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07:09:4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当代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网友来稿)

江苏 陈素志

论当代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网友来稿)

摘要:当代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已成趋势。人文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主体性教育目的、具有生态意义的生命教育以及重视加强新道德教育等。因此,我认为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应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灵敏的感悟和深刻的体验能力、建构完整的教育目标、使教育过程艺术化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当代教育 人文精神

教育的警钟在长鸣!二战以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伴随现代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而来的全球性问题,如能源短缺、生态失衡、贫富差距、战争频繁等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与不安。人类生活如何实现科技、社会、人生的高度和谐和统一是当今时代向教育提出的现实课题。在我国,由于封建传统的消极影响,加之现实的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原因,学生辍学、厌学、逃学、视上学为畏途的现象愈演愈烈,中小学生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据调查,喜欢学习的小学生只有8.4%,初中生为10.7%,高中生仅为4.3%。①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存的教育远离了人文精神,远离了教育的本体功能和真义。

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复兴已成趋势。概括地讲,当代人文教育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一、 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主体性教育目的

长期以来,指导我们教育的思想理论基础,不是主体性教育哲学,而是工具性教育

哲学。在这种教育哲学观的影响下,我们把人与社会对立起来,把社会作为人类整体的利益绝对化、抽象化、理想化,似乎社会可以说明一切,取代一切而看不到社会是由一个个的个人所组成的;把社会发展规律、社会目的神圣化、绝对化,简单得从社会出发,从整体出发,先验得为个体设定诸多发展目标,而不是从人出发,从人的发展出发。结果,教育只见社会不见人,教育的价值在于外在价值,而忽视了育人的价值;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工具,忽视了人的自我心灵的培植,忘记了真正属于人的终极教育目的②--人格的完善。在对学生完善人格的养护态度上,我们的教育岂止“压抑”与“束缚”,更存在着不少的“误导”。2000年12月13日《报刊文摘》披露:陕西某小学教师因一学生未及时完成作业,便责令全班学生用教棒每人抽打该学生10次,打轻了的学生自罚10棒,于是一个多小时的无情棒将该生打得大小便失禁。更令人震惊的是,当记者询问当初谁打过这位学生时,全班学生高高举起了小手,脸上还挂着灿烂的笑容,显示自己如何乐于受命于人。通过这一事例,反映出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滋生出这样扭曲的人格,不是我们教育乃至传统文化对学生发展的误导吗?这值得我们深思。

人文教育观认为我们不能片面强调教育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人是教育的出发点,要关心人、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要关注人的整体性、独立性和个体性;要把人作为一个有情感、有个性的完整的人,而不是当成机器。在教育培养过程中,要将人格完善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或终极目的,要强调人的自由、人的尊严和个性的彻底解放。这一教育观,就人的状况而言,它是直接针对现代人的片面发展和个人残缺而提出来的;就教育本身而言它是直接针对教育日益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而提出来的;就教育和社会的关系而言,它在某种意义上也是针对二战后国家对教育的过度干涉以致教育被沦为社会某一方面的工具而提出来的。毫无疑问,教育过度的功利主义倾向必然造成教育的片面和人的发展的残缺。

实践证明,终极的教育目的不仅必要,还应该被置于教育目的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永恒的和理想的教育目的与当前的和现实的教育目的,对教育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前者,教育就没有理想和信仰,就会庸俗不堪;没有后者,教育就没有存在的现实意义,就会空疏无用;而且,没有后者,前者也无从实现。

人类社会及其文化似乎是变幻无常的,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之中存在着超越时代而大致不变的东西和随时代一起变化的东西。教育一方面必须准确地认识超越时代而不变的东西,努力维持并继承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和传统,把这不变的东西一代代传下去;另一方面,教育又必须以敏锐的感觉有选择地接受随时代一起变化的东西。固执前者,教育必然独断、僵化;反之,教育必然流于轻佻、浅薄。总之,教育无论如何必须有自己永恒的立足点,它既包含教育对历史和现实的容纳,也包含着教育对未来的开放。这个立足点就是以人为本,不断追求人格的完善。

二、 强调具有生态意义的生命教育

应该说,现代教育在为现代社会高效率的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由于

过度追求教育的效率、追求教育过程的程序化、技术化,随之情感陶冶、启发诱导的弱化,师生情感交流的减少,学生日益成为学习的机器。现今的教育过于强调统一,常以“标准化”的方法试图把学生培养成同一模式的制成品。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必然会磨平学生个性的棱角,使他们成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千腔一调的“标准件”。2000年7月2日的《中国化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该文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大学生与幼儿园的娃娃谁聪明?文章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才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又一天,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幼儿园的孩子:“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铁环!”“是足球!”“是布娃娃脸上的小酒窝儿!”“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不由得感慨万千。这个事例把教育的弊端揭露得淋漓尽致。为此,有人形象地比喻,学生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种教育下的学生,不是越来越健康活泼,而是越来越颓废、无生气、缺乏创造性。结果造成了一批墨守成规、人云亦云、缺乏独立个性的小绵羊。

