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 李金贵_(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3 19:08:5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灯 李金贵_(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灯 李金贵_(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1.体会象征手法及其作用;体会文中语义含蓄的句子。

2.把握关键词语,理清作者思路。

3.结合对文理和文义的分析,品味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思路和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 象征的立意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高尔基的《海燕》一文,我们知道这篇散文采用了象征手法,即以海燕象征革命的战士,以雷电象征反动势力,其实很多名作家都喜欢用这种手法为文。那么,什么是象征手法呢?所谓象征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象征手法包含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依靠联想建立,就是从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也就是从本体想到象征体的相似点、相近点,从而使抽象的思想、意义、概念形象化、具体化。我们今天学习的巴金的《灯》也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文章。

二.字词识记:

噩梦   窒闷     泥泞    泅    回溯    溺死    火炬    殉情      徘徊     梦寐

三.作者作品介绍:

巴金,原名李芾甘,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在“五四”浪潮的冲击下,走出封建家庭,1923年到上海、南京等地求学,1927年赴法国。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所揭示的民主主义思想最吸引他,并开始创作早期作品《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都写一群知识青年在军阀统治中从事的种种活动,揭露了封建军阀同志的残暴与不义。他的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作者以很大激情对封建势力进行揭露,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并与这种家庭决裂。在对青年进行反封建启蒙教育方面,尤其《家》作用最大。鲁迅曾称赞说:“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是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四.时代背景:

抗日战争开始,巴金就为抗战到处奔波,从来没有放下手中的战斗的笔杆。1941年9月,巴金从昆明转到桂林,一直住到第二年2月。在这半年时间里“生命的毁灭、房屋的焚烧、人民的受苦,我看得太多了!但是一切是不是就把中国人民吓倒了呢?是不是就把中国的知识分子吓倒了呢?当然没有。”巴金在这段时间内接连写下了《长夜》《寻梦》《怀念》《灯》、《火》等几篇散文。这几篇散文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有着共同的情绪流露,有着相似的艺术表现手法。后来作者把它们都收入了《废园外》这部散文集中。

五.解题:

“灯”有多层意义,既指文中所写的灯火,又指光明、温暖、希望,也是一种对抗战必胜的信念。

六.理清结构思路。

本文的思路:(1)先写眼前的灯给“我”和夜行者带来光明、温暖和勇气。---(2)再写回忆的灯给“我”和在人生道路上的奋进者带来光明、温暖和勇气。---(3)接着写联想的灯给古今中外的人带来光明、温暖和勇气。---(4)最后回过来写眼前的灯,得出“灯光是不会灭的”的结论。

七. 师生共同讨论,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第一部分(1-4段):写眼前的灯给“我”和夜行者带来光明、温暖和勇气。

  第二部分(5-8段):从眼前的灯光引起回忆,赞美灯光给人以勇气和温暖,指明行进方向(“回忆”--切身的经历、体会)。

  第三部分(9-12段):讲述有关灯光的传说与友人的故事。进一步揭示灯光的象征意义(“联想”--域外的传说、朋友的经历)。

第四部分(13段):坚信“灯光是不会灭的”,完成了由“窒闷”到“微笑”的感情转变(结束了“回忆、联想”,再次写“眼前”--“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八、从全文看,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思路的?

答:全文内容始终是围绕着“灯”展开和深化的,其具体脉络是:

眼前(灯)(1~4)→回忆(灯)(5)→眼前(灯)(6~8)→联想(灯)(9~11)→回忆(灯)(12)→眼前(灯)(13)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课文第一、二部分

教学步骤:

一.复述课文内容。(略)

二.分析文章第一、二部分(1-8自然段)

(突出关键词语,分析体会象征手法和含蓄意思,也可在理清思路过程中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

第一段,说明“噩梦”“空闷”“寒夜”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象征政治环境的黑暗和作者找不到理想出路压抑苦闷的心情。)

第二段,“沉睡的大海”比喻什么?为什么“灰白色的马路”“像浪花似的浮起来”?

