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指导学生自己读书

时间:2022-04-13 18:29:0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要指导学生自己读书

                                    傅炳熙  

要指导学生自己读书

  

  曾祥芹先生的《新概念阅读教学宣言》(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第1-2期,以下简称《宣言》)敲响了阅读教学改革的新世纪大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响应。《宣言》说:"所谓‘新概念阅读’,是针对非科学的落后的旧概念、旧传统而提出来的,它并非排斥有用的阅读老概念,反叛中外阅读的优良传统,而是容纳一切有用的阅读老概念,继承和发扬中外阅读的优良传统……树立起现代化、民族化的科学阅读理念。"笔者在这里提出"指导学生自己读书"这个"有用的阅读老概念",就是要把这一"老概念"纳入"新概念阅读教学"的大系统之中,让这一民族化的传世法宝在最新的教育理念统率下焕发新的活力。 

 -ァ≈谢民族素有重视诵读的优良传统。《国语晋语四》有"文公学读书于臼季"的记载,《吕氏春秋博志》说"盖闻孔丘、墨翟,昼日讽诵习业",《礼记学记》强调"呻(吟诵)其占毕(简册)",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尤为典型。历代学者和教育家更有许多论诵读的经验之谈。从语文教育的角度说,这种"经验式"教学符合汉语文学习的规律,历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然而,半个世纪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引进,特别是全面学习苏联,搞"红领巾"分析教学模式,过分地强调了知识性、思想性和科学性。加之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任务认识的偏颇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人们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逐步放弃了传统"经验式"教学的优点,语文教学一度走向旁门左道。 

 -ァ∧壳暗脑亩两萄Т嬖谖侍夂芏啵而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学生"欠读"。鲁迅描述的那种"人声鼎沸"的读书场面很难看到,沈德潜提倡的"密咏恬吟"的读书方式更不多见,不少教师能让学生在课始把课文读一遍,或者在课中读一两个片断,这就算不错的了。更有甚者,只是让学生在预习时泛泛地读一下课文,一上课就开始讲解、分析,整堂课没有学生自己读书的活动。过去的"满堂灌"尚未绝迹,而新兴的"满堂问""讨论式""练习式"等等又几乎占据了整个语文课堂。以致有的学生一课学完了还不知道那些生字、新词在什么地方,甚至对课文的内容不甚了解,更不要说对文章语言的感知和对文章情味的体悟了。这种"打隔山炮"式的阅读教学,绝非个别现象。新概念阅读教学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要特别重视指导学生自己读书。 

 -ァ≡亩恋谋局示褪"读"。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当然应该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中说:"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读也是读,乃至口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①阅读教学没有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就像作文教学没有学生自己的写作实践一样,肯定收不到任何实效。只有学生自己读书,才能从多方面受益。 

 -ァ⊙生自己读书,有利于获得语感 

 -ァ"语感就是个体的人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它表现为对作用于他的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看(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个人情意的需要或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②有了这种对言语的灵敏的感觉能力,学生不需要进行语法、逻辑、修辞等理性分析,就可以直觉辨识言语的正误、优劣、美丑,并能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不假思索地自由运用,甚至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是由大量的反复的感性认识升华而成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养成,全赖多读、熟读,舍此而无他途。叶圣陶先生指出:"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工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情,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③ 

 -ァ∮锔械幕竦眯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揣摩和体味。朱光潜先生说:"每个字在每一个地位有它的特殊价值,丝毫增损不得,丝毫搬动不得。许多人在这上面苟且敷衍,得过且过;对于语言有敏感的人便觉得这是一种罪过,发生嫌憎。"④比如,朱自清《威尼斯》一文中"颤着酽酽的歌喉",将不及物动词"颤"带上宾语,用形容汁液浓度高、味道厚的"酽酽"来形容歌女歌喉的浑厚,都具有超常的表现力。再另换一种说法,恐怕很难产生如此的表达效果。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如果脱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单靠查字典辞典或靠课堂上老师的"说文解字",就根本无法体会到这种语言的魅力,很难获得这种特殊的语感。新兴的"语感中心说"是一种与"知识中心说"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语感中心说必然以学生为主体,因为语感不是‘东西’,也不是知识、观念、教条,因而不能给予,不能灌输,不能强加,不能‘粘贴’。好比冷暖的感觉,你不能命令谁感觉到冷暖,而必须承认从而尊重人作为感觉主体的地位。"⑤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多读课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把别人的言语手段内化为自己的言语手段,把现成的语言形式内化为活的语言形式,实在是获得语感、掌握运用语言规律的必由途径。 

