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教育,从看见孩子开始》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教育,从看见孩子开始》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最近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教育,从看见孩子开始》,起初,我是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的。本书别出心裁,是教育家朱永新与中外教育大家——陶行知、叶圣陶、蒙台梭利、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的超时代隔空对话,内容都和儿童教育有关。“教育,首先必须从看见孩子开始,让孩子站在舞台中央。”书中展现的教育理念的时代思索和碰撞,演绎的关于教育真谛的精彩话题,都令我受益匪浅,引发我作为一个一线教师的深深思考。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明白了保护孩子们天性的重要性,我们要注重事实、勇往无畏、想象丰富……保留天性越多,孩子往往更优秀。保护天性就是保护儿童愿意探究、愿意想象、好问好动的特点。尊重个性,即尊重学生的差异,其中有性别的差异,各方面能力的差异,管理方式、教育教学评价方式都要力争打破完美主义。培养社会性,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规则意识和责任观念,为学生未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文化与价值的基础。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作者对于叶圣陶先生“珍惜孩子的可能性”这一观点的阐释,他说“每一粒种子都蕴藏着极大的发荣滋长的可能性。如果把种子比作孩子,把种植家比作教师,那么教育的作用不是增加种子发荣滋长的可能性,而是尽最大的努力发挥这种可能性。”读完让我感悟到,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孩子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不要把我们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而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各种潜能、兴趣、特长、闪光点,然后给予孩子最大程度的帮助与支持,引导孩子把自己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书中还有一个观点也让我感触颇深。书中对蒙台梭利关于“动作是儿童学习的另一项重要内容”这一观点的看法。手是智慧的工具,儿童在能够使用手的时候就开始了学习。这些经验最终对儿童和儿童性格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由此可见,我们在关注儿童语言学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他们动作的发展,不要忽视他们对手的运用。在生活中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用自己的双手解决的事情,比如一些简单的劳动,自己穿衣,自己叠被,自己整理文具,我们千万不要过多地干预,而是应该合理对待,引导他们在动手中习得能力,得到锻炼。这本书中有很多的观点都在让我们理解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孩子,让我们逐渐懂得什么样的教育能够促使孩子进步,什么样的教育能够让孩子幸福成长。我们要看见孩子,让孩子站在舞台中央,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实实在在的行动。将自己的感悟融入教育儿童的实践中,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