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作文示例(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3 18:48:4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小作文示例(网友来稿)

侯全民  

高考小作文示例(网友来稿)

  预测试题:

       以《_____树》为题,运用工笔描摹的手法和恰当的修辞格,描绘出你所熟悉的一棵树,种类、大小、环境不限,但要抓住景物的形貌、格调等特征,150字左右。

命题意图:

       一大一小的作文模式自恢复高考以来已经出现过多次,虽然近四年均为一个大题,但并不能就此否认小作文命题出现的可能性。这一是由于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具有间隔性。二是多年的高考《考试说明》都明确规定:“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常用应用文一般在第2 卷文字修改题目中出现,如《考试说明》题型示例20、21、25等题,说明文侧重阅读能力考查。若出现一大一小的作文形式,最大的可能就是小记(叙文)大议(论文)。

       小作文预测为景物描写,则是因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都分别在1990、1995、1997年小作文中出现过,虽然1991年考了景物描写《圆的想象》,但属想象作文类,考查的能力要求不同。

       中学教材及课外名著中写景的文章很多,全国各地也都有树种存活,此题没有内容的地域局限。高中课本“写作口语交际”部分第一册第四单元《再现客观事物》和第二册第三单元《写出景物的特征》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写作指导,考生不会感到手法陌生。但常见范文中直接描绘一棵树的文字又不多,减少了模仿抄袭的可能性。

       此题可以准确考查考生对特定环境中景物的细致观察能力、对生活的敏锐感悟能力以及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解题指津:

          用文字描写景物跟画家作画一样,首先要确定描绘的对象。这一点虽不困难,但要注意选择自己熟悉的有丰富素材的对象。

       其次要站在特定的观察点上,再现景物的全貌和重要细节,然后一层一层地写来,务求能呈现出一个清晰可见的画面。

       再次必须抓住景物的特征,即形态、色彩、布局、格调、氛围等独有特征。考虑感情要求和字数限制合理取舍。

       四是手法要求。工笔描摹区别于大笔勾勒,要细腻,从微处着笔。手法要灵活多样,或虚实结合,或动静相间;同时要用恰当的修辞格,如比喻、引用、比拟、衬托等,将景物形象化、生动化,做到形神兼备。

        最后一点是格调问题,我们不能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要让景物为环境、气氛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使之具有生命力。要在景物描写中适当进行情感表达,或透露对自然情趣的领略,或蕴涵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或抒发对美好生活的激情,以唤起读者强烈的的审美意识。

佳作示例: 

柏树  一进庙门,迎面就是一棵巨大得出奇的柏树王,外国游人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名“轩辕柏”。“黄陵古柏茂穹苍”,名不虚传。“轩辕柏”,粗根四处延伸,深扎祖国大地。它的老干,七个小伙子都合抱不严。谚云:“七楼八扎半,二十圪里圪瘩不上算。”我惊呼起来:“喝!这么雄伟啊,稀奇,稀奇!”这老干,如拧着的捆捆钢筋,下粗上细,然身躯挺拔,高约五十八尺,直冲云霄,仿佛一位神人立于天地之间。它的针叶,密密层层,蓊蓊郁郁,间露铁臂虬枝,似虎然绿伞。根深而叶茂啊!我在北京见过许多古柏,却没有看到如此雄伟的,怎能不惊诧呢?这巍然屹立的“轩辕柏”,据说是黄帝亲手栽种,已经历五千多年的雨雪风霜了。它历经沧桑,顽强奋斗,于今非凡,正象征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啊!

                 罗琳《黄陵古柏》

槐树  这槐树,长得直溜溜的,树梢上枝丫很多,绿叶子密密层层向下垂着,像是一个大伞盖。下起雨来,只听得雨点子打得叶子噼啪乱响。日头晒时,一缕缕细碎的阳光筛在地上。正是槐花季节,树上开得白花花的,满院子喷香。场院里很静,蜜蜂在树上嗡嗡叫着。风吹过来,枝头微微摇动,刮得槐花一颗颗飘落在地上。梁斌《播火记》

桑树  就在这土岗子的正脊梁背上,长着一棵老桑树。这棵桑树有多少年了,谁也不知道。只见它又粗又高,树身子弯弯曲曲,树脑袋只剩了半个,好像一个驼背的老人,伛偻着身子,歪着头站在那里。走近了,就见树皮裂开来,浑身是疤,露着白光光的身子。虽然这样,它每年还是长出又肥又大的桑叶,结成又红又甜的蕙子。

                 方纪《老桑树下的故事》

橡树  路边上立着一棵橡树。它大概十倍于成林的桦树的年龄,比它们粗十倍,高两倍。那是一棵大树,它的腰围有两抱大,显然好久以前它的一些杈子已经折断,它的皮上也出现出了瘢痕。它生有不匀称地伸出的不好看的大胳臂,又生有多结节的手和指头,它像一个古老的、严厉的、傲慢的怪物一般站在含笑的桦树中间。只有点缀在树林中间的死样的、常绿的枞树,还有这一棵橡树,不肯对春天的魔力屈服,既不注意春天,也不注意阳光。

           (俄)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作者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