 -ァ⊙生自己读书有利于感悟自得 

 -ァ∮镂难Э剖巧透着人文精神的学科。言语作品的字里行间往往蕴蓄着极其丰富的世间万象、人情事理、思想精神。阅读教学只有充分地调动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对语言现象及蕴蓄于其内部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进行切身的感悟,才能实现以文教化的目的。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心智行为,靠理性分析或他人言传决难奏效。一方面,文章自身就是文章意义的唯一实证;另一方面,读者对文章阅读具有极大的多维拓展的张力。一篇文章,可悟的内容涉及文章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而且要透过字面悟到字背,透过现象悟到本质;每个人由于知识、经验等不同,所悟可能并不一样,但需要通过自读来由"感"而"悟",则是相同的。文章中有许多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必须由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自求得之。即使那些可以言传的东西,单靠教师讲说,得到的毕竟有限。并且,架空的分析,尽管头头是道,终属隔靴搔痒。所以我国古代从孟子开始就主张读书"自得":"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⑥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说:"大抵学不言而自得者,自得也;有安排布置者,皆非自得也。""得者,默识心通。"⑦意思是说,读书要自行诵读、思考,不断玩味、体察,才能自悟自得;而靠听别人讲说解析,那就算不上真正的自得。而感悟自得,只靠浮光掠影地读一两遍是不行的,还要多读、熟读。朱熹说:"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⑧古人这些宝贵的治学经验,在今天的阅读教学中,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ァ⊙生自己读书有利于审美鉴赏 

 -ァ∨嘌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的教学目标。从实际情况看,学习一篇课文,学生不仅要感悟文章的要义和精微所在,而且还要欣赏作者的艺术匠心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及蕴含其中的情意、趣味,欣赏语言、结构的佳妙之处,鉴别艺术手法的优劣、得失。阅读一篇课文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实践的过程。审美,特别强调感受。我们把握一个美的对象时,必须把它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感性整体来观照,如果跳跃了感受阶段,而单纯对它的某些属性进行理性分析,最后得出几条抽象的结论,那就丢失了对象活生生的形象和它内在的生命,失去了对象的美。别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说这首乐曲很好地表现了嫉妒的感情,那你等于什么也没有说。但是你把这首乐曲演奏一遍,那它就为自己说明了一切。"语文学习何尝不是这样,只有原原本本地用心把文章读一读,才能体味到美在哪里。叶圣陶先生曾把语文阅读活动中对课文的审美实践比作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可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⑨所以,古人特别重视诵读和涵泳。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⑩文章的情感和韵味,气势和神采,以及音韵美和节奏感等等,不诵读几乎就体会不到它的妙处。而涵泳,可以使"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语),让人获得回味无穷的美感,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 

 -ァ⊙生自己读书有利于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 

 -ァ≡祥芹先生在《宣言》中说"语文能力‘读’占鳌头",是说一个人不管是在校学习,还是毕业后从事任何工作,阅读能力都是最基础的、最领先的能力。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掌握和利用信息成为决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仍然是通过阅读。阅读教学之所以成为语文教育的重心,正说明阅读能力的"鳌头"地位。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的、足以适应未来需要的阅读能力。任何能力的养成,都离不开反复的历练。阅读能力是调节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心智技能的能力,自然更需要反复历练。教师的指导固然重要,但学生不在读书实践中练习,就根本无法形成"自能读书"的能力。这就像游泳教练光讲游泳理论和只作游泳示范一样,不能代替运动员训练。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文章书本,必须待教师讲解之后才大概了解,即使一辈子跟着教师过活,也还有脱不了依傍的弊病;何况学生不能一辈子跟着教师过活!国文教学明明悬着‘养成读书习惯’的目标,这所谓‘读书习惯’指自己能够读,自己喜欢读而言……"(11)这个道理讲得再明白不过了。我们为什么还要抱着非讲不可的观念不放呢? 

 -ァ〈送猓学生自己读书,有利于记诵大量诗文佳作,提高人文素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等等。上述任何一方面都离不开学生自己读书。 

 -ァ≌庋说来,阅读教学是不是又要回到书塾式的教学老路上去呢?是不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不需要了呢?不,决不是这样。书塾式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确实存在不少弊端,但是,在泼脏水的时候,我们不能把澡盆里的孩子一起泼掉。我们要站在现代教育科学的高度重新审视它、完善它,吸收其科学性的精髓,摒弃其不合理的成分,使它成为现代化阅读教学中的"新概念"。我们之所以提出"指导学生自己读书",就是强调教师对学生读书的指导作用。这种指导应该是完全不同于旧理念的指导,它要求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 

 -ァ∈紫龋要处理好学生读书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突出表现在主动地读书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分析讲解。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在于指引阅读方向,指导阅读方法,设计并组织各种方式的阅读训练,点拨、诱导,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困难等等,而不是把自己阅读所得交给学生,更不应以教师的讲挤掉或代替学生的读。即使必要的讲,也应该注意适时、适量、适度控制,以促进学生更好地读书。实际上,有的教师并没有摆正学生读书和教师指导的关系,长期以来,讲风久盛不衰。"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来年了。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而且要求讲‘深’,讲‘透’,那才好"。(12)这是叶老在1978年3月批评的不良倾向,如今又过了二十多年了,我们再不能沿着错误的道路走下去了。 

