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试错中学习创新(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4-14 07:09:0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学生在试错中学习创新(教师中心稿)

四川省梓潼一中   梁捷朝

让学生在试错中学习创新(教师中心稿)

每当我回味大画家毕加索的"创新之前,必先破坏"这句话的时候,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一个孩子的母亲说话的那一幕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一个孩子把母亲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给摆弄坏了。这位母亲就狠狠地揍了他一顿,并把此事告诉了陶行知。先生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就被您枪毙了。”这位母亲不解,先生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表现,您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的机会。”“那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先生的话,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补救的办法是有的。”先生接着说道,“您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手表送到钟表店,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这样,钟表店就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就成了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您的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表呢!”是啊,孩子犯错误,是没有错的,她是一朵美丽的鲜花。我们应该让孩子,在犯错中学习创新。

时代正在传唤勇于自立创新的创新素质,竞争正在推拥勇于独立负责的创新品格。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人类将永处于茹毛饮血的年代;没有创新,一个人将永远无法辉映其生命中最美丽的亮色;没有创新,一个人就很难说是开发和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很难说无愧于生命。

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孩子能否走向创造,拥有创造才能,关建在于其创造个性是否得到保护、激励和恰当培养。个性,是一个人得以真正区别于他人的标识,是一个人最为宝贵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人创造力的源动力和心理依据,也是判定一人是否真正拥有自己的尺度。可以说,个性是人类自身蕴藏的珍宝,也可以说它是心理学这朵地球上美丽之花的一片花瓣。个性的精华是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才能,社会正是由丰富多彩的不同个性构成的群体组织,否则这个社会便会单一枯燥。就个人的发展而言,培养和行成个性是孕育和引发创造力,行成开拓进取品质的源动力和心理基础。可是,我们眼下的教育对此依旧缺乏应有的重视。早在多年前,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就批评过我国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不足。斯坦福尼亚大学的 一九九七年度诺贝尔奖主朱棣文教授对中国的教育问题提出过批评,他认为中国的学校过多的强调学生的书本知识和书面应试能力,而对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则显得明显不足。勿庸置疑,时下的中小学教育,存在着忽视、压抑乃至泯灭学生个性发展的倾向。应该说,这是学校在应试教育下运行的突出性恶果。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固有的潜能大部分的不到应有的开发,许多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标准判定下,被无情的没理由的判为“没有出息”。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那样:“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我们的教育倾向于教学生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而且正确答案才是好的,不正确的答案是坏的。这种价值会深植于学校的奖惩制度之中。学生从不敢在一个正确答案之外去尝试,以致于出现了一个在教育界广为流传的故事:某地一 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问学生“雪化了,变成什么?”一个女生回答:“变成了春天。”老师说:“错了!应该是变成泥和水。”本来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答案,多么富有创新意识的答案,就这样给判定了。更可怕的是我们的学生逐渐认同了社会赋予“失败”的耻辱,因而也逐渐害怕犯错了。他们牢守寻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方法,而在这个正确答案之外,就很难再有人敢去尝试了,甚至不敢想可能还有别的正确答案。众所周知,生活是不确定的,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有许多正确答案,要依所追求的目的而定的。一旦你认定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当你寻求到一个之后,就立即停止追求。

要深究这个问题,恐怕还需要追问中国文化传统中所蕴涵的深层原因。中国文化传统所尊崇的“圣人”人格,就明显地导致这种负面影响。“从历史上来看,‘圣人’人格就是‘天人合一’的产物,其美好的愿望与追求反映了中华民族善良而纯洁的心灵特性,成为历代仁人志士谱写壮美人生的内在动力,也是所有普通中国人的精神源泉。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圣人’人格又由于其对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人为割裂而表现出明显的缺陷```````表现出苍白、僵化、缺少活力等不足。尤其是对它的‘善性’的片面追求与理解,都从意识深处严重束缚着国人的人格活力与创造力。”我国青少年从小在家庭所接受的“好孩子”、“规矩孩子”、“老实孩子”之类的教育,大多数是潜移默化的接受着浓度不同的“圣人”人格色彩的教育,这导致他们心灵层面上的创造活力的第一次丧失。所剩无几的创造活力残余在他们入学后,又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横遭扫荡,是他们在理性层面上遭受到的几近“全军覆没式”的第二次丧失,尤其是在开发创造力的幌子下,教育者采取一种所谓最“科学的方法”,给出唯一的一种所谓“创造性”的“标准答案”之类的做法,这是对创造活力几乎几遭“彻底泯灭”的生命主体--青少年的创新智慧之门的“终结式”的封闭!于是一队又一队罗亭式的社会人物在“标准思路”`“标准答案”“`标准公式”“标准图式”等“标准”中克隆出来,制造出来,成为“口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金马先生的这段分析是多么深刻`多么生动)。

