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3 18:45:0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网友来稿)

崔学峰

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网友来稿)

记叙文写作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碰到的是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不知从何处下手,坐了半天也写不出几句话来,就更不用奢谈什么开头与结尾、段落与层次、过渡与照应了。二十世纪末,“新概念作文”擂响了“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战鼓,对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他宣誓要探索一条还作文教学以应有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之路,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以写作教学为突破口来改革整个语文教育,不失为明智的选择。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探索中,觉得把“新概念作文”引入记叙文写作教学,对学生进行想象思维的训练,借助“虚构”的方法,能较快地解决学生“写不出来”的问题,至于“写得好”,只要笔下有了内容,经过精雕细刻就不难办到了。

一.挑战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

从小学写作文的第一天起,几乎所有的学生接受的都是教师有关记叙文写作要“真人真事”、“真情实感”的约束,人物离不开教师、同学、家长,环境无非是学校和家庭,文题不是《我的老师》、《我的爸爸》,就是《有意义的暑假》、《快乐的星期天》。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几乎没有什么突破。语文教师对此往往也是束手无策,他们常常说:“稍微换个新颖一点儿的角度出题,学生就什么也写不出来了。”其实笔者觉得,我们倒是应该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是不是我们对学生的笔约束得太多太严了?初中学生写作“真人真事”“实情实感”这个要求不是不能做不到,而是有这条绳索拦着,学生就很难把人物写出个性,很难把内容写得精采。“作”即创作,写作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审美活动,智力活动,而决不是对现实的认识活动。我们学生写作文累得很,就是因为我们老师在作文前提了太多的要求,要他们抒发许多过于冠冕堂皇的感情,而这样的事情他们根本就没有体验,只能从许多写作的例文上照葫芦画瓢,全无创作的快感和个性的呈现。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初中生既未读万卷书,也没有机会去行万里路,(即使有机会,他们也会被排得满满的课表所限制而走不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直接经验少得可怜,而从书本影视上获得的间接经验倒比直接经验多得多,即使这种仅仅是经验的“复制”,他们仍然很难写出切题的文章来,但是,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有着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的大脑,我想,如果老师适当放宽“真人真事”的规则,甚至带着一种背叛与超越的心态,突破这一规则,让学生去体验一种自由的写作氛围,那么,对学生的创作是有利而无害的。  

    二、寻找当代作文教学的支点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和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的一个重要层面。之所以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引入“新概念作文”的概念,目的之一是想让学生的作文能熏陶上一点文学气质,更重要的则是想给学生松绑,让写作过程的愉悦性、审美性、个体性、创造性都在“虚构”与“想象”的狂欢中得到展示。也许有人会说,如果这样,学生的记叙文岂不都成了小说?其实,小说无非是一种“虚构”的记叙文,况且这之间本无显著区别,人教版初一、初二教材中有一些以记叙文组元的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小说。学生若都能写出题材各异情节精彩类似于小说的记叙文来,这不也是可喜可贺的事么?纵观当代文坛上许多叫得响的小说家,他们的创作几乎全都是建立在想象与虚构这一基础上的。特别是前几年,苏童、余华、叶言等人的“伪历史小说”,他们在创作方法上是对传统的颠覆,在创作内容上则是对真实的瓦解。我们在承认他们创作天赋的同时,也不能不注意到他们令人耳目一新的创作理念。当然,他们的理论,学生是无法直接摹仿和运用的,老师的传递作用非常重要。我们的学生是当代的学生,当代的理论也许更能为他们所接受,至于当代的东东好不好,那是评论家的事。学生生活在当代,我们老师就有责任让他们呼吸到当代文化的空气,如果学生写出来的东西一点儿当代的感受都没有,这就是我们为人师者的引导之过了。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当代”,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种意识,并且它并非完全拒绝对传统的继承。以下三点可以证明:初中学生在写作中尝试“新概念作文”的“想象”进而“虚构”故事是可能的。

首先,作文训练的终极目的,并非文章内容是否真实。  

    作文,训练的是学生对内容的构思能力、语言的运用能力和篇章的结构能力。第一种能力是主要的,它决定着后两种能力能否在一篇文章里得以很好的发挥,用“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来形容它们的关系就再恰当不过了。我们有的老师评讲作文时不是主要着眼于学生写出了多少东西,而是斤斤计较于学生写出来的东西是真是假,可能还是不可能,我想问这些老师,这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呢?适当考察写作内容与语言的合理性无可厚非,如果以此为一篇文章的终极目的,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我们以前一直从技巧的角度谈论“虚构”和“想象”,认为它们只是反映实体的方式,言下之意是被反映的实体是独立于虚构(语言的想象)现象而存在的,因此可以反过来检验虚构(语言的想象)的真实性,但写作仅仅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过程,他的产品除语言之外一无所有,那么我们用以检验虚构(语言的想象)的所谓实体,又是什么呢?“文学恰恰是一种不能够接受真实性检验的语言,它既不真实也不是虚假,因而提出这样的问题毫无意义,文学作为‘故事’的性质就是如此” 谁能否认学生的记叙文不是一种叙事文学呢?  