 -ァ∑浯危要处理好学生读书与"教学任务"的关系。常听有的老师说,语文课太难教了。一课书,既要识字、解词,又要分析篇章结构;既要学习语言特点,又要学习表达技巧;既要启发思考,又要进行练习;记叙文和小说要分析人物、情节,诗歌和散文还要讲出文章的意境。时代背景、作者介绍、解题、分段、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等,虽不是篇篇都要面面俱到,但不少课文总还是需要的吧?课堂上总感到时间吃紧,哪还有工夫让学生读书呢!特别是一些长课文,读一遍就要十几分钟或者更长时间,教学任务还怎么完成?这种说法具有很大的代表性。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学生读书的机会被减少或干脆取消了。这里首先存在一个教学目标观、任务观的问题。要知道,上述所谓"教学任务",无非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实现阅读的人文价值。其中,有的内容可能是很必要的。但是,把它们搞成一种烦琐、僵化的程式,就会占用大量时间,难免无效劳动。一方面,大喊课堂时间吃紧,一方面却又大搞烦琐哲学,宁肯牺牲学生的读书时间,也要大讲特讲,那就真正舍本逐末了。阅读教学应该以学生读书为主干,删繁就简,强干弱枝,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凡是学生尝试运用自己的心力能够感悟获得的,就要让学生自己努力去获得。那些无效劳动,必须坚决摒弃。 

 -ァ∑淙,要处理好学生读书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有人或许会说,阅读教学强调学生自己读书,是不是就不需要别的教学方法了?那样,语文课堂是不是显得太单调了?应该看到,由于过分追求"课堂效果",有些教师往往刻意设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表面上显得"气氛活跃",热热闹闹,实际上并无太大的作用,不是促进学生读书,反而占用学生读书时间。对此,高万祥先生评论说:"我们认为,对于语文教学方法而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好的语文教学方法就是简单,再简单。"(13)指导学生自己读书就是最"简单"的方法,是阅读教学方法的"返朴归真"。同时,我们并不排斥其他必要而有效的方法。不过,其他方法只应是辅助性手段,而不能是主要手段;只应围绕、配合学生读书,而不能冲击、代替学生读书。那些花拳绣腿式的"招数"尽可不用。 

 -ァ∑渌模要处理好学生读书过程中各种读书方式、方法的运用。我们主张指导学生自己读书,并不是那种单调、枯燥地"天地玄黄喊一年"式的死读、傻读。其实,读书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朗读、朗诵、默读;精读、略读、速读;范读、试读、复读;单读、齐读、散读;分组读、分角色读、接力读;述读、译读、抄读、批划读;猜读、研读、赏读、背读……指导学生读书,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适当地选择和运筹。如果能够最佳程度地优化组合,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获得扎扎实实的效益。许多教师已经进行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如魏书生的"四遍八步读书法":第一遍跳读(①记梗概,②了解主要人物或观点);第二遍速读(③复述内容,④理清结构);第三遍细读(⑤理解字词句,⑥圈点摘要,⑦归纳中心);第四遍精读(⑧分析写作特色)。安阳市教委教研室制定了以阅读为主线的阅读教学常规:1.默读:整体感知课文基本内容,自查工具书,学会生字词;2.散读:基本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课文;3.赏读:学生自行找出所喜欢的语句,读出情感,品出味道,说出佳处和感受;4.研读:学生边读边思边写,完成思考练习题。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反复阅读,扎扎实实地学好课文。其实,不一定非要规定一篇课文读多少遍,某一遍用什么方式或方法,而应该因情制宜,灵活安排。或整体阅读,或局部阅读,或当堂背诵,或比较阅读,或以问促读,以练促读,以写促读……一篇课文经过多种形式的反复的阅读,加上老师的指导,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ァ≈傅佳生自己读书,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只要我们树立了科学的理念,是完全可以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的。我们坚信,在刚刚起步的21世纪,我国的阅读教学必将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写出中国语文教育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ぁ 咀ⅰ竣佗邰幔11)(1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4页、第605页、第259-260页、第83页、第149页。

  -あ冖萃跎形摹队锔新邸罚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第407页。

  -あ苤旃馇薄段矣胛难Ъ捌渌》,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页。

  -あ蕖睹献永肼ο隆

  -あ摺抖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七、卷十七。

  -あ唷豆沤裢际榧成学行典训学斋规》

  -あ狻囤图驮蟆罚ㄏ谭岚四昶咴露十一日),《古代阅读论》,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90页。

 -お。13)高万祥《当前语文教改讨论综述》,《语文学习》1998年第9期。 

      

                          来自:中国基础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