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考语文考试问题

时间:2022-04-13 19:07:4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高考语文考试问题

周正逵

论高考语文考试问题

    周正逵  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从1983年起,致力于语文教材体系的改革研究,提出了关于高中语文教材改革的总体构想,据此编写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课本已在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两轮试教,效果显著。

    

一 命题不当,误导教学,是造成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 

    过去几十年的语文教学,不管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不管是平时考试,还是升学考试,都感到比较轻松,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规律是"平时靠积累,临场看发挥"。只要平进认认真真地学,扎扎实实地练,该积累的积累,该掌握的掌握,考试是不难的。所以过去的语文课做作业没有"总复习"一说,语文考试成绩很少有人不及格,学生的语文程度也并不低。

    现在可不成了。如果只是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进行各项常规训练,远远不能知识语言语高考试题的要求;不能适应高考试题的要求,就得不到高分,也就会影响升学率。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争取得高分,就千方百计地跟高考要求对口,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应试训练。据反映为了应付高考,不少学校的语言语课只上到高二就基本结束了。从高三起,要用长达一年左右的时间来进行"总复习"。在此期间,要把教学大纲规定的170篇基本课文通通"过"一遍;要把中学语文教材中确定的知识点和训练点通通"扫"一遍;要把近几年的全国语言语高考题通通"答"一遍;还要把根据多方预测来年可能考查的新内容和采用的新题型以模拟考试的方式通通"做"几遍……如此等等。这样一业,既要增加课时,又要加重负担,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也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教材改革,特别是高中教材改革,面对强大的压力,也不得不收缩,甚至停顿。

    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委曾经三令五申,禁止滥编、滥印各种复习资料,但是,禁而不止,各种练习题和复习资料照旧满天飞,原因是客观上有需求,只靠行政命令,是无济于事的。因为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是语言语高考命题不当,这个问题不解决,学生过重的负担是减轻不了的。

二 难度有余,高度不足,是语文命题的最大弊端 

    据统计,语文高考试题以120分为满分的时候,全国语文高考平均成绩为60分左右;语文高考试题改为以150分为满分以后,全国语文高考平均成绩为70分左右。如果按照平时习惯,用百分制来换算,就只有50分左右。这个分数意味着全国大多数考的语文成绩都没能达到及格标准。不少参加高考阅卷的教师反映现在的高考试题,如果让自己去作答,也不一定及得了格。还有一些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和全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试作了一下,不限时间,也没能及格。可见,目前语文高考试题的难度的确不小,不仅难倒了学生,也难倒了教师,更难倒了专家。然而,有了难度是否就一定有高度呢?人们仔细地分析了试卷的内容和要求,再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相对照,就发现它的难度虽然有余,而高度却明显不足。为什么这样说呢?

    语文考试以考查语文能力为主。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目前高考所采取的闭卷考试方法,很难考查学生的听说能力,只能考查学生的读写能力。就"写"的能力来说,原来教学大纲规定高中学生应该会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和议论的文章。后来,修订教学大纲,降低了要求,规定高中学生应该会写一般的记叙、说明和议论的文章,初中学生应该会写比较简单的记叙、说明和议论的文章。可是,从1978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到现在,这前后20年高考作文题目的要求,基本上没有超过"简单的说明和议论",很少有达到"一般",从来也没有"比较复杂"过。这"简单的说明和议论"是什么标准呢?正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初中作文的要求。可见,高考作文的要求,始终没有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标准,基本上还停留在初中毕业的水平线上。换句话说,考生按照高考作文的要求去做,即使得了满分,也只不晕是达到了初中毕业的标准,这样的水平够"高"吗?

    再就"读"的能力来说,教学大纲规定高中学生应该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也就是说,初中学生只要能阅读一般的现代言语,具有初步的理解能力就可以了。而高中学生则应该提高一步,即不但能读懂一般现代文还能读懂浅易文言文;不但能理解普通的实用文章,还能初步鉴赏各类文学作品。从读懂现代文到读懂文言文,从具有一般的理解能力到具有初步的鉴赏能力,这是阅读能力发展的两个层次,也是初中和高中这两个阶段在阅读能力要求方面的明显差别。虽然也增加了一点文言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方面的考查,但所占比重很小,深度也不够。从总体上看,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考查一般现代文的理解能力方面,与初中阶段的要求,没有多大差距。换句话说,考按照高考阅读试题的要求去做,即使得了满分,也没有真正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和"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实际水平比初中毕业强不了多少,这样的标准够"高"吗?

