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参与 分组竞赛(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3 19:07:0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人参与 分组竞赛(网友来稿)

姓名: 许恩东

人人参与 分组竞赛(网友来稿)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具有初步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而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在初中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古代汉语,了解古代灿烂辉煌的文化,感受汉语历史演变,从而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及其写好文、做好人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科书(试验本.必修)中全套书编排的古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可见,学好文言文对完成高中语文教学任务更具有现实意义。

可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目标定向,手段简单,模式单一等等不能满足生机勃勃富于个性的学生的需要,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及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以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局面,谈"文言文"色变。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呢?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人人参与 分组竞赛"的模式,收到了一定效果。

一、实施的理论依据。

(一)、名人名言:

1、“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应当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英.斯宾塞)

3、“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4、“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重要紧的是拿怎样的得着的结果的方法教人。”(梁启超《教授法》)

5、“独创性必然是天才的基本特征。”(康德)

这些名人名言都昭示着一个真理: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

(二)、素质教育及教育改革的要求。  教育环境、教育手段等的变革必然促使教育理念的转变,而教育理念的转变又促使教育的全面改革。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特别是我市“创新学习”和全国“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与深入研究等等都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对象必须面向全体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刚好相反。

二、实施步骤.

(一)、课余分组。"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所以必须在开始教学以前就确定这个出发点。"(第斯多惠)了解学生阅读实际是分组的客观依据。认真研究学生平时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收获,阅读能力,阅读目标;身体状况,智力水平,智力潜力,思维方式及其平时学习文言文的水平分成甲(好)、乙(中)、丙(差)三个组。目的是要让学生“知己知彼”明确位置及目标、让教师因“势”利导,营造良好学习文言文的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印《千家诗》,《新道德经》,《古文观止》,《史记》等资料,根据学生实际,组织相应文言文阅读兴趣小组。选择介绍书中一些符合甲、乙、丙三个组学生阅读实际、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具有时代气息的文言文全篇或部分给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增强阅读信心。

2、建立各组学生阅读情况明细表和阅读档案。明细表和阅读档案详细记载学生阅读时间、地点、内容、收获等情况。这样各小组学生便可以在同一起跑线上学习,才能有分析、才能有比较、才能自求进步;教师也可以以此为重要的教学资料,既利于个别指导又助于整体思考,帮助学生研究学习策略。

3、展开活动,促进交流。  

A、丙组同学重在交流知识。文言文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字、词、特殊句式、字词活用等);内容知识(文章中人物和事件、主题及思想、文章背景与时代社会的关系等);这些知识的掌握是学习好文言文的基石。  

B、乙组同学重在交流经验及技能。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分层学习法、猜测求证法、品读朗诵法等。既促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致,更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手段及保证。

C、甲组同学重在交流心得。学生对文言文的内容有自已的观点,要鼓励学生大胆、多元思维、辩证思考并把自己所思所想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提高自己、帮助同学、共同提高。

二、课堂分组。打破课余分组界限,根据学习情况分成水平相当的偶数组,让甲、乙、丙三个组都有学生分在同一课堂小组,在以下几个阶段中展开竞赛。

1、讲解阶段。  让各小组围绕学习目标、学习范围及要求等,在介绍作家作品、文章重难疑点等方面予以讲解并相互纠错。 

2、研习阶段。

A、根据课文内容、目的、要求及学生讲解情况把任务具体化。采取主动承担与分配等方式把同一任务分配到两个小组。

B、同一小组以不同形式研究具体任务。一是自我研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养成自学习惯、独立思考能力。二是集体研读。在小组内,同学们相互交流,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

3、报告阶段。

A、同一小组推举一代表或由教师指定一代表汇报本组研究成果,同组其余同学可补充。

B、同一任务的两个小组相互质询。

C、这两个小组共同回答或抢答其它小组提出的“疑”、“难”等问题。

D、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报告情况采取适当方式纠正、补充、提出相关问题。

4、提高阶段。各小组同学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测评阶段。教师应根据大纲要求及学生实际等制作试题或其它方式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这是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检测手段,更是分析教学过程、指导教学工作的必要措施。

6、评价阶段。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秩序的评价系统是保证课堂有序进行的重要手段。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是“量化考评”为主的方法。其具体作法是:

A、每小组基础分共十分,采取正确加分、错误减分的形式。

B、小组成果报告准确、语言流畅加一分,有创新、有深度 加二分;报告基本准确、错误二处以下、语言通顺不加减分;报告错误二处以上、辞不达意等情况减一至二分。

C、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每小组应就每一任务至少提出一个问题。每提出一个问题加一分,抢答正确一个问题加一分,不提出问题减一分。

D、以柱状图、饼形图、波线图或其它形式详细记载小组或个人得分情况。 得分最多的小组授予“模范集体”称号,得分最多的个人授予“希望之星”称号。还要评出“最有创意奖”等等。

三、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极少数学生消极参与问题。有的同学可能存在着懒惰心理或“小组荣誉与我无关”的心理等而不参与;或只当“收音机”更有甚者破坏课堂纪律。教师要统管全局,组织全体同学参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2、整体研究与局部研习的问题。分组研究可能会导致个别同学只注意到教师分配给自己的任务而忽视文章整体的学习,要让学生树立整体与局部统一的思想,努力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3、课堂交流与课余交流的问题。同学们在课堂上是对手,课余是朋友。要相互交流。

4、预习指导问题。“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叶圣陶)。预习是学习的基础,预习的指导更显重要。要“授之以渔”介绍相关方法,准备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创造学习文言文的环境。

课堂教学时师生关系图:

     

  

                              

     

  

                              

关系图说明:全班按相关标准分为四大组,分别为A、B、C、D组,每一大组分为两个小组。图为A大组两小组A2、A1同学代表正在围绕“问题”与B、C、D组同学和教师交换意见并接受他们的检测。

附个人简介:  许 可,以满腔的热情耕耘在重庆万州上海高级中学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个普通的中共党员。在党的“科教兴国”的春风里,我愿意与全国语文界同仁一道,忘我奋斗、不懈追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祖国的语文教育事业再立新功!

 作者邮箱:  teacherxuke@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