有弯弯的身体。

  提问:小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幼儿回答,老师可出示实物,如没有实物,老师在黑板上范画)

  (四)幼儿在大背景图上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师:小蜗牛都等急了,咱们快来用画笔把它的朋友找出来,这样它们就能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玩了。

  (五)结束:小蜗牛看见这么多的好朋友,心里特别的高兴,来,咱们和小蜗牛一起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听音乐,做游戏)

  4.小学生美术课件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鞋底印画的活动,能大胆参与活动,体验印画的喜悦。

  2、感知鞋底花纹的多样性和对称美。

  活动准备:

  1、已印好的鞋底画。

  2、鞋底有各种图案的鞋子(幼儿每人一双)。

  3、蘸有颜料的海绵、地毯、白纸、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鞋底印画: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幅漂亮的图画,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出示印好的鞋底画),画上有些什么?

  2、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吗?(幼儿讨论)

  二、鞋底印花,感知鞋底花纹的多样性和对称美。

  1、师:原来我们的鞋底这么漂亮呀,看到鞋底印画那么漂亮,老师也好想来玩一玩,老师边玩边让幼儿发现印画的要求:

  (1)印画时脚不能移动。

  (2)印完后把鞋子在边上的地毯上擦干净。

  2、师:我发现很多小朋友的脚已经快坐不住了,赶紧要去玩印画了,印画的时侯可要小心,要在空白的地方印,不要踩在别人的脚印上,我们大家一起合作,印一幅最漂亮的作品来,好吗?。

  3、教师与幼儿一起参与操作,体验鞋底印花的乐趣。

  4、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上来说说自己最喜欢的鞋底印花,感知鞋底花纹的多样性。

  5、师总结:原来我们的鞋底还有这么多小秘密呢,有花朵、有星星、有小兔子、还有机器人,真有趣。

  5.小学生美术课件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折、剪、画等方法制作出富有情趣的小风车;

  2、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制作的能力,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

  课前准备

  彩纸、剪刀、小棒、图钉等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1、检察学具。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出示纸上风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讲授新课:

  1、揭示课题:纸风车(板书)

  2、欣赏书上的作品,观察纸风车的形状。

  分组讨论纸风车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欣赏书上的作品,感爱每幅作品中的美感。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构图美、色彩美。

  4、说说你的纸风车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发扬求异思想。

  5、教师演示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折纸(选择自己喜欢的纸进行制作)。

  画(用铅笔画出裁剪线)。

  装饰纸风车……

  剪纸缝。

  窝叶轮,钉中心轴。

  四、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制作一个纸风车。

  学生作业,巡回指导。

  五、教学小结:

  展评学生作业。总结本课的学习的内容。

小学美术课件14

  教学目标:

  探究:知道植物的种子是多种多样的,种子是生命的,种子都有呸根、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出植物的茎和叶,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知识:能应用工具观察种子的胚根和胚芽。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并做种子发芽的实验。

  情感:通过观察种子,训练学生认真细致观察物体的习惯。通过坚持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种子有胚根、胚芽。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

  教学难点:实验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

  教具准备:蚕豆、菜豆、花生等,镊子、放大镜、解剖刀、白纸等。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

  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

  1、让每小组学生展示浸泡过的种子。

  2、提问: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关于种子,你想研究哪些问题?

  3、整理学生提问,引入今天的教学课题。

  二、探究结构

  谈话:……观察种子。

  学生汇报,让学生充分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整理信息。介绍胚根和胚芽,讲解: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小组讨论:观察不同的种子,你有什么发现?

  三、研究讨论:

  1、研究学生提出的另一个问题:一粒种子发芽后才能长成一株植物,那么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

  2、各小组讨论。

  3、汇报讨论,推测的情况。(需要水、土、空气、温度、阳光等)

  4、小组商议:你们小组准备研究种子发芽的“哪一个问题”,需要设计什么样的实验进行探究?

  5、各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6、分组实验探究。要求:

  (1)小组的每个人找到实验材料。

  (2)按本组探究的问题和设计的方案动手在家中实验。

  (3)每天观察种子发芽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7、2——3天后,教师组织各小组学生在班上交流“探究的问题”、“实验经过”、“发现的情况”等。

  8、各小组小结:

  9、把发芽的种子种在盆中,下节继续探究其他问题。

小学美术课件15

  教学目的:

  1,学习风景构图知识,远,中,近景的处理方法和树木的表现方法.

  2,学习铅笔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懂得如何区别主次进行概括.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3,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构图知识和铅笔画技法,画一幅以树木为主的.风景画

  2,怎样表现和处理好以树为主的风景画的质感和空间感

  教具:

  风景写生的范图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风景画欣赏导入.展示许多风景写生的范图,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揭示课题,《风景写生》,板书

  三,学习新课:

  老师:请用你自己学过的美术知识对这幅画进行评析.

  (学生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复习了透视,构图知识.)

  老师:自然界处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和表现.

  (老师继续展示自己在校园内写生的美术作品.)

  学生:原来我们经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园.

  课堂外学生分组开始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示,展示学生优秀作业,请其他学生来点评,指出画的好的地方和还欠缺的地方.

  六,课堂小结,请学生谈谈出去写生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