人文教育强调教育的整体性和人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生命意识,即优良的品格、聪慧的悟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感觉。这种生命意识是学生的一种良好素质,但只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有待于教师去唤醒。打开曾经走俏中国的《学习的革命》一书,虽无实质的理论突破,却也提供了许多材料与建议,尤其是其中的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古希腊普鲁塔戈3000年前的声音,洞穿苍茫的时空,给那些照本宣科、孜孜以“灌者”以无情的嘲讽!历史发展到今天,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者没有权力去剥夺学生的欢乐和志趣;没有理由不归复学生应有的生命角色。著名教授叶澜曾尖锐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教学行为。”人文教育要求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民主合作,使学生有安全感和愉悦感,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自由地深入思考问题,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发展学生的自我概念;要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要改变过去那种“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居高临下的不民主倾向,允许学生“试错改错”;要善于运用激励策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③东北师大曾于2001年提出了新世纪的教育理念:尊重的教育。尊重的教育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尊重学生的抱负和志向;尊重学生的选择与判断。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很有意义的。近年来,国内兴起的“成功教育”、“小主人教育”、“愉快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就体现了这样的教育理念。

三、强调加强新道德教育

重视道德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典型传统之一。然而,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学校道德教育在总体上呈不断弱化的趋势。与此同时,社会道德水平日渐堪忧,丰富的物质生活与贫乏、不健康的道德生活形成强烈反差。进入70年代后,随着人文主义的复兴,道德教育重新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问题。一些西方国家提出了诸如“把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基础重新还给学校”、“填补二战后延续了20年的道德空白”之类的口号。社会和学校对道德教育的重新重视,突出表现了对人类教育现状及前景的严重焦虑。

在日本,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传统上一直是日本道德教育目的的重要方面。这与日本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有直接关系,日本教育对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视程度日本国民高度的责任意识也是世界公认的。80年代具有浓厚人文主义意味的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尽管是以“尊重个性”为基本原则的,但在大力倡导个人自由的同时,不仅没有忽视,反而更加强调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市场经济对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又不能忽视它给人的发展带来的消极的负面社会作用,必须警惕冷冰冰的等价交换的商品交易原则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物质财富虽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仅仅物质利益的满足并不能完全体现人之为人的完整意义和价值。而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的价值正在于提升人生的境界,引导人们追求超功利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当代人文教育所提倡的道德价值观认为,道德不仅是为了养成学生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使学生形成伦理的理智活动方式,能用一种更广阔的伦理思维和伦理行为去审视自然、人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作出伦理上的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抉择。由于在道德价值观上的变革,它所倡导的道德教育十分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种社会责任感已具有了愈来愈多的世界主义意识。也就是说,个人抱紧要对国家社会承担责任,还要对世界社会承担责任。对世界社会承担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坚持维护世界的和平、平等和全人类的道德原则。在1980年召开的有16个国家参加的道德教育会议上,各国都非常强调有关国家和世界的道德价值观念,它们包括:“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和平的公民责任、国际理解、人类友爱、民族间相互依存的意识等。”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家在道德教育中都力图把国家的价值准则与世界的价值准则恰当的结合在一起④。当代人文教育还把伦理道德教育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展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面对日益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倡导创造人与自然新型的共存关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态度,帮助他们形成维护生态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从而把一个丰富多彩的自然传给后代,是人类历史进入到一个生命至上和自然至上的时代。

总之,当代人文精神的教育,既教育学生正视人与社会与自然,人与历史与世界的关系,又教育学生在掌握科学的同时学会正确地对待科学。人文教育使人类生活实现科技、社会、人生的高度和谐和统一,是形成更和谐的人类发展模式和消除贫困、愚昧的一种主要手段。现代教育要更加合理有效地服务于当代社会,在价值取向上就不能不指向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因此,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是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新的课题。

那么,当代教育应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塑造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一、 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是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人文精神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逐渐积淀、升华而成的反映人的文化价值理想及其主体性的社会意识,是全部人类文化中最根本的精神。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的。因此,文化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和基石,人文精神是文化的灵魂。如果没有文化,塑造和培养人文精神就如无源之水;如果没有人文精神作为内涵,文化就缺乏丰富性及生命力。从这层意义上考察,人文精神是主体对一定文化要义的切己体察。然而,文化的积累和人的文化素质的培养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主体持之以恒地学习和感悟人类的文化遗产,积极捕捉和把握其中的文化要素。学校课程不能是孤立的课堂教学或学科课程,而应是由哲学、科学和艺术组成,涉及知识、习俗、民族心理特征等文化要素的复合体。它以人类已有的、宽厚的文化遗产为基础,予学习主体以完整、统一的世界图景。在价值取向上立足现实,指向未来,通过对人及世界的深切关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这样一种课程,不仅为年轻一代步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也为塑造和培养人文精神创造条件。

