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世纪职业中学教学的看法

时间:2022-04-13 18:37:5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对新世纪职业中学教学的看法

长安职业中学  朱伟

对新世纪职业中学教学的看法

近日上一节作文课,学生一听,都瞪着眼,张大着嘴,很吃惊、很为难的样子。这让我很受触动。为什么到了一上作文课的时候,学生们就有这么大的反应呢?难道仅仅可以用一句“他们都是职高生,不必要求太高”来搪塞吗?这引起了我对平常的教学过程的反思。

的确,职中生与普中生不能在一起比较。但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就能因此而懈怠吗?那么,在职业中学教学中,老师应怎样做来适应新的教学趋势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我觉得,作为老师,应该从各个方面来充实、完善自己,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道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所不通的全才,也没有又精又专的专才。特别是在当今的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在自己的知识领域中,作为每一个个体,都应该及时地把握机会来学习,丰实自己的大脑。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怎样做呢?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又应怎样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呢?这也是值得我们好好考虑的一个问题。

首先,从教学精神上来说。中国古代曾将“天、地、君、亲、师”供奉一堂。可见作为老师,在我们国家自古以来的两千多年文明史中就已摆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点,对于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来说,毫无疑问是非常具有神圣意义的。陶行之先生曾满怀信心地指出:“如果全国教师对儿童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新生命。” 这就就像我们平常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来自喻一样,在教师这一职业中,作为每一位同行,都应该有着比较塌实的工作作风;有着全心全意为学生的教育贡献出自己的一分一秒;有着“哪怕前面是万丈深渊,我也会毫不犹豫的跳下去”的决心、勇气、精神。这样,才能作为一个评价老师的具体的量化标准。

因此,只有在平常的教学中,老师心里面真正的把学生当学生看,不管是普中还是职中。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的态度,特别是作为职业中学的老师,更应该看重这一点。这也是进行良好教学的一个前提。

其次,从教师的教学业务上来说。作为一名好的老师,除了要有上面所说的精神外,还要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本领。我想,这一点,作为职业中学的老师更是深有体会。我一直觉得,在普中教的声明显赫算是本事;但是若能在不同的教学领域中都开创一片自己的天空,这更能显现其伟大之处。那么,职中的老师是不是应不断的充实、完善自己,积极转变自身的角色,使自己的教学过程达到一种更积极的效果呢?从而真正地达到“教学相长”的程度呢?

因此,在职业中学的教学中,不应过多的依赖于普中的教学方法。我总觉得,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合理性,同样也有其不合理性。合理的,我们就应采纳之,使之为我所用;不合理的,我们也就应该仔细的筛选,及时地摒弃。只有这样博采众家之长,取长补短,才能使自己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那么,在职业中学教学,我们是完全把普中的教学方法抛弃掉呢,还是全盘的照搬呢?或者是让职中的学生听之任之,抱着“反正他们学不好”的思想来敷衍了事呢?素质教育,除了是对学生的要求之外, 我想,更多的是提出的对于老师的要求。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之得以接受一定的知识,这也可以说是因材施教吧。那么,这个“教”应怎么教呢?难道上课仅仅是知识的全盘灌输吗?其实,在课堂的45分钟里,学生全部都用来学习是不太现实的。同样,老师全部用来传授知识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就像在《学会生存》中所阐述的那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正式只能之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为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的确,老师的职责、角色已随着新的形式、政策的变化而有所侧重。在针对普中都“厌恶”的职中生展开教学时,尤其要注意避免走上盲目传授知识的误区。

当今的教师,过多的把心思放在让学生然后更多的吸收知识的问题上。孰不知,在这种要命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所进行的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在课堂上往往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吵,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还有,作为职业中学的教师更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对教材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那些所谓的教学理念成了又一轮的“满堂灌”的开始,学生还是在“要我学”的地方原地踏步,有些教师也不能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的调整。同样,这样一来所形成的一种教学秩序只会是过去教学方法的恶性循环。那种盲目地把所谓的教学理念这一顶帽子扣在老师和学生的头是是有失其公正性、准确性的。就像在上人教版的职业中学语文第四册的驳论文时,里面有一篇课文《不求甚解》。我就针对驳论文的特点,积极鼓励学生对此进行新的反驳。既然文中说不求甚解并非都是坏事,那么我们说,这是不是会误导某些人的读书方法呢?还有,针对文中列举的诸葛亮等人的事例进行反驳。有的同学说,难道每个人都会是诸葛亮吗?再和学生的一起讨论,达成了“如果完全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习精神,我们的学习态度应怎样来进行宣扬呢?那会不会误导一部分人,让他们以此为借口不用心、不认真读书呢?”这么一些共识。最后,当有学生问“那我们应该怎样来读书呢?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这不是没路可走吗?”这个问题时,我心里是非常高兴的。的确,有学生这样来问,不就说明了他们已经在用心地思考吗?这时候还要他们怎么样呢?虽然最终可能不能对此作出一种非常好的解答,但这不就是最好的知识的传授吗?

