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册语文课本指瑕(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3 19:11:0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初五册语文课本指瑕(网友来稿)

甘肃省景泰县第三中学   张万海  邮编730400

人教版初五册语文课本指瑕(网友来稿)

一、注释类:

1、<<孟子>>与<<孟子章句>>是同一本书吗?  <<谈骨气>>12页注释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见<<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按教材引用习惯,如本书26课<< <孟子>二章>>的两条注释:149页注释⑴“选自<<孟子公孙丑下>>”,150页注释⑴“选自<<孟子告子下>>”,均以原著名称出现,所以本注释中的“章句”二字应该删去。理由有二:一、教材尤其是同一册教科书,引用同一本书应保证名称的统一,不能给学生造成知识上的混乱和误解;二、按训诂学的定义,“章句”的意思是对古书的分析解释,而在<<谈骨气>>一文及注释中,均只有<<孟子>>的原话,而没有赵岐的<<章句>>,“章句”二字,名不符实。把既无实指意义,也无了解必要的东西作为教学内容,只有增加负担和制造混乱,无任何益处。

2、刘义庆是临江王还是临川王?   <<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64页注释⑴“〔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宗室,封临江王。爱好文学,招纳文士。撰有<<世说新语>>。”160页 << <世说新语>三则>>注释⑴“<<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403-444)和他的门客所作。……刘义庆,南朝宋宗室,封临川王。”刘义庆的封号在两处注释中出现分歧。据<<宋书>>记载,刘义庆,彭城人,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儿,长沙景王刘道怜的次子,后立为临川王刘道规的嗣子,袭封临川王,后虽作过兖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但从未改封为临江王。不知编者依何根据一会定刘义庆为临川王,一会又定刘义庆为临江王。退一步讲,即使刘义庆有这两个封号,教材也应根据一定标准只选取其中一个介绍给学生,比前后摆出两种不同的说法,让学生如坠云雾不知所从要好一些。

3、庇读pì还是b 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注释⑿“〔庇(p ì)〕遮盖,掩护。”查<<新华字典>>、<<古汉语字典>>、<<现代汉语成语词典>>、<<辞海>>、<<辞源>>等各种工具书,“庇”的注音均只有一个“bì”,没有第二种读法,课本应修正。

                  二、习题类:

1、是“灏气”还是“颢气”?   <<始得西山宴游记>>“预习提示”中的“灏气”,在正文中作“颢气”,前后 不一致。查<<柳河东集>>及<<全唐文>>,没有一书作“灏气”的,所以“提示”中的“灏气”应该改作“颢气”。

2、引用原文应否保持一致?<<想和做>>练习一的第2项的文字 :“无论什么事情,‘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和‘做’是两件事,但要联结起来。”这一项在原文中没有完全一致的对应点,可能是对“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做的改动,但在本题中,其它三项均来自课文原句,唯独该项与原文不符,这样有违于全题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再从本题的训练目的看,是要培养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和判断中心论点的能力,而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议论文 ,中心论点一般是以课文原句出现的,个人认为,为给学生一个系统的知识,还是以用课文原句为好。

                    三、正文类

排版错误     <<故乡>>中的“清早晨”是“清晨”、“清早”或“早晨”的衍文;“教我坐下”中的“教 ”应是“叫”的误笔。

 作者邮箱: zhangwanhai5@yahoo.com.cn.