当前,各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高校正纷纷开设大量的人文社科类选修课,这大大有益于改变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弘扬民族文化,借鉴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但是我们更应注重的挖掘和展示这些知识、能力背后的精神,要注重于学习社会科学家关心民众疾苦、促进社会进步、以天下为己任的奉献精神。要弘扬其蕴涵的解剖社会一丝不苟、深入实践、不畏艰险的科学精神,才能真正化理论为方法,化知识为德行,认识社会,投身实践。

二、 培养学生灵敏的感悟和深刻的体验能力

真正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人格追求。因而人文精神的培育绝非朝夕之功便能完成的,所以当代教育应培养学生灵敏的体察和感悟能力。首先,要使学习主体积极摄取文化价值。要获得人文精神,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把社会文化的客观价值转移到学习主体的内心世界。其次,培养具有体验价值的能力的主体。教育不在于使人获得僵死的、理性化的知识,而应借助于摄取文化价值,获得深刻而全面的人生体验。假如个人不具有体验价值的能力,文化价值只能是客观地存在着,不会被学习主体理解和内化。人类的精神文化遗产主要以理性化、逻辑化的外显形式表达出来,隐藏在其后的则是人类的价值观、情感、态度、理想等。学习主体要把握它们,必须通过知识、习俗、民族心理特征等载体,用心去捕捉、感悟、体验其中的人文要素。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学习的知识变成活的,有灵性的精神力量。再次,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的文化知识属于不同的价值体系,它不仅超越个体,也超越个别时代和个别知识。通过学习不同的文化价值体系,必然形成学习主体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因此,培养学习主体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是形成既与社会历史合拍,又具有个人特征的人文精神的重要条件。这样,个体与一定的文化价值体系才有“接轨”的可能。

三、 建构完整的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直接关系到教育活动的实施,影响到教育效果的好坏。完整的教育目标应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使人日臻完善,使人格丰富多彩;同时完整的教育目标还关注个体、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的未来于命运。当代教育的人本目标是:使全体受教育者在原有基础上各项素质都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即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人格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最有价值的社会的、政治的、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最宏伟的目标之一。”“一切现代的学科教学,必须以关于人格本质、人格发展及人格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科学理论为依据,科学地提供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的教育条件与教学策略。”⑤教育的基本功能使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人格。只有塑造完满人格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所以,尊重人性、珍视人格,使人得以全面发展的前提;调动、激发主体性,使之品尝做人的乐趣与信心,从而体会学习的乐趣与信心,使人得以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培养人的创造性,使之有能力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制作,形成新的理论观点、行为模式,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东西,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当代教育的国家社会目标是:从根本上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确保中华民族以不断更新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通过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完善和谐。上述次序目标既是梯级递进关系,又是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当代教育的目标体系。人文精神在当代教育目标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当代教育的视点并非仅落在某个人、某个群体或是一地一国之现存利益和未来发展上,而是通过可堪塑造、培养、促进的受教育者的素质提高,来协调个体与群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并更好地维护后者的利益。当代教育的视点透过个人、他人、集体、国家最终落在人类社会和地球生态环境上,关注整个人类社会和全球的环境资源的前途命运。所以建构当代教育的完整目标是提高国民个体素质、民族整体素质,并以我国优秀的民族素质,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四、 使教学过程艺术化

教学是一种兼具技术性与艺术性的过程。教学技术可以设计出严格的教学程序,使教学过程井井有条,而教学艺术更能创设一个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和态度体验,从而主动学习的教学心理氛围。两者必须有机结合,才能使教学达到师生双方都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一种艺术创造的审美境界。实现这种教学,要求教师做到:(1)明确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而不是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升学率。(2)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善于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3)有强烈的教学热情。真正的教学热情是一种由衷的和不可抑制的对教学的热爱,它会激起教师不断追求教学的完美,使之成为艺术而非苦差事。(4)能娴熟地运用教学理论,掌握高超的教学技能,并时时以艺术家的创造态度来进行教学创造。(5)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能生动体现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使学生在教学中得到美的熏陶,获得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⑥

    

①孙云晓    21C教师与父母必读    北京出版社    1999

②孔庆东    审视中学语文教育      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9

③《教育研究》    2001年第4期

④《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

⑤钟启泉编译  《现代学科教育学论析》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⑥高亚非    《现代教育应注重人文精神的塑造》    2000

 作者邮箱: yytan@tom.com

【论当代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当代中文母语教育反思(网友来稿)04-14

论情感(网友来稿)04-14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网友来稿)04-14

唐宋诗词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浅析(网友来稿)04-14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处(网友来稿)04-14

作业的奴隶论(网友来稿)04-14

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当代教育的缺失(网友来稿)04-14

论陆游山水田园诗中人文精神(网友来稿)04-14

玩物丧志论(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