    既然题目所要求的标准并不高,为什么考生会失那么多的分,甚至连阅卷教师也有点望"题"兴叹呢?因为试题出得的确有"难度",只是这种"难度"不是难在实际水平的提高上,而是难在变化多端的题型选择上。这样怎能考查学生的真正水平,又怎能从中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三 弯弯儿绕,烦琐哲学,是束缚语文能力发展的精神桎梏 

    语言语高考试题高度不足,难度有余。它的难度是人为制造的。主要手法有两个:一个是"弯弯儿绕",一个是"烦琐哲学"。

    所谓"弯弯儿绕",就是故意兜圈子,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借以加大难度。有些很简单的问题,本业可以不假思索,单凭直觉和语感,就可以判断是非,现在的考试可不成,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也要给出多项选择,让您一项一项地辨别和排除,最后找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这实际上把人引入迷宫,让你逐个辨别,费力劳神,弄得眼花缭乱,一不小心,还选中了错项,导致失分。据说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考查思维能力,其实是玩文字游戏,对训练思维无补,对训练读写不利。

    所谓"烦琐哲学",就是以尽量扩大知识的覆盖面为由,随意考查些零零碎碎的知识。甚至连"作者的籍费"和"作品发表的年代"这些连编课本的人都不用记,需要时查查工具书就会知道的死知识,也拿来考学生,这就等于暗示学生,今后所有课文的注解都要背,否则就要失分。这样做的结果,会促使学生把很多精力放在死记硬背那些烦琐无用的"知识"上面,而不在切实提高读写能力上下功夫。事实上,语文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所包容的知识面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的。有人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这句话似乎没有把意思说透。要说:"文学的外延等于生活"是合适的,而语文的外延既包括生活,又大于生活,更准确一点说:"语文的外延等于宇宙。"也就是说,从知识覆盖面的方法来考语文,不管覆盖面有多大,也只能是挂一漏万,微乎其微,考查不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真正水平。即使能考查学生对某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存在一定的差异,也无法据此判断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因为对中学生来说,语文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看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而不是看掌握知识的多少。语文综合能力强的学生,他的知识基础必然是宽厚的。但是,知识基础比较宽厚的学生,如果缺少必要的训练,或者是基础比较宽厚的学生,如果缺少必要的训练,或者是训练不够火候,他的语言语综合能力就不一定强。因此,就教学来说,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而不是讲授各种知识。就考试来说,重点是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而不是考查各种知识。

    "弯弯儿绕"和"烦琐哲学"都离开了语文教学的要求,不利于语言语综合能力的考查,也不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它对语文教学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成为束缚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精神桎梏。

四 削足适履,因噎废依,是盲目推行标准化考试的深刻教训 

    目前语文高考命题主要是受标准化考试的影响。标准化考试的方法是1985年从香港引进的。先在广东试验一年,从1986年起,在全国推广使用,直到如今。

    令人奇怪的是,香港从1986年起,停止了标准化考试;苏联从1986年起,废除了标准化考试;就连标准化考试的故乡--美国,从1987年开始,也有100多位知名教育专家联名呼呈要求尽快改变目前这种标准化的考试方法,以扭转美国中小学生语文能力急剧下降的局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标准化考试的方法却在我国得到了广泛而迅速的推广,并以高考为起点,逐步延伸到"中考"和"小考",又从升学考试逐步延伸到平时会考。于是各级各类考试差不多都变成标准化考试的一统天下。

    推行语文考试标准化以来的反映如何呢?在我所接触到的人当中,说起语文标准化考试,拥护者甚少,反对者居多。包括学生、教师、家长、教研员、教育行政领导、作家、教授在内的各方面人,几乎都对这种考试办法不满,甚至连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也在一次会上公开表示不赞成语文考试标准化的方法。