作为跨世纪的老师,面对着跨世纪的教学,我们该做些什么来表达自己对于新世纪职业中学教育的看法呢?我想,只要我们紧紧地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摸索、研究,就会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获得可喜的成绩的。

2003.3.31

21世纪理想的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21世纪理想的教师究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仁智各见。在此,我想谈些个人的想法。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任何教师要想有高的成就、高的水准,首先必须要有高的理想。作为教师来说,走上教育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只有设置这样一个目标,才能把自己的所作所为锁定在这个目标上,才能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否则会走弯路,会荒废时间及精力。

  教育和其他职业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教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是其他事业所不具备的,它要求教师富有更高的灵性与悟性。

  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够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写诗是要有灵感、悟性和冲动的,真正的教育家也应具备这样的品格,永远憧憬明天。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一个理想的教师,应善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人,为什么没激情,因为他发现不了自己的可爱之处和伟大之处。一个人永远不会超过他追求的目标。同样,一个人也永远不会超过对自己的评价。一个人对自我的评价,往往是这个人事业能否成功的标志。自信使人自强,适当的“骄傲”使人成功。只有自信,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才华发挥至极致,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所以校长应该保护教师的这种自信,甚至于带有“骄傲性”的自信。作为教师也应珍视这种自信,不因一时挫折而丧失自信。我认为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个是追求成功,一个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一名理想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击成功。因为人来到世上并不知道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去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教师有这样或那样的冲动,有这样或那样的撞击,是难能可贵的。当一个教师停止撞击了,就意味着他对生活失去了意义,对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他走不了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社会如此,教师职业也是这样。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的学生,处在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时时刻刻接受着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教师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功,取决于教师在多大的层面上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对学生施加影响。对于一个会做工作的教师,他会调动千军万马来实现自己的教育抱负。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领导,非常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教育爱,就是教育力量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我们有很多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教,但是他从没有在教的过程中寻找到乐趣,心中也没有涌起一种爱的热潮,这样的教师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远也不可能把握教育的真谛。

  未来的教育家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

  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只有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我始终认为,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爱心。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孩子们,献给教育事业。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一些人,他教1年,然后重复5年10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5年。一个实实在在教5年的人,与一个教了1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一个优秀的教育家,他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一个人为什么能够成功,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个有心人。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

  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基础抓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

  不要把教育家看得多么神秘,每个教师都可能成为在中国非常有影响的教育家,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关键在于是否做一个有心人,是否执著,是否有恒心。当然,我们知道,教育家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工艺素养。

  因此我觉得,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作为一名教师,你跟其他专家不一样,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孩子年龄越小,他对教师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而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教育不光是给孩子们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作为一个教育家,作为一个理想教师,他应该非常关注社会,非常关注人类命运,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只有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在课堂里面和学生讨论环境、人口等问题,才能唤起孩子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如果教师整天关心的是名次,是分数,孩子们的心胸怎么能得到发展?学校的世界和外面的世界应该是息息相通的,而现在却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学校的生活很苦难。因此,要使学生更好地生活,要使今后的社会更加理想,更加完美,首先要净化我们的校园,并使我们的学生具有人文关怀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理想的追求。

       理想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教师生存在不同的环境,有的在重点学校,有的在非重点学校,有的在城市,有的在农村。孩子也有不同的背景和基础。有的人经常会埋怨:怎么让我到这样一个蹩脚的学校工作。总希望给他一个更好的环境。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想说,所有的环境,都能够产生教育家;所有的磨难,都可能造就教育家。事实上,环境好坏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一个名气很响的重点学校,它的规范多,它的自由可能就会少;而在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人的创造性可能得到更大的发挥。我经常对我们的优秀校长说,你得意可以,但不要忘形,因为不是你的教学水平特别高,而是你的学生造就了你和你的学校、你的老师。只会教好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只会教好学生的学校,也不一定是非常优秀的学校。

  教育需要理想,只有燃烧起理想的火焰,我们才能使我们整个民族变得强盛,变得有凝聚力,我们才能在与世界各国的竞争中站住脚。教育是永恒的事业,一代教师的追求,两代教师的追求,全体教师的追求,会在校园里燃烧起理想的火花,并从而使我们的民族燃起理想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