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

时间:2022-03-03 19:13:2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

  问题教学法就是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希望大家喜欢。

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

  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 1

  所谓问题式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法操作简便,适合成教学生的特点,实践效果良好。

  第一步:提出问题、以疑导读

  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总体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提出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学生想要学习的心理机制,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的创设提问非常关键,一般要体现两个原则:

  (1)必须从教学大纲出发,围绕教学重点提问,这样问题解决了,教学重点也就掌握了。

  (2)创设的问题必须具有现实意义,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制造教学兴奋点。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唯有新鲜的事才能给人刺激、令人关注和兴奋。提问有新意、有针对性,可很快使学生处于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状态中。

  第二步,自学思疑、横向议疑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采取自学的形式通览教材,理解、讨论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效果显著。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一般学生不能独立的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如果老师不能有计划地提供学习内容,恰当地引导,就不能形成有效的自学。问题式教学法创设疑问在先使学生能够在疑问的引导下主动地去探求和思考问题,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对教材做笔记,用铅笔对重点内容"划杠",对不理解的内容"打问号",教师要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点,并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解答所设的问题,敞开思路,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2、教师组织讨论,学生横向交流,促进共同提高。在学生通过自学对所设问题有一定的理解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他们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第三步:充分解疑、总结收尾

  一阶段以教师讲授为主,但绝不是机械地回答所设问题。为了充分地解答所提出的问题,教师有必要增加一些教材上没有的有关材料,一方面,丰富课堂信息;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从中体会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再进行重点讲解,以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问题式教学法改变了教师"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积极探索精神的培养和锻炼,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 2

  一、问题式教学法的积极作用

  首先,问题式教学法真正地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向学生展示问题,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进行思考;加之教师对教学节奏的适当调节,并把教学气氛不断搞活起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运用生动的教学手段来把教学效果提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和学生的实际相符合。

  其次,问题式教学法能够使学生产生问题、思考问题并讨论问题。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了疑问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才会有追求真理的动力。而问题式教学法就是抓住了这一特点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最后,问题式教学法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培养。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要求,也就是要对基础知识进行掌握,能够对基本的历史事实以及历史现象进行明确,并在此基础上对历史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从而能够把历史发展的一个线索加以理清,进一步具有对历史信息正确获取以及对历史材料正确处理的能力。

  二、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问题的设置

  设置疑问的过程也就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而发现和提出问题则是学生学会创造的一个起点。那么,教师在上课之前就要针对课本的内容设计好若干个问题,并在授课过程中有目的的把这些问题穿插进来,使学生能够有一个明确问题的概念,再引导学生在书本中发现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到历史情境中去,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并启发学生有意识地从问题着手,让问题在整个历史教学中进行渗透。

  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列强瓜分中国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从上一节课的内容入手,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我们上一节课中所学的《马关条约》的危害是什么吗?并循序渐进,再提出: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向列强大肆借款,这一借款和如今中国向资本主义国家借款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呢?帝国主义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对资本主义借款的本质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进行提问: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瓜分时的情况怎么样?美国有没有参与到这一瓜分中来?为什么呢?这样,学生就能对门户开放政策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以及学生激烈的研究讨论过后,学生就会一步步地从教材中发现问题,从而使学生的问题讨论能力得到提升。当然,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由浅入深,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会越来越强,视野也会越来越开阔,并且对历史这门课程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

  2、问题的思考

  在教师提出问题过后,学生就进入到了自学探究的阶段,这是一个关键的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要把学习、思考、查询以及提问结合起来,来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探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充分结合自己的手上的教材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让学生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自由翱翔。在这时只要教师加以正确的点化,学生就能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从而能够更加正确地认识。

  3、问题的讨论

  在学生思考过后,学生就进入了问题的讨论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之间进行相互的讨论和合作,教师在这时充当的角色是巡回指导,并加以适当的点拨。小组之间合作探究,就是要把所有小组成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发挥出自己的才智,激发出每一个小组成员的求异思维,从而创造性地把问题予以解决。其实,这一过程,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出自己独到的观点,课堂气氛要尽可能地热烈。

  4、问题的解释

  这一过程就是让各小组进行发言,学生和老师共同进行总结,并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积极地发言,教师要及时地给予正面的评价,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教师也不能予以批评,要鼓励他们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对他们的敢于创新进行肯定,并用比较柔和的语言恰当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在学生激烈的发言过后,再完整地给出正确的答案。

  总之,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法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方法,也是教育本质得以体现的极其有效的一种手段。但是,在问题式教学法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对所探究问题的质量和水平要正确把握;要注意探究气氛的热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有挫伤和打击学生积极性的语言或举动;要对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挥予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式教学法的作用真正地发挥出来,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相关文章:

高一问题教学法与提问教学法的区别07-29

标点符号的运用07-29

货币运用大班教案10-24

《积累与运用二》教案08-31

教学法心得体会02-22

flash脚本运用的说课稿范文04-27

《植树问题》的说课稿07-30

轨迹问题说课稿11-03

烙饼问题说课稿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