    既然如此,学生作品内容的优劣真正要考察的是要素是否健全,故事是否精采,立意是否新颖,是否从真善美出发歌唱了高扬着的人性美。而不是让学生熟悉一些老掉牙的语言加上一些老掉牙的有说教之嫌的口号式的开头号结尾,去炮制出新的文学渣滓来。  

    其次.记叙文的写作要素并非牢不可破的囚笼

记叙写作有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看似固定了什么,其实什么也没有固定。中国小说前线青年作家余华说:“在我所有糟糕和不糟糕的故事里边,时间、地点、人物等因素,充其量是出于讲述的需要”这似乎给了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一个很好的启示,同时,这样的启示,我们也可以传递给正在抓耳挠腮的学生:时间、地点、人物只是构建文章情节的粘合剂,可以尽量放大其存在的时空,时空一大,人物也就自然的缤纷起来了,文章情节出现的可能性也就更大、更自由、更不拘一格、更有个性。我们可以这样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文题,时间不一定是现在,可以是过去,还可以是未来,地点不一定是学校、家里,可以是工厂、是街上,是餐馆甚至是美国洛杉矶,是两万年后的火星;还可以这样启发学生:人物不一定是同学、老师或家长,可以是街道王大妈,幼儿园的小点点,某公司的经理,古代的一位文人,只是有一条千万别忘记了,你在讲故事,要让人想听。  

    “日常经验的真实尺度对我已经失败,我迷恋的只是虚构的形式”这没有什么不好,我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想象与虚构训练之后,每做一次作文批改时,我就象走进了百花园,里面有那么多的奇花异草,那么地焕发着生机,那么地让人惊喜,学生几十颗智慧的脑袋中所能容纳的东西真不是一个老师所能想象的。  

    其实记叙文的四要素暗合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事件)“小说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他是假的”④让学生把记叙文当小说来写,虽有点离经叛道,但能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学生的经验不仅可以复制,而且可以衍生。  

    经验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耳闻目睹、亲身经历,间接经验则来自书本影视,学生的经验,直接的少,间接的多,要求“真人真事”“真情实感”重现于学生的作文之中,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复制其以往的经验。试想学生的头脑中有多少经验能恰好吻合教师的出题呢?难怪学生碰到作文课都感到难以下笔,即使某一节课老师什么也不说,而以往作文课上的陈规旧律照样让学生的思维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不是单纯哪一个老师的错,“无论是权力话语,还是大众本位,都会导致文学的工具论和服务论,而将文学的最内在本质--个人自由--掩盖起来”。说老师的话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权力话语,这样说一点也不过份。  

    其实写作不过是一种思维过程而已,要那么多条条框框干什么,把学生稍微异端一点的思想视为洪水猛兽有何必要?“我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过的缘由,但决不会用这事实,只是杂取一端加以改造,或发展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此”。看鲁迅先生说得多好,他一定是一个衍生自己旧经验的专家,这对我们不能有所启示吗?有一种玩具是由不规则的几何体构成的,合在一起是一个球形,玩法就是拆开打乱后,再复原成球形,因为复原的途径是唯一的,因而开始玩时很有难度,但是一旦成功一次,再重复玩就索然无味了。还有一种玩具叫积木,它却可以拼出千变万化的模型来,每一次不同的组合,都是一次新的尝试,因而孩子们玩起来津津有味。要求学生再现他们曾有过的经验就象玩球体复原;而让学生的经验在大脑的思维中舞蹈,从而衍生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创意来,则是玩积木,学生感到自由简单的同时,也更会体会到创作的新鲜感和愉悦感。  

    “我很清楚,上述一切完全来自于我的想象和虚构”。(吴滨)“你不知道我写这篇小说的想法多么奇怪。”(苏童)他们这些文坛上顶呱呱的作家写作的出发点无非是一个“想”字,他们也有他们的经验,但他们并没有受这些经验的束缚,苏童甚至对他的好朋友漏底说:“人们都问我的小说怎么写出来的,我不得不振振有词地应付几下,其实不过都是瞎编的。”大作家嘴里的“瞎编”这两个字足以骇人听闻,但这并非是他对创作的不负责任,而只是实际创作理念的平白表达而已。  

