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作文考做人--新世纪三年来的作文命题述评

时间:2022-04-13 18:51:3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考作文考做人--新世纪三年来的作文命题述评

                               武汉晨报  2003-06-08 

考作文考做人--新世纪三年来的作文命题述评

 

  长江日报讯(记者瞿凌云) 

  昨日上午结束的高考语文考试,其作文题为话题作文,取自《韩非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智子疑邻”,要求考生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选择一个古代的寓言故事作为21世纪的高考作文材料,这其中似乎暗示着今人,我们  

对自己需要重新反思些什么?或者思维方式?或者价值观念?或者某种民族素质?……

  一个时代总会烙着一个时代的历史痕迹。一个时代总有需要解决的重大社会课题。

  上个世纪50-70年代末,在激情与激进的社会大潮中,类似《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都记载了那个时代的一页……

  1978年后,国家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于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高考作文,其视角更多的在关注社会问题,如《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等。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中国历经体制、观念等的全方位变革,这时的作文取材宽泛得多,或单纯的“写作性”作文,或关注某种具体能力的考察,或涉及到对观念的冲击等。

  进入21世纪,作文题材大都选择了话题作文。在学生自由度大大增加的基础上,作文自身所承载的内涵也更为丰富。正如文如其人,文以载道,在考察学生语言能力同时,作文也在考察一个人的素质和价值取向。

  加入WTO后,在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和规范过程中,需要在全社会树立起诚信的道德标尺。

  2001年高考作文题选择的是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初踏社会的青年,在健康、美貌、诚信、才华、金钱、荣誉、地位七个选择中,必须要扔掉一个,最后青年人扔掉了诚信。

  为人以诚,待人以信,这不但是社会的规范,也应该是人的内在品质和要求。诚信,不仅是社会生活对人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一个人获得社会认可的前提条件。2001年的这个考题,可以说是对考生人生价值观的一次检阅。

  2002年的高考作文,大意是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风雪,半途上碰着一个已冻僵的人,在“救人”还是“独个继续前行”的“心灵选择”上,登山者最后选择了“救人”。

  对于跨世纪的一代人来说,将来会面对更多的诱惑。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生必须从小就树立一切为了他人的崇高信念。做出牺牲自己的选择,才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去年12月25日《解放军报》上,一篇《摈弃“智子疑邻”式的思维》的言论,则提前为我们对今年的高考作文作了一番剖析:这种对事物不作任何调查和研究就乱加怀疑和指责的行为,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存在着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

  从“诚信”、“心灵的选择”到“智子疑邻”,高考作文似乎考核的不仅仅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是在考核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认识的辩证思考能力,考核学生的价值观,或者考核学生是否具备某种特别的素质。

  因而,总的来说,近三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意向,不仅是“写作性”的,也是“思辨性”的,当然更是带有“价值色彩”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高考作文的命题,不仅仅只是针对考生个人的,似乎更是针对整个社会的,或者是针对整个民族素质等问题而提出的重大社会课题。

  进入新世纪的三年来,应该说,高考作文题出得颇有水准,其中的问题不仅仅应该由考生来回答,每一个社会成员对此都应该进行一番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