中国教育要直面上述状态,从事教育的人更应该深省,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大潮,既要荡惕传统精神人格的僵死部分,又要呼唤能够创造未来新型人格。要重视从意识深处解放创造活力,培育富有创新精神与人格神采的新型人格,试错教育在着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首先,试错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从自我囚禁创造力的“栅栏”里解放出来,还思维以自由态。“犯错”是普通的,必然的,也是美丽的,没有什么可笑的,可耻的。“人无完人,金无赤足。”试错教育就是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并在一定范围内鼓励他们犯错误,让学生改变犯错误是坏事的观念,帮助他们树立试错的信心,教给他们试错的办法,培养他们试错的习惯。这样就能历练他们自由创新的精神、思维和能力,还他们自身与生俱来的独一无二的创造自由态,勇于进取,决不自损、自贬,对日常生活保持开放的积极的心态,对创新世界的人与事,持平视的、平等的姿态,让他们从“每个人都生活在自身携带的栅栏内”的怪圈里醒悟过来,并过来跨越。

其二,试错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从外在因素的束缚中庄严的突围。束缚学生创新素质的因素,不仅来自内在因素的“囚禁”,还有“脉脉含情”的“爱意”等外在因素的“围剿”。君不见严肃的唯一标志学习成绩的考试,只允许有一种表达方式,一个标准答案;君不见亲爱的家长反复深情的叮咛“不可冒尖”“莫要冒险”。学生的潜能素质,青春活力,就这样被溺死在“爱的海洋之中”。

当代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呼唤能随机地派生多种主意,创制多种方案的人,那种养成了“循规蹈矩”、“言听计从”习性的“好孩子”`“乖娃娃”,注定会成为社会多余的点缀,终难逃脱生存困窘的悲剧。法国哲学家艾米尔。查蒂尔说得好:“如果我们只有一个主意,那么没有比这个主意更危险的了。”试错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直面那些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冲破“别人都没有干成,你怎么能成?!”的束缚。“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陷远!”切莫让“知足”取代了“拓展”!

其三,试错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假如”,敢于说“不”。萨特曾说过:“面临一次挑战,试一试自己是否还活着。”也许人们还记得两只青蛙一起掉进一个装乳酪的大桶中它们不同的结果吧。这的确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深思。其实所谓的“错”,常常是很早的过去传承下来的规则,在今天它是否还错,则需要重新思考;而且即使在这个“错”之外,也还有更广阔的领域供人们尝试。人的不断发展,就是在不断地迎战的过程中形成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要培养学生“不断尝试”的态度和不胆怯、不害羞、不退缩、不虚荣的冒险精神。爱因斯坦正是在对“假如我在电梯里以光速进入太空,而电梯的墙壁破了一个洞,这时若有一道光线自洞口射进来,将会发生什么情况?”的讨论中形成了早期相对论的观念。奥尔福德.斯隆主持通用汽车公司的董事会议。有位董事提出一个建议,经过热烈讨论,其他董事纷纷表示赞同。斯隆却表示将这个议案延搁到下月再作决定,并要求每个董事以一月的时间,分别从各位不同方面研究这项议案。结果,最终该议案被否决了。这正如一位哲人所言:有时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松软的泥土,才能使作物出壮成长,宽松的教学环境,才能让学生自由地表现自己。试错教育能够培植松软地泥土,创设宽松地教学环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放松,发开思路,打破常规,善于“假如”,敢于说“不”,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让学生在试错中学习创新(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作文创新中的误区(教师中心稿)04-14

让学生在美的陶冶中成长(教师中心稿)04-14

浅说如何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教师中心稿)04-14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因素(教师中心稿)04-14

浅论创新教育中的教师角色(教师中心稿)04-14

怎样凸现初中生在文言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中心稿)04-14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茁壮成长(教师中心稿)04-14

创新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教师中心稿)04-14

让多媒体帮助学生在美的海洋中遨游(教师中心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