    既然有那么多的人不赞成,为什么还要坚持推行呢?据说主要理由有二:一是标准化考试是人国外引进的一种科学的考试方法;二是标准化考试适合我们目前的国情需要。

    我们判断一种理论,或一种方法,是否科学,一要看它是否"言之有理",二要看它是否"行之有效"。如果既有理,又有效,就可以断定它是科学的,或比较科学的。如果既无理,又无效,就可以断定它不是科学的,或基本上是不科学的。标准化考试的方法是否科学,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目前我们还不能完全断定。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有那么多的国家和地区,对这种考试方法从长期使用到停止使用、或废除、或要求尽快改变,至少可以说明它不是很理想的,很可靠的,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又从在我国推行语文考试标准化以来所产生的种种弊端和不良后果,至少可以说明它不符合中国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不适合用作中国语文考试的主要方法。

    记得有位高考命题专家曾经指出,标准化考试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有明显不足之处,比如,只适合考查求同思维,不适合考查求异思维;只能考查思维的结果,不能考查思维的过程;经常用符号标记代替操作,很难反映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等等。这里所说的几点"不足",对语文课来说,都不是小事情。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只是采用符号标记操作代替语言的实际训练,无法达到语文教学所规定的目标。

    语文训练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需要着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过程(包括思考与想象),对语文训练来说,思维的过程比思维的结果更重要。只考查思维结果,不考查思维过程,不能反映学生思维能力的水平,也不利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语文训练的实验阶段,求同思维的因素较多(如读标准音、写规范字、词语概念、读写基本知识要素等)。随着训练内容的深化,训练要求的提高,求异思维的因素越来越多。如果说,小学阶段,求同为主,求异为辅,初中阶段,求同和求异并重,那么到了高中阶段,就应该是求异为主,求同为辅(比如读书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鉴赏要有自己独特的品味,写作要有自己独有的风格等等)。而按照标准化考试的要求,多采用选择题的方式,既规定了四选一,又确定了标准答案,这样就把考查的内容和方法给限死了。突出的问题是:(1)该考查的内容考不了(比如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较高水平的作文能力等),不该考查的内容考得很多(比如重复考查从小学到初中学过的那些语言知识)。(2)所有考题,不管是什么内容,都只有有一个标准答案,不容许稍有不同的理解,更不准有创造性的发挥。这样一来,就把高考的水准,降到与"中考"差不多的水平,同时也把学生从以求异思维为主的高度,推回到以求同思维为主的起点,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精神。

    本来,考试的方法应该与考试的内容相适应,并为教学的目的的要求服务。而标准化考试的方法,与高中语文应该考试的内容不相适应,也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有所背离,所以,就整体来说,它不适合作为高中语文考试的主要方法。忽视这一重要原则,用降低高考水准,调整考查内容等举措,去适应一种所谡"科学"的方法,完全是一种"削足适履"的行为,这样做是明智的吗?

    有些同志也承认语文标准化考试存在着种种弊端,但又说它比较适合我们目前国情的需要。比如我国人口众多,高考规模宏大,普遍采取人工阅卷的方法,耗费很大,误差也大,尤其是语文阅卷问题更为突出,为了提高阅卷效率,减少阅卷误差,最好采取机器阅卷的办法。要利用机器阅卷,就得实行考试标准化,各种各橛的选择题必然要在试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等等。应该说,这些说法有定的道理,高考的组织工作,特别是阅卷工作,的确存在不少困难,需要解决不少实际问题。但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抓住要害,实行综合治理。要从全面改革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入手,逐步提高阅卷人员素质和规格,提高阅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把高考工作不断推向新的水平。不能简单地从国外引进一种貌似"科学"的考试方法,来解决我国目前情况相当复杂的考试问题;更不能盲目地推广语文标准化考试的方法,而不管它所存在的严重缺陷和负面影响。

    本来,改革考试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阅卷效率,减少阅卷误差,既有利于教学改革,又有利于人才选择。可是大力推广语言语考试标准化的结果,却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大了水平评估的误差,既误导了教学工作,还影响了人才选择,这不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吗?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研究,盲目引进,面对着目前高考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采取了一种"因噎废食"的态度,这同样是不明智的。

    总之,"削足适履"的做法和"因噎废食"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从盲目推广语言语考试标准化这件事中,我们应该记取这个深刻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