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古诗也通俗

时间:2022-04-13 18:38:3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其实古诗也通俗

                 广元市朝天中学         苏永奎

其实古诗也通俗

  

    昨天,一位不知名姓的外班学生将他近期的创作集拿给我看,他内心的期望我是很清楚的。所以,今天一大早,我就抽空一口气读完了他送来的全部:用稿笺纸工工整整誊抄的厚厚一大本诗--共39首。读罢,掩卷深思,不禁感慨万千。

   但我要说的第一句话却是:其实古诗也通俗。

   对于古诗的通俗,读者印象最深的恐怕只有白居易了。这是因为从我的老师开始就代代相传着一个故事(至于我的老师以前是否这样,我是无从知道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每写完一首诗,总是先念给老太太听。如果老太太听不懂,他就反复修改,直到她能听懂为止……我曾见过很多书上也这么写着,看来应该不是谬传了。而且我们读白居易的诗,感受到的也确实是这样。“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翁》)、“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后宫词》)、“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等诗句就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完全就是现代人的表达,只不过多了些停顿罢了。

   或许是“一叶障目”的缘故吧,我们也因此常常忽略了其他古代诗词。其实,很多古代诗词,尤其是名家名诗,大都是通俗易懂的,不独白居易一人的作品。比如曹操的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植的诗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杜甫的诗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孟浩然的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苏轼的词句:“老夫聊发少年狂”、“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李清照的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辛弃疾的词句:“刚者不坚牢,/柔底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等。此外,“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等等,也是极浅显的句子。这些古诗词语言,只要你细读细品,就会发现,尽管它们意象丰富生动,意境优美深远,内容含量大,但没有一句是深奥晦涩、让人费解的。相反,你可能因之觉得,写诗其实也不难。

   当然,要举出来的例子又何止这些,你随手翻翻古往今来的名诗美词,几乎全都如此。也有学生问我:“李白的诗呢?通俗易懂吗?”我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些句子咋样?好懂吗?”学生想了想,信服地说:“的确好懂,几乎都是大白话。但《蜀道难》呢?还这样好懂吗?”我笑着说:“我背,你听。‘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我一字一顿地给他背,他也极认真地听,果然,这位学生相信了我的话:其实古诗也通俗。

其实古诗也通俗,这是千真万确的。尽管我说的不是全部,而是大多如此。但我相信即使我这样说了,以后也还会有很多人怀疑我。这本是别人的自由,我无须干涉。可处在教师的位置上,我总是真心希望我自己的学生能对此有更深刻、更真实的感受。

现在回到这位学生的创作上来,看得出,他受“汉魏乐府”和“古诗十九首”的影响太大。那语言、那思维,分明残留着那些诗句的影子。但毕竟年龄太幼,参悟得不够深,模仿得不到位,以致铸成了自己的缺陷。我以为,用语啰嗦和晦涩难懂就是他诗歌语言的“重症”之一。随便抛出两句就是例子:“烈日时,/安步银花边。/银花高溅劫睛珠,/孤把哀风衔”、“想看不敢面,/思心不敢情”、“莫识灵台唯知面,/长白昆仑两派山”……如此等等。我想,不独我,很多人都会对此有近似我的评价。

从内心说,我很赞赏这位学生的创作精神。他认真地写作,认真地誊抄,真诚地向老师请教,无一不是众多学生的榜样、楷模。但我却不敢不把我的感触和他的瑕疵说出来,因为,我知道,象他这样误入创作语言之歧途的中学生不在少数。

   毛主席曾说过,语言要大众化、民族化。对此,我是极力推崇的。

   愿我们的学生都摒弃晦涩,崇尚通俗。

 

                                 来自:人教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