    谁也想不到,学生读完一篇武侠小说,看完一本童话故事,他们的小头脑里会跳出多少机灵古怪的念头,这也是经验的衍生。只要让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他们也会编出让你目瞪口呆的文字来。  

    三、一套迅速提升学生想象力的方案  

    “想象”重在“想”,“虚构”重在“构”,他们不是一个概念,但抵达这两个概念的路几乎是相同的。在有了上文的理论支点和可行性探讨后,我是这样进行想象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虚构能力的。  

    1、语词的特殊连贯  

    这条初级训练内容得益于辽宁省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的一道考场作文题。我则是利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在无关的语词之间建立一种低层次、非理性的联系,词与词之间无需太多的转折,从而达到训练简单想象能力的目的。  

    比如:“火车 河流 风筝 大炮 鸭梨 黄狗 闪电 街道 松树 高粱”。这十个词我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我的话想象一下的情景:“你登上一列高速的火车,火车在河流上奔驰,河流上漂来一个大风筝,风筝上架着一门大炮,大炮的炮口打出一个鸭梨,鸭梨打进黄狗的嘴里,黄狗像一道闪电,迅速跑过街道,爬上一棵老松树,咬住了老松树上长着的一棵高梁。”再做了几次这样的引导训练后,就让学生试着自己进行联想,比如:“大山 桌子 火炭”,可以想象大山飞移过来,一下压在眼前的桌子上,把桌子压成火炭;“蚯蚓 电话 面条”,可以想象蚯蚓从电话听筒钻入,又从电话筒挤出面条来。  

    这条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去想,并且敢想,距离成为有理性的文章还很远。

2、词语的可能联系  

这条训练是上一条训练的继续。  

第一步是给出一个出发词,让学生由这个词开始联想出与之有关的一系列词语,在规定时间让个别学生朗读他们所联想出来的词语。  

    例如:星星(出发词)→月亮→地球→人→战争→死亡→悲伤→眼泪→失明→盲人→手杖→地面→脚印……  

    第二步是让学生用尽量短的连贯语言编造出情节片段在两个不相关的词语之间建立合理的联系。  

    例如:蓝色--悲伤  

答案:  

    生A:那个喜欢穿着蓝色裙子的女孩九岁就死了,她的妈妈很悲伤。  

    生B:蓝色的大海泛起朵朵浪花,好像在说:“看阳光多么明媚,散步的小姑娘你为什么悲伤”。  

    这条训练是让学生会想,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教他们拿到一个作文题目是该怎么想了。  

    3、合理情节的谋布  

    前两种训练毕竟不能写成文章,重点训练应在这一条内进行,分三步。  

    第一步:给出作文题目让学生联想出有关词汇。  

    例:《掌声》  

    学生的联想词汇有:观众、听众、鲜花、激动、紧张、流汗、鼓励、欢呼、热烈、目光、泪水等等。  

    第二步:对照题目,每个学生至少写出两套成文方案,列出记叙文有关要素。  

    第三步:成篇练习。我所训练过的文题有:《路遇》、《送别》、《春天的故事》、《老王头》、《昨晚家里发生的事》、《改写〈渭城曲〉为短剧》、《我有一个梦》、《一封信的风波》、《雨啊!雨……》等等。  

    这步训练之后学生想象的逻辑性、合理性明显增强。  

    经过近两年的训练,我所任班级学生,拿到一个记叙文题目,在老师适当点拨下,在一节课时间均能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并且每次都有特别有新意,有很强可读性的作文诞生。  

    最后我仍然要以余华在《虚伪的作品》中的一段话,作我这篇文字的结尾,“当我发现那种就事论事的写作态度者能导致表面的真实之后,我就必须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寻找的结果使我不再忠诚所描绘事物的形态,我开始以一种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背离了现状世界所提供给我的逻辑和秩序,然而却使我自由地接近了真实”。我在写作教学中也有过这样的困惑与寻找,而我的学生们是多么需要这样的“自由地接近真实”的自由啊,请相信他们接近的只会是真实--写作的真实(或者叫文学的真实)。我们从教者不能看不惯学生的笔插上飞翔的翅膀,更不能去扼断它。  

    --它有它存在的价值。  

 作者邮箱: cuixuefe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