(“沉睡的大海”比喻黑暗的浓重,越是“黑暗”,越衬托出灯光可贵。“马路”的浮现,虽然是灯光的作用,写“马路”实际是巧妙地暗写灯光。)

第三段,写灯光“从平房里射出”有什么用意?“扫淡”一词可否换成“照淡”“减弱”?

(“灯光”来自“平房”,意在暗示光明、希望在人民之中。“扫谈”一词用得十分有力,它突出了灯光主动搏击,迫使黑暗变淡的情意,“照淡”“减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第四段,灯光使几种人受益?文中强调哪种人最需要灯光?为什么?

(三种人:“我”,“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第三种人最需要灯光的指引,所以作者特意写了眼前一个“夜行者”,说灯光使他“眼里、心上”感到“明亮”。“温暖”,给他指路。)

第五段,说明“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这句话的含义。

(强调灯光的普遍作用--指路。)

第六段,作者在“廊上”看到灯光和“在雨中摸夜路”看到灯光,感觉为什么没有一点分别?

(迷途人需要灯光“指路”,迷途的“灵魂”更需要灯光的“指引”,才能从迷阵中找到归路。文意从灯的物质作用升华到精神作用。)

第七段,“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了许多。”

(这是对上文的补充,强调灯光使“心灵”得到了慰藉。)

第八段,“我爱这样的灯光”一句抒发了怎样的心情?“这样”指什么样的灯光?

(说明作者对灯光的感情愈来愈深,由赞而到爱。指“心”得到益处,给那些因苦闷而不眠的人带来勇气和温暖的灯光。)

二、作业:预习课文第三、四部分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分析第三、四部分,总结课文

教学步骤:

一、分析文章第三、四部分:

第九、十段,作者引用欧洲两则古老的传说,用意何在?

(揭示灯更深广的象征意义: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为捕鱼人导航,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曾给恋人以力量,既分别颂扬了骨肉之情和坚贞爱情,又含蓄而深刻地告诉人们,不管现代或古代,不管是中国或是希腊,不管是陆上或是海中,只要有“灯”就会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就会有光明,有温暖,就会给人们指出归路,给人以奋然前行的莫大鼓舞。)

既然希洛的火炬早已熄灭,一对情人也已死去,为什么说“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

(这里的“火光”已经不是实指,它是爱的象征,真善美的标志,至今“亮在我们的眼前”是说这种精神千秋万代照耀、鼓舞着人们,引导人们去追求美好的人生。)

第十一段,“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人更需要精神“食粮”,才能更好地活着。)

“永沉海底”是什么意思?

(比喻如果没有灯光的指引,会迷失人生航向,绝望毁灭。)

第十二段,“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进一步突出灯的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它不仅救活一个人的生命,而且使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灯所象征的团结友爱的奉献精神正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十三段,“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表达了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和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相信希望之灯永照人间,光明终将驱散黑暗,正义必定胜利。“微笑”与开篇的“窒闷”照应,反映出作者由空虚到充实,由压抑到振奋,由迷茫到坚定的思想发展轨迹。) 

二、总结课文,再次梳理文章的思路:

“我”的恶劣处境--山边灯光燃起的希望--灯的形象和作用(眼前的灯光--回忆的灯光--联想的灯光)--阐明自己的信念

三、归纳主题。

文章以紧紧围绕“灯光”这一象征物,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想,让读者从豆大的灯光联想到险恶环境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民众力量追求光明的不屈斗争,通过对灯的歌颂,赞扬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民众力量。,

通过现实、回忆、联想,写灯给人们照明、指路,从而使人感到希望和光明,作者以此给人们点燃心中希望之灯,从中表达对抗战的必胜的信念。

四.课堂作业: 

1、 课后练习三、四

2、 《导学与同步训练》基础知识1 2 3 4

附板书:                               灯

平房里射出的几点灯光 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雪夜里摸夜路见到豆大的灯光 给我一个异乡人指路

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使我感到安慰,得到鼓舞

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 出自欧洲古代传说

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 出自古希腊的传说

陌生人家桌上的一盏油灯 鼓舞我一个出门求死的友人活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